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9: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兽药营销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品牌(branb)优质服务(qualityservise)VI形象(image)
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特征、性能、等级的概括,代表着企业的市场占有。品牌效应,是企业风格、精神和信誉的凝聚,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
电力作为维系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之一,自然、法定的垄断地位使电力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漠视客户、忽视服务,被社会各界称做“电霸”、“电老虎”,毫无品牌可言。那么,在以服务制胜的新时期社会,电力企业将如何打造服务品牌,创造企业的长远利益呢?
一、构建优质服务长效机制是打造电力服务品牌的基石
1.电力企业为什么要开展优质服务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的稳定剂。由于电力涉及千家万户,电力行业服务水平的高低,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摒弃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我为主、与我方便”的官商作风,更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文化、灵活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手段,建立与客户之间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关系,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和企业形象。
2.电力企业如何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应声而起。为了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国家电网公司于近几年又提出了“四个服务”,推出了“三个十条”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服务,树立电力服务品牌,实现电力企业与客户两者的双赢。
(1)优质服务需要大服务理念的支撑。优质服务有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概念。从狭义角度讲,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是经营管理、供用电部门、营销、抄、核、收一线人员的事情,与其他人员关系不大。从广义理解,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应当是在电力企业中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因此,每一个员工都应当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客户的大服务理念,才能把优质服务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也只有大服务理念支撑的供电优质服务才能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保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和以人为本的服务。
(2)优质服务需要熟练技能的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要求日高的用户,要通过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职工优质服务的素质。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脱产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营销管理和一线营销人员进行业务、法律、职业道德等技能的系统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为员工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例如可以建立“优质服务典型案例评价机制”,通过对对身边典型服务事件分析、讨论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化解供电服务中出现的矛盾,更可以提升各营业窗口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供电服务质量。再比如,可以举办“供电员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演示大赛”,以国家电网公司《供电营业员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中对供电营业员工提出的基础行为规范、外在形象规范、一般行为规范和具体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礼仪行为演示、现场模拟等多种表现方式,进一步展示电力企业员工的良好技能和高尚形象,不断推进企业员工道德建设,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
(3)优质服务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电力系统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量应用和推广,无不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手段,以提高电网的科技水平为目的。新一代调度保护的全面更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遥调、遥控;客户电力负荷的全线24小时跟踪监测;电力“95598”服务热线全天候开通;“95598”营销调度指挥中心的建立;营业厅自助缴费机的应用;双屏自助触摸查询系统的开发与推广;与银行、邮政储蓄联网实行客户就近缴费等等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生产、输送、使用和电费回收各个环节科技含量,在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科学管理和生产的同时,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文化更丰富、服务举措更全面、服务方式更灵活、服务手段更多样化,使得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有更全面的提高。
二、加强宣传是扩大电力服务“品牌”效应的必要形式
1.加大VI建设,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VI全称VisualIdentity,是企业VI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加速了优化组合的进程,组织机构日趋繁杂,市场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统一的、集中的VI来传播个性和身份。
在今天,加大VI建设可以明显地在将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电力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加大VI建设,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广大电力客户对电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加大VI建设,可以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加大VI建设,将向社会传达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直接宣传企业,扩大电力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2.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关键词:兽药生产与销售;企业技师工作站;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5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因此,如何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企业技师工作站诞生背景
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从2010年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原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建设过程中为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改善“双师”结构,提高“双师”素质,以校企共建合作育人平台为抓手,以学院科研成果为依托,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学院为主体,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理事会成员单位参与下,建成了兽药生产与营销等4个企业技师工作站。企业技师工作站的建立为企业技术骨干进学院、学院教师进企业搭建了有效平台,使得校企合作办学得以无缝对接。技师工作站主要承担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培养锻炼教师等任务,旨在实施企业技师工作站项目化管理,融合校企人力资源,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建立健全企业技师工作站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技师工作站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我院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在企业技师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课题组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管理思想和方法,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的企业技师工作站运行机制。
制定了一整套进站技师队伍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全面、可行的企业技师管理制度和办法,是打造高水平技师队伍的前提和保障。工作站制定了《运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12套,全面规范技师聘任的条件、程序、待遇及管理,可以为技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统一了技师聘任标准,严格技师资格审查,拓宽招聘途径,真正把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选聘到技师工作站中来,搭建了良好的校企人才资源管理平台,创建了企业技师资源库。
构建了灵活多样的技师聘请模式工作站在建立初期就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技师聘请模式,使工作站内的技师队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不失流动性。在形式上,不仅采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聘请固定技师进站长期工作,同时还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请行业企业的精英来校做专题讲座和开展技术交流。
实施了技师培训制度为确保技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计划地对技师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培训,培养技师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掌握和创新,对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及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的能力等等。组织学习教育教学文件,安排经验丰富的校内专任教师对进站技师开展“一对一”帮助,全面提高技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对技师进行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及教师职业道德等培训,使其基本具备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应具备的使命感和基本素养。
健全了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技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此,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根据技师工作能力、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考评,实行优才优聘,改变目前以职称定薪的政策。对综合评定特别差的技师实行末位淘汰制。有针对性地让技师承担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课教学任务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组织技师积极参与和申报教科研课题,承担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开发工作等,并在这些方面进行考评。科学、公正、严谨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技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他们工作能力的提高。
建立了专兼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专兼配合、共同发展,是建设高水平技师队伍的基本要求。技师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较强的业务能力,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和欠缺。为此,可以采用专兼结合的办法,同一门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技
共同承担,安排技师负责讲授实践性及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而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由校内专任教师来讲授。安排校内专任教师与技师相互听课,相互教研,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种专兼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整体推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
运行与实践效果
经过三年的建设和运行,兽药生产与营销企业技师工作站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截止到目前,进站开展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已累计达35人,占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3%。由于站内技师的指导和推荐,进站实习的学生毕业后无“跳槽”现象,100%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且第一年年薪远高于本专业其他毕业生。实践证明,进站顶岗实习的学生所学技能和知识符合企业需要,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吸引了中国医药城内多家合作企业派遣技师进站开展工作,部分企业还为此投入了一定的运行经费,不仅解决了技师的部分报酬津贴,还保证了工作站的日常经费开支,从而使得工作站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通过这部分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周边地区相关企业积极派人前来洽谈进站工作,争取实现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工作站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培养了一批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师在进站企业技师的参与下,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编写教学文件、选择教学内容、出版项目教材、共建教学资源库、设置实训项目等,有力地促进了一批专业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参与成果研究的专业教师教学优良率为100%。其中,1人被学院遴选为专业带头人,3人被确定为课程负责人;2名技师被学院聘为高级职称兼职教师,其余均被聘为中级职称兼职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技师参与学院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极大地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工作站不断整合与优化科技资源,提升研发服务能力水平。三年来,校企合作联合申报了国家、省(部)、市厅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立项并获资助3项;承担了企业横向委托项目3项,项目经费累计达到80余万元。工作站承担和参与的课题先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获得专利授权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校企合作共同申报了国家三类新兽药1个。同时,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被学院遴选为“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和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未来发展设想和目标
进一步提升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要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技师工作站及依托单位现有的科技资源,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兽药研发团队,开展兽用天然药物、兽药新制剂等新型兽药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推动我院科技开发能力及服务“三农”水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进一步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要以现有的校企合作载体为基础,将学生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技术活动过程有机结合,将“研”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校企合作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使得我院人才培养匹配社会需求,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实施“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管理制度,将工作站打造成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教科研服务性机构。积极探索调动技师队伍工作积极性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岗位目标考核与爱岗敬业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与外部门、外单位的协作机制,全面提升工作站运行管理水平。为吸引企业技术骨干进学院、鼓励学院教师进企业搭建起有效平台,竭力将工作站打造成提升我院教师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优质载体。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年派遣2~3名青年技术人员赴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习进修;每年工作站内部重点培养技术骨干1~2名;每3个月邀请一位国内外兽药研究专家来工作站做学术报告或指导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确保实现工作站发展规划
中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
企业技师工作站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尚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应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双方深入合作,携手共建企业技师工作站,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育人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
[2]葛竹兴,张龙,杭瑞友.“双岗双职一体化”校企合作体制创新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8.
