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0: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外美术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等院校,设计专业,设计史论,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64-02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建立在针对学生的基本指导思想、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几个方面。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专门人才为方向的,而“人才”是整个培养方向的主体。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史论和理论才能是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专业,历史的积淀性是其文化和表现力的活力之源。掌握历史,并从中提取养份,是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理论、史论和实践在高等院校美术教学中地位均等,缺一不可。但在当今的高等美术教育课程中,史论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脱节,各成一体,各专业教学中乎略了史论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一幅成功的作品,应该是一个有灵魂的作品,而这“灵魂”,必然是理论和历史所赋予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安排,应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在史论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
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艺术的发展史,艺术文化的传承就是民族文化信仰的传承。而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史的学习尤为重要,每段设计历史,每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和运动,就是一堂堂生动的课程,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掌握了设计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有影响力的理论对现代的设计师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在当代设计界依然风行,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独特的艺术。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其作品应是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也只有在历史中汲取养分才能使其作品不至于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设计专业的教育中应适时地加入设计史,有利于培养新型的设计人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改革,不断探索和实践,方能深入浅出,达到预期效果。
一、探索内涵,传承文化
各国艺术史论、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宋应星的《天工天物》到莫里斯的《桥沙集》,都充满先人智慧,也为我们设计的教学打开一道密钥。
1.百家争鸣,研究各种理论观点
高校设计专业培养的是设计人才,在艺术设计中希望能够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但审美性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性相关,现代设计人的设计目的在产生效益的同时还要为使用者带来积极的艺术体验。前辈大师的设计理论可谓百家争鸣,各种不同背景和观点的理论家和设计家们,都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艺术本质问题做最后的解释,不免出现了众语喧哗的混乱局面。甚至一些相对的观点不断出现,密斯・凡・德・罗强调“少即是多”。丘文里则坚持“少即是乏味”。各种观点莫衷一是,这就需要教育者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消化,坚持一家之言或杂糅各种说法都是不可取的,而我们必须要给这些观点一个特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差异性地理解和吸收。
2.跳出桎梏,寻找更高的语境
设计史给我们留下的设计理论是大师们智慧的结晶,是后世设计者保贵的精神财富,但一味模仿先贤是不够的,教育者还要再跳出其所制定的桎梏,引导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而非纸上谈兵,遵循着某种设计观念,即便是研究的多么透彻对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来说也只是一种限制,不利于设计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由于艺术创造活动的本质容易产生局限性,教师在引导专业学生学习史论的同时要明确史论与技能的辩证关系,即史论是为技能提供了更好的创作依据,但最终将是为设计服务的。教师更应该明确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最终目的是为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服务的,为教学所用。
3.坐今顾古,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构思、创作、完成以及接受,人类的活动也可以分为:认知、实践和审美几个方面,艺术从属于审美的人类活动。设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未来是设计美观而具有实用性的作品,那么其审美能力必定要高于使用者,才能引导审美风潮。设计专业课中的设计理论的教学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的设计理念不是空想的,是对生活美的认知,把生活中的美的事物进行加工和提炼高度概括,糅入自我风格,并通过实践一次次地修改和进步,最终达到能力完善的过程。一个设计师对于美的感悟能力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表达力,而设计史的学习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各民族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的标志,在其艺术品中能找到民族兴衰的蛛丝马迹。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给予适度的史论的引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技理同堂,培养发散思维
