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9: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学德育原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 人文性
一、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性教育
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作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学会开发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有效的课程方案,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我们的语文课程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为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创设多元开放的课堂,与鲜活的时代紧密相连。旨在陶冶性情、唤醒心灵、自我构建,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炼词需要设计成语接龙,仿例造句活动;根据作文积累和历练需要可以设计口头作文比赛,诗词意境描绘;根据课文讲故事、演讲比赛,联系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访谈;根据评价鉴赏需要可以设计课本剧表演、鉴赏、学生讲课、学生命题、答题以及举行书法比赛等活动。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
二、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些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组合,如基于语文学科的专题学习就是与此相吻合的。一方面,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要跨越学科界限,做到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同时也有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定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三、转变观念,更新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的。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对于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与真实生活相关、能提供一个有关学生学习的丰富描述的多元评价系统。(1)内容更新。对评价对象的各种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查,如把学生课前训练,平时发言次数、社会实践报告等项目也纳入期末成绩评定,让更多的学生愉快参与到学习中来,树立新的课程观。(2)功能更新。应由注重甄别和选拔学生转向注重培养学生,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学生观。(3)方法更新。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泯灭于僵硬的数字、分数,而应客观地反映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应适当加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名著课外阅读、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等定性评价,树立新的教学观。(4)对象更新。应由过分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超越,通过关注“过程”促进“结果”的提高。(5)主体更新。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以人为本,由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转换成评价的自觉构建者,由评价客体转换成评价主体,达到人的自由。注重积极肯定、欣赏式的评价,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互评的作用,以获取更广泛的评价信息来源,促进被评学生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的提高,树立新的评价观。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自我监控 语文教学
元认知就是“对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监控”。[1]是主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何时学、学习受何因素的影响及各因素的关系等产生明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技能。心理学研究认为,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应用是在元认知的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2]要使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得到提高,就要通过元认知训练,提高其元认知技能。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方面的目标,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调控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控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求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还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把学业情况和进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从而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把存在的问题和要改进的地方反馈给学生,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制定可行的激励目标。另外,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的加工过程、能力的训练过程,要改变那种只强调结论、重视结果的做法,应该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过程本身;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材料,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教材内容独立领会,对背景材料独特解读;通过观察、调整和查阅资料等具体方法,形成关于新知识的初步体验。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合理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合理的学习策略?
首先,促进正迁移学习。用以前的学习促进现在的学习,诱发创新思维。比如填词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办法,古诗词讲究用字、对仗、平仄、韵律等。填词的时候,学生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很多问题,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语文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基础。浏览法,精读法,厚薄阅读法,利用工具书等,是处理大量信息常见的方法,一旦学会,终身受用。同时还应注意克服负迁移(干扰)。所谓负迁移,就是以前掌握的知识技能干扰了现在学的新知识和技能。如学了汉语拼音,对初学英文字母有干扰作用。中国人初学日语,汉字对学日文有正迁移作用,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有些汉语的词序与日语相反,于是又会产生负迁移。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是促进正迁移学习的关键环节。
其次,将集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班级授课制”自产生以来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授课制”便于集体指导,有利于扩大学习对象,有利于大多数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并按常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大面积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整体素养。在集体指导时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其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同时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也应注意个别指导,指导学习个体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能力、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的学习方法。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体的心理品质培养,赞科夫提出教学的重心应转移到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上去,要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与态度。巴班斯基提出“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原则”,“使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的技能技巧”。[3]应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对智力好、天赋好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予特别指导,如课后留思考题,加大作业的份量和难度,阅读课外书籍等等;对智力、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切不可挖苦讽刺,要看到并发挥他们的长处。在学习上,不能要求过高,只要他们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完成基本的技能训练和基本的学习任务即可。
下面着重谈谈背诵的元认知训练。背诵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背诵是以记忆语言材料为目的的认知活动,它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方法。但如果背诵时的策略水平太低,不能根据要背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背诵方法,就会费时多而收效少,使学生感到困难和厌倦,把背诵看作沉重负担。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背诵效率,使学生学会在背诵时根据背诵的内容和目的“决策”,提高其背诵的策略水平,就要通过训练学生的元认知技能来实现。
根据元认知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元认知训练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步骤:一是获得“对于认知的知识”,二是训练“对认知的监控”。针对背诵的元认知训练也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背诵知识,练习使用一些能提高背诵效率的方法。
1. 掌握学习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理论
