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幸福感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7:58: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幸福感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幸福感论文

篇1

关键词:高职 德育 幸福感教育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幸福,提高其幸福的体验。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新生中坚力量,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者,是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和载体。他们能否在德育教育中感受到幸福,成为幸福之人,对大学德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幸福感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1]

一、高职德育工作与幸福感教育的内在联系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自我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大学生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生命、人身价值的体验与感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对幸福感的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德育与幸福感教育有着内在联系。[2]

1. 德育的心理基础是幸福感教育。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依托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正确的幸福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心理因素。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幸福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接受德育的同时感受到幸福与愉悦,更投入德育过程中。

2. 德育的动力来源于幸福感教育。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更重视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而忽略了学生对幸福感的追求。德育的内容经常显得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的形式往往是严肃的,缺少欢乐和轻松的氛围,学生被动地接受德育,缺乏了受教育的动力。因而,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幸福感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动力。[3]

二、高职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结果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材料较多,本课题组就杭州市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选择了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80份有效问卷。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有180人,占47.4%,女生200人, 占52.6%;一年级有160人,占42.1%,大二119人,占31.3%,大三101人,占26.6%。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大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对幸福的理解

当问到“承担以下哪些社会责任时你会感到幸福?”的问题时,大学生们认为“帮助他人”和“为集体获得荣誉”这两项最能感到幸福,其余是“完成工作任务”、“参加公益活动”。[4]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当问到“在现实生活中, 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觉如何?”的问题时,在“学习满意度”、“友谊满意度”、 “爱情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等方面选择很满意、 满意、 一般的百分比加总占75%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对生活感到比较幸福的。

3.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

当问到“你的生活是否幸福?”的问题时,大学生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和一般幸福的分别占13.16%、41.73%、34.96%,加总为90.99%,说明大多数的幸福感较强。但是,大学生中觉得自己生活不幸福、非常不幸福的分别占8.65%、0.376%。加总为9.01%, 这说明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不满足。[5]

三、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与方法

1.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是提升幸福感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幸福感主要源于在生活中的情感体会。因此,德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教授,更要贴近学生生活,走入学生生活。如在学生社区设立德育工作站,开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在教育活动以外的生活区域进行幸福感培养。

2.德育途径多元化

德育多元化对于幸福感教育有显著的帮助。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幸福感。因此,各高校必须深入学生开展幸福感调查。在统一施教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大一学生表现为友好关系低,因此在一年级学生中要通过志愿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二学生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因此在二年级学生中要通过心理健康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大三学生表现为社会压力大,因此要将企业文化渗入到德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6]

3.德育团队规模化

德育团队的规模化是德育工作顺利展开的有力保障。高职德育实施“立德树人”的模式,就需要高职院校具有规模化的育人团队。团队中要有具备专业素养的专职德育人才、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辅导人员、具备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辅导员,更应有专业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加入。

参考文献:

[1] 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

[2]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4] 冯光.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J].南京社

会科学.2008(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提升策略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间,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幸福水平或幸福感如何,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以及提出相应有效措施可以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也可以丰富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经验。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观幸福感是指一种健康的、快乐的生存状态。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同diener(1984)提出的概念:所谓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

近年来,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对于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日趋增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系统研究开始于diener,他于1995年编制了国际大学生调查量表,主要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价值取向、家庭经济收入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等。国外的研究为国内的研究提供了范式和研究工具。

国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初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进行描述性研究,随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程的深入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开始了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但研究仅从单方面进行,如与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人格特征、自尊、家庭经济状况等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国内研究者把自己的研究视野拓展到国外,严标宾(2002)开始对各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以此来揭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文化方面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对象

笔者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和蒲河校区两个校区中,分层抽取了96名同学做为样本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进行的较顺利,样本结构较合理,真实可信度较高。其中:男性48人,女性48人;文科生47人,理科生49人;一年级23人,二年级24人,三年级25人,四年级24人;农村生源学生50人,城镇生源学生46人;贫困学生47人,非贫困学生49人;学生干部50人,普通学生46人。

