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专科英语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1: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专科英语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科英语论文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提问策略;提问主体;提问内容;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77-03

一、引言

在我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教育部在2013年3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2年)》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现实指向和政策支持。从2007年开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收到了大力追捧,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也在我国传播开来。这几年,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很多专家学者地讨论,并对此进行研究。如何让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能取得更有好的效果?提问是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能刺激思考,引发学生思维的深化,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模式及重要性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利用视频把知识传授放在教室外,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课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何克抗 201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随后,学生应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进而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内化,之后再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崔艳辉,王轶 2014)。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模式之下,学习模式发生了彻底的颠覆:从“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性。在课前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看视频的时间,自行调节看视频的进度和速度。学习完视频教学内容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学生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者在教师的点拨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此,可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提问方式,势必要体现这一精神。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提问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提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胡青球,尼可森2004):①问题类型。教师的提问虽然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展示性问题远远多于参考性问题,占提问量68%。②问题分配。教师所提问的学生绝大多数集中于前面和中间的位置。另外,教师自问自答的比例比较高,占提问量38.9%。③提问技巧。教师对于重复、简化、重述等提问技巧使用得较好,对于追问和链接这两种技巧用得不太熟练。另外,(舒白梅,黎敏玲2008)教师的提问还具有课堂提问数目过多、候答时间短、不同课堂之间提问比例差别小、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等特点。

以上调查说明了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提问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翻转课堂模式下提问策略的转变

针对传统课堂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提问策略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课堂更加高效,笔者从“提问主体,提问内容,提问方式”这三个方面的转变提出建议。

1.提问主体的转变。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提问的模式基本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做出反馈。在这种提问模式之中,教师是提问的主体,是问题的发出者,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没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很多提问甚至会变成自问自答,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积极参与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濮阳四中大胆采用“三段式开放性”改革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问题来源主有三个方面:一是老师在课前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及学情的分析,自己预设问题。二是学生在自学、活动交流中发现的问题。三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检测中生成的问题(张仁贤 2014)。该教学模式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很相似的一面:二者都是围绕“教学内容问题化”,即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指定小组组长。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建构知识网络,提出4个左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代表性问题。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QQ、微信等现代电子通讯设备和社交网络提出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对于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由小组组长或者组员轮流整理好问题,制成PPT格式。在课堂上课环节,针对每一个小组的问题,全班同学再面对面分组进行讨论,自主回答问题。在讨论的环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互动,也会生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课堂的监控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该教学模式之下,尽管教师也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但提问的主体主要是学生,从而实现了提问主体的转变,变成:学生提问―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回答,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求助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反馈。

2.提问内容的转变。(1)根据学生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来决定问题的类型。Long和Sato(1983;转引自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2004))把课堂提问分为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和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只能引发学生结构简单、语句简短的语言输出,使学生进行诸如回忆、再现等较低层次的思维活动。参考性问题可能促使学生产出结构更复杂、语句更长的语言及更能引发推理、分析、综合等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阶段,各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知识的储存已经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成知识的传输者,而应该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翻转课堂模式之下,当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充分运用链接和追问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使学生的回答更有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发展。当问题的提出者是教师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合理设置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比例。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较多采用展示性问题进行引导。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要逐渐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比例,加强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2)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多设置交际性教学情景。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交际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培养审美的意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自学的内容,提出一些更具有真实交际目的的问题。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改变提问方式,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深化,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在提问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设置,使提问更加有效。(1)创设有助于学生提问的轻松的课堂氛围。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英语课堂也需要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输出,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没有信心发言和表达,那么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学生所学的英语也会变成哑巴英语,不符合全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PJ.开普希・托德威.特克尔,2015)教师在开学初,或者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都可以通过一些有技巧的提问,营造一个轻松的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言的课堂环境。(2)巧设信息差,激发学生兴趣。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上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由学生提出的。屈社明(2006)指出:学生的提问以低层次为主,如字词释义、句式结构分析、语法概念、句义理解等。在把低层次问题转化为高层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各小组组长把问题整理好,以PPT的形式发给教师本人。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的问题之间所存在的关联进行分类,巧妙的对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进行整理,进而形成一个有信息差和深度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地图学习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高效课堂。(3)巧设支架,引导学生形成逻辑、系统的答案。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问题主要是由学生提出和回答。学生能够自主回答的,教师一般不会主动去解答,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模式下的提问方式,缺乏大胆回答问题的勇气。此外,学生的回答普遍缺乏系统性、逻辑性,甚至不着边际。根据维果斯基的支架理论,笔者建议要适时、适当的给学生一些“支架”,以引导学生得出更加系统的答案。当问题存在较大难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一些关键词。或者,在聆听几个学生的回答之后,如果发现学生的回答缺乏系统性,教师可以利用PPT网络技术显示出提示和关键词,利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提示,启发学生,得出结论。(4)等候时间要适当。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孔文,李清华 2007),在提问之后,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最好超过3~4秒,这样才能避免教师的自问自答,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问题都具有一定难度。笔者建议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总结。(5)给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当前,我国的教育强调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是“教育平等”内涵的深化和扩展,翻转课堂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也体现了这个理念。教育均等这一理念在提问策略中,表现为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提问的机会,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均等的回答机会。但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2004)的研究却发现,教师往往喜欢点坐在前面和中间的学生回答问题。有的学者还发现,教师往往倾向于提问尖子生。这事实上就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当面向性格比较内向,害羞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对学生进行鼓励,恰当的将自主回答和提问回答相结合,以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很多领域有待教师去探索、发现。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不管是提问主体、提问内容还是提问方式上的转变,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问策略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发掘出更多的提问策略,以使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成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3]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6)22-27

