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2: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毕业德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面对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基于大学生的视角,从大学生自身需要出发,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完善原有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向前发展。在对广西大学的毕业本科生进行“就业影响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因素”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高校应该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保证学校为大学生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抓出实效;同时,将就业指导溶入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
从1989年开始,教育部在大学生毕业制度中期改革方案中第一次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也开始从无到有陆续建立起来;经过20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整体上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逐渐完善,工作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实际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成型,一方面,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据国家人保部测算,2009年有2400万人需就业,其中新增城镇劳动力1300万;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加上历年累积未就业的大学生,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超过城镇新增劳动力总量半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是任务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基于大学生的视角,从大学生自身需要出发,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完善原有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向前发展。
一、问卷调查情况
2007年1O月至2008年6月,广西大学“广西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归因研究”课题组对广西大学的毕业本科生进行“就业影响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因素”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
学生来自广西大学机械学院、数信学院、计电学院、文传学院、林学院、商学院、土木学院等7个学院,涉及文、理、工三大学科20个专业,均为2008级应届毕业生,实际发放问卷91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15份。在这些有效样本中,男生女生分别为532人和383人,百分比为58.0%和41.9%。调查问卷利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的视角设计问题,以了解大学生所需要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以及大学生对择业成功的归因能力。
(一)就业指导因素分析
关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力度,或者说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就业指导方面原因,受调查的大学生选择排序依次为举办各种招聘会(70.7%)、求职及面试技巧培-OII(62.O%)、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61.0%)、就业政策及形势分析(56.0%)、职业生涯设计指导(39.7%)、就业的现场指导(30.1%)、就业的心理指导(28.6%)、其他(3.5%)。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比较需要的几类就业指导和服务为举办各种招聘会、求职及面试技巧培训、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及形势分析,频次均超过半数,因为这些都是具体的、能够马上见效的,学生急需,也乐于接受。但对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的心理指导等能对学生就业产生长期性影响的指导,大学生选择的不多,频次没有超过四成;这说明大学生择业过程有急功近利的成分,缺乏长远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识,也未注意到应完善自己的就业心理,提升自己长期的、稳定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实力因素分析
从劳动就业视角看,大学生在校学习就是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准备过程。基于这个视角,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局限于劳动就业基本知识、技能的指导,而是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学校教育服务功能。因此,学校的整体状况——实力也包括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内涵。我们也据此设计了问卷问题:学校实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受调查的大学生的选择依次为学校的知名度(71.5%)、专业的社会适应性(59.6%)、学
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密切程度(49.9%)、学校的教学质量(29.8%)、学校的学风建设(19.9%)、其他(12.2%)、学校的地理位置(10.9%)、学校的科研水平(10.6%)。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择业中学校因素的归因存在混乱,一方面,认为学校的知名度最有影响力,是学校和学生实力的综合体现;另一方面,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的关键因素——学校的教学质量、学风建设、科研水平等不重视,反而在意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密切程度、学校的地理位置等非关键因素。这种混乱意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少大学生单纯依赖于学校的名声,忽视学校的教学发展、学风建设、科研创新活动。他们更没有意识到或者说较少意识到学校的整体实力与自己息息相关,特别需要每名大学生在教学发展、学风建设、科研创新活动等方面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就业干扰因素分析
就业影响之就业干扰因素反映了大学生认为影响他们择业成功的不利因素,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暗含一个因果关系在问题里面,就是假设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于是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就业环境缺乏了解,择业决策方法技巧缺乏,对招聘流程和要求缺乏了解,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就业信息量少。从表3看出,样本数据没有反映出这个逻辑。只有18.7%的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却有60.9%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量少、45.9%的学生认为对社会就业环境缺乏了解、37.8%的学生认为难以发挥自身优势、34.5%的学生认为择业决策方法技巧缺乏、28.9%的学生认为对招聘流程和要求缺乏了解,数据相差最高42.2个百分点,最低11.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就业信息、了解社会就业环境、学会发挥自身优势、择业决策方法技巧、了解招聘流程和要求均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或者是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到位了,但学生本人没有充分利用,达不到理想效果。不管哪种原因,都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要讲究实效。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大学是年轻人处于从学校最终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的人生阶段,这一阶段大学生角色急剧变换,社会责任骤然加大。引导大学生顺利成才、最终择业成功是高校就业指导的目标所在。因此,高校应该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自我成长,最终达到实现自我目标,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保证学校为大学生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抓出实效,同时,应将就业指导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即是个人在从事职业之前或职业发展过程,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影响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编制职业发展计划,确定行动时间及制定行动方案。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结合社会需要,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角度,找准人生坐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专业,科学制订行动计划,合理安排行动步骤,挖掘自身潜能,优化个人素质,实现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对于一年级大学生,应指导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培养生涯规划的决策能力,重新树立目标,规划前进的方向,并在专门人员指导下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对于二年级大学生,可指导他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工作技能锻炼,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认识自我,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三年级大学生,应指导他们依据个人发展目标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他们做好求职或升学的方案,了解搜集职业信息的渠道,提高求职技能,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职业目标。对于四年级大学生,应督促其锁定职业生涯规划,对前三年的准备进行认真总结,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恰当,自我定位是否准确。其中,应重点协助学生调整心态,强化求职技巧,开展就业咨询和服务,加强职业导航教育,使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
