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4: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规模经济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银行 经营规模 扩张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67-03
小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小银行作为一个企业,需要通过逐渐商业化的金融服务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壮大,发展是硬道理。在金融市场上,虽然长期经来受到国家监管和市场准入的限制而使大银行业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但是市场化、商业化是金融服务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下,不进则退,不发展必将被竞争所淘汰。因此,小银行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是必然的选择。发展在外在上表现为规模的扩张,而在内在上表现为资本扩张。只有处理好内在扩张与外在扩张的关系,使规模、资本、管理相协调,才能使小银行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一、经营规模与资本的关系
发展必然要求总量有所增长,没有量的积累和扩大,发展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的总量包括资产总量、负债总量、中间业务总量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指标。小银行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追求量的增长,更要追求较高的经营质量,但质量的提高是在一定的发展速度基础上的。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不仅是银行自身生存、追求自身效益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业务经营要追求质的提高,也要有量的增长。在实践中,把业务增长率高低作为业绩考核和评价的关键尺度在一定阶段和时期是有意义的,这是实现规模经济,在量的基础上才能有质的飞跃,“规模偏好”不是简单的以速度论“英雄”。
一个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社会公众对它的信心,而资本在维护公众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本规模成为令人信服的信号,传递着银行风险承担和经营管理的状况。在资本市场上,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控制风险能力的信号,影响着银行从外部筹集资金的成本。随着资本规模的扩大,银行对外筹资成本会逐渐降低。此外,资本规模还作为银行稳健合规经营的信号传递给监管机构,监管机构根据银行资本充足性来确定对该银行的监管力度。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会给银行带来较低的外部监管成本费用。因此,银行保持相应的资本量是对内承担风险和对外接受社会评价的要求。资本规模与资产规模毕竟不是一回事。同时,银行资本还具有资金来源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作为对总的经营基础投入资本,另一方面提供固定融资成本的资金。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组合能力的提高以及资金筹措能力的提高,资本金作为营运资金来源的功能越来越小,从而大型商业银行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本。资本金相对减少和债务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成本,便显现出规模经济特性。当然,这种规模经济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随着负债的增加,债务持有人所承担的风险加大,从而所要求的收益率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依靠债务取得资金的好处。因此,从资金成本上来看,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特性是有一定范围的。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中间业务和服务性业务发展缓慢,银行只能主要依靠信贷资产的高速扩张而实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较高,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也随之快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规模扩张与资本补充无法保持平衡。即便运用了各种手段补充了资本,由于资本补充跟不上风险资产的扩张速度,资本迅速消耗,导致了股份制银行再融资后资本充足率依然快速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过快的规模增长导致了不良贷款余额也在不断地暴露和积累,资产的损失进一步侵蚀了资本。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所形成的盈利有可能被贷款损失和高企的经营成本所稀释,会出现收益水平下降,利润和资本积累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资产的扩张速度,构成了潜在的风险。银行面临资本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陷入了“资本不足―资本补充―规模扩张―资本再次不足”的恶性循环。当然,经营扩张中会出现这一情况并不奇怪,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及时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时补充资本,使经营规模有坚实的资本基础。
二、规模扩张要与资本扩张并举
银行的信誉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本金的多少和存贷款规模的大小。一般情况,银行规模越大,覆盖面越广,所有债权人同时提取存款的可能性越低,因而银行的准备率就可以越低,这一方面带来了闲置性货币的节约,又可使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因此,扩大规模对于银行来说十分重要,而规模扩张主要方面就是实现跨区域经营。能否跨地区经营业务,既是其经营规模大小的原因,也是其经营规模大小的结果。
