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图书馆建设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0: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图书馆建设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馆建设论文

篇1

1.1有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未经筛选的西方价值观大量涌入。强烈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导致尚未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们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忽视了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学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缺失,他们过于注重享乐而忽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汲取精神上的养分,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能够感染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纠正他们的负面心理。文明、健康、有感召力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各种极端行为与不良精神状态,使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我国自汉代以来就有的优良精神文化,几千年来,传统的精神文化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如今的校园精神文化同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通过各种校园活动能够获得的积极向上的心灵体验,这些点点滴滴都将深深铭刻在大学生的青春记忆里,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3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主要形式有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勤工俭学、志愿者活动等。课外文体活动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顺应了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树立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更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策划能力;各类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社团活动能有效地缓解学习压力,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个性的良好发展,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图书馆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师资力量、图书馆和实验设备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图书馆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之外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1图书馆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互动发展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全体员工在管理、服务活动中创造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财富,它涵盖了图书馆人特有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管理作风等。

2.1.1图书馆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判断,是对客观事物的是非、优劣、主次、正误以及可行性的价值认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每所高校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它也必然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

2.1.2图书馆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建设和引导,使图书馆在优化育人环境的同时影响校园文化的正确走向。如果将图书馆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将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校园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建设活动呈现出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组织健全、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就能充分发挥整体效应,极大地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2.2图书馆是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

2.2.1图书馆是校园物质文化的核心内容图书馆通常作为标志性建筑,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图书馆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能体现出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宽敞明亮的馆舍、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现代化的服务手段等,这些不仅是高品位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2.2.2图书馆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阵地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查阅文献资料、加强理论知识、扩大视野的地方,更是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养、感受时代脉搏的地方。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让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求知欲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充分吸收科学的养分,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3.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3.1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文献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教育机构,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与作用,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平台、文献检索服务、丰富的馆藏、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来实现。图书馆文化的引领功能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能充分体现高校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体现了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新高度。在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自觉性和热情。如图书馆可以会同系部及教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按月、按学期统计各系、各班级的读者到馆总量和人均借阅册数,依次排出名次,并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进行公布,名次靠前的系部和班级给予相应的奖励;还可以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和有奖读书活动等。

3.2建立实用型馆藏资源,形成特色藏书体系

构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是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因此必须建立实用型的馆藏资源,形成特色藏书体系。

3.2.1所谓特色馆藏,是指一个图书馆以某类学科专业为主体所特有的、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很多高校都有自己所处的行业,行业特点突出,因此,特色馆藏的建设应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规模以及学科专业设置相吻合。图书馆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辅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教务处和各系部沟通,图书馆馆长还可以通过参加教学工作会议,及时掌握学校的教学动态以及了解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具体情况,增加该类文献的品种与复本量,并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3.2.2图书馆还可以与科技处、网络中心联手,将本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料储存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中,并将本校的研究课题、教师论文以及学生的优秀论文、优秀设计成果等做成专题数据库,形成实用型的特色资源。

3.2.3另外,在文献资源的采购过程中,要树立文献资源优势互补理念,兼顾印刷型文献与非印刷型文献,使各类资源协调发展。

3.3树立服务意识,提升馆员素质

3.3.1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其实质就是服务部门,因此要将“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图书馆工作当中。图书馆员要树立窗口意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学会开展微笑服务。

3.3.2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员素质偏低的现象,虽说各校近年来大力引进人才,但总体来说专业人员仍然缺乏。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业务素质低的现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首先,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段闭馆,在该时间段对全馆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并定期组织业务竞赛;组织高专业学历和职称的馆员开办专题讲座。其次,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相关的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回来后写出心得体会并将知识讲授给其他馆员,以求共同进步。另外,可以加强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馆员外出参观考察,吸取兄弟学校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学科;信息化;图书馆;竞争力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计算机信息技术获得快速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和互联网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就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来看,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的频率越来越低。所以,作为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这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极为有利。

1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网络技术和环境越发成熟,在信息化背景下,就必须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为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读者的需求已经极大的改变,所以,这就促使图书馆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要想吸引读者,就必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才能在信息化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1]。

