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8: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整合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结合社会活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主体参与过程与活动过程同步,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优发展。教学活动是复数主体活动,很可能造成个体的盲从。主体参与可以使教学的集体目标转化成个体学生的意向,可以使群体的教学活动转化成个体学生的自觉行为,这种转化实现了教学活动“对象的具体化”,从而达到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2001年十月,宁波举办第五届国际服装节和第十届金鸡百花奖。结合这次社会活动,我在九月中旬给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为宁波的这次双节进行义务宣传。当我向学生提出这个任务时,他们兴趣浓厚,跃跃欲试。我先让学生回去想一想,你怎样利用计算机来为这次双节进行义务宣传?请你明天告诉老师。第二天一早我就得到了许多好的点子:为这次双节设计一幅电脑宣传海报;做一张双节的电子邀请书邀请亲戚朋友来参加活动;将校刊《柳芽儿》十月份那一期做成双节特刊;设计一个介绍宁波风貌和有关双节准备情况的网站等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分别来完成这几个任务,时间是每天中午和每星期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用两个星期来完成这次义务宣传活动。在此活动期间,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双节介绍的网址、文字、图片资料,其余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利用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写作知识和美术知识等等,通过老师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来完成任务。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优势,丰富课堂教学
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网络优势,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1.基于校园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①以班为单位进行年级内的“网络与我”板报制作评比。内容可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网络运用方面的知识技能、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好网络、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等等。由于板报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信息获取后还需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②成立网页制作小组,让学生制作个人主页,在年级内开展个人主页制作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制作网页的兴趣。
③开展班内、年级内的“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④学以致用,在班级内大力提倡学网络、用网络活动。比如鼓励学生上互联网上去收集与每月板报主题相关的图片、文章,以E-mail的方式发送给老师。同时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收集好全班同学的E-mail地址,打印出来,方便学生之间的联系,对于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一举措特别受欢迎。
2.基于Internet的网络应用,使学生在计算机文化综合应用的熏陶中提高信息素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但要从学习者学习信息技术的层次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而且要从学习者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培养其信息素养。基于Internet的网络为学习者营造了优良的信息化环境,同时也创造了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雅虎中国、新浪少儿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E-mail、BBS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网上冲浪,浏览一些专题或个人网站,以此来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视野。
三、布置研究性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等问题。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在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上网知识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网上游宁波”的任务。我给学生提供了浏览的网址:,让他们利用网站中的“旅游”栏目去寻找宁波的景点,并把你认为非常不错的景点用WORD或POWERPOINT等软件做成完整的作品推荐给同学、朋友或父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的指导,其余的操作则由学生个别或协作来完成。整个教学安排如下:
教学目标:
1.在任务引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处理。
3.找到宁波优秀的旅游景点,写出景点介绍或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
4.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树立远大志向,建设美好宁波。
学生必备技能:
1.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基本的写作技能。
4.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一般不为学生准备材料。
2.除了布置任务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
评价重点:
1.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2.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
3.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是否丰富、合理、有创新。
市场整合(marketintegration),也称市场一体化,既可以是指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也可以指一体化状态。在市场整合方面,人们一般关注四大自由流通,那就是: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的区际自由流通。比如这也是欧盟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所关注点。
完全的市场整合不仅意味着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且意味着地方辖区内外这些要素或产品持有者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机会。市场层面的整合必定意味着辖制市场竞争的制度层面的整合。这里所言制度层面的整合,是指建立和维持上述无特权的竞争秩序,包括规则体系的建立和规则的实施。
地方政府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并不是说它就是一种好现象或者是坏现象。是好是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以根据政府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把地方政府竞争分为两种情况:纵向的地方政府竞争和横向的地方政府竞争。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也有地方政府竞争现象:比如地方对中央的事实上消极遵从,尽管其表面上遵从中央的指示。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纵向竞争的特点之一,也是为什么中央在1978年前不断尝试分权、试图打破“治乱循环”的原因之一。来自各地的政府或部门负责人到中央各部委去要项目要工程要资金,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竞争现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述两种现象继续存在,这证明了地方政府竞争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事例证明,我国的地方政府竞争大量存在。
本课题报告将重点分析我国与地方政府竞争有关的市场整合问题,并且只限定在产品和服务流通领域,不涉及资本流动和人员流动两大领域。由于与此相关的市场整合的对极是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我们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形式、剖析其成因、尤其是其深层制度原因,并从规范意义上指出统一大市场要求的重要性,归纳迄今为止的政府对策措施及其弊端,最后就建立一种与之有关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竞争秩序提出一些操作性构想,因为要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之弊端,既涉及到提出建立市场竞争秩序,也涉及建立一种政府竞争秩序。
二、调研设计与实施说明
目前我国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仍然较为严重。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提出一些解决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操作方法和思路。为此,本课题设计了调研方案,采取了结合现场摸底调研、文献收集分析的分析办法。调查点为江苏省苏南地区、浙江省嘉兴市、安徽省宿州市以及北京市。上述四个地区的摸底调研由来自相应地区的课题组成员负责实施,在2001年内完成。调查内容限于过去和当前产品与服务市场中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本地针对外地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也可以是外地对本地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这样实际所涉及地区不仅限于所调查的四个城市。课题组成员此外还与四地政府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访谈,以求了解这些部门对市场整合和地方保护问题的掌握情况及其对解决问题的看法。调查难度较大,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一般不愿“家丑外扬”,倒是通过调查了解到外地针对这些省市的地方保护情况更多。
