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如何有效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50: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如何有效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有效教学论文

篇1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83-01

1.引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从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发挥其他的积极作用。"上述国家政策性文件,已从宏观角度出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理应不断探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策略。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习惯性地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方法,展开教学,致使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获得真正的提升。以下,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谈一谈有效语文课堂构建的具体思路。

2.构建互动演绎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亲自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情感,乃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新基础教育理念实施的背景下,强化语文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理应成为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首要课改方向。在多年的教学尝试中,我探索了一种互动演绎教学法,让学生在互动、合作、探究的环境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实现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案例1】《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师:同学们,在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能明白什么道理?

学生(异口同声):做事情不能违反事物原本的规律,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今天,我们来"演一演"这篇课文,大家带着自己的思考,亲自感受一下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如何

(演绎的想法十分新颖,大家的兴趣被立即激发)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全方面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将班上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为一个临时剧组,要求他们结合课文的内容,采用组内探究的方式,编订剧本及演出的形式,为了能够体会一把"小演员"的乐趣,所有同学都表现出了最大的热情,全班立刻陷入了热烈的探究气氛中。当大家准备完毕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演绎竞赛开始了,大家纷纷拿出探究好的成果,投入到演绎过程中,有的小组以话剧的形式演出,有的小组则以哑剧的形式演出,甚至有的小组还为"禾苗"安排了角色。课堂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演出结束后,我对所有小组的演出成果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大家的成绩,整堂课在互动、协作、探究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教学效果分析】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演绎教学作为思路,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场景,以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演绎情境被打造出来,通过参与演出,同学们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得了彰显,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优化。

3.融入微课设计思维,提升教学有效性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只有注重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式教学,引入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互动-生成式的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尝试一些全新的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思维。笔者认为,将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制5-10分钟的教学小视频,并利用多媒体视听设备,将其展现在课堂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2】《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尝试努力向学生讲解蝙蝠利用超声波发声,躲避障碍物的特性,然而,单纯的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何为"超声波",这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理解蝙蝠为何能在黑夜中飞行自如这一本领,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我尝试了微课教学的方法。

首先,我在一处空置的房间内,模拟书本上蝙蝠黑夜飞行的场景,并利用数字摄像机完整地录制了整个过程。其次,利用Camtasia、微课大师等软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处理,添加进了文字、背景声音等内容,并利用视频编辑专家V8.0,对增加了文字、背景音的视频进行剪接、压缩、清晰度处理,制作成集声音、文字、画面为一体的高清视频,视频的长度为8分钟。再次,课堂教学中,我在为学生讲解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这一理论现象后,随即话锋一转:"大家想不想在课堂上观察到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现象?",全班同学自然热情响应,而我则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制作好的视频播放出来,短短8分钟的视频,将同学们的积极性完全点燃,课堂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教学效果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事物,完全激发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短小而精悍的微课,将原本同学们难以理解的内容,以视听的形式,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欣赏微课视频,同学们不仅获取了语文的真知,更感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乐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得到彰显。

4.结束语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赖于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思索和实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将互动性、乐趣性、交互性思想融入到语文课堂中,通过创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激起同学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涛. 从教学实践看教研组建设的有效性[J]. 中学时代. 2012(02)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1、概述

小学语文课堂是当代少年儿童语文学习的主要启蒙场所,在这一阶段,学龄时期的孩子不但可以学习到大量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使自身文化积累得到初步的丰盈。同时,通过教师对大量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讲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学成果产生初步的感知,体会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从而对文学世界建立起一定的认知,并逐渐培养形成自己对于文学的最初的感悟。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对于一个人的文学启蒙而言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在后期人的成长阶段中亦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当代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点探讨问题。

自新课标推行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师突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将越来越多的视频、语音等引入课堂,在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接触到语文课中老师所要传达的知识、思想。如今,包括体验式教学、自主式学习等在内的多种新型、科学的教学模式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生动的教学方法而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已成为中小学课堂中十分常见的授课方式,同样,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之中,并收到了颇为理想的效果。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措施

2.1 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

高效的语文课堂不应局限于沉闷的教师单向传授,而是应建立起活跃、生动的交流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原有的胆怯感、羞涩感,大家在课堂中均积极发言,活跃交流,这样许多之前不爱与人交流的学生也逐步被带动入同学们共同探讨的环境中去,而此类内向型的学生对于很多问题往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放下压力,畅快的表达自我。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展示自己文学相关的才艺,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2.2 积极有效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始终是智慧、权威的化身,如果教师过于呆板、沉闷,往往会导致学生怯于思考更不敢在课堂上进行表达。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职责在学生语文学习及文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去“想进去”、去“说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会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增强。