(二) 研究方法

课题组在确定了研究样本之后,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分别对上述96名被试进行了访谈调查。平均每名被试访谈时间在1.5小时左右。调查采取了完全开放的问答形式,问题包括“你觉得现在幸福吗”,“你觉得幸福的标准是什么”,“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活怎么样”,“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幸福”,“每个月应该花多少钱你最满意”等问题。在征得被试的同意后,访谈者做了记录,然后课题组成员汇总后进行了统计。结合前期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

(三) 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发现,我校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占到访谈人数的70%以上;在情感体验中,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这部分人的比例在 20%左右。与其他研究进行对比发现,这一情况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基本吻合。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大学生被试还是倾向于体验到幸福感。

分别来看:年级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影响显著。在生活满意度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四年级,而二、三年级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幸福感程度最低的是四年级。这与以前部分学者的研究不太相符,我们的调查发现这可能与大四年级的就业相关,大四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在性别维度上,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是否存在稳定的性别比例,目前结论还很不一致,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男女生差别不显著。

大学生被试在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总体幸福感三个方面中,城镇大学生都略高于农村大学生;非贫困学生明显高于贫困学生。其他研究者在这两方面的所得结论互不一致。另

外,对于收入问题,月支出在800元以上的学生感受幸福感的程度明显高于600元以下的学生,支出在600-800元之间,幸福感程度最高。消费支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可能是倒u曲线的关系,这是我们调查发现的一个问题,需要今后深入进行研究。

统计结果还显示,大学生恋爱问题是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女生比男生显著。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幸福,提高其幸福的体验。因此,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科学的幸福观教育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该层次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就会产生新的目标,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感体验。开展幸福观教育,首先是要认识到幸福观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其次,幸福观教育需拓展高校教师的新视野。再次,幸福观教育也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内涵。

(二)培养良好人格特性完善自我人格

研究发现,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特征有关的变量,很多人格特质明显地与幸福感相关。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人格特点尚未定型,因此塑造自身的人格无疑是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为此,大学生特别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非总为他人喜爱,但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2)能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认同他人又不依赖或强求他人。(3)能面对和接受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和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支持因素中,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提升幸福感体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策略:主动与别人相处;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平等相待,真诚相处;善于理解别人,换位思考,宽容待人。

(四)创设和谐社会实践环境,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大学生身在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少,应该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深入了解复杂多变的社会,认识百态人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挫折时,理性对待、积极应对,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幸福感体验。另外,针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尽早开办职业生涯辅导。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至关重要。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等等方面;其次,要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自信,并端正心态;再次,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就业方面,了解社会所需、自己所想,进行恰当的择业;最后,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审时度势,坚定方向和目标,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和过渡。

(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班集体的支持作用

学校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还应该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文化氛围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也是他们在大学主要的去向,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强大帮助,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努力营造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充分发挥其支持作用,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能力与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合理组织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传授他们善与人处的交际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行为能力,学会和谐相处,从而健全和谐的人格系统,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同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在良好学习心理培养、职业生涯辅导等方面加强指导,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去获取成功,去证实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

我效能感体验,进一步提高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ed diener,eunkook m.suh,richard e. lucas,heidi l. stnith.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acadesof progress,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

[2] 刘川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3] 郑雪.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马崇升.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

[7] 万延霞.培养学生的幸福感[j].临沂教育论坛,2007.

[8]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1).

