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1: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国文化英文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特征鲜明,主要包括文化的包容性、幽默性、实用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文章从动画电影的独特视角分析了隐藏于其背后的文化特征,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式.结合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明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借以指导我们反思我国文化传统的优劣,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服务。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因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2]梁捷,赵达.王逸吟.“《功夫熊猫}热”引发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8-07-31(5)
一、电影《2012》
灾难电影《2012》主要讲述2012全球毁灭即将来临时,世界人民展开的求生历程。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花费了2亿多美元来完成电影的拍摄,影片讲述了杰克森带着孩子们去度假,但他们却猛然发现曾经的美好自然景象都在逐渐消失,并且成了禁区。他们还在这里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们人类即将面临灭亡,他还说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在秘密制造飞船,而杰克森则认为查理是一个疯子,对他所说的内容都不在意。但在某一天,查理口中的灾难真的发生了,让人惊恐的火山、地震瞬间就把人类的家园变成了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几乎在全球的范围内上演各种灾难,于是杰克森带领一家开始了逃生的旅程。全球性的灾难愈演愈烈,杰克森不知道该往哪里逃生,在慌忙中他想起了查理曾经跟他说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他们一家就决定去寻找方舟所在地。在寻找的过程中,杰克森一家也经历了生死的抉择,但他们齐心协力终于克服了种种磨难来到了方舟所在地。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制作的方舟数量无法装载下众多的人群,在此时人类就陷入了去与留的考验中。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来自全球国家的人们都认为,所有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力,并拥有平等的生存机会,影片在最后部分也描述到人们已经登上了方舟,并躲避了这个毁灭性的灾难,并且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在美国的价值观念中把个人主义作为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美国人民主要奉行的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对美国个人主义的探析来进一步剖析美国人的具体行为表现,这就说明我们只有首先对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一定的了解,才能充分理解影片中的人物行为,并进一步掌握影片中的主题内涵。其中个人自由是个人主义价值的中心思想,并调动人们的日常行为,在电影《2012》中的人物行为表现都集中印证了这一思想观点,他们会把这一思想价值观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中。
在电影《2012》的开头部分,影片人物弗兰克在与理查德的对话中就体现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弗兰克严厉说明如果理查德下次还要带人去他的工作处,就应该首先经由他的许可,从这一点中就可以体现出,个人主义十分注重对个人生活的尊重态度。弗兰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见谁,而并不是通过别人的安排和强加的意志来决定他应该见谁。与此同时,在影片中的另一处也体现了个人主体的价值观,莱恩博士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虽然没有人要求她一定要完成,但是她仍然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力来决定自己的事情,这其实就充分体现出个人自由的观念,也是个体对这一价值理念的保护。另外,在影片中当保罗把地震后将会发生三次震波的消息告诉了弗兰克后,他就立刻决定要让所有人都马上撤离这里,并在十分紧急的时刻保罗决定把自己留下来,这个决定也是出于他个人的意志,他认为他有权力来决定自己的生死,虽然没有人要求他,但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价值观在生命的关键时刻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就在这样一个生死时刻,马丁斯没有把沙拉的手松开,个人主义在这个时刻也得到鲜明的体现,尽管马丁斯知道如果把手放开能得到氧气并保存生命,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即使沙拉反复地强调要马丁斯放开手,但她也清楚地知道马丁斯有自己决定的权力,所以她还是尊重了他的个人意志,因为他们受到了美国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个人自由的观念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丁斯宁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也不愿意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松开自己的手这一行为。影片中出现的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都鲜明地表现出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他们的个人自由观念也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他们也不会随意干涉别人的生活和决策权,更多的是他们都一直秉着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来展开生活和工作。
三、美国英雄主义价值观
英雄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表现出内心中的恐慌,也是自身对于危机的一种感知,因此,人们在潜意识中期望能出现英雄来拯救他们。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英雄主义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人生幸福和自由生活的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展现。在电影《2012》中的最后部分中,杰克森不顾自己的生死,义无反顾地潜入到深水中去找寻阻挡舱门关闭的物体,这里,当杰克森已经决定要潜入水中的时候就已经不再关心自己的生死了,更多的是在他身上担负的责任意识,所以从他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到他的英雄主义的理想价值。最为可喜的是杰克森最终寻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好了飞船的问题,人类也获得生存的机遇,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杰克森完成了英雄主义的人物刻画。影片中还特别注意细节的刻画,当杰克森准备潜入水中的时候,影片还把他的儿子也设置到这一拯救人类的行动中,这一举措也似乎在表明美国英雄主义观念将会在下一代的美国人身上得到继续发扬。美国人心中认定的英雄形象是需要个人不断努力而取得人们认可的凡人,并表达出一种客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目标,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英雄本身就具有多面性的人物形象,而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体则是专门为幸福和自由而奋力拼搏的人物形象,其中也囊括了对人类、整个社会的反思。
在影片的另一处中,人们可能会对播音员查理有深刻的印象,他没有出众的外貌,而是看上去很邋遢,穿着也很奇怪,影片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其实就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但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充分展现出无畏无惧的英雄主义价值观,他可以说是另类的英雄形象,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民,查理是第一个预知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人,所以他把这个消息多次地告诉过杰克森,但却遭到杰克森的否定。当发生了灾难的时候,杰克森努力劝说查理逃走,但他始终都没有离开过,他独自一人背着电台设备登上了山冈,并利用最后一分钟来完成电台直播,就在翻滚的石头要把他埋藏的时候,他奋力大喊“是查理第一个告诉你们的”,直至这里,查理的英雄形象得到了完整的蜕变。
四、美国基督教文化
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教一直就是美国人心中的信仰,美国社会中有80%的人都信奉基督教。无论是对美国整个社会来说,还是对美国人的思想而言,基督教都在其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并把基督教文化融入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电影和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性首先表现在电影《2012》的电影名中,由于在玛雅的历法中,把2012年的最后一天作为人类历史的末端,所以“2012”就预示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与此同时,在影片中涉及的人物和事物的名称都与基督教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例如影片主人公的儿子就叫做“诺亚”,而飞船则被命名为“方舟”等,这些名称都会让人联想到《圣经》记载的故事,影片也正是借助《圣经》中的事物来定义,从而把电影的故事内容与基督教的故事相连接,并进一步地解读电影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美学思想的积淀,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基础上,其思想更具融合性。中国古典美学是当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基础,一是强调传统儒学思想美与善的统一,借助于儒家对“五色”、“五味”“、五声”的论断,深刻阐释审美与艺术的表征关系,从精神美与情操的陶冶上提出对人的心灵的关照。二是道家美学思想中真与美的统一,道学家将“悟道”、“观道”“、体道”作为对道学理论和审美思想的表征,并从还原事物的本原上来阐述超越人世的自由境界。三是楚骚美学中儒道思想的混合,将儒学的高尚情操与道学的自由奔放融合一体,以开启思维的情怀。四是禅宗美学中的美与禅的统一,佛家思想汲取各类文化思想并从解脱和认识上倡导“梵我和一”的世界观,以淡薄空灵的心理追求澄清的内心感受,将艺术与审美主体的内心感受提升到极高的境界。西方美学思想主要是围绕艺术与人、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来进行研究,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传统美学理论模仿说,将“艺术模仿于自然”作为其艺术理论的重要思想;现代派美学思想是以印象派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为分水岭,印象派反对古典派,利用现代光学理论和实践,从对光的研究中来表现绘画艺术。