2学科化服务的意义

2.1从基础服务转向学科服务

就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其提供的服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基础服务,即我们常见的基础的外借书刊、提供阅览等,让读者最基本的文献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然而,如今社会在不断发展,图书馆提供的基础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服务的需求,因此学科化服务的开展势在必行,学科馆员可以依托读者的需求、特点,将其专业能力充分的发挥,在各种信息资源的辅助下,让读者获得更优质、更有靶向性的学科服务,有效提升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2.2从文献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就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而言,一般均是一种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读者进入图书馆搜寻资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如果学科化服务后的图书馆,在多种手段下,定位读者的综合需求,提供的学科知识服务更加专业,让图书馆走出传统服务的泥潭,保障服务更加科学。

2.3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

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而言,其提供的服务比较被动,读者要想获取信息资源必须进入图书馆,然后由工作人员提供借书、还书服务。但是,如果学科化后的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会在全程跟踪式的促使下,为读者提供主动的服务,保障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很好的结合服务的共性和特性[2]。

3增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1种类型高校的学科化信息服务内容比较

为了获取更多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情况,笔者随机的调查了各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其中不仅有“985”“211”工程院校,也有普通地方院校,也调查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借此调查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内容。笔者发现高校学科化信息服务包含的内容较多,总体上而言共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服务和深层次服务。基础服务主要有培训、讲座、读者教育等一般性的咨询服务;深层次的服务主要为建设的资源、课题开展情况等一些具有特色和个性的服务。“985”、“211”工程类院校不仅做好基础性学科的信息化服务,更致力于提升深层次的服务,但是就一部分深层次的服务上,如查新等,具有查新资格的高校并没有几所。反观高职类院校的图书馆,由于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多少高校开展学科服务。因此,高职院校要以现有的资源为基础,积极的开展基础层次的学科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本领,为深层次服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做好基础层次服务

基础层次的学科服务主要有: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培养信息素质、建设学科资源、检索文献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的重点为基础层次服务,笔者在调查的时候同时发现,“985”“211”工程院校提供的学科服务一般均是基础层次的服务。更多的普通本科院校体术管开展的学科服务也和此类似。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内一流高校还是普通院校的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层次均为初级。也就意味着当下国内高校应该立足实际,夯实基础层次学科服务基础,然后不断深化研究,有效提升学科服务的水平和层次,争取向高层次的学科化信息服务发展。

3.3努力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深层次的学科化信息服务主要包括:课程咨询、跟踪课题、收录论文及其引用的查询等。学科馆员主要负责课程咨询,让教师教学中所需的课程资源得到满足,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深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学科馆员还应该对专利申请、科技查新等负责,为研究人员“照亮”研究之路,避免盲目的研究,促进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以及研究成果向生产转化,保障研究成果能够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

3.4强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就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建设而言,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学科馆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有一支素质过硬、质量较高的学科馆员队伍。所以,我们必须强化建设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升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其一,强化图书馆员思想道德水平,让图书馆员对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其二,强化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定期开展培训,让馆员的各项技能有所提升,强化其综合实力。

3.5加强学科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图书馆要想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就必须拥有海量的学科信息资源,以便于读者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保障学科馆员有信息资源的依托,让读者的各类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需求。其一,学科馆员对学科知识的更新要有所把握,对学科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保障信息资源库被不断扩充和更新,收录更多的信息资源。文中所述的资源不仅包括纸质的文献资源,还要把电子网络资源、国外的相关资源涵盖进去,以便于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其二,学科馆员应该使用多种方式,对学校学科建设所需的各项资源进行了解,然后以图书馆现有资源为基础,不断补充信息,让各类读者的各项需求切实满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意识会不断提升,保障信息服务功能的作用被充分的发挥,在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晓湘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1.1图书馆网站的功能

图书馆网站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功能、教研辅助功能、联系读者功能以及教育辅导功能。图书馆网站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图书馆网站是良好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站,读者可以快速查阅关于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将规章制度快速出去,这样就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图书馆网站的教研辅助功能主要体现在网站工作的上。通过建设图书馆网站,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可以加快向数字化转变的速度[1]。通过网站的查询、预定功能,读者可以得到最大的便捷服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图书馆工作方式的。联系读者功能,图书馆网站的留言板、邮箱等工具都是图书馆与读者相沟通的桥梁,可以帮助图书馆技术收集相关的工作反馈,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除上述功能外,图书馆网站还具有教育辅导功能。图书馆网站上有详细的数据库使用说明以及操作技巧,从而扩大图书馆网站的影响力,增强使用效果。

1.2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原则

图书馆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基于网上平台的广大读者,方便用户的使用是图书馆网站建设的主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图书馆网站建设时要考虑内容的关联性,还要兼顾用户的使用性。在进行图书馆网站的首页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使首页简单化,主题思想要明确,布局要合理,这样图书馆网站的内容就可以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1]。

