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绿色消费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1: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绿色消费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绿色消费论文

篇1

关键词:价值链,绿色畜禽产品,评价指标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硕士论文,评价指标。同时,我国加入WTO对畜禽产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也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消费理念。因此,在当今的国内外市场上,绿色畜禽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消费时的一种追求,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前景甚为广阔。硕士论文,评价指标。而现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积极寻求维持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价值链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然而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价值链管理的要求,因此运用价值链理论对我国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硕士论文,评价指标。

一、企业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的概念最初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进料后勤、生产、发货后勤、销售和售后服务,而辅助活动则涉及采购、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管理,才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约翰·沙恩克(John Shank) 和菲·哥芬达拉加(V×Govindarajan) 所描述的价值链比波特的范围更广一些。他们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包括价值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中的全过程。”这一论断把波特的基本价值链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和客户的各种活动联结起来构成价值系统,而企业被看成是整个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部分。企业基本价值链与价值系统的差异将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价值链

价值创造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根据波特价值链理论,对于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能够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活动,涉及畜禽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另外一种是辅助活动,涉及综合管理(战略管理、品牌建设、财务管理等)、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的价值链。整个价值系统如图1所示:

价值链不是各项活动的简单集合.价值系统的各项活动之间都有相互联系。企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来自某个单独活动本身,也有可能来自多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对于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来说,要形成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价值活动.识别价值活动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克服和改进薄弱环节,保持并增强优势环节,从而制定适合企业的新的竞争战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最大化。硕士论文,评价指标。

三、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价值链评价体系构建

为实现整个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价值链价值增值最大化,可以从单独的价值活动、各个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整个价值链三个层面来评价。具体来讲,单独的价值活动质量水平越高(此处是广义的质量)、时间越短、成本越低,此价值活动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各个价值活动间协调性越强,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也就越大;作用于整个价值链的战略性综合指标越有效,体现企业成长发展能力的指标数值越大,企业实现的价值增值就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越强。笔者遵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等原则,综合目前权威的方案构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价值链评价指标体系。硕士论文,评价指标。该体系包括单独价值活动评价、各个价值活动间的关系评价和整个价值链评价3项一级准则层指标,6项二级准则层指标及35项目标层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价值链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一级准则层 二级准则层 指标层 绿 色 畜 禽 产 品 加 工 企 业 价 值 链 评 价  

篇2

一、绿色营销的涵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障碍

我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国的绿色营销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的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搜集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二)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三)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研制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工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强化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和发展。绿色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信息管理、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企业治理“三废”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指定与监督管理等。企业只有在绿色管理原则下,才能加快向绿色企业发展,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产出符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3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障碍

我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国的绿色营销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的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搜集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二)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三)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研制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工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强化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和发展。绿色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信息管理、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企业治理“三废”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指定与监督管理等。企业只有在绿色管理原则下,才能加快向绿色企业发展,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产出符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4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分析现状中国农产品特产包装的现状,特别是特产类具有浓重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研究产品包装对于产品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包装设计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现状,联系地域文化和产品特点,量身打造产品的包装。

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了解,将地域文化,农产品包装趋势,农产品特点相互结合,并且融入到山川绿野油闷笋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增加产品销量,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意义。

1.2理论研究现状

包装设计在当代来说不仅仅是包装一个意义,包装是产品与品牌企业对外的第一视觉。是商品品牌的一部分,有时候包装的重要性甚至是超越了包装这一纯粹的功能的。能够通过包装的个性化视觉感受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加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印象。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可是中国农产品包装的现状是包装落后,我国农产品外包装形象设计存在问题有:设过于混乱,低档。设计形式过于陈旧,农产品的外包装袋在使用上没有考虑到环保因素等。农产品外包装大量使用化工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材料较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外包装设计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型包装设计符合大众喜好,国际绿色环保理念。特产类农产品包装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特产包装的并不能体现其地域文化,体现其产品特殊性。地域性农产品是应该强调其产地特色的农业产品,它是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生存的基础。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包装设计既可以丰富包装设计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又可以借助产品包装无声的推销地域人文内涵,可以添加品牌的寓意加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2.关于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主要理论观点汇集