[3]曾朝霞.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管理策略略谈[j].教育与职业,2010(2):54-55.
[4]赵居礼,刘向红,贺天柱.高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35-38.
[5]吉文林,何正东,董海燕.农业高职“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3):9-12.
[6]张伟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及管理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8):77-78.
1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法现状
1.1畜牧兽医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目前,动物医学专业面临招生难而就业形势却非常喜人的矛盾局面。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不甚了解,许多考生因传统观念作祟或“怕吃苦”而不愿报考;二是畜牧兽医科学及动物检验检疫条件复杂,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更高,考生对从事动物医学工作具有畏难情绪而不敢报考。就业形势好是因为现代动物医学产业和畜牧业方兴未艾,动物性食品安全及共患病日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能从事高效无公害饲料生产,畜禽、伴侣动物、经济动物疾病和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动物及动物性产品的检疫、检验,兽药及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突发兽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突出。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关系
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医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所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基本达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但就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培养高素质能吃苦、强技能、能创业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目标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科学设置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2]。同时,在实验项目的开设方面,目前主要是开设基础性、应用性实验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偏低;在实验方法方面,实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而先进的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使用不够[3]。
1.3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法质量,必须改善现有条件
1.3.1师资内在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真正能做到理论和实践双手都硬、能做到教学质量好的同时搞好科研与推广、能做到兼职管理与专任教师角色调整适当等“大师”级的优秀教师匮乏,能够独立承担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的实验教师也比较缺乏。
1.3.2硬件条件越来越难以适应实践教学要求。随着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扩大,但实验条件并没有相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及实习(技能训练)内容不断增多,现有器械、设备的配套性和可利用度差,促使现有实验室的面积、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必须加以改善。
2“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教学目标
“2+1”学期模式也称之为“19+19+5”形式,即全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9周)和夏季学期(5周),将目前的传统每学年两个学期各缩短为19周,增加一个短学期5周,由此构成“19周+19周+5周”的“两长一短”三学期模式。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每年于其中的一个短学期(5周)到企业中去进行生产实习,参加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直接感受市场机制与市场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弥补因相对滞后的课本知识及原有实验室条件限制所带来的不足。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招生难这一严峻形势,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善于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中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并实践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适用面广、效果显著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更强社会竞争力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实现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行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
3“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3.1实施时间
2008年9月-2009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和论证;2009年7月-2010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构建和支撑条件建设;2010年7月-2013年8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实践;2013年9月-2013年12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全面总结。
3.2实施范围
在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2007级至2010级8个班及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专科)2009级至2011级6个班全面实施。
3.3实施措施
3.3.1“双导师”制共同培养。采用学校-企业协同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培养,建立以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企业配备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生产实践教学;配备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畜牧兽医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
3.3.2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适应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能力。以课程组为单位,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泛珠三角区域的相关机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调研,尽快掌握以犬、猫等伴侣动物和猪、禽等小动物及热带地方品种的动物疾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指导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性教学水平。
3.3.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采用“2+1”学期设置、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入手,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管理环境,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岗位综合素质的训练养成。加强实践操作和临床技能训练,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进行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的应用型人才。
4“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基本内容与合作模式
4.1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4.1.1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包括见习、课程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等几部分[4,5]。见习主要是针对低年级本科学生对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貌。课程技能训练主要开展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6]。生产实习是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岗位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则更多地侧重缩短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磨合期,尽早进入角色,为就业做准备。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改革原有单纯的技术理论课程体系,以专题形式,增加法规类、企业管理类、人力资源类、市场营销类课程,聘请企业高管为主讲教师,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1.2创新精神培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让学生在二、三年级就有机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掌握动物医学实验的先进技术和综合技能。
4.2探索合适的校企业合作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力度,积极探索实施“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和“订单融入型”4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4.2.1“研发带动型”助推产业技术升级校企合作共建行业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与企业培训并举,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一体提升。以新产品研发带动校企合作,以应用产品带动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学,实施“跟单式”人才培养。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推动校企双方进一步合作,公司将新产品的研发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校企出资共同建设研发培训基地。基地具有开发、研制企业新产品、资料培训技术骨干等功能,学校学生不仅能到基地进行技能训练,毕业后由合作企业推荐,跟随产品到使用该产品的企业,提供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4.2.2“实体融合型”服务地方优势产业实行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合作,联合举办特训班,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文化各个方面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共荣共赢。2008-2011年,学校先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江门一德宠物医院、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举办专业班。校企双方根据广东省传统产业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预测,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招生计划,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公共课及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企业开放车间和实验室,每年暑期一个月及最后一学期接受学生顶岗实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与指导,实习实训期间发放一定补助费。毕业生优先在合作企业就业。参加订单班的同学在校期间享受企业命名的专项奖助学金,受奖率达到50%,受资助率达100%。
4.2.3“智力合作型”与国企强强联合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智力资源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升内涵,共同打造贴近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品牌。学校与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积极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动物科学专业(含动物医学)获批教育部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组建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兽医临床诊断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企业每年接纳上百人次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接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接纳一定数量毕业生就业,现已有多人担任分公司经理和主要技术骨干,校企合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阶段。
