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2: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见图1,图2)。
岭南地区毗邻港澳台,海上交通便利,国际商业贸易来往密切,进出口商品频繁,自古经济就比较发达。所有这一切都给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不少岭南地区的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地出现了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相融合的产物,即“洋楼”“骑楼”等。这些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商店,往往两排“骑楼”对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长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业长廊,为业主提供经营和居住的优良条件,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舒适的通道和购物环境(见图3,图4)。这样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现在,普及到乡镇,扩展到工业。我国现代的工业园区,专业镇和新农村建设等建筑小区,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我国建筑文化,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2岭南建筑的技术风格
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自然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见图5),据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报》报导,仅梅州市现有客家围龙屋总数2万余座。客家的“土围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见图6),这些建筑墙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强的防御功能,墙体采用“三合土”技术,以筑土形式营造,再用砂灰批档墙壁,以防雨淋。这些围合性建筑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建筑已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在岭南山区的乡村,依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建筑群,这是客家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结果。岭南地区江河多,海岸线长,许多以捕鱼谋生的渔民,长期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关心和组织下,他们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陆地,这些房屋矮小,形状似船,屋顶为弧形,人们称其为“蛋家”。为防止台风和水浸,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属板建成,一家一间。岭南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椐家庭成员情况来确定,除条形布局以外,还有中轴对称院落布局,这种布局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间为天井,四周分别居住几个小家庭,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员的沟通和照顾,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盗。
3岭南建筑生态景观
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对各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岭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周围都有园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相信风水,认为好的住宅应背山,面水,位于缓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边种植树竹,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观。池塘既是风水组合的一部分,又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气候调节,这都给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水面,穿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围墙,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带刺的竹林,围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实体,同时还可遮档台风,防止台风对房屋的侵袭(见图7)。村落进出口或公共地方,往往都种有参天古树,有些古树旁边修有土地庙,逢年过节,人们便来供奉。村民住宅的旁边,通常设有大小晒场,这些晒场不但是村民晒谷的场地,还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晒场,聊天乘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岭南有些客家村落门前都设有一个数平米的空地,用来立桅杆,每当家中有人获得功名,就在桅杆区立一根长15m左右的桅杆,上掛功名旗,这也构成了客家村落的一独特景观(见图8)。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很少荒山秃地。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绿色环境,每个自然村就象一座园林,有果树,竹子,芭蕉……翠绿的海洋中,点缀着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内也很清凉,村庄的是稻田,农作物随着季节变化,与村庄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即使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出现,村落间出现了高楼大厦,但是那种传统的生态景观文化还是十分浓厚。
4结语
岭南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是岭南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岭南地区的建筑必须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收全国乃世界建筑文化的优点,实现美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环境。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64).
[2]谢志英,宋晓云.岭南建筑文化探析.河南建村.2008.2(13).
[3]王琴.,惠州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4(60~62).
[4]张国雄.试析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10).
[5]朱丽娅.碉楼建筑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1(280~281).
[6]王颂等.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观.小城镇建设,2008年12期.