1.方法革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艺术设计是集艺术、自然、人文学等诸门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史论课和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设计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流派,为学生的设计实践起到前瞻的作用,但由于设计专业所特有的与经济和外化的物质的关系,使得人们注重其实用性而偏向快速的技能培养,忽略了史论课和理论课根基的重要性。在教学上一味倾向于实践能力,出现重技艺、轻理论的局面,看似快速技能的掌握,实际上是拔苗助长,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发达,作为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抽象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渗透理论的重要性,注重技理同堂,而不是只靠作品说话,引导学生发掘作品最本原的东西,每一个细节的出处,使其技能有所提高的同时,全方面地掌握各种知识。
2.教学改革,改变考核方式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设计史论;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论课程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理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几千年的设计发展历史,领会每一种设计思潮的形成过程及其风格特征,还能提高设计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21世纪的优秀设计人才,不但要拥有高超的设计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永不衰竭的创作灵感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深厚的设计史论知识储备对于一名优秀设计师的成长、对于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这一重要性未能得到广泛的认识,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重专业、轻史论”。职业院校一直强调“工学结合、重在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往往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加之高职的教学时间比本科阶段少一年,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大缩减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与时间,很多高职仅仅开设了《中国工艺美术史》或《世界现代设计史》,且学时较短,有的理论课程则沦为了选修课,学校的不重视直接降低了史论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导致了学生对史论课的轻视。(2)大班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指导性作用,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笔者所教授的史论课程一个大班多达近两百名学生,学生人数之多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毕竟不同于讲座,教师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与调控,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单一的理论讲授导致学生兴趣低。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往往以单一的理论讲授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能面向很多学生进行教学,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知识,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单一讲授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从不思考,听得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于史论课便提不起兴趣,来上课也只是为了考勤,敷衍应付了事。(4)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史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或论文撰写的形式。这两种考核方式各有优点和局限,闭卷考试的方式能很好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也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考点,以至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高分低能”。论文撰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有其适应性,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文字功底,有不妥当之处,往往很多论文都是毫不费力的从网络或书本中直接复制,也流于形式。
2改革措施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前我们必须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方法,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艺术设计史论教材多为上世纪所编著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完全按照教材设定的内容讲授已不能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灵活结合当今的重大设计案例,剖析其设计思想与创意亮点。例如,笔者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根据“什么是工艺美术?”“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怎样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这三个问题,设计制作PPT演示文稿,在讲授课本知识之前,利用2~4课时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讲授。在“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单元中,运用21世纪初我国的几个重大国际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的设计实例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关联性知识,给学生进行详细的实例讲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申奥标志设计、奥运会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火炬设计、奖牌设计、领奖台设计、礼仪小姐服饰设计等,分析这些设计中所运用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元素、符号或寓意,让学生了解这些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更能让学生意识到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艺术史论课;教学策略