2图书馆网站栏目的设定

图书馆网站在建设时需要以网站的功能为理论基础,划分图书馆网站的模块,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栏目设定,栏目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内容、重点内容以及扩展内容。

2.1图书馆概况及入馆指南

图书馆网站的组成必然包括图书馆概况及入馆指南,在网站中还需要对图书馆发展历史进行介绍,包括结构布局、机构设置以及位置交通。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网站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读者访问最多的栏目,因此为了使读者能够更为便捷的了解到图书馆馆藏资源,方便读者的实地借还书。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入馆指南也应该给予重视,这其中包括了入馆须知、办证指南、服务布局、特色服务、常见问题等,对于一些大型图书馆,图书馆网站还需要设置馆舍平面示意图[2]。

2.2公告信息

公告信息是读者及时了解馆内服务信息的重要来源,包括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变更、服务范围以及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都通过这一个栏目传达给读者,因此对于公告信息,网站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到及时公告与修改。

2.3馆藏信息的查询系统

图书馆网站的最大功能就是为读者提供馆藏信息的查询系统,这既包括了书籍的查阅,也包括个人借阅情况的查询等等,馆藏信息的查询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借还书流程,为读者提供新书浏览、预约借书、图书续借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便捷[3]。

2.4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献资源是目前读者利用频率最高的资源之一,图书馆网络的信息服务也趋向于电子文献资源的检索[2]。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也需要以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为主,就我国当前的电子文献资源来源来看,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等。当然,图书馆也可以在网站上自建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等,建设电子文献资源,这样便可以进一步丰富图书馆图书资源[2]。

2.5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馆网站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各地图书馆都应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资源库,这样图书馆的资源便更具唯一性、特色性和地域性,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1]。

2.6文化传承和娱乐项目

图书馆主要承担的是文化的存储与传播,因此在图书馆的网站上也应该设立文化传承和娱乐项目,可以设立音乐欣赏、名著导读、影视观摩等栏目,这样就可以为读者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文化氛围,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3服务型网站建设

图书馆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优良的网上服务,而图书馆网站的服务功能是衡量图书馆网站服务能力的关键,与图书馆特色网上服务的效率、效益都有直接关系。

3.1在线参考咨询

服务在线参考咨询服务是一种交互式的网上交流方式,尤其是点对点的服务为读者提供了及时、方便的服务,这也是当前图书馆网站中最为主流的在线解答读者问题的一种工具。

3.2专题情报服务

专题情报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系统性,在图书馆的网站设计中需要通过定向跟踪,将技术信息及时传达给特定的读者[3]。

3.3图书推荐服

务图书馆网站有义务为广大读者介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品书籍,同时有责任为这些图书做一些书评介绍,这对读者的图书选择是极为有利的。

4图书馆网站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设定合理的网站风格

图书馆网站建设时需要设定合理的网站风格,所有的网站栏目都需要设计成相同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版面布局,尽可能地保证网站风格的一致性,同时也要在设计时树立图书馆网站的特色,并根据网站的特色来选择网页色彩,并根据图书馆的特点来安排网站的栏目[1]。

4.2优化网页

图书馆网站建设需要以网页为基础,因此在进行网站设计时需要进行网页设计的优化。首先是技术优化,主要针对的是代码、目录结构等技术方面,切实提高图书馆网站的性能。技术优化的模式和优化内容相对固定,主要是网页排版方式、优化软件的使用等方面。网页设计还包括非技术优化,这类优化主要是针对读者的心理和使用习惯的交互性和网站表现等方面的优化,比如网页的布局方面,建设人员需要尽可能地使网页界面布局清晰明了,并设置合理的网页链接,这样便可以将本馆的信息资源与其他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相链接,丰富图书馆资源的内容,为读者的图书馆使用提供方便,实现资源共享[1]。

5图书馆网站的日常维护

5.1加强咨询服务,改进工作

图书馆网站需要加强咨询服务,通过读者的反馈信息,对图书馆网站进行改进。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可以增添“读者留言”、“实时在线咨询”等板块,引导读者对网站的工作提出意见,并指派相关的负责人对这些读者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对于读者提出的有利改进意见应及时整理,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

5.2定期进行读者培训

图书馆的网站设计人员需要发挥教育与指导功能,组织读者学习相关的图书馆网站使用技能,同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这样更加有助于读者提高上网水平和信息素养,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文献检索、使用各种数字资源[3]。