2.3 科学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步入课堂之中,亲身参与课堂、体悟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通常要提前进行课堂情景设计,如拍摄相关视频短片、录制音频采访、编写情景剧等,这些环节中,往往包括了课堂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点,包括要学习的课文片段等。开始上课后,组织学生对音频、视频进行收听观看,或根据老师的“剧本”分配角色进行试演,即开始对课堂进行体验。

以《最后一课》文章为例,老师在授课之前,可以节选其中一个部分为主要环节并将其改编为剧本,并在上课之间组织学生自己分小组对剧本进行排练,鼓励学生在次一节课上课时各小组进行分角色表演。表演结束后,请学生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进行人物分析,并表达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认识以及感悟。通过剧情的参与,学生可以对文章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提高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在完成情景设置之后,教师当引导学生融入情景,即亲自参加到相关的情景之中,通过自己的参与去感受思想、感受知识,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话剧表演,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感悟课文的内容。

课堂最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从情景中走出来,超越情景地对所体验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悟积极的表达出来。如在表演结束后,请学生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进行人物分析,并表达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认识以及感悟。

2.4 带动家长积极配合

家庭与学校是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若要实现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仅教师在课堂上的把握是不够的,尚需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协助。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自律能力及学习能力仍不够高,因此需要在老师及家长的督促下,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加之语文学习有时不免单调,此时便更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方能使得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得到保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活跃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中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及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江西教育.2007(Z1)

[2]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09)

篇3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

一、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才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迎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目前,已经有众多专家与学者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已经取得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但这些成果并不具体与系统,还有待完善。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切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从主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哲学认为,人获得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浅显的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更加深刻与精确。不难看出,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就只是浅显的感性认识,它并不牢固,也不精确。这就表示,学生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并不牢固,导致其教学的有效性较低。

因此,教师要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必须要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具体、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掌握卷舌与翘舌的区别。如果只通过单纯的讲述和灌输,学生根本无法快速掌握其中的关键,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口语表达中。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口语发音进行实践,逐步总结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

在此过程中,学生就是在主动的探究,发挥了自身的学习主体性,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得到提高。在探究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填充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是用单一的讲授式方法开展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和抗拒情绪,进而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填充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小组交流合作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等都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进行合理的运用。

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手捧空花篮的孩子》为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小组交流合作法,引导学生在小组中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首先,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各个小组通过交流与总结探讨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并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总与总结,针对学生遇到的疑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小组的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交流学习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并不能对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强行干预,但也不能完全让学生自己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职能,对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的讨论更有价值。

此外,教师需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项内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四、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升华

最后,教师必须正视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激励、导向和调控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灵活地采用激励式言语评价、导学式言语评价、明理式言语评价、幽默式言语评价等。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或富有情趣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

篇4

关键词:优化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冲击了农村小学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需要。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都要求我们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去理解、研究,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帮助者,不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技能、生活经验和生存能力,要充分整合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新课改理念的认真学习,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实践,教学效益明显得到提高,我认为只有大胆的“变”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学习的领路人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教材内容,把特定的知识点用口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方法简单粗暴,简而言之就是“填鸭式”教学。而新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方法,把以教为主改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引导,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知识,通过自己的探讨和互相合作去获取知识,使学生从中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得到了成功的愉悦感,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字纤夫的“纤”时,我不是像过去那样由老师领读,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写来掌握,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是由他们过去已经认识的偏旁部首和熟字组成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学会这个字的读音和写法。

二、教师要转变方法,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相结合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两人相互之间的合作,乃至小组合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一分钟》一课时,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元元”,来表演“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然后去上学,最终迟到了二十分钟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在快乐的表演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教师要转变模式,为学生创造获取知识机会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更多的知识积累,不能完全局限在课本知识上。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拓展知识面,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当然,这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例如:我在教学古诗《山行》的时候,不是简单指导学生片面地去学习,而是让他们小组合作,先通过查资料简单了解“杜牧”的生平,然后找找看“杜牧”还写过哪些诗歌、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和知道的,最后再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就不但理解了《山行》,还至少能熟记另外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同时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还会了解更多的诗人,增加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后能够主动地去阅读古诗,从而积累更多的古诗,也增大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储藏量。

