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9: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学前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键词]新闻:德育教学:德育建设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包括德育教学的两个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在新闻教学中提高德育的研究路径。
一、新闻教学中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德育意识不强。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应该已经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只是传授知识,而忽视育人。一些教师认为新闻这个行业技能很重要,只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德育教学可有可无。
德育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在德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灌输,这是由于缺乏对德育的根本性认识与有效模式的参考与借鉴,因而陷入知识传授式或空洞说教式的困境中。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德育教学效果低下。
2.学生方面的原因
追求思想的自由。这是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突出。这里涉及到新闻专业方面的内容。在新闻史论方面,新闻教学中会涉及到西方新闻自由的知识。学生在接触这些知识,会受到这些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
思想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途径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方便快捷。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更加强了这个趋势。他们在接触海量信息的时候,受到这些信息所承载的思想的冲击。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容易在这些多元的思想中迷失。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更容易在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中迷失。
二、如何在新闻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
1.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在2010年9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批判了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在新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的观念。一方面要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要传道,也是育人。
2.教师要起模范作用
笔者就“你认为的好老师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对新闻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道德素质排在诸条件中的第二位。可见学生对老师的道德素质的期待之高。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长时间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熏陶。教育者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让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对所学的德育知识产生认同感。
3.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平等对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设置德育教学的情境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比如提问的方式设置情境,让学生互相讨论设置情境,通过将相关案例设置情境等等,尽量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同和发挥,通过相关情境去感知德育的内容,进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
三、德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知识的储备
教师在平时要多注意德育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关注古代的德育知识。另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德育知识。古代的德育知识有些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实际,要注意结合现代的德育知识来讲。这样能让古代优秀的伦理道德资源扎根于现实社会中。
2.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德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这样学生才乐于和老师沟通,便于教师了解真实的情况。其次要注意当代学生的沟通方式。现在很多学生喜欢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博客或者微博里面。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博客或者微博,及时的了解他们学习上和思想上的状况。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相应的引导。
3.把握好时机
如果引入德育内容的时候时机不好,会取得不好的效果。这里面要把握两点。一个是引入的德育知识要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从生理上说,人的听觉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5至10分钟。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产生听觉疲劳。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入相关的德育知识,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一个是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果某个德育内容学生感兴趣,就可以稍加阐述;如果不感兴趣,那就适可而止。
四、结语
现在大学生遭遇各种思想的冲击,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学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我们就会失去这一块思想阵地。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特别是在新闻专业的教学中,让学生乐于接受德育知识,占领这块思想阵地。
参考文献:
[1]王贵喜等,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76-78
[2]韩宜,高校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方武[J],教书育人,2010(2):66-68
关键词:大学语文 国学教育 缺失 重构
“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共同积累的优秀文化道德“学术”,涵盖哲、史、文、礼、宗教学、伦理学等。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对传统文化道德有较深了解。试想一个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道德都不甚了解的人,一个在道德上不完善的人,又如何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弟子规》说得好,一个人首先要“孝”,其次要“谨信”、“爱众”、“亲仁”,然后 “有余力,则学文”,可见道德人格教育比其他教育更重要。
一、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以其自身魅力唤起人的灵性,完善人格,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理应担当起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在大学语文课中加强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文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使学生在审美性、人文性、人格情操上得到陶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电脑网络了如指掌,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国学”更是非常陌生,很多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了解仅限于高考时候的那一点点常识,除此之外根本不了解李杜诗篇、屈原精神,也没有读过诸子百家,在国学知识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高等学校一直在推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其中大学语文加强国学教育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语文加强国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学、文化、道德的认知,而且也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消失,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文学课或者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课,甚至有的学校或者院系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实用意义,对日益严峻的学生就业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而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多年,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学科定位偏向实用性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一般有“工具说”、“能力说”、“文学说”、“文化说”、“人文说”等,其中“工具说”与“能力说”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可。特别是自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多样化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些高校甚至把学生就业率作为教师评优、晋升的标准,导致了高校许多课程都围着就业转。于是乎,大学语文就首当其冲成为了“工具说”与“能力说”的牺牲品。高校过分地追求学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就业率,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大学语文课就成为学生就业实践的一个手段,教学上只注重了语言文学特别是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注重强调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包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