5.3对读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研究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网站设计人员需要对读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研究,这样设计人员便可以充分了解读者对网站服务质量的评价,这样设计人员就可以及时发现在网站服务中的薄弱环节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3]。

5.4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的网站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服务补救工作更是需要网站设计人员具备高素质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因此图书馆网站设计需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站设计的培训工作,从而真正地提高这些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这些人才能够更好地为网站设计和维护服务[1]。

6结语

篇4

在云服务环境下,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不管是数字图书馆,还是云计算服务商,所采取的技术手段都应该有效和安全,以有效保证图书馆数据的信息安全。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各馆要自行、全面地更新、维护、备份馆藏各种数据资源,以有效保证图书馆数据可以长期、可靠的有效保存;另一方面,云计算服务商虚拟化的对技术的海量存储,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条件。虚拟化海量存储技术不需要冗余设备,它一方面采用数据副本的方式容错;另一方面,在每个虚拟盘多个副本的创建,提升了图书馆数据的可用性和访问性能。进而在云环境下,实现了海量存储网络系统。另外,各数字图书馆在应用云计算的同时,还应研究制定应用云计算所需的相关协议和标准,以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及政策法规,逐步形成本行业的参考标准和应用规范。云计算信息资源安全,受云计算提供商的企业信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断磨合,以促成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并对各方权力责任予以明确、对保障知识产权做出保障。云服务环境下,为了保证在“云”中存储和传输信息资源,不被非法下载和恶意篡改,应加强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公钥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的平台,能够提供数字签名服务和公钥加密。应用和建设公钥基础设施,使云环境下图书馆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和加密技术,这样,在各种网络应用中,能够对数字图书馆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做出保障。向云计算服务商交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等信息后,就不再是由图书馆本身对信息保密控制权真正掌握,而是由云计算服务商掌握。这类信息要求保密,在云服务环境下,将有可能随着信息服务的多元化,在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出现泄露,并对图书馆的信息安全进行威胁。云服务提供商尽管为了保护用户数据,也强调使用加密技术。但是,无非是加密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不能有效解决正在传播和存储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二、管理好用户权限,对图书馆信息安全做出保障

所谓用户权限,就是对系统进行使用时,在允许范围内,合法用户可以进行的操作。在登录系统之后,数字图书馆用户可进行一系列操作,包括浏览、创建等操作。但是,不同的用户操作权限是不一样的,在云环境下,图书馆负责创建、更新、整合图书馆信息数据;馆藏信息数据的维护,大量读者数据的更新,提交的订购信息、馆藏信息等都需要相应的管理权限,因此,云服务环境下,必须对云计算服务商、图书馆管理员以及普通用户的权限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便于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有效保障图书馆的数据安全。在云服务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图书馆对云计算服务进行购买后,则开始由云计算企业代为管理其全部拥有的数据。按照常理,图书馆数据的知识产权应该是图书馆完全拥有。但是,在实际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云服务的提供商会千方百计以知识服务等各种名义,对这些具有一定价值的核心数据进行利用,同时,还要合法化地利用数据。另外,在云服务环境下,我们还要做好用户访问控制。虽然在云服务环境下,各种资源得到了有效汇集。对用户来说,各种资源处于半公开状态,这一方面方便了用户访问与下载,另一方面,也为非法访问提供了可乘之机。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将会越来越复杂,21世纪是自动化、网络化的时代,这就要求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目前,图书馆普遍采用了ILAS系统,网络各子系统熟练的使用,以及整个系统的维护都需要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图书馆重点要培养工作人员的网络服务能力,要会利用网络进行采访和编目工作,及时了解读者需求倾向和出版动态,及时了解出版信息。工作人员除了要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外,还应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利用网络知识,帮助读者从多种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随着图书馆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每个工作人员还应具有熟练的系统管理技术水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具备随时解决新问题的技术能力。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

伴随着网络化的到来,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各种科研课题立项、科研成果鉴定等咨询活动都以外文的形式出现。如果图书馆员不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不能读懂信息内容,就不能及时获得和收集国外的信息,从而就不能准确地为读者提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服务。

三、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图书馆工作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一个铁饭碗,没有太多的压力,也不具备太大的挑战性。这种意识致使图书馆员工在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懈怠,觉得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要不出大错就可以,没有工作进取心。因此图书馆要根据本单位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激励机制,合理安排岗位。可以实行技术岗位双向选择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时刻有一种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从而激发竞争意识,促进其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