2当代美术教育对中国画创作的利弊分析
中国画在创作中受到当地美术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在推动中国画的创新中,也束缚了传统中国画的时代步伐。在创作题材上,中国画取材丰富,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梳理,如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就以泼墨方式来刻画人物的面目神情,从而凸显简略放逸的创作格调。而与传统中国画题材选择相比,当代美术教育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格局;另一方面也从创作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上,为美术教育拓宽了天地。但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化的今天,高科技技术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影响,如对照片的临摹,也大大弱化了绘画者的基本功,降低了对中国画创作中观察力的表现。在创作技法上,中国画主要有写意、工笔两种,但随着西方油画、现代设计等门类的出现,使得当代美术教育在技法上革新了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手法。一方面油画的创作技法拓宽了中国画创作方式,冲破了传统材料的束缚;另一方面新颖的创作技法反而忽视了中国画创作手法的独特性。例如,晒盐法在创作中,利用水墨掺入少量碱,调匀后在纸上作画,待到不汪水时用干燥的盐面撒下去,使其变化,等到预想效果时再用干燥的纸来固定。
3当代美术教育对中国画的影响与应对思路
当代美术教育注重审美观念的提炼,而在表现作品时则从形式感受和审美情调上来创作,传统中国画将“清、淡、雅、俗”作为审美标准,而当代美术教育则更加凸显艺术思想的融合。因此,在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善:
(1)重视绘画形式的丰富与深远。中国画十分注重绘画形式语言的表现,而形式语言既有对构图的布局,还有对造型的定格,以及色彩的运用,从而表现出画家的情志与理想。顾恺之在探讨绘画构图时,提出“置陈布势”的原则,理论加谢赫提出“六法”思想,都从中国化的构图形式来凸显其地位。例如《,清明上河图》在构图上分为三段:一是对汴京郊野风光的刻画,以人物、环境来凸显其氛围。二是以汴京市区街道为对象,对高大的城楼、繁华的都市进行细致描绘。三是以具体的人物情态为主体,以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方式来观察自然事物,从而表现出浓厚的情感色彩。再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其构图特色是留白,将留白作为艺术语言来表现严谨的创作手法。利用简单地勾勒来表现水纹,借助于俯身垂钓的老者来融入江水浩渺、寒气逼人的情景。中国画在造型上,也是讲究视觉的真实性,尤其是在点线面的构成上,凸显线的质感,使得事物生动传神。例如,在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对于龙、火焰、神像的刻画是利用线条来表现的,其质感与动感栩栩如生。这种将主观与具象的联合,正是基于对点线面造型艺术的精彩运用。
(2)强化对艺术审美意象的创新。艺术创作的关键在于对审美意象的表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从意象的选择与情感的融合上凸出事物的形象与意趣,从而提炼出客观材料的想象力。对于艺术审美来说,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是对美学思想的凝练,更是从美学的高度来观照事物的审美,以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审美特征的展现。例如,在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鸟鱼等元素的创作中,需要从艺术表现手段中来融合审美意向,凸显时间、空间、视觉、听觉和造型的表现,以强化对观者审美感受的丰富。例如,李苦蝉的鹰,潘天寿的荷,徐悲鸿的马等,其题材与内容虽不一样,但其在艺术审美上却表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当代美术教育在倡导自主性和创新的同时,也需要从中国画的学习中,汲取对大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思考,从中来体现画家的思想与情感。
(3)关注对创作思维的激发和培养。中国画在创作中不能拘泥于古法,而是应该从创作思维上来融入多元理念。研究中国画,分析当代美术教育,都需要从不同视点来观察事物的个性和特征,不同的人其感受也不同,对自身情感的影响与表现也是差别的。因此,在创作中国画中,一方面要从自身品格的洗练上追求高尚;另一方面从创作手法和题材选取上,不拘泥于时间、地点、客观事物的限制。曾说“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对于中国画的创新,应该从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中,一方面向传统学习,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和发现,以推进艺术存在的广度和维度。
4结语
【关键词】 美国电影;第六日;西方文化;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剧情述评
美国电影《第六日》(The 6th Day)是第一部探索人类克隆的动作影片,它把我们带到科技已高度的不远的未来,在那时,人类科技已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然而,即便克隆人类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因社会伦理的限制,仍不被法律所允许。
人类的弱点之一就是往往抵挡不了利益的诱惑,在利益面前,不少人会很容易地就忘记了道德伦理和法律的约束而为所欲为。电影中韦恩实验室(研究克隆技术的实验室)的老板杜拉克便是典型的一例——他在医学博士韦恩的帮助下不仅克隆了自己,也克隆了许许多多的被他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人,电影的主角亚当·吉布森(Adam Gibson,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即为其中之一。
亚当回到家里发现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取代了自己享受着本属于自己的天伦之乐,其震惊、困惑、痛苦之情溢于言表。而作为观众,我们都不难想象假如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一个感受。于是,为夺回原属于自己的一切——自己、家庭和爱,亚当开始了他的“正名”之旅。
如许多美国电影一样,《第六日》也有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局——亚当在其克隆体的帮助之下,成功揭开了这一惊天阴谋,并最终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在这部电影中,克隆与爱两大主题相互交织:为了爱,亚当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为女儿克隆了他们的宠物狗;出于爱,亚当选择与他的克隆体携手合作,共同揭开了隐藏在克隆人背后的巨大阴谋;因为爱,克隆亚当黯然退出……。若是从圣经和基督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影片的这两大主题,实则是矛盾与冲突的相互交织——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而人类无权去克隆自己,但人类偏偏又克隆了自己;上帝与他所拣选的民立约,要爱上帝,爱家人,爱邻居,爱一切基督徒如兄弟姐妹,而片中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出发点正是“爱”,包括克隆。电影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索:人类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免担忧——科技高度发达之时,人类是否还能掌控自己的命运?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在高科技面前,人类应该坚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二、对克隆的矛盾心态
1997年2月22日英国生物遗传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克隆出“多莉”羊的新闻被报道之后,克隆技术便震惊了世界;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图谱被成功破译,这更为克隆人类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但很快,顾及到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多数人的反对,多数国家通过立法明令禁止克隆人类。
《第六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和震撼,更多的则是引发了人们对克隆人的深刻思索。影片最后虽没有援引“第六日法案”对疯狂的杜拉克进行法律审判,但对他的道德伦理审判却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如此,人们对克隆却不免存在有矛盾心态。正如影片中的亚当,其本意是,无论何种生物,“生命的基本法则是,出生,成长,生活,然后死去”。但对女儿的爱却又使他不由自主地走进宠物克隆商场,克隆了他们家的宠物犬“奥利佛”。这在片中的人们看来,为自己和家人克隆一个健康的宠物作为替代品已被普遍认可,即便他们仍强烈反对克隆人。
克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一则人们渴望借助克隆技术延续生命;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伦理法则又告诉他们不可越过雷池。正如影片中亚当的思索和疑虑:克隆出来的,没有灵魂,危险吗?既然安全,为何不允许克隆人类?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运用高科技,尤其是克隆技术来造福人类,矛盾和纠结仍在继续。
三、西方伦理文化隐喻与《圣经》
