时间:2023-03-20 16:14: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论文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株洲,产业结构优化
“十一五”时期,株洲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呈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50.5∶36.5调整为2009年的10.5∶54.7∶34.8。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生产业实现增加值143.3亿元,年均增长16%,快于GDP增幅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4%,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由200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占GDP比重由4%上升到4.7%。2009年工业对株洲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3%,拉动株洲市经济增长7.85个百分点但工业高增长背后的高投入和高消耗,将给株洲经济下一步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中国所特有的提法,在国外,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毕业论文题目,美国学者倾向于使用“知识服务产业”来描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其定义为以提供技术知识或专利为主并支援制造业发展的服务业,或具有技术背景的服务业。该定义偏重以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硬知识服务。欧洲学者倾向使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并尝试给予描述性的定义。穆勒等人广义地将其定义为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有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公司。这种一般性定义难以反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迈尔斯等人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两大类:面向新技术集中使用者的传统专业服务如促销广告、金融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等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如软件设计和其他计算机相关活动。
虽然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专著、论文和课题日益增多,现代服务的内涵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在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和对服务业的分类中,并没有“现代服务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分类条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涵义和分类,我们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后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的以知识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和随着现代经营理念、社会需求变化,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和升级的新型服务业的总称。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高技术性、知识性、高增加值性、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业,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交通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业,这类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是免费提供或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 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这些现代服务业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它具有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性、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供给的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现代服务业广泛渗透在服务业各主要行业和领域,不断服务着社会,方便着生产、丰富着生活,成为城市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株洲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在该时期,逐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并与现代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从而强力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迫切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是株洲实践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株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是由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另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毕业论文题目,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支撑,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推动了服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且推动和影响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的完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仍是株洲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期刊网。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和。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从而加快株洲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提高株洲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
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伴随着工业化、国际化进程而发展壮大。当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株洲城市经济总量在整个国家、地区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大都市必然产生大服务。株洲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担负着为都市圈内其它城市提供生产服务和发展机会、带动都市圈整合发展的任务,担负着吸引外部经济要素、对外辐射经济功能的窗口和枢纽职能。株洲本身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是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由于株洲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资源消耗来看,“十一五”前三年株洲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8%,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21%)的64.9%。2008年单位GDP能耗为1.39吨标准煤/万元,绝对量高于全国0.288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0.165吨标准煤/万元。从污染排放来看,“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2%,化学需氧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4%。至2008年底,这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7.7%和14.8%。目前株洲市重化工化趋势短期难以扭转,现有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下,“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是消耗资源最小的产业,也是排放污染物最少的产业。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毕业论文题目,与第二产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单位产值能耗很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快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日益短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要。
(四)是株洲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既是株洲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的最现实的选择。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一万元,可以解决7-8个人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中只可以解决一个人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可以解决1.7个人就业。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超过第二产业是完成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就业空间。2004年至2009年末,株洲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由64.8万人发展到72万人,解决了大批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从2005年起,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其中发展较快的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近年来,随着株洲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因高校扩招而延缓至今的就业高峰问题,株洲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立足株洲实际,加快发展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必将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重要帮助。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东经济[J],2008年第12期
[2]申朴,孔令丞.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株洲市统计局.株洲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tjcn.org/tjgb/201003/6920.html,2010-03-05.
[4]株洲市统计局.“十一五”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综述[EB/OL].