[7]杨豪.从城堡、土楼、围龙屋看客家建筑文化.江西食品,2004年1期.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可追溯到Baumol、Bowen(1966)《行为艺术:经济学困境》一书的出版问世。该书虽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资本的基本含义,但却论证了行为艺术等文化产品也像普通商品一样具有经济价值,并将给传统实体经济学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法国学者布迪厄(1990)是文化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基于文化交易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可赋予人们权力和地位象征的累积文化知识;文化资本通常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内嵌式的文化资本,即包含在个人之中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素养、等;二是实物附着式的文化资本,如书画艺术作品、建筑造型艺术等能够以物理形态作为资本交易;三是组织制度化式的文化资本,如各类学历学位证书、从业执照等。继布迪厄之后,澳大利亚学者思罗斯比(1998)则从经济学视角进一步论述了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功能,他认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基于文化表现出来的有形或无形财富的积累,可称之为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有形文化资本为物质文化遗产和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包括建筑、遗址、油画、雕塑、工艺品等;而无形文化资本包括民众的思想意识、实践信念和传统价值等。这两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均可以通过消费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如旅游、广告,激发艺术家、建筑师和音乐家的创造灵感等方式,获得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从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含义不难看出,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瑰宝的徽派建筑也一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本。
首先,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来看,它兼具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一是有形文化资本,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主体,包含了以徽州建筑本体为单元的文化资本,如古民居、牌坊、祠堂等古建筑,也包含了所有以徽派建筑符号为元素的其他建筑实体,如园林景观、工艺品、艺术创意作品等;二是无形文化资本,包含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文化价值,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核心,是通过建筑形式表达出的民众共同认知的文化价值,如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化功能等。其次,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分类来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可移动实体型文化资本,主要是徽派建筑实体以及与徽派建筑实体相关联的徽州自然风光、地形风貌,这些都是徽派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类不可移动实体型的文化资本可以用来旅游开发;二是可移动产品型文化资本,主要是根据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再创造出来的,能够像普通商品可以移动带有显著徽派建筑符号特征的文化艺术产品,包括图书、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等;三是意识形态型文化资本,是指那些依附在实体的徽州建筑文化资本之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说等能够带来精神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最后,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本质特征来看,一是复杂多样性。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充满了生机盎然、形态各异的诸如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等文化价值,这庞大的文化价值子系统,使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具有结构复杂多层的特点。二是边际效应递增性。
经济学著名的戈森规律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然而,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积累,而是大量的信息符号,它能够通过文化符号的创意使用不断生产出新的需求;同时还因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无形资本具有累积生长的能力,能够自我更新,培育发展出新的符号与财富价值体系,因而它不像一般资本通常会边际效用递减,而是呈现独特的边际效应递增性。三是溢出效应强大性。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群体如拥有相同的道德观念、传统价值等文化资本时,会产生文化认识的趋同,这种文化的趋同会带来更广泛的带动和模仿效应,从而获得外部的收益。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文化价值所包含的道德观念、风水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涵盖在建筑形式中的道德伦理诉求,这些均能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效仿力、凝聚力和传承繁衍力,从而获得不可估量的外部收益,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是指附着在徽派建筑之中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各种形式资本(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结构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其中有形部分对应的是徽派建筑的不可移动实体型和可移动产品型的文化资本,无形部分则对应的是徽派建筑意识形态型的文化资本。因此,无论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本质特征来看,徽派建筑文化资本除了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文化资本的特殊属性。
二、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构成要素
