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4: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世界建筑赏析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音乐新课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变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前推进。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新的评价等强烈冲击着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使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作为高师音乐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基础必修课程,它在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几十年来,我国承袭原苏联的教学体制结构,一直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载体的被动教学形式。加上又存在该课程与其它音乐理论课、人文类课程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贫乏的状况,难以使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音乐新课程所要求的新型师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试图依据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总目标以及教学领域的整合与拓展,结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个人观点和看法,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照。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作为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在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以及音乐理论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发挥该课程教学效力的前提条件。
第一,确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有机联系”的观念。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普遍滞后于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尤其是缺乏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有机联系。这就导致很多课程的教学脱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小与质量高低,音乐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的观念。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抹杀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和扩展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思维、积极探讨的活跃状态。这样的师生互动局面必定能使西方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活起来,教学效果也相应得到提高。
第三,树立“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观念。以往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今,教师们意识到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教学效果的衰落。为此,笔者建议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综合、灵活地运用聆听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欣赏法、阅读法、讨论法、发现法、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等。只要学生欢迎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就该大胆采用。
二、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长期以来很多高师音乐系科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么仅仅局限于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介绍;要么囿于传统思维模式,把《西方音乐史》教学限定于西方音乐历史本身的领域与范畴之内,教学呈线性模式,割裂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显然,这种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也不能培养出胜任音乐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堂上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殊不知,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形态发展史,更是人类社会的情感史;既要研究音乐艺术的社会意义,也要研究音乐艺术审美价值的意义。因此,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就应在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审视音乐风格的演变,认识各个音乐流派,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也就是说,在讲授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自身形态的发展变化,而要把这种变化放在其生长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的大环境中来考察,把各种影响音乐发展的思潮、事件、观念等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全貌。
此外,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应跳出单纯以“史”论“史”的局限,做到多种相关学科的融合。如将美术、文学、哲学、风俗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适当引入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聆听现场音乐会,参观各种艺术展览活动、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应以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院系音乐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师范性”,即重全面、厚基础而不求其精,重素质、厚创新而不求其深。因此,笔者作为一名教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师,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即既要符合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又要有利于他们将来能自如应对音乐新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音乐理论课,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赫赫有名的作曲家层出不穷,经久不衰的音乐名作浩如烟海,各时期、各流派的音乐风格精彩纷呈。可见,如此卷轶浩繁的西方音乐历史、浩瀚无际的音乐作品、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都为教师挑选出让学生做出审美观察和反映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在西方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某些作曲家或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时代久远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诸多音乐表现手段复杂多变等原因,很难让初次接触他们的学生立刻产生审美反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该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并借助相关的姊妹艺术(如美术、建筑、雕塑、诗歌等)帮助学生了解该时代的风格特征,进而使学生产生对该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审美体验。例如:当讲到巴赫的赋格曲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同时代建筑和美术的风格特征,以此加强他们对复调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产生对复调音乐的审美体验,领略巴赫作为复调音乐大师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古典音乐的录像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理解,提高审美体验能力。例如:迪斯尼制作的一张《幻想曲2000》,其中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配上色彩斑斓的线条,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复调音乐在流动的线条中变得异常形象、生动。此时的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音响的形态时,也逐步体验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并从音乐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高度统一中品味音乐,产生审美愉悦,获得全新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大部分教师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以时间线索为脉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20世纪现代音乐。在此过程中会碰到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内容、形式、体裁、题材都非常广泛,而且又具有高度专业化的作曲技巧,如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结构等。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为薄弱、音乐涵养不深以及音乐分析能力不强的缺陷,在接触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大型奏鸣曲、歌剧和交响曲时,必然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倡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先给学生讲解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短小抒情的钢琴小品、艺术歌曲,再到大型套曲、奏鸣曲、赋格曲、交响曲等,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之后再回溯到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甚至更久远的时期,最后进入到20世纪的音乐。这样由简到繁的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逐步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品味、艺术修养以及理论素养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这些正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大量西方音乐文化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在教学中只会运用“ 填鸭式” 的讲解方法向学生灌输音乐史的知识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采用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
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是将西方音乐史与相关的文化、艺术领域结合,例如音乐与文学、诗歌、舞蹈、宗教、美术、电影等,借助这些相关文化、艺术等领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从多方位了解作曲家、作品,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让繁复艰深的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更为生动、鲜活,易于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使“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基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至于将来能把它贯穿到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二)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和范围既庞大又复杂,包括数不胜数的作曲家、不胜枚举的音乐珍品、悠远漫长的历史跨度以及纷繁多变的风格流派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能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围绕特定内容展示丰富的文献资料、图片信息、乐谱和音响等材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授“中世纪音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此时期代表性的教堂建筑图片,如巴黎圣母院、圣斯提凡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比萨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等建筑。这些壮观神圣、凝重深邃的建筑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与此同时,配合播放中世纪的奥尔加农、经文歌等。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中世纪音乐的立体的风格印象,从而充分感受到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灿烂辉煌。
(三)尝试实践体验式方法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离不开音乐作品,在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听赏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作品。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早期复音音乐的认识,除了给学生聆听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及经文歌等多声部音乐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声部演唱。通过亲自参与演唱的方式加深对早期复音音乐的印象、认识与理解。在接触到各种音乐体裁时,如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唱的方式感受它们的风格特征、思想内涵等;像钢琴小品、小奏鸣曲这样的器乐体裁也是音乐专业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握的,可以鼓励学生演奏作品获得对该作品及其创作者的深刻认识。这与音乐新课标提倡的“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
(四)多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
讲授法是音乐史课最常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单纯的讲授法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倍感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善于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谐和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后会自觉地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结语
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多个年头的今天,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史论课程,作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培养人才的内在功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不仅体现了音乐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也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主编.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23―113.