(二)教材内容缺乏国学精品
基于对大学语文的错误的学科定位,近年很多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也陷入了误区,致使教材内容单一,选文没有代表性,以现代文、应用文、实践实训教学为主,忽视了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硬生生把一本大学语文教材编成了一本工具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由魏饴编写的《大学语文新编》为例:课本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九个单元。上篇:阅读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中篇: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实用文体教学与写作,内容涉及商务、新闻、学术论文等文体;下篇 :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教育指导学生在日常交际、职场辩论等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全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教材,虽然关注了学生的汉语言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却忽略了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
(三)课程缺少专业教师
除了学科定位与教材的缺失之外,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还体现在专业教师的缺失这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却很少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大学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一般是中文系教师,但他们很少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只是在专业课较少的时候,教师才去上大学语文课凑凑数,授课的教师可能是语言研究方向的教师,也可能是文学研究方向的教师,师资来源不稳定,不够专业。由于非专业的教师授课,所以教师上课一般也比较随意,往往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去授课,于是乎大学语文课要不上成了语言文字研究课,要不就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更谈不上国学教育了。
三、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重构
针对大学语文课程国学教育的缺失,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重构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一)重新定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根据大纲精神,大学语文应该加强国学教育理念,保护传统道德文化,重拾传统文化经典,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精髓,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课程定位上,不能一味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更要关注其人文性,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使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不是学生就业的指导课,也不是学生就业的“工具”,它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枯燥的专业学习、紧张的实践教学之余得到文化的陶冶,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如果一味迎合学生的就业,只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而摒弃国学教育,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必然会培养出一部分高分低能、道德缺失、是非颠倒的学生,进而带来许多不良的社会问题。
(二)教材应多角度体现国学教育思想
大学语文课应该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课程,因而教材内容在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之教材编写受到课时与版面的限制,在内容选择上又不可以过于自由散漫,应该有所侧重。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遵循文学史或者文体模式,但不管是哪种模式都必须要以文学为主要内容,通过不同体裁的作品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了解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提升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健康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大学语文教材肩负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应该多角度体现国学教育特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在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文明基础上,适当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编写。教材应该能够反映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应该选择具有审美价值、彰显学科个性、开拓创新思维的作品,这些作品应该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更应该是凝聚着古代先贤的处世智慧和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
(三)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课堂教学融入国学教育理念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和科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动融入国学教育理念,注重挖掘国学中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努力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将国学教育普及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了解、喜爱和掌握国学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修养及道德素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它肩负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精髓,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以致用,把传统国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玲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 赵颖.大学语文教材五种版本的比较与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
[3] 聂翔雁.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修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或是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百科知识”、“社会文化”、“哲理”和“智慧”的渗透。这导致了部分学生虽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人文素质却令人堪忧。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学校育人的终极目标,而且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难以达到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担当其重任。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做好“育人”的工作。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是:(1)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通过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的熏陶,能够使人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李岚清语)革新教育观念,教育改革首当其冲。但长期以来,社会上已经形成重分数轻技能、重智育轻德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确立科学和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