从摸底调查结果看,这四地均有一些零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但与我们此前所间接了解的情况比,这些调查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因此,本课题在汇总分析四个调查市的摸底调查情况之后,又收集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书面案例,以求全面反映我国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现状和问题。书面案例中有大量案例来自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2001年8月以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内容。本课题一共分析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的73个有关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例,其中43%涉及到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
三、地方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的概念界定和形式
市场分割的一个操作性定义可以是:市场分割是指分割市场的行为,或指市场的非整合状态。前者强调过程与行为,后者强调状态。市场分割既可以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所为,也可以是行业主管部门所为,甚至可以是私人权力集团(如私人垄断集团、寡头、卡特尔)所为。地方市场分割似乎特指地方政府或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或者地方私人权利集团的分割市场行为。但是,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②].中央政府也能造成地方市场分割。例证之一是我国建国初期中央政府推行的户籍制造成全国各地城乡分割。
地方保护则特指地方政府维护其辖区内经济主体利益(包括其自身利益)的各种保护行为。这里的地方政府包括地方行政、司法和立法当局,在我国甚至地方党委。在市场经济里,地方政府作为其职能的一部分保护辖区内经济主体的合法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无权保护经济主体的非法利益。因此,应该相应地把地方保护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保护,一类是非法保护。此外,应该看到,在非法治国家,保护的“合法性”本身不等同于这种保护就符合法治国家标准,因为法律法规本身是否公正也有待论证。
当前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形式很多。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列举了七种地区封锁行为,也不能概括全面内容,其余行为只能作为“实行地区封锁的其他行为”列作第八种。这些地区封锁行为均属于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所谓地区封锁,是指“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权力建立市场壁垒的行为”[③],也称为“地方行政垄断”[④].
《规定》中合计八种地区封锁行为是:
1.以任何方式限定、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指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的服务;
2.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
3.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
4.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采取与本地同类产品或者服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
论文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来自免费
5.采取专门针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的专营、专卖、审批、许可等手段,实行歧视性待遇,限制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
6.通过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信息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参加本地的招投标活动;
7.以采取同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不平等的待遇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对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
8.实行地区封锁的其他行为。
上述行为在我国普遍存在。在产品市场上,从行业分布看,白酒、啤酒、水泥、化肥、药品等行业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现象较多。
其他地方封锁形式应该还有。有些案例尚算不上是市场分割案例,却属于地方保护范畴,尤其是部门保护范畴,但是涉及到市场整合问题。比如安徽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40多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本地小化肥厂发放“临时生产许可证”,从每个小化肥厂收取检测费可达数千元。正是这些小化肥厂的存在,严重扰乱当地化肥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⑤].
与产品和服务贸易有关的司法领域地方保护问题同样非常严重。案例之一是:1994年宿州市物资机电公司(申请人)在一次欠款纠纷中胜诉后申请原宿州市人民法院(现为宿州土甬桥区人民法院)执行,被申请人为山东省泗水县全林镇镇政府(承担连带责任,因其所属企业欠宿州市物资机电公司款,其后破产倒闭)。原宿州市人民法院先后20余次去山东泗水县全林镇,均未果。标的额为20余万元。延迟履行金达50余万元。法院执行人员要求泗水县委、县政府、县法院,济宁市委、济宁市中院协助此案中,均未形成结果,此案件已达8年,至今未执行分文。
大量事实表明,行政审批和政府令已经是影响市场整合的重灾区。目前许多地方都在清理地方性的行政审批制度,好些地方还开设了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关系到投资审批程序的简化。虽然行政审批数目减少了,仍然没有约束其反弹的机制。充其量,由于中国加入了WTO,涉及外贸和外资领域的行政审批估计会透明化和规范化。但这仍然保证不了满足其他领域减少行政审批手续的要求。1986-1998年上海、湖北和吉林“汽车大战”案例中,存在着大量的外地汽车销售禁令,保护与反保护博弈就演化为恶性竞争,消费者原则受到藐视,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受到了剥夺。
四、地方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的成因
根据对所收集案例的研究分析,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动因主要有:
1.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
2.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维持和扩大就业,减少失业;
3.地方辖区存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并以此为名目,推行地方保护;
4.地方政府官员创造政绩的需要;
5.由于地方政府官员与地方企业负责人往往同属一个社会网络,人情关系和企业寻租往往驱使地方政府官员保护此类企业;
6.某些地方部门或者地方官员的设租;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对于电影的概念而言是最好的写照。每一种新的传播渠道的出现,都给电影增添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如,“胶片摄制+影院放映”这一传统的电影传播流程被电视的出现所打破,有了电视电影这样不同于传统电影的拍摄手段,影院的影响力让位于电视这一后起的大众媒介渠道。再往后,录象、VCD、DVD等的出现,更是丰富了电影的传播渠道形式。正如J.莫纳科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怎样看电影》一书中所说的:“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与录像带的新词汇。……从现在起,‘电影’成了一个尚无新名称的、包括艺术与技术而组成的行业,姑且名之为‘电影电视’吧。”[1]
具体从好莱坞的市场情况来看。1980年,从剧院发行和放映的收入(包括美国国内和海外)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76%,但是1990年,这些收入只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32%。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收费电视的收入则从4.8%上升到9%,录像带的收入更是从1%上升到45%。[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播渠道之间的整合。特别是网络的普及,除了出现网络电影这样新的电影制作方式外,网络更是提供了一条有更大范围的电影传播渠道。“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当数字化技术介入娱乐媒体之后,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出现电影、电视、激光视盘、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交互并存的趋势。尤其对电影艺术来说,数字化意味着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极大地影响了电影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的各个环节,正在改变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电影业的面貌。…………在数字时代,任何形式的信息一经数字化,就被整合为统一的数字化信息,进而打破不同媒体之间固有的壁垒。数字化整合并不意味着电影媒介的消解,但却使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有了重新界定的必要。”[3]
对于媒介渠道整合趋势下电影的各种变化,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探讨[4],许多基础性问题没有比较清楚的掌握。如当前人们还看电影吗?有多少比例的人在看?是什么样的人在看?电影还是一种独立的传播媒介吗?在传播渠道的整合中,人们是通过哪些渠道来接触电影的?在当前电影的角色转换中,人们是从哪些角度来评价电影的?等等。由此,本次研究首次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研究问题一:当前受众接触电影的基本情况?
