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3: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创新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孤岛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干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已经对居住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朝阳一村、协作一村、丰收村,其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火柴盒”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缺乏时代感。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括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清雅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入胜之意。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术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正好满足现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启迪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孤岛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再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廓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如孤岛协作二区、朝阳三村,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现在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括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健身,就好像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1.1预防为主、科学规划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必须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其中要重点加强预防,立足于长远,从整体利益出发,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企业必须在履行国家环境政策、制度与方针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自身特点,设定一个环保发展计划,这其中既包括近期计划又包括未来5~10年的长远规划,长远规划中应该覆盖未来环保工作目标、技术水准、人员素质以及关键项目等多项内容,以及资金投入计划,年度、季度计划等等。并这一长远计划的实施途径给出科学合理的说明与论证,这样才能保证环保工作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方针地循序渐进式地进行。
1.2加大审核与监督力度
按照国家的规定,企业中一些上规模的经济项目要同对应的环保项目同步建立并实施,然而,对于一些小型项目则忽视了这一问题,这不利于企业环保工作的长期开展,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2.1做好污染核算分析与审计工作
明确污染的关键环节,重点针对这些环节采取措施,拒绝使用高污染、高能耗型材料,转向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切实从源头上做好污染防治与环保工作。
1.2.2提出使用闭录循环生产工艺。
这也是现阶段最佳的环保工艺技术,不仅能够节省原料,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污染,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1.2.3优选适应性的环保工艺和技术。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产品类型、经济实力、国家政策规定等来选择适应性的环保技术或工艺,本着低投资、高效、节能的原则展开生产。
2创建合理的考核监督制度
健全完善的指标考核机制是对企业环保工作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企业必须形成健全的环保指标,并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检查、监督等方法来促进环保工作的科学有序地开展。
2.1制定科学的污染控制指标
企业环保指标的制定要重点覆盖以下方面:污物排放量指标、污染物处理率、污染物排放浓度、生产设备的环保标准、资源的利用率。其中企业排污总量要控制在国家环保规定的标准,集团分支企业排污总量则要在企业排污总量之内。其中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指标则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项目、发展情况等来确定,具体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水体循环利用率、污染物排放率、工业三废的再利用率等等,进行全面考虑、综合衡量。
2.2加强环保考核管理
必须切实按照环保指标来进行环保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环保考核指标的制定更有意义。可以说环保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他需要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间自上而下的通力合作,同时需要制度的约束与监督,而且要尊重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有目标、有层次地贯彻执行,实现环保考核的目标。
2.2.1做好环保部门的考核。
企业环保考核工作的开展应该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也就是要先从专属职能部门入手,只有环保专业职能部门的工作达标,才能确保其他部门、责任人的工作达标。
2.2.2在做好环保职能部门考核的同时,也要加强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考核
形成从部门到车间再到班组的责任人环保工作考核与监督,使各方责任人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意识,自觉带动部门员工开展环保工作。
2.2.3将环保考核纳入奖惩机制。
为了达到环保激励的效果,企业应该加强环保考核奖惩管理,使企业各部门、各个岗位员工都形成积极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面对环保工作,能够切实履行各项规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扩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环保工作环境。
3扩大宣传、强化思想教育
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的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是企业的行为,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和意识,而且企业环保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思想教育,面向社会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重点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教育,可以积极利用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一些制度、措施,设定企业无烟日、关灯一小时等节能环保工作项目,或者通过其他类型的大型活动,例如:文艺演出、电视演讲、环保正文、板报橱窗宣传等等来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弘扬企业自身的环保文化,打造出一条合理的环保工作道路。
4结语
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约束条件变得复杂多变,使决策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对决策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决策的科学化除了要有规范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方法外,很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决策所依据的数据资料要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给企业管理层.ERP系统作为一个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动态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且其集成的各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支持,解决综合性问题的管理方法创新将增多。ERP提供了跨地域、部门,响应快速的联机服务、系统集成等易于共享思想与创意的体系,促进了一系列的员工行为和思想的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其成为了企业在不同管理层次实现内部革新的驱动力。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与应用
以ERP为核心的统一经营管理系统平台在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销协同、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可能,整合了企业现有的管理和生产方面的信息系统,有效支撑了企业管理创新应用与发展。
1.财务管理
根据企业管理多库存地的特点,将成本核算单元由过去的企业层面进一步细化到仓库层面,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细度,对不同类型的销售业务进行独立的收入、成本、利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帮助;促使财务工作重点由传统的核算会计逐步转向管理会计,由成本计算转向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统一了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实现多维度的收入成本分析;通过系统集成的优势,财务平均的月结时间由过去的5~8天,缩短至2~3天,大大提高了财务月结的效率和数据质量。