例如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分类、记忆的过程、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遗忘的原因及遗忘过程的规律、复习的意义及正确的复习方法等。背诵文章时,记忆对象是按一定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因此在背诵时,语言――逻辑记忆起着主要作用,应重点了解和练习,背诵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住文章的逻辑结构。在记忆方法上,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主要是“语言逻辑记忆”,即通过语言的作用和思维过程来实现的记忆。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56-02
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努力培养出身心素质健全和拥有创造性才能的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特殊的年龄发展阶段所独具的身心发展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重视学生先天性的个体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一 素质教育观下语文教学期待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每个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并非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同的智能、相同的兴趣。语文教师要正确、科学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在组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不必采用相同的方式。如果语文教师能够采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互动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加德纳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卓越能力,语言是使别人信服其行动过程的一种能力。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这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的能力。学生生活在优越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说话训练,无形中提高说话的逻辑性,提高其辩论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与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智能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必要保证。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语言智能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以听讲为主的课堂上,不仅忽视了让学生“说话”这种必备的技能,而且没有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听讲的技巧,使学生不愿意参与学习,进而造成了教学的失败。
二 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
1.创设一个语文的学习环境
语文教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地参观与饱含激情的朗读等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师通过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可以为学生树立有效倾听的榜样,起到鼓励学生倾听的作用。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应该掌握的最为重要的四个基础技能。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倾听习惯。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教师教授的重点知识,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添学生的活力,使其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能够保持心情的愉悦,享受学习,并能够主动快乐地学习。通过了解伟人的生平,学生可以反观自己,寻找自己与伟人相似的品质,弥补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另外,语文教师在每次讲完课后,可以采用提问或者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为每个同学提供发言、辩论、阅读与写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在课下通过阅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来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语言智能。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应该打破以往固定的班级教学模式,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来接触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开展班级讨论、角色扮演和访谈等形式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使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与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课堂讨论当中,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把握讨论的大方向,重视学生讨论的自发性与灵活性,确保学生之间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教师应该在课堂讨论之初明确讨论目的,提出学生参与讨论的要求与标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并控制学生发言的时间,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积极参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整个讨论中,确保讨论围绕着一个主题,指出学生离题的言论并指导其发言要回归主题。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与评价。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需要对课文进行精细阅读与记忆。只有在真正了解了课文主旨与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将人物演得逼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更能使学生的多种智能得到开发,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 结束语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健康发展,使广大受教育者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收获自信。
参考文献
一、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不足
1 评价目标单一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其评价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2 评价主体唯一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主体,评价主体是一元的,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被评判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评价持冷漠、应付心态。
3 评价方式单调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一般采用基于基本知识和技能测试为主的试卷评价模式,缺少主观性、开放性和情景化试题,并且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重视不够;过分依赖量化评价,这种评价标准机械、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从一开始就对传统的评价目的、评价方式提出质疑和批判。它对评价的最大贡献在于建议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对多元智能理论颇有研究的carnpbeu等人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评价是多角度的;(2)评价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3)评价要反映教学信息;(4)正式与非正式评价同等重要;(5)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可见,多元智能的评价观不同于传统的评价观那样着眼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而是把评价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多个角度和多种方式的评估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及时地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评价的方法也要尽可能多样化并且与学习情景紧密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还认为理想的评估方法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学习体验,在学生自然地投身于完成那些十分吸引他们的习题、专题、和作品的背景下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更有可能发现学生的各种技能,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安排提出有用的建议。
每一种智能虽然都具有独立性,但事实上几乎具有任何程度的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解决问题。语文教学的评价应致力于至少这几种支持性智能的测评:言语――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问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教育的目的是发现智能强项,发展弱能弱项,引导其向困难领域转移。它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密切相通的:要求学生能够在多方面得以发展,具备全方位的综合素质。
三、中学语文教学多元评价及其实践
基于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中学语文教学多元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评价内容多元化
中学语文教学多元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因此它能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学习信息。
语文教师在设计评价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把语言智能和其它智能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活动生动有趣,让学生有信心运用多种智能来完成它,以达到全面综合的评价目的。例如,通过演讲比赛评价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通过周记、观察作文评价学生的自我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通过制作板报、组织各种活动评价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等。