hntj.gov.cn/sxfx/zzfx/201011/t20101122_81596.htm, 2010-11-24
论文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株洲,产业结构优化
“十一五”时期,株洲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呈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50.5∶36.5调整为2009年的10.5∶54.7∶34.8。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生产业实现增加值143.3亿元,年均增长16%,快于GDP增幅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4%,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由200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占GDP比重由4%上升到4.7%。2009年工业对株洲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3%,拉动株洲市经济增长7.85个百分点但工业高增长背后的高投入和高消耗,将给株洲经济下一步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中国所特有的提法,在国外,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毕业论文题目,美国学者倾向于使用“知识服务产业”来描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其定义为以提供技术知识或专利为主并支援制造业发展的服务业,或具有技术背景的服务业。该定义偏重以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硬知识服务。欧洲学者倾向使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并尝试给予描述性的定义。穆勒等人广义地将其定义为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有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公司。这种一般性定义难以反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迈尔斯等人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两大类:面向新技术集中使用者的传统专业服务如促销广告、金融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等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如软件设计和其他计算机相关活动。
虽然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专著、论文和课题日益增多,现代服务的内涵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在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和对服务业的分类中,并没有“现代服务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分类条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涵义和分类,我们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后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的以知识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和随着现代经营理念、社会需求变化,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和升级的新型服务业的总称。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高技术性、知识性、高增加值性、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业,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交通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业,这类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是免费提供或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 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这些现代服务业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它具有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性、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供给的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现代服务业广泛渗透在服务业各主要行业和领域,不断服务着社会,方便着生产、丰富着生活,成为城市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株洲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在该时期,逐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并与现代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从而强力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迫切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是株洲实践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株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是由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另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毕业论文题目,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支撑,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推动了服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且推动和影响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的完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仍是株洲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期刊网。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和。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从而加快株洲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提高株洲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
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伴随着工业化、国际化进程而发展壮大。当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株洲城市经济总量在整个国家、地区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大都市必然产生大服务。株洲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担负着为都市圈内其它城市提供生产服务和发展机会、带动都市圈整合发展的任务,担负着吸引外部经济要素、对外辐射经济功能的窗口和枢纽职能。株洲本身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是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由于株洲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资源消耗来看,“十一五”前三年株洲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8%,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21%)的64.9%。2008年单位GDP能耗为1.39吨标准煤/万元,绝对量高于全国0.288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0.165吨标准煤/万元。从污染排放来看,“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2%,化学需氧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4%。至2008年底,这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7.7%和14.8%。目前株洲市重化工化趋势短期难以扭转,现有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下,“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是消耗资源最小的产业,也是排放污染物最少的产业。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毕业论文题目,与第二产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单位产值能耗很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快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日益短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要。
(四)是株洲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既是株洲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的最现实的选择。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一万元,可以解决7-8个人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中只可以解决一个人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可以解决1.7个人就业。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超过第二产业是完成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就业空间。2004年至2009年末,株洲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由64.8万人发展到72万人,解决了大批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从2005年起,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其中发展较快的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近年来,随着株洲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因高校扩招而延缓至今的就业高峰问题,株洲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立足株洲实际,加快发展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必将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重要帮助。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东经济[J],2008年第12期
[2]申朴,孔令丞.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株洲市统计局.株洲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tjcn.org/tjgb/201003/6920.html,2010-03-05.
[4]株洲市统计局.“十一五”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综述[EB/OL].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株洲;产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79-02
“十一五”时期,株洲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呈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50.5∶36.5调整为2009年的10.5∶54.7∶34.8。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生产业实现增加值143.3亿元,年均增长16%,快于GDP增幅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4%,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由200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占GDP比重由4%上升到4.7%。2009年工业对株洲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3%,拉动株洲市经济增长7.85个百分点但工业高增长背后的高投入和高消耗,将给株洲经济下一步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中国所特有的提法,在国外,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美国学者倾向于使用“知识服务产业”来描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其定义为以提供技术知识或专利为主并支援制造业发展的服务业,或具有技术背景的服务业。该定义偏重以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硬知识服务。欧洲学者倾向使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并尝试给予描述性的定义。穆勒等人广义地将其定义为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有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公司。这种一般性定义难以反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迈尔斯等人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两大类:面向新技术集中使用者的传统专业服务如促销广告、金融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等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如软件设计和其他计算机相关活动。
虽然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专著、论文和课题日益增多,现代服务的内涵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在中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和对服务业的分类中,并没有“现代服务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分类条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含义和分类,我们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后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的以知识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和随着现代经营理念、社会需求变化,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和升级的新型服务业的总称。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高技术性、知识性、高增加值性、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业,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交通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业,这类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是免费提供或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这些现代服务业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它具有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性、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供给的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现代服务业广泛渗透在服务业各主要行业和领域,不断服务着社会,方便着生产、丰富着生活,成为城市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株洲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在该时期,逐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并与现代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从而强力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迫切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是株洲实践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株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是由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另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支撑,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推动了服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且推动和影响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的完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仍是株洲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和。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从而加快株洲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提高株洲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
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伴随着工业化、国际化进程而发展壮大。当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株洲城市经济总量在整个国家、地区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大都市必然产生大服务。株洲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担负着为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提供生产服务和发展机会、带动都市圈整合发展的任务,担负着吸引外部经济要素、对外辐射经济功能的窗口和枢纽职能。株洲本身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是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由于株洲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资源消耗来看,“十一五”前三年株洲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8%,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21%)的64.9%。2008年单位GDP能耗为1.39吨标准煤/万元,绝对量高于全国0.288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0.165吨标准煤/万元。从污染排放来看,“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2%,化学需氧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4%。至2008年底,这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7.7%和14.8%。目前株洲市重化工化趋势短期难以扭转,现有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下,“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是消耗资源最小的产业,也是排放污染物最少的产业。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与第二产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单位产值能耗很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快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日益短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要。
(四)是株洲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既是株洲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的最现实的选择。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1万元,可以解决7~8个人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中只可以解决1个人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可以解决1.7个人就业。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超过第二产业是完成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就业空间。2004―2009年末,株洲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由64.8万人发展到72万人,解决了大批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从2005年起,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其中发展较快的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近年来,随着株洲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因高校扩招而延缓至今的就业高峰问题,株洲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立足株洲实际,加快发展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必将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重要帮助。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广东经济,2008,(12).