[4]舒白梅,黎敏玲.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2):61-65

[5]张仁贤.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6]开普希,托德威.特克尔.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十一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篇2

英语专业是人文专业而非实用型、工具型专业。英语专业教育是“人文教育”而非功利教育。人文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或称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和理念目标;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博雅与全人。如张汝伦所言,“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对于全人类的责任;它在使受教育者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格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①。英语专业本应该将我们的专业培养理念定位于此,以免继续培养“语言技工”,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将这种“技工培养模式”转变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诚然,“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是英语专业的立业之本,然而单一的技能训练远远偏离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所谓的“人文教育”或“博雅教育”也更无从谈起。在指导学生夯实英语基本功底的同时,教育者更该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英语专业的殿堂,真正达到张汝伦先生所表述的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讲,在基础语言技能课程设置之外,教育者理应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这一文化载体,开设以英语语言文化、文学、哲学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世界文明的两大源头,“两希文化”无疑是人文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与其相关的课程如“古希腊罗马神话”、“宗教节日”、“圣经阅读”、“西方宗教”等也理应作为“西学”课程设置的重点。通过此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详细掌握西方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逐渐具备人文视野、人文情怀、人文追求。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一)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针对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理念上和现实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山东与上海的几所高校的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现状调查和对比。山东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上海高校分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的高校,无论其属于何种类型,都基本上达到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层次的文化入门课程。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英美文学选读、欧洲文化入门和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等。山东各高校的人文课程的开设也大都仅限于此,但对比其它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山东大学明显优于其它省内高校,如他们开设了欧洲文化史和其他各小语种国家的文化史课程。除此之外,山东大学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明显加大文化课,甚至两希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如欧美文化与文学,考古学与世界文明史(人文)、圣经人物点评、世界遗产概论及欣赏(人文)等通识课程。上海的几所高校也开设美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美国历史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的美国文化。被调查中的上海高校中有四所都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国文化要义及中国历史及文化、复旦大学的中国文化等。在深层次文化课程设置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文化课程的设置与该高校的综合实力、英语专业的培养理念密切相关。除山东大学外,山东其他高校基本没有开设更深层次的文化课程。上海高校在此层次上要明显优于山东诸高校,特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依赖于其强大历史、师资、办学条件等,文化课程的设置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人文课程不局限于英语专业,体现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作为全国专门的外语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均处于学科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和文化比较类的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凸显其强大的专业力量。东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宗教专题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精华、尼采与东西方文化、美国电影研究、欧洲电影研究、圣经选读、希腊罗马神话选读、大众文化、欧洲文艺鉴赏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无不彰显出其在英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和领先地位。无论是上海的综合类大学还是外语类院校,对文化课程的设置均体现了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和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技能的人才的培养理念。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的结论

经过以上调查对比,结论非常明显:所有被调查高校在基础层次的文化课程设置方面都基本达到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在中层和深层次的文化课程方面,众多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和深度,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非常薄弱,在教学内容上仅限简单介绍层面上。相比较而言,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明显优于其它高校。这也是上外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所致。