总之,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不仅应关注语言智能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情况,还应同时关注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语言智能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评价内容。教师应通过多元多维的评价,给予学生发挥特长、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从而推动语文水平的提高,促进全面发展。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语文教学多元评价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主体间的沟通协商,鼓励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之间展开互动与合作。这样可使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由评价的权威变成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家长由评价的旁观者变成评价的参与促进者。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能培养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发展自我内省智能,逐步成长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待学习成果的态度,引导和帮助学生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2)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可使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提高人际交往智能。互评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更加清楚同伴和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己和对人,对培养自我内省智能大有益处。
(3)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参与评价更大地发挥了评价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孩子在家的学习表现、与孩子交谈、与老师讨论、查阅孩子的学习档案或填写家校联系本等,全面具体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协助老师督促教育好孩子,成为教师的教学伙伴。
3 评价方式多元化
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摈弃以往单一的纸笔测验和考试的评价方法,将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引人到评价活动中来。如采用观察记录、面谈采访、问卷调查、问题解决、对话日志、项目活动和学习档案等形式。
在可供选择的评价方式当中,学习档案袋特别值得广大评价者重视。它是指用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档案袋的内容选择与评判标准的确定都有学生的参与,同时包含了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由此可见,档案袋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和选择自己成长、发展的相关材料、信息,展现自己在一种或多种智能发展的进步与成就;档案袋既可反映学生的成就、进步,也可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还可记录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档案袋体现了评价自主性的特点;档案袋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成就与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自我反省智能。档案袋其自主、自省、注重发展的特点也恰好符合音乐这门力求在实践中、发展中学习的学科特点,是语文学科评价的有效工具,有利于语文评价功能的多元化,多元内容的系统化,评价形式的人性化,评价主体的自主化。
4 评价标准多元化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1.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七个范畴,每种智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就不存在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区别,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老师不应该片面地评价学生的好与坏,如果只在某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及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多种途径,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2.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不能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有效地推动了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教学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初中生角色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多元智能理论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不将个人感情带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与教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通过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于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并且积极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使学生不断地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兴趣爱好在不断地变化,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将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学生观更加符合现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现状,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与发展途径,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传统观念比较严重,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强弱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师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且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智能。为不同智能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课程,并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出与学生智能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差异性被忽视掉,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都是统一安排、统一要求的,这样就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虽然每个人都存在着几种智能,但是这些智能个体身上的组合形式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之间就会出现差异,教师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有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评价观
关键词:建构主义远程教育交互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了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录或简单复制,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发展,是对现有知识的再理解和再创造,是一个同化或者顺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在个人建构过程当中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对客观现象的表述,而是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或假设。不同的学习者在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所以也就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或唯一的标准。而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二、远程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成人作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由于成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同的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尤为明显,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其次,成人学生通常都有工作,安排统一时间进行面授有一定的难度,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媒介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面授教学不同,远程教育广泛采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通讯手段组织教学,特别是网络这种新生媒介的出现,既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各自的特点自主安排学习,同时也使得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互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但远程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动机不强烈或者习惯传统面授的学生在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时,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英语远程教育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认知论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一记录这些知识。传统教学强调一般原理和抽象规则的传授,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则是着重语法的解释和背诵,这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容易使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而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内容要与实际问题类似注意知识表征的多样化。电大英语远程教育摆脱了传统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上传大多媒体资源,力求实现声音,图像,文字全方位的整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锻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境化的网络资源和小组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协作与会话一一意义的双向建构