作者简介:

王延辉(1977—),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哲管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归因

1相关概念的界定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这是Die ner(1984)提出来的概念,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成分。

Sarason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对想得到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和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维、推理等内部加工过程而确定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特点和归因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潍坊某高校221名学生,发放问卷221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05%。被试年龄范围18-23岁。

22研究方法

221总体幸福感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Fazio,1977)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本次研究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施测计算总分。

22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

采用肖水源编制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本研究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进行适当的修改。

223归因风格问卷

采用Lefcourt等人编制的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

2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形成问卷在班级进行集体匿名施测。施测前,由主试向各班学生被试宣读指导语,要求独立做答。将所有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结果

31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主观幸福感总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及各因子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发现: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32归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得分、学业成就方面、学业成就-背景、学业成就-运气、人际关系方面、人际关系-努力、人际关系-运气、人际关系-能力、学业成就-能力、外部归因以及内部归因得分上表现出相关。

33社会支持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共解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方差的360%。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学业成就-能力归因,学业成就-努力归因这4个自变量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见表

4讨论

大学生在事件进行正确归因时,可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而在对事件进行错误归因时可能降低其主观幸福感。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回归方程显示,主观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维度。大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归因于能力、努力在回归方程中均具有显著性,原因可能是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他们的重要生活方面,对其影响较大。

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归因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方差的360%,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重要预测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5研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归因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但在研究方法上,方法单一造成研究深度的不够,今后要注重研究方法的质与量的结合,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Weiss R,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Rubin Z,edDoing unto othersEnglewood CIiffsNJ;Prentice Hall1974:17-26

[2]Sarason B R,Pierce G R,Shearin E N,Sarason I G,waltz J A,&PoppeL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orking models of self oth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273―287

[3]Cullen F TSocial support as an organizing concept for criminology:P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academy of criminal sciences[J]Justice Quarterly,19941l:527―559

[4]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

[5]许怀祥,李建伟,簿世杰,王飞艺术专业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

[6]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

一、人际信任概述

(一)人际信任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最早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其做出专门的论述,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心理学领域最早对信任进行研究和下定义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Deutsch,1958),他通过进行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并依此提出信任的定义,即“所谓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发生具有信任是指:他预期这件事会发生,并且根据这一预期作出相应行动,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果此一事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Erikson将信任定义为对他人的善良所抱有的信念或指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后来Rotter(1967)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认为另一个人的言语、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是类化预期的一种。国内学者对于人际信任定义的表述也在不断探讨中。

近些年来,人际信任问题成为了国内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界学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主要集中在人际信任与父母教育方式、人格特质、归因方式、依恋类型、主观幸福感等等因素的相互影响情况,国内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较初中生、高中生低,与“90前”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的总体信任程度有所下降且差异显著(许兴,陈永强,2009);青少年归因方式越内控,其人际信任的水平越高,归因方式越外控,其人际信任的水平越低(孔繁昌,周宗奎,2008);大学生人际信任无性别、城乡差异(郭志峰,2005);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偏低,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专业上的差异,普遍信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特殊信任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庞彤彤,宋凤宁,2006)。

(二)人际信任的测量

用于人际信任测量的量表较多,主要有人际信任量表(ITS),是1967年Rottor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编制的,用于测量被试对他人行为、承诺或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适用于14岁以上各类人群;特定人际信任量表(SITS),此量表主要用于对特定任务的信任程度的测量;信赖他人量表(FPS),用于测查被试对一般人的可信性、诚实、慷慨、友爱等本性是否有信心;马氏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被试与他人相处时,估计他人能否纵,得分越低,信任度越高。

二、主观幸福感概述

(一)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自2O世纪5O年代左右在美国兴起,以Wanner Wilson1967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O世纪8O年代。主观幸福感,即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Diener,1984),是量化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评判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快乐、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目前很多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采用的是Diener的上述观点。

我国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以大学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研究主要涉及其主观幸福感的状况,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价值取向、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等。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掌握目标对主观幸福感有利,成绩回避目标对主观幸福感不利(赵春兰,金志成,2008)。大学生成就归因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成功内控性归因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乔婷婷,2010)。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专业上都没有著差异,只在地区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彭小红,郑谊贞,2011)。