2.人文素质形成规律的需要。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文化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缓慢的内化过程。内化的形成是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是单靠德育课和政治理论课所能完成的,也不是某一阶段或某一层面的任务,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课时多、周期长(一般为2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接受、内化和形成。
二、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应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大学英语是一门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其取材广泛、题材新颖、寓意深刻。学生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更能适时适度的渗透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培养。在进行对语言自身的学习外,更是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放在了首位,使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达工具,并富有人文性和教育性。在全面推进素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英语教学不应当仅停留在语言教学,还应当包括文化教学。北大英语系博导胡文仲(1994)在对中国学生常犯的与语言有关的“文化错误”所做的调查中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的交流日趋增多。除学习语言自身外,更应了解符合目的语国家文化规约的地道表达方式,以及准确得体的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语言交际不是凭空想象,它必须发生在特定的场合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有语境的交际环境里。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结合语言点加大背景知识的介绍,增加课堂的活动。如设定某个特定的场合(如商场、饭店、银行等),让学生进行角色交谈,教师可就其出现的“文化错误”予以指正。 如在中国普遍会将“上哪儿去呀?”作为朋友相遇时的问候语,而在美国,这是一个有关私事和隐私的问题,是不为人所接受的。或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后做出比较,如: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教师,在与同事外出游玩口渴时,给自己买了一瓶饮料,而未给其他的同事购买,这在美国是一种很正常的文化现象,而中国人会认为这是自私的行为。“交际能力不仅有赖于语言能力,还依靠文化能力。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上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交际很可能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戴中明2001)大学英语课堂为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社会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身修养。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时,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洋为中用。
2.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修养。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从社会功用来说,德育主要是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它要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范,失礼。”(叶朗1996)英语教材所富有的广泛性的取材和教育性的内容,使英语课堂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通过“I can’t accept not trying”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悟出要勇于尝试,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奋进,永不言败的精神;在“I like animals”一文中,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积极意义。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直观、生动、易于接受。如讲授“Thanks,mom,for all you have done”,笔者在讲授背景知识时插播了一首flash版的英文歌曲,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形象的动画,演绎了一位母亲抚养孩子的过程,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真情,并树立了关爱家人,珍爱生命的信念。大学英语课本中还包含有许多蕴含人文素质及人生哲理的词汇短句,如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Honest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是上策)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有的学生还缺乏自控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着力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不但能接受语言知识,也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兼顾课堂的文化活动,注重参与,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戴中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外语
界,2001,(3).
[2]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初,中国正以一条腾飞的巨龙形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当代大学生,也应把学好英语视为当前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这就给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必须改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
1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陈旧,与现实脱节。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和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骤然增多,班容量不断扩大,而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条件却很难跟上。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又缺少有效的辅助设施,教师很难开展全班性的操练活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2)教学重心倾斜,“教”、“学”、“用”三者脱节。目前,英语应试教育在高校中占主要地位,而实用教育则难见踪影。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一年两次的四、六级全国统考是个严峻的考验。四、六级考试在我国高校举办了15年,每次参加的人数有300万左右,规模很大,影响较深。这对提高全国范围内英语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积极意义。但很多院校把四、六级成绩与教师评优、评职称以及学生拿学位证挂钩,导致众多教师把四、六级当作指挥棒,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看重应聘人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应聘者其它方面的才能,而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研究应试技巧,忽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致使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的个性和钻研精神。正是在学校和社会这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下,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在不经意当中,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无意中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使“教”、“学”、“用”三者之间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浪费了有限的财力物力,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也使教学目的无法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3)教材设置不合理,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
中、小学与大学英语教材缺乏衔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知识面及质和量的脱节,为英语学习者造成人为和潜在的障碍。在我国现行的大、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由于各个阶段教学的侧重点不同:中、小学英语学习只以几本教科书为主,主要侧重于讲授语法知识,故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量都相对较少,语言应用能力较差;而大学英语则侧重于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新的、多种表达方式,不会系统地去讲解语法。这之间可能会造成相互脱节、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而且会造成消极后果。