文艺作品大都有其神话的、历史的或现实的素材和思想渊源并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神话传说,“一直在塑造和影响那些民族的思维观念,对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而在西方世界,“《圣经》的故事和传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它的思想和哲理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究其原因,在于《圣经》典故在西方社会中影响的普遍性和深入性:《圣经》典故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领域普遍存在,且已深深融入哲学、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成为西方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其影响力之广、之深是任何其他典故所无法匹敌的。
正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基本来自于儒家学说一样,《圣经》及其典故所蕴含价值观念成为以基督教为普遍的西方人所认可和信奉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西方电影取材于《圣经》典故并将其伦理思想作为影片的主题来表现并不出人意料。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整整一部西方电影史从未脱离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3]。
电影《第六日》也毫不例外地带有浓厚的《圣经》文化色彩,我们从该片片名以及男主角的姓名这些细节就可见一斑,因为“一部电影及其片名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形成的文化体系中” [4]。
《圣经》这样描述:“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是第六日”(《旧约·创世纪》,1:27-31)[5],而片中被多次重复的一句台词正是“在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人,上帝造人时在第六天”,凸显了片名《第六日》的宗教文化含义;《圣经》中还讲道:“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气的活人,名叫亚当”(《旧约·创世纪》,2:7)[6],片中主人公也恰恰以上帝所创造的第一个人的名字“亚当”命名;还有,主角亚当·吉布森(Adam Gibson)的姓“吉布森(Gibson)”在古德语中的含义又是“光明磊落的誓约”,此名表达父母希望子女继承其祖先财物及传统的愿望。
这些细节除了在艺术手法上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之外,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表现该片主创者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即《圣经》和基督文化所秉承的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即着眼于在肉体层面或物质范畴解读人(尤其是基督徒)与他人、社会及万物的关系嬗变,目标指向以神人和谐为基础,重建被罪扭曲的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系[7],重新回归到“神”所安排的正常的社会和人类生活秩序。
可见,影片中所反映的克隆人争议以及人们的矛盾心理,究其根源,正是来源于《圣经》深刻影响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影片主创者对克隆人问题鲜明的“上帝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和态度,即任何生命的诞生,尤其是人,只有通过正常途径出生、成长的人,才是《圣经》中所讲的“神所应许的”,才是“神”所喜悦的,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否则就是对上帝的不敬——因为人不可能像上帝那样创造人类和世界;当然就是也是反传统的和伦理的,自然不会成为多数人的共识而被普遍接受。
四、结语
任何文艺作品都会反映作者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及其附带的价值观念。欧美大片对所有学英语、用英语的人来说不啻于一个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生动而鲜活的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深中西文化间相互了解、增加彼此间信任的绝好窗口。另外,一部好的电影带给人们的应该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以及文化学习和交流的素材,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及其带来的对生命和人性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参考文献
[1]董广坤,王传顺.《2012年》中的神话原型与末日隐喻[J].电影文学,2011:20.115-116.
[2]赵玲洁,赵彦荣.《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影响[J].时代文学,2011:8.88-89.
[3]杨然.电影中的宗教魅力——谈基督教文化在电影中的文化价值[J].电影评介,2009:19.8-9。
[4]佟磊,沈秋敏.浅谈西方文化与西方电影片名翻译[J].时代文学,2009:15.149-150.
关键词:春秋战国 服饰 审美倾向 文化
服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从最初的“遮羞和蔽体”和地位等级的象征之意,历经了岁月长河,发展到现在具有个性的象征,都无时无刻不凸显着人类有意识的审美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很多的文人才士,在各个文化领域都很有思想造诣。其中儒家提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为只有达到才貌兼具,即内在品质和外在修饰相统一,即为君子。再如道家主张“被褐怀玉”,意为即使粗布衣服,但只要内心有智慧和学识,那也折煞不了如玉的情怀。而墨家主张“节用”,指对于外在温暖即可,而不提倡过分奢华。各派的思想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服饰造型审美趋势。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一)深衣造型特点
纺织刺绣是春秋战国时期一项不可或缺的装饰工艺,这项技术使得当时的服饰品种越发精细。《礼记》中有“衣有桧,带有结”,其意指衣衿相交在前胸,曲裾则叠交体侧,其上衣与下裳一体,衣长至膝且衣领右枉,被称之为“深衣”。
深衣是上下相连的“连衣”裳,通常分为通直不开契的直裾袍与开契的分曲裾袍两种。它“袖圆似规,领方似矩”的设计很特别,其中体现了当时“规矩权衡”等儒家思想理念。
(二)胡服的形成与特点
自商周以来,传统衣着样式为上襦或深衣配下裙,而这“下裙”一般只有两个开着裤裆的裤管,虽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和体现身份地位,但是穿着搭配非常繁锁且不便,更主要的是不适合作战或骑射等高强度的运动。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就是按照胡服设计对军队骑兵的服饰进行改革。他废弃繁琐的上衣下裳的传统衣装形式,把无裆裤改为有裆裤,这样不仅方便了士兵穿戴,最重要的是减少士兵在骑马时大腿和臀部与马背间的摩擦,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优势与保障。赵武灵王的这次对服装上改进,开创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服装变革,也是中华服饰史上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
二、影响服饰审美的因素
(一)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物质来源与基础,人的审美活动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终而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倾向。
秦国衣式均偏厚实而便穿,略显暗淡,红黑居多,衣领偏长盖住脖颈,以适应气候寒冷的变化。吴越气候四季分明,当地人适应且长期保持着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服饰风格。江汉的楚国,衣式偏瘦长,颜色多华丽缤纷。款式图案多样,以祥云纹,图腾纹,碎花纹等有规则的图案纹样为主。楚服的工艺也是e具一格,有印制、绘制、绣制等不同加工工艺,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力之雄厚。
(二)不同的哲学思想
春秋战国,百家蜂涌。当时的思想与思维主理性,庄重内敛风格的深衣式样自然而然地流行起来。
儒、道两家都认可并采纳“天人合一”的思想哲学观,即把大自然当做各种艺术品源头。就如《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意为穿衣服的时节、地点、衣着的材料与裁剪方式的统一才能形成精美的艺术品,它们不能对存在,并且相互影响,相互统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三)等级制度的规定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强调等级制度,衣着样式就随之演变成一种象征身份的符号,即服饰不同象征着地位与阶层不同,把服饰文化视作社会等级的中物质与精神的外化产物,这就是等级制度中“礼”的含义与内容。
“礼”与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它不仅体现在衣着的款式上,还表现在服饰的色彩。就如众所周知的“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都是被赋予了某种身份和地位的涵义,也在说明封建等级制度对服饰审美意识倾向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结语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著书立说”,在思想史上形成了一个激进动荡的局面,也在服装史上产生了第一个变革浪潮。虽地域不同衣式迥异,但都有交互影响并有其固有的独特的风格品位。研究春秋战国文化和审美,明确了古代哲人的生活意识形态,进一步了解这种意识对当时服装艺术的影响,对当下服饰的设计研究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2]编写组.土族简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3]丁原明.论老子哲学思维方式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0,(12).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沈从文,王予予.中国服饰史[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M].中国纷织出版社,2001.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8]蔡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9]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M].白花文艺出版社,2005.
