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3 22:04: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民族风俗习惯
分住在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天然林的5个寨子里,土地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长期居住着村民400余户、2000余人。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尽管已经“无猎可捕”,但是,这里的男人仍然保留着标准的“背枪配饰”。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苗寨”面积不大,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整个“岜沙苗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岜沙苗寨”全系苗族,衣着极为传统,发饰极为奇特。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普遍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看待生死十分坦然,他们非常朴素的认为,人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让四季常青的树木延续人类的生命。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家人都要为降临人间的小生命种上一棵树,并对这棵树进行料理保护,祈望这个孩子像这棵树一样健康成长。岜沙人的丧葬习俗是神奇的,岜沙人没有在生前就准备棺木的习惯,一个棺木,择地埋葬后,即在墓穴上同样种上一棵树,表示先人的生命与树同在,让生命在自然中继续延续。岜沙人把生命融于自然,融于村前寨后的每一棵大树,形成了岜沙独特的树葬风俗习惯,因此,在岜沙,只见古树参天,森林密布。禁止滥伐树木,很早就成为村规民约:只要发现有人盗伐树木,就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猪肉供全寨人吃,以示警告。村民们因生活所需,上山拾柴都自觉保护幼苗和树干。占里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东北25公里,全村不足800人。是一个长时间保持人口低增长的侗族聚居村,这里古木参天,流水潺潺,景色迷人,民风淳朴。应该说,占里侗寨是一个深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村寨。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子多福”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而占里人自觉格守着古老的盟誓,维护着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生育观,数百年来人口几乎零增长。任凭外界如何变化,这里依旧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对树木的崇拜也是占里人世代不变的信仰。神秘的树葬,更是一道独特的风俗习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构都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村寨、乡镇所组成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要受到各种习俗及规则的制约和影响。“岜沙苗寨”与“占里侗寨”人们的生活方式,充分说明了从家庭—家族(家支)—村寨(族群)的演变及放大的过程。也就是为了维护从个人到家庭、家族、村寨直至一个民族的利益。个人的生存就像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风俗习惯确实又把个人利益同家庭、家族、村寨以及民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民族风俗习惯对于个人的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成为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族习惯彰显智慧的体现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结构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指出:“在一切有组织的动作中,我们可以见到人类集团的结合是由于他们共同关联于有一定范围的环境,由于他们住在共同的居处,及由于他们进行着共同的事务。他们的行为上的协力性质是出于社会规律或习惯的结果。这些规则或有明文规定,或是制定自动运行的。一切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都明显是属于学习得来的。”[1]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这里所说的“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指的就是风俗与习惯法,通常讲,风俗是“自动运行”的,而习惯法是强制实行的,具备法的特征和功能。岜沙人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来源于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及其人类共有的“万物有灵”的观念。而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实际又始终贯穿了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更为神奇的是,岜沙人在观察世界与大自然时,不是远离世界和自然,在世界之外去观察世界,超越自然去观察自然。他们认为,他们天然就存在于世界与自然之中,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因而他们总是以人为尺度去观察、体会世界和自然,并将世界和自然拟人化。对那些一时不可解释的现象、超人及超自然的力量,进而成为他们心目中各种各样的神灵。由于岜沙人非常接受“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依然相当盛行,时刻反映了他们的生活逻辑与规律。其中以树木的崇拜最具有代表性。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就是对树木无限崇拜最为鲜活的例证。岜沙人对树木的崇拜,听说起来让人难以自信,从古到今,岜沙人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60年代修通过境,可就是没有汽车到岜沙拉走过一根木材。岜沙人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的例外,是发生在1976年,北京修建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岜沙人怀着对无限敬重的心情,毅然决定将全寨一棵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用于修建纪念堂。尽管今天的岜沙人生活并不富裕,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贫困”线的标准。但是他们从不因生活所困,而砍伐树木。而占里人则流传有种种植树造林的传统,其中“嫁妆树”的习俗最为著名。即孩子出生之后,便为之栽种一百株衫树苗,作为儿女成家的嫁娶费用,甚至有的母亲还专门为女儿栽种“嫁妆树”,预备嫁娶费用。作为经济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的贵州,无论是经济建设的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是相对发展滞后的,但是,大家共识的贵州,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素有公园省之称。同时贵州也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42.53%的省份。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根据贵州省林业厅2012年的统计,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森林覆盖率达63.44%,大幅度的高于全省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而地处在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黔东南州从江县的森林覆盖率达68.24%,同样也高于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贵州有70多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目录,绝大部分珍稀植物在黔东南州都有生长分布。当然,从江县的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可能因历史、环境、地理、地貌、气候、经纬度等等因素的影响,但当地的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
从法理学上讲,法律渊源一般可分为法的正式渊源和法的非正式渊源。法的正式渊源是指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习惯是否具有法的特征、法的功能、法的地位、法的作用,在学术界和实务界,是有不同看法的。从法的特征看,习惯显然不完全具备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但是,习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其规范作用、社会作用是明显的,通常讲,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手段,社会作用是规范作用的目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手段主要就是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创建新的社会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当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时,习惯就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适当方法”[2]。岜沙人、占里人的习惯,在他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非常贴切地体现了这一特征。1.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具有法的规范性即不特定性和反复适用性。他们对树木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有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的村规民约。若有违反者,将受到处罚。2.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特征普遍性痕迹。作为国家意志的法,其表现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法,也可以表现为政策、甚至风俗习惯等。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灵世界里习惯时刻调整和维系着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调整的深度和有效性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强于国家法。习惯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实施,社会秩序自然地维系与调整。3.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特征,以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村民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村规民约设定,对树木的栽种和对擅自滥伐树木的惩罚,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措施,保证习惯得以完整的实现。以求达到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可持速发展的目的。不容讳言,尽管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某些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当地村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并且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继承,与他们的祖先、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目中,尽管从效力上而言,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没有神话传说和现行法律那样高效力,但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却远远不及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还包括当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时,习惯就可以作为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适当方法。正如德国法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所说:“什么使得一种风俗习惯能成为习惯法?不是原始上的可强制性以及长时间的规律行使,而是相关规定的社会伦理内容,是针对共同福祉的。”[3]但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毕竟不是习惯法,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不能将习惯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因子视同政策和法律,更不能代替法律。当然,我们对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也存在不断认识、挖掘、整理的过程。
四、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已经成为守护