2对策
上述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创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设施。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创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静态是指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例如,日常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固定的教材,以及处理教材内容的常用方法等等。动态是指日常教学的可变方式。例如,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各种交互性的语言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各种测试,还包括形式多样的课外语言活动等等。
总的来说,静态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基本方式,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与操练,而动态教学模式则侧重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两者相辅相成,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关键所在,片面强调其中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要做到静态与动态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仅要有专门的语音室,还应有可供师生学习和查找资料的互联网、多媒体等,以扩大师生视野,拓宽知识面,紧跟时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2)实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结合过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又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英语这一工具,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与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同时对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注重英语应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智能、知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和钻研精神的培养。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英语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潜能,使学生讲起英语来能脱口而出、沟通轻松自如、阅读没有障碍,写作得心应手。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实行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用”三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文化能力;语言文化;教学理念;课程体系
1文化能力导向问题的提出
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三种理念和导向:(1)语言知识导向。在1999年以前,受传统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大学英语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2)语言技能导向。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将各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层次,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提高了对学生写、说能力(即主动输出信息的能力)的要求。(3)语言交际能力导向。进入21世纪以后,在社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建立在语言技能基础之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综合性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的文化研究思潮对语言学理论产生重大影响,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已逐渐从20世纪中叶兴起的社会范式转向了人类中心范式,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教育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学科理论对“人的语言”进行综合性研究,提出了“语言文化”和“文化能力”等概念,并对语言与文化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语言学研究的这种态势,正在或者将会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理念和导向——文化能力导向。
2语言文化教学理念与文化能力教学导向
语言文化学者把语言看成文化的第一要素,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张维鼎认为,语言显然是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人们所讲的母语往往成为人们认知和接受外部世界的思维方式。就因为这样,语言还决定了人的感知、感情、思维意识甚至无意识的基本格局。同时也决定了人的文化心态。语言同时也就成了人们维系人际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从这个意义而言,语言既是文化发展的媒介,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核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总之,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
语言文化理论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系统中的双重特性:一是文化的一般本质属性,语言即为一个文化世界;二是语言的文化工具属性,它推动其他文化的产生,并记载和传承其他文化。
传统的语言教学理念只承认语言的载体、工具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上忽视了语言的民族文化属性。国内学者指出:“在外语教学中语言常被人们仅仅看作是‘人们利用它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工具、武器’。这种‘工具论’的烙印在实践中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只集中在语言系统本身,研究其内在规律,培养、训练对这些规律的机能和自动化的熟巧。应当说这种作法是完全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不能丝毫放松的。但是,人们忽视了语言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还有其特殊的人文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一面。交际的阻碍不仪来自语言的熟巧,可能更多的是来自异语言文化的差异。所以,外语的教学与研究既要有‘工具论’,又不忘记民族‘文化观’(夏雨,1994)”。
由对语言文化本质的考察,国内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语言教学与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寻找新的思想养料,初步形成了语言文化教学观念。这种观念视外语教学为文化教学,认为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还必须引导学生养成文化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和全球化语境下,语言能力是个体或人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本领,它是文化能力的重要成分,同时又是形成文化能力的基础。在语言教学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目的文化进行鉴别、继承、批判和创新的能力,既需要运用语言来思维,更要通过语言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状态下开展交际,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实现文化的价值融合。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未来的目标应该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
3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的建构
3.1理顺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中的几种关系
构建文化能力教学体系,首先需要母语教学调整理念和目标,注重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发现和接受文化差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母语学习中养成的思维定势和文化定势对第二语言教学中目的文化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程,在整体上是从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转变为培养文化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构建文化能力教学体系时需解决好以下几种关系:
(1)基础英语教学与高等英语教学的关系。以文化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势必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即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和双文化(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知识,并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技能,而不能把这些基础性的教学任务推向大学教育阶段。