4.2.4“订单融入型”顶岗实战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零距离培养畜牧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先后举办订单班4个。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学习训练期间,享受企业员工待遇。企业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并按企业员工的标准计发业绩奖励。公司投入专项经费,为订单班配备了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设备,选派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承担教学和指导,实行工学交替的开放式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练。
5“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实践效果
5.1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的80%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试验性毕业论文比例逐年增加,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奖5项,在专业期刊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科技论文约60篇,获得省、校级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21个。
5.2实现招生良好形势并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通过“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的实践,招生与就业形势得到明显的改善,塑造了创业人才品质,缩短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5.3动物医学专业报考志愿率逐年增长2013级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近70%,其他志愿录取的新生提高12分。要求转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逐年降低,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入学新生共65名,仅有1人提出转专业要求,经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后主动撤回申请,安心就读本专业。
5.4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就业率高。五年来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与动物医学密切相关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也为100%。据不完全统计,社会每年对我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由2008年得200%提高到2013年的600%。就业质量高。就业的单位包括畜牧兽医局(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兽药公司、饲料公司、养殖公司、宠物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教学、科研、兽药与饲料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等工作。自2003年以来,我校农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专人对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用人单位的意见予以反馈。结果显示,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中担任领导、充当业务骨干或自主创业等成功校友达70%,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6结论与讨论
【论文摘要】 农资连锁经营起步于本世纪初,在服务“三农”,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农资连锁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连锁经营最早起源于30年代美国商界,以其先进的经营模式,统一的形象、商品、服务和管理深入人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业态,如沃尔玛、肯德基、百姓大药房等,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连锁经营向农业生产资料方向发展,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本世纪初,以江苏苏果和山东德农为代表农资连锁店最早涌现,这些优秀农资龙头企业经营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等农业基础生产资料,连锁店主要设于县、乡镇、村落,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实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一、农资连锁经营对三农的影响与作用
1、净化了农资市场
深入乡镇村落的农资连锁经营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农资市场存在的资质不全、价格垄断、假冒伪劣充斥的混乱格局。农民购买农资渠道渐渐由非法经营者、小个体经营者转向购买环境良好、服务周到、质高价低,权益受到保护的正规商家,促进了农资市场的良性竞争,农民真正受益。
2、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农资连锁店所到之处,提供完善的农资产品售前售后服务:以农资连锁经营为载体,带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带动农业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送到农村和农民,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保障农民权益
农资产品是农村消费市场的一个重头,约占农村消费市场的80%[1]。农民在购买农资时出现质量问题,往往索赔程序复杂,时间长,困难重重。自从农资连锁店深入乡村后,“连锁店内无假货”妇孺皆知,背靠有品牌有信誉的大商家,享受城市里的购物环境和服务,品牌和信誉使农民不仅卖的放心,而且享受贴心的售后追踪服务和农业生产指导,没了后顾之忧,增产增收有了保证。
二、农资连锁经营困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农资连锁经营给农村和农民生活带来实惠和全新的感受,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近年来发展缓慢,陷入低谷,商家缺乏积极性是主要原因。“商业”最终要双赢,在惠农、便农的同时,如何也让商家盈利,提高农资连锁经营者的积极主动性?需要企业实践探索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农村逐步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连锁经营”的精神,加强对农资连锁经营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农业部于2004年9月13日公布了一批“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全国仅83家,陕西仅有华圣、秦丰和亨通三家。由此可见农业的连锁经营发展的难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尤其是在陕西。拓展连锁经营领域,尤其农业生产资料的连锁经营不能复制其他行业成熟的连锁经营模式,必须考虑三农的特殊性。
1、农业的特点
农业生产有区域习惯性。我国地形复杂,尤其陕西的陕南陕北地区少平原,多为山区、丘陵、沟壑地形,这些地形“十里不同天”,相距不远的村落和乡镇区有不同的自然气候,只能适用不同的农资,导致相距不远的区域农民用种、用药、用肥的习惯不同,对农资需求在品种上分散且量小,无法通过市场培育而增大。统一进货、集中采购,量大从优的规模优势无法形成,供应环节利润源受到影响,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2、农村的特点
居住分散、消费分散。在城市发展连锁经营,注重选址。门店位置多居于闹市或是周围有充足的购买力商圈的郊区生活区。小范围内密集式地毯式的开店,能带来每月高额的营业收入,这是立店生存之本。而农资连锁经营的大量店铺深入乡镇、村落,距离远,人口少,辐射到商圈内的消费者少、购买力低,营业额低,门店存在难以维系的问题,更谈不上赚取利润,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
3、农民的特点
低收入弱势群体。陕西农村年人均收入仅为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24.7%,再加上我省国定贫困县50个,省定贫困县27个,共计77个,占全省的72%[3]。农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属于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购买力极低。逐渐形成了赊销的习惯 。据作者几年在陕西各县农村实地调查统计,农药、兽药赊销超过50%,种子赊销也超过30%。农民一般会在整个生产周期赊账购货,待季末获得收入时才归还欠款,遇到收成不好或是农民没有诚信时,货款难以回收。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存,呆坏账比例高,增大经营成本。
4、农资需求季节性强
其他行业连锁经营,商家可以通过促销手段刺激提升需求,做到“淡季不淡”。而农资经营却不同,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只在需求季节购买,淡季促销无法提升营业额。农业生产的显著季节性造成农资销售淡旺季明显,开店、经营的高投入和一年之中近乎一半时间的销售淡季,超低水平的营业额,常使初入此行的农资连锁经营者望而却步。
5、农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地形复杂,村镇分布分散平均距离较远,农资连锁店的物流存在“点多、线长、面广、量小”的特点,物流配送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成本居高不下,管理难度极大,第三方物流望而却步。因此企业大都建以自己的物流体系。以陕西亨通连锁为例,一次性购买配送货车70辆。有些商家为减少配送次数加大门店库存,从而积压资金、货品呆滞、形成恶性循环 。“送下去难,返上来更难”,由于门店距离远,地形复杂,门店之间的余缺调剂和退货换货等正常经营环节高成本、长时间,无法适应经营需求。
6、低销售利润和高售后服务成本
生产资料零售加价率低。化肥最低,平均2%-5%,且受国家限价,种子居中,平均10—15%,农药、兽药稍高,10—25%,售价低、利润空间小,且售后整个生产周期的服务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以农作物种子为例,售前的宣传和品种介绍、种植技术要求讲座培训、播种期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使用、出苗期田间察看、用户走访出苗率调查,成长期长势监控、指导用肥、用药、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理、收获前对产量和纯度的估算,以及突发问题的处理和鉴定等等。农业收成往往受到很多不确定的自然因素影响,加之农民知识匮乏、素质较低,遇到灾病,常常会归咎于购买农资的质量,拒付货款、甚至武力冲击门店,经营者不仅要为此做说服解释工作、付出鉴定费,有时还出于人道和同情对农民给于一些经济补偿,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售后成本和风险之大可见一斑。
7、信息不畅
受农村地理条件的限制,连锁店相距较远,日常的巡店和数据采集等管理滞后问题异常突出,加之营业额不高,为减少开店投入,一般不会配置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销售、库存、订货等信息大多通过电话传递,不能实现销售时点监控管理。信息渠道不畅引起库存过大、进货、结算不及时,资金回笼不安全等一系列管理问题。
三、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的建议和对策
1、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资连锁经营的支持力度
农资连锁经营由于行业特的特殊性,很多企业付出了高昂的进入成本,视农资连锁经营为“有市无利”的“鸡肋”,因此要加快农业领域的连锁经营发展,呼吁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培育名牌企业,实行名牌带动战略,引导、支持和鼓励各类名优农资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组织创新农资连锁模式,协助企业构建覆盖广大农村的新型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在税收上、农业补贴、政府招标供货、品种推广和农业技术普及上为服务三农的企业保驾护航。
2、建立行业间的联盟
目前国内大型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八十多家,分布在各省,各自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急需牵头将这些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行业协会等形式联合体,集中需求,打造规模化的营销网络,共用商业配送中心,共同运输配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益,也有利于控制农资商品质量,起到规范市场、节约社会资源和降低物流成本、经营风险的作用,同时在技术和经营模式上推广先进,发挥行业协会领头羊的作用。
3、改变传统的连锁经营模式
县、乡镇层级发展直营店,村层级发展加盟店便利店,投资小见效快。力争“一乡(镇)一店、一村一点”密集覆盖提高市场占有率,以点带面,构筑农资连锁经营的“零距离”服务网络是适应目前三农现状的合理定位。选取当地诚信的个体农资经营户发展加盟连锁,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扩大销售,回收货款,减少售后服务成本。授权使用品牌、部分商品统购、总部统一管理,分散了经营风险和服务成本。连锁经营在相当程度上是品牌经营,加盟者背靠总部品牌效应和优质产品扩大销售,企业依靠加盟者占有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和风险,农民又通过品牌连锁店得到实惠,“三赢”促使企业和加盟者积极性增加、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连锁经营有利态势。