符号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进化的结晶,是社会文化资本发展完善的根基。正如卡西尔(1944)所指出:符号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社会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符号化行为。索绪尔(1916)最早从语言符号的结构中提出了“符号化”理念,并指出任何符号化系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元素组成的:“能指”元素是指符号的形式,表现为可感性,而“所指”元素是符号传递的意义,表现为抽象和不可感性。皮尔斯(1873)则结合建筑文化符号的特点将建筑文化符号分为“图像”、“指示”和“象征”等三类符号,其中,图像符号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相似性的符号;指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符号;而象征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是其文化资本的有形部分,是由徽派建筑的本体构成的。诸如粉墙黛瓦、祠堂、牌坊、马头墙、水井等已成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标志性的能指元素符号,如表1所示。所指元素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无形部分,是附着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之中反映先民生活理想和愿景的符号要素(如表2所示),也是“器以载道”的典型代表,并通过谐音、联想、约定俗成的隐喻等,表达了先民们祈盼富足美满的意愿。综合表1和表2可勾勒出由各种能指和意指元素所构成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三、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是鲍德里亚具有颠覆传统经济学意义的理论,他在其著作《物体系》(1968)中指出符号消费是指消费对象由物的使用价值转向了物的符号价值,而符号价值其实就是物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李恩来(2014)则认为这些符号价值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而是通过消费物品中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延伸的意义,满足人更高层次的欲望,比如旅游的目的已超越了仅仅欣赏风景名胜的功能,而是达到快乐、休闲的欲望。因此,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内涵丰富多彩的“能指”和“所指”元素所构成的符号化结构系统,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欲望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多种符号化消费的途径产生巨大的文化资本价值功能。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挖掘开发的实践表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主要通过如下三大途径实现的:一是旅游消费。通过游客游览徽派建筑的历史遗址,使游客获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实体形态的直接消费体验,从而构成了对徽州建筑文化资本的消费,整个旅游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对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过程,这种体验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符号意义。二是博物馆消费。如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建筑构件与装饰艺术等单元构成的“徽州古建筑陈列”,以及黄山市的“徽州三雕”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徽商博物馆等。这些以展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符号为基调的博物馆正不断地吸引游客参观消费,使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得到传承和积累,极大地提高了徽派建筑文化软实力的经济价值。三是艺术设计消费。徽派建筑符号系统浓郁的地域风格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民俗元素。众多设计师将徽派建筑符号的能指元素糅进园林景观、休闲度假村的设计当中,并成为显著的文化地标,如歙县新徽园、屯溪老街、黄山云谷山庄、合肥的三河镇等,而马怡西则运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将“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弘扬”的思想融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中,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充分展示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艺术符号。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其旨趣不在经济现象的量化,也无法在消费行为与其他因素间找出数字表示的函数关系,只能做主观的判断,以满足某种消费欲望的过程。因此,人们对徽派建筑中的无形文化资本所代表的意义进行消费,是以满足或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祈盼和理解,其实质就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例如,大量的个体企业、门面商店、家庭装修等,采用徽派建筑装饰中的蝙蝠、荷花图、葡萄松鼠图等所指元素符号,以祈盼财源滚滚,祥和美好的生活愿景。又如以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为背景的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产品(如纪录片《走进西递》、电视剧《红顶商人》等)都是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所指元素的符号系统融入作品之中,从而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
四、结束语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给现代服装立体造型的表现以灵感,现代服装在整体上呈现的修长感,服饰配件在造型上的变化,相似于教堂高耸的塔楼尖顶。
1.1现代服装的定义对于现代服装而说,服装是把人体作为主体,运用面料或非常规面料塑造一种可视的立体形。在更大程度上,它体现了设计者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服装设计是一种不断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与物理规律和心理知觉都是密切相连的,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产物。
1.2立体造型的概念服装立体造型是服装设计师表达设计创意,获取最佳板型的重要手段。立体裁剪的技术手段能够不断激发并完善服装款式的构思和造型设计来实现立体造型,它能将裁剪技法与立体造型、设计美感融为一体,把设计的内涵融入到技法中,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又会在造型中寻求创意,所以立体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既需要严谨的技术,又要在表现过程中融入新意,更像是雕塑家在雕琢自己的作品。
1.3现代服装立体造型与哥特式建筑文化风格的融合(1)哥特式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为现代立体裁剪理论提供新鲜内涵。哥特式建筑对空间感觉的理解与表达,对线和面的把握与组合都导向了现代服装设计在三维的条件下进行立体造型。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服装开始注重空间感和立体感,服装的合体感得到进一步增强,立体化的裁剪手段开始出现,使服装从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明显的向三维空间转变。(2)建筑与服装在审美功能上趋于统一。建筑与服装都是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形状的不断变化来创造美感,激发联想,带来美的感受。两者在设计过程中,人的审美需求和艺术美的原则都成为首要考虑的范畴,具有立体感的服装与建筑一样,会带来视觉的享受,更具有吸引力。(3)建筑与服装引起共同的情感反应。设计服装如同去包装一座建筑物,要全面考虑穿衣者的体型、比例及线条等各方面。好的服装,搭配得体,讲究风度,内外统一。好的建筑,讲究天人合一,美得实在大气。
2哥特式建筑文化风格对现代服装立体造型的影响