[2].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途径[J].中国音乐,
2007(3):96―98.
[3]李晶.西方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音
乐探索,2007(4):107―109.
[4]周炜娟.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史论课――《西方音
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改革[J].艺术百家,2006
《旅游审美概论》是一部赏心悦目的教科书。开卷之前,先从教材封面说起,南开大学出版社编辑别具匠心的封面设计便先引人入胜:“飞马踏燕”眺望“学海之舟”的上部构图,告诉你这是一本关于旅游的教科书;“大树”立于“文海”(由文字组成的涟漪)之上的右部构图寓意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只有基于文化的旅游之树方可枝繁叶茂,生命长青;“专家讲课”的朱红印章颇具中国传统文化风韵;封面题记“旅游是审美的散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可谓点睛之笔,使你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内容扑面而来!
阅读了曹诗图教授《旅游审美概论》之后,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不敢妄作评论,唯怕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故用读书心得的方式将该书特点概括之。
一、教材编写方式的先进性
以往的教科书多在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上下功夫,故严肃有余、几无活泼已成教科书的通病。曹诗图教授编著的《旅游审美概论》一改以往教科书编写的风格,将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这“四性”紧密结合并把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有机地融合于教科书中,这是该教材的先进性之所在。深挖旅游审美的科学与文化内涵,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为宗旨贯穿于全书中;全书各章前有“学习导引”、“学习目的”、“学习重点”,章后有“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及“案例阅读”等,规范、系统、全面;教材编写遵循“旅游审美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主要旅游景观与文化艺术门类的审美原理与实践――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导游、酒店)等审美实践”的逻辑与思路,内容安排层层递进,从自然风光的赏鉴到人文、艺术、社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审美,红线串珠,一气呵成;教材选材独具慧眼,用材精当。仅以案例和阅读材料而言,如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古典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的大作《说园》,堪称美文;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北京故宫建筑特色与艺术赏析》一文,颇具代表性;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书法家沈鹏的作品;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画家范曾和吴冠中的作品;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民族器乐大师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民俗文化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文豪沈从文的作品《过节和观灯》的部分内容;旅游服务审美一章中的饭店审美选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香山饭店,等等,可谓眼界高远,精品荟萃。教材图文并茂,全书精选插图140幅,件件堪称精品,幅幅赏心悦目。文字表达准确、生动、精彩,读之朗朗上口,有脍炙人口之感。该书读来如坐春风,形同“审美散步”,完全是一种愉悦享受,自然能引导学生寓学于乐。曹诗图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著书20多部,并多有创新。如先后出版的《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长江三峡学概论》、《旅游哲学概论》等都是填补学科空白的力作,不少著作与教材获奖。《旅游审美概论》的出版,又开创了教科书编写方式的新风格,实在可喜可贺。笔者以为,目前像这种优秀的教科书,实在是罕见,其先进价值和启示作用不可低估。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性
此段文字与前者可能有部分重复之嫌,但这里旨在强调教科书的艺术性。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界的同仁们都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互通共融,因此素质教育已是全球的共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求文理兼容,学文科的应懂点理科,读理科的应学点文科与艺术的东西。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论,人体的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应同时开发,这将有利于人的智力充分发挥。以往多数教科书总以科学的严肃性为由,忽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往往把教科书条文化,内容生硬,读之味同嚼蜡,令学习者望而生畏。《旅游审美概论》这部教科书掀开了一窗清风,以艺术的笔调彰显科学的活力。例如作者在鉴赏中国传统建筑时,生动概括各类建筑为:古城建筑――“华夏文明的缩影”、宫廷建筑――“传统建筑的典范”、陵园建筑――“永恒的归宿”、寺庙建筑――“红尘世界的倒影”、石窟建筑――“宗教与艺术的殿堂”、古塔建筑――“装点山河的神笔”、桥梁建筑――“力与美的交融”、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的镜子”等等,其中文字叙述更是引人入胜,把一件件古枯的东西活现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把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建筑审美中统一起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只有两者的会合方可达到顶峰。众所周知20世纪苏美的“星际空间”之争,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前苏联滞后,而1957年前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空――开创了人类的“星际空间时代”。美国为之汗颜,故在1963年由哈佛大学进行了20多年、花费1亿美元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其研究结论是: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方面均领先于美国,这期间俄罗斯出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单就绘画方面,有人说19世纪如果美国能推出10幅世界名画,那么俄罗斯就能推出100幅。实践证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互补互促,共同完成整体思维过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极力主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因此,教科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当是时代新的要求。
三、旅游审美内容的丰厚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共分为旅游审美概述、自然风景与审美观赏、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观赏、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欣赏、中国饮食文化与审美欣赏、民俗文化与旅游审美、旅游开发与审美、旅游服务与审美12章。囊括自然、人文、艺术、社会各类旅游资源的审美以及旅游开发审美与旅游服务审美,旅游审美的对象无所不包,可谓旅游审美的“大观园”与“全频道”。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类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点与审美原理,还重点阐述了审美鉴赏方法。关于审美鉴赏,作者总结了自然风景审美的24字诀,中国园林审美的7点方法,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6大要点,中国书法鉴赏的5个要领,等等,旨在引导读者在旅游审美领域自由漫步,寻幽探微,洞悉真谛,品味生活。
雄伟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蜿蜒的江河、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凝聚于作者的笔端,诗画一般的语言给读者展现出自然风光的天地之大美;一方园林、一栋建筑、一尊雕塑、一贴书法、一幅绘画、一曲音乐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如此的精美鲜活。如雕塑审美中,书中列举“五台山南禅寺的唐塑――天王和女菩萨两手相携,眼神相接,递送秋波……”,雕塑的微妙微俏,评论的入木三分,旨在引导读者在鉴赏雕塑的神韵之美中悟出唐代文化“是一种博大、开放的时代文化。”又如在书法审美中,教材中写道: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在于它与中国文化之道紧密相连。书法家作书的创造过程,观赏者欣赏书法的过程,也是深刻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对非质实而虚灵的气的模拟,用笔墨的浓淡、枯润、虚实和周流的运转的书法来表现最令人体悟了。所谓“气脉不断”、“笔断意连”乃至“气韵”,都是因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具有一种较高的境界。总之,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文笔充满哲理与诗意,内涵深厚,意蕴深远,可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宏微巨细尽在书中。