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范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岜沙人、占里人,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在贵州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生产、生活,形成了完全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风俗习惯,对水土的保持及气候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非常有效的抵御和防范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确保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速发展。他们通过习惯有效的解决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纠纷。正因为如此,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特别是禁止滥伐树木,普遍融入县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及新型农村建设规划等等规范性、制度性、强制性措施和手段的制定。在当地绝大多数村规民约的制定,尽管侧重面不一样,都将禁止砍伐树木作为村规民约的核心,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管理格局。由于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独特的自然生活习惯以及天然的立体生态环境,近年来,吸引了各类有识之士的目光。当今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已经成为贵州的一张旅游名片,占里侗寨还入选“2013年中国最美田园”的美誉,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保护民族村寨,特别是岜沙苗寨,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已经成为贵州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人们到“多彩贵州”旅游的非常向往的必到之处。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岜沙人、占里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们表演和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饰、生活习俗,打理着以家庭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发展原生态旅游,成为他们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的路径之一。可以预见,原汁原味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习惯,已经成为日益兴旺的原生态旅游的主打产品。随着旅游产业的提升,必然会引爆上下游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超常规的为当地经济发展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民族特有的,才是自己的,也只有民族特有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习惯是多彩贵州、神秘贵州的一朵奇葩,表现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共同信守的行为准则,对当今社会秩序的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奖励补偿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的法理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岜沙人、占里人生活的贵州省从江县经济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按照国家的政策标准核算,贵州省从江县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我们说,国家级贫困县没有歧视的含义。尽管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都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开发和限制利用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讲,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对自然、植被、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诸多方面,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的。谁都不会否认,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经济建设发展的成就,经济实力有了大副度的提升,国力大为增强,经济总量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我们国家的西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西部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二者相互依存,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从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后,无疑应该返哺西部地区。在我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当下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所导向的基本内容。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全面实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的奖励和补贴政策措施,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可以说“功不可没”。作为长期栖息在西部贵州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风俗习惯,理应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经济的、法理的层面讲,也应该享有适当的奖励和补贴,以解决他们温饱之忧,为自然生态的保护增添“助推器”。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生态环境 保护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特别是最近十年,党的富民裕民政策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差距在缩小,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成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美好追求。但是,从很多农村地区的现状来看,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逐渐呈现令人担忧的状况,而这与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同时急功近利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策略也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成为了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直观体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善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那么,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环境卫生较差。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并不同步,主要是垃圾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垃圾污染主要表现在垃圾的随意丢弃和垃圾的长期堆积不能及时清理;而污水污染主要是污水的随意排放,基本上没有处理污水的设施。
(二)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水是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的必需资源,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枯竭成为制约农村安定发展的一大因素;同时,部分微小污染企业的乱排乱放使地下水水质变化很大,部分地区饮用水不达标,导致居民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很多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高产的目标,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从而造成农作物和土壤的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另外,每到夏收、秋收季节,很多农户为了方便自己生产,往往随意倾倒、焚烧农作物秸秆,从而造成大气污染。
(四)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为了家庭的增产增收,家庭副业在当前农村发展很快。很多农户都进行畜禽和水产的养殖产业,如养鸡、养猪、养鱼……这些产业的发展在给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到了夏季,畜禽的粪便随意堆放,导致恶臭蔓延,严重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五)整个生态体系受破坏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来,由于缺乏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导致森林资源数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的趋势,而环境的恶化使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弱,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个别物种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
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不符合我国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在战略。因此,关于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基础。那么,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保新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投入,要大力发展环保型的技术,并努力推广。如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搞好农村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的思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力争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
很多时候,一些农村环境恶化的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监管与指导不够及时有一定关系。因此监管非常重要。要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
(四)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
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
(五)加快农村环保法规和政策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形势喜人。但是,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致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有着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适度开发,林业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就目前而言,我国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令人担忧,过度开发给林业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森林资源严重退化,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担忧的首要问题。
2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林业保护意识淡薄,未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林业能够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这些都体现了林业的生态效益。林业的社会效益则主要是指林业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能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生态支撑,林业的社会效益集中体现在它所创造出来的林产品上。国家为了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林区人员的行为规范作出了管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林业始终未充分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林区保护过程中,时常出现基础设施薄弱、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滥砍乱伐等行为,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林业中低效防护林所占比重过大,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森林的人均占有量也极低。除此之外,不合理的林区管理制度,也造成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以上种种原因及现象,都引发了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低下。