四、抓好在职培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在学中干,干中学

篇6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新建校区的图书馆,在近几年的建设中水、电能源消耗很大,资源浪费严重。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高效利用能源和低污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提倡低碳学习、工作,节能减耗,提升图书馆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低碳图书馆的理念,从而为努力营造生态的图书馆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商丘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

首先,商丘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有的因为年久失修,资源浪费较大,比如期刊阅览室室外灯光明媚,走廊、厕所等地有长明灯的现象,卫生间龙头损坏,水流哗哗,浪费水资源;其次,图书馆文献资源浪费。盲目采购图书,不询问老师和学生的需求;最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过剩,缺乏专业人员,出现“大材小用”、“用材不当”等问题。进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图书馆专业无关,多是学校领导家属、博士家属、教师子女,而一些毫无经验的闲散人员被塞进图书馆造成编制超编,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型高校图书馆建设措施

(一)提高低碳意识,构建低碳图书馆

提高低碳意识是构建低碳图书馆的首要任务。高校图书馆具有普及知识、宣传知识和教书育人的智能,图书馆馆员亦是低碳型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让工作人员了解低碳相关知识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图书馆可以多采购关于低碳经济的图书,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普及和宣传低碳意识的教育职能;通过举办讲座和论坛等活动,向入学新生宣传低碳理念,营造低碳氛围;通过举行图书宣传周、研讨会等活动接近读者,使低碳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读者观念之中。

(二)促进节能减排,构建低碳读书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传输部门,对高校学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传输人则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作为高低碳经济发展的践行者和引导者,应该在工作中,加强信息化意识,采用信息化办公,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一方面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养成节能降耗的好习惯,比如打扫干净卫生,多采用自然通透的光,减少电量的消耗;少开空调,尽量把空调温度定在一个固定的温度;下班及时关闭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在图书馆可以多放置一些绿色植物,比如净化空气的绿萝和吊兰等植物,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体现低碳理念;最后,在图书采购方面,少做无用功,注意采购品质,尽量通过院系,让教师和学生自行决定,少采购精装、豪华包装的书目。

(三)改变阅读方式,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篇7

【论文摘要】从本意、立意、寓意、创意4个方面论述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的用意及实现,本意表述中,列举了新馆建设的依据、原则和要求;立意讨论中,涉及标志性、不同类型高校的区别,景点构成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寓意分析中,强调了适合、实用和艺术性;创意思考中,从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最后指出大学图书馆优秀新馆舍必定是理念共享、思想碰撞、用意精当的产物。

扩召、大学城、新校区是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新图书馆建筑则是这种表现形式的标志性表达。《大学图书馆学报》从2004年第1期始每期封面必刊登一幅国内高校新建图书馆照片,每张照片上的新图书馆都是那么美仑美奂,气势恢宏。可惜未配文字介绍,难解其所以然。笔者因参与本校筹建新馆工作,也调研参观了不下数l0所大学图书馆新馆,所见所闻,不乏成功之作,经典建筑。但是许多馆舍如果没有图书馆3个字并不能让人识别出是何建筑;也很少有让人一眼就能辨别出这个图书馆所在学校的性质;真正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更少。究其原因,还是新图书馆建筑的本意、立意、寓意、创意等人文用意的理解和表达未能恰如其分,淋漓尽致。本文拙陈管见,就教同仁。

1本意

本意即基本功能,建筑主旨。何镜堂院士说“我认为建筑的功能永远是它的第一性,离开了使用功能,那这个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图书馆者,图书的藏与用也。图书馆建筑的本意就是藏与用,藏:收藏、分藏、特藏,文献在空间布局、时问传承、传递流转的所有方面的功能;用:查询、借阅、复制、交流、研讨,人利用、管理文献展开的一切活动方面的功能。藏的关键是合理、经济、可持续发展;用的关键是方便、快捷、人性化;管理的关键是藏用结合、藏用和谐,让各类文献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拓展、延伸。大学新图书馆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涉及造型、布局、施工、运行都是围绕这个本意展开的。

1.1本意的依据

(1)“建筑面积”和“阅览室面积、座位数”依据。目前主要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4年)》这些依据自颁布至今,最长的已经10多年,时效性差些,但具有权威性,必须执行。从发展的眼光看,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还可参照一些相关依据,如国际图联的相关标准、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建筑标准等。