这是了解当前电影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电影究竟有多大的传播人群?这些人群接触电影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接触电影的数量是否有性别、地域等的差异?
研究问题二:电影的传播渠道方式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情况?
本次研究对于电影的整个传播渠道模式进行了整理,分析框架表示如下:
研究问题三:当前受众评价一部电影的主要指标是哪些?评价量表的维度构成是怎么样的?
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理论研究的理论模式从传统的艺术哲学、美学理论转向结构主义和语言学。[5]同样地,我国学者的研究基本是在这些学科范围来开展的。而很少从传播学、社会学角度来进行探讨。其中对于文本的研究几乎都是以研究者个人的学术框架来进行的解读,有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电影只有在与观众的相互传与受的关系之中才能产生意义,也就是说要解读电影文本的意义,最终是需要从观众的角度来展开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正如老一辈学者钟惦非老先生在五十年就前说过的:“最主要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丢掉这一个,便丢掉了一切。”[6]
对于电影的文本分析,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从观众角度来分析的评价量表,即观众究竟是从哪些角度来评价电影的?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分析模式,本次研究试图做一个探索性的分析,建立一个电影评价的基本量表。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以期通过对这个群体的考察来对问题有一个探索性的研究。
首先,在研究前期对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300位本科生进行了开放问卷的调查,问题是:
1、最近半年来你看过什么电影?
2、你对一部好电影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
通过对学生回答问卷的分析整理和结合文献梳理后,再设计正式的调查问卷。
其次,正式调查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四校本科生作为抽样对象,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有效样本为847人份。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20日——28日。
具体的样本构成情况为:性别构成
类别比例
男40.6%
女59.4%
合计100%
专业构成
类别比例
理科30.6%
工科18.5%
人文社会学科50.9%
合计100%
被调查对象来自的地区分布
地区百分比
东北(辽、吉、黑)12.17%
北部沿海(京、津、冀、鲁)20.53%
东部沿海(沪、苏、浙)6.44%
南部沿海(闽、粤、海)7.28%
中部黄河流域(豫、晋)8.35%
中部长江流域(鄂、湘、赣、皖)16.11%
西南(川、贵、云、桂、藏、渝)17.54%
西北(陕、甘、青、蒙、新、宁)9.07%
港澳台1.07%
留学生1.43%
合计100%
三、研究结果
(一)电影的接触情况: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电影有接触,在一个月内平均看电影的次数是5.74部。工科专业的学生看电影数量少。
本次调查首先考察当前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情况,提问:“最近一个月来,你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看过的电影数量总共有多少部?”调查发现,电影接触的规模很大,有91.3%的人在一个月内看过一部或以上的电影,平均接触电影为5.74部。(具体的数量分布参见表1)
表1最近一个月来,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看过的电影数量情况看电影数量比例
没有看过一部8.7%
1——2部22.3%
3——5部36.3%
6——10部23.4%
11以上部9.3%
合计l100%
进一步考察大学生的性别、来自的地域、专业等变量对看电影数量的影响。将最近一个月看电影的数量作为因变量,性别、来自地域、专业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分析之间,将这些变量的类别转换为一个个的虚拟变量。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看电影的数量只受到是否是工学专业的影响,即越是工学学生,看电影的数量越少(参见下表)。性别、来自地域等类别的变量以及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对看电影的数量均没有影响。
表2看电影数量与工科专业的回归分析最近一个月来,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看过的电影数量
BStd.ErrorBetatSig.