关键词:自媒体;校园微商;微商广告;传播;发展
一、选题背景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作为自媒体的主要平台之一,已经拥有5.49亿活跃用户,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方式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精准推送信息的同时更能形成一种朋友关系,所以学生群体乐于利用该平台进行微商创业。并且随着网购的发展,学生成为主要消费人群,更加促进了校园微商的兴起。另外,国家对大学生创业也是持鼓励支持态度,创业风潮活跃,以90后为代表的大学生玩转互联网,对社交媒体十分依赖,因此,低门槛的微商创业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重要途径。
1、选题依据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到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背景下,微信作为自媒体的主要平台之一,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推送信息精准等优势,使得高校中涌现一批微商创业的学生群体。而C2C、B2C②等模式的网络消费不断发展,网络购物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形式,尤其是学业较重、依赖网络的高校学生群体早已成为网购的主力军。所以,不管是从消费方面还是创业方面,校园微商对于高校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并在高校校园迅速发展。
伴随着校园微商兴起的还有微信朋友圈里的校园微商广告。在如今多样化的广告形式中,朋友圈微商广告门槛低,适合低成本经营的学生群体,深受大学生创业群体的青睐。但正因如此,校园微商广告缺乏管理、良莠不齐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对于高校微商广告的宣传效果与发展前景难以预估。
2、选题意义
在CNKI上检索“校园微商广告”关键词,可搜索到结果278条,而实际针对其广告现状及发展的内容却少之又少。然而以当前校园微商广告的发展态势,如若不加以管理、任其随意发展,必会使其弊端日益显著,危及这一创业途径的良好发展;若能有效管理、科学发展,将有助于微商广告对高校微商创业的良性影响。所以本项目通过对当前流行于高校的微商广告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希望帮助大众充分了解其当前态势,针对其尴尬境地提出具有可发展性的建议,为今后高校学生微商创业的广告宣传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广告创作水平与广告宣传的经济效益。
二、校园微商广告的定义
校园微商广告是指微商在校园范围内通过微信为传播媒介进行的广告宣传,从而对商品进行简单的推销,属于自媒体广告的一种。主要分为基于朋友圈传播的C2C广告,传播对象主要为传播者的微信好友,主要为高校学生。
三、校园微商广告的现状
随着 “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由“微商模式”应运而出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潮,据笔者的调查分析显示有近11%的大学生有做微商的经历,微商广告也开始充斥着新的社交圈。微商广告以其便利性和时效性特点体现了其在自媒体大发展的时代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种新起步的新兴商业模式决定了微商广告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微商广告无论是从其广告语的制作上还是搭配的广告图,在创意和专业性上都存在不足。
相对于传统广告的高昂媒介费而言,它基于微信平台的传播几乎是免费的,也使得它可以频繁的。校园微商广告的表现形式一般表现为有选择的将自己的产品配上图片以及说服性的说辞,让其直入朋友们的眼球。校园微商广告的内容丰富灵活,由于传播者与接受者多为在校学生,更乐意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在进行广告的时候,更多的会选择当前网上流行的段子或图片,这样会增加广告的趣味性与传播性,或者是选取某些生活中的照片作为使用效果图,增加广告的可信性。
(一)微信广告的优势
校园微商广告由传统广告演化而来,它既具有一般广告的信息性、盈利性、交互性、艺术性,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它集制作与为一体,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有趣味性,而基于朋友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也使得它更加具有有效性。而其优势较之传统广告的优势又体现在以下方面。
1、微商广告成本低,能更好地吸引从商者。大学生群体经济有限,而微商广告的零成本媒体费用与高收益的回报也使得大量微商从此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校园微商使用微信朋友圈广告来进行营销。
2、微商广告具有可移动性,有利于广告的信息传播。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如今高校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微商广告在这个领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以聊天交友为目的大学生手机用户,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并且能够进行评论和互动分享。
3、校园微商广告的形式多样,广告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样,广告素材来源也很丰富,而微信支持发送语音信息、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形式的传递,使得微商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微信广告的不足
目前微商广告还处在非常初级的营销阶段,广告宣传内容 创意性不够,主要强调价格、鼓吹质量等方面,广告整体制作宣传水平不高。微商朋友圈广告宣传还处在以传者为中心的阶段,宣传重点集中在商品的简单推销。因此,其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仍存在不足。
1、暴力刷屏导致好感度较低。微信朋友圈广告存在着非理性营销,微商大肆的在朋友圈刷屏广告,造成微信用户利用拉黑、屏蔽的手段来获得朋友圈的清净。特别是高校学生群体更具主见与想法,态度分明,刷屏广告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2、内容虚假造成可信赖度低。由于缺乏管理和规范,产品良莠不齐;微商并没有官方广告的品牌效应,也没有微博的 V 字认证;有的微商广告夸大了产品的作用甚至出现虚假销售,新闻报道个别微商使用“造假神器”刷出高业绩,都直接拉低了消费者对其广告的信赖度。高校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购买产品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对于内容虚假的广告,容易失去他们的信赖。
3、广告的微商缺乏相应资质。按照《广告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微商擅自此类应审查而未审查的广告,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有部分微商的广告内容未经审查,却在微信好友群里大肆宣传、销售这些产品。
4、微信营销定位不明确。大部分的微商在没有分析客户群体的基础上就一味的宣传广告,导致受众所接受的广告并非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内容。产品的定位不清楚,所有的广告都是无用功。当受众是高校学生的时候,就应该针对高校学生的需求与兴趣进行广告宣传营销。
四、校园微商广告的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微商广告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下解决措施:
(一)广告设计与制作
1、抓住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广告制作,仔细分析自己的产品,定位自己的用户群,才能更好的发展。
2、合理分配广告的内容,软广告与硬广告相结合,增添生活的动态的广告配图,以增加广告图的美感与受众接受感,打破刷屏给受众带去的反感。
(二)广告的传播
1、广告宣传要更具真实性,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与产品保障。
2、将产品信息的呈现方式不断创新,增强其原创性与趣味性。
3、注意广告的时机。暴力刷屏只会使好友反感,在非工作时间,人们对广告的容忍度更高。
4、在广告传播渠道上,要不断突破朋友圈的熟人信用模式,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估和认证,逐步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
(三)引导微商主体以促进广告的优化
1、学校可以将微商纳入大学创业课开设,鼓励大学生开展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创业活动。
2、相关部门可以为“微商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便捷的网上工商注册服务,同时规范、监督其经营行为。
五、结语
随着社交软件的开发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微信广告的快速发展为校园微商们带来了商业契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调查分析了校园微商广告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提高微商广告效果的建议,为大学生进行微信微商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康初莹:自媒体分享与扩散平台的微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界,2014年9月10日
[2]晏微:对微商广告监管的思考[N],中国工商报,2016年6月28日
[3]王罡:微信广告效果传播分析[J],新闻知识,2015年8月15日
[4]李俞希:校园微商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调研报告[J],2015年第91期
注解:
①C2C: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即 Customer(Consumer)to Customer(Consumer)。
②B2C:B2C是Business-to-Consu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53 ― 04
2013年底至2014年初,笔者所在课题组走访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涉农专业建设、农科教统筹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能力研讨会,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省两所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自优劣之处基础上,通过梳理两者在环境影响、制度设计、政府角色定位和实践举措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试图探索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改进策略。
一、引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通过更名,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是一所以培养畜牧兽医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2010年确定的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以农牧专业为主,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形成一系列专业建设、服务“三农”发展的模式和做法,在全国涉农高职院校中享有极高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3年6月,由安庆市农业学校、安庆市师范学校和安庆市财贸学校等四校合并组成,2010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单位。学院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等五个涉农专业,初步形成农林类专业建设群,其立足于区域发展,根植于农业大市发展需要,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方式,创新手段,推进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绩效突出。
二、四个维度的实证分析与比较分析
本课题组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研究所紧密合作,取得第一手详实资料,同时,对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实训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统计与核对有关数据。所有数据来源,源自三个渠道:公开性和经常性登记数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