哥特建筑的立体感和垂直上升感及其艺术表现手法,为服装设计的创作带来灵感,服装开始注重空间感和立体感,出现了立体裁剪,服装也由原来的二维空间转为三维空间。总的来说,哥特建筑风格对现代服装的立体造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2.1廓型廓型线使服装作为直观形象,直接呈现在人们视野里,设计中设计师为了达到其基本设计意图,对肩、腰、臀以及下摆进行设计,最终达到设计师的基本设计意图。廓型的不断演变也是针对以上几个部位进行强调和修饰,形成各种不同的外形轮廓,并成为时装流行最鲜明的特点之一。(1)服装的款式简洁,通过点线面组合产生立体感。哥特大教堂中的科隆大教堂建筑特点给设计师以创作灵感,在服装的造型结构上也得以体现。科隆大教堂高耸和哥特式服装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同时,十分强调整体的修长效果。(2)以曲线塑造造型的服装中出现新奇的外观。现代服装设计中以哥特时期的服装为原型,夸张的领部和袖部设计,宽肩而收腰的设计,上宽下窄的搭配,增加了视觉效果,加强了美感的体现,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以及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以锐角三角形的状态来呈现。
2.2材质材质的新颖多样化。现代服装受到哥特建筑的影响,更加注重装饰效果。款式新颖的面料的广泛运用,蕾丝与面料的结合,镂空的效果愈为明显,织绣图腾或花草图案在面料上直接展现的服装低调却不失华丽,讲究细腻和考究感,不显张扬却也不失内容。蕾丝、鱼网、pu皮、漆皮、软羊皮、雪纺、绸缎、羽毛、有弹力的棉、麻是哥特服装的多用面料。金属或银制的搭扣、铁链、拉链、铆钉、珍珠、钻饰等这些辅料也在现代服装的细节设计上占了一席之地。
2.3色彩黑色是哥特风格的主导颜色,它给人带来神秘、性感和高贵的感觉,大红、暗红,其次,深紫色或茄色、墨绿、湖蓝以及灰色,与黑色的搭配使用,也会带来相同之感。彩色玻璃在哥特建筑中的广泛运用,产生奇幻的效果,促使人们对服装中的色彩进行大胆的创新,将对比色或不对称的图案运用到衣身、裤子、袖子和帽子上,把两块或多块不同颜色的布拼制在一起,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也产生了立体、醒目的感觉。
2.4三维化的服装造型—立体裁剪的出现受哥特建筑的影响,服装开始注重空间感和立体感,服装的合体意识得到发展和强调,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段,使服装从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明显的向三维空间转变。定制服装更加合乎人体的体型这一要求,使得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成为一种必然性,立体裁剪更是在当今的高级时装制作上占有主导地位。
2.5省道的运用哥特时期的收腰适体意识不断增强,并不断进行完善,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服装在裁剪方法上发生了质的改变,传统的东方裁剪是前后两片叠加的状态,过去的裁剪属于东方出现了“省”(英文称“达次”)。服装由原来平面的前后两片叠合的二维空间构成方法上彻底脱离出来,由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转变成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省道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人体之美。
2.6细节与整体的协调细节与整体的协调是哥特风格十分注重的内容,哥特式服装常常为了更体现哥特味道,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足了功夫。(1)镂空。蕾丝与面料的叠加会产生很好的镂空效果,从黑色花纹网中透出的红或紫色,在视觉上带来更为神秘或性感的感受,苍白的肌肤在镂空的服装下隐隐约约的透出,构成了哥特风格的特点之一。(2)暗花纹。面料上的暗花主要是直接织或绣在面料上,主要是由图腾,圆线条和花草图案构成,印花图案并不常见。暗花纹面料低调而又不失华丽,体现了哥特族人的心思细腻与高超的技艺。现代服装中的暗花纹更使衣物显得更加高档。(3)褶皱。褶皱的不断堆积,产生了层层叠叠的感觉,这种感觉为哥特装增添了一丝奢华,领口的大荷叶边、袖口的宽松,裙摆的外扩都感受到了一丝十八世纪没落贵族华丽的颓废。与褶皱相反,哥特简约风格派,运用解构和斜裁的手法,不但可以拉伸修长身型,使身材变得像魔鬼一般,也没有减少沉静和稳重的感觉,与哥特族的内心世界达成了一致。
3对于未来时装立体造型设计对新哥特风格的运用的思考
现代服装在多样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复古潮流也是愈演愈烈,设计师开始不断倾向于哥特风格的演绎,在现代时装舞台,哥特风格更是大放异彩。每一年的时装舞台总会一部分保留给经典装扮,此时的哥特式自然已不是单纯延续传统的风格特点,而是不断的改变和进步。通过充满着创新意识和美学意识的设计师的改良和再创作,宗教含义的本义和怪诞形式都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哥特式风格与目前正当流行的服装风格的巧妙结合,或哥特式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自然引发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哥特风格的全新面貌。
3.1设计师在人体上自由运用立体空间来表现艺术美纽约设计师瑞克•欧文斯(RickOwens)被称为“歌德式极简主义”,设计出神圣女祭师服。哥特风格的建筑线条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运用解构和斜裁的手法,将人体的整个身形拉得更加纤长那些紧裹身躯的长裙,给人极具雕塑感的,褶皱造成的流畅线条,还有悬垂感面料的选择都让你看到了哥特的气势和美感,巧妙在视觉上拉长你的下肢比例。
3.2服装款式结构的沿用哥特建筑风格的服装常常是不对称的,制作上表现为廓形简单,风格明显的礼服设计中。阿玛尼的服装结构简洁,强调总体线条的优美,如比萨斜塔一般;设计师同名品牌瑞克•欧文斯(RickOwens)的极简哥特风格,他设计的服装深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他主张颜色最少,剪裁夸张的服装设计,他设计的非对称服装能够把情绪化、格调化、褶皱化和解构化结合起来,慵懒的编织及褶边凹凸不平的合身夹克也是他的一大设计特色。
3.3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服装立体造型上的展望苍白的面孔、漆黑的眼妆,黑色高领束身衣形,起着层层叠叠褶皱的裙装,披着宽大的斗篷,戴着繁复的银饰是我们看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哥特。哥特式风格女装进行一定的改良后,除了黑色这一经典色之外,一些高雅色调开始与黑色搭配使用,暗红、浅灰等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更加人性化的高档面料开始替代人造皮革和塑胶,诸如皮草、锦缎等。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贴身设计,剪裁更加精细,线条更具简约之感,女性的魔鬼身材通过立领、窄肩、束身以及窄腿裤等设计来展现,服装配饰的巧妙搭配从细节处体现女性的独特的性感和优雅。
4结语
1)加大政府保护力度,地处冀南地区的城市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合评估分析建筑遗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开发等工作;2)要重视文化遗产要素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扩大保护空间范围,形成系列遗产及文化旅游线路;3)加大法律保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加大对损毁或破坏文化遗产行为的处罚和制裁力度;4)做好民间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民众深入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楚若损毁或破坏文化遗产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
2建筑文化遗产景观化的途径是科学利用