(2)大学英语教学与历史文化知识教学的关系。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通开课、选修课、学术讲座等形式,不分学科专业地开设人文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文化差异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是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建立的根基。事实上英语教学也不可能把大学人文教育的全部任务承担下来,而应该是立足于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培养其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文化能力导向下,教师成为学生的文化导师,学生成为文化知识的自觉学习者和文化能力的培养主体,教、学双方的关系将会发生实质性变化。作为文化导师,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集中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面,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方案。
3.2重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提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文化能力导向要求改变现有的以语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制度,把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以文化比较、文化批评、文化鉴赏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层级,朝着更符合时代特征、人的发展要求的方向改革。
(1)文化比较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分析,发现和认识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的互补性、可共享性,尊重并接受不同文化。
【论文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探索尝试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的词汇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解决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诸多问题。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语言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有意义的语篇。词汇的重要性,正如Wilkins(1972)指出的那样:“要是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表达。要是没有词汇,什么东西也无法表达”。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所学语言的词汇,是提高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的全部词汇有一百多万个左右,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我们并不需要掌握那么多词汇的数量。只要能满足日常交流沟通,快速阅读和理解就足够了。尽管如此,仍有众多学生普遍抱怨英语单词难读、难记、难写、难用。如何解决大学生词汇学习难、易遗忘的问题,如何和遗忘打赢这场仗,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所以从教学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词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每单元词汇教学主次不分明,教学顺序无先后,造成学生词汇记忆负担过重,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为例,在第一单元的section A中,课文生词总量为36个,一般要求词汇是34个,其中积极词汇占15个,这些词汇将在6个课时的学习中被有效地重复学习和实践,比如在词汇、课文、课后习题中。而在第二单元的section B中,一般要求词汇也是36个,其中包括20个积极词汇,要在2个课时中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即便是积极词汇,由于时间的原因,也只能粗略地讲解,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明晰地分辨积极词汇中哪个词更积极,一般词汇中哪个词汇比较积极,形成模糊概念,造成记忆负担。
所以,单元词汇教学要分轻重缓急,保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师要敢于对词汇进行选择、删减和补充。
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对于词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度存在问题,或求深而不求广,或求广而不求深
如果教师把每个重点词的用法都全盘灌输的话,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的词汇量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扩展,反而会对词汇学习丧失欲望和兴趣,失去拓展自身词汇量的自主性。而且有一定量的词汇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先决条件。同时能让学生在不断接触词汇的过程中,将一部分认读词汇自然转化为应用词汇,这也正是“习得”的作用。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语境,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
词汇教学应当是有情景和背景依托的,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方法单一,而且缺乏语境,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词汇学习。
4.词汇教学重记忆、轻运用
目前的词汇教学多以老师讲解为主,练习形式比较单一,过分重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而忽视其对单词的运用。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强调音、形、义三位一体。然而,现代英语词汇教学则强调四位一体,即音、形、义、用。这里的“用”不是指词汇的用法,而是指对词汇的运用。
5.词汇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与教授,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词汇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效率的提高
英语教学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记忆特点,很少涉及词汇学习的基本策略,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很多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策略训练不仅能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成绩,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策略使用意识和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对学习成绩有影响的可控制的因素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最大,这与语言学习的环境有关。主张词汇自然习得的前提是学习者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而中国学生的外语输入极其有限。词汇学习策略训练对学习者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帮助,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显著的影响,对低水平学生的帮助大于高水平学生的帮助。 转贴于
二 明确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寻找改进词汇教学的良方
1.词汇学习中动机的激发
词汇学习是一种复杂而繁琐的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点枯燥乏味。但词汇学习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因为词汇学习就像海洋中的一艘大船,每一个语素,每一个词,每一个词组和短语就像是那一块块钢板,学生就是这艘船的主人。这艘船该有多大,怎样设计构建,怎样开动,怎样航行,全都由他们自己来指挥、建造。然而并不是每一艘船都能精美浩大,起航,也有独木舟,也有搁浅,也有沉没。怎样当好这个工程师,当好舵手才是关键。而这种动力和毅力又来源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要立足于学生,从学生自己的立场、条件及目标出发。
2.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
许多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采用零碎的或片段的记忆方法。他们对接触的生词不会分析和比较,遇到生词要么死记,要么找个词汇表硬背。这种被动的记忆方法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词汇难免模糊、淡化,甚至消失,这种事倍功半的记忆方式还会挫伤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和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策略。找到它们在结构上的内部规律,就能提高其记忆单词的效率。
英语词汇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单词的元素——词根、前缀和后缀等却是有限的,比如,常见词根约有300个,常见的前缀、后缀约有100多个。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单词的基本构件,并对单词进行分析后记忆,则会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而学生对于前缀、后缀及其变体,以及各种构词法方面的知识完全不知或知之甚少,或他们缺乏对词汇结构的深层理解,所以不得不死记硬背单词,而且还经常出现一些混淆词义或拼写错误。学生学习词汇的困难与英语词汇教学的缺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单词识记中的难点,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3.帮助学生了解并把握好影响词汇学习的相关因素