工学-2.7520.638-0.169-4.3160.000
(二)电影的传播渠道
对于电影的传播渠道,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电影的观看渠道,二是电影的了解渠道。
1、观看渠道:电脑是电影最大的一个传播终端,占了七成的份额;其次是电视,有两成多的比例;电影院只占传播渠道7.17%的份额。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接触电影,并且看电影的频率较高。那么,紧接着的问题是这些群体是通过什么传播渠道来接触电影的——是传统的电影院,还是其他的传播渠道?各种传播渠道之间的比例是怎么样的?由此,本次调查设计了问题:“以你最近看的一部电影为例,你是通过下面的哪一种方式看的?”,通过一个截面来考察各个传播渠道之间的比例情况。
数据统计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电脑是最大的电影传播终端,达到七成比例的人是通过电脑来看电影的。其中,“通过网络下载在电脑上看的”最多,有46.83%,通过“使用VCD、DVD在电脑上看的”有23.30%。电视作为传播终端有两成多的份额,即通过电视节目来看的有14.22%,“使用VCD、DVD在电视机上看的”有6.21%。而通过电影院来看的只有7.17%。(具体参见表2)
表3以你最近看的一部电影为例,你是通过下面的哪一种方式看的?看电影方式比例
通过网络下载在电脑上看的46.83%
使用VCD、DVD在电脑上看的23.30%
电视节目14.22%
电影院7.17%
使用VCD、DVD在电视机上看的6.21%
录像2.27%
合计100.00%
2、了解电影资讯的渠道:电影的宣传资讯会较大程度影响受众对影片的选择;网络、电视是大学生群体最大的两个了解电影资讯的渠道,人际传播和杂志超过了报纸的比例。
大学生受众是否会受到电影资讯的影响,调查发现,只有一成的人认为电影没有、或者很小影响到对影片的选择;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有一些影响;而认为比较大、很大的人占了四成多。(具体参见表3)
表4你看的电影资讯是否会影响到你对影片的选择?(单选)资讯影响
类别比例
没有4.39%
很小6.41%
有一些47.21%
比较大28.59%
很大13.40%
Total100%
进一步来看,大学生群体是通过哪些传播渠道来了解电影资讯的。在所列的大众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海报等各个渠道类别中,网络和电视是最多的两个渠道,其次是人际传播,而报纸排在杂志后面,广播是最小的一个电影资讯了解渠道。(具体参见表4)
表5你通常是通过哪些渠道来了解最新的电影资讯的?(可以多选)了解渠道(可以多选)比例
网络58%
电视49.50%
认识的人37.70%
杂志35.60%
报纸29%
电影海报28.70%
广播11.30%
一般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6%
[page_break]
(三)电影的评价量表
对于好电影的评价,受众是从哪些维度来评价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实证探讨的量表。本次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探索性的电影评价量表。
首先,对北师大本科二年级的三百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的调查:你对一部好电影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根据这次质化调查结果,归纳了十五个方面:名演员、演员的演技要强、名导演、主题有思想性、题材新颖、内容健康、有幽默感、能让人受益、反映现实生活、情节紧凑,不拖沓、情节设置有悬念、比较容易看懂、摄影的视觉效果、音乐优美、道具/服装/场景等精美。
其次,对质化调查归纳的十五个方面进行五分量表的北京大学生调查。
第三,对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演员的演技要强”和“反映现实生活”两个变量的共同度低于可接受水平,分别只有0.398和0.393(参见下表5);并且在因素负荷矩阵中,两个变量分别在两个因子中的负荷值都在0.4左右。本研究的量表建构将这两个变量删除。
第四,在删除“演员的演技要强”和“反映现实生活”两个变量后,对其余的十三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因素,累积贡献率为61.928%,MSA为0.795。(具体参见下表6)
第五,根据上面的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大学生对电影是从四个维度来进行评价的,本次研究从这四个维度来建立电影的评价量表:电影评价量表评价维度构成指标
维度一主题的正面意义主题有思想性
能让人受益
内容健康
题材新颖
维度二情节设置的可看性情节设置有悬念
有幽默感
比较容易看懂
情节紧凑,不拖沓
维度三音乐画面效果音乐优美
摄影的视觉效果好
道具\服装\场景等精美
维度四演导阵容名演员
名导演
四、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首先,虽然调查显示电影的接触规模和接触量都很高,但电影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电影——一种独立的大众传播媒介。以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来看电影在整个传播链条中的位置的话,电影作为一种渠道载体的特性已经变得十分的微弱,而成为了一个单纯内容产品的趋势则非常的明显。也就是说,电影在整个传播体系中的位置与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一样,只是成为了传播链条上的一个内容环节,而象报纸、杂志、电视一样作为独立的一种传播形式的现实意义已经非常的弱化。
电影渠道特性的弱化还将继续受到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冲击。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最大的电影接触渠道,既是最大的看电影的渠道,也是最大的了解电影资讯的渠道。而随着网络向社会的普及、数字电视的推广、手机电视的出现等等,电影面临的现实是其媒介载体形态正在加速的丧失,只是成其为一种在其他媒介渠道上播出的艺术形式、娱乐产品。
传播渠道的变化,电影作为视觉艺术面临了新的课题,如多数观众的电影消费由大画面变为了小画面,由专门时间的电影院消费变为了不确定时间的消费,由公共空间的消费转向了私人场所的消费,观众消费渠道的多元化,等等,这些变化状况与走向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探讨。
其次,文献分析可发现,学者们对于电影好坏的文本研究有非常多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自身的一套分析维度。重要的是这些维度究竟是不是观众所理解的维度,这是决定分析是否有意义的关键。
本次研究试图在这点上作出一些探索性的工作。研究发现评价量表的结构显示为四个维度:主题的正面意义、情节设置的可看性、音乐画面效果、演导阵容。
对于本次研究建构的评价量表,至少在两个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工作。一是这次研究没有前面的同类研究可以借鉴,而只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量表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完善量表。二是可以进一步探讨量表各维度对一些电影消费意识的影响关系,或者探讨一些自变量对量表各维度的影响情况等。
主要参考文献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
钟大丰等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大众电影》、《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银幕财经》最近三年的各期
附:在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电影电视导演中,大学生最喜欢的一个导演(单选)最喜欢的导演最喜欢的导演
排序姓名中选百分比排序姓名中选百分比
1冯小刚32.416陆川0.85
2周星驰17.7417侯孝贤0.61
3张艺谋11.6918谢飞0.49
4徐克5.619许鞍华0.49
5陈凯歌4.7520王晶0.49
6杜琪峰3.5321郑洞天0.37
7李少红3.1722吴子牛0.37
8姜文2.9223张扬0.37
9冯小宁2.6824王小帅0.37
10尔东升2.5625徐静蕾0.12
11李安2.4426叶京0.12
12谢晋1.7327蔡明亮0.12
13王家卫1.4628刘伟强0.12
14彭浩翔1.2229张元0.12
15田壮壮1.1
Total100.00
注释:
[1]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页
[2]数据资料转自《银幕财经》,1993年5月5日
[3]李亦中《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机遇》,中华传媒网
[4]笔者查阅了最近二——三年的国内主要电影学术刊物,只有少数几次小样本的随意拦访,没有基本的抽样方法和严格的推论意义。
1.知识资源整合是高校图书馆实现
知识共享、进行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知识获取与交流的全新平台。新世纪以来,与知识有关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知识和科学技术来聚集社会财富,附加在产品上的个人知识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具有现代知识资源的人的价值,用户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吸收新的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学习、工作中。
(2)知识需求的高涨。知识产业的兴起对员工的自身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大众对自身知识权益的需求也推进了构建知识战略体系的大潮。