四、时空纵横的整合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编写具有时空结合的大视野,将旅游审美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中西比较。如中国造园艺术、传统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历史发展演变等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审美的时间观。全书12章中除了旅游审美概述、中国书法、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章节外,各章都进行了中西审美的比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比较内容颇具深广度,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其足见作者融汇中西的学术功底。有的章节如音乐、园林、建筑、饮食等审美,还进行了区域分析,阐述了地域风格之美,具有旅游审美的空间观,并突出了旅游的异地性特点。无疑只有在洞悉文化史和比较文化的基础上并把握旅游本质的前提下方可作出如此全方位的精到比较,进行旅游审美时空纵横的整合,其“究时空之际,通审美之变”的境界甚为难得。
该书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章节的审美特色还有待挖掘和完善,如自然风景的审美(多种感官的通感体验)与文化艺术的审美(主要依赖于视觉与听觉)的主要区别在理论上未能很好阐明等。此外,书中的部分图片排版的图幅有些偏小。建议在再版或重印是予以改进,使该书更加完美。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 素材 选择
一、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大学课堂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口授+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方法灵活,于视听结合中,学生轻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种状态下,教师的知识优势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教师必须时时接受新知识,才能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觉仅仅占1%,触觉仅占1.5%,嗅觉也只占到3.5%,信息来源主要靠听觉的11%和视觉的83%。而在获得的信息与保存记忆的试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听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对只凭借听觉或者视觉获得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单用听觉获得的信息在72小时候后仅剩15%,只凭视觉的剩40%,视、听并用获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达75%。这样的实验结果给多媒体视听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们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修养,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亦不例外。外国文学教材少则三百页,多则六七百页,涵盖除中国以外世界文学几千年的精华,卷帙浩繁。除文学外,更涉及复杂的宗教、哲学,涉及地理、历史、民风、民俗,涉及道德、伦理,及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浩如烟海。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的我们,掌握起来何其之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可以充分展示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自然风光,了解作家时代,社会概貌、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国文学课不单单传授、学习文学知识,同时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学习、传播。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大量信息,能够缓减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逐渐缩减的矛盾(笔者所在单位外国文学课时由年学时128课时减为102,又减为目前的85)。多媒体课件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便捷化,生动、直观,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效、丰富,远胜于传统的粉笔或黑板课堂。
二、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策略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类素材的电子资源库――电子期刊资料库、电子图书资料库、文本库、图片库、音像库。实际操作中基于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各类素材――文本、图片、影像资料、期刊类资料、论著类著述的挑选、组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市面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适合讲授型外国文学课程的软件莫过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简单易学,便于后期维护。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学界对多媒体教学、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及作用论述较多,对课件需要素材的选择论述不多。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软件已有的母版外,课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设计,体现制作者对该节课程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背景色调素材与授课内容整体氛围要一致,为整节课件定好基调。传统的授课介质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笔)两色,不管讲授内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底色。比如,《中世纪文学概述》选用灰暗的色调,以体现教会对社会生活整体的压抑。《哈姆雷特》用忧郁的蓝色,配以1947年版电影《哈姆雷特》奥利弗饰演的哈姆雷特忧郁的眼神,生动形象传其个性。《德伯家的苔丝》以英国田园风光和现代化工业融合为底色,借以说明苔丝的悲剧主因――时代、社会原因。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图片与底色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时,受教室光线、投影仪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效果。同时色彩不能太过炫目,影响观看。
(二)文字素材
选择调配好底色,依授课内容和篇幅编辑文字,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谨慎选择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国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译成中文后,长而拗口,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可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强调。文字色彩的使用整体要以眼睛的舒适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点、作品分析重点、图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评论链接等。尤其是原著经典段落的赏析,鉴于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不足,课堂适当赏析,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重点,增加阅读兴趣。摘录《吝啬鬼》中阿巴贡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对比《一坛黄金》中尤克里奥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我们可发现两段文字简直“一模一样”,剧作家对吝啬鬼的心理刻画透彻深刻,由此亦可见莫里哀对普劳图斯的借鉴。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美狄亚“骂夫”名段,实则是欧里庇得斯对古希腊社会男性的控诉、对女性的同情。从美狄亚杀子前的心理斗争可窥见一位母亲的痛苦抉择。通过经典段落的摘录,学生体味欧里庇得斯对社会的批判,亦可对比反思现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链接一些相关论题的精彩评析,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进而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古希腊戏剧起源的课件中,拓展中国传统戏曲起源知识,理解两种文化对同类艺术形式的不同创造与发展。古希腊神话课件可延伸到中国上古神话:如希腊创世神话与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造人与女娲造人,进行中西横向比照,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制作《哈姆雷特》课件时展示学术荒诞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片段,由这部另类文学作品入手了解学界对悲剧《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关论析。讲授雨果、大仲马,推荐阅读《金庸大仲马比较论》《萧峰冉阿让比较论》等评论文章,从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着手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相关方法。