四、教师要转变观念,既“严师”亦“益友”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为我们的教学之道规定了一个严格的制度——师道尊严,而从古到今的许多名师也正是以严出名,传统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恪守“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打、骂、罚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学生见了老师如见“猛虎”,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只能存在自己的心中,不敢求教于老师,更别说和老师共同探讨了。在教学中我通过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不断转变这种思想,教学实践中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多地投入耐心、细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孩子们能从内心里把我看成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能够把自己心中的疑惑毫无顾忌地向我吐露,和我一起探讨,最终使他们不但解除了疑惑,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五、教师要转变途径,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现在的学生家长基本上都是有文化的人了,不但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也能够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法律、交通等各种部门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程度,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还要组织学生开展自然灾害、流感、防暴等突发性事件的宣教、演练专题教育活动。因此可以说,新时期的社会上蕴藏着潜力极大的教育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资源,巧妙地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全方位对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网,使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大量的操作技能、生活经验、生存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新课改理念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过校园,不断地给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转变观念和做法,努力推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我们要从“变”中获取教学效益,为教育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新举措[J].考试周刊.2009年11期

篇5

关键词:教学设计;细化目标;分层;主体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新形势和挑战,如何在教学中达到效果,真正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实际教学中,无论对教学持什么态度、采取什么方式,最终还要落实在教学设计上才能使成果得以体现,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设计重点考查和分析总结,从中发现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以期更有效地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一、每节课都设定细化目标以最终能够落实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预先设置几个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富有针对性,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实际情况设定几个细化目标,这几个目标必须是经过教学基本可以达到的、能够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有具体的教学举措支撑的。比如对于识字教学来说,就要设定每课时学习多少个字,这些字的音、形、义都应该教哪些等。总之,细化的目标一定要有可行性、方便落实。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总目标分层落实

语言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学生必须从点滴出发,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不能贪多求快。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求在低年级或者低层次阶段,比如三年级以下,只要掌握词句的简单搭配应用就可,高年级或者较高阶段,比如四五年级,就要对句群和段落等概念有所理解和简单应用,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最终积跬步以致千里。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虽然知识基础较差,但是普遍存在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钻研劲头足等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地让他们在体验、乐趣中掌握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沟通桥梁,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文本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

要有效地利用图片、录像等直观表现方式进行教学,在课件制作上注重语文双基的落实、文本重难点的凸显,力求通过最先进的技术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吸引学生注意和兴趣,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9).

篇6

一、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素养

新课程提倡要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课本。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仔细去研读课本,把握教材内涵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我们在研读过程中要明确我们教学的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去设计我们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做好及时的反馈评价工作。只有我们教师提升了自身的素养才能根本地提升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而与之相反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在上课前,不是自己去研读教材,而是从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教案,然后也不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去一味地模仿、抄袭他人的教学设计,这样他们对于所讲授的东西,自己都没有吃透,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相反还会适得其反。

二、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的教育是我们儿童的基本启蒙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学生好玩心还非常突出,因此,我们的学生对于生动活泼、有趣味的课堂形式更为倾向。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更为感兴趣,从而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他们对于课堂上所教授的东西就会愿意学,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处于一个积极获取的状态,这对于我们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在实际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在课堂的开始利用好“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方式作为我们授课的开端,这样我们就能在一开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课堂的教学形式上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实际课堂讲授的时候,就曾采用让我们的学生研读课本的内容以后,分角色扮演这种授课形式,下面是具体的课堂实例:

在教授小学语文《盲人摸象》这一课程的时候,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课程设计:

在课程开始时,从班级先找出五位学生作为表演人员,并分配角色,让他们对于课本内容进行一定的预习,然后再让其分角色扮演课本上的角色。这样在课堂刚一开始的时候,让他们对同学们进行课本内容的表演,其他学生就会对于将要学习的课程感兴趣。结合他们的表演,我再对于课本内容进行一定的讲解,也会让我们的学生对于课本内容有更深的体会与更好的学习效果。经过实际课堂检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三、实行多种形式,尊重学生主体

新课改以来,我们将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多地归为我们的学生,在实际执行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地、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有效性 提高