[2]申朴,孔令丞.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关键词】地方经济,物流专业,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1.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作出了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来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及国际竞争力越来越激烈,所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增强我国在国际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具体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学校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工程教育中产学联合培养环节基本缺失;等等。
2.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是实施“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纲领。当前,我国“卓越计划”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学能力强,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工程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构建校企合作的创新机制。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坚持就业导向,推进与物流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改革发展来解决问题,突破专业教学资源瓶颈制约。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机制创新,学校与校外合作企业共同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实现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2.探索订单驱动、区域特征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一般订单培养的“3+1”办学模式下,考虑我省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以企业的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货代、流通加工、信息等作业流程为载体,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探索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区域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
3.构建“由校企共同开发”的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我省物流业特点、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进行调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
4.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构建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实训实验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整合实习基地资源,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为能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零距离就业的综合性实习基地。
三、物流对地方经济影响
一个地区物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缘特色,离不开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因此,充分认识地缘或区位优势,找准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方向,准确定位,明确战略重点,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与手段,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并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是沿海省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多区域合作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沿海各省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辐射和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维护国家安全和周边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毫不例外的证明,沿海地区大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重心,对周边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海洋运输向远距离、大批量、时间快、成本低的方向发展,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沿海地区的这种优势更加凸显。 沿海的省区如广西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所处的北部湾沿海区域毗邻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粤港澳,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对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第二、三产业依次排列的落后局面已经根本改观,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在GDP中占有的比重不断提高。
综上分析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结构发展现状及特点,可以知道物流作为第三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现在教育的形式就是在学生生源不断减少、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背景下,如何高效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建设,培养极具社会竞争力,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整个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改革的关键和发展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7.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市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8-0059-03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湖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一、城市群理论概述
1.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城市群或都市圈(Megalopolis),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61)最初提出来的,在他的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中,专门以这个词语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在英美的大型词典和百科全书(Tomoya Mori,1971;William N. Goetzmann,1988)中,“Megalopolis”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非常大的城市”,一是“由许多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区域,可以近似于看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组合体”。国内一般翻译成为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2.城市群理论的发展
城市群理论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引申,尽管在概念的表述上学者们并不相同,但认识已经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如牛文元(2004)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要实现,必须要将城市化发展战略形势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的培育。
3.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路径
作为内陆省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应该结合湖南城市发展实际,合理借鉴国际国内城市群发展经验,大胆实践,先行先试,走出一条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崛起为主线的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引擎是“三新”,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要以“三新”带动“两型”,以“两型”促进“三新”,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湖南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和核心增长极。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模式,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三市在总体规模、综合实力上的差距,长株潭城市群应采取多中心发展模式并结合全层模式,以谋求中心区的崛起和边缘区的协调发展。
二、新型城市化理论概述
1.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是指人口等生产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化过程。
2.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基于对西方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特点的深入研究,陈甬军等(2005)将城市化分为起步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阶段,并认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处于20-70%时属于城市化成长期,此阶段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马凯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2005)提出: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可以表述为: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施以大都市化为主体的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多元化城市化模式。