2.销售管理
规范整合了客户数据,对客户渠道、性质进行了有效的统一管理,销售、财务共享同一套客户主数据;在客户统一管控的基础上,将销售业务与客户信息进行了有效汇总,按销售量、销售收入、客户排名以及批发、零售等多维度报表对客户进行分析,实现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客户信用额度的统一管理,信贷管理人员结合销售分销模块的业务流程,按照销售企业的信用额度管理规定,由总部统一维护客户的信用额度、风险类别及有关控制参数,利用系统实时预警功能进行客户信用检查,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并在所有权发生改变时,系统自动结转与出库物资数量相符的销售成本,自动更新物资库存和总账会计,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开具销售开票后,系统自动产生收入会计凭证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物流协同管理
在同一系统平台下,标准规范的主数据编码,为企业业务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划、采购和库存的统一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减少了冗余繁杂数据带来的浪费现象。通过系统集成的功能,实现了采购与销售的单据自动对应,通过系统监控业务的执行状态;业务数据(数量、库存地、客户等)多层次共享,避免重复操作,提高运行效率。
4.人力资源管理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就界定了创新环境的构成要素:1.1创新环境的表象创新环境的表象由域内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构成的集)和社会感知(包括创新文化和创新技能构成的集)构成,其中的创新文化又表现为创新主体的常识、学问、体验、规范和主导价值观等,它们与域内的生产活动相联系而形成创新文化的原始累积。当资金、技艺(显性资源)、企业经营哲学、创新能力(隐性资源)这些资本和信息相结合,就会发生创新。所以,多数情况下,创新的产生并不是来源于某个单一企业,而是区域内众多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见图1)。1.2创新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由三个方面体现,其一体现在创新企业内更容易实现人力资源的自我整合。例如美国硅谷作为世界高新科技的引擎,其技术创新的扩散路径之所以能够顺畅,主要源于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能实现快速的自我整合;其二体现在中心城市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创新可能发生的场所,因为多数大型公司都聚集在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能提供有利于它们进行地区和国际间经济交换的种种资源;其三体现在域内各种组织的相互协调、组合。区域内中小企业虽然在基础设施、资金方面不占优势,但是它们仍然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别人不可取代的传统手艺吸引区域外的合作者进入创新网络。而区域内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通过改善域内环境,如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支持、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方式作用于技术创新活动;最后,内部运行机制还体现在技术社会化的过程。近代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活动看作“独立自主的东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社会结构、群众合作可以使组织产生共同的集体学习行动,这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1.3创新环境的协同作用协同就是各个资源、要素融合产生的扩散效应。区域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协同作用发挥效果的过程,创新环境负责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有形和无形氛围。资源、原材料、生产模式会影响企业的产品、服务的质量;市场环境会影响企业在销售、竞争中模仿学习的能力;配套设施、信息服务可以改善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域内各种资源相互结合,引导企业和其他主体达成合作,并研究它们的共同利益,由此产生了企业和其他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而这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同盟模式反过来又有利于改善各种要素、优化各种资源,使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更加优良。1.4创新环境提供共同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强调四个必要因素:人际的交流互动与协作、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包括学习经验、兴趣特征、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学习者共同的整体目标、学习的社会性。当学习者通过人际沟通和交流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动机、并利用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付诸于创新的实践行为中,争取达到创新目标,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1.5创新网络的形成区域内的行为主体有选择地与其它企业或机构结成“持久的稳定关系”,这种“持久的稳定关系”就是“创新网络”。处在关系中的各种资源相互结合使得域内资金、信息甚至是生产机密得到扩散,这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更有利于企业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
2创新环境概念研究的归纳
2.1从网络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的定义是相似的,因此许多学者并不区分二者有何不同。StorperM.(1997)认为区域性制度、规则和惯例等强调行为主体在区域中为促进创新而形成的复杂网络关系,它们是促使创新产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创新环境”;ConwayS.和StewardS.(1998)认为参与主体的知识、思维模式、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技能的复杂组合引发创新,这种复杂组合就是创新环境;王缉慈(1999)认为区域内行为主体通过长期的合作、沟通、交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狭义上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就称为创新网络;TostyP.(2001)认为创新环境就是创新主体在社会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所处的复杂网络氛围。由此我们了解到,以上学者所界定的创新环境强调的并不是支撑创新活动发生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而是创新主体所处的物理、地理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和政策等因素相互交错、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网络关系(BramantiA.等1991)〔1,2〕。
2.2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寻找建立一定结构形式联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于是国内的学者力求把创新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既有结构又具备某种功能。贾亚南(2001)区分了创新环境的层次,由外到内分别包括基础、信息、文化、组织等四个层次网络;盖文启(2002)认为创新环境既包括促进区域内行为主体不断创新的静态的环境,也包括区域环境自身随着周围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改变创新模式和改进创新机制的动态环境。对于创新环境概念界定比较全面的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以及创业水平、基础设施(通讯)等五个方面。此后许多文献都借鉴了此处创新环境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据开发了创新环境概念的外延及创新环境的各层级指标。因此,国内学者多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的概念,尽量把影响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都囊括在创新环境内,使得创新环境的概念扩大化。
3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