(二)队伍建设和理论探索
根据国外高校成熟经验,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实施高水平就业指导的关键。职业指导老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背景。因此,学校应引进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才,配以较齐全的制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保障这些专业人才得到相关的培训进修与实践锻炼以胜任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设立专项课题基金,鼓励职业指导老师积极开展相应专题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索和提升,为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提供理论支撑。
(三)就业导向的教育改革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现状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经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是接受的应试性英语学习,偏重语法、词汇及阅读的训练和学习,不重视听说,加之由于地域、方言以及高考不考听力等因素的影响,语音面貌不佳,缺乏对英语语音的连读、爆破、弱读、同化以及英美英语的发音差异等等方面的知识,又对语法知识的一知半解,对英语背景知识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影响听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映最亟待提高的就是听力和口语。鉴于这种现状,本文在深入开展的英语听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障碍,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期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
1.语言因素的障碍
语言因素是影响听力水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中关键词汇量做后盾。当然,语法知识在听力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盲目地认为语法知识不重要,其实英语的语法规则语差别较大。例如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毕业论文提纲,这种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别,会干扰学生的听觉认知,从而使听力出现偏差。
2.文化背景的障碍
正如语言学家拉多所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此,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语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期刊网。如果学生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就会感到即使听懂单词,但是理解不了所听的内容,造成听觉认知上的障碍,选择答案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比如:
W:What else did youbuy?
M:I bought a baker’s dozens eggs.
Q:How many eggs did thewoman buy?
A: Eleven B: Twelve C: ThirteenD: Twenty
当学生听到a baker’s dozens eggs 时,绝大部分学生都毫无疑问的选择了B,其实正确答案是C项。能否正确地选出答案关键在于是否了解a baker’s dozens eggs这一习语。该习语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对面包的重量进行了规定,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保证每个面包的重量,但又为了避免因缺斤短两而受到惩罚,baker们规定在一打12个的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即13个,又因为13 在西方国家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就用a baker’s dozens来替代13。所以如果对该习语不了解,是不可能选出正确答案的。又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这个典故出自希腊神话,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因为好奇打开了众神给他的盒子,立刻出现了一系列的灾难,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痛苦和折磨,因此人们用Pandora’s box比喻灾难的根源。如The Senate investigation turned out to be a Pandora’s box for the administration。在该句子中出现了Pandora’s box,如果不知道潘多拉之盒的寓意,就无法正确理解该句子的意思。
由此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将会对学生的听力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就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很大的障碍。
3.心理因素的障碍
影响学生听力水平除了语言和文化因素,还存在着一定心理因素的障碍。事实上,学生听的过程就是其已有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输入信息与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听力的影响也很大。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如果同学听者如果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不带有任何心理负担,就可以发挥其正常水平;但是如果听者紧张、焦虑或者精力不集中,就容易产生恐惧和慌乱的心理,这会严重影响听力理解的正确性。
三、相应的教学策略
针对我们在教学中所发现的各种听力障碍,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本人建议如下:
1、加大训练,突破语音知识关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对全班同学的语音做一次摸底调查,针对同学在语音方面的问题毕业论文提纲,进行专门的正音练习。一般在中学阶段,学生对有关的的语音语调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所以听说课的教师应该系统简洁地介绍相关的英语语音语调的基本概念,然后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介绍语音知识的书籍和听力材料让他们课下自学。上课过程中,结合他们复习的语音知识,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有计划、有意识地给他们讲授在语音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区分元音、辅音、辅音群、重读和弱读;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等。其次,选择合适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听写等练习,培养学生对语流中的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再次,要向学生进行英美发音的对比,了解英美的差异性,能正确区分英美发音,为听力理解扫除障碍。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正确的发音及语调是顺利进行口头交际的基础,是听力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2.鼓励学生加强词汇自学,巩固语法知识
实践证明,词汇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词汇练习,将词汇学习融合到读、听、说、写、译等各项技能的学习中;还要引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记忆单词,促使学生利用纵向横向思维对词汇进行词源及音、形、义连贯记忆,在课堂内外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课上加大新单词出现的频率,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熟记于心期刊网。当然,听力课上我们的应该不大量的时间用来练习听力,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余可以利用练习和小测试巩固所学语法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促进对听力的理解。