2.1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研究

地域性农产品富有地域性文化特点,所以地域性农产品包装是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包装设计,展现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地域性农产品是指生长于特定地区,在|量和特点取决于它的生长地理和人文文化因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彩的农业产品,比如说东北大米,章丘大葱等。地域性农产品的特点有地域性,文化性,正宗性,代表性,品牌性。而地域性和文化性,告诉我们从地域的地理特征文化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可以使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更加有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地域农产品因为有标志性的环境和人文条件,形成了地域性品牌先天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更加容易培养市场偏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2.2绿色环保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商品包装在最初时候的功能是承载和保护商品,使其避免受到损坏,变质还有散落等。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的提升,消费者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不仅仅是希望包装能保护好商品,也要求其能美化产品,有实用性,个性化和艺术性。而包装设计是产品的脸,是吸引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所以过度包装也随之而来。过度包装是为了经济利益从过度包装造成严重浪费。绿色包装可以在产品使用后对其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生产不必要的废弃物,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保护了环境迎合了社会喜好。

2.3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理论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现状急需改变。绿色包装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长。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是发展趋势。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产品质量优良,地域文化各异。地域性农产品包装如果融入了其地域文化,人文因素,历史发展和地理特点,不但可以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宣传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产品品牌发展。并且事实证明地域性农产品更容易依靠其优良质量等特性得到消费者喜爱。所以我认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如果融入了它独特的地域性和绿色环保理念,是非常有利于产品与企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书籍:土特产包装的地域性和品牌化探视(D)作者姓名. 潘阿芳 苏州大学 出版年:2008

[2]书籍:日本包装设计的思考(J) 作者姓名.李岭 美术大观 出版年:2007

[3]书籍:包装设计与文化意义(M)长沙 出版社: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3

篇5

关键词:绿色营销;现状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09-02

1 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1.1 尚未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

由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了绿色营销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绝大多数消费者还不懂得绿色营销的意义,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消费者还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绿色力量登上环保舞台, 难以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度的监督。

1.2 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不少企业绿色需求导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另一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1.3 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

绿色营销对我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了挑战,①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的紧迫感,现有绿色产品的绿色含量有待提高;②产品的包装很少考虑所用材料的环保性;③企业缺少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没有科学地计入成本而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④再其次,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还未从产品的绿色特征出发来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⑤促销方式陈旧,特别是一些先行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还没有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时代创意。

1.4 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督、调控机制

我国制定的环境资源政策多数仍然是行政性、计划性政策, 经济政策只是作为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的辅助工具, 尤其严重的是缺乏产业政策和相关技术政策, 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这对引导企业自觉实施绿色营销是极为不利的, 必须进行广泛的修改、补充、调整和完善。

1.5 绿色产品价格过高,绿色需求不足

每个层次的消费者都愿意消费绿色产品,也期望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但是这种愿望在企业中得到实现时会使其产品成本上升,引起价格上涨,当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时,产品就不会被消费者接受。受制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消费者无力承担绿色成本的上涨,因此,绝大多数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便成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营销现状还不容乐观,还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态势整体表现不佳。

2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探讨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各种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在绿色消费浪潮中,要想迅速培养发展绿色营销事业,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监督指导以及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还需要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成熟,以及环保组织、媒体的参与监督和其他企业竞争者的良性参与,它们构成了影响企业绿色营销的五大力量(如图1所示),做好这五个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2.1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

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必须要做到: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实践的指南。实施绿色营销,首先必须树立牢固的绿色营销观念,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领导不仅自己要重视和关注环保问题,理顺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树立企业长远发展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体员工绿色营销意识,建立质量保证制度和生态监测制度, 使生态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道德标准,并将其具体落实到企业营销活动的各项工作之中。

(2)增强资金能力和技术能力。

资金和技术是实施绿色营销的两大物质基础,企业在政府给予足够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加大对绿色的投资力度,并拓宽引资渠道来改变我国目前绿色营销活动中的“资金匮乏”局面,解决绿色营销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技术能力方面,我国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有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现在的关键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技术产业化,同时使科研产业化形成有效机制,科研与营销能够相互促进,绿色营销使企业通过新产品获取相比于一般产品的绿色超额利润,绿色超额利润又使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绿色产品的研发, 从而促进绿色营销的发展。

(3)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设计应着眼于易回收、易修理、节省、耐用、无污染或低污染、不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等。绿色生产与制造应着眼于采用清洁技术和工艺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浪费、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三废”排放等。绿色品牌塑造应结合环保标志进行。绿色包装应着眼于采用复用、毒性小、公害少、易分解、低耗材等类型的包装材料。绿色服务提供方面应着眼于服务过程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等。

(4)积极运用绿色营销策略。

包括:①制定绿色价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以及“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等原则,把绿色行动保护环境费用计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②进行绿色促销,促销起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恰当的促销可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面,促进企业绿色产品的销售。③选择绿色营销渠道,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企业可通过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店,设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点,来拓展绿色产品的经营。在选择中间商时,考虑其信誉的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实力与管理状况等综合情况。