当前,地域限制对小银行的发展十分不利,不利于小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目前,企业跨地区、甚至于跨国的经营活动,要求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然而结算渠道的不畅通恰恰是小银行的软肋。显然,仅资金跨区流动,就已经超出了小银行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小银行大量客户流失。这也是很多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与小银行的关系非常好,而一旦这些企业做大,实现跨地区经营,往往就会与其分道扬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小银行的发展尤其是跨区域发展往往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小银行要积极探索参股其他金融企业的可能性,这方面可借鉴规模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验。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参股、兼并等方式,实现了跨区域经营。小银行也要积极关注这方面政策的变化,把握时机,最终实现省内跨区域经营乃至跨省经营,解决小银行业务发展的区域性制约,并把创造条件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和中长期的目标。中小金融机构要强化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必须走联合、重组、兼并、创新、发展的路子。小银行要与具有规模优势的银行竞争,仅仅依靠以往与当地政府、农业经济组织、农民的纽带关系开拓业务是不够的,必须重视所在地域狭小和业务单一给自身发展造成的局限性,这会制约业务发展的空间。只有摒弃现有小规模的经营模式,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壮大经营规模,增加服务手段,才能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更为有效地拓展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实、做强。
但是,要想跨区域发展,首先要在经营管理水平上达到一定的要求,这不仅是银监部门对跨区域发展银行有一个监管要求,而且也是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跨区域发展必然对银行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一方面,对资本投资和运营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会资本运营。另一方面,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实际上不仅是资本输出,更是管理输出和产品输出。在异地经营,与异地企业与银行打交道,要想站住脚必须要有过硬的管理,过硬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区域经营取得胜利。否则,跨区域经营可能不是发展而是走向更大风险的一种行为。
三、规模扩张要处理好相关问题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能够适应,从单个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其经营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广,在竞争中就越占有优势;但从宏观管理角度来看,单个银行的经营规模如果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所占比重过大,可能会出现垄断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通病,不能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另外,银行的大小,集中度的高低,也是相对于产业、企业的大小和集中度而言的。这些问题如果搞清楚了,对银行的经营规模才会有个大体一致的看法。因此,所谓银行适度规模问题,实际上是个“相对”概念。银行业务量决定于其存、贷客户的实际需求规模。过小的银行无法满足大的信贷需求,承担风险的能力差,不利于科技手段的运用,而且还不能胜任大范围的融资,这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相矛盾。反之,银行规模过大则会增加管理成本,对高效率营运资金和灵活调度资金不利,同样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和融资效率的下降。
1.规模要与管理适应。一般地说,世界各国的银行在其发展历史和演进过程中,都具有扩充规模的偏好,规模扩张导致下属独立的经营单位增多和人数增加,从而增加银行的交易费用,边际交易费用也随之上升。银行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最高管理层与基层操作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泄露和扭曲亦会增多,同时层次增多也会带来计划与控制的复杂化。信息泄露和扭曲以及计划和控制的复杂化,必然降低管理效率,增加交易费用,出现规模不经济。
要实现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又能够降低贷款不良率、降低经营成本率,并且提高贷款收息率,这必须在内部管理上加强管理。这点可以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也可以看出。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就曾逐步转换经营机制,先后剥离不良资产1.65万亿元,压缩分支机构近1/3,精减人员逾1/3,扭转了传统粗放型经营的模式。如工商银行人员精减由1998年的56.72万人降至2006年末的38.17万人,减少了32.7%,良好的绩效管理使得工商银行规模经济效益一直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也就是说,随着人员和机构精简效应逐步显现,国有商业银行人均经营管理费用增长幅度显著下降,而资产规模经营则保持稳步增长,银行规模效应得到了显著提升。要成为有竞争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小银行要在建立之初就严格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实现组织机构精干、内部管理规范、定员定岗合理。随着其资产规模扩张,必须使人均经营管理费用增长幅度下降程度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使规模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得到保持。因此,绩效管理是小银行扩大规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2.规模要与经济效益适应。规模不能只是体现在数量上,尤其是存贷款的数量上。规模必须是要体现在规模经济上。许多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存贷比率越高,越能说明其资产质量管理能力低,不利于规模经济稳步增长。存贷比率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主要指标,一般来说银行贷存比率不得高于75%,因为存贷比率太高,银行经营风险就大,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有效管理,因此,适度控制存贷比率,保障银行资产质量,有利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稳步发展。
实际上,存贷款占比与经营效益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表面看,存贷款占比高说明资金得到了较充分的运用,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但实际上二者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因为,将存款主要用于贷款的发放,就说明了银行主要通过这一手段来获利,而银行主要的风险正是在于贷款发放后面临的无法收回的风险。而一旦无法收回或通过许多途径才能得到收回,都会增加银行的成本与开支。因此,存贷款占比与经营效益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显著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组织存款,有效发放贷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贷款质量,提高利息回收率。
因此,不管银行在实际存贷款上有多大的规模,如果没有考虑风险和贷款收回的成本,这种规模不仅不能最终实现效益,反而可能将银行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国内外许多事例说明,银行规模大固然增加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是,即便规模很大的银行也由于经营问题过多地将收益放在某一领域而最终由于风险积累而彻底破产的。