建筑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景观资源,如何利用建筑文化遗产,发挥其景观资源特性是实现其景观和艺术价值的关键。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保护,利用只能是“无源之水”,只保护不利用就失去了保护的目的。前面提到冀南地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考虑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利用亦是如此,根据价值评估,确定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建筑文化遗产。对于一些民居院落、古城和古村落,可以采取保护性利用。如广府古城,是战国时期赵国毛遂的封地,同时也是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城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方形城池格局,护城河环绕四周,古城内外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如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杨露禅墓地、黑龙潭、毛遂墓、弘济桥、隋代运兵洞、甘露寺、广生寺、赵斌太极园、傅仲文纪念祠等。古城内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院落,青砖灰瓦保持了传统民居风貌;街道格局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原貌。除此之外,广府古城周边有着独特的湿地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永年县通过制定保护与开发规划,以古城修复为基础、以太极文化为龙头、以生态园区建设为方向,对广府的明清古城资源、太极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了各种资源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很好地实现了这些建筑文化遗产的景观化利用,体现了其拥有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做好城市的保护与开发规划,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整合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及周边环境,是实现建筑文化遗产景观化的重要途径。
3建筑文化遗产景观化的原则是尊重历史
中国传统建筑的“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
传统建筑的教育状况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营造和教育上的比较,可概括归纳为“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传统四有”,指在既往形成的传统建筑营造教育中有明确的建造体系,如多种结构类型;有清晰的空间体系,如空间的等级序列;有相应的营造技艺,如各种建造材料的加工技艺;有脉络的师承方式,如依托于方言分区上的传播关系。“现代四缺”,指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少中国传统建筑的教育内容,如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少且处于体系中的附属地位;缺少资源转化,如有关传统建筑的典籍丰富,但缺乏向专题教学资源的转化;缺少营造技艺的延续,如各地传统建筑存留类型和技艺众多,但缺乏延续的方式;缺乏营造实操的引领,如在现行建筑学教学中缺乏具有传统建筑实操能力的教师、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一句话概括,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建造体系、缺教育体系。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主要分为:布扎、包豪斯和建构3个体系。布扎体系为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学教学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侧重将前人已有的建造形态转换成要素,再转化为形式组织规则,进而通过艺术构图进行设计。布扎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建筑实体艺术形式的创造,在形式上的创新能力成为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包豪斯体系随现代建筑运动而起,成为现代建筑学教育体系的主体,在教育上侧重从功能行为、空间类型的角度出发,以人的行为方式设计空间建造逻辑。包豪斯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空间上组织的创造,在空间组织形式上仍然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取向。建构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关注于建筑空间的构造逻辑,侧重空间与材料、构造之间的对应组织,如空间的骨骼和外表皮形态呈现,建构体系的教育主轴为空间建造语汇的培养。以上3个建筑学教育体系建构均源自西方,暂且不论体系之间的优劣,三者均很好地将空间的建造现象转化成了适于传授的专业课程,并形成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之间的配置。国内高校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入,早期主要为布扎体系,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主体为包豪斯体系,由于深受布扎体系中艺术精英思想的影响,在现代建筑学教学中呈现出较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倾向。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追求空间造型、形态构图的独特与变化,审美悟性的启发教学多于规则理性和营造逻辑的传授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于艺术创作而非工程建造。此外,由于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为西方引入,在教学内容的主体架构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营造必然是缺位的。
面向历史建筑保护的教育课程与专业
国内外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开设课程与专业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如1962年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与罗马大学合作开设建筑保护课程,哥伦比亚大学在1964年开设研究生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国内的高校也先后开设了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专业,如东南大学开设了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同济大学与北京建筑大学开设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香港大学开设了建筑文物保护专业。国内外多所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与历史建筑相关的教育课程,比较下来,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普遍比本科阶段多。在大学教育中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有多年了,但从专业教学的规律上比较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很明显是无法培养的,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本科阶段应该提倡专业规则教学和专业素质教学,为日后形成创新能力做储备。具体到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由于该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复杂,多包含对历史建筑的认知、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认知、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储备,只有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成为具有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托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更新建筑学教育体系,在本科阶段将素质培养到何种程度,研究生阶段培养到哪种层次,就成为了建筑学教育在体系建构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中国传统建筑课程