2.2 政府扶持

政府在绿色营销管理中的作用是主导性的,它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措施,给企业创造市场环境条件,施加足够的环境压力,从而推动绿色营销的发展。①政府要对一些耗费资源多的,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征收资源税和环境税,以刺激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替代性产品的生产,为实施绿色营销的发展积累资金。②政府要加大绿色投资力度。例如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性资金,可以直接用于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重大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或用于银行贴息间接支持这些重点项目,也可在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优惠贷款,用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企业的生产,以环境治理税或生态环境补偿税为主体,建立各级政府的环保基金,支持当地企业开展绿色营销。③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绿色投资,鼓励私人投资、企业自筹资金以及外商投资等,拓宽投资渠道进而改变目前绿色产品投入不足的问题。④对绿色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环保投资项目等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调节税,对新办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

2.3 消费者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实施绿色营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推广绿色产品,更需要开发绿色市场,培育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消费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环保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企业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之一,更需要在学习中建立新的经营理念。

2.4 充分发挥媒体与环保组织的作用,开展绿色宣传

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绿色营销广告同其他广告比起来要强调企业产品的“绿色特性”, 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 将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 刺激消费需求。

环保组织作为环境爱护的领头人应该在倡导“ 绿色消费”,“ 绿色营销”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制定相关的制度,呼吁企业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监督。

综上所述, 绿色营销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企业、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全面参与和良性互动。首先, 由于环境和生态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涉及民族、国家利益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在绿色营销战略中起到先行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师东菊,常金良,赵兴艳.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现状及营销对策选择[J].消费导刊,2007,(1).

[2]颜弘,王锋.我国企业发展绿色营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经营管理,2006,(7).

[3]庄晓钟.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管理措施浅析[J].经济管理论坛,2006.(7).

[4]杨春梅,陈立新.中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J].现代管理科,2005,(2).

[5]杨沛.我国企业发展绿色营销浅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7,(5).

[6]戈娟. 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

[7]何汉艺. 企业绿色营销的经济学分析[D].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 .

[8]胡振华,王敏轶.绿色营销: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J].经济管理,2003 ,(1).

[9]张小平.推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1).

篇6

中国休闲服装消费随着“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带给服装行业的不是品牌认可,而是廉价标签。而中国服装行业未来面临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对于长久以来依靠低价人工成本制胜的中国服装业,应该全面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时期。转型升级除了要求服装品质上的迈进,更需要民族品牌制造的提升,以增加服装的附加值,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实现产业链。以攀升国际产业价值链为导向,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市场变为国内市场,加工贸易性质不变,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主。从成本导向转向价值创造,延长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二是侧重于研发设计。加大技术创新,逐步转变为集设计、制造、经营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实现企业功能升级。三是侧重品牌建设。致力于创品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网络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的配套支持网络,实现产业环节升级。四是传承优良的工艺。良好工艺的传承才能提供企业本土化经营的契机,集聚细密的专业化分工、主导区域产业超出地理区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实现产业结构和价值的空间重组。

1 不断加强民族服装品牌创新、建设

从品牌的运作过程来看,品牌创新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是采用全新的品牌策略。第二是改变品牌的策略。前者着重于品牌的内涵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心理定位,后者着重于对已有品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要使品牌永远鲜明,引人注目,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不断地更新表现形式。品牌LOGO,代表了该品牌持久不变的视觉形象定位。首先应通过精炼的文字、形象的艺术语言和趣味的审美表现形式诸方面高度概括,确保能够掳获消费者头脑中对情感、认知等的心理内容,转而使品牌“家喻户晓”。LOGO设计最重要的是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由表面和内涵组成,表面有着以下几种功能:1)第一印象传达功能。2)情感表达功能。3)影响操作功能。4)自我表现功能。“天意”LOGO作为区别同类商品之间的媒介,突出第一印象品牌元素选用的是文字和字母,着意在空间、笔画、结构上进行变化处理,易于辨识记忆,使之在信息接受者的头脑里产生醒目突出的表象或概念。古老的“莨绸”面料生态环保,情感内涵是多值和多义的,传递出“平和健康、美丽自然”的文化风格,很好地拟合了品牌定位,以此获得非凡生命力的视觉象征意义,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生活理念。“渔牌”LOGO选用篆体字“渔”,即是文字又是图形,用来隐喻情感表[(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达的二个含义:悠闲自在的生活理念,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影响设计元素的蓝印文化系列,立足于中国民俗文化,从而加深了渔牌的品牌自我定位。“木真了”LOGO依托随意、洒脱的毛笔笔触勾画出一条龙的图形,突出有“民族美”的传达功能。“吉祥斋”的文字具备广告效应,能够将趋吉避凶元素神形兼备地表述出来,吸引消费者继续关注产品,产生与品牌更深层次的共鸣。