艺术史论课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常是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比较难教的课程。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相对于史论课的讲解来说,学生更看重动手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入校时的文化课分数普遍不高,文化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艺术史论课的教学还走以往“满堂灌”的路子,势必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史论课教学多年,主要承担的课程有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等。为了使高校艺术史论课的教学跟上新时代,本文提出转换教学策略的思路。
一、教学策略:由“教导性”教学转换为“发展性”教学
按照传统的教学习惯,艺术史论课的教学大多是“教导性”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动地位,多为讲述艺术史内容、传达艺术事实、提供正确答案,重在知识输出。在课堂上,教师的“讲”很重要。当学生总是处于被动聆听者的角色,部分学生会在无意间依赖教师的督促,因为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和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发展性”教学则强调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者与积极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治学方法来更好地完成学习。教师不再是提供正确答案,而是要提供“好的问题”,并重点关注学生研究思维的建立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依赖教师的教导。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去修正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发掘答案。为了确保学生能真正学到手,除了要求学生用心听讲外,练习、作业、考试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
二、教学目标:由“知识输出”转换为“研究思维培养”
发展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最关键的要素,它决定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高校的艺术史论课教学都以知识输出为主,即以教授艺术史知识为基本目标,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现象、艺术作品等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提高审美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旁涉文化、习俗、哲学、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教学目标固然没错,但在当今时代,通过各种电子媒体获得知识已经非常便捷,课堂上单纯的知识输出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新意,甚至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形下,教学目标由知识输出转换为“研究思维培养”势在必行,其优势在于:第一,符合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按照我国应试教育传统,知识输出型的理论课教学很容易被看做是中等教育的延续。尽管课程更专业、教师级别更高,但从教学本质来看,高校的课堂教学几乎跟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差别。唯有研究思维培养才更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律。中小学大多没有研究思维培养的意识,以致学生到了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依然非常缺乏研究思维。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是具备独立学习和问题研究的能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艺术设计创作和创新的基础。艺术设计专业课以技能培养为主,不注重研究思维的培养;而在艺术史论课上,研究思维培养却可以贯穿整个课程,学生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的发生、创作和发展过程,并由此提高学术研究意识。第二,符合“用较少的课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要求。一方面,在大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时量占较大的比重,而作为基础课的艺术史论课一般课时安排较少,通常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在目前一般大学的低年级基础课教学中,英语、体育、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等必修课程往往占据一学期的主要学时,这样,留给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艺术史的广度和深度是无限的。在有限的课时里,所教授的内容要涵盖中外艺术史的大部分知识是有难度的。知识输出型教学重在知识的教授,因此“获得多少知识点”就成了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估指标,而有限的课时是这个教学指标的瓶颈。研究思维培养导向的教学则可以轻松化解这个难题,因为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研究思维的建立,可以使知识的获得、选择与利用变得长期有效。第三,符合基础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设计实践结合的要求。高校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更应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研究、思考和创作能力的人才。研究思维培养导向的艺术史教学,可以从艺术、历史、文化、政治、宗教等多维度出发,帮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进而成为有独立创造能力的设计师。