(三)图片素材
当今读图时代,多媒体课件对图片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可以让读图者瞬间掌握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选择不可太“花里胡哨”,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切合主题、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谐的界面,对文学思潮、作品内容理解大有裨益。我们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对作家形象、时代风貌异常陌生,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适当的图片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服饰、相貌、建筑、礼仪、民俗、着装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传说的课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勋的各种素材图片:雕塑,壁画、油画,其功勋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诗人但丁距离我们时空遥远,展示米奇力诺的名画《但丁用诗启蒙佛洛伦萨》,学生对但丁的肖像、服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轮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地狱》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地狱情景。比照中国民间流传的十八层地狱图景,加深对《地狱》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学风格非常抽象,可先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入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风格进而推进到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充分佐证了文学的特点:对人性讴歌与赞美。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的维纳斯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追求,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创世纪》巨幅天顶画、雕塑《摩西》,多纳太罗的雕塑《大卫》兼传达了人体美、力量美,讴歌人,赞美人,与文学内容异曲同工。
艺术同源共生。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图片亦可领略雕塑美、绘画美、建筑美。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对其他种类的艺术品进行鉴赏。这样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学课是传统教材讲授无法赋予的。
(四)音乐素材
多媒体课件中配入音乐,能够加强对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的理解。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钟的插曲便回顾了安娜逐爱的一生:追求、执着、痴狂、绝望。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人所共知,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诗歌,配曲更是雄宏、豪迈、悲壮。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谱曲,把爱情的美好、欢乐尽现音乐中,令人心情愉悦。电影《俄狄浦斯王》配乐响起便把我们带入辽远的底比斯,带进那个神主宰的时代,带进命运之门。比才歌剧《卡门》名段《爱情像一只小鸟》,欢快、激情,唱出了卡门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由音乐入手学习文学、赏析作品,文学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对陌生的外国文学兴趣盎然。
(五)名著电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不同。聆听相关音乐,观看相关名著改编的原声电影,可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静态的图片展示不同,动态的影视素材,更具象化地为学生展示背景、服饰、人物关系、主人公个性,“读作品”改为“观作品”,于视听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学强调接受差异,学生的资质不同,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各异,光影技术合成的电影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技术日异发达,能够创造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诸神之战》《贝W武甫》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在电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诸神斗争、地狱、天堂情景具体呈现出来。《贝奥武甫》中火龙,体大、会飞、通体金色、口能喷火。水怪格兰代尔身高、奇丑、言人语、吞食活人,贝奥武甫降怪除龙的英雄业绩豪迈而悲壮。《奥德赛》中独眼巨人、海怪、海难利用现代3D技术打造,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弥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片《吝啬鬼》把阿巴贡吝啬的方方面面呈献给观众。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礼拜的阿巴贡望见修女前来募捐,赶快更换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贡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贡调整路线,到家后,随即关门上锁。金币失而复得,阿巴贡拖拽着金币箱穿过下水道,走过花园,趟过沙漠,遇募捐修女,绕道……对于一些受地域、个人经济能力限制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现场观看话剧、歌剧经历,据此教师可搜集选择一些著名话剧、歌剧演出视频素材,如中、挪联合演出的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课件,学生于艺术欣赏中感受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戏剧类型的差异,开阔视野。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大师见识。每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一,见闻广博不一、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选择精彩的视频课加入课件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师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课件在实际授课中还需根据任课教师的再理解,学生学习反馈,进行交互探讨,进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达到融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完美“佳作”。
三、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服务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学生,还要兼顾其他外国文学爱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时,理应考虑到课件整体科学性与知识性、美观性与艺术性;实际制作中,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把握好重点、难点,繁简得当,以外国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性,切记课件庞大的信息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导致“迷航”。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自身之间要进行协作与会话。教师在精心搜集、挑选素材、制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视野广博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教师切实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课上接收到的信息点,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培养鉴赏和品评能力。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教、学相得益彰。
搜集、选择、整理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需要的素材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过程,要随着教育观念、技术进步、学生接受能力、授课地点变换等做出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以期更适合课堂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L-14006])
参考文献:
[1]杨玲.点面结合,突破难点――浅析《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J].价值工程,2011,(1).