3.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强化英语表达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比较侧重语言现象的讲解,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很少介绍。而听力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并且英语听力教材中文章有很多是欧美人撰写的。如果学生知识面较窄或者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缺乏,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常会感觉到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意思。语言的学习也应该是文化的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设备,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文艺的相关影片或有声材料,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再次,也可以通过听英文歌曲、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等来了解英语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和国情背景,以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听力理解上的障碍。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外教加强交流,进一步掌握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增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毕业论文提纲,从而便于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4.创造良好课堂气氛,加强互动练习
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一蹴而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幽默亲切的教学方法来营造一种自由、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并且要积极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位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激起欢乐和自豪,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听力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要拆卸掉心理障碍,进行必要的基础训练和听力测试。多听、常听、反复听,坚持 “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原则,总之,只有进行不断的努力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四、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状况,以听力教学为先行,正视英语教学听力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听力教学发挥其最全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
[2]夏黎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J].昆明大学学报,2002,(01)
[3]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 2002(02)
[4]王海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大学英语, 2006(01)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多层类;论文定位;项目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01-04
20世纪90年代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国家做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此,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非常显著,并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大学毕业论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其总体质量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这对于高校、学生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
毕业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实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属于一项涵盖学校教学管理的定位、目标、机制与实践,大学生多层次文化素质、个体化需求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内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教学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和考虑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层次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和多元化”需求、指导教师学术水平差异化与责权利险不统一、学校毕业论文定位导向与传统管理机制的不合时宜性等重要内容与影响因素,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优化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类别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基于责权利险一致性的毕业论文项目管理路径法,为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新思路和立体化解决方案。此方法对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教学管理都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2]。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形式重于实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论文文本不规范、文献格式混乱等众多方面[3-6]。针对这些各种类型问题,研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案才是解决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研究学者主要从学生、导师和学校等不同维度给出了科研能力差、学生就业压力大、实验设备不足、重视度不够等大学生个人素质因素[7],指导能力有限和责任心不强等导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合理的论文教学定位、论文管理流于形式等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8]。为此,表1详细列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问题的关键在于,应以系统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综合分析外部社会环境下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考察需求、学校对学位论文定位与质量评价管理、导师在学位论文创新性等方面的指导过程与绩效考核、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责任态度等众多方面因素,采取因时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建设选取一套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导师为主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分类定位与项目管理路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维度上各种影响因素的积极叠加效应。
二、多层次类别的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
毕业论文属于科研学术论文,为此在评价标准中常常列有“创新性强或理论前瞻性好、新颖的求解思路、有应用价值、有硬件实验验证”等关键指标。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精英教育转入为大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仍Υ笱П究粕毕业论文这种高度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不切合实际的、行不通的。此外,不同科研素质水平的指导导师在这些模糊的、空泛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指标标准的理解和把控上也具有相当的差异化和争议性。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基础”课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1.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层次视角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1.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4篇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98.大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1.浅谈高校毕业生德育教育
2.德育答辩在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的价值探索——以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为例
3.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4.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