三、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改进
(一)教师教授方法的改进
在发展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课堂的主角身份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无需在意自己讲得有多好,而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潜能。碰到针锋相对的讨论或问题时,教师在教学心理上不是要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学生,而是要以谦卑与宽和的心态,激发其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力图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教学语言口语化,尽量使用易懂易记的语言讲解枯燥难懂的学术内容,让学生把握艺术史的整体脉络与课程重点;第二,注重图例分析,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第三,多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重点掌控能力和问题研究能力;第四,运用艺术史上艺术作品的古今、中外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史的整体理解与融会贯通的能力;第五,强调学有所用,培养发散思维和设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设计创作能力。
(二)学生的课堂讲解与分享
学生在课堂上以PPT课件形式进行讲解和分享是课程设计的一个必要环节。在笔者的教学课堂上,笔者负责教授艺术史的整体内容,而学生负责讲解艺术史上的一个知识点,即某时期的某个艺术流派,或某位艺术家作品的分析。学生的讲解不仅能反映他们在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效果,也能够使他们加深印象与发现问题。对教师而言,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可以补充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样即使是一名教师教授不同班级,也可以掌握每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此外,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在课外下了大功夫,他们所呈现的讲解内容往往非常丰富,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的讲解有几项基本的要求:首先,学生选择的讲解内容要与教师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要在课前先掌握这些知识,杜绝讲解时照念大段文字;其次,学生在学习和讲解的时候,必须从一个问题出发,把握一个中心,所讲解内容不求多,而求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最后,鼓励通过简短的视频资料来丰富所讲解的内容。
(三)课外考察
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各种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艺术馆、艺术院校的展览馆、艺术区画廊等。课外考察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考察前和考察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以学习中国园林史的学生考察颐和园为例,在考察前应阅读教材中关于颐和园兴建与演变的历史,掌握各时期的园林规划平面图,并观看一些关于颐和园的视频。二是有主题地进行考察。以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学生考察北京故宫为例,可以有意识地重点考察故宫的规划布局与主轴线设计、建筑中的伦理规制、宫与殿、大门和门院、屋顶与脊兽、建筑与花园等;三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提交考察报告。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能表达自己研究思路的思维导图,根据教材内容和网上的辅助学习资料,结合具体考察经验与实地照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反映课外学习研究与考察的结果,如需要也可以配上自己手绘的图例;四是根据考察和研究设计创作方案,画出草图或实际效果图。
(四)课程考核
按照高校理论课的教学要求,艺术史论课的考核应是提交论文报告,但真正潜心于撰写研究报告的学生只占少数。笔者经过多年课程考核的实践与总结,发现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虽是闭卷考试,但试题的设计不是传统的选择、填空、名词解释题等。试题应是一个大题,侧重于考核以下三点:一是注重学生对教材范围内的艺术史纲要的掌握,要求学生能掌握艺术史的主要脉络,并进行艺术古今中外的对比;二是能用艺术史的眼光来分析当代艺术的问题;三是能从所学知识中有所领悟,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中。通过课程考核的特别设计,能督促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点,并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来思考艺术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开发艺术设计的创作思维。
(五)网络课程
艺术史论课程可以配套建设网络课程。如果教师在不同的学期教授不同的艺术史论课,并建设有相应的网络课程的话,这些艺术史论课程可以在网络上构成一个课程体系。如笔者建设有中外工艺艺术史、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园林史的网络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资料可以在网络上共享,互为补充,不仅能提供课堂教学的基础资料,也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综合艺术与综合学术中国之戏曲以及中外之歌剧、音乐剧和舞剧,是音乐、戏剧、舞蹈、舞台美术及表演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体,因其构成艺术要素的橫跨多个艺术门类及其高度综合性特点,历来被称为“综合舞台艺术”;而这些艺术要素的跨门类综合,从来就不是各个艺术要素的简单拼凑和机械叠加,而是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表现优势的同时,又与参与综合的其他艺术元素结成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共生关系,在综合过程中既因受到其他艺术元素的牵动而不断改变着自身,也以自身固有的表现优势而牵动了其他艺术元素的不断改变,由是产生神奇而又美妙的化合、融汇和增墒效应,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表现艺术与造型艺术之所有表现优势和独特美感融于一体,熔铸出一种为其他单科艺术所绝无而仅为综合舞台艺术所独有的综合美质。