2.2林业修复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较低
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低,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缓慢。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大约只有25%的职工具有具备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构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具备极其简单的操作技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明显。除此之外,在对林业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极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对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极低。
2.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发展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管理建立起相对完善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未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未建成完整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2)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网络覆盖面不广,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3)目前的林业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林业的信息化管理面临一定困境;(4)林区地理位置复杂,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服务系统难以覆盖。
3加快林业修复,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亦即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优势,同时实现资源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而这必须以科技作为支撑。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科技作为依托,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除此之外,要贯彻落实科技兴林、科技护林的各项政策。同时,要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完善林业开发的方式,强化林业生态修复的强度和成效,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保护。
3.2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林业生态修复的关键是进行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式,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利用。在林业产业的开发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要综合考虑,寻求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就第一产业而言,要深入分析市场状况,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次生林,缩短原材料生长周期;就第二产业而言,要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实现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向高端利用的转变;就第三产业而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将林区旅游和花卉栽培作为发展方向,转变林业资源利用率低的的现状。要进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型林业产业,推动林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要对林业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充分挖掘出林业产业的优势,形成林业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使林业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要改组人员结构,培养林业产业的专门人才,使林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修复工作的展开奠定物质基础。
3.3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优化,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3.1要加强林业生态修复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对林业生态进行修复,是对生态环境的良性改造,能实现改善水土流失、防止洪涝频发等目的。林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利用过程中,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对林业生态的管理和修复,由此导致环境逐步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必须对林业生态进行修复,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3.2合理分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效益作为支撑;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林业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能,必须将二者统一于一个整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由此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由此可见,要合理、科学的开发林业资源,注重对林业生态的修复,只有这样,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才会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支撑,才有可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持续、稳定。
3.3.3要尽可能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在发展林业产业的时候,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优势,促进经济利益的增长,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要加大林业修复的力度,保证林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提供可能。所以,要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大林业生态修复的力度,为环境保护提供完备的物质基础,促进生态环境的不断优页)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尺度
中图分类号:F590.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4000107
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理论引入我国并逐渐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也成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自此在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生态保护也被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2004年4月8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指出:“在民族民间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特色鲜明的民族聚集村落和特定区域,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了“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确立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2011年8月,全国已建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如何建设好实验区并将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国,是当前文化生态保护理论需要加紧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我国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尺度及其进展作一梳理。
一、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指出,生态学理念被引入社会科学中研究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学就是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1]。墨菲则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2]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主要研究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以及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3]。美国地理学家苏尔开创了人文地理研究的“文化生态学派”,提出既要重视研究人类文化塑造地球表面的过程,即文化景观的创造和变化过程,也要重视气候、土壤、河流、植被、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并提出“环境响应”(environmental response)理论,即一个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其产生不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刺激,而是来自于后天获得的文化。这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一个特定文化对生存环境的响应[4]。
文化生态理论的提出来自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对于早期的研究,批评者认为,文化生态学未能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通常在“小型地区”进行,其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较大地区,不仅需要研究过去,而且应该研究变迁[5]。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文化生态研究的理论及其应用有了较大拓展,影响也相应扩大,而我国国内尚处于初创阶段,基本理论研究和构建显得薄弱,应用研究却走在前面[6]。
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适宜的研究尺度是明确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范畴的基础。尺度是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7]。根据文化生态现象的时空表现和演变过程,笔者认为,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尺度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二、宏观研究尺度:
文化多样性研究在宏观层面,研究者强调文化生态的系统性,把文化本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或者存在状态,从文化哲学的高度研究人类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等内容。
第一,生态系统论。方李莉把文化比作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并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对人类文化整体而言具有结构。她认为,现代性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解决文化生态失衡需要提高文化自觉[8]。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9,10],具有生态性[11,12],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13]。
第二,生存状态或精神状态论。研究者认为,文化生态是人在融合了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存状态。它不仅着眼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14],倡导“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15];它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人民大众的心理状态,其核心为社会公理[16]或者是区域性的精神生态[17]。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延伸,它体现在对人类(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强调,以人的审美理想体现着人们的灵魂和民族的心声[18]。