(一)专业服务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52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农牧产业链相关产业,约三分之一的专业为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举办,四分之一专业(方向)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有。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有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专业,另有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是非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院紧扣江苏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要求,优化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类专业;紧扣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需求,优化发展动物防疫与检疫类专业;紧扣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需求,优化发展动物医药类专业;紧扣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要求,优化发展食品营养与检测类专业;紧扣宠物饲养的公共卫生要求,优化发展宠物饲养安全与卫生类专业。根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2年涉农专业建设情况督查报告显示,该院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布局趋向优化。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在原安庆市农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学院园林园艺系,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园林建筑、都市园艺、食品加工技术六个涉农专业,另外,其他系部部分专业如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也涉及到农产品营销,但不能划定到涉农专业范畴。其中,植物保护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涉农省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和服务能力较强,2013年,园林技术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专业布局与全省农业产业尤其是农牧产业发展要求匹配度较高,专业设置基本合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安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对接安庆农业大市市情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设涉农专业,主要服务领域分布在种植业和园林园艺领域,服务领域相对逼仄。
(二)服务平台承载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15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对接农牧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对口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2011年6月,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行业部门、泰州市政府、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方共138家单位及个人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见图1)。〔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庆市发改委、安庆市教育局、安庆市属高校等部门合作,通过对安庆市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大规模调研,剖析地区职业教育供需关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并结合江苏、浙江等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整合的有效做法,于2013年12月底,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等组成的安庆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试图通过职业教育联盟整合安庆市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安庆市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见图2)。〔2〕在此联盟框架体系下,成立现代农业类专业群建设协作组,该协作组旨在通过政策上的引导、技术上的支持、信息上的交流和项目上的服务,提升安庆农业类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依托省教育厅“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创新实验区”和“园林植物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与省内外20多家涉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化依托基地建设。
(三)农科教统筹模式服务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对接城镇化、一线涉农企业和农业经济的天然优势,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多种资源,发挥各种利益攸关方主体作用,农科教统筹是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上述两校也不例外。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比较典型的农科教统筹有“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在原有的对接滨海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基础上,2011年新增姜堰市作为对接县,进一步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3年来,为滨海县制订了猪、鹅、水产和草鸡等4个产业规划,建立苏姜猪扩繁场2个,对接养殖企业(户)26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2个养殖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12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621户,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50万元。为姜堰制订畜牧水产发展规划,对接养殖企业(户)35家,建立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培育科技示范户7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536户,2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00万元。实施“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培育了苏姜猪、黑羽番鸭、“苏牧1号”白鹅、“苏邮2号”麻鸭配套系等畜禽新品种(系),配套相关饲养技术,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带着技术服务,使科技成果直接面对养殖户(企业),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发展,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基地、合作组织、规模养殖户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将畜禽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安全用药、产品加工等技术组装集成,形成“品种+技术+基地”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3年来,推广“苏姜猪”种猪总数达5860头、商品猪销售27.15万头,“苏牧1号”白鹅68.22万只,带动农户1018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639.38万元,成果技术转移收入1529.69万元。〔3〕另外,通过“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融合,将科研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4〕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结合的新模式。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私人定制”模式,贴近农业合作社实际需求,展开面对面技术服务。过去,安庆职院主要通过科技下乡、项目定点等形式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但服务范围有限,服务的实效因服务覆盖面不大而难以尽如人意。在对安庆望江、岳西、潜山等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中发现以种植业大户、渔业大户等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非常迫切,学院顺势而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优质的合作平台,为安庆“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点单式”服务。《中国教育报》在实地调查后认为该院农科教统筹模式“紧密契合区域发展,在服务区域产业建设、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教师职业发展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创新发展。”〔5〕
(四)研发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全省创建全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优质科研平台和较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近五年先后承担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 〔6〕应该说,其研发能力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截止到2014年4月底,共争取世界银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提升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安庆市科技局、发改委、商务局委托项目等100项项目,据教务处和财务处初步统计,既有科研项目经费和学院配套经费共计977.3万元。其中,涉农专业科研课题经费数额达三分之一以上。单纯从数量指标看,位居安徽省领先位置,个别领域项目在全国也处于领先状态。
三、结论与改进策略
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所涉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平台搭建、服务模式和研发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试图作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能力之间形成互相倒逼的互动关系,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集群要高度契合,方能夯实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综合类农业高职院校,其开设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基本覆盖到农牧产业结构各个基本面,每年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输送3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群是重点建设的七大专业群之一,涉农专业面不广。在既有的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师资力量、选择路径和办学成本等系列制约影响,建议可以围绕安庆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大别山片区现代农业发展市场需求,增设茶艺、农产品营销等二至三个涉农专业。
政府支持力度是实现涉农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举措可以在短期内产生对涉农高职院校的集聚效应,形成强大的办学驱动力,江苏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农委关于校企合作的意见、泰州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论是在政策力度,还是资金数额,或者提供条件的优惠度方面,都给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创设了极佳的环境。安庆市政府在高校债务化解方面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主导成立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也搭建了能承载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还需要在项目资金配套支持、人才引进渠道拓展、校企合作鼓励政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
农科教统筹、产学研合作同步推进中需要处理好政策性研究与技术性研究的关系。江苏农牧科技职院瞄准农牧产业的技术研发力量非常雄厚,成果也很丰富,对接一线农业生产力衔接度非常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世界银行、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中国高教学会等高级别研究项目,致力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性研究,在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工培训模式、农科教统筹模式、农业企业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农业技术研发类项目偏少,这是职业院校实践性的定位略有偏差,需要在科研政策、科研环境和人才积累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参 考 文 献〕
〔1〕〔3〕董海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科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
〔2〕储诚炜,吴一鸣,谭维奇.职业教育联盟框架构建和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安庆市职业教育联盟为例〔J〕.职教论坛,2014,(12):21-24.