恰恰因为如此,综合舞台艺术及其下属的戏曲、歌剧、舞剧各门类才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的宝石”而备受推崇,而音乐剧才被称为“朝阳艺术”和“朝阳产业”而风靡全球。它们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之艺术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和整体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对综合舞台艺术进行整体性的史论研究,还是对其下属各门类(戏曲、歌剧、音乐剧和舞剧)分门别类地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历史研究及批评实践,同样是横跨多个艺术学学科(音乐学、戏剧学、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及表演艺术学)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将它称之为“综合学术”恰如其分。它的学术使命,是以参与综合美营造的各元素之固有特质为研究起点,探讨它们在综合过程中的坚守与变异,破解各元素相互关系及其化学反应的诸多奥秘,揭示在不同综合舞台艺术门类中各个不同的综合形态、综合美质及其生成规律。而多视角、多向度和整一性研究,正是这种“综合学术”之根本特点,也是其研究方法的独门绝技。
传统学科格局下的综合舞台艺术史在传统学科格局之下,以往的中国音乐史对于戏曲、歌剧、音乐剧、舞剧发展历史的记叙和研究,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暴露出怎样的缺失,遭遇到怎样的尴尬?再问之:这种状态、缺失和尴尬,在其他姊妹学科的史学研究中是否也同样存在且同样严重?事实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确凿的答案。
单科体制与单一视野下的综合艺术门类史自我国现代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创建以来,基本仿效欧美艺术教育体制,按艺术分类原则设置院校,从中央到地方,各类音乐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影视学院、美术学院均为单科制院校,按照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各自的独特艺术规律,对学生实行专业化、系统化的艺术修养和专门技能训练。即便是综合性艺术高校、某些戏曲学院以及师范类高校中的艺术学院(系),几乎将所有艺术门类都囊括其中,但其院系设置原则和教学理念仍旧是单科思维,下设之音乐、戏剧、舞蹈、影视及美术等院系虽在同一道院墙中,但单科思维及其所造成的专业壁垒却如一道无形院墙,将各院系彼此隔绝开来,本院与他院、教师与教师、同学与同学之间每每“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单科制的院校设置和教学理念,培养出大量通晓本专业规律、掌握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特长的专业艺术人才,这就是它的特殊优势和贡献;但也暴露出艺术视野过窄、艺术修养和知识结构缺项较多等弊端。
这种单科制办学理念及其弊端,同样也在艺术学理论下属各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反映出来。分别从音乐学、戏剧学、舞蹈学、美术系专业出身的学者,只熟悉本门艺术,对其他姊妹艺术,少数知其大概,余则茫然不知。故而他所从事的研究,仅能从本门艺术的单一视野切入对象;一旦研究对象超出他的学术视域,往往茫然无措、怅然失语。
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此类情况不在少数,特别在研究对象是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或舞剧史,从事综合舞台艺术门类史研究时,学者们通常的应对之策是取单一视野以扬长避短,只谈音乐不及其他;于是笔下的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舞剧史就蜕变成了“综合艺术元素史”,亦即戏曲音乐史、歌剧音乐史、音乐剧音乐史或舞剧音乐史。实际上,有诸多艺术元素均参与了这些综合舞台艺术之综合美的营造,音乐只是其中最主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在这些综合艺术体中,音乐元素自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独特的表现优势,但同时也接受着来自其他综合艺术元素的制约和影响并不断改变自身。
因此,以往诸多研究的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将音乐元素从综合艺术体中单独剥离开来,仅从音乐这个单一视野对综合艺术体中的音乐元素做单向度的观察,便很难避免“只窥一斑、不见全豹”之弊。
首先以歌剧史中民族歌剧音乐戏剧性展开方式研究为例。民族歌剧为什么要在欧洲歌剧普遍采用的主题贯穿发展手法之外另辟蹊径、要采用板腔体这种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来展开戏剧性?它与中国戏曲的音乐戏剧性思维、与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广大观众的审美习性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板腔体结构在民族歌剧中经历了怎样的萌芽、生长、成熟、发展等不同阶段,其具体音乐形态有何发展变化?在二度创作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取得了怎样的审美效果?到了新世纪之后,这种板腔体民族歌剧又为何成了“一脉单传”?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从音乐创作视角出发对之进行研究,固然能够得出部分答案,但若不以综合思维和综合视野并联系中外戏剧艺术思维和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中国戏曲的写意美学和音乐戏剧性展开的特殊性,联系当时之社会思潮,对之做多向度、全方位、综合性的历时考察,便无法对上述问题中诸多深层次命题做出圆满合理的深度阐释。其次以戏曲史中“样板戏现象”研究为例。
“样板戏”的创腔实践和乐队编配思维,除了受到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美学和音乐戏剧性思维的影响至深至巨并将之当作自己传承和创新变革的基本立足点之外,往近里说,同时也接受了我国40年代以来民族歌剧的影响;往远里说,同样也受到五四以来我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往更远处说,欧美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美学传统、艺术音乐创作(特别是歌剧音乐和交响音乐创作)中主题贯穿发展的音乐戏剧性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样板戏”的音乐创作。
若不将上述因素融会一处、了然于心并做整体性、综合性的多维审视,其中诸多暧昧不清的重要命题便断难说明。再次以舞剧史中舞剧音乐创作研究为例。