3.规模要与定位适应。要在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银行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定位。而在明确的定位下,银行的规模要与定位相适应。适度规模的市场占有率既能降低商业银行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又可以充分利用经验曲线,形成生产、营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协同作用,充分享有规模经济的效应。银行取得竞争优势,而优势主要来自市场份额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单个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总资产多少以及经营状况如何,对其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营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在市场上的筹资成本越低、市场占有率越高。
商业银行业务的集中度与单个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有很大关系,银行规模与所服务的企业规模是相辅相成的,要使银行业务集中度与企业的集中度相适应。在业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集中度过高是个别商业银行业务量占全部商业银行业务量比重过高的必然结果。同样,在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中度过高,是少数大企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过高的结果。企业是商业银行的客户,商业银行的集中度与企业的集中度相适应,是社会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例如贷款业务,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单笔贷款额也大,对此,只有大银行才能满足其需求;再如存款业务,大企业资金吞吐量大,小银行根本无法满足其流动性需求:另外,大银行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信息来源广泛及时,它们能为大企业提供小银行无法做到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援等。反之,小企业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量和单笔业务的规模小,大银行来做不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因此,银行的经营规模应与银行服务定位的企业结构大体相适应。
4.规模要与发展创新适应。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外延“数量”与内涵“质量”之间的关系,而内涵质量的提高远比外延数量的扩张更为重要。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机构规模,其规模的大小并不必然导致效益的好坏,国内外的理论探讨也难以得出规模大小与效益好坏比较一致的结论。一般而言,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质的飞跃。而现实的情况是,从农村信用社发展起来的农商行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方面,无论是存款规模还是贷款规模,与当地的金融机构相比,都不具有规模优势,相反,在组织存款和发放贷款方面,由于受中小金融机构背景的局限性,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与其盲目片面地“临渊慕鱼”般追求规模效应,倒不如脚踏实地“退而织网”式的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切合实际。而要想经营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银行金融创新对其规模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创新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满足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同时过的潜在的金融利润,它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金融创新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随广为市场接受而来的、具有独占或优先获取权的超额利润。从近几年各大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出了众多金融新产品,而这些金融创新产品成为这些获利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部分。
国内的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业务创新上有许多好的做法。华夏银行在网络银行方面,推出电子保管箱、企业展示平台、数字证书跨行通用等产品。浦发银行与上海电信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一张具有金融和电信双重使用功能的“东方电信卡”,使用户可以用打电话的方式缴付电信费用,为居家生活带来方便。民生银行推出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新产品,如“动产质押”、“票据包买”等业务。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目前非常重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不仅为其拓展了利润空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发展。相较而言,小银行在业务创新上远远落后于国内水平,而且就在基本业务方面也发展不均衡,尤其是个人业务、中间业务开展不充分。
参考文献:
[1]刘胜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6,(6).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的效率是以一定的规模为基础的,当一个组织在扩张规模时,效率的提高倍数大于规模扩张的倍数,就可以说这个组织是规模经济,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在教育史上,捷克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确立是让旧的学校崩溃与按照新观念的学校设立同时进行,在教育史上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工作效率。具体到一所学校,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分摊到每个班级或学生的费用支出减少,从而使得成本相对降低,收益相对增加,称为教育的规模经济。由于规模扩大,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是总务后勤规模经济的表现;一个教师同一门课程可以上更多的班级,是人力资源规模经济的表现。因此,从内部来看,似乎学校规模扩大一定会导致办学效益的提高,其实在实践中要做到规模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是相反的情况——学校扩张的规模不经济。