从宏观上来讲,保护文化生态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19]。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文化生态保护;二是某个民族的某类文化或特定文化事项赖以生存的条件的保护。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应注意做好“保护和建构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的适应机制、建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制、文化生态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等方面工作[20]。三、中观研究尺度:
区域文化生态研究把文化生态作为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加以研究,既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涵,也给文化生态保护实践工作提供了指导。对特定区域空间文化生态及其保护的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特别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区域文化生态
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目的,就是揭示使不同区域各具特点的特殊文化特征和模式的起源,并非要得出能够应用于任何文化-环境区域的普遍原则。对区域文化生态调查可分三个步骤:首先,必须分析物质文化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运用某种特定技术来开发某一地区时涉及的行为模式,三是确定开发环境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模式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21]。可见,区域文化生态研究的关键是与生产手段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司马云杰也认为,区域文化生态研究的重点是人类文化行为,研究环境适应的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22]。
文化地理学认为,任何文化都带有该文化形成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印痕[23]。现代文化生态学立足区域,探讨区域文化群落与其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在规律[24]。江金波以此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粤东北客家民性及其生态成因与文化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25]。角媛梅认为,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就是以梯田稻作为中心的哈尼族生活与环境相协调的人地系统,其由森林生态子系统、哈尼族村寨文化子系统和梯田生态子系统所构成,在空间上形成了特殊的林-寨-田的结构[26]。
(二)外因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是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旅游与文化生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商业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生态[27]。张中波以丽江古城为例认为,旅游开发导致古城文化生态失衡:古城本土居民的大量外迁、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商业氛围的加重和文化氛围减弱等[28]。李文兵认为,在旅游背景下,经营者、管理者、游客是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的三个切入点,文化生态演变路径为社区旅游参与-物质文化变迁-制度变迁、村民旅游感知-精神文化变迁-制度变迁。文化生态演变趋势为:(1)物质文化演变表现为古村落村民居住空间转换,古村落经济结构转换,(2)精神文化演变趋势表现为宗族文化,(3)风水文化的相关仪式以及传统民俗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4)制度文化演变表现为建立在现代法制基础上的制度文化保障功能得到加强,民主氛围增加[29]。四川白马地区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大众旅游开发模式会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冲击[30]。
对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学者提出原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次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再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31,32]。王维艳等认为,泸沽湖摩梭本族人口表现出低速抑或负增长趋势,“计生”、外出打工、旅游经营制度及过度旅游开发等文化生态因子正在对摩梭母系文化的存续构成潜在威胁[33]。
刘壮讨论了地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羌族生活、生产方式、民众的文化心理等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影响[34]。苑焕乔认为,城市化所致的人口大幅下降、传统意识淡漠,使得京西灵水村“秋粥节”文化环境急剧恶化[35]。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文化生态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生态实践。它的建设,是根据同一性质的区域文化特点,选定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价值观和民间信仰以及诸多文化具体表现形式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群聚落空间予以特别的关注,使这一特定地区的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健康传承[36],这是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37]。应在多层面整体推进:在环境层面,着力于对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在经济层面,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积极营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氛围;在社会层面,通过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借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城镇或村落衰退带来的种种内在问题[38]。文化生态的保护,不是简单划定数片“生态文化保护区”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对抗“现代性”的当代生活世界中逐步形成文化自觉,需要在无形的制度建设和有形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广泛的居民参与[39]。要把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40]。然而,在文化生态区保护过程中,文化主体存在若干问题:传统生活不复存在、民族文化迷失、文化传承人的危机、留守人口比例失衡,因此应加强民族文化主体保护[41]。
(四)民族文化生态研究
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文化生态,其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联[42]。杨建华等将西南文化生态圈内的诸多文化群落分别划入到相应的亚文化生态圈、文化生态丛、文化生态簇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层级体系之中[43]。学者们提出了若干保护方略,如“文化生态园”模式[44]、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45]、民族文化生态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等。以文化生态村和生态博物馆的方式保护乡土聚落和文化遗产的做法,在国内越来越多。但生态博物馆不只是一群建筑,而是一个社区,它所保护和传播的不仅是文化遗产,还包括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原住民的文化启蒙和教育引导。尹绍亭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由当地民众自觉参与的、自主经营、管理的中国乡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46]。有学者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两个成功模式:一个依托景区的发展模式(贵州仙人洞村),一个是原生态文化村寨的发展模式(云南南碱傣寨),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村寨特点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47]。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三种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需要两个重要条件:良好的社区参与、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方案[48]。四、微观研究尺度:
文化生态因子研究对具体文化因子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迁予以研究,从整体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各种民俗、民间工艺、传统音乐、口头传说等都是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对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浩瀚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造物观念、造物与环境的关系、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结构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49]。潘鲁生等倡议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纳入全民教育领域,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立指定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域,设立文化旅游的景点,建立民艺资料馆所,设立民艺研究机构,在有条件的都市科研院所设立民艺作坊,吸引民众参与,体验民间生产、生活方式[50]。河洛大鼓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其发生、发展、衰败的每个环节都反映着河洛文化的生态状况,因此应从河洛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考察寻求保护策略[51]。挑担、砍柴、走纸寮作为闽西传统时期的主要劳动生产方式,以及与这些劳动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共同构成了闽西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52]。客家“好歌”文化生态变迁:形式由集体性的山间劳动变成娱乐休闲;内容由爱情生活变为现代化发展;方式由即兴演唱发展到专业化创作;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团体组织表演等。客家山歌表现形式丰富,并融入文艺创作、民族旅游,但这种变迁丧失了固有的独特韵味[53]。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以及生活模式教育三个方面,为云南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54]。有研究认为,传统音乐舞蹈艺术,对其保护主要有三种观点:(1)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2)对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借助市场力量保护,走市场化道路;(3)对于有些口头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据其形态特征决定特殊的保护方法,即活态传承[55]。
对于微观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有人提出合理旅游开发[56]、“师徒父子”传承[57]的方式,还有一些针对某项文化事项的具体研究,如对“唱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发展和创新[58]、对上党梆子要保护好戏曲小生态的活态特征[59]、洮岷地区“花儿”的文化空间保护[60]、非文字生活世界发掘[61]、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等[62]。
五、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简评
(一)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应以宏观尺度为指导,立足于中观和微观尺度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然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宏观研究尺度。因此,需要在现实的空间内和可控的条件下,通过可操作的技术手段,开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审视文化生态研究的三个尺度,笔者认为,应该以宏观尺度为指导,以中观和微观尺度为基本立足点。其原因如下:一是遵从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原始内涵,二是研究尺度的可操作性。文化生态保护对象是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文化生态保护必须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文化生态保护主体是社区居民,只有文化凝聚力较强的社区居民才能真正参与区域文化生态保护。三是现实需要。无论是自然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从整体出发的文化生态保护,都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之一。因此,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开展具体研究是我国文化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