[10]范晔.后汉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1]郭沫若.屈原赋今泽[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12][德]康德椋何兆武.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商务印书馆,2005.
关键词: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工作家庭冲突;美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55-03
美国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本文将就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简要分析一下美国的文化从中所起的作用。
一、工作家庭冲突的含义(Work-familyConflict)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于1980年,Near等学者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开始更多地涉足工作与家庭关系理论,关注的焦点多为工作家庭的冲突。Kahnetal(1964)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在某些方面不可调和时产生的一种角色交互冲突。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也可以从Kahn、Wolfe、Snoeck与Rosenthal在1964年所共同提出的角色冲突理论来看(Betz&Fitzgerald,1987)。这个理论主要是指存在有两个以上的压力,如果试图降低某个压力,则会加重另外一个(Burley,1991)。今天被人们广泛引用的是1985年由Greenhouset.al提出的定义,他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间的冲突,该冲突产生于工作和家庭领域内的压力之间,在某些方面是不可调和的,参与工作(家庭)角色就会使得参与家庭(工作)角色变得更加困难。这种冲突在工作领域会导致工作沮丧、工作衰竭,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在家庭领域里与婚姻满意度、父母满意度、子女的看护好坏密切相关;从个人角度讲,其会引发心理和生理疾病,影响个人健康。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并且具有双向性,可分为因工作要求而产生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因家庭要求而产生的家庭工作冲突两种类型。从冲突的具体表现载体看,工作家庭冲突有三种形式: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压力的冲突和基于行为的冲突。基于时间的冲突指的是将时间投入于满足一个领域的需求会消耗投入于其他领域的时间,可以是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占据;基于压力的冲突指的是一个领域内产生的压力(例如不满意、焦虑和疲惫等)会导致很难满足另外一个领域的需求;基于行为的冲突指的是一个领域内培养起来的行为对于另外一个领域的角色需求来讲是不相容的,并且个体在领域间变换时无法调整行为。迄今,美国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研究成果也比较突出。
二、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看美国文化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作为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他用20种语言从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万名IBM的员工进行了调查,包括从工人到博士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共116 000个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文化的结局》一书。根据研究成果,霍氏认为(HofsledeG,2001):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上:(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2)权利距离。(3)不确定性回避。(4)男性化/女性化(事业成功/生活质量)。(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Hofstede,1980)
最后结果表明,美国员工在所有40个国家中的个人主义分数最高,而权力距离得分低于平均值,不确定性回避得分低于平均值(对不确定性耐受性较高),在生活质量上得分较高,在长远导向上则得分较低。
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们倾向于关心自己及小家庭。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具体有几个表现:崇尚个人奋斗、重视个人隐私、重视个人选择、崇尚小家庭等。而个人主义倾向强烈的公司管理者,常常自己独立决策。决策迅速但执行贯彻时间较长,因为他们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向员工来“推销”自己的决策目的、内容等等。
2.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高权利距离文化接受不平等权力分布,认为社会等级结构的存在很自然。从分数上可知,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距离文化。
3.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美国是属于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这种文化对于反常的行为和意见比较宽容,乐于冒险,灵活性强,认为规则越少越好,在哲学、宗教方面他们容许各种不同的主张同时存在。美国较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不为偏离的人或主张所困扰,因此对不寻常性的容忍度比较强。整体而言,美国的这种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心态较为放松,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影响来讲,便较为容易出现各种组织并存的状况。
4.男性化和女性化(Masculine and Femininity)(事业成功/生活质量)维度,霍夫斯泰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为基础的“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维度,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而与此相对立的“女性化”倾向则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根据数值可得,美国为弱男性化文化社会。
三、美国工作家庭冲突的文化影响因素
1.美国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和家庭冲突。美国的个人主义社会要比东方集体主义社会更重视个人能够支配的时间,根据目前研究表明美国人注重家庭,认为家庭要比工作重要得多。Glenn回顾1971―1989的调查发现,美国人中占69%的人倾向于认为幸福的家庭对他们更加重要,仅仅有38%的人倾向于工作比家庭重要(Glenn,1997)。Hofstede发现,当今美国对于家庭更加重视的这种价值观与美国社会重视个人成长、重视亲情、重视生活质量等等的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事业,虽然工作的成功可以体现个人的成就和抱负,并且他们相信教育和努力工作才是成功的源泉,但是美国人工作的动力和满意度的源泉更倾向于兴趣,这种兴趣可以给美国人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那么个人的成就和抱负可以通过工作来实现。美国的领导理论以被领导者追求个人利益为基点。因此在美国,花在工作上的时间通常被视为实现个人抱负而不是为了家庭的幸福。总的来说,美国人倾向于将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等同看待,把个人需求和家庭需求区分开来,当工作和家庭都有需求时就会产生冲突。由于工作和家庭是互相竞争的,满足一方需求就以牺牲另一方需求为代价,额外的工作时间也常被看作是为了个人职业追求而牺牲了家庭的利益。可以推测,当工作时间需求很高时,个人主义下的美国人会感受到工作干涉家庭和感到更大的压力,Spector等人的研究支持了这个观点。
美国式的个人主义程度高也直接影响到了其家庭的特征。在个人主义下的美国人看来,一个好的家庭成员是不应该让工作干扰其家庭的。做不到这点,可能引起其他家庭成员的不满。家庭特征对工作家庭冲突也产生影响。属于家庭特征的家庭资源配置上,配偶支持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美国家庭中,当某位家庭成员的工作影响了家庭生活,其他家庭成员倾向于采取谅解和劝慰的这种家庭支持,那么同时,该家庭成员也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关系对家庭产生自责,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各种家庭问题,导致例如子女关系疏远、分居、离婚等不良后果。因而在美国,过去的研究资料证实,工作问题反而没有家庭问题对美国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更大。Frone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在美国工作压力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小于家庭压力对健康的影响。由于工作和家庭的这种关系及家庭成员的不支持态度,在美国当员工感到家庭对工作的干涉时,往往会导致婚姻质量的下降,导致诸如分居、离婚等严重后果。
2.美国低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和家庭冲突。在低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美国是一个具有几乎“平行结构”的社会,人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人人享有均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政府应该保障这种平等的机会。美国重视民主领导方式,倾向集体决策与参与,在人际关系上,人们崇尚平等的关系。在公司和机构里上级行使自己的权力,必须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不能。美国的许多雇员并不盲目服从其管理者的意愿,并不大可能相信其管理者肯定正确。霍夫斯泰德还认为“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实现职工参与管理的情况。在美国的低权力差距的组织中,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只保持一个较低程度的权力差距,下属则广泛参与影响他们工作行为的决策。这样的一个低权力差异的组织中,这种低权力特征影响了组织关心员工工作家庭的能力与愿望,从而对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产生影响。另外组织的文化和氛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因而在组织支持策略上,美国的员工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决策的讨论中去,有利于在组织文化中营造支持家庭生活的氛围,提高工作和场所的灵活性。支持性的组织通常能降低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体验。