中外舞剧史证明,作为舞剧艺术综合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舞剧音乐同样是戏剧性音乐,从事舞剧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们普遍采用主题贯穿发展这一严密有机且行之有效的音乐戏剧性思维来展现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而现今之中国舞剧音乐创作,绝大多数作曲家均摈弃主题贯穿发展手法和音乐戏剧性思维、转而采用一种可称之为“场面描绘性思维”、“激情渲染性思维”来谱写音乐,其音乐布局因缺乏贯穿统一的结构力而益显松散杂乱,其音乐描写因与戏剧情节、人物性格、戏剧情境未能构成明确可辨的对应关系而令人对其音乐表现目的何在顿生疑窦;还有更为等而下之者,则将央视大型歌舞晚会“大呼隆”式的音乐思维直接横移到舞剧音乐创作中来。舞剧音乐史研究者如果不联系剧情和人物性格,不对作曲家的音乐描写与舞蹈本体和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进行综合性考量,仅从音乐本体形态视角出发对之做微观层面的作曲技法分析和评价,便绝难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甚至极有可能将这种起因于创作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盛行而产生的对于舞剧音乐创作戏剧性原则的倒退看成是一种观念更新和历史进步。
其实,在单科体制与单一视野下,不仅音乐史对于综合舞台艺术门类史的研究存在上述诸多缺失,戏曲学中的戏曲史研究、舞蹈学中的舞剧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戏曲学者研究戏曲史时只谈脚本和剧诗不论音乐及其他、舞蹈学者研究舞剧史时只谈舞蹈不论音乐及其他这类情形,我们在以往的研究实践及其成果中随处可以见到。
单科体制与单一视野下的综合舞台艺术史单科体制与单一音乐视野下的综合艺术门类史研究,尽管存在上述诸多缺失,但它毕竟从一个特定侧面、部分地揭示了音乐艺术元素在综合艺术体中的重要地位、表现意义和具体形态特点,因此仍是一种常规的、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不宜对之做过多的责难,否则便失之偏颇;至于过往研究中的诸多缺失,也确有增强“综合艺术”意识、拓宽“综合学术”视野来逐步加以弥补和完善之必要。对戏曲学中的戏曲史研究和舞蹈学中的舞剧史研究,亦应作如是观。
然而,每当我们一旦超越“综合舞台艺术门类史”这个层面,将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和舞剧史跃升到它们所隶属的更高一级逻辑层次“综合舞台艺术史”来观照时,总会遭遇到被无视、被遗忘甚至被抛弃的尴尬。谓予不信,请看下列事实:在传统学科格局之下,鉴于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属于“综合学术”,为艺术学各学科自身的单科性质和特定范畴所决定,不仅中国音乐史研究自然将“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根本排除在本学科的划定边界之外,而且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国舞蹈史研究也同样如此。这也难怪。
如前所说,传统的艺术分类以单科思维为依据,于是,在艺术分类中,除了相关的单科艺术之外,在艺术分类群落中并无“综合舞台艺术”的地位;传统的学科分类亦以单科思维为依据,除了与之相适应的以单科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之外,在学科分类群落中亦无“综合舞台艺术”的地位。在人类艺术史上有千年历史的戏曲、数百年历史的歌剧和舞剧、百余年历史的音乐剧,这些曾经诞生过无数大师和杰作、充分体现出人类艺术创造的惊人天才和伟大成果并且至今仍是人类高尚精神生活断不可缺之艺术品种,居然在艺术分类和学科分类中处于极度尴尬的、名不正言不顺的窘境之中———尽管戏曲被称之为“戏曲学”,尽管歌剧和音乐剧被迫屈居于“音乐学”、舞剧被迫屈居于“舞蹈学”,但恰如前已指出的那样,由于这些学科的单科体制和单一视野,各学科之间非但界限明显,而且壁垒森严;在现行单科艺术教育体制和学科布局之下,若要它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打破学科间的既有界限和学科壁垒,对这些综合舞台艺术品种之综合要素、综合机制、综合美质、综合效应进行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多维度审视,即便不是天方夜谭,也是极为困难的。更具悲剧意味的是,这种因传统学科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综合舞台艺术史”或被活生生肢解到各个单项学科之中、或遭整体性遗弃而长期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现实,学界人士对此多习以为常,甚至渐渐积淀成一种思维定势。
为此,戏剧类杂志常常拒绝刊登包括音乐元素在内的歌剧史和音乐剧史研究论文,音乐类杂志常常拒绝刊登包括舞蹈元素在内的舞剧史研究论文,舞蹈类杂志常常拒绝刊登包括音乐元素在内的舞蹈史研究论文;其牛气冲天的理由,一般都是“专业不对口”。
综合舞台艺术的长期活跃、综合舞台艺术研究的长期阙如以及这两者的长期并存,于是便酿造了一出削足适履式的悲剧且已上演了数百年;究其悲剧成因,不能不归咎于单科体制和单科思维,以及传统学科布局对于综合舞台艺术这个鲜活大家族的整体性漠视。缺失与尴尬的两种解决之道中国音乐史在面对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时所常见的缺失、所遭遇的尴尬,因其属于体制性痼疾且由来已久,故此不易得到根本解决。笔者从事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歌剧音乐剧史研究多年并有几部著述面世,每到涉笔戏曲、歌剧、音乐剧、舞剧这些史学对象时,亦常怀捉襟见肘之憾。故此思之再三,特提出如下两种解决之道供同行参酌指正。
权宜之计:在现行学科布局下完善学者知识结构中国音乐史之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来自学术队伍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局限,而单科制的艺术教育体系则是造成这种局限的主因———从现行教育体制中很难成批培养出能够胜任并自如驾驭对综合舞台艺术进行多学科、综合性史学研究和批评的学者。综合舞台艺术史自身研究传统和学术积累之所以薄弱,当与学者队伍的这一局限关系极大。于是便有学者据此提出质疑:学者知识结构局限若不能合理解决,合格的研究队伍便付之阙如,理想中的中国音乐史之“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岂不成了“无人地带”,本文所描画的种种优越性美景,与海市蜃楼何异?有鉴于此,在维持现行学科布局的前提下,我认为这一难题暂有两条破解之法:
其一,在我国从事中国音乐史的学者中,钟爱综合舞台艺术、对其史论研究及批评怀有浓厚学术兴趣且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有一定成果积累者不乏其人。只要这些学者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局限抱有清醒认识并通过个人修为和不懈努力,仍有较大可能增其强补其弱,进而逐步实现综合艺术素养、技能的自我完善和理论视野的多维拓展。当然,这种仅靠个人修为和努力以达成学者知识结构自我完善的方案,由于缺乏制度性的设计和保证,既有较多的偶然性,也带强烈的个别性;但也不可否认,“制度外成才”或“自学成才”现象仍是一种现实的人才培养之路。