(二)文化生态保护原则
文化生态保护强调三个原则:(1)整体性:文化生态保护整体性首先是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即并不单纯保护文化的符号、语言、规范等,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保护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既涉及自然环境,也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其次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即互相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2)针对性:区域文化生态差异性明显,环境和文化生存之间的互动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保护。首先应针对不同类型文化生态开展类型化研究和保护。如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特色文化村寨、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特色村寨等。其次,针对具体文化因子开展个别化研究和保护。区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因此,应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保护方略。(3)参与性: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是生产、生活于特定环境中的社区居民,也是保证文化活态生存、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基础。应加强对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参与意愿、参与路径等内容的研究。
(三)文化生态可持续利用
一是应采取分层次的开发模式,即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层次开发:对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类遗产应优先开发;对工艺、美术类等生产性遗产重点开发;进行产业化开发,对仪式、节事、习俗类制度性遗产控制开发。
二是应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旅游开发可能会给文化生态保护带来消极影响,如过度性开发、商业化污染、社区参与不足、居民迁移、文化涵化等,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就是供旅游者观赏游玩的旅游规划区,“后台”就是远离旅游者的规划控制区,目的是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的传承,严格控制开发。
(四)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汇集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哲学、社会学、艺术学、民族学、旅游学、民俗学、建筑学、规划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博物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各学科研究尺度和向度各有不同(参见图1)。图1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学科分布图
因此,研究方法也应呈现多学科特点。文化生态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民族志法等,随着相关学科的介入,抽样调查、跟踪调查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应得到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还应当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如GIS、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等。
概言之,文化生态系统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文化生态研究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这对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和方法,又要使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Steward Julian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36-42.
[2][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3]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 [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4]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22(5):625-634.
[5]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6]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11-24.
[7]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8]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9]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3):82-85.
[10]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1):93-97.
[11]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10):118-120.
[12]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1-7.
[23]《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组.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
[14]严俊杰,黄正泉.“两型社会”的文化生态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63-66.
[15]毛海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J].文化遗产,2011,(2):105-111.
[16]王长乐.论“文化生态”[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1):47-52.
[17]吴圣刚.论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1):111-114.
[18]徐张杰.“文化生态”及其“价值标准”的相对性浅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2-124.
[19]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109-112.
[20]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2-64.
[21][美]杰里・D.穆尔.文化学家的文化见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8.
[2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200.
[23]黄成林.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4):299-307.
[24]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84(4):119-124.
[25]江金波.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6]角媛梅.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00-103.
[27]付薇.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关联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52-53.
[28]张中波.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文化遗产型景区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C]//2008年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29]李文兵.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以张谷英村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1):98-102.
[30]连玉銮.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个案研究――兼论自然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05,20(3):13-17.
[31]林美珍,吴建华.文化生态: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J].福建地理,2004,19(2):22-25.
[32]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26(1):66-70.
[33]王维艳,林锦屏,李强,等.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孤岛”及其文化生态透视――兼论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的保护[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1):18-23.
[34]刘壮.从文化生态看5・12地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9,(6):6-10.
[35]苑焕乔.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70-73.
[36]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当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12.
[37]陈淑.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析[J].中国博物馆,2008:(3):97-101.
[38]张松.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3):27-36.
[39]张松.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2009,(6):94-96.
[40]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文化遗产,2010,(4):24-30、66.
[41]王晖.文化生态问题中的文化主体保护[J].求索,2009,(2):96-98.
[42]徐建.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6-10.
[43]李建华,夏莉莉.文化生态层级理论下的西南聚落形态――以大理喜洲聚落为例[J].建筑学报,2010,(S1):55-57.
[44]李阳.辽宁锡伯族文化生态资源产业化保护与利用[J].文化学刊,2010,(6):124-128.
[45]周庆行,曾智,刘燕.论以文化生态为依托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06,(1):44-45.
[46]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当代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
[47]王国祥.民族文化生态村:当代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探索实践之路[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35.
[48]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4):49-58.
[49]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7.
[50]潘鲁生,唐家路.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纵横谈[J].山东社会科学,2001,(2):104-106.
[51]刘英丽.从文化生态视角看河洛大鼓的兴衰与重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58-161.
[52]王维娜.劳动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化遗产,2009,(2):134-140.
[53]刘晓春.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艺研究,2008,(2):92-99.
[54]汪瑶.对红河州石屏县的两所学校和富民县小水井村苗族唱诗班的考察――从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看云南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4):78-80.
[55]汪瑶.对云南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的初步探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2):59-62.
[56]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57]杨广敏.海峡西岸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机制与经验[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75-81.