[2]何学琼.教师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
[3]吕超.从“通识”到“大数据”――浅论当下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改策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体课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
[5]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胡贤林.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喻玲.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一、职业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文本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的语言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与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等许多门类的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文本中许多作品其内容本身就蕴涵着人类相关生命的种种体验与思考,关联着人类生活世界的各方面,具有无限丰富性与复杂性。“文史不分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都说明了这一点。如,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成了人们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大家熟悉的《史记》,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历史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徐霞客游记》中用文学的笔触记述了大量的地理学知识。语文无限丰富,包罗万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为大学语文课程对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热爱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人文精神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学习理论的阐释也表明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专业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好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心理成分。具有学习兴趣,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的满足,而不是一种负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着专业方向来组织的,学习兴趣与专业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兴趣是其知识、素养等方面因素在其外在选择上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也往往是符合学生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师有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但也同样有适应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利用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而主动对教学内容、重点等做相应的调整,使其更贴近学生的专业,突出其专业特色,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学习理论的,这也势必使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更具魅力,更能激起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第三,大学语文教学自身的不断深化也要求走与专业结合的道路,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结合的措施
一是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如果教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前赤壁赋》等文章,就可以补充一些古代的有关音乐评论等内容;如果面对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词等,还可补充一些古代文人(同时常常又是画家、书法家)的书论、画论;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像剧作家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多选取结合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这样以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相信这样的取舍一定会令学生兴趣大增。二是那些经典美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经典美文,学生都要学习。如,同是苏轼的《前赤壁赋》,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侧重在对语言节奏感、音乐美的把握以及“呜呜然萧声”的赏析与想象;而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则重在对“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及主客们“相与枕籍乎舟中”等意境的赏析与画面的描绘;同是《琵琶行》,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把重点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千百年来不绝于耳的琵琶曲的“聆听”与感悟上;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别时茫茫江浸月”那一种离别情境的理解与构想则又成了他们的重点;而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引导他们由青衫进而对古代官服加以识别与再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天地。三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具有的专业特色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活泼、善表演,有很不错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美术专业的学生喜安静,善用色彩、画面来思维。如,教李煌的《虞美人》时,音乐专业学生可让其声情并茂美声清唱,极富表现力地把作者那种故国之思、昨是而今非之感唱出来,课堂一片悲寂。这一唱,意境全出,远比师生反复的朗读和教师仔细讲解更有效。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卫风•氓》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女主人公各个时期(婚前、新婚、婚后)的着装,将其勾勒出来,来一次作品展示会,效果很不错。总之,我们要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他们的特长,为我所用,大胆地选取能发挥学生特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唱起来、跳起来、画起来。这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四是在作业布置及考核中可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将专业与大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如“从XX文中看X时X地的建筑(或音乐、美术、服饰、园林设计等)的特点”等,学生可自主的确定研究课题便于查找、搜集资料。研究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个人来完成,研究所得撰写成论文上交,既作为作业也作为这门课的成绩。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宽裕的课余时间,这为语文的这种作业及考核提供了方便。在长达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资料搜集后,学生都能交上一份较好的答卷。学生的作业内容各个不同,但他们对所钻研的问题都有较深的理解,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示了高职学生较为独特的思考与见解。因为有所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研究也就更有兴趣了。
三、结语
太原师范学院系国家教育部批准,以本科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学院占地面积1233695平方米,(其中旧校区361252平方米,新校区占地面积872443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的语音室、电教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纸质藏书125万余册,电子图书6057GB。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821人,其中正高级92人,副高级31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有524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951人,专业门类齐全:设有文、史、哲、法、理、工、管、教育门类54个师范和非师范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6个研究生专业,涵盖了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
太原师范学院热忱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来这里深造成才!