(2)现有馆藏量和将来发展至最大馆藏量依据。包括典藏及开放方式、特藏规模、密集化收藏比例等。

(3)图书馆的扩展功能依据。根据既定的图书馆功能要求,确定功能区域及划分、智能化建筑需求等。

1.2本意的原则

一般可以归结为:“以人为本”的原则;“经济和效能”的原则;“合理性和扩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智能化和生态化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1.3本意的要求

不同高校不同规模、不同投资的图书馆建筑其要求千差万别,文献[3]罗列的主要有如下几种:(1)适应性。(2)紧凑性。(3)可及性。(4)扩展性。(5)可变性。(6)组织性。(7)舒适性。(8)常态性。(9)安全性。(1O)经济性。这10大指标,比较全面也很具体,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意要清晰,指标要明确、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在设计施工全过程中一切遵循本意,一切围绕本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变更本意。

2立意

立意即理念的具体表达,是本意的升华。是用建筑语言叙述学校历史,是用建筑元素传达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及远景意愿。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立意应该也必然是有区别的。

2.1标志性建筑立意

在新一轮大学园区建设中,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新校区图书馆建筑作为标志性建筑考虑。何镜堂院士认为:“现在很多所谓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只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而脱离了建筑实用性的本质,其实这是片面地理解建筑设计的创新。归根结底,建筑的设汁最开始是从它的实用性考虑的,最后也要由人类检验它的实用性,来决定它是否是好的作品,”这里,何镜堂院士已经很明白的阐述丁图书馆建筑本意与立意的关系。首先让我们来考量决策者们把图书馆建筑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初衷:那就是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其标志性的本质在于图书馆的机构性质,在于知识库的魅力,在于知识殿堂的神圣标志的是文化,是知识,是学府,而不是其它。其次标志性建筑是否就应该大、应该高、应该造型别致?这里不妨看一看国内著名火学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大学二校门仅一座石牌坊而已,委实很小;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北大楼,主体建筑两层,塔楼五层,并不高;东南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央大学盂芳图污馆,除了那几根西方古典主义式样的罗马爱奥尼柱廊,并没有更多的别致之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标志性建筑不是以大、以高、以造型特别取胜的。文献[5]早在10年前就强调:高等学校图书馆不宜采用高层建筑形式,不宜采用空荡的大门厅,不宜过渡采朋大的通透型“共享空fHj”,不宜设置过多的出人口,不宜设置阳台。但是,这些年的高校图书馆建筑实践在这一一点上处理得并不尽如人意。

2.2彰显历史,昭示底蕴。是名校、老校新馆建设立意之源

参观考察一些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一些老生表示:“从老校区到新校区,图书馆似乎更新了,但我不喜欢,我还是怀念老校区的老馆,喜欢那掩映在花木丛中的小楼。”从老校区搬列新校区的读者非常怀旧,这是因为,荣耀因历史而隹,对于一些老校、名校,“旧”是一种资本,旧是一种荣耀。旧的痕迹,旧的传承,旧的积淀_卜分宝贵,让读者在图书馆学习空间里“触大学传统文化之景,生自豪奋发上进之情”真是太重要了,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当初在地皮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在老馆旁扩建新馆的良苦用心了,也会为台湾大学图书馆的建新如旧拍案叫绝了。名校、老校新校区新馆建设中,笔者以为,应该在立意时十分重视历史的传承、底蕴的昭示,比如在建筑造型、建筑元素继承一些老馆的风格,保留一些老馆的痕迹,让读者有一一种置新知旧的感觉是值得提倡的。

2.3立意高远,脚踏实地,是一般高校新馆建设立意之本

一般高校的新馆建设,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传承不像名校、老校那样让人牵挂,常常听到一些新生读者如是说:“在我们大学城里,每一个书馆除了外形不同,其它都一样,你根本不知道是身在哪个大学图书馆。”在大学众多、大楼林立的大学城里,要让一座图书馆建筑具有标志性,确实很难,必须要立意高远,在相同中找到不同。其实,各校总有自己的特色和目标在激励师生员工向上,决策者只有在这方面挖掘,抽像出图书馆建筑立意,才能让岁月沉积出图书馆建筑的价值和分量,让历史承认和叙述图书馆的标志性意义。