[58]孙悦湄.宁波象山曲艺“唱新闻”文化与社会生态研究[J].艺术百家,2010,(6):152-158.
[59]李春沐.“上党梆子”的名实之辨与戏曲文化生态[J].晋阳学刊,2008:(6):120-121.
[60]郝苏民,戚晓萍.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区KPT村为个案[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1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主办单位:国家环保局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4831
国内刊号:32-1766/X
邮发代号:28-11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论文摘要: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1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最高。
群力外滩是哈尔滨市区唯一的自然状态湿地,经过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并受人为因素干扰,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湿地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该湿地的保护、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2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2.1德国莫海姆市湿地保护
他们以“让河流做自己的事”为理念,用更自然化的手段来达到防洪、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多重长效作用。通过重建缓冲带、增设与河道垂直的开口、鼓励小规模泛洪、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等手段,不仅可以培育河滨生境,逐步实现河道半自然化;而且可以减低洪水累计风险,减少洪水危害。该项目由堤防后退1.3km获得2.02km2圩田,作为泛洪用地,并在圩田内开辟了3.5hm2林地,提升了滞洪空间的景观和休憩价值。
2.2安姆斯湖湿地恢复计划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始建于一个填平的安姆斯湖湖区上。后来,这个购物中心被废弃,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彻底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并在其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规划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尤其重视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在进行湿地的规划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把生态学引入到传统规划中,并与其有机结合,经过科学的设计,达到重建生态系统,防灾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群力外滩生境分析
群力外滩滩地地势平坦,高程在116.00-120.00m之间,平均高程117.57m,在松33大断面处,高出20年一遇水面线(116.52m)1.05m。该滩地以耕地为主,大部分渔塘也被改为耕地。人工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31%;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5.69%。土地多为当地村民开垦种植,农田基本成片。对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水分状况、光照、风等因素,认为该地区现状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经过分析,可知:由于湿地基本条件缺乏,现状原生湿地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状较大面积的田地上主要是农作物,其余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一些撂荒地已经开始向自然植被演替,主要为田间杂草(占植被总面积的50%以上);在比较低湿的地方分布有沼泽植被,面积占5%左右。群力外滩的夏季常见鸟类中,除大量的鹭类及常见的麻雀、家燕之外,其余鸟类遇见率均较低。论文关键词:湿地;生态;景观;生境
论文摘要: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1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最高。
群力外滩是哈尔滨市区唯一的自然状态湿地,经过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并受人为因素干扰,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湿地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该湿地的保护、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2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2.1德国莫海姆市湿地保护
他们以“让河流做自己的事”为理念,用更自然化的手段来达到防洪、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多重长效作用。通过重建缓冲带、增设与河道垂直的开口、鼓励小规模泛洪、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等手段,不仅可以培育河滨生境,逐步实现河道半自然化;而且可以减低洪水累计风险,减少洪水危害。该项目由堤防后退1.3km获得2.02km2圩田,作为泛洪用地,并在圩田内开辟了3.5hm2林地,提升了滞洪空间的景观和休憩价值。
2.2安姆斯湖湿地恢复计划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始建于一个填平的安姆斯湖湖区上。后来,这个购物中心被废弃,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彻底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并在其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规划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尤其重视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在进行湿地的规划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把生态学引入到传统规划中,并与其有机结合,经过科学的设计,达到重建生态系统,防灾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群力外滩生境分析
群力外滩滩地地势平坦,高程在116.00-120.00m之间,平均高程117.57m,在松33大断面处,高出20年一遇水面线(116.52m)1.05m。该滩地以耕地为主,大部分渔塘也被改为耕地。人工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31%;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5.69%。土地多为当地村民开垦种植,农田基本成片。对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水分状况、光照、风等因素,认为该地区现状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经过分析,可知:由于湿地基本条件缺乏,现状原生湿地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状较大面积的田地上主要是农作物,其余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一些撂荒地已经开始向自然植被演替,主要为田间杂草(占植被总面积的50%以上);在比较低湿的地方分布有沼泽植被,面积占5%左右。群力外滩的夏季常见鸟类中,除大量的鹭类及常见的麻雀、家燕之外,其余鸟类遇见率均较低。4群力外滩湿地生态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净化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尘埃、污染和废水。考虑减少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和噪音、并减少能量的消耗。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该湿地保护和利用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则:①生物多样性与主导性原则;②群落配置层次性原则;③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④经济合理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和再植。
4.1基质和土壤恢复
调查研究表明,群力外滩地区土壤类型以草甸土为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的土壤基质需要恢复,运用生态学的改良、改进、更新的手法对该地区的土壤基质进行恢复,根据现状调研分析,选择若干区域土壤条件好的,进行改良,无法恢复的板结土壤通过更新的手法进行恢复,主要是从其他地方搬运一些湿地土壤来恢复该地区土壤基质。
4.2水体环境的培育
规划中重视水体、绿化的有机结合,引入活水,将部分水体加以串联,形成整体水循环,增加土壤的含水性能,保证生态的连续性,该地区生态系统融入区域生态系统之中,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河道之间、绿脉相连,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品质。
4.3生物的修复和培育
野生动物微生物培育:湿地的植被必须体现生物多样性,不仅需要满足水生动物和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水涉禽的需求,而且必须在美学上具有吸引力。在保护现状生物和环境基础的同时,为了引进动物,在原来弃耕水田的基础上,规划了贫营养型和富营养型水池数个。在新建的水池中,为了动物的生息,使用了松木桩,留有弯岔、小岛等。除利用现有水渠外,还新建和扩建了一些水渠。栈桥和平台都选用了耐腐材料,为防止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一律不使用防腐剂。混凝土构筑物可能对周围的土壤、水、生物产生影响,一般都用木结构。