词汇教学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心理因素也影响着学生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例如,记忆时是满怀信心还是精神紧张,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是心不在焉;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词汇学习抱有极大兴趣还是勉强应付等。
词汇的出现频率和评议环境也与记忆相关。Nttion (1990)认为,学习者要经过5~16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通过阅读不断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是记忆的必备条件。英语单词依存的书面语言环境,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记忆提供线索,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反复阅读和反复识记。数量和质量并重有利于词汇学习。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越能提高其英语水平,但数量要建立在一定的质量基础之上,反之亦然。词汇教学的质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若质量要求太高,每个单词都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也是不可取的。词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和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词汇教与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活跃的教学思维,崭新的教学理念,更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练习,一切新颖、有效的教学都需积极大胆的尝试与借鉴,并不断进行总结与运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尝试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的词汇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J].现代外语,2003(1)
[2] 文秋芳.学习者可控因素对英语专业四级笔试成绩的影响.[A].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作为高校公开课的大学语文,日趋走向“边缘化”的学科队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高职高专技术型人才的基础,面对低压的社会环境和强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以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以应对时代变迁,展现自身优势,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各高职高专学校必须正视的问题。现实不容乐观,学校以培养“速成人才”为教学准则,将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突出在专业技术课和证书的考取,往往忽视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的文化教育水平,紧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1.文学的活动要求
文学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有机部位组合而成,文学活动的过程也是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相互渗入和理解的过程。考察一个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在尝试着对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做理解,以发现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普遍风气、情况,读者在细腻的分析文学作品,感知作者的情感的同时吸收了作品的精华,丰富了文学知识,对当代社会风貌有了全新的感知。如此一来,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大要素构成了一个流动着的,相辅相成的文学活动互动体。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丰富文学理论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在对文章文体、结构准确定位的同时,便于学生对文章和文章的作者以思想上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鉴定能力和积极地坚定态度,帮助学生客观真实地看待世界,了解文学的本质。
2.文学理论的教学需要
大学语文是为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做存储的最重要的时期,恰当的文学知识存储对学生作品鉴定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把握作品,感官、细腻的分析作品,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包括以文学理论为线索引导,以生动、形象、具体的阐述性语言为铺垫,将文学理论的精华贯穿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始终。正确的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注重对作品语言和文字特色的分析以及对文学理论系统、全面、多角度的贯穿,以便于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然而现阶段中的高职高专语文课堂往往只对第一点有所重视而忽略了第二点的重要作用,这种错误的教学偏好使得高职高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过于受到局限,不能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文学鉴定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系统性的贯穿,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文学鉴定水平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3.文学在社会现状中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要求我们要在学生学校阶段提高其自身素质,让学生达到在社会需求中的基本素质水平要求。而学生的文学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自身的素质,从学生的实习面试,到工作之间的基本交流,都基本的文学素养为其奠定基础,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人与人沟通中的表达。在高职高专中,对于大学语文的短板,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在高职高专学校中,普遍存在一种氛围,注重专业学科的学习,而轻视这种最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在原本缺乏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不主动接受大学语文教育。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的缺失,则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高要求要求,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在文学上的熏陶,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启迪,与审美上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其的重要性,让其主动接受,并学习。面对社会的现状,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现状
1.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
新编《大学语文》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枯燥、乏味和单一,采取减少写作练习,降低对文史知识的集中性重视,采用便于学生理解文体结构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科的单一性,但也导致了学生不能以历史时间和作者作品为线索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中。语文模块支离破碎,学生对流派、风格、思潮等历史潮流不能做前承后接的分析和理解,使得语文的系统化、一体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往往更偏重于对教材中的基础语法知识的指导和教材圈定重点范文的解读,忽视了文化熏陶,精神启迪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2.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
从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职高专语文老师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素养偏低,语文学习能力不足,重专业轻基础。这样的思维定视让高职高专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所懈怠,老师往往教语法、教基础、教文体后便草草了课,恰恰与学生追求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背道而驰。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能力并非表面的如此浅显,在一定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学生渴望在浓重的文化熏陶,文学的优美审定中得到精神的娱悦,身心的释放。老师对文学理论的过分拘谨、约束不利于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理解文学内涵,提高人文素养。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本上的文学理论知识看来,其安插生硬、尴尬,不能在上下文之间起到起承转合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既不明白理论内涵,又不理解作品真正表达的含义,文学理论失去了自身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既不能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过分的拘谨和约束,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程度范围,老师在全面、系统的解读文学理论的同时恰当的安排文学理论教学进程。