3.美国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和家庭冲突。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分配权力以及减少或防止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而美国的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对美国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较大。另外,工作特征也是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因素之一,主要包括工作时间特征、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不规则的工作时间表、周末加班和倒班会增加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自主性(员工对工作时间安排、工作计划安排和工作权限等的控制能力)与冲突成反比,工作自主性越强,感受到的冲突越少。然而在低确定性回避的美国,人们显得怠惰、懒散一些,缺乏工作自主性,认为人们对于成文法规在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认为规则越少越好;这种弱不确定性规避的组织,很少强调控制,工作条例和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因而在影响家庭工作冲突的组织和工作特征这两方面,美国的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都会对工作家庭冲突产生影响。
4.美国弱男性化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和家庭冲突一方面,美国表现出较弱的男性化气质文化,因而对于性别差异认同度不高,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1987年的统计,在核心家庭单位中,丈夫在外工作,妻子照料家务和小孩的传统模式现在只有不到4%的家庭中存在;在有小孩的家庭中,25%实际上是由单亲父母照养的。有25%的公司员工还要关照他们的老年家属。1992年,在美国的整个劳动队伍中,70%的女性员工有不到6岁的小孩;孩子小于3岁的妇女中,60%的人有职业。67%的男性员工的妻子是职业妇女。Murphy和Cooper在美国的研究表明,美国公司每年与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的直接成本大约是l500亿美元。传统家庭数量的减少和双职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的增加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员工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冲突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具有弱男性化气质倾向的美国,生活质量的概念更为人们所看中,人们一般乐于采取和解的、谈判的方式去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其文化强调平等、团结,人们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占有,而是心灵的沟通,对生活的看法则是“工作是为了生活”。美国社会对于男女双性在工作场所和家庭中扮演的大量角色则持较为开明的观点。美国的这种弱男性化文化珍视人际关系,关心他人,看重家庭生活与工作之间更好的平衡。一旦工作占据了家庭生活时间,即会产生工作家庭冲突。
四、结语
本文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理论简要分析了美国文化对于美国的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家庭冲突的产生和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此篇文章具有研究的局限性,霍夫斯泰德模型并不全部适用于文化的不同层面,只适用于国家文化这一层面,另外,这种静态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对影响文化价值观变化因素及文化演变的分析。并且本文研究的家庭文化冲突更多的是集中在企业这个范畴,对其他行业的涉猎较少,并且在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局限在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内进行分析。这些都将是本人以后将要改进的方面或是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etz & Fitzgerald,L.F.The Career Psychology of Women[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7.
[2]Glenn N.D. What does family mean?[J].American Demographics, 1977,(6):30-37.
[3]Greenhaus J. H., Parasuraman S. & Collins K.M..Career involvem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as moderato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ithdrawal from a profession[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1,6(2):91-100.
[4]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Beverly Hills,1980.
[5]Hofsl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2ne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1.
[6]Kahn, R. L.etal.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M]. New York: Wiley, 1964.
[7]李晔. 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类工效学, 2003,(4).
[8]Spector P., Cary L. Cooper, Steven Poelmans, Tammy D. Allen.. 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dudy of Work-Family Stressors, working hours, and well-being: China and Latin American versus the Anglo World[J]. Personnel Psychology,2004,(57):119-142.
[9]汤新煌,关哲. 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视角[J]. 辽东学院学报, 2006, (4).
论文认为,纽约学派只是将视为一种批评方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的结论。韩振江《齐泽克:新文化批判理论》[2]认为,齐泽克在继承西方从哲学、意识形态层面对现代性以及西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中美学、文学、电影、艺术、大众文化等诸多审美领域,深化和拓展了西方的文化批评。周海玲在《历史中的文本———托尼•本尼特对大众文化文本的研究》[3]一文提出了阅读构形与文本间性理论,在对文本与读者之间关系、社会历史的动态生成过程的考察中,建立了一套历史化文本实践的方法,从而实现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转轨。刘坛芸、孙鹏程《西方文论的本质主义困境及解构策略———以托尼•本尼特的反本质主义文论为视角》[4]同样关注托尼•本尼特对马克思社会化和历史化逻辑的借鉴。论文指出,托尼•本尼特从通俗文学与批评的关系入手,认为西方的文学定义是僵化的、非历史化的,属于文学本质主义,因而将通俗文学排除在外。如何实现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高建平《发展中的艺术观与美学的当代意义》[5]通过对艺术观的回溯,特别是对康德美学和杜威美学的分析,揭示出美学的科学性就在于肯定艺术对物质财富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变化起到调整、制约和平衡的作用,进而肯定其当代意义就在于美学应回到一种批判的立场,在论争中使自身得到发展。赖大仁《文论与当今时代》[6]指出文论作为一种开放性文论形态,其把文艺问题与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不断激发人们去探索和回答新的时代问题。不论是立足于中国实际还是探讨西方学派,这些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文学研究对于社会———历史阐释纬度的重视。正如我们所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文学时,并不是将文学视为一个自足体,简单地就文学论文学,而是将文艺问题置于宏阔的历史视野中,置于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问题的深刻考量之中。这一开放性阐释方式,使文艺学和美学在时代性和思想性上超过其他文论形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吸收的。文学的全球化与地方化不论是全球还是我们本国疆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同心圆式的“中心—边缘”结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之前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不断被打破,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于是,文学创作的全球化与地方化问题凸显出来。文学应“全球化”还是“地方化”?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者都主张在有世界视野的同时着力于本民族特征的展示。如,王大桥《审美习俗的历史性和地方性———以孙悟空视觉形象的建构为例》[7]就以中外文化中多样化的孙悟空视觉形象来探讨审美习俗的强大影响力。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根据既有的审美习俗赋予孙悟空形象以不同内涵:中国在绘画、戏剧、影视、动漫的不断变迁中最终确立了潇洒英俊的美猴王形象,人性、神性、兽性完美融合;日本动漫则在时展中将本民族特征注入孙悟空形象;韩国基于国内文化产品市场考虑,赋予孙悟空形象更多现代性和全球性;而泰国则将孙悟空作为神灵崇拜。通过对孙悟空形象本土演变和海外流传的考察,我们看到,所有的文化信息和符号都是在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产生的,而这些文化信息和符号作为民族归属的象征,有利于民族身份的认同。有的研究则通过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来考察世界性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张清华《在世界性与本土经验之间———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与评价纷争问题》[8]认为,世界视野与本土经验、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对立,是造成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纷争的根源。