湿地植被培育:主要是湿地植物种类的植入和人为辅助的自然修复;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和异质性(或称多样性)。适当构建一些地表较高、水位较低的生境,在这些新的生境中种植乔木、灌木等中生植物,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持植被的连通性;建立树木廊道;草本植物物种源的本地优先原则:培育大面积的芦竹群落、低湿的香蒲、苔草等,并采用能自我维持的乡土植物,如野生结缕草、狗牙根等;适当地运用树木的快速构建原则;丰富仅存的山林季相景观,增加植物景观层次;根据生态规律配置湿生群落,尽量演替到稳定阶段群落的种类;尽量减少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保持湿地的自然特性;大大增加树木的比例。因为树木是许多生物(特别是鸟类)的栖息地和隐蔽所。
湿地植被物种选择:要满足湿地以上提出的对植被功能的需求,植物物种选择和配置必须根据湿地建设的进程,即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的变化。第一,种植的多样性可以抵消种植的失败。第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可以更适应条件的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例如暴风、水淹等)。第三,植物群落的式样化可以支持野生物物种的多样化。根据湿地建设的进程,即不同阶段和不同功能需求,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的植物名录。例如,目前只是湿地修复阶段,即复绿阶段,除了本地现有的物种,基本都是草本植物,增加适合在本地生长的木本植物种类。随着时间推移,引鸟功能的增加,增加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水涉禽的适生植物种类。随着时间推移,生态旅游的开展,增加景观植物物种。为此把各类适合群力外滩生长的工程物种分为四类,即:本土植物、复绿适生植物、对水生与野生动物具有价值的适生植物以及景观植物。
5结束语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生态思想成为其规划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全过程,生态学的方法成为城市湿地保护不可忽视的手段,纵观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都是根据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崇尚生态、自然,让城市湿地恢复到自然状态;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师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内容,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永华.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探讨.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
论文摘要:地级威海市建立以来,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威海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威海市生产总值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先后荣获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优秀 旅游 城市群、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坚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二者相互促进和互利双赢。主要抓四个重点。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节约型产业结构。按照“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思路,通过建设现代制造业、旅游度假和海产品加工出口“三大基地”,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积极培育 运输 设备、 电子 信息等“五大产业群”,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优化生产要素投向。从资源小市的市情出发,优先把土地、淡水等要素向投入产出率高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知名品牌集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加大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集约利用资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为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在产业项目审批上,坚决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所辖三市综合经济实力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在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城市空气质量全年有一半时间达到一级,达到了国家自然风景区标准。
二、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在城市建设上,坚持世界精品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 管理 、高水平经营,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居住在威海、创业在威海、成功在威海”的城市品牌。突出抓了五方面工作。提升规划的龙头地位。树立“一体化威海”发展理念,编制覆盖全市范围的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中心市区与所辖市区间的对接,建设组团式的城市群。大力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围绕打造世界精品城市,以公路升级、铁路提速、港口扩建、机场开放为重点,展开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坚持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的 公共 服务向 农村 覆盖,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空间结构融为一体、基础设施系统配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环境面貌各具特色、城乡 人口 素质优化的城乡发展新格局。积极稳妥地调整镇级区划。根据发展的需要,将原有的72个镇合并为50个,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转移,努力把乡村建设成城市的生态圈。优化整合 工业 园区。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原则,采取“小园拼大园、大园接大区”等方式,对全市的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避免要素分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 投资 强度和产出水平。
三、生态改善与 环境 保护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得以扬名、聚集人气、创造商机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既要靠现有的环境资源在利用中不受破坏,同时又要不断改善和培育。多年来,以创建生态市为目标,将改善生态与保护环境摆上同等地位,同步推进。重点做到“三个提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广泛开展了“碧海、蓝天、青山”行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小” 工业 、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强化滩涂、湿地和海岛的保护。实施“绿化、美化、精品工程”,提升城市的精美程度。搞好城市绿化立体化、园林化、森林化和城郊一体化,从在城市里建花园,转变为在花园中建城市;先后实施了“换新装”、“戴红帽”、“改门脸”和“光亮工程”,城市旧貌换新颜;坚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精挑细选,努力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有 文化 。围绕建设现代人居城市和 旅游 目的地,提升城市的生态优势。中心市区体现“海在城中、城在山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风格,形成高处山头翠绿、中间红瓦淡墙、低处碧波荡漾,山衬水托、交相辉映,全年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整体风貌。
关键词: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思路;遂昌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3202
1引言
遂昌县地处钱塘江和瓯江的源头,是全省“绿色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县生态建设全面加强,以休闲旅游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快速兴起,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基本指向,以保护自然生态为根本前提,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要抓手,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生态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不断增进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生态、生产、生活联动提高的新路,成为遂昌在全国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发挥流域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绿色加工等,打造以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为依托,休闲、运动、观光等有机融合的休闲度假天堂,成为遂昌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新兴区域。
2基本原则
2.1生态优化和生活改善联动
从流域“水系源头区域”和“经济后发区域”的双重属性出发,必须在发展中联动推进生态优化和生活改善。把生态优化作为流域发展的根本前提,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推进实施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推广应用若干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把生活改善作为流域发展的根本指向,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生态经济,推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库区下山脱贫进度,为生态保护提供长远保障,实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目标。