三、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篇3

在实习名单正式出来之前,如果有特殊原因要求单独实习的同学,系部会做考虑,但是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集体实习,集体实习氛围更好。分组完成之后,带队指导老师需召集所在组学生进行任务分配,选好组长或者队长帮助协调组员之间关系,处理本校指导老师未在现场时的相关事宜。进入实习程序时,带队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加入另一所中学的生活、学习、教学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接触最多的是学生在听课、备课、试讲和讲课的表现,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他人的长处,尤其掌握自己所带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的实习计划,帮助中学生提高。只有学生在完全有准备的情况下,指导老师才能认同其正式授课,对于试教情况不是很好的学生,要加强心理教育。实习结束时,指导老师要对所在组实习学生进行评分,推选优秀实习生。本科院校老师对实习学生管理是成功实习最基本的保证。

一般来说,每个大学都会建立相对稳定的几个实习基地,但是情况也会因学校而异。有些学校比较重视学校教学效绩,担心大学生来校实习会打断其正常教学秩序,对实习学生存有一定的排斥,但基于上层关系,又不忍拒绝,却又无法放手让学生真正承担实习具体工作,对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会产生阻力。但大部分的实习学校对实习生是持欢迎的态度,年轻活力的注入会帮助所在学校学生激发热情和朝气。后勤管理对实习学生都会开放绿色通道,如住宿等基本上都免费提供,允许延长熄灯时间。实习学生所在科任老师会提前预知他们的课程进度,而所带班班主任也会将班上的基本情况告知实习学生,他们会对学生在其所在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行宏观监控,既让实习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权,又会给他们相应任务,更好地去调节课堂进度和班级管理工作。接受学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是实习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实习学生对实习学校学生的管理

实习过程的两个基本环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它们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管理能力。随着学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即便是重点中学学生基础也不一定好,加上很多学校实施分级教学,允许给实习学生带的班其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对此,要完全实现教学效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是容易之事,教学管理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吸引学生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而班主任工作中就要充分施以情感教育,用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端,但老师并未曾放弃他,让其有信心继续前行。实习学生对实习学校学生的管理是成功实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院校实习专管秘书对实习学生材料的管理

实习作为高校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严肃性与规范性是首要的。实习结束后,实习学生要上交的材料有自己最满意的一份教案,实习过程记录(包括听课记录和班主任工作记录),实结。由于部分学生未参加集体实习,很多材料有过渡参照其他人的嫌疑,造成一定的雷同。还有同学因为实习过程中不是特别用心,实结感触不深,也会拿别人的成果滥竽充数,造成某个版本泛滥,实习效果不明显的彰显。所以,实习材料质量问题管理是一个很大问题,还有些同学借着单独实习的机会没能及时返校上交材料,数量上也有参差不齐。材料管理工作是实习工作顺利完成的硬件基础。

五、结语

篇4

论文摘要摘要: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客观上要求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构建渐进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课程设置合理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效果。本文对《基础会计学》等课程应否进行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0引言

为了顺利地开展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工作,必须要明确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科特征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标准。会计专业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结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定义,反映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两个发展趋向,培养具有国际社会文化知识、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和商业惯例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通过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他们适应对外交流的能力,直接了解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把握国际会计实务和惯例。

具体来讲,专业课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一个有差别的、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在实践中要有一定的渐进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摘要:第一层次,能大致听懂双语专业课程,能用常用英文词汇和句型进行简短的课堂发言,能借助字典看懂指定的专业英文教材,能正确使用英文完成作业;第二层次,能基本听懂专业双语课程,能用英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快速浏览教材并按要求查询重点,能用英语撰写简短专题文章;第三层次,能听懂双语课程,能用英文流利地表述观点、进行讨论,能熟练查阅国外专业期刊,能用英文撰写专题报告或论文。

根据上述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要求,结合会计学的学科特征及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实践反馈,笔者对下列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应否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探索。

1《基础会计学》课程

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课程在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按教学目标层次逐步递进。会计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学》是比较适合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摘要:从内容上看,这门课程比较轻易,用英语授课学生轻易理解,符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先易后难这一规律。基础会计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对这门课进行双语授课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比较轻易找到适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但由于这是会计学的专业入门课,而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所以在实施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不要过分在意授课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要保证学生基本能把握所讲授的知识,以免学生在一开始就丧失对会计学的学习喜好,这将是得不偿失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核心并不是英语,而是专业核心知识。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对于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先以中文讲授为主,等到学生逐步适应后,再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以保证专业第一、语言第二。