本土经验这一命题应包含几个维度:传统性、地方性或地域性色彩、本土的美学神韵;在实现本土经验表达方面,中国当代小说实际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超越种族和地域限制的人类共同价值的含量,对于本民族文化和本土经验的充分展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孟繁华《文学革命终结之后———近年中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讲述方式》[9]重点研究了中篇小说创作的本土经验,认为中篇小说代表了这个时代文学的高端成就:浪漫主义文学暗流涌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正在重建,多样化的讲述方式构建了一个没有主潮的文学时代。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文学不可能再产生当年的轰动效果,但对于人类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却不会消失。贺绍俊《从思想碰撞到语言碰撞———以严歌苓、李彦为例谈当代文学的世界性》[10]选取严歌苓、李彦两位华人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异质性文化碰撞对于她们写作的影响,认为尽管同样是处理“红色资源”,严歌苓侧重于思想层面,以一种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基础上的思维模式来彰显苦难生活中人性的光辉,而不是追问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判断;而李彦更着力于语言层面,摆脱现代汉语的思维局限,用英语思维来处理红色资源,虽在思想层面并未触动国内主流的历史评判,但仍能够突破历史而超越到精神层面。近代以来,在东西方关系中,中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使得其一直在现代与民族、世界与本土这一悖论中艰难地寻找着平衡。而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本土经验的生动呈现,反映了中国文化、文学自信力的增强。但是这份自信万不可走到极端,变成了民族主义。我们认为,世界文学具有一种超民族性,但并不是存在着超民族或是民族应该取消。因为文学作为人学,总有些意蕴是超越了阶级、地域、民族、国家等界限,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共鸣。好的文学总是能够拨动所有人的心弦。文学创作一定要“眼高手低”,既要有远大的追求,不局限于为本民族本时代的人而写作,而是为全世界、未来的读者而写作,此即为“眼高”;又要充分汲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养料,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自觉探索人的内心,捍卫作为人的尊严,保持关注现实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品格,此即为“手低”。从空间维度上处理好现代性与中国性之间的关系,即西方与中国的关系;从时间维度上淡化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边疆文学的研究在本年度得到了强化。如,张柠、行超《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11]认为,新时期的“边疆小说”具有自身特殊的叙事模式:朝圣模式、历史叙事和探险叙事,作家笔下的“边疆”已经被神化成了一个类似乌托邦或是香格里拉的符号,作为福地乐土被人所向往。这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种种弊端的暴露,不断被异化的人只能希冀于遥远的边疆;另一方面是边疆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落后的局面被遮蔽,呈现出来的是边疆纯真朴实的精神、顽强的原始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涉及世界性与本土化关系问题。宋建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2]首先肯定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等等。而面临的问题我们更是不能忽视的,如遗产资源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环境和社会生活基础不断恶化、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世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后继不足、外来文化的强力介入与冲击不断改变着民族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的弱者心态上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发达与落后之间的落差,一方面是中心与边缘的对立。而民族问题始终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文学创作向边疆迁移,整体上是有利于少数民族经验的展现。同时我们也应借助“申遗”热,应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视觉文化与文学之关系首先被关注的是视觉文化下文学的命运,对此有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赵勇《影视的收编与小说的末路———兼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生产》[13]对小说的命运持比较悲观的态度,认为小说在视觉文化时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论文通过对中国当代作家及其作品与影视交往历史的回顾,认为80、90年代之交第五代导演与先锋作家的合作是建立在精神气质、叙事模式等方面相似的基础上,是精英文化之间的对话;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文化开始转型,作家与导演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由精英文化转为大众消费文化。标志性事件是六作家为张艺谋电影撰写《武则天》小说剧本。至此作家便频频“触电”,引发视觉思维与影视逻辑对于小说构成的渗透:小说生产方式逆向化,先有剧本后改写成小说;叙事手法剧本化,对话增多,语言运用能力退化;故事通俗化;思想肤浅化。因此,现在小说创作的繁荣只是一个假象,实际上小说的“闲”与“慢”的阅读传统已经被视觉文化所谋杀,而影视化小说用视觉思维和影视逻辑所创作出来的快节奏小说不可能成为文学的救世主,因为其所追求的画面感、节奏感不断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使小说成为一种消遣,进一步摧毁着小说阅读。所有这些使得小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命运岌岌可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而戴文红和黄发有均认为视觉文化对于文学的确存在着冲击,但是文学并非不堪一击,仍然能够找出突围之路。戴文红认为,突围之路是构筑“可能生活”;其《构筑“可能生活”———视觉文化中经典的接受及其意义》[14]一文认为,电子书只是作为传统书籍的延续,不可能取代传统书籍。而可视化阅读这种动态接受方式才是经典的最大威胁。但可视化阅读通过将经典转为影像或是电视文化讲座的方式,却使经典沦为一种空洞媚俗的浅层阅读,成为戏拟消解政治、刺激感官、商业炒作的“景观制造”。而这也正需要经典的力量予以拯救,为我们构筑“可能生活”,给我们以向上的指引,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黄发有《浅阅读语境中的浅写作》[15]则从接受者角度来分析视觉文化下文学写作的命运。影视图像和网络媒介的盛行导致普遍的浅阅读,特别是作家、批评家对于深度阅读的背叛更是令人痛心疾首。而这种浅阅读又刺激着浅出版的盛行。浅阅读与浅出版之间的恶性循环抑制了文学的创造性。这一切不仅冲击着文学,也制约着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度阅读中重新发现和激活伟大的文学传统。学者们对于视觉文化的态度也所差异。肖伟胜《视觉文化的衍生与艺术史转向》[16]对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认为其作为反对文化精英主义的一种理论工具,是由围绕着文化界定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所兴起的,以一种多中心、对话性与关系化的阐释模式,成为进入互文性对话的多元世界的入口。另一方面与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大众传播时代,视觉形象已成为文化实践的中心”。而视觉文化通过对形象所传达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习俗的揭示,成为文化建构的新领域。邹广胜《谈文学与图像关系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17]则主张语言与图像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应该充分尊重两者的差异和价值。从插图本对绘画叙事与语言叙事的充分融合入手,认为对图像的感受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语言难以取代的优点,而且受众面更为广泛。潜在于语图之争背后的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冲突。吴琼《视觉机器:一个批判的机器理论》[18]以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机器为对象,指出其产生背景是19世纪开始的视觉转向。这次视觉转向不同于以往之处就在于充当观看中介的是真正的机器,因而将改变原有的观看手段、观看机制、观看主体、权力配置等。视觉机器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只有对机器作解构式的批评才可能为观众摆脱机器的配置提供一条路径。作为当代主导性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可能螳臂挡车般予以阻止。视觉文化确实对当下文学创作产生了冲击,就作家而言与影视的结合在带来名利双收的同时,造成作家创作水平的下降;在商业利益面前迷失方向,在市场操纵下文字已经失去了力量。就读者而言,影视图像和网络媒介使得人们不断追求感觉刺激,放弃生命的沉潜与思考,更追求空洞流于表面的东西,不再阅读传统的文学与文化经典。
就文学本身而言,一方面经典被戏拟、大话、重构,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摧毁着经典,另一方面各种迎合读者趣味的畅销书取代了经典,量多而质不高的作品充斥着网络与图书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就没有发展的空间,相反,任何危机的背后都是发展的机遇。因为,文学从根本上说,不是媒介事件和现象,也不是纯粹的物质性商品,而是同我们的生命存在休戚相关的东西。西方文论研究之反思近年来,人们对于西方理论研究从盲目引进介绍到开始进行审慎的反思。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有其思想渊源和产生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有发展也有衰落期,有优势也有弱点。几乎每一波西方理论大潮涌入都会成为中国学术的研究热点。比如说女性主义引进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出现了很多以此为解读视角的研究。诚然,理论工具的创新对促进术研究新的增长点的出现是有其价值。但是对于每一外来理论没有审慎地考察其源流,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热点有时就像被风吹过的的海平面不时掀起波浪,但是风平浪静之后我们又能在沙滩上找到什么却是一个大问题。所幸,近来的研究早已去掉了刚开始时的激动与焦虑,开始以一种平静审慎的态度来深入研究西方理论。如,章辉《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19]从历史、现实、文学、个人四方面分析了后殖民理论在全球兴起的原因,指出这是数百年来东西方反殖反帝的文化运动和实践的产物。怎样看待文化研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金惠敏认为,文化研究已然进入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其《走向全球对话主义———超越“文化帝国主义”及其批判者》[20]一文提出,全球化文化研究极不简单认同现代性,也不是后现代性的产物,而是对二者的综合和超越。