协作与会话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客观世界的一个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既可以是知识的学习者,也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老师既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环境的创造者,也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的参与者。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协作,资源共享,可以更全面地建构对新信息的理解。而且这样一种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电大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网络上提供BBS留言板,E一mail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英语角,旅游英语实践,商务英语实践等,此外,还展开多次小组讨论。学生针对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进行资料搜索,自主学习,协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满足了学习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三)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其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并将其与自身己经掌握的经验建立某种联系,旧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起新信息的意义。学生不是机械的记录和背诵笔记,而是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建构学习论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构成的,所谓结构良好领域主要指的是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构不良领域是指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经验与知识。建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以理论来进行,而是用自身丰富的经验进行分析。应用到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淡化了知识点讲解,而是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意义建构。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结构不良领域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四)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总结
学生的自我评价或自我反思,指的是学习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学习者对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学习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调节能力。及时地对学习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策略及时调整,在动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同时也应当及时反思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的设置和实施,以便进行全程监控和及时调整。电大远程教育设计了《学习活动记录表》,师生分别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以后的情境设计、问题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实践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交流沟通的工具,语文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的开放性、综合性又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媒介和阵地。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开发少儿智力、培养综合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育界对小学语文教育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原理的探究和运用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与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效的结合方式、改进应用效果、探索应用规律,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而且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等[2]。与以往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相比,多元智能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多元性
以上八种智能因素多维并存、独立表现,即智能以多元化形式存在,一个人的能力可能在一种或几种智能因素上表现得更加突出[3]。因此评价学生应全面综合考量,学生能力才能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教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2)差异性
由于每个人的智能均相对独立存在,且个体间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产生的培养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智能发展程度,正视个体间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培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实践性
加德纳把智能看做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即来源于实践,并指向实践,从而培养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新产品的能力。因此相较于其他理论,更注重实践性。
(4)文化性
加德纳认为:智能与社会环境、文化取向、价值标准等密切有关,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智能的理解各不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理念重构
(1)构建乐观积极的学生观
著名作家席慕蓉学生时代人文素养得到了单方面的高度发展,逻辑智能却遭到了压抑,以至于数学考试只能交白卷。数学家华罗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是生活实践能力很弱,往往需要有人照顾才可以。从传统的学生观来评价,上述两人均可列入智力低下之列,而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没有绝对的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
(2)形成欣赏肯定的教育观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欣赏肯定的态度积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和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欣赏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同时,教师应配合其智能特点,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促进其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3)发展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在传统教育中,考试测验分数是评价学生发展的主要指标,而考试测验过分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不仅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潜能,而且难以有效帮助教师全面、完整地评估学生潜力。我们应摒弃传统的评价观,以全方位、发展性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更为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不仅能够打破旧有模式,而且可以尝试全新、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4]。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思路。
(1)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前提就是对每个学生智能特征的充分了解和充分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才能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通过访谈、调查、测评、观察等收集学生学习资料、了解学生成长经历、建立学生成长卡片等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为开发其多元智能奠定基础。
(2)课堂切入的多元化
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形式更为灵活,在一节课中把八种智能全部体现显然不可取,而且可能引发负面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每篇新课文时,应找准教材的切入点,采用音乐、游戏、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入多种智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寻求最佳切入点,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发展。
(3)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后,教学形式也应实现多元化。如教师可综合考虑学生差异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课堂合作讨论、表演课本内容、课后研讨等,使得学生全员参与、人人锻炼、团队合作、发展智能,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并且在小组成员间营造互相竞争、互相激励的良好氛围。另外,积极引入信息网络技术,以声、图、文、动多种形式表现授课内容,化枯燥为灵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创建新的评价方式。试卷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条途径,还可以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外知识的丰富性、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改革试卷题型,加入“画画、编故事”等活泼的题型。