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仅供参考。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生都不会乖乖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会因为新鲜感来预习文章,但是久而久之,就没有学生会主动参与预习活动了。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预习语文不如预习数学和英语明智。但是在此我们重申预习的重要意义,并不是要求学生回家看看课文这么简单,下面我们以《威尼斯商人》为例来阐述应如何预习语文知识:这篇文章时莎士比亚文学巨著中的一部杰出的历史剧,其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出场,如:机制聪明的鲍西娅、仁慈友善的安东尼奥、残忍狡猾的夏洛克等。教师可以事先将这些人物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按照人物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后通篇阅读文章,并领会其中每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这种预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准备角色表演的同时,心生一份自觉的责任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认为自己是课本剧表演中的一份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人翁品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扮演好指导者、协助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与课堂融为一体。

二、及时掌握学生反馈信息,合理调整教学策略

高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快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及时掌握学生的优点和反馈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反馈信息要及时,教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要及时表扬和指出,丰富练习活动,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内化能力,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实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其次反馈方式要灵活多样,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考试是教师惯于使用的方式,但碍于时间的限制反馈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复述文章内容的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最后,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无论是备课、授课、复习、指导还是作业都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只有建立健全反馈机制才能帮助学生及时的做出教学规划与调整,保证又好又快的完成实现目标。

三、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具有人文性与社会性的学科,不管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文学的角度,都要求学生切身体验和感悟文章内容,并进行探究状态,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意境。例如,在教学万《变色龙》之后,大部分学生在分析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时,都认为他是一个出尔反尔、见风使舵的沙皇政权统治下的走狗。但是也有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他几次“穿脱大衣的窘态”,从这些细节中分析出:“他不过是沙皇政权统治下的走狗,其实也有可怜的一面,在当时的社会中,他这样做也是为了生存。”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小说人物角度思考问题,切身感受人物的内在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能力。

四、鼓励学生学习中求异创新,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教师不要用课本知识来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不但是学习任何知识,都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提出独到的看法与见解,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例如,在教学《错过》这篇文章时,作者要求我们坦然面对错过、接受错过、品味错过。而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坦然面对错过固然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心态,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味道,面对错误与失败,我们要积极改变、积极面对,尽量减少错过。这样一来,人生不就变得更加完美了,我们在老去的时候,可以自豪的说:‘我曾经争取过、努力过,我没有任何遗憾。’”这位学生的看法与见解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品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不能固守教材,而应活学活用,灵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例如,在“名著赏析”单元中,七年级上册安排了《伊索寓言》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文章,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无法让学生一次性了结原著的全貌,所以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启发性的引导。在整个引导过程中,不要以相关资料的背诵、记忆、大致情节的了解作为“硬性规定”,而是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作品大纲,通过辩论会、读书比赛、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阅读原著,当学生阅读之后,再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但能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形成大致的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把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才能保障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课内损失课外补”;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本文就来谈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钻研文本,吃透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语文教科书是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要想将一堂语文课上的高效精彩,教师就必须先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来说,研究文本,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通过研究文本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和编排特点。对文本中的字词能够准确认读和理解,每段、每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都能说清楚,能用简要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能提炼出理解全文必须要解决的几个要点问题。

吃透教材的目的不完全在于为了讲清楚教材内容,而在于如何利用好教材。实际上先“模拟”学生阅读,后依托教师独立阅读后的体会,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教师备课时经历这样的过程所得到的收获,是任何“教参”都无法提供的。而这种功夫,对于教师来说,是非下不可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在接受这个训练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如何“学”是最有效的。教师如果只从自己的经验、好恶去考虑,就很难有理想的效果。所以一次好的课堂教学是在充分研究文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精心设计,完美演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内容的活动性。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方式将文本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含义外延,用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参与其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构建对话的平台,完美地演绎了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的对话和交流,从而达到了“教师走下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语言艺术性,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知识正确有效的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充满激情。生动的教学口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好学的热情。通过语言教师获得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教师才能用艺术化的语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鼓励评价,通过正确的引导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利用和把握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把握思维,发展智力,完成有效课堂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部仅仅教给学生们读懂文本,理解文本。为了不使学生在教师说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提高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不同学生的多种思维,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如默读、查疑解难、旁批、分配时间等方法。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自主学习的技巧和能力,才能真正的发展学生的潜在智力,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结束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者们不断地学习和完善的重要课题,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学量先进的教学经验,经过教学不断砥砺和不断的探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