刘方喜《当代文论的“跨学科性”》[21]从理论的跨学科性来揭示在学科分化弊端凸显的当下文艺学应该怎么做。我们既不曾拥有真正的“跨学科”眼光,只强调文艺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分化,把其他学科视为是恒定不变的,又不曾认识到现代学科在分中有合的状态中总有一种学科的理论范式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没有真正理解“文化研究”背后的社会学范式。文化研究对于跨学科是有借鉴意义的,超越学科分化、遵循社会学范式而具有“去经济化”的特点、“去哲学化”。在当挥文论跨学科优势,必须拓宽文论的研究范围和哲学基础,特别是马克思的“关系哲学”意义重大。盛宁《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22]则认为,文化研究十多年来虽然轰轰烈烈却鲜有真正有分量的成果问世,造成这一困境的首要原因是把本应是批评实践的文化研究误当作是理论与那就来深入研究,只有把对文化研究的理论兴趣转向具体的个案分析,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去挖掘探究和当下文化现状密切相关的问题,避免以政治利害作为评判思想是非的标准,而是在义理层面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新世纪的热点问题之一。乔焕江《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说起》[23]认为,当代文艺学由于对自身结构性的盲视,如过分强调审美造成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大,放弃了价值判断与历史认知,从而丧失了介入现实的能力等,并且未能认识到当代社会文化结构的未定性与复杂性。而正是这双重结构性盲视,使得当代文艺学未能认识到生活世界转向这一理论生产的趋势。段吉方《理论的终结?———“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形态及其历史走向》[24]对“理论之后”、“反理论”、“理论的抵抗”等观念的生成语境与论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理论之后”并非意味着理论真正的危机,而是理论在一种新的文化生态中的价值诉求,呼唤着更高层次的理论形态的出现。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新进展2011年古代文论研究成果很多,依然聚焦于古代文论的基本理论和主要问题的探索与推进。限于篇幅,仅选取其中较有特色的研究予以概述。
童庆炳《〈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25]以刘勰《文心雕龙》反复提出的“情”的范畴为讨论对象,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认为刘勰突出提出“情”的问题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他批判“为文而造情”所针对的就是当时作品的空洞之情、虚假之情和艳俗之情,他说“体情之制日疏”,也是具有丰富的现实感的,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至于刘勰对与山水诗、咏物诗和田园诗所体现出来的“情”,即那种社会性较小个体性较强的“情”,也加以肯定。刘勰既肯定那种以《诗经》为传统的情志,也肯定因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的自然情感,既肯定社会的、群体的、理性之“情”,也肯定个体的、自我的、感性之“情”,刘勰在“情”的问题上是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反映出他的折中主义思想倾向。第二部分,刘勰对于文学情感问题的贡献在于他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作家心中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主体触物起情后,所产生的情感是如何“移入”作家的心中的?作家在构思或动笔之时,心中的情感又是如何灌注到外物,与外物融合为一?即主体如何把心中的情感“移出”,投射于对象上面?概言之,“情以物兴”是情感从外物移出到作家的内心的过程,“物以情观”则是情感从作家内心移入到对象的过程。从“物以情兴”(“物感”)到“物以情观”(“情观”),是情感的兴起到情感评价的过程,是审美的完整过程,它们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第三部分,讨论中华古文论中情感的表现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注意到“物感”说,而忽略了“情观”论即情感的移出过程。此文对于“物以情观”的再发掘,突破了以往的研究,完整揭示了刘勰的情感表现理论。王文生认为研究《文心雕龙》者都称赞其体系严密完整,但很少有人对《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内涵及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文心雕龙>思想体系考辨》[26]一文从《序志》、《原道》、《徵圣》、《宗圣》等篇入手,认为儒家思想在刘勰文学思想体系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刘勰所建立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用儒家思想来文艺自身特性和规律,用伦理政治价值来取代文学自身价值,刘勰对中国文学思想发展的贡献在于其实事求是、细致精微地对文学传统和现实经验进行总结而形成的文学创作论。在对《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一片赞扬声中,本文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值得《文心雕龙》研究者关注。吴子林《超越“实用”之思———孔子诗学思想之再释与重估》[27]一文对“《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孔子诗学思想中最系统、最集中、影响也最大的诗学命题作了全新的系统阐释,认为该命题所论为“学诗之法”,并非人们一般理解的诗歌功能论。具言之,诗的兴发感动使个人的主体生命开始觉醒,进而反省社会、他人与自我,从《诗》中“彻悟”或“发现”某些人生的“意义”;在学《诗》过程中,“兴”与“群”构成了互动互补的关系,诗情的兴发感动,使学诗者在共同感受之下相互联结起来,产生对于自己所处社会的归属感、亲和感;“兴”与“观”的学诗阶段不介入到外部的对象世界,到了“群”则认识到了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而力求参与、融入到对象世界之中,达到人与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个体的人格由此提升了一层。“怨”是由于达不到“群”的理想境界,而表现为主体与对象世界的疏离、冲突,其真正目的是追求“群”,以根本的消除自己为目标。在“学诗之法”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意见是《诗》“可以兴”,审美的优先性毋庸置疑。这篇论文颠覆了20世纪以来郭绍虞、刘若愚、李泽厚等学者对孔子诗学思想的论说,提出与其说孔子的诗学思想是“实用理论”,毋宁说是重视人格修养之人生实践的生命诗学,追求理想的人格精神和生命存在的完美境界,是其最高旨趣:这是一种“内在目的”论,而不是“外在目的”论。在培育生命意识,涵养人的情性,协调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造就一个充实、整全、和谐的社会等方面,孔子的诗学之思有着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这对于深化我们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具有一定意义。
李春青《中国文论中“文统”观念的文化渊源》[28]借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趣味”的观点,从“贵族趣味”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统”生成的历史轨迹进行探讨。论文指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贵族趣味在社会生活层面上表现为身份意识与荣誉感,而精神层面表现为对“文”与“和”的追求,而这一切都与审美产生了直接的关联,为文统形成奠定基础,对于中国文艺思想史发展演变起着重要作用。洪越《结构分析:解读唐诗本事故事的一种方法》[29]采用研究口头文学时常用的结构分析,选取中晚唐诗本事故事中为数众多的“三角情”(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作为分析个案。认为唐本事故事主要以口头方式传播,真实性存在很大问题,不完全能够作为了解一个诗人性格和写作具体情景的史料。但这些故事却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中晚唐,‘文化’有可能是或被想象是一种能够与政治权力对峙的资源。而这个‘文化资本’,既包括写诗和运用诗的能力,也包括人的情感能力”。本文从一个极小的研究点出发,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八股文之价值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重视,研究也相对较多。如,陈才训《清代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三论》[30]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八股文教育对于清代小说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论文先是枚举了文康、李绿园、蒲松龄等清代小说家坚持“以古文为时文”的理念,以及小说所呈现出的“间杂以经史掌故话头”的语言特色,接着详细分析了小说家如何以八股思维与写作技法来创作小说。此外以徐述夔为例指出小说家除借诗词、小说以炫耀才学外,还存在着以八股自炫的心态。对清代小说与八股文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论析,揭示了八股文对小说文体的多维渗透。黄霖《<西厢>名句为题之八股文的文论价值》[31]深入挖掘了中国文论史上少有的八股“句论”(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对作品中某一单句作专门的分析和批评),这些对《西厢记》中一些名句进行解读的八股文章,对《西厢记》的写情主旨、情景创造等进行细致而精彩的论述,不仅文辞优美动人,而且分析细腻而有创见,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从整体上看,一方面,2011年度的古代文论研究的方法多元化,其视阈更加宽阔,越来越多的研究呈现出古今中外的融合会通;另一方面,创新性有所提升,不少论著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不论是具体篇章的解读还是思想的阐发,都有了可喜的推进。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如何解决学科过度分化、学科壁垒森严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已经成为当下哲学社会科学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而文艺学也在文化研究冲击下,不断打破学科分化,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冯黎明《文学研究如何走向体制化》[32]着重探讨了文学研究是如何在现代性的分解式理性的作用下,从古典知识的整一性结构走向现代学科化知识,进而在现代学术体制中获得了一个合法化地位。就英语世界来看,在古典自由主义人文教育型大学时代,文学研究侧重于审美教育;在近代研究型大学时代,文学研究倡导“文学性”;而在现代multiversity时代,文学研究力主文化理论。