5.茂名卫生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德育调研分析与对策
6.将德育工作融入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去
7.从就业角度谈高校毕业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8.德育答辩: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
9.从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反观高校德育环境的社会化
10.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和对毕业生实行“三包”的效果分析
11.德育为先,实践为重,通专合一——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12.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 以“德育素质档案”为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化发展
13.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4.浅谈高校毕业生择业向市场机制转轨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15.将德育工作和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16.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作法——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工作
17.从苏医毕业生情况反馈看我院教学和德育工作成效及改进思路
18.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实现毕业生平稳过渡
19.当前高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与大学德育对策
20.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的外延模式探讨
21.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2.论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互结合
23.渗透式法律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4.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三大德育答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5.落实中央精神 再创广州市学校德育工作新优势
26.以德育为重 育“四有”新人——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德育工作走出新路子
28.“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逻辑理路及其悖论
29.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
30.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
31.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3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33.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
34.置疑“德育生活化”
35.德育目标应有的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
36.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37.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38.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
39.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0.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41.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42.论德育实效测评的困境与出路
43.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44.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45.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
4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
47.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48.德育叙事之“阻隔”问题探究
49.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0.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
51.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2.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
53.论西方主知型德育模式的问题及其理论修正——兼谈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54.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5.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56.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
57.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
58.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59.德育创新不能背离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高德胜教授商榷
60.论德育的功能
61.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辅助功能
62.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
63.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
64.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5.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程序设计
66.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67.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68.“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69.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0.论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化
71.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72.高校主体性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
73.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
74.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75.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
76.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77.德育理念研究综述
78.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与启示
79.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80.高校德育课程问题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81.德育生活化——一种开放式德育
82.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83.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
84.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85.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
86.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我们的立足点
87.德育环境论
88.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
89.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90.当代中国德育目标的解构和重建——基于传统德育理念的思考
91.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92.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93.聚焦“德育目标”
94.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95.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96.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
97.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98.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
99.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
100.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
101.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102.德育评估:现状、问题及成因