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国外学者主要从政策环境,产业集群,国家创新系统组成部分等3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学者热衷于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3.1政策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YannisG.和HowwardJ.(2002)认为国家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对本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行为,创新活动就容易成功。反之,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创新活动也不易成功;CollinsP.和Pon-tikakisD.(2006)在研究中发现国家的政策环境有利于生产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消化吸收重大技术引进和发明专利等。因此,国家的政策环境是整个创新环境中的重要要素之一;WessnerC.(2007)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政策环境能有效促进科技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3.2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DebressonC.和AmesseF.(1991)认为依附于空间集聚区内的技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占据优势,因为集聚区内集聚了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很容易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处在不同位置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关系构建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这些网络关系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SaxenianA.(1994)认为由于企业集聚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促使企业从模仿中实现自我创新;BramantiA.和MaggioniM.(1997)认为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和便利,能获得集群内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组织的支持,能拥有专业化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都是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BaptistaS.(1998)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处于产业集群环境内部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产生,其学习效应呈裂变式扩张。产业集群打破了单一企业和产业的概念,处在集群内的每一个主体的行为都不只和自己相关,这使得它们会从整个集群整体去思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3国家创新系统组成部分的角度
国外学者大多认为创新环境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之一。OECD曾在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创新环境是指为创新活动提供标准和规则的国家体制和结构因素(OECD,2001)〔3〕。HerstadS.(2010)等人把创新环境定义为政策环境,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具体指能对创新活动发挥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果这些政策、法规得当,就会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广泛的开展。反之,就会削弱区域内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Taylor.和MarkZ.(2009)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为行为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运行机制,减少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矛盾和摩擦,能够保证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From-holdE.和Martina(2007)等人认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投放市场最好依赖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创新环境,以使其发挥“孵化器”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新活动的风险。
3.4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金融创新至关重要。循环经济具有系统性、高投入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扮演着资金供给者角色,金融创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质量与发展方式的改善与升级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金融资源,循环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资金高效流通,整合市场,并加快金融资源创新与整合速度。
二、循环经济视阈下金融发展创新的路径
1.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理念
首先,政府要更新发展理念,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营方式,变计划管理为市场经营,针对循环经济发展,制定金融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其次,转变金融创新思维观念,由单向循环向多向循环转变,将清洁生产、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树立金融创新意识,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平衡增长。
2.构建良好的政策引导体系
循环经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所以各级政府能否正确认识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宏观调控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增设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然后将其纳入财政预算,以支持循环经济主体发展;同时完善绿色税收体系,增设环保投资,加强绿色补贴建设,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在投资方面,应以资源型、节约型项目为投资重点,大力支持示范类生态工业园及环境设施建设项目;在信贷方面,在不违反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对企业发展给予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致力于完善金融市场机制
首先是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对那些为循环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或企业给予精神奖励和金融支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那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减免税,同时为鼓励中心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其次,建立创新机制,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政府可以设立循环经济科技研发基金,鼓励金融机构降低科技研发基金组织单位的贷款门槛,从资金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最后是制定风险防范机制,保险公司疏导和转移循环经济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有两种:设立或购买风险投资基金、认购主板与二板市场中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债券或股票,通过控制多层次体系市场格局达到控制风险损失的目的。
4.充分发挥融资渠道的效用
首先,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对于为循环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支持,如资金支持这些中小企业上市,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保障;充分利用资本工具、股票市场、技术扶持等方面的优势,放宽资本市场,降低资本额限制条件,推动蓝筹股市场发展,使股票市场交易体系日趋成熟完善,可以将股票上市份额多分给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初具规模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由此使循环型企业发展更加有动力;同时为拓宽直接融资的范围和途径,可以借助资产证券、企业证券等收益固定的证券模式,达到支持证券市场发展的目的;其次,积极发挥间接融资优势。金融机构是间接融资的主要来源,对于三大政策银行来说,应顺应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大力支持环保型中小企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应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己任,提高那些环境破坏型或阻碍循环经济发展企业的贷款利率,缩短还款期限等,相反放宽那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或者根据中小企业现有的融资条件,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增加业务服务内容,使贷款政策多样化,加大外部资金支持力度,为地方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
5.创新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产品
积极开发与创新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产品,增强动态监测力度,选用循环授信方式。创新多样化的担保方式,扩大担保抵押范围,研究推动各项贷款业务,如应收账款业务、收费权质押业务、无形资产抵押等。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开发与创新与之相适应的信贷类产品,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增加贷款抵押担保方式与抵押担保范围,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拓展信用贷款服务范围,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效益好的企业,为其发放信用贷款。汲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开发与创新与当地循环经济有关的金融产品,以适应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循环经济与金融服务业同步发展。