〔4〕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研究,2014,(07):50-52.
〔5〕王寿斌.扎根区域沃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N〕.中国教育报,2013-04-16(5).
〔6〕苏农牧.举世瞩“牧”如你所“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办学成果掠影〔J〕.江苏高教,2014,(03):156.
[收稿日期]2015 ― 01 ― 0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区域优势 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它使农业拓宽到大农业的范畴中,通过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在我国现阶段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家一户或三家五户种几十亩果菜,或养一、二百头(只)猪羊;某一乡县有一大批农户从事同样的粮食、果品、蔬菜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某地,如丹东东部地区的稻米、草莓、水产品、北部山区的板栗、香菇等,多年来就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但缺乏有组织、成规模的销售渠道,农民只能单家独户到集市上零星出售,产品形不成批量,商品率在低水平上徘徊;某乡集体或个人开办了一个中型米面加工厂或牛奶加工厂,面向社会收购原粮或牛奶,加工后销售,与周围生产原粮或牛奶农户的关系,只是单纯买卖关系。上述几种情况,虽然有的也具有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某些因素,但达不到一定规模或形不成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和利益机制,还没有达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的标准,还不能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和发展趋势,我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一)由一大批承包农户组成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基地农户应达到一定数量,并能达到一定批量的商品产量和产值。如果不能带动一大批农户并生产一定批量的商品,表明生产基地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就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在农产品生产基地范围附近,有一个或几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载体为依托,龙头载体可以是加工企业、经销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科技团体等,龙头载体可以是规模较大的1-2个,也可以是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群体。总之,必须对基地农产品具有较大的收购、加工、经销能力,成为连接基地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三)龙头载体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应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体。龙头载体与农户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利益机制,可以是较多松散的信誉型市场交易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书面契约或章程建立起紧密型合同制或合作制利益共同体,因而形成有机结合的农工商或农商型产业链,并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实现基地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也是维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核心内容。
(四)基地范围内应有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龙头载体对基地农户的服务和各阶层社会化服务。有的完全依靠龙头载体的服务,有的以龙头载体服务为主,也有的以各阶层社会化服务为主。总之,基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的社会化服务应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五)基地农户应达到一定的组织化程度。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越来越多,只有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式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此,必须通过一种农民乐于接受的组织形式,使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互助合作组织,以便于协调生产,加强对龙头载体及市场的联系,克服一家一户的局限性,发挥群体的优势。
二、丹东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丹东农业经济发展迅速,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建设特色产业带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子,但与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丹东发展农副产品有独特优势,板栗、柞蚕、食用菌、水产品、中草药等构成了丹东的“特色农业”。但是,多年来丹东的“特色农业”无“特色”,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全市农产品销售中,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像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仅停留在出卖原料或半成品阶段,资源优势形不成商品优势,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低效益、低水平、低产量、低发展的状态。
(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全市农产品的优良品种率低,农药、化肥残留量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市每年向黄海排放污水1.2万吨,悬浮物1.47万吨,COD1233吨,农田化肥流失率超过60%。近海水质污染、富营养化已严重影响渔业生产的发展。
(三)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市场牵动力不强。丹东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上以小型加工为主,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生产、加工处于分散、脱节、各自为战的状态。在加工企业中,中小企业多,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大企业少,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则更少。而现有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吸纳能力差,经营方式粗放,不能真正起到调节市场,牵动产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的作用。
(四)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在全市众多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除水产品批发市场具有一定的对外辐射力外,其他如草莓、河蟹、果菜、林产品等批发市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对外辐射力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全市农业发展的需要。例如,本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却没有较大规模的林产品批发市场,全市木材、家具市场几乎没有本市的产品。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曾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诸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水产研究所、草莓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市原有的农业科技人员,由于科研经费短缺、知识老化等原因,已逐渐成为河蟹、草莓、甜瓜等新兴农产品生产的门外汉,无法指导农民进行新的产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而新的农业科技人才又无法及时引进,严重制约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丹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根据丹东市当前农业产业化的现状,需要抓好以下几个的主要环节。
(一)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确定优势产品的重点生产领域,从良种供应、生产基地、技术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予以扶持,促进优势产品向生产区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巩固草莓、板栗、贝类、食用菌等产业基地,扩大鸭绿江淡水鱼、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米、林木产品的基地规模,提高优势品种、项目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重点抓好优质稻米、水果、蔬菜、水产品和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二)发挥优势,做强做大外向型农业
1.扩大农产品出口。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日、韩、朝、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面对国外农产品的冲击,我们的农产品要冲出国门,必须过好“三道关”。一是质量关。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常常设置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因此,要拿到农产品的“签证”,必须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解决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和滥用生长激素等问题,杜绝检疫性病虫,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品牌关。加强农产品认证、开发,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率高、知名度高和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名牌产品占领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标准关。统一的国际标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准则,加快农产品出口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片。
2.加大农业引进力度。制定并落实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利用丹东与日本、韩国等国相毗邻的优势,重点做好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引导其投向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生产项目。特别要加大对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1.科技兴农,良种要先行。实施“种子工程”,加快农产品新品种的引进试用和示范推广。目前,重点选育和推广优质新品种,开发和应用与新品种特征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或养殖技术,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和咨询。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2.加快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推广农业机械化。在抓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同时,抓好具有丹东特色的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水产、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农村经济运行新机制
加入WTO后,农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走农业企业化、农民组织化的道路,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延伸产业链,搞好加工和营销,这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关键。把做强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上做好做足农业经济发展的文章,以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发展来带动农副产品生产的发展。
2.搞好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引导农民与加工企业、销售组织、科研单位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关系。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以经济合同为纽带,实行一体化经营,大力兴办生产、加工、销售、技术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群体作用,实现规模效益。积极引导水产品、果菜、食用菌、板栗、粮食等产业中有条件的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以此为基础,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公司+农户”是主要模式。因此,构建公司与参与农户认同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实行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体现龙头企业与参与农户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利益关系。要鼓励龙头企业与参与农户之间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下,形成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
(五)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应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抓好主要江河的治理和大灌区改造,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农药、兽药及其它有害残留的卫生安全标准及农产品包装、储运、标识标准的制定,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态,促进农业生产走上标准化轨道,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3.完善农业市场信息体系。以信息为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网络传输等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农业生产、市场、科技等信息的采集和,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