在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古建测绘等课程,但在教学深度上普遍都停留在专业认知层面,而非专业建造层面。中国建筑史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偏向于断代认知,孤立地讲授如唐代、宋代、明代或是清代建筑史内容,列举各朝代的建筑风格。从中国传统建筑系统的角度看,这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教学内容,缺少脉络延续层面的内容。古建筑测绘课程更是单纯的对象认知,教学过程中只是训练了学生对具体某个传统建筑外观尺寸的了解,而非掌握构造尺寸的由来,对于隐藏在构件内部的构造尺寸更是不得而知。传统民居专题课程在教学中属于科普认知范畴,教学内容展现出丰富的地区与民族传统建筑类型与样式,但基本不涉及各种类型在建造上的规律。
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
对国内高校在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粗略列举以下4点:第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应该如何搭建?既然是一个独立开设的专业,就会有相应的且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第二,工科类院校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如何依托建筑学教育的基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基本上是“2+2”或“3+1”模式,即前两三年与建筑设计课程设置相同,后一两年有所区分。暂且不论学期长短,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嫁接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之上,嫁接到何种程度就涉及到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第三,如何改变传统建筑知识的方志式讲授方式?涉及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专业课程,在讲授中通常描述一个地区和另外一个地区的类型不同、一个元素与另外一个元素的区别,偏向于方志式描述性讲授。讲“异”的同时忽略了“同”的普遍性原理讲授。第四,保护设计、保护实操在教学中如何形成主次配置?在主干设计课程上与传统建筑知识、实操如何衔接,即用何种载体去讲授“同”、用何种载体去训练保护设计的类型、用何种方式去传授实操技艺,专业教学课程的主次结构配置亟待研究。作为资源的传统建筑中国地理版图广阔、气候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由此形成了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类型和地区文化类型上的丰富资源。由于自然环境的类型多样,在建筑的营造中应对环境要求、获取建造材料、加工技艺多元化,加之民族文化、等人文要素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呈现出各个地区和民族独特的类型。传统建筑多样化的空间实体类型,具有转化成为教育资源的潜力。如在地区空间分布上,建筑类型以及营造中的形变等体现出建造智慧和建造逻辑;在建造材料上,对木结构、夯土、石筑等材料加工技艺体现出建造的技术逻辑;在民族信仰上,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上反映出文化共同体的状态;在方言文化圈上,传统建筑的形态样式可以体现出建造传播的脉络等。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传统建筑的这些方面不可能全部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但将其转化成专业教学资源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方面,对历史建筑修缮、保留构件如何衔接、修缮材料选择、砖墙和瓦片等修缮方式具有实操价值;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对未来的传承发展和文化标准的建立具有基础支撑价值。
传统建筑的教育转化
面向传承与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
面对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需求、未来的发展与自强趋势,在教育体系建构上有5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实现转化:一是从类型缺位向体系建设转化。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进,在这其中中国传统建筑是缺位的。在教育体系中仅仅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类型提炼出来作为辅助教学载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中国传统建筑从空间到文化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当中,进而构建其中国本土建筑的教育体系。二是从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转化。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作为实体对象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将其转化成教育载体。只有实现了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的转化,才能将传统建筑营造背后所蕴含的智慧、技艺以及文化等传授下去。三是从图典书籍向专业教材转化。关于传统建筑的图典书籍众多,有《营造法则》、《工部则例》、《营造法原》等,如同字典不是教材一样,有关传统建筑的法则、案例、图典也不是教材。要构建传统建筑的教育体系,就需要将这些丰富的图典书籍转换化为可传授的专题教材。四是从方志讲授向规律掌握转化。对传统建筑的方志式讲授是描述性的,该部分内容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是面向过去的,要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应更多地侧重对于差异性现象背后的专业规律的掌握。五是从兴趣培养到能力建构转化。中国传统建筑在思维环境中普遍被认为是“老建筑”、“旧建筑”和“破建筑”,本土建筑文化在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位,导致在传统建筑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匮乏。也有少量从事于传统建筑保护和设计的人才出现,但多是由于个体的兴趣使然。对于专业教育层面而言,人才培养仅仅寄托在兴趣培育上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应该通过教育体系的建构而落实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
实操能力培养的教育基地建设