改变品牌的策略,可以借鉴品牌延伸的成功经验,推出新产品营销或进入新业务领域的常用策略,以期达到节约营销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被市场接受程度的策略。例如,针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的路线有:1)在品牌基础上通过进行局部改进,保持与原有品牌的大致类似性。2)实现主品牌下增加副品牌,避免单一品牌延伸所带来的“株连风险”。例如,两种产品共同满足同一需求的可能性,指两种产品相互替代满足同一需求。3)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能有效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活动整体收益水平。4)在原产品基础上延伸产品,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领导市场的话语权。对于同一品牌的休闲服,款式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连带推广新产品,即一个品牌旗下有几个不同的系列。例如,“都市族”、“非主流族”、“传统族”、“潮人族”,使众多产品共享一个品牌。这样,既保证品牌的顺利延伸,也使得原有品牌得到了新的诉求体现。

2 提高产品质量,注重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

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持续开发技术,其中开发绿色环保纤维技术是关键。目前,64%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天然纤维面料制成的服装服饰。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绿色环保概念成了纺织服装产业的研究热点。所谓“绿色环保纤维”的开发应以当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瞄准点,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属于可再生资源。例如,天然彩棉的色彩,不需经过漂白、染色等工艺处理,从而避免了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资源枯竭。二是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天然彩棉在种植过程中应用转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生长过程中不需施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植物从种植、纤维生产、纺织、织布到成衣无任何过程污染。大豆纤维被称为“人造羊绒”,手感柔软,保暖性能优良,穿着健康舒适,是开发高档内衣面料的理想纤维。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废弃物可回收利用,属于绿色纤维。三是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聚乳酸纤维以可再生的玉米、小麦等淀粉原料,用微生物发酵转化为乳酸,再经聚合、熔融纺丝而制得的纤维。聚乳酸纤维制成品废弃后会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后在阳光的作用下又会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构成循环过程。Lyocell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纤维,又称天丝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优点于一体的新纤维。它的问世对“工装也时尚”休闲装发展的总趋势充满了吸引力。

好看、好用,易于保养,不危害环境的环保绿色设计理念,让休闲消费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休闲装品牌不断加强面料的功能性开发。一方面加大面料的防护功能和服用功能的发展,包括透气、导汗、保温、抗菌、阻燃、防污、防辐射、抗紫外线等,大大提高对舒适、卫生保健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选择天然纤维与技术化的结合。天然属性的织物经过多种特殊处理获得新的功能性和审美特征。织物贴身塑形体现出运动风格,重点在于纱线中包含了莱卡纤维,防腐、防菌、阻燃,被广泛 地应用于从服装、内衣、丝袜到各种运动和功能性服装服饰,市场前景极为乐观。衬衫采用高支高密纯棉或细支麻、棉面料制作,使织物抗皱免烫,带来更多的美感和舒适。

3 加大民族品牌的市场占有比例,抢占市场份额

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有多种多样,但是,扩大销售的关键主要有密集性、无差异性和差异性市场策略三种。

(1)密集性市场策略。是指以“文化创造价值”为理念,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市场,以设计原创性为经销手段,刺激消费。牛仔服不拘泥“裁”、“缝”等单一线性的设计思维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证。设计从各种处理手法如波普文化、民族文化、东方元素中寻求灵感。中国的花鸟画印花,阿拉伯的图案刺绣,日本浮士绘手绘,英国波普艺术与牛仔一起律动,挑战视觉新鲜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2)无差异性设计策略。是指选择多样性“后整理”工艺效果形成多元化视觉肌理,更多注重在低碳的深加工方面,所有消费者对这种工艺都需要,不存在差异性,可借助大量生产。牛仔服“独立”、“自由”、“冒险”、“性感”,始终是顾客需求、爱好、习惯的一种生活态度,这说明牛仔服在市场类似程度较高,带有鲜[(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明的市场类似性符号意义。一般采用“洗水”工艺投放市场,能够产生人工刷痕、立体层次的色差,吸引购买者行为。