103.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10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
105.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106.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
107.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08.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109.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体系刍议
110.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
111.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
112.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
113.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114.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115.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16.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
117.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118.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
119.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
120.论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21.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
122.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
123.自由美丽人格的培育—德育思想解读
124.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125.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
126.寻找公共德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的大学德育新路径——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为例
一、队伍建设
1、中层干部坚持每周一次的交流学习制度,主要是交流上周情况,商量下周工作和全体教职工会的主要议程,提高了学部领导的集体领导力。
2、利用周一学习会议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1)领导干部专题培训。每次由一名主讲人,校长、教学处主任、教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分别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或领学先进人物事迹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2)经验交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向全体老师介绍自己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经验。
3、生活老师坚持每周学习制度,校长与分管主任定期参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认识高中学生的特点,了解高中学生的教育方法,使他们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的生活。坚持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班主任例会,了解学部德育工作动态,安排班主任工作,把握班主任工作重点,明确班主任工作方向,增强教育效果。强化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以及学生学习发展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进一步改进了《班级量化考核办法》。
4、利用周一全体教工会时间,强调教师要自觉学习有关礼仪知识,从工作、生活、交往中的每一细节,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
5、定期进行教研组长会和年级组长会,及时传达布置各项任务并对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6、加强了班主任培训和面向全体教师的学生管理培训,注重和谐师生关系,提高管理后进生的能力,善与学生沟通、能与家长交流。
7、每周三进行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为双语上课作准备。
8、利用周四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业务学习。
9、学期末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和教师互评活动,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项目。
10、组建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并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11、组织了“我对学部做贡献活动”,学期末每人把取得的成绩和对学部的贡献以表格的形式写出来,存入业务档案,并作为领导考评教师的依据之一。
12、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经常找老师谈心,特别是对情绪有波动的老师,请他们吃饭、座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中困难,和谐教师间关系,努力使全体老师达到“累但快乐着”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
1、每周一次教研活动。主要进行集体备课、评课、课题研讨、业务学习等活动。
2、组织了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的示范课,和全体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并及时评课。
3、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语文组开展着市级研究课题,数学组、英语组、理综组、文综组也都进行着区级课题的研究。
4、教研组开展了各种活动:英语组组织学生进行了英语演讲比赛活动、英语节演出活动、编写了部分英语短剧。语文组的书法小组、太极拳协会、文学社等社团组织正常进行活动。生物组的绿野协会,在校园东北角上种植各种蔬菜,并两次去校外考察。能力组的电视台录制了三期节目。各教研组齐动手,较好地组织了“科技节”活动。
5、积极进行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研究。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五环节”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各自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重点突出了“自学研讨”、“成果展示”、“巩固练习”三个主要环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逐步向“乐学、会学”迈进。
6、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除了组织“论坛”,进行“案例”交流外,每个教师还建立了个的博客网页,记叙反思性教育教学故事,大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学习。
7、配合市区要求,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走班制”的教学实施方案,着手对配套的排课系统软件、学分制管理软件、教学管理软件进行学习研究,并初步完成了学生选课工作。
8、完善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已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全面实施课程方案迈进了一步。
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加大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力度,增加成绩分析通报透明度。教研组下发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单,考后及时召开分析会,通报情况,比较对比,对成绩不达标的个人、班级、备课组及教研组,将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原因、查摆问题、制订措施。成绩分析至每一班级、每一备课组、每个学生、每个教师。
2、落实会议学习制度,每周三次培训会。全体教师培训会、教研会、英语培训会。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学部领导、校级领导、教研组长不定期不打招呼,推门听课。
3、各项检查制度化。1)考勤与抽查相结合,确保正常出勤。实行上班签名制,中间进行抽查,以防出现个别失控现象。2)每月一次考核检查。作业、教案情况月底检查,并将其它检查结果汇总,发现问题及时在教师会上预警。3)重点检查了“五环节”教学法的落实情况。4)从办公纪律、教案书写、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都作了严格规定,并加大了经常性抽查和常规检查力度。5)加强检查,及时反馈。每周对各班的教室卫生,学生仪表,学生出勤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及时公布结果,督促整改。
4、组织提倡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推动班主任努力摸索教育规律,不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育风格。有四名班主任老师撰写的成功教育案例被推选到博山区参加班主任优秀案例评选。
5、组织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课课,并将班会公开课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