6.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首先,积极推动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在全国重点城市发展银行分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本金壮大商业银行实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其次,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规范和发展信托投资公司是重中之重,想方设法壮大财务公司实力;推动证券机构改革与发展,发展和扩大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经营公司业务,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评估公司。再次,依靠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的资金支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建设,并鼓励其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向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项目投资。制定新兴产业投创计划,并加快实施步伐,充分发挥政府杠杆作用,引导基金投向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项目,鼓励各级政策性创业投资,壮大创业投资企业实力,加快循环经济创业速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
7.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当今时代关注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认识,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不断拓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视野及功能。刚开始,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提示学生学习设计不仅仅要学习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该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主要是传统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设计要点,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地完成相关的项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设计不能只通过类型区分。如,普通住宅、高端住宅都属于住宅的范畴,但是两者的设计需求截然不同,设计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思维变革是设计教育的核心,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思维都需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开始设计时就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文化,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使设计成为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成为一种思考的手段。如,一名学生的作品《针对老龄化社会的设计》,这个设计的选题主要针对目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的背景,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设计的主题,可见本次选题的针对性非常强。同时,设计者的概念主题定为“转换”,主要是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社会角度等方面着手,提出主动建立一个老年人户外平台。由此可见,设计者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引导健康、正义的社会风气。
二、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
1.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改革、创新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的关键。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实际课题设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产生了“概念设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概念设计主要围绕设计逻辑以及设计创意展开,特别强调设计方法和思维以及概念的创新。这种学习方法以及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具有较强的专题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社会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从宏观层面分析,应该以培养多样化设计人才、跨学科融合为基本原则;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应该结合学校当前实际资源以及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总的来说,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可以适当删减一些纯技巧性的课程,可以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以及社会时展实际,提出一些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如“关于地域文化空间的关注”“跨界设计”“从生活的体验到设计”等,通过这些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
2.针对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环境艺术创新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专业教育程度、情商、智商、生活环境以及美学基础等各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尤其应重视学生在情感表达,对设计内容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很多教师在环境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在“快题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合方案设计、设计色彩、环境艺术设计表现等诸多方面,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而且学生也会应用自己学习的手绘表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能力。
3.实现跨学科合作的开放型教学模式
建立开放型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释放并且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跨专业或者跨学科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诸多环节为学生提供开放型、系统化、多角度的实践训练平台和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工作室可以开展主题讲授、设计研究、公开讨论、展示成果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处于平等交流的状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自己判断,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总结
“如何创新”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创新的思路,设计来源于创新思维的扩散,来源于对问题思考的另辟蹊径,使思维过程中具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演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之思,同时具有开放性、求异性、非显而易见性的特征。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创新性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核心。
二、面向创新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
1.创新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契合点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革新,给创新教育创造了一种情境和激发力量及信息环境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个性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等。开展创新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能为学生塑造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情境,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创设了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开始了全新的现代教育媒体的开发和利用,并在不断地探索中开始攀向高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飞速发展。飞速发展的internet技术将广泛的资源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环境出现质的飞跃。由于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学生感知和认知的时空,层次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扩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利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从教学规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上,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的结构和教师的功能都将发生相应改变,为更好的培养新型人才,创设了有利条件。