(3)知识技术的保障。以知识单元及其链接为研发对象,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支撑平台,与知识相关的各项技术手段正在社会各个方面迅猛发展,为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知识资源整合,可以将各种层次的知识资源进行类聚和重组,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有机整体,使零散、单一的知识资源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异构性,还可以对图书馆员的日常业务活动提供良好资源保障,为读者的学习、工作、科研提供全新的知识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实现明晰化、实用化和制度化的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
(1)消除异构知识资源之间沟通的障碍,使读者获得高质量、可信赖的资源,拥有统一的读者检索和浏览界面,提高了资源检索效率和使用率。
(2)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增值,引导知识共享与创新,保持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系统内知识资源的整合、系统内拥有知识的人的整合以及拥有知识的人与系统资源的整合,实现系统内知识的无缝连接,形成组织知识资源,并通过相应的知识共享机制,实现知识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3)通过信息订制与信息推送功能,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了解读者对书刊、电子资源的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征求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4)有利于图书馆业务各方面的数字统计(访问量、使用率、下载数量等),实时指导图书馆各环节(文献保障、参考咨询)的运作。辅助建设高校教学参考系统,建设基于学科馆员制度的专家库,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图书馆知识门户中心研究提供支持。
(5)以知识交流活动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知识服务功能,对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策略
1.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构成和需求
进行知识资源整合之前,首先需要详细分析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以及以后需要补充的知识资源,包括全馆的通用知识资源、各业务部门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读者、馆员、专家的特殊知识资源,还包括这些知识资源的类型及其存储方式等,以此清晰地划分整个知识库的内容结构,进而合理地设计数据结构,完善知识库的结构规划。通过分析馆内知识资源构成与需求,还可以明确高校图书馆的部门及岗位职责,系统规划业务流程中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促进馆员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展。
2.知识分类标准的规划与设计
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源构成和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划分这些知识资源的专业类别,进行专业知识以及知识要素类别的细化分类。可以以通用的资源分类标准为基础,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分布来规划和设计图书馆知识分类体系。在知识分类体系规划过程中,需要对馆藏体系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识别,选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显性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图书馆实施(隐性)资源整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整合馆藏知识资源必不可少的步骤。
3.规划、开发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分析馆藏知识资源的构成和需求以及细化的知识分类体系,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需要强调其通用性与个性化。为了实现系统的通用性,需要提供大众化的软件功能,而不必特定部门和业务岗位都要提供专门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定制等管理设置功能来实现细化软件的差异性。系统的个性化就要求设计系统时需首先分析所有使用者的通用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使读者可以对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知识库进行“个性化定制”,最终满足各部门和业务岗位的工作、学习需求。系统应该具有安全、易用、灵活、开放、友好的特点,以保证读者对知识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馆内知识共享与创新。
4.设立知识主管,进行知识库的查询与维护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日常运作以及知识资源整合工作的有效实施,图书馆需要设立知识主管,其主要职能包括:收集图书馆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了解本馆的信息、知识需求;促进图书馆建立信任合作、经验互享、支持学习以及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并对馆藏知识资源进行整理以及分类储存;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协助解决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并根据读者反馈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系统的内容与功能;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5.运作知识交流平台,推动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
知识交流平台是进一步开发图书馆知识资源价值的有力工具,通过平台读者可以获得更具指导意义的知识资源,也是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重要手段。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积极创建协作学习型组织,努力分享读者、馆员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成果,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来鼓励馆员继续学习;馆员可以通过在线论坛以及个人博客空间发表自己工作、学习经验和心得,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在线留言系统,实时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之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以便于大家实时查询、长期利用。
6.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参考咨询服务机制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一直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论文主要对并购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的整合管理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并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整合的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从人才机制的整合和薪酬体系的整合两个角度探讨了并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整合建议和策略,对于进一步提高并购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及人力资源体系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并购人力资源资源体系整合
一、引言
伴随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国电力企业目前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倡导发展清洁能源的今天,清洁的电力能源企业势必将不断并购小型的火力电厂,且并购活动也将会随着中国融入WT0的过程而越来越活跃。如果并购实施成功,并购活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新型的电力企业获得丰厚的成果。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在并购整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人力资源整合对企业兼并成败的影响巨大.