6、重视学生会的自我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会同学开展工作,在卫生、两操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6、实施行政管理承包制。班教育组成员负责一个班的全面管理,级部组长、包级主任负责级部管理。班教育组的全体成员与班主任共同召开班会,做好班级稳定工作,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落实“导师制”,班主任向各任课教师明确转差培优任务,建立跟踪卡,由任课教师记录具体工作内容,在培优辅弱工作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7、加大了对高三级部的管理力度1)召开了师生誓师大会,调动起了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了师生的工作和学生心态。2)认真组织了市两次模拟考试,开好每次考务会,作好每次考试的成绩的统计和成绩分析工作,通过分析找到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基本做到一步一个台阶,为高考再创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认真组织好高三考前心理调节工作,班教育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稳定工作的同时,特别邀请了总校心理辅导教师为高三学生做心理调节,保证了学生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从住宿、饮食到自习、上课都为高三学生创设了适于高考的氛围。4)认真组织了高三送考、高考各种材料的征订和分发、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等工作。5)为实现总校制定的必须有考入清华或北大学生的升学指标,把高考任务分解到每个班,确定重点学生名单,分析到每一科,要求哪一科必须提高多少分,以确保尖子生总分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6)与市教研室保持经常联系,争取获取第一手资料、得到及时指导,避免在备考中走弯路;要求老师们经常登录淄博教科研网、英才苑、金太阳等教育网站了解高考的最新信息;要求老师们仔细研究2009年各地高考试题,写出分析报告,预测2010年的命题方向,编写一套模拟高考试题,并传到学部网站上,最后与高考题做一对比,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还提高了教师本人的知名度。(有的老师没有及时传到网上。)
8、加强了宿舍管理,坚持日检查、日反馈和日公布制度。对严重违纪和屡教不改者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宿舍区的生活秩序有了很大改善。
9、做好高考分数统计及填报志愿的工作。组织安排六辆大客车运送学生高考,分管领导和班主任跟车带队,每一场为每名学生准备一瓶矿泉水,细心关注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点一滴,保证了每名学生轻松进入考场。
10、计算机老师调整网络、下载程序,确保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当好每名学生志愿选择的参谋,力争让每名学生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让每一名家长放心满意。
四、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1、三月份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青年”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四月份组织了以“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师生,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月”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五月份组织了“感恩教育月”活动,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到万杰老年公寓献爱心活动,为母校绿化种树活动。六月份组织了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级发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对各班教室进行美化装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学部宣传橱窗进行了多次更新,学部内部的教室走廊上增加了对毕业的优秀学子的宣传材料,配以座右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班级都有班级誓词、班歌,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班歌比赛。
3、重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教育处多次召开班主任会、生活老师会、宿舍长会,认真落实安全管理事宜;并在有的班级开设了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组织了逃生演练。
开展预防春季传染病、手足口病、腮腺炎,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的知识宣传;做好接种疫苗工作。
4、组织开展了第四届篮球比赛。利用周末时间,联合体育组,在高一和高二组织篮球赛,活跃了学生校园生活。
5、绿化美化校园、培养爱校、保护环境意识。学部各级管理干部带头义务植树,他们去校外山上把过于稠密的火炬树苗移栽到校园南面的荒坡上,从此拉开了高中部师生捐款植树的序幕。各教研组、各班级都捐款从集市上买来树木,种植在操场东侧的荒坡上,并按时浇水养护,所有树木都基本成活。有的班级还制了不锈钢牌子挂在树上,标明班级、树名,很有纪念意义。
为了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学期成立了多个社团,比如:文学社、篮球社、书法社、绿野协会、沙画轩、电视台等,通过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聘用两名教官对09级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每周拿出半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军训。通过军训,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为他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军训,使参训学生重新思索人生的价值,进一步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使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增强。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弘扬。通过军训,使大家更加互助互爱,礼让谦恭,相互关心,真正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使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准军事化管理以它别具一格的方式改变了同学们的面貌,开拓了他们的人生道路。
五、取得成绩
1、2009年因高考成绩突出,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今年我校高考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普文普理高考的学生共有147名,其中有57名达到了一批本科线,120名同学达到了军检线。无论是一批上线率还是军检上线率均达市第一名。更可喜的是邱崇同学以682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3、08级学生王振宇和09级学生孙鹏昊在指导教师张谡的带领下于2010年6月8日参加淄博市教育局举行的淄博市首届中小学虚拟机器人竞赛中获得高中组第二名,并取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资格;在博山区2010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吕胜同学获市一等奖,李蒙、饶纳新、孙鹏获市级二等奖,魏玉清、李冠运、张乾、谢江涛张丕沛获市三等奖;2010年5月在博山区第14届百灵艺术节上由谢可学老师指导的太极拳表演队获一等奖。
4、曹载武老师获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中获优秀辅导员三等奖;高占和老师获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中获优秀辅导员二等奖;2009年10月高占和老师撰写论文《体验式教育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初探》在全省生物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高占和老师《做学生“亲”的老师-----浅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于2009年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曹载武老师2009年在淄博市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辅导工作中执教公开课两节;孔圆圆老师的《爱,就是责任》2009年在《英语周报》第11期第6版上发表,并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孔圆圆老师指导学生孙艺、丁铭在2009年12月13日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分获高二年级组一二等奖;郑彦刚老师撰写的《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究》于2009年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王新旭老师在09年10月博山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5、文宣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师生积极撰写稿件一百多篇,其中十多篇被省新闻网采用,五十多篇被区教育信息网采用,既锻炼了师生的写作能力,又宣传了我们的学校。
6、07级学生杨华东、孙军、周风雷在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省赛区二等奖;07级学生王海峰、焦凯、赵秋涵、王子文、李建伟、姬生兰在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省赛区三等奖;07级学生王鑫、于闯在26届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指导教师王强获优秀辅导员;2010年4月我校09级张文鑫、肖庆李虹希、谢明君等4名学生参加淄博市“卓越杯”青少年双语大赛初赛顺利过关,全部进入复赛。