其二,在有条件的艺术高校、特别是在打破单科思维和学科壁垒方面拥有特殊优势的综合性艺术高校,明确提出“以综合思维办综艺高校,化综合潜能为综合优势”的目标,打破无形院墙,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高校的有利条件,在本科各理论专业的教学中试行以本学科为主、兼学其他学科的制度;同时专门设立“综合舞台艺术学”这个新专业或新学科,通过硕士、博士学位教学和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将本校或其他高校本科、硕士和博士中那些既对综合舞台艺术某一门类及其史论研究和批评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学术积累、又有广泛的艺术兴趣、理论视野较为开阔、具有培养潜质的学生招收入学或从事合作研究,令其广泛接触其他综合舞台艺术的经典作品和学术文献,在积累更多鲜活感性经验的同时,从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诸方面对之进行针对性的增强补弱训练。
这是一种制度性的高层次学位教学和合作研究,前述“制度外成才”所特有的偶然性和个别性得以有效避免,如能坚持七八年、十数年,一批批真正合格的综合舞台艺术学学者之有望从各院校中培养出来,当不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一个具体实例是,笔者从2004年以来在南京艺术学院设立“歌剧音乐剧史论研究”方向,通过硕士、博士教学和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对入学和进站的中青年学者进行这两门综合舞台艺术的史论训练,效果良好。如果戏曲学、舞蹈学这两个学科也尝试这样做,相信同样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当然,上述建议和方案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界同仁的广泛认可,即便经过深入讨论和争鸣最终能够获得多数同行的共识也还有待时日。但从中国音乐史对于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和舞剧史研究队伍培养来说,仍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权宜之计。
根本之道:作为艺术学理论之二级学科的综合舞台艺术学近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最新学科目录,将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列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在其之下,设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
尽管艺术学界仍有一些学者对这个最新学科目录持有异议,但仅就它将艺术学从长期从属于文学这种寄人篱下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这一点而论,当为我国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学研究的整体性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立平台,因此有难以估量的战略意义;而包括“综合舞台艺术史”、“综合舞台艺术论”、“综合舞台艺术批评”在内的“综合舞台艺术学”,其长期“妾身犹未明”式的尴尬处境,也因此现出了“必也正名乎”的曙光。本文的论旨之所以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缺失与尴尬转向并最终归结到“综合舞台艺术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建设上来,并将它列为彻底解决上述诸多难题的“根本之道”提出,其基本立意正在于此。
窃以为,从“综合舞台艺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理论范畴的综合性和特殊性及其跨学科多维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做统筹考察,其最佳的学科定位,是将它置于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之下,与“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共同构成4个二级学科。
我之所以如是说,不单单是为“综合舞台艺术学”寻找到最佳的学科定位,同时也是针对艺术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而给出学科建设建议。因为,过往之艺术学理论,无论它是曾经的二级学科还是如今的一级学科,其研究一般均呈现出如下两种不同的学术理路:
其一,现今从事艺术学研究的学者,多系文学、史学、美学或哲学专业出身,其长处是文史哲修养和抽象思辨能力较高,著述的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功夫到家;然终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特别是教育背景)的限制,其笔触往往由于未经某一门类艺术本体理论和技术技巧的系统训练而缺乏坚实的立足点和真切丰富的感性体验,常常无法真正探入到特定艺术门类的本体结构和形态特征之中去探知其美的生成规律和独有奥秘,因此普遍存在着某种“泛理论”倾向,绝大多数成果均在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的高谈阔论中难免露出粗疏空泛、隔靴搔痒之弊,甚至流于“门外艺谈”———此即所谓“不通一艺莫谈艺”也。
其二,经历了某一门类艺术之技术技巧系统训练的学者,往往又缺乏宽广的艺术视野和超拔的哲学-美学素养,难以进行跨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概括,其成果大多局限于某一门类的本体论研究、史论研究或批评,其成果每每钟情于本门艺术某些技术细节的描述和分析,并止步于具体艺术经验的玩味,却无法将其理论视野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学层面,因此存在某种“经验论”倾向,终令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属性未得到真正彰显而常遭名实不符诟病———此即所谓“仅通一艺难论艺”也。