同时,这门双语课的专业名词当中中英文出入比较大的,应重点讲解,提示学生注重,如我国的“权责发生制”和英文的“accruedbasis”字面含义相差甚远;再如资产负债表(英文为“balancesheet”,其实应翻译为“余额表”更为科学)等专业名词,若不进行中英文对照,很可能会在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形成误解。即通过双语的学习,学生应同时对中英文的会计专业术语都有很好的理解。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笔者认为该课程不宜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非常实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把握所有基本账户的使用方法,对基本会计业务做出正确处理,并能编制出三大会计报表。正是由于这门课的实用性非常强,在具体操作中必然和实务、和一个国家具体的会计规范、相关法规(税法、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等)紧密相连,即这门课必然会体现出国家特色。所以假如对这门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我国的会计规范和相关法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会和我国的实际会计工作脱节。

所以,笔者认为这门课必须采用我国的教材,进行中文讲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会计体系及相关法

规。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所没有接触过或没有具体展开的一些业务的处理,如所得税会计、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等。由于内容难度较大,所以笔者建议以中文开设。

4中美会计比较课程

篇5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下列几个基本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阐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建构教学过程以及进行教学评价。

1.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分析教学内容必须先理清、确定知识点,技校专业英语的知识点一般分布在专业术语识记、文章阅读、语言表达等方面。接着,从知识点中分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其中应特别考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应用。最后是对教材进行加工,根据社会发展动态、学生特点,根据教材存在的难、繁、旧、乏味、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对教材进行取舍、补充、简化、加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第一步。

2.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分析是为了了解学生目前所达到的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最终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开始前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就是对课堂教学设计做好了从实际出发的准备:

(1)分析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水平,掌握这个初始能力,才不至于使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偏离学生实际,导致课堂教学设计无法顺利实施。

(2)对主体进行层次分析。层次分析的目的在于预防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出现片面性。

3.阐明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对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设计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分类。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动作技能领域三大类。专业英语教学也应该学习基础教育从维度出发,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的编写。目前,大多数技校专业英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编写停留在模仿水平。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笔者编写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例子加以说明: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翻译出句子意思。完整的教学目标包含条件、对象、行为及程度四个部分。条件是学生形成某个行为结果时所处的情境。对象是某个、某部分或全班学生。行为是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该达到的某个能力。而程度就是对学生所应达到目标的标准的具体描述。以上四个部分并无顺序上的限制,可根据教师需要自由排放。

4.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以教学效率为导向,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及教学媒体等措施做出的合理选择、系统决策及综合安排。教学策略的制定应注意:教学策略的执行能否真正在省时低耗中,让学生习得最多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除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制定专业英语教学策略还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组织形式。常用的现代教学组织形式有全班授课、小组学习、个别化教学三种。现代化专业英语课堂提倡以自主体验、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组织形式来发挥学生主体性,挖掘学生潜能。教育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技校专业英语选择教学方法的宗旨应该是: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释放压力、积极探究、快乐创造,“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为用而学”。教师可遵循以下几点选择教学方法,力求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是以技校教育目的、技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为依据;二是以技校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为基础;三是以技校学生特点、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四是与英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等)相结合;五是以教师自身性格特点及特长为前提条件;六是注意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系统、有效地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设计出成功的课堂教学。

(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呈现的载体,是师生传递信息的媒介,是教学环境设计的一部分。目前,黑板与计算机多媒体是两大主流教学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具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增加信息量等优势。教师设计课件时应针对专业英语特点,变枯燥难学为生动直观、变陈旧脱轨为现代实用、变照本宣科为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黑板可以为学生长时间展示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因此板书设计也是课堂教学设计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5.建构教学过程

确立了教学目标,分析了教学任务、教学对象,选择了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到此仅仅完成了零零散散的组成部分,要想将它们设计成一个整体,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对教学过程进行构建:

(1)根据技校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专业英语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各个环节、步骤。

(2)根据技校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处理好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之间的兼容性;同时注意体现教师的“导”、学生的“学”。

(3)科学安排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层面,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连贯性与层面关系;最后简明扼要地表述设计意图及预期效果。

(4)科学分配课堂教学的时间。

(5)板书设计。

6.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价值判断和评定的活动。评价方式主要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它具有反馈信息、鉴别质量、指导教学新方向等功能。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结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当前,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也在冲击着国内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要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并接受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素养,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能动性,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的有效学习,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实现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的驾驭教学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一、翻转课堂的背景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始于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 “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 (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提出,他们尝试录制上课用的pp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进而,他们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留出课堂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一做法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它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一种颠倒,采用的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国内翻转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曾贞,2012年)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1.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强调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成了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惑的指导者。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教师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2.学习时间的翻转。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学习时间的翻转。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减少教师课堂中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由老师来帮助解决或与同学们讨论解决(张金磊,王颖,张宝辉,2012)。