7、在2010年博山区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活动中,谢可学老师辅导的太极拳《太极神韵》获一等奖,韩冬萌老师辅导的校园剧《农民才艺秀》获一等奖。:
8、认真宣传发动,做好招生工作。通过招生动员会、和招生经验会,激发起教师们的招生热情,全体教师投入到招生工作中,有的老师招生数量达十几人。通过招生工作,使每个老师体会到招生的艰辛、家长的嘱托和身上的重担,从而促使教师更加关心学生,和谐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师的学风还不够浓厚。许多老师只是满足写好教案或研究试题,而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方面动力不足,在学习、研究学生心理方面尤其欠缺。
2、还没有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存在“说做脱节,做查脱节”的浮漂现象。尤其是对学生仪表检查和要求还存在不严不细的地方;准军事化管理遭遇瓶颈,明显表现出领导和筹划方面的不足。
3、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符合“生本理念”下的“五环节”教学要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题海战术、死记硬、作业质量不高、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
一、队伍建设
1、中层干部坚持每周一次的交流学习制度,主要是交流上周情况,商量下周工作和全体教职工会的主要议程,提高了学部领导的集体领导力。
2、利用周一学习会议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1)领导干部专题培训。每次由一名主讲人,校长、教学处主任、教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分别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或领学先进人物事迹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2)经验交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向全体老师介绍自己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经验。
3、生活老师坚持每周学习制度,校长与分管主任定期参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认识高中学生的特点,了解高中学生的教育方法,使他们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的生活。
坚持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班主任例会,了解学部德育工作动态,安排班主任工作,把握班主任工作重点,明确班主任工作方向,增强教育效果。
强化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以及学生学习发展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进一步改进了《班级量化考核办法》。
4、利用周一全体教工会时间,强调教师要自觉学习有关礼仪知识,从工作、生活、交往中的每一细节,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
5、定期进行教研组长会和年级组长会,及时传达布置各项任务并对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6、加强了班主任培训和面向全体教师的学生管理培训,注重和谐师生关系,提高管理后进生的能力,善与学生沟通、能与家长交流。
7、每周三进行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为双语上课作准备。
8、利用周四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业务学习。
9、学期末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和教师互评活动,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项目。
10、组建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并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11、组织了“我对学部做贡献活动”,学期末每人把取得的成绩和对学部的贡献以表格的形式写出来,存入业务档案,并作为领导考评教师的依据之一。
12、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经常找老师谈心,特别是对情绪有波动的老师,请他们吃饭、座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中困难,和谐教师间关系,努力使全体老师达到“累但快乐着”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
1、每周一次教研活动。主要进行集体备课、评课、课题研讨、业务学习等活动。
2、组织了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的示范课,和全体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并及时评课。
3、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语文组开展着市级研究课题,数学组、英语组、理综组、文综组也都进行着区级课题的研究。
4、教研组开展了各种活动:英语组组织学生进行了英语演讲比赛活动、英语节演出活动、编写了部分英语短剧。语文组的书法小组、太极拳协会、文学社等社团组织正常进行活动。生物组的绿野协会,在校园东北角上种植各种蔬菜,并两次去校外考察。能力组的电视台录制了三期节目。各教研组齐动手,较好地组织了“科技节”活动。
5、积极进行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研究。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五环节”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各自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重点突出了“自学研讨”、“成果展示”、“巩固练习”三个主要环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逐步向“乐学、会学”迈进。
6、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除了组织“论坛”,进行“案例”交流外,每个教师还建立了个的博客网页,记叙反思性教育教学故事,大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学习。
7、配合市区要求,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走班制”的教学实施方案,着手对配套的排课系统软件、学分制管理软件、教学管理软件进行学习研究,并初步完成了学生选课工作。
8、完善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已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全面实施课程方案迈进了一步。
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加大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力度,增加成绩分析通报透明度。教研组下发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单,考后及时召开分析会,通报情况,比较对比,对成绩不达标的个人、班级、备课组及教研组,将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原因、查摆问题、制订措施。成绩分析至每一班级、每一备课组、每个学生、每个教师。
2、落实会议学习制度,每周三次培训会。全体教师培训会、教研会、英语培训会。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学部领导、校级领导、教研组长不定期不打招呼,推门听课。
3、各项检查制度化。1)考勤与抽查相结合,确保正常出勤。实行上班签名制,中间进行抽查,以防出现个别失控现象。2)每月一次考核检查。作业、教案情况月底检查,并将其它检查结果汇总,发现问题及时在教师会上预警。3)重点检查了“五环节”教学法的落实情况。4)从办公纪律、教案书写、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都作了严格规定,并加大了经常性抽查和常规检查力度。5)加强检查,及时反馈。每周对各班的教室卫生,学生仪表,学生出勤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及时公布结果,督促整改。
4、组织提倡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推动班主任努力摸索教育规律,不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育风格。有四名班主任老师撰写的成功教育案例被推选到博山区参加班主任优秀案例评选。
5、组织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课课,并将班会公开课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
6、重视学生会的自我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会同学开展工作,在卫生、两操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6、实施行政管理承包制。班教育组成员负责一个班的全面管理,级部组长、包级主任负责级部管理。班教育组的全体成员与班主任共同召开班会,做好班级稳定工作,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落实“导师制”,班主任向各任课教师明确转差培优任务,建立跟踪卡,由任课教师记录具体工作内容,在培优辅弱工作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7、加大了对高三级部的管理力度1)召开了师生誓师大会,调动起了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了师生的工作和学生心态。2)认真组织了市两次模拟考试,开好每次考务会,作好每次考试的成绩的统计和成绩分析工作,通过分析找到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基本做到一步一个台阶,为高考再创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认真组织好高三考前心理调节工作,班教育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稳定工作的同时,特别邀请了总校心理辅导教师为高三学生做心理调