(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主要的测量工具有生活满意度量表(LSS),包括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三个独立分量表,主要用于50岁以上成人;情感量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平衡,此量表主要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程度;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用于测试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于1977年制定,国内段建华(1996)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三、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内分别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的研究较多,多研究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等的关系,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居多;多研究主观幸福感与疏离感、社会支持、成绩目标等的关系,以大学生、老年群体为主。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较少,且不深入,研究结果显示,高人际信任的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程度显著高于低人际信任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程度,初中生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李东,孙海红,2011)。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个体人际信任分数越高,其主观幸福感也高(王希平,2011)。对中国、德国、日本、英国四个国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相关性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德国、日本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相关,英国大学生在二者上的相关不显著(郭敏,2007)。

四、未来研究方向与思考

综合各种相关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做了全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与手段上也各有特点,既有科学传统的问卷调查法,有个性的访谈法,还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等,都能针对各种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深入研究不够;研究对象较单一,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甚少。

我们也在思考,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研究对象上扩展,更多地关注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可以着眼于当今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尝试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这一群体中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与大学生、普通中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有研究表明,中职生在学习心理、情感心理、个性心理、自我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着重在情感心理上,人际交往中情绪不稳、冷漠、感情易受挫等,很难与人建立起信任关系。因此,从研究对象上扩展,既可以推进和丰富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此外,针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幸福感问题,可以从研究方法和测量上进行改进,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测量大多选用已有的量表,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编制测量工具,进一步推进研究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许兴,陈永强.“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原因分析[J].心理研究

[2] 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 郭志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庞彤彤,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5]赵春兰,金志成.大学生成就目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6]乔婷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归因、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8]李东,孙海红.初中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篇5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人格特征、自尊、归因倾向、自我价值感等主观因素和学生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及生活事件等客观因素;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对策。

当前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课题。但是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并没有达到需要的层次和水平。目前的研究和成果多是从心理学学科的角度界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利用心理技术手段测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很少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借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已有的成果,来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手段,寻求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措施,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幸福观,并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而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目前,有一种新的观点,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合并成一个维度—情感平衡度,指与消极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积极情感体验。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3)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并不随时间的流失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从长期看,主观幸福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现有研究表明,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在情感体验中,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这部分人的比例在10%左右。

(一)主观因素

1.人格。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间是相当稳定的,它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人格的五因素,即:开放性、公正性、宜人性、神经质性和外倾性,它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在吴利国和闫荣双的研究中,神经质和外倾分别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正相关,而其他三因素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因此,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都集中于研究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和外倾之间的相关关系。国内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

2.自尊。Diener(1984)的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随着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加强,自尊就成为影响其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自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较强,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肯定的正向评价,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点,对自我较为满意,自我接纳与和谐程度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因此幸福感体验较高。低自尊的个体则与之相反。张雯、郑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r=0.37)。但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不具普遍性,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社会文化中,高自尊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

3.归因倾向。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它可以分为控制源和稳定性两个维度。个体行为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外因,如环境、任务难易等;二是内因,如能力、动机等。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内控者倾向于把行为后果看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而外控者则认为是由行为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张雯、郑日昌研究表明,大学生不同的归因倾向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影响,且归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又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幸福感指数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外控者幸福感较低,与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4.自我价值感。个体的价值取向(内部取向或外部取向)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Kennon.M.Sheldon等的研究表明,对于成人来说,内部价值(如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自我接受等)比外部价值(如健康、财富、地位、形象等)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主观幸福感。在严标宾、郑雪和邱林等人的研究中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内部价值(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等)表现为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它们都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二)客观因素

1.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Triandis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如服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对个体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由严标宾、郑雪和邱林等人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室友关系)确实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与家庭、恋爱和室友的相关关系极为显著。

2.经济状况。对于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研究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另外的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多数大学生并未有经济收入,他们的经济状况只表明父母的经济能力。严标宾等的研究发现,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平均或高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