(5)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后,应积极创新创新作业形式,如请学生提前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录像等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在班级中交流,资源共享;课后则根据课文内容编绘连环画等,从而起到巩固知识、拓展智能的效果。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构建多元智能的舞台。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开发、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取得了一些效果。
(1)多种形式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情境导入部分,我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配乐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倾听并思考。同时,为学生的说话训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有背景、有提示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训练。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按要求个别朗读、换不同问答形式朗读、男女生互读、同桌合作朗读、分小组配合读等形式训练“读”的能力。同时,我对“写”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有书空、描红等,训练书写能力。
(2)交流反馈提高内省智能
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我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并提出了若干问题。接着,先让全体学生进行准备,再请若干学生回答,要求回答不够好的学生认真倾听其他说得好的同学的示范,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然后让他们再说一次,从而起到自我修改、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效果。我则在必要时给予评估、示范,使学生及时调整。在教学中,通过反思,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会取得明显的进步,同时,还能有效地开发内省智能。
(3)语言训练强化数理智能
朗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朗读理解训练,让其寻找、筛选、加工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如类比、对比、因果、逻辑等关系的敏感性。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我请全班男女生对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然后,媒体出示一问一答的形式,请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句式,朗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这些朗读具有挑战性,学生通过寻找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使思维和表达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数理—逻辑能力。
(4)多重手段促进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学生感知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能力。我多次利用真实空间如教室、实物、图画及利用学生想象能力等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如学习“方”时,利用课桌引入“长方形”的概念;学习“伞”时,则以雨伞实物来说明气组成结构,并利用动画片来帮助学习汉字的演变。利用真实空间、实物、图片、板书、图解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开发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合作学习塑造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后从而实现团队合作的能力。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课堂上小组合作辩论合作表演,等等,不仅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而且使学生愿意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此外,我邀请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表演等进行评价,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环境和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充分发挥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优势,学生的交往智能也在评价中得到了提高。
(6)贴近生活培养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就是要创造环境,使学生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摸索自然界的规律。由于条件、环境、教学计划等限制,不可能把《比尾巴》的教学场所设置在动物园。因此,我通过家校通的联系渠道及时和家长沟通,建议他们课前或课后陪同孩子参观动物园,让学生全面贴近自然环境,调动各器官去感知事物;根据观察,收集自然观察的资料,制作动物剪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7)创设情境开发音乐智能
语文是以语言和文字为媒介,表现生活并表达思想感情,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而小学生善于模仿、节奏感强、易于激发音乐潜能。因此,我积极尝试了将音乐、舞蹈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音乐创设特殊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内容、体验情境交融效果。另外,通过设计边打节奏边朗读课文的教学环节,把音乐中的节奏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中,使学生体验到文字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为学生的记忆与积累提供支架。
(8)设置游戏培养运动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授课内容设计表演项目,从而提高学生运动智能。如在反义词的学习过程中,将肢体语言与词语学习有机结合。我说大,学生说小;我说方,学生说圆;我说高,学生说矮,同时要求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其含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同时训练了肢体语、口语和书面语,促进了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实现了动作与表情的协调,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教学内容。
四、结语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且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美]加德纳著.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多元智能 阅读教学 作业设计 评价 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它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有机构成部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构建全新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大大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多元智能理论理念的提出
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传统智能观,过分地重视学生语言和教化功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多元潜能的拓展。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多元智能理论这一全新的智能观作为理论依据,小学语文的阅读也为多元智能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每个人的智能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智力结构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将它们进行最佳配比,充分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挥,实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多元智能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强项,使教育产生最大的功效。找到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新途径,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全新的教育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从而使他们有时间通过阅读,逐步展开多方位、多层面的联想想象,阅读时,读者与读物在进行无声的对话,理解是两者间互相沟通的必经之路。联想和想象对理解有重要作用。它能将眼前的信息和以往的知识勾连起来,并能根据文字进行再造想象,使文字衍化为语言,幻化成画面,最终使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得到锻炼。在学习语文诗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诵读诗句,一边想象这些诗句所幻化成的画面,脑海里,画面伴随着音律不断浮现,学生慢慢就进入到了诗句的意境之中。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都得到了拓展。学生阅读这些作品,音乐智能、画面智能、语言智能等都会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到升华。阅读太过简单与粗略,有时很难理解和吸收书中有用的知识,更不用说作者隐藏文字背后的意境了。我一直提倡和坚持品读,让学生去悟,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作者,去吸收书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该涉及多种智能领域,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多方面潜能,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喜欢上阅读,并从阅读中收获成长,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向学生展示多方面智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到乏味,激发不出学习热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实践性作业正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根据课文内容编绘连环画,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编出多幅画,发展空间智能。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把作者没有写出的内容写出来。如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它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把它们的故事写下来。教育的任务就应该是促使个体尽快地在其所具备天赋的那些智能渠道里充分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给学生一些权利,还学生一些自由,让学生自由起来,快乐起来。正如加德纳所说“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