随着测量速度的提升,测量形式也由量变引起质变,由单点测量革命性的进化到面测量阶段。数据也由少量的特征点的数据升华到海量数据的点云阶段。从硬件方面来说,1995年Cyrax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点云获取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原型产品,当时点云获取速度100点/s;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最新一代的产品中,扫描仪的点云数据获取速度达到100万点/s。从软件方面来说,随着硬件的提升,点云数据量急剧膨胀,如何浏览、处理、分析和展示海量的点云,成为软件研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如何在点云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并最终以成果的形式加以呈现,是点云技术运用的关键。点云处理软件的研究,也是逆向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目前,通用的成熟的点云处理软件,主要包括Polyworks,Geomagic等。
2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点云的应用
建筑文化遗产负载着历史与文化信息,总是以各种形式各种载体体现在现实空间之中。建筑文化遗产不是永存的,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建筑文化遗产会慢慢消逝。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原有的建筑遗存消失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发掘和保护,则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逝。而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尤其是数字档案,无疑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的一个前期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档案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点云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又被称作“实景复制”,是一种非常适合建筑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点云技术应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有如下优势:首先,非接触的数据获取方式,在不触及文化遗产的条件下进行保护研究,从而减少保护干预中的不必要破坏,提高复原遗产古貌的准确性;其次,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外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强度,减少了重复测量的次数,节省了人工;第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数据精度高,减少了传统人工获取数据的偶然性误差;第四,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无需搭建脚手架,直接在地面获取完整数据,提高了工作安全性;第五,数据记录全面翔实,且展示成果多样。由于点云技术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上述独特的特性,因此自2000年以来,点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国内的一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实践之中。代表性的有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颐和园标志建筑———佛香阁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晋祠圣母殿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山西万荣稷王庙、山西平遥镇国寺天王殿与万佛殿精细测绘、北京先农坛太岁殿古建筑精细测绘、武当山南岩宫两仪殿精细测绘与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另外,长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佛光寺、普乐寺、宁波保国寺、开平碉楼等一批国内的历史建筑、石窟、寺庙等建筑文化遗产,都有了点云技术的运用[2~5]。
3点云的精度
作为基础数据,点云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处理的成果的精度。点云的精度一般包含了单点测量精度、角度精度、表面模型的精度、标靶的精度、双轴补偿器的精度等。国内学者对于扫描仪的精度指标,已经有了一些探究[6~8]。其中,前三者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紧密相关;而模型表面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的算法。距离精度是指沿着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和真值之间的偏差。点位精度是指垂直于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的与真值之间的偏差。距离精度和点位精度,统称为点云的范围噪音。范围噪音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的精度直接相关,也与外界环境,比如温度、气压和被测物体本身的反射率相关。并且,由于激光测量的误差始终存在,决定了范围噪音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只能尽可能的减小,不能完全杜绝。图1显示了同一个被测物体(横线代表被测的墙面)的高范围噪音和低范围噪音的数据,其中的小圆点代表了点云数据中的一个点[9]。需要强调的是,范围噪音是一个基于单点测量的精度的概念,它是多次重复测量的单点精度和重复性的度量,不是整体点云的绝对的准确度。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描述点云的处理结果精度的概念:模型表面精度。所谓模型表面精度,是指利用软件对点云中的大量的散点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表面模型,得到的模型与真值之间的偏差。以图1中的两个数据为例,分别对两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之后,拟合出来的模型平面将非常接近。并且拟合出来的结果与真实墙面之间的偏差要大大小于范围噪音。也就是说,由于模型表面精度是对大量散点统计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因此其比范围噪音在数值上更小,也即模型表面精度要优于范围噪音。模型表面精度与点云的质量有关,也与软件中的算法有关。
4点云的数据处理
点云作为基础数据,记录了目标对象的坐标信息、反射率信息和纹理信息。而对点云的处理,主要分为色彩的处理、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和体特征的提取。点云作为客观世界的真实记录,色彩还原是基础的步骤。原始的点云数据一般都是单色或者假彩色。单色是给点云赋予了单一的色彩,而假彩色则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比如点云中点的反射率的强弱(返回激光与出射激光之间的能量比值)或是点的高度,有规律的赋予每个点彩色信息。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一般需要还原为真彩色的点云数据。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真实的色彩和纹理,通过软件,进行纹理映射,将点云还原成真彩色。对于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一般在现有的点云处理软件都可以实现。点状特征比较容易提取,可直接在点云中捕捉。线状特征可直接通过捕捉关键点生成,也可通过软件中的一些算法实现。比如利用徕卡的基于CAD的CloudWorx插件,可在CAD中打开点云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的点云切片可通过软件自带的拟合功能,将直线、圆、弧段等线状特征通过计算自动拟合生成。对于体特征的提取,如果对象是规则的几何体,可通过点、线、平面、柱体、台体、球体等或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而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非规则对象,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和雕塑等对象,其表面是复杂曲面,无法通过规则的几何体进行表面建模,就需要专门的软件进行体特征的提取。这类软件主要有Polyworks和Geomagic等。其方法是通过一定的算法,构建对象表面的三角格网,从而形成对象的表面模型。再通过专门的虚拟现实软件,比如3Dmax或Skyline等展示平台,可以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现。图2显示了点云技术对一座钟亭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成果形式。