3.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Heady&Wearing的研究表明,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大学生虽然已步入成年初期,但生理成熟并不意味着心理成熟、社会性的成熟。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主观幸福感的变化。严标宾等研究认为,各种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对于幸福感更多的是采取“未来取向”而不是“过去取向”的乐观态度。

三、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从个体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考虑,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提高主观幸福感。首先,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由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归因方式、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影响自尊的高低,所以要培养高自尊感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1)由消极的归因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是指将行为的成功归为内部可控因素,例如努力程度。而将行为的失败归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例如,运气,任务难度等。(2)提高自我价值感,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目标,通过完成这些目标来培养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乐纳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3)纠正消极自我暗示的思维模式,部分个体之所以存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原因是片面的夸大了外部条件的困难性,同时贬低了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理性的分析外部因素的限制因素和内部可利用的资源来克服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

其次,从社会因素,尤其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来看,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从而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实际结合起来。(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尽可能多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视野,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求职、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创设大学生生活的良好情境,环境育人,从而为其对生活的主观认识达到一个希望的水平。(3)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积极的社会支持作用。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大学生来讲,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引导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仅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总之,作为大学生,虽然心智和生理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大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社会经历还很浅薄,人际交往还很简单,因此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主观幸福感是很有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的良差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工作表现和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1)

篇6

关键词 乐观;悲观;主观幸福感;元分析

分类号 B842.6

1 问题提出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主观幸福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价(Diener,2000)。心理学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多有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既有外部的(何冬丽,2013),也有个体自身的(温娟娟,郑雪,2011)。在探讨个体自身哪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研究中,个体较为稳定的信念和认知倾向特点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陶沙,2006),而气质性乐观正是个体信念和认知系统中的重要方面。由此,我们推测气质性乐观与主观幸福感可能存在重要关系。

气质性乐观由Scheier和Carver提出(1985),指的是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并据此编制了测量工具――生活定向测验(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后来他们(Scheier,&Carver,1994)又修订了这一工具(LOT-R),将气质性乐观看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即积极的乐观倾向与消极的悲观倾向,乐观倾向是积极、正面地评价事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而悲观倾向则是对此报以消极、负面的评价。这两个测验是测量乐观-悲观倾向时使用最为广泛的问卷。本文的元分析即基于以LOT及LOT-R为工具的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尹霞云,黎志华,2015;Diener,2000),研究者习惯将其分成两个基本成分,即生活满意度(SWL)和情感体验,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程度的判断;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方面。主观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丁新华,王极盛,2004)。本文的元分析选取采用以下工具进行测量的文献:测量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SWL)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测量情感成分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这两个量表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并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运用。

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颇受重视,一般认为,乐观的个体比悲观的个体更可能拥有幸福的人生(Cha,2003),即更乐观的人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多的积极情感、更少的消极情感。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例如,You,Fung和Isaacowitz(2009)的研究以中国人为被试,测量得出乐观与积极情感的相关为一0.01。同时,一些研究用同样的量表测量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如Meevissen,Peters和Alberts(2011)的研究表明乐观与积极情感的相关为0.24,而Larson,Good和Fair(2010)的研究则测得高达0.51的相关。也有研究者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王佳宁,龚玲,2012),发现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并未进一步分析乐观与悲观两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各个成分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既然气质性乐观更可能是由两个独立的成分(即乐观倾向和悲观倾向)构成的,那么不同的成分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是否存在不同,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是否存在不同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就需要深入探讨。另外,一些调节因素可能也会影响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首先,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中的乐观-悲观倾向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能会存在差异(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王佳宁,龚玲,2012;秦红芳,朴婷姬,2011)。例如,同样是You,Fung和Isaacowitz(2009)的研究,以美国人为被试的测量得出乐观与积极情感的相关为0.31,这与以中国人为被试得到的-0.01具有很大差异。其次,群体差异。目前的研究经常选取大学生作为测量对象,但不同年龄阶段中,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等的关系是否相同存在争议(温娟娟,2007),仍需验证。因此,进一步探讨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同时探讨一些影响因素如何调节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十分必要。