3.学生角色的转换。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对学习起到了掌控作用,这种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他们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灵活掌握学习节奏的快慢或重复,不仅降低了学习英语的难度,而且提升了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自信心。主动探索能力是未来人才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他们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途径学习和积累知识,并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范秀丽,2013年)。

三、英语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仍然盛行。要想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来尝试翻转课堂教学阻力重重,一重来自教师:翻转课堂对老师极具挑战性,要求付出很多,他们必须充分备课,而且要有吸引力;另外目前师资素养特别是一般高校师资函待提高,而且参差不齐,即使是青年教师想要尝试,也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指导。二重来自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强、自主意识强的学生自然欢迎这一改革,而那些自觉性和自控性较差的学生往往反受其害,他们平时是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的。三重来自家长: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但现在似乎只剩下解惑了,传道授业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是纳税者们无法接受的。

2.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在各大高校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并不成熟,教学资源的研发是需要团队和时间的。

3.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多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研判的能力,在活动中缺乏互动合作能力等,因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都迫切需要加强与培养(黄慕雄,2013年)。

4.信息技术设计尚不完善。在英语翻转课堂中,许多教学软件的设计形式较为死板,或者设计格式不兼容,这样并不利于各大高校和各个领域的使用。英语翻转课堂网站导航栏的设计多在首页,其他的学习页面在打开之后很容易将导航覆盖,再继续学习的话需要将页面关闭,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适合采用对比学习方式的操作展示,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况下很容易就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并不利于学生成绩与能力的提升。

四、英语翻转课堂的相关对策

1.加强英语教学资源的创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英语课堂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或者根据英语知识的传递特征、传递规律等进行分类,多层次地录入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系统,并以此为平台鼓励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登录,分享教学资源或者进行互动。英语翻转课堂网络平台的工作人员要关注英语方面的动态,并且及时地更新英语资源(蒋双红,2009年)。设置一些奖励性政策与制度鼓励大家分享英语教学资源。例如通过分享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用权。通过学术交流,提高学生和老师的英语水平能力,组织科研团队开发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他们接受教学资源的类型也不一样。

2.建立学案型设计的环节。一般英语翻转课堂学案的设计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设计、合作学习设计、作品展示以及评价总结等几个环节。在这些环节的设计与学习中,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的角色,教师指导学生组成相关专题的研究小组,对一些专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或者通过相应的活动开展实践学习。学习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并独立完成,之后,大家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彼此存在的不足。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王洪林,2014年)。评价总结这一最重要的环节放在最后实施,特别是对那些英语学习兴趣低,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差的学生,每一次的评价总结,都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下一次英语学习。评价总结方式包括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可以将这些方式相结合,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和翻转课堂,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根据英语课程内容,设立灵活的教学模块。翻转课堂中,可以根据当前的英语课堂的内容设计灵活的模块,并保证每个分类有着线面的主题。在首页就要介绍清楚模块的操作,以方便学生的使用。在所有的界面中,一级科目始终保持置顶的模式。为了方便学生进入网站首页,对英语课程资源进行设计与制作,提高浏览的速度,并在首页对登录界面用醒目字体进行标注,减少和避免学生在搜寻过程中产生焦虑情绪。由此,网站界面设计多采用静态图片,避免出现网速慢或者浏览等待时间长等现象。在浏览网站过程中,可将英语资讯等通过弹窗的形式,让学生以很快的速度浏览内容,然后根据课程名称开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4.转换教学理念,提高师资水平。在许多人对翻转课堂还在持疑惑态度的时候,加强师资队伍教学理念的转换尤显重要。Mooc 时代已然来临,积极应对才是时代的需要,高校教师应及时转变思路,转变理念,不应错失良机。同时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迎接挑战。

五、结论

在国内,普通高校真正全面实现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为时尚早,但不乏尝试者。希望学生学习愉快,学有所成是广大外语教育者们共同的心声,大家一定会寻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模式来,本文作者愿尽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曾贞.翻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 (7):114-117.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04).

[3]范秀丽.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58-63.