(3)差异性品牌策略。是指根据品牌不同的定位细分市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差异化可以采取两种手段塑造:一种以精神推崇;另一种以产品差异化推崇。精神推崇实现了品牌不断地谋求发展,如唐狮坚持“我有我的方式”,佐丹奴定位的内核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自然元素以“流行+速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班尼路选择舒适、自然、物超所值。产品差异化推崇目的是为了找到切中消费者需要的品牌利益点,可将其做法归结为四点:1)技术文化差异法:在休闲服制作技术、工艺和功能设计方面建立一个独特的品牌定位。一线品牌的理念:简约不简单;正装品牌的理念:价格高、做工精。商务休闲品牌的理念:宽松、时尚、规范。2)人口需求差异法:根据人口的各种分类特性来进行。一是每年推出的新品多。二是面对的消费层面广。3)价值感与整体感受法:拥有国际顶级时装的成熟设计元素和中档价格。4)定位差异法:品牌定位依靠零售店来完成,可以拥有基本的细分人群市场。

4 提升品牌附加值利润空间

“第四代店铺经营时代”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因素就是“体验式”经营,直接关系到生产、销售、消费的主题、展示形式等营销战术,最根本的目的是推销所展示的服装,让顾客接受,获取最大利润。在“零售为王,决胜终端”的营销思想指导下,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终端建设,而终端建设的精髓就是研究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体验。

(1)试衣间体验。以试衣服的思路营造试衣间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环境、设施为生活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新体验和乐趣。例如,在宽敞明亮的试衣间里辅以情境灯光、音乐,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质量及性能,从鞋拔、衣架钩及“免费修改裤长” 等体验上做创新,来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

(2)展示体验。是商品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媒介,它能够体现一个品牌的生活态度、故事和情绪情感。展示区的设计重点应突出展示商品,增强所陈列服饰的质感、光泽和立体感。常用的陈列载体有:店面陈列柜、货架、橱窗、服饰吊架、人体模特等。其主要功能是展示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品种、细节等,以获得“手感”是消费者习惯的判断产品质量的方式。

(3)互动体验。通过特色有创意的活动事件传达品牌个性。例如,赞助项目、主题竞赛、电视访谈、展览促销、公益[(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社交、新闻事件等,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以及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引起对时装界情感的共鸣,从而促使忠实消费群体的形成。

(4)卖场体验。卖场提供给消费者的是跨品牌、跨品类的“一站式购物”,消费者借助卖场消费快捷、资源共享的优势,实施“一对一”的专业顾问制。“客户需要什么,客户想得到什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产品,还有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帮助消费者省时省力解决消费问题。

(5)情境体验。对场地、服务设施等除产品之外一切物理层面,创造环境气氛和情境,以体现服装主题和设计意图。在服装专卖店中摆放糖果供顾客品尝,提供雅致的聚会场所及咖啡饮用方式,使得顾客得到温馨、舒适的体验并联想到高贵不凡,增加顾客的逗留时间,加大购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毛蕴诗,金雨晨,李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08).

篇7

    论文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绿色营销必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思维。本文通过阐述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障碍,提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21世纪是一个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世纪。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绿色意识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顺应这一潮流,绿色营销必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思维。实施绿色营销有助于企业构建绿色企业形象,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市场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同时也是社会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绿色营销的涵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障碍 

    我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国的绿色营销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的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搜集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二)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三)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篇8

关键字:绿色建筑;优势;发展状况;可行性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它影响着生态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新时代人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抛弃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建筑方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其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和困难,但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2绿色建筑的优势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绿色建筑不仅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绿色建筑综合力强、影响大。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综合性强,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第三,以人为本,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密切结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第四,绿色建筑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的考虑,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日后使用等都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绿色建筑起步晚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人均资源十分贫乏,所以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2.2对绿色建筑理解不到位

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依然不足等。长期以来,我国对能源的管理偏重于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几乎是空白。另外,全国节能建筑比例低,而节能省地型住宅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

2.3对绿色建筑实施性不强

缺乏操作实践及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建筑中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3 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

3.1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

环保意识增强。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随着近年来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大多数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室内空气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兼顾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应时而生,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环境的控制开始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已率先通过了环境管理标准认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一方面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使施工过程逐步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环保事业作贡献。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选择绿色建材,适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

3.2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转变观念,加深领导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此外,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

实施全民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推广若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只仅限于那些公用建建筑,不能广泛涉及到农村和民用建筑;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法规,支持绿色材料、保护民众的生态建筑。依靠立法和执法实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应该贯穿“绿色”的理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