本论文主要对电力企业实施并购之后,如何实现对被并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从中找到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的整合方案及方法策略,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二、人力资源体系整合概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目前学术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是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目前还投有一个一致的定义。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整合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引导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向组织总体目标靠近,从而改善组织成员行为规范,达到实现成员和组织目标的双赢结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人力资源整合着重于对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的改善与开发,从而提高总体的作战能力。可见,人力资源整合注重人力资源总体的搭配,强调人力资源团队精神的构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并购电力企业对其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减少并购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取舍和重新配置.并对其实行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企业人力资源各自目标尽量与组织目标一致,形成具有高凝聚力的团队,形成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绩效,最终实现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与以往的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人力资源整合与其差别主要在于: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侧重提高个人单项比赛的成绩,人力资源整合则侧重于提高小组或团队比赛的成绩。
很明显,人力资源整合强调的是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目标、价值观、愿景等基本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因为每个组织有许多成员组成,不仅组织与成员各自有不同的目标.成员之间的目标也各异。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设法将各个方向的目标进行重组.朝一个方向延伸,这不仅需要各成员问形成一个整体.成员和组织间也要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在一个持续的、个体与整体间互相影响过程整合过程中,达成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目标、价值观、愿景等基本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减少替换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而影响增加组织内部员工的信任感,提高所有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乃至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体系整合的建议分析
3.1人力资源整合目标指向分析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并购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大的变故,并购事件本身以及其他由此带来的变化,将给组织的成员带来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和紧张,这种心理上的冲击和影响将导致员工之间和对组织的不信任、自我保护、抵制变化的行为,并且可能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率下降,经营业绩受损。而且,心理上的压力及并购后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会导致大量员工特别是高级经营、专业人才等关键人员的主动离职,从而进一步造成人力资本和电力企业经营业绩的损失。另外,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不只是一种内部事务,还会影响到企业同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的关系.电力企业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防止和尽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失:
(2)消除或缓解并购给双方人员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行为:
(3)避免或尽量减少并购双方的冲突,增加双方的了解、信任和协作:
(4)平衡双方组织中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政策.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潜力。
3.2人力资源整合中的操作建议
(1)人才体制的整合建议
①解雇员工的策略
如果说企业的管理层级像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在并购裁员时就应该保证裁减后的管理层级仍然保持金字塔状的结构.这就要求裁剪员工采用“斜刀切”的方式进行裁员。
这种裁减方法的好处是保证管理层级的稳定和不变.层级越高的管理者裁减比例会越大,基层员工反而裁减数量有限,这样有力地保证了基层员工的稳定和管理成本的压缩。裁员通常是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的调整。留任人员必须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这常常通过对留用人员进行再培训而实现。而且,有条件的企业还需要安排几名心理医生,在一段时间内提供心理咨询,以减轻“裁员幸存者焦虑症”。
②挽留核心人才的策略
企业为了留住被并购电力企业的核心员工,应当与核心员工建立一种契约型的关系,以达到员工努力工作,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目标的局面。具体挽留策略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人实施: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有了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还要配合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往往表现在对他们的培训投入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员工把可持续发展看得非常重要.公司能提供多少培训是他们选择公司的重要衡量标准。并购后的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为这些核心员工预算一定比例的培训预算.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通过签订培训协议约定违约金等办法来制约核心员工培训后离职。
>提供优良的软环境
对核心员工来说,并购发生以后将面临着新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人才的去留,所以建立良好的软环境是急需解决的。
(2)薪酬体系的整合建议
薪酬体系整合的目的是改变双方员工的价值观和形成对薪酬的统一认识,能够接受各自的薪酬水平,进而愿意为实现组织目标奋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出薪酬整合的几条建议和策略:
①保持整合措施与并购战略的一致性。在制定薪酬福利过渡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推进那些对企业战略和员工利益都有促进作用的变革,尽量避免不利改革,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支持企业战略将有助于整合的顺利实现,符合员工利益有助于鼓励员工继续留下来工作。
②坚持一定的底线。要搞清楚哪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既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对公司不能容忍或不愿意改变的坚决不能妥协,对员工不愿意或不可接受的改变也要尽量避免。同时,也要考虑一些法律规定不可突破的底线。
③适用性原则。对于不同的企业并购来说,存在不同的整合策略,人力资源整合小组必须找到适用于本企业的独特的整合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员工的反映.进而对其进行改进。
④设计公平合理的方案。在设计具体的整合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方案本身的公平合理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激化并购双方的矛盾。影响整个并购整合的顺利进行。
⑤保证薪酬整合中制度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合并之后电力企业要有一个很公平的制度.什么样级别的人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非常清楚,制度只有公平才能服人:同时要对所有的员工一视同仁.不能让人感到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东西,否则很容易造成合并之后员工的抵触情绪。
摘要: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正式颁布了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对此报告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二是內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通过比较认为,首先,企业风险管理与內部控制同样是一个程序,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两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其次,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內部控制向风险管理领域扩展,对內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集中体现在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产生。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审计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提出