篇7

在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由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也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在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由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来,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创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新创业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想创业的学生开展的,只会对想创业的学生有帮助,在观念上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通识教育。

1.2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有机地融合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所以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人到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在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以相对孤立的形式开展,随意性强,缺乏统一的规划,属于学生第二课堂的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实现有机地融合。

1.3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很多专业已经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课程,但这些课程相对零散、不成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相脱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已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往往是以课堂讲授或独立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缺乏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引导与激励。

1.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缺乏。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师资,平时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讲座、辅导都是由一些专业老师或临时从校外聘请的企业专家客串,虽然他们具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的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也没有实际的创业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时对学生的帮助十分有限。

1.5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严重滞后

由于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之前都是一些地方性的本科院校,他们在过去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般偏重于理论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也不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创新创业教育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十分缺乏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活动的开展。

1.6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缺乏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所以他们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以理论授课、讲座为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对很少,即使有大多形式也比较单一。很多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场地条件,学生很多很好的创新创业计划无法落地开展,因为缺乏亲身实践的体验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很大的提高。

2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

2.1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旳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每个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开展,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新创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这样的片面观念,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2.2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人到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要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业教育相融合,要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真正融人到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专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统一的规划,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地融合,从而构建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3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8

关键词: 英语专业 精读课 文化意识

英语专业的精读课(Intensive Reading / Close Reading)称为综合技能课,在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段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是所有基础段课程中课时最多,学分最高的课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其他课程的掌握与理解的程度,因此受到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及老师的重视。鉴于此,近年来,许多高校对非常重视英语专业精读课课程的建设,也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精品教材,像外研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编写的《精读英语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超越概念英语专业精读》等。但仅有好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单词、短语、语法、修辞和练习的讲解上,更应重视该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的精华。

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专业精读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从英语学习的角度看,和外国人交往不仅要精通他们的语言,还必须理解他们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二是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跨文化意识对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和合作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符合目前高校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人才的教学目标,并且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文化注入的过程。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在我国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中非常薄弱,这一问题在高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得以延续,但近年来有所改观。

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Kalvero Oberg及所谓的二年级现象。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和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休克表现为因为不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疑惑、排斥、苦恼的感觉。这种现象在英语专业二年级表现尤为明显,学生们由大一时的积极操练英语在转变为大二时不愿开口说英语,甚至排斥英语。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中西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过大,使学习者产生畏缩退却的心理,因此在精读课中输入一定量的文化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这一现象是非常必要的,使文化休克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铺路。

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中选取了与希腊罗马神话有关的Diogenes and Alexander,该文章选文有趣,让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希腊神话,从而了解到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恋母情结,对心理学和西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册的第一课“Where Do We Go from Here?”,作者马丁路德金在该文中大量引用到圣经中的典故,让学生们深深感到圣经对当代西方人生活的深刻影响,从而明白了圣经成为西方文化渊源之一的道理。当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英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者,不仅要对前面提到的两大文化渊源有所了解,还要了解一些非英语国家的文化,这样才可让学习者更具全球视野,这一问题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本中得以体现。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中,第一课Half a Day 的作者就是埃及人,而第五课Message of the Land的作者是泰国人,他们都是把英语作为写作语言而国籍并非英语国家的作家。这样的选材无疑对英语学习者将来面对多元文化有着莫大的好处,更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世纪人才。当然,文化意识的学习不仅限于以上提到的范围,西方文化中提倡的self—reliance,adventurism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而对这些理念意识的接受有效提高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的地道程度,能使学习者早日摆脱中式英语。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一任务对精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老师不仅仅要讲解课本中出现词汇、习语、语法现象及课后练习,更要不断传输文化现象,帮助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培养文化意识。目前大部分精读课老师只是粗泛地讲解一些课文出现的notes,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精读课教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

(1)作为对精读课的补充,布置与文化意识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圣经简读本,希腊罗马神话简读本及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等都可为非常理想的补充读物,通过对故事概述,人物角色分析等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学习者对一些英语典故,习语有更深入地理解。

(2)设定与价值观、人生观相关的话题供学生讨论,对讨论中形成的文化碰撞(Cultural Clashes)进行对比分析,以引导学生形成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写出和说出更地道的英语。

(3)通过多媒体及影视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在学习完《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册第二单元Two Kinds之后,可以根据该作品拍摄的电影《喜福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的对比,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可以通过英文原版的杂志,如《国家地理》和英文原版的影视作品如《圣经之谜》作为学生的课外赏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及其渊源,培养其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有着不课低估的作用,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在高年级的英美文学,文化及高级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并对英语学习者在今后的外事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引起文化方面的误会。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忽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师应努力改进传统的精读课授课方式,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输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意识,让该课程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其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兴趣和理解力,进而使他们主动观察、分析、对比、评价,并从深层文化中探讨和研究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文化意识,使精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技能课。

参考文献:

[1]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