注:本论文是“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4153)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文献提出了一种以多主体的顺序“接力”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模式,并称之为“接力创新”。文献[2]预测在生物制药业、生物农业、信息业、纳米业等新兴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其中,接力创新在生物制药产业的普适性已被文献[1,3-4]等证明。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也大量存在接力创新。那么,农业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是否也如预测的那样遵循接力创新呢?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为何会形成这种特性呢?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回答①。与生物制药产业相类似,生物农业产业同样建立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并且是除生物制药产业以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从理论层面看,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可以拓展接力创新的应用范围、深化和完善接力创新的相关理论。从实践层面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农业技术现代化、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揭示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的特性,为中国生物农业的产业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帮助相关创新主体明确定位、科学决策,指导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的接力创新进行对比,探索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②。下文安排如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变量;进行研究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主要发现;探讨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总结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2文献回顾与研究变量
2.1文献回顾
接力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Pavitt对“基于科学的高科技部门”的论述[6]以及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科学的体制”[7-8]。“模式2”等理论也强调了“后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与创新的交互作用[9],并进而形成“三螺旋”模型所描述的大学承担企业功能、企业承担学术功能的现象[10]。这些经典研究(但不限于这些研究)事实上分离出一类基于科学的创新。例如:Pisano认为科学的深度参与导致生物制药是“基于科学的商业”[11];陈劲、赵晓婷和梁靓指出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是“基于科学的创新”[12];对纳米产业的研究也佐证了这种特性[13]。那么,这类基于科学的创新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生物制药创新研究逐步揭示出接力创新这一新型创新模式,给这个命题提供了较为完美的答案。①文献[3]提出:专家型公司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前端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而核心公司是在新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具有综合组织能力的大型一体化公司。生物制药源于20世纪70年明的DNA重组技术[14],当前已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组合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纳米技术等众多科学技术的复杂体系[11]。文献[15]指出生物制药创新主要来自大学,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盈利性公司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建立联系、共同参与创新[16-18],大型制药公司与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专业化企业之间是合作关系[19]。李天柱、银路和石忠国等最早提出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之间合作的本质是两者的接力创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常见的合作方式其实是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3]①。在此后的研究中,李天柱等进一步针对生物制药起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性,将大学等公共研究机构纳入接力创新框架,提出了接力创新的完整概念,分析了“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之间的主要接力关系和接力方式[1],并探讨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和发生机理,比较了接力创新与合作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创新和二次创新等其他典型创新模式的异同及应用思路[2]。虽然接力创新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它对基于科学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且它具有自身的特性;有学者运用接力创新研究了区域创新平台、新兴产业载体等[3-4,20-21]。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接力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物制药产业开展的,而生物农业产业等其他基于科学的产业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及其特性则尚无专门研究。
2.2研究变量
本文旨在验证前人对接力创新的推断,但是由于针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类似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实际上属于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针对这一研究目的,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以避免被海量数据所“淹没”[22];其次,除了可从研究问题直接推出的研究变量外,本文并未事前指定其他变量,以防止在研究过程中束缚思想、阻碍新理论的构建;最后,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的逻辑,但尽量保持开放心态,以免限制研究发现和产生偏差[22]。基于上述思想,根据代表性文献[1-3]铺垫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如下变量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1)接力创新。接力创新的本质是:能力显著异质、优势明显互补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创新,但各主体加入创新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且它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创新过程中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司其职、很少“越界”,主体间的顺序接力推动创新获得成功。也有文献指出,在新兴技术的创新中,能力互补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等组织间合作方式共同完成创新是一种普遍现象[23],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就属于接力创新。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24],针对接力创新变量,本文提出一个竞争性解释:农业生物技术不遵循接力创新,实际上只是采取了战略联盟等合作创新模式。2)接力关系。接力关系这一变量是参照当前接力创新最为典型的生物制药产业而提出的,其存在的前提是接力创新变量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具体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如下接力关系:第一,以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第二,以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接力为实现手段;第三,以金融接力为支撑,即创新过程中存在不断有新的资金加入、原有资金退出的接力现象;第四,创新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也具有与金融支撑类似的接力现象。3)接力方式。接力方式是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参照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要接力方式应包括授权许可、平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与接力关系变量相类似,接力方式变量存在的前提也使接力创新变量得到较好的解释。
3研究设计
3.1研究边界
按照一般理解,农业生物技术是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的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的新技术[25]。该定义指出,农业生物技术建立在以DNA重组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而与其他农业技术区分开来。例如,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该技术没有利用DNA重组及其他现代生物技术,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农业生物技术①。
3.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最适合于研究“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的问题[24]。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础,从中归纳产生理论,理论的产生完全根植并升华于案例内或案例间的构念之间的关系及这些关系所蕴含的逻辑论点[26]。案例研究可分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27],其中多案例研究在有效性和普适性方面比单案例研究更具优势[28-29],特别是当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时,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会显著提高[24]。本文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正属于“how”和“why”的问题,适合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虑到归纳理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3.3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30],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作为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按照下面步骤进行:第一阶段,研读有关行业报告和资讯收集,找出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农业生物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编写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生物谷②等专业网站提供了最初的筛选范围。第二阶段,针对收集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名录,广泛收集其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获得大量零散的技术创新片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外,维基百科③、谷歌、果壳网④等网站也是丰富信息的重要来源⑤。第三阶段,使用三角验证法确认数据的质量,即研究者可利用多重证据来源和多重研究方法以减少偏见的影响[31]。第四阶段,将经过验证的创新案例片段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案例。在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建立了案例档案和证据链以保证案例质量。不可否认,诸如文献分析这种二手数据收集方法与访谈法、观察法等相比确实并非最优选择,这是在现有研究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一种满意决策。由于本文是从总体上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不以研究每个案例的微观过程为目的,因此通过上述过程收集的案例资料可以满足研究要求。待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利用一手资料验证本文研究。3.4案例简介多案例研究所需的案例一般以4~10个为宜[22],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极端性,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32]。本文选择表1中的8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案例选择主要基于3个标准:一是尽可能广泛覆盖生物农业的相关领域,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二是尽量针对典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及企业,以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在满足前两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例,以增加对中国的指导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拼接案例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因此肯定还有其他典型案例无法得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的研究质量,但笔者认为表1中的案例已可以较好地满足研究需要。
4研究发现
4.1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特性