3.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
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即过分的采纳嗟来之物,使得自我的理论体系和文学思想没有成型的规定,本土理论过于松散。大学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老师与学生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另辟蹊径,创设我国具有时代特色和本土特征的文学理论体系。然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缺乏的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学生单一的吸收基础知识,解读文学理论,学习进程往往只停留在“吸收”过程,学生连举一反三的语文能力都不具备。能否真正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设富有我国本土特色的文学理论体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措施
1.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
科学的文学理论需要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来保障,因此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所要走好第一步便是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主要方法包括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对作品的文体进行准确地把握,以实现学生对作品的针对性分析理解;古文学习中教导学生查明每一个文言词字的表象含义,承接上文,启程下文,在上下文的结合中再对古文言词字进行深层解剖,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理论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前境况、遭遇进行正确的把握和解读,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后,便是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学生文学人文素养的升华。如何以基础为前提,提高语文素养呢?便是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对文学理论的深层次剖析需要充分的背景资料支持和坚定地思想支撑,在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把握真理的唯一方式便是在实践中发现理论核心,老师与学生在文学实践中调整理论方向,把握主体要领的同时做适时地文学延伸,以应对文学活动的时代变迁。在树立正确的意识目标后,便是对实践中发现的理论核心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实现系统、全面、一体化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促进文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学理论的需求,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体系。
2.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评估。为了实现高效、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在课下本着课堂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具有文学理论指导目的性的教学准备。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编《大学语文》注重古文言的学习,此外也将外国小说和西方古典文论包含其中,在中外理论一体化的教材设定上实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那么在古文言文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又该怎样做到科学和充分呢,首先需要老师对我国传统的文论结合自我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归纳教材古文言章节中出现的集中性理论、时代线索、背景概况,以直接归纳和直观综合为教学准备的指导基础。然后借鉴我国古文言文理论鉴定体制,在借鉴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可依赖的范本。
在外国文学史及其文学理论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应该持“在肯定中适时批判,在批判中采其精华”的备课态度,总结19世纪至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体制,结合时代背景,对例如“唯美派”、“象征派”的文学派别予以精神分析,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加强了对现代文学史的理解,以更好的授之学生,加强学生对教材中文学理论的理解。
3.多探寻教育创新之法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上,做好教学素材上的准备,我们可以适当的尝试突破课时的局限,以用来增加大学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可以定期地举办一些文学上的竞赛,让学生在参加竞赛的同时,主动地去吸收更多的文学知识,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在思想表达与沟通上的能力。还可以布置下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们浏览中国传统的名胜古迹,以及一些历史博物馆,通过思想上的洗涤,也可以达到文学上积极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创新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可以针对学上在课堂上精神状态的反应,以及在课堂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要求,来进行课堂上的实时改变。针对高职高专课堂上的不同,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达到课堂上可以达到的最佳效果。
4.从学生思想上着手
高职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基本将课程安排在学生一二年级,而在一二年级时,学生还处在没有全面接触课程,对自己的职业,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要求都知之甚少,毫无职业意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科目的原因及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变的盲目,而无目的性,只是僵硬的学习,而不求甚解。因此,我们应当从学生的思想上着手,首先让其了解社会对自己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文学素质的要求,在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科目的重要性之后,学生会重视起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等相关教学工作,并且会主动补充自己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有前瞻性的学习,让其在面对将来的求职与工作中,可以从容面对,并且在品德上进行陶冶,成为高素质人才。
5.以实践为基础
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我国文学研究工作长久以来的一大弊病便是过于在宏观上进行理论把握,集中于理论和社会文化意蕴的探索和揭示,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同样有次弊病,过分注重理论内涵,忽视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实践为基础探索文学理论的科学教学法包括引导学生对语言、修辞、文体做精细的论析,课下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资料查阅,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填补传统知识积淀的漏洞。学生自我翻阅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西方文论发展史的同时,加强自身文学理论建设,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踏踏实实做好文本学的研究。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个人素养是学好专业学科,未来做一名成功的社会人的基础和保障。
6.公平对待中西方文学理论
大学语文课堂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不可以过分的批评和纰漏西方文学的弊端,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学有着平等的认知。老师以西方文学为参考基础和理论资源,引导学生突出本土文化底蕴。中国文学语境讲究“和而不同”,西方则更注重“鞭笞”,在两种思想理论的冲击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需要从实践出发,结合中西方文学理论,将经典与文学精髓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持目的性、实用性的教学准备为完美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增加文学理论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卉,黄铖.浅谈高职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J].职业圈,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