2 方法

2.1 文献搜集

文献搜集包括中文和英文两类。中文文献主要从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搜索题名、关键词、摘要和主题词中包含“乐观”的研究,筛选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相关的实证性文献。英文文献以“disposi-tional optimism”、“optimism”、“subjective well being”、“SWB”、“negative affect”、“positive affect”、“lifesatisfaction”等作为关键词,在以下数据库中检索: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并通过“百链”进行补查,没有全文的文献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得。

2.2 文献筛选、编码

将所得文献通过以下标准进行筛选:(1)研究必须使用Scheier和Carver所编制或修订(包含翻译修订)的生活定向问卷(LOT或LOT-R),生活满意度量表必须是Diener等1985年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必须是Watson等1988年编制的测量情感成分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或者单独使用了其中的某一分量表。(2)研究必须考察了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包括任一维度)的关系,并且直接报告了两个变量的相关。(3)文献中涉及的调查数据不能重复。(4)调查对象为各年龄段及职业的正常被试,不包括生理疾病患者(如癌症、艾滋病患者等)。对纳入文献进行编码时,为确保一致性,采用同一编码者在不同时段针对所有编码文献进行重新编码的方式进行检验。

2.3 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用CMA 2.0专业版软件进行元分析。元分析使用r作为效应值。

3 结果

3.1 文献同质性检验

按照文献筛选标准,最终获得满足元分析标准的研究有41项。其中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33篇。学术论文39篇,学位论文2篇。同一编码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编码基本相同,说明本研究的编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最终检索到的文献数量、所包含的独立样本数、样本量区间及涉及的被试总数、同质性检验见表1,用CMA2.0统计软件分析,Q统计显示文献间均存在异质性,可能是由于文献来源于不同国家、发表时间不同等原因。当效应值是异质时,通常采用随机模型分析方法。

3.2 主效应检验

表2是随机模型分析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比较在统计意义上乐观与悲观两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有无显著差异,进行组内比较,表2表明,乐观与生活满意度及积极情感的关系显著高于悲观与两者的关系,而与消极情感的相关则没有显著差异。

另外,研究进一步检验了乐观-悲观倾向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维度(积极/消极情感)的作用是否相同,结果表明虽然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的相关(r=0.41)在数值上高于与积极情感的相关(r=0.35),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Q组间=3.59,df=1,p=0.058);悲观与认知维度的相关(r=-0.30)也稍高于与情感体验维度的相关(r=-0.23),但也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Q组间=0.79,df=1,p=0.372),说明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两个成分的关系没有显著差异。

3.3 文化差异及群体差异的调节效应检验

从搜集到的文献看,悲观与积极/消极情感的文献数量较少,无法进行进一步分析。因此,以下调节效应检验不包括悲观与积极/消极情感的相关。

首先,进行不同文化背景的检验。本文中为了避免因样本较少引起的偏差,在进行文化背景比较时只选取中国和美国。结果见表3。其次,为了进一步考察大学生群体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程度是否与非大学生群体不同,将文献中的被试分成大学生和非大学生进行编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3.4 发表偏倚检验

首先,虽然本次元分析中学位论文只有2篇,但在涉及两篇学位论文的分析中,未出版文献中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为0.44(k=2,N=821),出版文献中两者的相关为0.41(K=33,N=10312),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Q组间=0.24,p>0.05);未出版文献中乐观与积极情感的相关为0.50(k=1,N=304),出版文献两者的相关为0.35(k=24,N=7478),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Q组间=3.39,p>0.05),且均为未出版文献中的相关略高于已出版文献,因此可以认为本次元分析不存在显著出版偏差。其次,从元分析输出的结果看,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失安全系数分别为8588、1942,证明额外需要有至少1942篇以上乐观一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相关无显著性的类似研究,才能否定两者间的重要关系。另外,漏斗图可以直观看出是否存在明显发表偏倚,CMA2.0软件作图,发现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漏斗图均基本对称(图1,图2)。因此,综合来看,可以认为本研究存在出版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4 总结与讨论