2004年,美国Treadway委员会下属赞助委员会(COSO)在内部控制框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的概念,使内部控制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COSO这样定义企业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包括内部控制及其在战略和整个公司的应用.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COSO认为,ERM为公司董事会提供了有关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并进一步提出企业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辨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以及监督等8个方面组成。
1.内部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也为ERM的其他组成因素提供了框架。其别是管理当局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公司对可能出现的预料之外的事件的态度,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必须明确战略及其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和回报。
2.目标设定(ObjectiveSetting)。即管理层必须基于目标来识别成功的潜在因素。根据企业确定的任务或预期,管理者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确定其他与之相关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其中,其他相关目标是指除战略目标之外的其他目标,其制定应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系。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才能够确定对目标的实现有潜在影响的事项,而企业风险管理就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一个适当的过程,既能够帮助制定企业的目标,又能够将目标与企业的任务或预期联系在一起,并且保证制定的目标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
3.事件辨别(EventIdentification)。在对企业目标、战略和计划以及对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要求辨别可能对实现公司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所有重要情况或事件,事件辨别的基础是将可能的风险与环境进行对比。这一步要求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尽可能地了解企业当前或将来的环境和经营情况。
4.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一般用可能性(概率)和影响结果两个维度度量风险,前者是一定的负面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者是假设事件发生,对经营、财务报告以及战略产生影响的可能结果,潜在影响一般以对经营、数量、金钱损失以及战略目标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定性、定量以及相结合的方法,若可以获取充足的数据,一般采用定量的评估方法;若潜在的可能性及影响结果都较小,或者无法获得数据,则一般采取定性的评估方法。
5.风险反应(RiskResponse)。企业对每一个重要的风险及其对应的回报进行评价和平衡,结果取决于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企业的风险偏好。而平衡的反应包括接受、规避或缓和这些风险,后者又包括风险分离、风险转换或者减少(包括通过控制活动)等形式。风险反应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重要组成部分。
6.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ies)。控制活动是管理当局设计的政策和程序,为执行特定的风险缓和反应提供合理保证。控制活动包括在整个组织中使用的批准、授权、注销、确认、观察、查证以及对经营业绩复核、资产安全、职责分离等方法。
7.信息和交流(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风险辨别、评估、反应和控制活动在组织的各个水平层次上产生有关风险的信息,与财务信息一样,风险信息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和框架进行交流,使员工、管理层以及董事履行各自的责任。风险评估的信息系统可以产生定期或“例外基础”的时时报告,报告使用趋势指标、业绩矩阵及运营或财务成果的形式,这些报告能够引导出及时的决策。在公司层次,必须对各种数据和信息流进行加工,形成关于公司风险组合轮廓的统一观点,以利于交流。通常存在自上而下式、平行式和自下而上式三种有效的交流形式。自上而下式是管理当局向员工传递风险信息;平行式是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自下而上式是一线员工向管理层汇报风险信息。员工的风险信息交流方面的意识是风险管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员工就其意识到的重要风险与管理层进行交流,管理当局应当重视员工的意见。
8.监督(Monitor)。与内部控制一样,企业应通过持续的监督和独立的评价活动,监督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持续监督以日常经营中发生的事件和交易为对象,包括管理当局和专门的监督人员的活动。独立评价一般以定期检查计划为基础,或者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意外为起点,由于在独立调查、风险评估和报告方面具备能力、技巧和经验,内部审计师是提供独立评价的合适人选。
二、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
自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简称COSO报告)以来,该内部控制框架已经被世界上许多企业所采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就是在1992年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SOX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采用了1992年内部控制框架定义的模式,认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同样是一个程序,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
企业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并扩大了报告目标的范畴。内部控制框架将企业的目标分为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现行法规的遵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包含三个类似的目标,但是比内部控制框架增加了一个目标——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层次比其他三个目标更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应用于实现企业其他三类目标的过程中,也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
另外,企业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5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辨别和风险反应三个要素,由于对象不同,风险管理更加针对组织面临的“风险”,增加这三个要素,拓展了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框架则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很早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实践,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认识到将两者关系隔离的分析方法是不可取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只有相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COSO企业风险管理概念的提出,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大大地向前推动了一步,这种融合必将极大地推进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领域扩展,对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产生。由于各国实务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的最佳做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目前还没有标准的风险基础审计定义,IIA的职业问题委员会认为,风险基础审计关注的焦点是组织对所面临影响其目标实现的风险作出的反应,与其他形式的审计不同,这种审计的出发点是风险,而非控制,其目的在于为风险管理提供独立保证,并在必要时加以引导和改进,审计业务的范围和优先次序应由组织所面临的风险所决定。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风险基础内部审计不仅关注风险管理,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针对风险管理功能,设立一个分部,配置一位风险经理,内部审计人员建立风险评估模式,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审计工作根植于以未来为导向的风险分析。
第二,内部审计的方法不再是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的完整性,而是强调确认经营风险并测试这些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交易事项和对政策的遵循,转变为对目标、战略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关注,“控制是否适当且有效”虽然仍被关注,但已不是关键。
第三,内部审计的反应方式不再是反应式的、事后的、不连续的监控,从以交易为基础转变为以过程为基础,对组织战略计划的创新也由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
1.1员工招聘与选拔根据企业岗位的设定和需要,为企业选拔优质、合格的人才,并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安排至合适的岗位,是构建当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1.2绩效考评根据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及在一定时间段内对企业的贡献进行考核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员工工作绩效,为培训、晋升、计酬等人事决策提供考评依据,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的有效方式,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促进剂。