[论文摘要英语高级视听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探讨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语言已经越来越超出单纯的“交流工具”这一狭义的概念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越来越被看成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语言教学也越来越多地与文化问题相联系。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来考察与之休戚相关的文化问题,而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关注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其多维度的人际关系及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以文化心理为求索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而英语高级视听课就是为此而开设的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同时又通过文化交融提高交际能力的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课程,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先理解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先理解与跨文化意识
先理解是接受反应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接受反应文论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它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成功,对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有力的冲击和震荡。它以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尧斯为主要代表。该理论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读者的接受,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从作者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从作品到读者的接受过程。伊瑟尔认为,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他提出了“空白”这一概念,即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并且是文本中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而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也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读者被动接受,而是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先理解,即对每部作品独特的意向,它受读者个人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个性气质、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审美情趣、鉴赏水平等的影响。这种阅读前的意向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因此,在尧斯看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对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作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模式(尧斯,1987)。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来说比较复杂而棘手。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威斯勒将文化简要地表述为:“在历史以及社会科学中,所有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称作文化”(尤林,2005)。按通常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意指方式、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功能、空间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的积淀。它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承性、流变性、兼容性的特点。文化的这些特质既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又表明了跨文化交际的可能性。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肯定是多元化的,因为多元化的经济及社会形态已成定势,经济及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多元化。以全球多元经济形态和多元社会形态发展为导向的多元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及必要。因此学习一种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因为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曾说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教学.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种跨文化意识包括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Samovar,1998)。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对外国文化先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与先理解
英语高级视听课中所用的材料有很高的语言真实度,很多直接来自于西方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是文化的载体,西方影视作品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它蕴含了广博的文化信息并能折射出西方的社会风貌、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和艺术作品,如同文学作品,是一种文本,一种等待被解读的文本,影视欣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过程。因此,在视听课上,学生作为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就是一个实现作品意义的过程。按照接受反应文论的观点,学生在诊释西方影视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受自己的文化观及自己已知的异文化观的影响,因此这种诊释过程又可以看作是影视作品与作为观众的学生的混合的过程,它是二元的,是两种文化的结合体。 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看,观众的理解是对西方影视作品进行阐释的基础,而理解不是孤立行为,它不能脱离外在的现实存在。具体而言,理解是主体的精神生活与客体世界的沟通了解与认识,这个过程,伽德默尔称为“视域融合”。也就是说,观众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它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作为主体的观众本身的一个先理解,即观众的前在经验和能力,而这种前在的经验和能力与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感应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本解读是一个开放系统.文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和批评方法作出不同的解释。文本的意义是丰富多样的,因为一个文本的实现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性,没有哪种解读能够穷尽它。文本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它力图释放出多种多样的联系和解释:它并不想传达出一个单一的信息,也不想把不同的解读者都限定在同一种理解里面。对文本的主观理解同时也是文本造成的客观效果,这就是效果文本。一种异文化产品的意义既不是观众的思想范围内的孤立部分,也不是观众希望理解的对象范围内的孤立部分,它的意义是通过视域融合而表露出来的,是通过观众的跨文化意识来实现的。它无法脱离观众而存在。这可以理解为是观众使影视作品信息变得完善或者得以实现,因为当信息包含在文本中的时候,它们还仅仅处于一种内在或潜在的状态。没有解读者的参与,文本就没有丝毫意义。与此同时,解读者的解释又取决于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解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对话,一种交流,解读者在其中扮演着创造性的角色。解读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是文化决定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或者说我们的眼界,为我们划定了一条分界线:在一个给定的文化语境中,什么东西可以被说,读,写,看,什么东西不能。我们还必须意识到那无法解读之物:我们无法解读,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文化的期待,不存在于我们的先理解。对应到影视作品的欣赏,影视作品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取决于观众所处的文化语境。
所以,英语高级视听课中通过真实语言材料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需要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一些特点加以了解,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对目的语国家或其它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构建学生的先理解。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再逐点分析,不断地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跨文化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建立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进一步探索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构建先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而另一方面,通过英语高级视听课中对优秀西方影视作品的精听、欣赏、分析、讨论等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及接触西方文化与社会的机会,能让异域的优秀的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能感受到理想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开阔视野,积极思考,广泛联系,达到知识贯通,扩展自己的期待视野,进一步构建自己的先理解,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