3.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以往静止的、封闭的、模块化的教材变成“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的动态教材,更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产生由学生作为主体的、非线性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和基于计算机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如“实验模拟”),在模拟的学习环境中必然要求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假设和探究,并得出结论,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4.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适合创新教育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教学活动是否围绕创新教育的开展进行调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总结性评价时,信息技术能进行精确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为其提供相应平台或软件。
三、开展创新教育的模式设计
1“.点拨”创新模式
点拨创新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教与学的“五步三阶段”。五步是:教师的导入、鉴赏、反馈、迁移,研究。学生的预习、思考、评述、小结、迁移,这五步又构成“输入•积累———思考•转化———输出•创新”这三个阶段。而“输入•积累”这一阶段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对于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图像的支持而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思考•转化”这一阶段,学生也可以利用浩瀚如海洋的Internet资源来激发自己的思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点拨创新模式是以“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教师点拨,学生创新,两个主体都发挥作用,是“教学做”的“知行合一”,同时也贯彻了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2“.多维互动讨论”创新模式
这是针对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特点进行网络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校园网中E-mail与BBS的作用,强调教师、学生、媒体的多维互动。该模式分为粗化的三阶段:知识传承、讨论质疑、反馈创新,细节留给学生自由发挥,使其不受种种约束,自由度、灵活度较大,课上课下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询问老师。文科类的互动讨论式教学注意和强调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合。理科类的互动讨论式教学注意实践性和对现象的观察,通过观察,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途径、假设;重视和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上展开互动讨论,其交互性、开放性、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大任务驱动”创新模式
“任务驱动”大家耳熟能详,但要真正理解、读懂它的内涵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研究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但更多时候,任务驱动走进了一个误区。形象地说,走进了“小任务驱动”的误区,即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好一个任务的目的、内容,学生只要亦步亦趋地按步骤做下来,这种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根本不存在任何创新与探索。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就像一个个陷阱,跳进去,爬出来,再跳进去,学生倍感疲惫,根本没有时间与心思去创新。基于这个误区,提出了“大任务驱动”创新模式。顾名思义,“大任务驱动”教师不再为学生设计一个个过于细化的任务,而是提出总体目标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其余则由学生自主发挥与创新,这样来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创新教育的理性思考
1.要继承并发扬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与优点
创新的意识常常蕴藏于丰厚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我们应充分重视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继承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挖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髓,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将打好扎实基础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注重落实模式,不追求形式
对于创新而言,其模式本身的变通、再创造,也是一种创新。因此,在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注重实效,要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和转换,不能被条条框框局限住。在模式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切合实际,不要因为创新而搞成形式主义。
3.不断改革、探索、发展创新教育
概述
研究背景
笔者经过文献分析,现有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理念设计已不能满足现有用户的需求,而且大多是个人或学校所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使用权归所在学校的教师、学生所有,其他人很难获取权限;而个人所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居多,但由于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往往所涵盖的知识深度、广度有限,功能不全面。因此,开发一个功能强大、知识覆盖面广、访问权限开放,能促进知识共享再造的系统非常急迫。该文围绕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对系统设计的需求,在分析现有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图,以期为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者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有关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管理的书籍、文献分析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从该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线学习活动行为、管理系统的特性、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等维度进行设计,以此来了解分析教育技术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笔者同时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知识管理系统,筛选出了内容丰富、功能全面的网站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该问卷在问卷星平台上进行发放,共发放29份问卷,收回29份,回收率为100%,其中24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2人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3人是非教育技术专业。
问卷结果显示,用户在知识搜集知识订阅、知识收藏、知识评论、知识学习等业务需求中主要的是知识学习、搜集(86.23%)、收藏(58.62%),而在知识订阅和知识评论等方面比较少。因此,预开发平台应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良好的知识搜集学习机制,同时加强订阅服务和知识共享评论鼓励机制。
在专业知识了解程度方面,只有13.79%的用户表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预开发系统应能为用户清晰地呈现教育技术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专业的知识体系[2]。建议以学科基础、学科建设、学习资源为主,并对教育技术学所包含的知识模块进行综合系统开发。因此,后期开发中应注重对用户的引导,使其进行系统综合性学习;在知识共享分享机制方面:大部分用户愿意将自己所收集掌握的知识整理后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占到62.07%,但仍有37.93%的用户持无所谓的态度。因此,预开发平台将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持“无所谓”态度的用户进行知识分享。
在系统功能搜索开发方面,用户清楚自己需要的知识,但不能迅速定位,且查找及删选费时。因此,预开发平台需要为用户提供便捷、精确的高级搜索引擎、云服务、数据挖掘等搜索工具;用户在知识处理时,大部分用户都在计算机上进行知识处理,记录的用户比较多,但及时整理的不多,因此后续开发中需要提供良好的多维分类和多维标记对知识进行管理,并设计奖励机制,鼓励用户对知识进行整理;在用户预期理想搜索方式方面,目录搜索/分类搜索与关键字搜索仍受到众多用户的喜爱,元搜索、知识地图、链接列表次之,最后是推送服务。因此,在该平台的设计中,应支持多种搜索方式,而推送服务不受欢迎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用户跟踪数据处理不精细,导致为用户推送了很多垃圾信息,所以预设系统应加强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为用户推送更加个性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