2.2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驱动
从流域的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出发,必须在发展中把休闲旅游置于主导地位,坚持“高端定位、品质开发”,聚力发展休闲度假、温泉养生、水上运动、峡谷观光等核心产品,使之成为流域经济长远发展的支柱。发挥休闲旅游的“提携效应”,联动开发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模式,着力扩大绿色农产品生产,进而形成主导特色鲜明、整体优势突出、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架构,引领流域经济加速崛起,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生态保护。
2.3优势资源与强势资本互动
从流域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匮乏,但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富集,市场空间极度广阔的现实状况出发,必须在发展中确立“资源对接资本”的基本取向。依托特色资源构筑合作平台,通过接轨发达地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分工,实现自身优势资源与市场强势资本的高效对接,为流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树立“积累区域财富”的基本理念,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加强规划引导,实现资源高效开发、永续利用,为流域发展保持不竭源泉。
2.4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带动
从经济后发区域的一般经验出发,必须把实施重大项目、开发重点区域作为流域发展的重要路径。要坚持重大项目优先、重点区域优先,进一步突出其带动和示范作用。强化重大项目带动,着力生成、引进、实施一批效益显著、环境友好、关联性强、带动面广的发展项目,高端开发、品质经营优势资源,增进流域经济活力和后劲。聚力重点区域开发,加快主要景区(点)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开发水平,带动流域经济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
3主要目标
3.1生态环境
出境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他区域达到相关要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5%以上,林木绿化率稳定在85.3%以上,森林活木蓄积量达512.1万m3以上,公益林达到105.59万亩;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3%和90%,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分别达到50%和90%。以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旅游总收入突破35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800万人次,建成国家5A级休闲旅游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基本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3.2生态经济
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250万人次,建成长三角一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农业总产值6.24亿元以上,农业“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比重达50%以上,生态效益型农业基本确立;绿色加工业产值达1.5亿元。
4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4.1油茶
发挥湖山、金竹区块“遂昌油库”优势,推进油茶山改造,重点发展精制茶油和茶饼综合利用,加强油茶品牌建设,提高油茶附加值。
4.2水干果
依托湖山“浙江省板栗之乡”的品牌,以湖山、金竹等乡镇为重点,引导板栗等水干果种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4.3毛竹
加快建设特色林竹基地,发展林竹加工企业,延伸木、笋、竹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好王村口区块的竹林资源培育,实现竹林经营从粗放经营向分类经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全面提高竹林管理水平。做好笋、竹产品的加工利用和市场营销,实现笋竹加工利用从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跨越。改造高能耗、低档次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发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竹炭、竹醋液产品系列,建立竹炭产业集聚区,大力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
4.4其他经济林
积极开发优良乡土树种,利用山地立体气候,发展兰花、瑞香、东方百合等名贵花卉以及树桩盆景、微型盆景、树根雕等,为林业建设和城市绿化提供优质种苗。依托蔡源厚朴基地,组织制定《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规范标准,建立GAP生产基地,发展原料药生产。
4.5景观林
实施乌溪江干流两侧山地森林植被改造、滩林湿地保护,通过林相改造与绿化美化相结合,改变目前乌溪江干流两侧林相单一、植被覆盖率低、森林植物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建设乌溪江干流彩色生态景观带,使之成为“浙江绿谷”的标志性品牌。
4.6生态公益林
以改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提高生态功能为目的,采取封、育、造、补相结合的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逐步扩大阔叶树比例,形成物种多样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结构,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整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低效生态公益林,特别是交通干线、水库周边的生态公益林,通过人工补植乡土阔叶树,形成针阔混成林,改变单一林相,提高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
5政策机制与保障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
把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作为推进“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的工作重点,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向国内外宣传乌溪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使之成为遂昌产业发展和招商选资的新亮点。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环保法制宣传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参与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5.2加大规划协调
进一步突出本规划在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在本规划基础上,加快有关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及相关分支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形成调控流域保护与发展的完备规划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局部规划调整,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才能对原规划作出必要的完善和调整。
5.3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对资源保护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解决因保护森林、水资源而造成的财政减收,提高财政转移额度,推进当地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通过水电、旅游、矿山等生态效益直接受益单位,多种渠道筹集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加大流域统筹发展力度,建立“异地开发生态补偿试验区”,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以异地发展所取得的利税返回形式支持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造血型”的生态补偿机制,使资源保护区的受补偿者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的潜能,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
5.4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攻关,突破重点工程建设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标准、质量和专利工作,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5.5拓展融资渠道
采取政府、集体、个人以及引进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式筹集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生态环保资金,用于重点工程建设。对于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外埠、外资、民营等社会资金。对于社会及生态效益明显的项目,采用政府、部门、集体、个人及外资相结合的办法,广辟资金渠道,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采取优惠的投资导向政策,大力引进县外资金,鼓励投资重大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生态旅游和景观房产开发项目等。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