当上述两类学者面对戏曲、歌剧、音乐剧和舞剧这些研究对象时,其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固有弱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泛理论”或“经验论”缺憾便更加暴露无遗,根本无法胜任对它们做多艺术元素综合审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使命;至于上升到“综合舞台艺术学”这个层面,对之做更高层次的综合审视和超拔研究,则更无从谈起———这也是综合舞台艺术及其史论研究和批评迄今为止从未进入艺术学学者研究视野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笔者才放胆建议:将“综合舞台艺术学”列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项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这一建议倘获采纳,我想它的优越性至少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长期被遗落在诸多学科之外、一直处于居无定所状态的综合舞台艺术及其综合性史论研究和批评,从此结束流浪者和弃儿身份,终于找到了名正言顺的栖身之所;而对综合舞台艺术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也将因此受到艺术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将大有益于综合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教学及其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其二,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因综合舞台艺术学的加盟而从此有了专属于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从而使学科内涵更为充盈,学科结构更具纵深感。尤为重要的是,实际上,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真谛多深藏于舞台综合艺术的基本理论之中;舞台综合艺术研究及其成果可以为艺术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一条切入路径、一种学术架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有助于艺术学研究得以超越“泛理论”和“经验论”层面,逐步跃入真正的艺术学境界。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32-02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ublic Art Classe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Liu-Jingk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ne art school,HuBei XiangYang 441053)
Abstract: The public art classes are generally opened in universities. They m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ing students' art quality and shaping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ublic art classes in universities to be thoroughly studied and explored.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schem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e public art classe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几种主要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二、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三、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沿袭着专业艺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完全放在艺术史论上,具有本土化和地域特征的地方艺术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艺术、民间艺术的发掘、整理和传承结合起来,既是高校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五、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 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4):46-47.
[2] 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几种主要的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学论文,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探索。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论文,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环节来进行改革:
1.努力改变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和技巧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教育学论文,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2.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包括声像资料和影视艺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核心期刊。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教育学论文,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3.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目前,国摘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4.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论文,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5.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核心期刊。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教育学论文,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院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04):46-47.
[2]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韦静涛.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4]庞侃.浅谈美术鉴赏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构建[J].美术学刊,2011(3):62-63.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
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
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WWW.133229.COM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