音乐系
1、音乐学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中、小学校特别是基层、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和艺术馆(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能在群众和文化团体从事管理和宣传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田野采风技能、音乐学论文写作、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基础、配器法、歌曲写作与改编、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山西民歌。
2、音乐表演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和文艺团体从事教学、科研和演出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演唱、键盘演奏、民族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基训与身韵、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基础、配器法、歌曲写作与改编、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山西民歌赏析、艺术概论、朗诵与正音、意大利语音拼读。
3、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音乐学科理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以及电子、电子计算机音乐理论、实践和创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可在艺术传媒、新闻媒体、影视制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创作工作,也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作曲与电脑音乐制作、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合唱与指挥、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山西民歌、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音乐美学基础、艺术概论、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美术系
美术系设有美术学、绘画、动画三个本科专业,自1986年美术系筹建、招生,至今已培养二十余届毕业生。2011年,获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13年,获山西省的省级特色专业。
美术系教学设施完善,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建有多媒体教室、机房、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及美术展厅。美术系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硕士14人。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升学率已达到近20%。
1、美术学专业(本科、师范)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装饰画、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鉴赏与批评、美学、设计与制作、文化艺术名著导读、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制作、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陶艺、水彩画、水粉画、多媒体艺术、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等。
2、动画专业(本科、非师范)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人体速写、动画基础、动画概论、人物造型、视听语言、动作设计、摄影基础、Photoshop、Flash制作、剧作、Maya、表演、动画前期、动画后期、动画创作、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3、绘画专业(本科、非师范)
本专业有油画、中国画、版画三个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艺术概论、美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创作、中国画基础、山水画技法解析、山水画创作、工笔人物画技法、工笔人物画创作、版画技法、版画创作、PS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设计系
设计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经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人员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硕士21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2人。全日制在校生七百余人。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本科专业。新建成设计系教学大楼近六千平方米,配备有图书资料室、计算机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及独立专业教室等。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学概论、插图艺术、桌面出版与印刷、界面视觉设计、VI设计、书籍整体设计、数字动画设计、交互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数字媒体概论等。
2、环境设计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人体工程学、效果图表现技法、建筑与室内设计制图、中外建筑史、模型制作、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艺术)、室内设计(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公园街道)、景观施工设计、展示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装饰构造材料与施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产品设计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效果图技法、模型制作工艺、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用户研究与市场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现代家具设计、传统家具创新设计、灯具设计、包装设计、设计心理学等。
4、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服装设计基础、服装手绘效果图、服装工艺基础、服装设计元素整合、立体裁剪、中国服装史、西洋服装史、时尚网站设计、女装结构与纸样、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与橱窗展示、服装商品企划等。
舞蹈系
1、舞蹈编导专业(本科、非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中国舞、现代舞、芭蕾舞等舞蹈编导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现代舞专业基础课程、舞蹈素材组合训练、舞蹈剧目分析、舞蹈创作实习、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等。
2、舞蹈编导(舞蹈教育方向)(本科、师范类)
培养目标: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解剖学、 舞蹈心理学、中外舞蹈史论、中外美学史中外文学、芭蕾舞基础训练 、舞蹈编导基础、中国民族民间舞训练、舞蹈教育学、中国古典舞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舞蹈剧目。
3、舞蹈表演(本科、非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舞蹈表演方面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舞蹈表演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舞蹈表演及评论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舞蹈、戏剧、影视表演原理与技能技巧 舞蹈基础训练。
书法系
太原师范学院书法专业,成立于1995年,在山西省内属首家,在全国也比较早。专业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7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2名,省书协副主席3名,省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5名。
1、美术学(书法方向)专业(本科、非师范)
主要课程:书法(真、草、隶、篆、行)、篆刻、书法史、古代书论、文字学、古典诗词、古代汉语、美学、中国画等。
影视艺术系
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戏剧影视文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四年的本科专业教育,使学生熟知并掌握戏剧、广播、电影、电视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剧本创作、影视评论、摄影摄像、影视前后期制作等基本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公司、戏剧院团等制作机构的生产实践需要,同时能够从事大众传媒、教学科研、文化艺术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策划、宣传、教学等综合性的工作需求。
主要课程:中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视听语言、电影美学、中国电视史、影视批评、电影作品读解、影视剧本创作、影视摄影与摄像、电视节目策划、影视批评写作、电视编辑、传播学等。
太原师范学院2015年艺术类各专业招生计划表
(具体分省计划以各省招办公布计划为准)
科类
专业名称
层次
学制
学费
(元/年)
计划数(人)
招生范围
测试科目
备注
艺术类(文理兼招)
美术学
本科
四年
7800
700
河北、江西、江苏、河南、甘肃、黑龙江
(山西使用省统考成绩)
素描、色彩
除山西以外使用省统考成绩的省份以当地招办公布的计划为准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四年
7800
产品设计
本科
四年
7800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四年
7800
环境设计
本科
四年
7800
绘画
本科
四年
7800
动画
本科
四年
7800
音乐学
本科
五年
7800
230
山东、河北、河南、甘肃、湖南
(山西使用省统考成绩)
歌曲或乐曲一首
音乐表演
本科
四年
7800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本科
四年
7800
舞蹈编导
本科
四年
7800
200
山东、河北、湖南、河南、甘肃
(山西使用统考成绩)
舞蹈基本功(40%)、舞蹈片段(30%)、音乐即兴(30%)
舞蹈编导(舞蹈教育方向)
本科
四年
7800
舞蹈表演
本科
四年
7800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四年
7800
100
山东、河南、湖南(山西使用统考成绩)
笔试80%、面试(即兴评述)20%
美术学(书法方向)
本科
四年
7800
200
山东、湖南、河南、甘肃、江苏
(山西使用省统考成绩)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6-0056-03