叶嘉安等(2006)从经济社会全面城市化的质变过程,将中国城市化分为四个阶段。提出21世纪以来以服务业作为主要推力的、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发展,即“城市区域化”或“区域都市化”,是中国新时期城市化的主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3.新型城市化内涵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城市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高度关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全面创新的发展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与教训、分析湖南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具体到湖南,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两型”带动,强调城乡统筹,是一种产业支撑有力、主体功能明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承载能力强、人居环境良好的城市化道路,是一条既强调外延更注重内涵、规模设计科学、职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城市化道路。
三、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区域总面积2.81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1320万,经济总量4565.31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13.3%、19.3%和40.9%,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现状
(1)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5.31亿元,占湖南全省比重由2007年的37.8%上升为40.9%;增长14.5%,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
(2)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增强。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049.03亿元,增长18.5%;占全省的47.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562.99亿元,占全省的43.8%;增长21.0%,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分别为624.96亿元、77.39亿元、1933.99亿元和179.14亿元,分别增长33.1%、38.6%、27.4%和-4.1%,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6.3%、68.6%、56.3%和53.5%。
(3)三大需求协调拉动。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投资总体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全年共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0.22亿元,占全省的46.4%;增长29.6%。对外贸易加快发展。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全省外贸进出口的拉动作用极为明显。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77亿美元,占全省的65.1%。其中,出口总额53.05亿美元,占全省的63.1%;进口总额28.72亿美元,占全省的69.1%。消费引领经济发展。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974元;增长15.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86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55.5元;增长18.7%,比全省平均水平快3.1个百分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长株潭城市群消费方面稳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11亿元,占全省的42.8%;增长22.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1个百分点。
(4)财政收入增长迅速。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2.35亿元,占全省的39.4%,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增长19.5%,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3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41.6%,拉动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
3.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同构现象仍然存在,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需进一步协调统一。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配套程度不高,结合不紧密,存在产业结构雷同或同质化现象,不利于作为整体的城市群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共有26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但3市相互之间仍有交叉部分。如各市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又如全省制定了统一的长株潭物流产业规划,而各市又单独规划了物流中心。
(2)区域产业集聚度较低,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少。产业集聚是增强长株潭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强化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缺乏在全国同行业中有影响的优势产业群和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集聚度不高。如湖南入围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仅有6家,比湖北省少5家。其中,在湖南主营业务收入排第一位(501.6亿元)的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仅排第86位。而湖南所有入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也还比湖北东风汽车公司1家企业少62.74亿元。
(3)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经济外向度比较低。开放程度是衡量城市聚集与辐射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进出口总额仅为81.77亿美元,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65.31亿元相比,经济外向度极低,与全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4)各自为政,体制障碍仍然存在。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尽管已经成立协调发展机构,但长株潭三市仍然是独立的行政区域主体,由于现实的体制等因素,各部门间、各城市间还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各自朝自身设定目标发展的动力极强,在整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展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保全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这种无序的、各自为政的现象,恰恰成为城市群整体发展最大的阻力,严重阻碍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四、加快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湖南的核心增长极,对于湖南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产业为支撑,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市化进程。
1.坚持科学规划。把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定位、目标放到国际大背景下去比照、审视,依据城市化发展规律,高起点、宽视野、前瞻性地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展理念,突出湖南城市发展中的山水生态特色和湖湘文化底蕴,坚持以规划引导项目、以规划指导建设,强化实施保障,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2.坚持产业支撑。立足现有基础,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优势产业互补,打造大规模、高能量、联系紧密的产业链;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大企业、大项目及其配套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创建分工专业化、技术高新化、生产生态化的园区经济新模式。
3.坚持基础建设。完善的综合基础设施网络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标志。提升城市通的集散功能,着力构建城市内部的交通体系、城际交通体系和与全国、全球各城市、城市群之间交流的平台;统筹城市群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群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平衡协调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着力健全各项配套政策,逐步剥离城乡二元体制附加给户籍制度的各种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在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放开资本、经营等市场,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经营的投融资经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编.湖南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朱翔.构筑中部发展轴心--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30-137
[5] 马凯. “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叶嘉安,等.地理信息与规划支持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