2.4景点构成及环境营造立意

关于环境氛围的营造,自然天成优于刻意追求,特别是意境营造,其根本还在文化积淀。北大的未名湖景区,“一塔湖图”成就了一种美的意境,这不仅仅在于自然天成,更追溯到一种文化积淀,这里有多少大师足迹?有多少千古佳话?台湾大学的椰林大道,斯年钟与图书馆共同构成一景,其地域、文化与图书馆主体理念浑然一体,不震撼人tk,,却耐人寻味。武大校园内最美观雄伟的传统建筑物,非老图书馆莫属,其为一座雄踞于狮子山顶的皇冠形仿故宫建筑,庑殿顶、八角垂檐、大跨度空间,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与其周边建筑构成的庄严美、和谐美,是不可复制的。这些说明了,任何大学新校区建设中,想以一朝一夕之努力,或者不惜重金的人为堆砌,是不可能创造出经典环境氛围的,与其大投入做环境,不如融入自然因地制宜作小品。

2.5室内环境及阅读空间立意

这些年来,某些新校区图书馆建设的形体不仅在比大,比高,在内部环境和阅读空间上也在攀比。舒适豪华不应该成为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和学习空间的主要追求。大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区另,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公共图书馆以休闲型读者为主体,大学图书馆以学习型读者为主体。对于青年学生,其良好学习习惯、读书姿势、读书环境适应的培养仍然很重要。不说凿壁偷光,不谈悬梁剌股,但给他们提供沙发可以睡着看书,提供“小问”可以情侣共读,实在没有什么好处。过于追求舒适不一定对每个读者就是最好的学习空间。所以笔者提倡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气氛严肃,干扰较少,舒适指数适中的室内设计立意。

3寓意

寓意即信念寄托,是立意的延伸,是用建筑语言表达人文情怀,是建筑美的追求和实现。

3.1含蓄性、针对性,符合图书馆的身份,符合学校的特色是寓意的出发点

寓意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建筑的外观上。形体的寓意性最好含蓄、抽像些,一定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交融。笔者曾看到一所工科院校,把图书馆设计成船舶型,还在周边设计了一潭死水,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也有一所名校将图书馆设计成莲花形,使整个建筑立面以弧面为主,空间利用率很底,而且极不利于后续管理。至于结构、布局、用材和装修上,在不影响总体功能的前提下,室内外建筑小品,环境布置方面,环境设计师、室内设计师都可以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尽情发挥,寓意于一石一贝之上,寄情于一廊一柱之间,台湾地区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形体与风格,空间布局与陈设,充分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笔者以为,民族文化足一脉相承的,比起向西方学习,多借鉴台湾地区经验更适合国情。

3.2简洁、质朴,讲究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大学图书馆建筑寓意的归宿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告诫弟子:“一个建筑并不是不考虑美观,但花多大的代价得到什么样的美观,以及是不是只有惟一的途径才能得到美观,不能不考虑。”大学图书馆建筑不同于公共图书馆,从人文景观角度考虑,不承载城市文化窗口功能,从环境功能角度,不担负城市景观责任,从教育事业角度,中国的教育还不发达,还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大学,我们需要节俭。所以必须强调在同等效用和经济投入的前提下寄托寓意,创造平凡之美。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持和维护费用,尽可能利用自然景色,不要搞那些华而不实、脱离实际而又劳民伤财和维护费用很高、中看不中用的“景观”。

4创意

对本意、立意、寓意都可以创意,对本意的创意依赖对现代图书馆功能发展的预见性;对立意的创意在于立意的科学表达;对寓意的创意在于立意的艺术表达。所以创意是图书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美与建筑美的和谐统一,是人文精神与建筑实体的完美结合。创意是没有止境的。一切不利于本意实现的创意,不利于节约和可持续营运的要求的创意都足不足取的。

4.1当前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创意热点

建设成本与可持续运营的矛盾;造型、造景带来的维护管理不便的矛盾,大体量、大开间带来的与通风照明,资源节约的矛盾,先进的监控管理与人性化的隐私保护矛盾,大流通、大阅览,超市式管理与文献保护、阅读环境优化的矛盾;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利用方法与管理手段并行的矛盾。如何巧妙地化解这些矛盾,已经引起图书馆界、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4.2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积极探索、务实创意

创意的本质是不断打破旧事物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成份或部分,建立更接近科学、合理的新的东西。有些被否定了的建筑结构形式和布局如前文提到的“五不宜”,已有经验性结论,应予摒弃。超级秘书网

图书馆事业是在发展的,文献的形态是在变化的,在蓬勃发展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的今天,有些结构、布局形式如“模数式”、“三统一”,20年前是创意,现在是否仍是最佳选择,已经有学者在这方面提出了质疑,也有新馆建筑在这方面作了调整J。