1.3薪酬管理通过设计、管理员工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奖金、津贴以及福利等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1.4员工激励关注员工心理状况的变化,通过激励和鼓励满足或限制员工各种不同程度的需要,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1.5培训与开发根据员工自身能力素质以及与所在岗位的适应性以及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个人知识、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以增强人力资源的贡献率。2.1.8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企业的广阔平台,把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制订员工个人职业规划,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员工通过企业平台成长的过程中,也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2.综合事务管理
综合事务管理工作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在综合管理工作中占有较大比重,着重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要素中综合能力与资源以及执行力两个方面的问题。
2.1公文管理公文是企业决策、指令下达的媒介,公文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确保企业各项决策、指令下达畅通的重要途径。包括对公文的起草、流转和管理,即以特定的原则和方法,在公文形成、流转、办理、存储的一个完整周期中,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2.2课题调研课题调研是针对在企业发展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的过程。通过调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对于突破企业瓶颈,推动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2.3督查督办督查督办工作是确保企业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催办、协调和综合反馈等环节,有效确保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提高企业执行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2.4政务信息政务信息管理工作是企业信息渠道畅通的关键所在,在核心竞争力中发挥了眼睛和耳朵的作用,主要通过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标、文字材料及音像材料的方式及时准确的反应生产、经营以及的相关情况,通过大量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2.5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企业与当地政府、战略同盟、合作伙伴以及企业所在周边公众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企业凝聚人气、丰富社会资源的土壤,唯有土壤肥沃,企业之树才能茁长成长。
2.6法律事务法律事务工作主要包括企业合同审查、合同起草、方案的制定、相关诉讼事务等,是保证企业依法治理、合规运作的第一道关口,更是为企业提供法律保护、维护企业利益的基础。
3.结论
1.1 加强高校学生毕业阶段的德育工作
毕业生教育职称论文范文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身处毕业阶段的大学生,遇到的矛盾和困惑非常多。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毕业阶段德育工作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从哲学的高度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人本化教育和管理是哲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就是指要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等作为思想教育的终极关怀,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律的自我意识和观念;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在教育管理的同时凸现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的功能,树立“服务者”角色意识,淡化“领导者”、“上下级”的关系,改变“家长式”、“命令式”作风和“灌输式”、“强迫式”的方法,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2 人本化教育和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它有利于增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关系以及和谐校园。因为人本化教育和管理使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受到尊重、个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这样他们就愿意主动和辅导员敞开心扉谈心交流,主动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本化教育和管理也能调动他们学习和参与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人本化教育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人本化教育和管理有很多内容,在这里着重阐述以下两个方面:
3.1 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适应环境能力差如今在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较优越,他们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衣食住行都是由父母包办完成的。然而,踏入大学,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切都得靠自己面对处理时,一些学生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甚至由此产生失意、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缺失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害羞、自卑、贫困等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使部分学生害怕和人交往,不愿与人沟通,还有少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时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渴望社交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心理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孤独。
(3) 经济上的拮据。家庭经济环境对学生心理的也有重要影响。经济上的拮据,常常使生活在贫困中的当代大学生极度敏感和自卑。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常脱离集体,不愿意和同学们尤其是家境富裕的同学交流,更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还有一些人对家境条件好的同学怀有妒忌和排斥心理。当他们学习生活不如意时就极易产生悲观、失望、消沉等不良情绪。
面对大学生的上述心理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患于未然。
(1)定期举办专题心理健康讲座。辅导员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聘请专职教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定期进行心理测试。不仅每年对进校以后的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而且对老生也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并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员应当在班级干部的协助下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对心理有严重疾病的学生要建立跟踪和干预档案,尽可能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1.1 就业心理教育
辅导员要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成才、学习与择业的关系问题,努力缓解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尽最大限度的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并积极引导毕业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提高克服困难、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基本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3.1.2 在校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和就业形
势教育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正确的择业观能够指导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和职业选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准确的定位。辅导员要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和讲座等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努力帮助学生转变以往陈旧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高校辅导员还要努力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把握就业形势,深入了解专业前景,引导毕业生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珊莉.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生工作之我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