4.1 主效应讨论

从此次元分析结果来看,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两者之间具有稳定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跨文化、跨群体的一致性。其中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有显著负相关,悲观则正好相反,从宏观上再次印证了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说明乐观的个体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有更多积极的心境,体验到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之所以乐观能产生高度的心理收益,是因为乐观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能使个体更多地看到事物好的方面,积极面对现实,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正是这些积极力量的作用使乐观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增加人的心理能量(付志高,刘亚,2012)。在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乐观-悲观倾向是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内部因素。当然,由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错综复杂,任何一种因素都不可能解释全部的变异,以后研究中仍需深入探讨包括乐观-悲观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中可以看到,首先,乐观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高于悲观与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这说明乐观与悲观更倾向于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如欲加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其积极乐观倾向的作用可能大于消除其悲观倾向。其次,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并不相同,这也可以从相关研究中得到佐证,如Cha(2003)的研究中发现乐观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高于对积极/消极情感的预测作用。最后,虽然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因素(生活满意度)相关高于与情感体验(积极/消极情感)因素的相关,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说明乐观-悲观倾向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4.2 文化差异及群体差异的调节效应讨论

首先,文化差异的调节效应。元分析结果发现,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不同,在美国被试中得到的相关高于在中国被试中的相关。美国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自我提升,个人目标的自我实现是社会的主旋律,个体一般可以随意地尽兴地表达“希望好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这样的想法(余欣欣,郑雪,2011),并且可以因此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Carver,Scheier,&Segerstrom,2010),因此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自我抹消是正常的,表达乐观可能反而难与其他人相处,招致消极的人际间反应(Chang,Asakawa,&Sanna,2001),降低社会支持,因此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较弱。

其次,群体差异的调节效应。大学生群体与非大学生群体中得到的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没有显著差异。由于大学生的取样方便,一直是心理学相关研究中常选取的调查对象,此次元分析中大学生群体也占大多数,这也曾受到研究者的质疑,本次调查说明在研究乐观一悲观倾向时选取大学生被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非大学生群体差异不显著。

篇7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高职大学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尺度之一,指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参数。Diener(1994)认为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由三个部分即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组成[1]。认知维度以生活满意度作为指标,指个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生活中各个方面(如家庭、友谊、健康等)的满意程度进行的整体性评价。情感维度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面,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会增强幸福感,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幸福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2],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内鲜有报道。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指学生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和感受,具体结构见表1。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抽取在校各年级高职大学生56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14人(38.2%),女生346人(61.8%),年龄为(20.37±1.48)岁。

2.研究工具

采用自评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国际大学生心理调查(该量表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四个分量表,均为单维量表)等。调查者经培训后,采用统一问卷和指导语,组织学生填写后统一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560份问卷,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72份,有效回收率84.3%。

3.数据整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一般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高职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以及较低的消极情感。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分布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性,女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高于男生(P

三、分析与讨论

总体上看,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同时研究表明,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要高于男生。这一现象可用男女性别社会角色理论来解释。这种理论认为,男性在社会中角色很少强调情绪表达。而女性比男性对此更多地有一种接受的态度,并相信自己的极端情绪反应会被社会认可。这些差异引起对幸福感的判断不同,因此,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从大学生角度来看,男、女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上不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在对情感、行为控制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对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比女生强。