另外,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读者有这样的抱怨:新校区的新图书馆偏僻、边远,不见大师,难见教授(教授们大多住在城内,上完课就跟班车回去),见不到最优秀的馆藏(一般都存在老馆)。当然,我们没有理由把新馆看不到教授、大师,看不到高质量图书归结为图书馆建筑设计之错,但却与图书馆的本意、立意有关,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一所图书馆的优劣评价,可以有许多建筑行业标准、有许多环境配套要求等硬指标,但更有许多文化内涵、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影响着读者对这个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今后,我们在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用意与实现过程中,是不是应该考虑这些因素,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些办法弥补这些不足?总之创新需要走务实之路,要植根于本校、本校区、本馆实际和特点,引‘对性地去探索、实践。

5结语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创新服务

1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图书馆主要以藏书为主。2000年前后,图书集成自动化管理和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服务普及,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传统文献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资源服务,服务平台从物理馆舍延伸到图书馆网站。一些知名的高校图书馆引进了国外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始不同程度地添加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建立了局域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通过购买、自建和整合网上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服务、OPAC、虚拟参考咨询、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信息化水平服务内容有了大幅进步,学术资源发现服务,数字期刊直接获取、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搜索引擎、博客、微博、Face⁃book、无线网络等对图书馆业务和应用产生的冲击和影响,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元数据等很多新概念迅速出现。用户通过学术资源发现系统可以直接下载阅读所需的论文、图书、视频等资料,图书馆进入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2以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为例

2.1概况

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3月,前身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图书馆。2012年新馆建成,更名为维之图书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实行三部一室管理,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

2.2馆藏资源

现有纸质图书133.2万册,中文报刊资料1047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07.7万册,生均纸质图书60.3册。拥有CNKI、万方、超星、维普等18个电子资源数据库,23个各类试用数据库资源。2016年电子资源总存储容量55TB。

2.3管理与服务

2012年,维之图书馆启用北邮二代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的采、编、藏、借、阅,以及检索的自动化管理。全馆实行开架借阅,统借、统还模式,2016年实行24小时全天候开放;馆内现有计算机338台,检索机22台,自助借还机2台,电子阅读机2台,馆内无线、有线双重网络覆盖。现有阅览座位5276个,各类文献借阅室、阅览室27个,特藏文库7个。

2.4信息化建设

2.4.1经费投入

目前,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投资整体经费不足,民办高校图书馆经费投入更加有限,除保证正常的资源购置和运转经费外,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更为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由于硬件淘汰速度快和云存储等新技术的出现,2014年至今,我馆逐渐降低硬件和纸质文献投资比例,加大电子资源投资力度。

2.4.2拓展服务领域

2015年寒假,培华图书馆将原数据库服务器更新为最新oracle版本,北邮各子系统模块也更新为最新版本,大大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及运行速度,开通了“掌上图书馆”业务,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查询、使用各类馆藏资源。加强“信息导航”服务,提供文献数据分析整合,加强电子资源数据库使用培训,方便读者快捷准确获取所需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校外读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2.4.3服务形式和手段

第一,良好的服务环境。2012年新馆投入使用以来各类硬件设施基本到位、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软件方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服务制度,设计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使用规范的服务语言,实行温馨的服务。第二,充实和丰富服务内容。培华图书馆在保证全馆开架服务的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QQ、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展便利、灵活深层次信息综合服务。每季整理出版《教育信息动态》,为一线教学人员提供最新教学科研信息。积极主动深入二级院系,建立“学科馆员”对口服务。第三,组织各种活动,举办学术研讨会、维之书苑读书沙龙、专题系列讲座、辩论赛、大学英语沙龙、书评征文、书画展览等,帮助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第四,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发掘和整理加工,形成具有馆藏特色数据库,方便读者使用。第五,加强同兄弟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的互通互联,做到资源共享。

2.4.4提高人员素质

建立严格的人员准入制度。积极引进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思想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全员培训,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提升馆员素质。

3结语

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图书馆转变,服务内容和模式向信息化转变,服务方式向以网络平台为主的信息化服务转变,图书馆需要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更新服务意识。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与云存储、智能设备、移动应用等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技术、应用、管理、服务、资源、存取等方面,极大影响并决定着高校图书馆未来的信息化水平。

作者:王雁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肖小勃乔亚铭.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NewCenturyLibrary,2014年02期

[2]纪琳玺.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5(32)

[3]崔希红.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网友世界.2014(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