教育部在2003年首次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技术教育正式被纳入普通高中教育范畴。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高度综合的技术课程,定位于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动手实践,并从生活中捕捉和发现实用型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学科。2016年9月,教育部提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明确指出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会或掌握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教学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通用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因此,适时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相结合,以实际教学中对我国古代经典结构的赏析为例,讨论如何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以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虚拟现实的定义与功能
1. 虚拟现实的定义
虚拟现实的英文名称为Virtual reality(简称VR)。Virtual意味着用户感知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而是由计算机技术虚拟生成的;reality一词的含义是现实,泛指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两个单词合起来称为虚拟现实,也叫灵境技术。美国是最早进行虚拟现实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国家。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VR技术,并作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是对VR技术进行研究的权威单位之一,在虚拟环境中物理特性的表示和处理、虚拟环境网络设计等多个领域取得良好发展。
目前,虚拟现实系统主要分为4种,即桌面式、增强式、沉浸式和网络分布式虚拟现实系?y。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是将图形工作站和交互设备连接,通过声音、力与触觉等方式,利用2面投影墙,有效地屏蔽周围现实环境,使得学生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2. 虚拟现实的功能
虚拟现实系统的功能非常丰富,本文中所涉及的功能主要包括展示介绍功能、部件拆装功能和轨迹动画功能。
(1)展示介绍
虚拟现实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观察者提供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系统中的古建筑与结构案例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古代的经典结构设计的过程,介绍了榫卯和斗拱等结构的部件名称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有极为直观的感受。
(2)部件拆装
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对案例中模型的不同零部件进行拆卸和组装。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结构设计和搭建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观察经典结构不同组成部分的位置和比例,从而帮助学生从技术角度欣赏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轨迹动画
轨迹动画是虚拟现实系统的独特之处,古代建筑案例中的建筑可以将建筑的整个建造流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特别是椽和柱的搭建顺序、榫和卯的契合方式以及斗和拱的承重分配。
虚拟现实与通用技术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的内容。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于结构的定义、类型、方向与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并实际动手设计过简单的结构。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学会观察结果的实用性和美,以及能够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要求学生能够从结构的功能、强度、稳定性、创新、成本和工艺等角度,对结构设计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还应该具备从历史、民俗和审美等角度欣赏典型结构设计的能力。重点需要观察结构是如何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其他功能,欣赏独特结构的材料运用,以及经典结构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2. 课程设计
通常情况下,《经典结构的欣赏》传统教学方式包括展示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介绍经典结构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有些老师还会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向学生拓展一些建筑的基础理论。让学生对于我国古代的经典建筑进行思考、讨论和评价。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通过现有的建筑结构案例带领学生进入虚拟建筑的内部,了解整个建筑的结构。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的部件拆装和轨迹动画功能模拟结构设计和搭建的整个过程,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欲望。课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永城殿”案例来引入课程,带领学生体验经典结构的魅力。使用虚拟现实系统向学生展示保留最完整的古代殿堂,由外而内地介绍每一个部分,包括结构的构成与装饰花纹的寓意。让学生对于整个建筑的结构进行整体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记住该案例最吸引你的地方。
然后,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记录并汇总答案。学生带着问题的欣赏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描述和思考。教师对于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并引导学生提出评价建筑的角度。
接下来,打开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结构建筑”案例,展示“大木作”“转角斗拱”“柱间斗拱”和“柱头斗拱”,如图2所示。在进行虚拟展示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榫卯结构和不同类型斗拱结构的理论知识与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切实体会斗拱的构成方法和受力方式、认识榫卯结构的使用功能和不同种类。使用部件拆装功能将整体结构进行分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斗,哪个是拱”,充分体验“何为榫卯,怎样连接”。与此同时,可以使用轨道动画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结构的虚拟搭建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结构搭建的顺序。体验完毕后,学生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针对之前归纳的经典建筑评价体系做出讨论和修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最终的评价标准。
最后,学生欣赏“故宫全景”案例,根据经典结构评价标准对故宫内的宫殿和凉亭等经典建筑结构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做出点评,同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经典结构评价标准的使用方法。
3. 技术手段
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为40名学生提供同步的教学讲解和展示,且由于使用洞穴式的屏幕布局,能够有效避免其他真实环境的干扰,现实感极其强烈。在展示的过程中,教??操作手柄和主视角眼镜介绍和展示案例中的知识点。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可以轮流进行操作体验,观看结构组成部件、练习拆卸和装配、实现轨道动画的虚拟过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本节课的技术支撑为学生带来了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通过三个虚拟案例,将经典结构的组成部分和搭建过程展示给学生。
4. 评价与反思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通用技术课前后对比,教学效果反差十分明显。笔者作为通用技术一线教师感觉非常强烈。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越来越差。在信息过载的现代社会,学生每天接触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多如牛毛,且大多数以娱乐为主。因此,以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多媒体信息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三个内容不同却又主题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有持续的课堂关注度。在引入环节使用“永城殿”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让学生有非常感性的认识。教师提出如何对经典结构进行评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结构搭建”案例让学生持续关注结构搭建,并细致了解我国经典结构搭建的技术过程和历史文化,实践动手进行虚拟搭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建立经典结构评价体系。“故宫”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经典建筑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整个过程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式教学为辅,真正实现探究式学习。
讨论与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关注。虚拟现实系统提供的3D效果和真实感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保证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持续关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真实体验中了解知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与此同时,虚拟现实系统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现场虚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融会贯通。