5成果形式
点云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
5.1原始点云
点云数据是实际物体的真实尺寸的复原,是目前最完整、最精细和最快捷的对建筑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档案保存的手段。点云数据不但包含了对象物体的空间尺寸信息和反射率信息,还可以精细的保留对象物体的纹理色彩信息;结合其他定位仪器可以将整个对象数据放置在一定的空间坐标系内。通过点云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在点云中实现漫游、浏览和对物体尺寸、角度、面积、体积等的量测。彻底替代了传统的用皮尺测量的方法,直接将对象物体移到电脑中,利用点云在电脑中完成传统的数据测绘工作,是完全地将实景复制到了电脑中。
5.2线画图件
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建筑文化遗产的成果之一,是各种的线画图件,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这些图件可以表示建筑物文化内部的结构或构造形式、分层情况,说明建筑物的长、宽、高的尺寸,地面标高,层顶的形式,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形式,外墙装饰的设计形式和各部位的联系、材料及其高度等。利用点云数据,在CAD中使用基于CAD的点云处理插件,可以方便的做出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和正射影像图。不但制图速度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制图精度,还大大减少了外业人员的工作量。
5.3网络
利用各种点云软件和三维展示平台,扫描的点云可以在互联网上,让远端用户通过互联网有如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之中。的点云不但可以网上浏览,还可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量测、标注等。有利于数据共享和现有文物的网上展示。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宜长期向公众开放的文物景点,通过网上的彩色点云数据,可以满足公众的网上虚拟浏览的需求。
5.4数字化模型
点云技术比较适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古典建筑、古墓葬、石窟、佛像、雕塑等的虚拟再现。扫描获取的数据可以利用专门的点云处理软件进行建模,构建表面格网模型,再通过纹理映射或是导入到其他三维软件中进行纹理贴图,最终得到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模型。
5.5建筑文化遗产的视频资料
结合点云处理软件的空间漫游和电影动画制作功能,在扫描后的点云中设置漫游路径,可以实现有如真实空间中的漫游效果。通过点云处理软件自带的记录功能,可以将漫游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这是虚拟漫游的很好的工具,也有利于作为成果进行保存、宣传和展示。
6研究和应用探讨
一切的文化现象都是符号系统,它包含着含义的存在与表达。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承载着地方文脉,并能用恰当的设计语言、符号等准确表达其建筑文化,最后使这座建筑的使用者与欣赏者能够理解、读懂这座建筑的精神含义,就如建筑师在设计这座建筑的初衷一样。在准备设计中构思建筑的文化内涵时,首先要研究当地的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心理及传统民俗等。从符号学角度看,以上所说的政治、经济、宗教、心理、民俗作为影响文化的因素,可统一看成是一个符号。按照句法学的理论则需要认清这个符号内在的关系及影响规律,哪些可以对建筑有直接的影响,哪些是间接的影响,哪些是显性的影响,哪些是隐性的影响,哪个影响力大些,哪个影响力小些。在清楚的认识了这一符号的内在关系后,则可抓住其主要矛盾,在建筑设计中依托于文化进行有的放矢。
其次,用符号学理论的语义学分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能指如何表达所指。如江南园林中的假山,假山的能指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规约下它所代表的物质、实物及其表面所传达的信码,比如坚硬的、体块的、灰色的、堆叠的石头,也就是说假山的能指是这一名词所代表的物体,同时也包含着假山一词所携带的在形态、空间、颜色、嗅觉、触觉等方面的信码。而其所指,指的是文人墨客对假山形态美的喜爱,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以及想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这里的所指不同于能指的物质层面,它包含着更高一层的有意义的含义、思想意识,以及对信仰的阐释、对美学的认知等。这里的能指与所指同时具有共识性与历时性的特点。共识性的意思是能指与所指的相互指示关系在造园主造园时或造园后的一段时间内(当时人们的信仰、思想未变时的一段时间)没有变化,所指始终指示着造园者对自然、田园的热爱。历时性说的是经过时代、社会、人文、思想的变迁,其能指未变,所指指的并非原来的所指,而是有了不同的内容。如上文的假山,若处于现代社会,欣赏它的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积淀与古时不同,则对假山的所指或许有新的理解,比如假山更多的意味着观赏与攀爬,便体会不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会因时而变。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若要准确表达建筑的某种文化,则要在空间、结构、建筑表皮等方面分析各个符号所代表的能指和所指,并能选取恰当的表达方式使能指指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所指,同时考虑符号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符号信码的影响。
任何一个建筑都是服务大众的,为大众所使用,那么就必须用符号学理论的语用学分析建筑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筑是否能引导使用者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来使用建筑、理解筑。在这一关系中就存在符号的传达、信息的接收是否对等。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以社会约定为中介的,那么设计者需要依托现有的约定俗成,运用恰当的设计手法,表达建筑中承载的文化,使大众不仅能欣赏建筑的物质文化,并且能读懂建筑中的精神文化,以达到建筑设计中文脉传达的目的。
2基于符号学的建筑设计手法
依据近代建筑师对符号学设计手法的提炼和总结,共有以下几种设计手法:实用型设计、型类学设计、类比型设计、规构型设计。实用型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多指在建筑材料上,反复实验,最后选取某些能够表达设计者用意的材料来完成建筑的创作,如拱券结构使用石材,中国古建筑使用木材。型类学设计:设计“类似”于某特定文化成分在大众心理中所共有的一种固定形象。如现代办公大楼,多数有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或是有规律的窗墙比。又如西方的教堂,人们心中固有的形象就是高耸、神秘、复杂、华丽的建筑。类比型设计:通过利用视觉的相似性进行设计,例如仿生设计———悉尼歌剧院,整体造型类比贝壳,以传达海的文化。规构型设计:利用几何图形的变形与组合,依据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设计。通过以上四种最基本的建筑设计手法,结合建筑符号学三方面的分析理论,可以为建筑设计中文化的传达提供一个存在的基础。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