节,保证了学生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从住宿、饮食到自习、上课都为高三学生创设了适于高考的氛围。4)认真组织了高三送考、高考各种材料的征订和分发、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等工作。5)为实现总校制定的必须有考入清华或北大学生的升学指标,把高考任务分解到每个班,确定重点学生名单,分析到每一科,要求哪一科必须提高多少分,以确保尖子生总分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6)与市教研室保持经常联系,争取获取第一手资料、得到及时指导,避免在备考中走弯路;要求老师们经常登录淄博教科研网、英才苑、金太阳等教育网站了解高考的最新信息;要求老师们仔细研究2009年各地高考试题,写出分析报告,预测2010年的命题方向,编写一套模拟高考试题,并传到学部网站上,最后与高考题做一对比,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还提高了教师本人的知名度。(有的老师没有及时传到网上。)
8、加强了宿舍管理,坚持日检查、日反馈和日公布制度。对严重违纪和屡教不改者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宿舍区的生活秩序有了很大改善。
9、做好高考分数统计及填报志愿的工作。组织安排六辆大客车运送学生高考,分管领导和班主任跟车带队,每一场为每名学生准备一瓶矿泉水,细心关注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点一滴,保证了每名学生轻松进入考场。
10、计算机老师调整网络、下载程序,确保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当好每名学生志愿选择的参谋,力争让每名学生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让每一名家长放心满意。
四、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1、三月份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青年”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四月份组织了以“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师生,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月”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五月份组织了“感恩教育月”活动,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到万杰老年公寓献爱心活动,为母校绿化种树活动。六月份组织了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级发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对各班教室进行美化装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学部宣传橱窗进行了多次更新,学部内部的教室走廊上增加了对毕业的优秀学子的宣传材料,配以座右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班级都有班级誓词、班歌,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班歌比赛。
3、重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教育处多次召开班主任会、生活老师会、宿舍长会,认真落实安全管理事宜;并在有的班级开设了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组织了逃生演练。
开展预防春季传染病、手足口病、腮腺炎,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的知识宣传;做好接种疫苗工作。
4、组织开展了第四届篮球比赛。利用周末时间,联合体育组,在高一和高二组织篮球赛,活跃了学生校园生活。
5、绿化美化校园、培养爱校、保护环境意识。学部各级管理干部带头义务植树,他们去校外山上把过于稠密的火炬树苗移栽到校园南面的荒坡上,从此拉开了高中部师生捐款植树的序幕。各教研组、各班级都捐款从集市上买来树木,种植在操场东侧的荒坡上,并按时浇水养护,所有树木都基本成活。有的班级还制了不锈钢牌子挂在树上,标明班级、树名,很有纪念意义。
为了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学期成立了多个社团,比如:文学社、篮球社、书法社、绿野协会、沙画轩、电视台等,通过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聘用两名教官对09级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每周拿出半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军训。通过军训,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为他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军训,使参训学生重新思索人生的价值,进一步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使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增强。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弘扬。通过军训,使大家更加互助互爱,礼让谦恭,相互关心,真正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使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准军事化管理以它别具一格的方式改变了同学们的面貌,开拓了他们的人生道路。
五、取得成绩
1、2009年因高考成绩突出,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今年我校高考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普文普理高考的学生共有147名,其中有57名达到了一批本科线,120名同学达到了军检线。无论是一批上线率还是军检上线率均达市第一名。更可喜的是邱崇同学以682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3、08级学生王振宇和09级学生孙鹏昊在指导教师张谡的带领下于2010年6月8日参加淄博市教育局举行的淄博市首届中小学虚拟机器人竞赛中获得高中组第二名,并取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资格;在博山区2010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吕胜同学获市一等奖,李蒙、饶纳新、孙鹏获市级二等奖,魏玉清、李冠运、张乾、谢江涛张丕沛获市三等奖;2010年5月在博山区第14届百灵艺术节上由谢可学老师指导的太极拳表演队获一等奖。
4、曹载武老师获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中获优秀辅导员三等奖;高占和老师获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中获优秀辅导员二等奖;2009年10月高占和老师撰写论文《体验式教育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初探》在全省生物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高占和老师《做学生“亲”的老师-----浅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于2009年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曹载武老师2009年在淄博市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辅导工作中执教公开课两节;孔圆圆老师的《爱,就是责任》2009年在《英语周报》第11期第6版上发表,并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孔圆圆老师指导学生孙艺、丁铭在2009年12月13日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分获高二年级组一二等奖;郑彦刚老师撰写的《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究》于2009年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王新旭老师在09年10月博山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5、文宣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师生积极撰写稿件一百多篇,其中十多篇被省新闻网采用,五十多篇被区教育信息网采用,既锻炼了师生的写作能力,又宣传了我们的学校。
6、07级学生杨华东、孙军、周风雷在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省赛区二等奖;07级学生王海峰、焦凯、赵秋涵、王子文、李建伟、姬生兰在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省赛区三等奖;07级学生王鑫、于闯在26届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指导教师王强获优秀辅导员;2010年4月我校09级张文鑫、肖庆李虹希、谢明君等4名学生参加淄博市“卓越杯”青少年双语大赛初赛顺利过关,全部进入复赛。
7、在2010年博山区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活动中,谢可学老师辅导的太极拳《太极神韵》获一等奖,韩冬萌老师辅导的校园剧《农民才艺秀》获一等奖。
8、认真宣传发动,做好招生工作。通过招生动员会、和招生经验会,激发起教师们的招生热情,全体教师投入到招生工作中,有的老师招生数量达十几人。通过招生工作,使每个老师体会到招生的艰辛、家长的嘱托和身上的重担,从而促使教师更加关心学生,和谐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师的学风还不够浓厚。许多老师只是满足写好教案或研究试题,而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方面动力不足,在学习、研究学生心理方面尤其欠缺。:
2、还没有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存在“说做脱节,做查脱节”的浮漂现象。尤其是对学生仪表检查和要求还存在不严不细的地方;准军事化管理遭遇瓶颈,明显表现出领导和筹划方面的不足。
3、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符合“生本理念”下的“五环节”教学要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题海战术、死记硬、作业质量不高、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