一、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1、学校规模的扩大是需要增加人数来实现的,而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管理难度的增加。规模扩张——人数增加——管理层次增加或幅度增加——难度增加。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次的增多导致传递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管理幅度的增加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同时思考两个以上的问题时,思维效率将大大降低。
2、随着人数的增加,人际关系日益复杂。法国管理顾问V.A.Graicunas在1933年提出了一个在任何管理宽度下计算人际关系数目的经验公式:C=N{2n-1+(N-1)},式中C表示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数;N表示管理宽度。由此,随着管理宽度的增加,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数量急剧上升。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沟通发生困难,在沟通的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可能造成信息失真,从而影响沟通的有效性。沟通过程如图(图1)所示。
“发送者”进行“编码”和“接收者”进行“译码”时都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济、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的影响。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所谓正式沟通即按照正式的组织系统与层次来沟通,代表组织,较为正式和慎重。非正式沟通指通过私人的接触来沟通,代表个人,通常表现为私下交换意见和传播小道消息。单位组织中非正式群体越多能量越大,非正式沟通的影响力越大,而传递的信息往往被扭曲,且会破坏正式沟通,这给管理者在处理人时带来很大的难度。
3、学校规模扩大必然导致专业增多。专业越多,专业的相关性越小,需要投入的教学管理成本越大(如:课程设置、实践安排、教师备课、实习安排、毕业安排等成本增加),同时专业增加之后会导致专业管理的技术要求提高,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如果为了保持成本不变,只有降低教学管理精度,使教学变得粗放,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以上三点最终都可以表现在管理成本的增加上,图2说明了规模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随着规模的扩大,教学成本会下降,管理成本会上升,致使学校总成本增加,也就是说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会被管理的难度增加所抵消,如果管理难度增加带来的影响超过了规模扩大的好处,就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在这里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规模不经济是由管理造成的。
2、对每一所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最佳规模点,管理好的学校这个点可以往右移。
3、管理不好,规模大不了。
二、怎样避免规模不经济
首先需要学校的决策者从观念上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自己的学校处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哪一个管理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组织结构。
松下幸之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了适当的组织结构。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简单分工,30年代的企业规模扩张(1600名员工),采用分层负责的组织结构;而到50年代企业规模扩张员工数逾万名,采用了“矩阵式”组织的原始形态。这种管理方式在美国的出现是在10年之后的事。松下的整个管理思想、策略、方法都是伴随着他的企业成长而变化的,而这些变化暗合了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经济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在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及其变量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和方法,它试图寻求最为有效的方式来处理一个特定的情景问题,在管理对象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兵法中已包含了动态管理的思想。《孙子兵法》之《虚实篇》云:“夫兵形像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其次,适度的授权。通过授权,可以使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从被动服从到主动支持,可以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发挥下属专长,培养人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后备力量。
第三,一所学校在规模扩张的时候,影响学校规模是否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因此学校的扩张必须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必须对扩张后的社会需求作出预测。
不仅需预测这一教育层次的教育需求情况,而且还要了解同一层次中不同专业的需求情况,不仅要考察社会对这类教育的需求情况,而且还要考察、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的兴衰变化等引起人才需求变化的因素,因为教育是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的。
如果一所学校在规模扩张的时候正好赶上社会对这类教育需求的增加,那么,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不仅可以缓解管理上的难度,而且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关系是组织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可以使系统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有较大的余地,而仍保持平衡。如果一所学校的扩张正好与社会需求相背,那么对学校的考验是严峻的,对学校的管理要求将是非常的高,管理粗放的空间将是非常小,不合理管理行为的存在空间也非常的小。这往往会成为学校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影响学校生存的诸多变量中,往往会由于一个关键性的变量的变化而导致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在良好的空间中逐步地提升管理层次。一所学校的每况愈下,往往是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积重难返。而一所声誉很好的学校并不一定是事事如意,很可能优势中潜伏着种种危机,也可能外部的机遇掩盖了管理上的瑕疵,还可能是良好的管理弥补了困境的折磨。
简而言之,学校扩张规模经济或不经济是由学校内部管理强或不强和外部环境机遇或威胁之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郁义鸿,高汝熹.管理经济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