本研究表明,农村生源及自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偏低。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当前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家庭经济条件与信息化程度,由城镇向农村逐级降低,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接纳。目前,农村与城市在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别,农村学生来到大学可能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相对于城镇生源学生存在较大的自卑感与不自信,不能很快和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处可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途径改善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总之,高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领导针对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应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如尽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树立只要努力学习、深入钻研、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的思想理念。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进行重引导、少训责等人性化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和社团活动,进行诗歌演讲、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手工操作等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和荣誉,努力培养积极、良好和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Diener E,Eunkook M S,Richard E,et al.Subject Well-B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 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

(2):276-294.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65-02

一、研究概述

进年来,心理学对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的越来越多,如快乐、幸福。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积极心理学开始对人们的潜能、快乐、满足等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自尊、乐观等有较强相关,高主观幸福感的人经常使用积极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会有比较多愉快情绪的体验,不愉快的体验较少,而这种状态非常有利于他们心理潜能的发挥。调查同时也证明,高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工作效率更佳,社会适应力更强。所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帮助人们拥有更加美好充实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量研究显示,大学生在高校中出现许多心理问题。纳为(Neve)和库伯(Cooper)两人曾对对以往148个有关研究的元分,得出结论是高达137个人格因素与幸福感有相关。而在这些因素中被研究的最多的因素即是外向性与神经质。但两人同时指出,他们的研究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欠缺在非西方文化中的有关研究,因此,对于其他文化中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对理解其他非西方文化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中国香港的被试与中国大陆被试仍旧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本次研究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的大学生为被试,进一步探讨主观幸福感与其主观影响因素之一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工具、过程

1.研究对象。以陕西省3所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个年级236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除去无效问卷,男学生106人所占比例是53%,女同学94人,所占比例47%,完成全部量表的有200人。

2.研究工具。①“大五”人格问卷。总共分为25道题,五个维度。1、6、11、16、21题为第一维度“适应性”。2、7、12、17、22题为第二维度“社交性”。3、8、13、18、23题为第三维度“开放性”。4、9、14、19、24题为第四维度“利他性”。5、10、15、20、25题为第五维度“道德感”。②主观幸福感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选用严标宾等人针对对迪娜(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修订版,修订后的问卷即本研究所用的主观幸福感问卷。

3.问卷测试过程。测量过程全部施行标准化测量手段,采用集体施测。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除去无效问卷56份,共获得200份有效问卷,数据结果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人格特征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对从200名大学生那收集到的人格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主观幸福感各分量表和人格特征各纬度上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1、表2。

由表1可知,性别在人格五大维度上并无显著差异。

2.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对收集到的主观幸福感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主观幸福感各分量表和人格特征各纬度上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2。

由表2可知,性别在生活满意度方面有显著差异。女性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均值较高,男性均值较低。

3.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不同纬度上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适应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同时与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交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开放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同时与消极情感存在负相关。利他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道德感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四、数据结果分析及原因探讨

1.主观幸福感在性别的差异结果分析。由数据处理的结果看,性别在生活满意度方面有明显差异。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类似,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不同而造成的,因为社会对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角色期待,所以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

2.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不同纬度的相关分析。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适应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与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适应性好的人能够顺应各种生活环境,不管是舒适的还是艰苦的,他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调整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节奏与环境相协调,所以这种人总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很强,也比较容易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当一个人的总体幸福感很强,且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那么他就会有很多的积极情感,积极的情绪就会很多,相反消极的情绪就会很少。社交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是要在社会中生存才会感到满足和幸福,所以社交性好的人,朋友多支持感强,遇到困难总能够有好的办法去解决,或与别人沟通,这样他们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就很容易获得,所以他们的积极情感就会很多。开放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负相关。开放性好的人,容易接受他人,也由于开放性好善于表达和与他人沟通,便于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而且易于接受许多新鲜的事物,所以他们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就容易升高,幸福感升高相对应的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就提高,消极的情感就会降低。结论还显示,道德感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道德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是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从小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大众也就以这个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会支持拥护那些有道德感的人,反对排斥那些无道德感的人,因此道德感与主观幸福感具有内部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4):34-3.

[2]仇毓文.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3):108-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