论文摘 要:历史教育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不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不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必将成为迷惘而失落的一代。同时,中国要想雄立于世界之林,必是凭借文化的崛起去包容、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适应力,是我阅读了有关书籍之后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
一、深入挖掘,学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知识
知识是文化的一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无处不体现在中国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述完后的“文化”课时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书上列出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同时,教师可列举出更多的文字来说明这一变化特点。
讲到古代历法时,可让学生背诵至今沿用的24个节气,辅以农业生产安排说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古今文化并非割裂,而是有继承性的。
又如在教学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至今仍有教育意义,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二、拓展延伸,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点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中并无专题讲述,很多传统文化之精要需教师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加以渗透,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点点滴滴融入一章一节的授课中。
如讲到春秋战国诸子学说时,可引言: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儒、道学说的萌芽,之后历代思想家对其不断补充、阐述、辨析,使儒、道学说得以充实和发展。
如讲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提到的“中医”,教师可阐释: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医术,中医里运用的一些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它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不尽相同。当今社会,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引进和传播,传统中医的精华逐渐被国人所抛弃,这是令每个从医者深思的事。
如讲到古代书画艺术时,可补充: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即注重得意忘形或得意忘言,关注字体、人物的个性或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同西方对艺术的写实所不同的一种境界。
又如讲到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时,可揭示: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是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皇权巩固则社会稳定,皇权旁落则社会动荡,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已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揭示需教师辅之以阅读相应的书籍与材料,教师要有“一桶水”方可满足学生杯水求知的渴望。
三、品评分析,师生共鉴中国传统文化之作品
文字与图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观古人之生活样式及社会场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或图画数不胜数,除去那些折射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典籍之外,为数较多的便是不少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古人素有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作风,他们习惯且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与观点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中国历史教材展现了为数众多的古往今来的国人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继承已逝去的艺术家们的传统个性,是使中国传统文化之光辉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提,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激发学生思考作品本身所蕴蓄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几本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将初步的历史文化现象展现于师生面前,更多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林存光,《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02期
[2]张庆;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论文摘 要:历史教育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不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不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必将成为迷惘而失落的一代。同时,中国要想雄立于世界之林,必是凭借文化的崛起去包容、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适应力,是我阅读了有关书籍之后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
一、深入挖掘,学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知识
知识是文化的一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无处不体现在中国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述完后的“文化”课时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书上列出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同时,教师可列举出更多的文字来说明这一变化特点。
讲到古代历法时,可让学生背诵至今沿用的24个节气,辅以农业生产安排说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古今文化并非割裂,而是有继承性的。
又如在教学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至今仍有教育意义,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二、拓展延伸,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点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中并无专题讲述,很多传统文化之精要需教师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加以渗透,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点点滴滴融入一章一节的授课中。
如讲到春秋战国诸子学说时,可引言: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儒、道学说的萌芽,之后历代思想家对其不断补充、阐述、辨析,使儒、道学说得以充实和发展。
如讲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提到的“中医”,教师可阐释: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医术,中医里运用的一些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它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不尽相同。当今社会,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引进和传播,传统中医的精华逐渐被国人所抛弃,这是令每个从医者深思的事。
如讲到古代书画艺术时,可补充: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即注重得意忘形或得意忘言,关注字体、人物的个性或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同西方对艺术的写实所不同的一种境界。
又如讲到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时,可揭示: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是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皇权巩固则社会稳定,皇权旁落则社会动荡,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已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揭示需教师辅之以阅读相应的书籍与材料,教师要有“一桶水”方可满足学生杯水求知的渴望。
三、品评分析,师生共鉴中国传统文化之作品
文字与图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观古人之生活样式及社会场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或图画数不胜数,除去那些折射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典籍之外,为数较多的便是不少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古人素有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作风,他们习惯且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与观点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中国历史教材展现了为数众多的古往今来的国人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继承已逝去的艺术家们的传统个性,是使中国传统文化之光辉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提,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激发学生思考作品本身所蕴蓄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几本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将初步的历史文化现象展现于师生面前,更多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林存光,《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02期
[2]张庆;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