表1中的案例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先后加入创新过程,分别完成创新链上不同环节的任务,创新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接力传递而逐步推进的。这一特征与接力创新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可确定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创新模式。例如,NaturalIndustries公司在成功研发了生物抗虫害技术后于2012年被诺维信公司(Novozymes)收购,诺维信公司将此技术应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市场。在这项创新中,NaturalIndustries承担上游的研发任务,诺维信公司在NaturalIndustries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商业化,属于典型的接力创新;在诺维信公司和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联盟中,诺维信公司负责研究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生物土壤改良技术,孟山都公司在诺维信公司研发的基础上完成田间试验、注册与商品化,这也是典型的接力创新;孟山都公司收购Asgrow、Holden等公司的目的是利用这些公司的市场网络将其玉米、大豆等转基因育种技术推向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市场,本质上是孟山都公司完成上游的技术研发、Asgrow等公司完成下游的商业化,这也是接力创新的具体表现。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遵循类似的接力创新模式。事实上,笔者所收集的案例数量远超表1中的案例数量,只是很多案例因不够完整、不够具体或不够典型等而未被纳入分析,但其中很多案例也表现出上下游创新主体顺序接力的特性。必须承认,表1中的案例确实存在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并广泛运用联盟、并购等合作方式的事实,但本质上还是上游主体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后,像接力赛跑那样传递给下游主体继续开展后续任务,因此属于接力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创新,变量1的竞争性解释可以排除,对生物农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现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但是,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相比,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表现出自身的显著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等领域,而在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等领域出现得较少。即便在转基因作物等接力创新的易发领域,接力创新也是最近10余年才逐步兴起的,一些生物农业巨头曾独自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如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保铃抗虫棉花等。因此,笔者认为,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新趋势,该发现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推测生物农业应像生物制药业那样普遍遵循接力创新模式。2)文献[1]和文献[2]指出,生物制药技术的创新基本上遵循“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如忽略掉大学,则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顺序接力的单一模式。但是,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明显分化为3类(如表1所示):第一类,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NaturalIndustries-诺维信”和“TJTechnologies-诺维信”,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基本一致;第二类,核心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诺维信—孟山都”、“孟山都—礼来(EliLilly)”及“孟山都—拜尔作物科学(Bayer)”,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有差异较大;第三类,核心公司与其他中小公司的接力,如“孟山都-Asgrow、Holden”、“孟山都—中国种子集团、河北中业集团”及“杜邦先锋(Dupont)—山东登海种业”,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恰好相反。3)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极少涉及大学,或者说鲜有直接利用大学科学发现的情况———这进一步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猜想,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创新应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同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相对较弱,很多重要技术都是核心公司研发的。理论上讲,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其前端研发工作最适合由专家型公司承担,但这一特性并未得到案例的支持。
4.2接力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的接力关系大体上符合变量定义中对接力关系的陈述,但又有不同表现。1)以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接力创新的本质是通过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序接力,逐步完成创新中最基本的知识创造过程[1]。已证明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遵循接力创新模式,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围绕知识创造及其顺利接力进行构建。例如,在“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案例中,诺维信公司将自己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知识传递给孟山都公司,由孟山都公司继续创造田间试验、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知识。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是如此,不再赘述。2)以知识产权接力为手段。在接力创新中,知识产权也是一个与知识创造协同发展的接力过程,知识产权转移成为创新主体实现接力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符合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1](具体的接力方式详见下文分析)。3)对金融支撑的接力需求不强。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通常有强烈的需求,如生物制药需要公共财政、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核心公司、资本市场等复杂资金接力支撑整个创新过程[1]。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位于创新链上游的专家型公司主要依靠风险投资和公共财政的资金,在创新任务被传递到核心公司后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整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金融支撑接力性质。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接力创新中,整个创新过程都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金融支撑接力的特性并不显著。总体来看,虽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但是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却不强烈———这与接力创新的现有理论相比可谓大相径庭。4)强烈依赖政策支持接力。政府政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有利于转基因实验、动植物新品种专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育种研究阶段需要政府开放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管制、大规模田间试验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更突出的是,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报审批、品种审定和证书发放、大规模种植许可及国际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只有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别配置合适的政策且各政策之间无缝衔接,才能为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任一环节上的政策变化都可能给创新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欧盟质疑孟山都公司的“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曾造成孟山都公司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面临被欧盟禁止的威胁。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创新普遍具有重要意义[33],但是像农业生物技术这样对政策支持接力的依赖如此之高是罕见的。
4.3接力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的3类接力创新具有相对稳定的接力方式,不像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方式那样动态复杂。下面针对3类接力创新分别论述。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主要是并购。通常是下游的核心公司并购上游的专家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这与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整体出售这一接力方式的相似度较高。采用这种接力方式的一般情况是,上游企业提出创意且技术研发已成型,而下游企业拥有田间试验、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加速技术商业化的能力,且下游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顾客基础规模较大,能使技术在商业化环节发挥更大价值。同时,上游的专家型公司大都是借助风险投资创办的,通过并购可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溢价,风险投资愿意推动这样的并购;而下游的核心供公司则拥有充足资金可为并购支付较高价格。诺维信公司收购NaturalIndus-tries和TJTechnologies都属于这种情形。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联盟、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这些方式的本质都是通过签订某种契约将知识产权从上游企业传递到下游企业,我们统称为协议合作。协议合作普遍发生在核心公司之间,一般是上游的核心公司提出研发创意且完成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而下游的核心公司完成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商业化工作。其中,如果采用联盟方式,则会按照企业对创新的贡献预先约定好利益分配办法,上下游企业通过分割创新的终端收益获得各自的回报。“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联盟即是如此;如果采用技术转让或授权许可,那么上游企业通常事先划定下游企业使用技术的范围和条件,上游企业除了获得一笔技术转让费(或技术许可的门槛费)外,通常还能在未来创新成功后获得从创新收益中分成的权利。孟山都公司将其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技术许可给拜耳作物科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第三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股权收购、合资等途径,我们统称为资产联结。使用资产联结这一名词是因为这种接力方式一般发生在上游企业为核心公司而下游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核心公司掌控全部技术研发及田间试验、申报审批等后期创新工作,但在最终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时面临较大障碍,因此以股权收购或合资方式控制下游企业,借助下游企业拥有的市场网络以及对特定市场熟悉等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扩散。这种情形与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收购上游专家型公司的方向恰好相反、目的也不同,为区别方便称之为资产联结。杜邦先锋与山东登海种业合资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将其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向中国市场就是以资产联结方式实现创新接力的实际反映。此外,接力方式变量中包含的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接力方式并未在生物农业产业中发现相应的案例,这也反映出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不同之处。
4.4其他发现
除了上述基于3个变量得到的发现外,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国企业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主要参与第三类接力创新,基本上是承接跨国公司已研发成功的技术并将之拓展至中国市场。从企业创新管理的角度看,中国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规避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且可获得相应的创新收益。然而,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接力创新愈演愈烈可能使中国企业逐渐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和热情,并使中国生物农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可抽象为图1。图1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过程(以转基因作物该过程由上游的实验室研究、中游的育种研究和下游的大规模生产与商业化3个序贯相连的阶段构成,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更多阶段。3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室研究的目标是克隆目的基因,创造转基因作物品系,因此基础研究能力在这一阶段最为关键②;育种研究的目标是开发育种工艺和方法,并通过小规模田间种植试验对工艺方法和安全性进行检验(试验面积约为100m2),这一阶段也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成分,但更接近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田间释放试验确定稳定的育种技术和工艺,并对试验成功的作物品系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商业推广,因此,除了研发能力外,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也至关重要。平均而言,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周期长达13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其中,创新链上游的实验室研究能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创新链下游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面临的风险同样惊人,尤其是能否通过品种审批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创新周期中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用于通过政府审批,平均审批费用超过3500万美元。此外,商业性推广还面临不同国家在政策、社会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严格壁垒[34]。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特点与接力创新发生的一般规律十分吻合[2]。具体而言,受规模、资金、公关能力和市场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专家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基本上不具备完成整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无力承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下游风险),因此通常聚焦于从事创新中前段的实验室研究或育种研究,或在创新后段的商业推广、大规模种植等环节参与进来,因此此时不确定性已很低。孟山都、诺维信这类核心公司拥有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的能力,但创新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由核心公司独自完成创新仍是低效率的。特别是在实验室研究环节,核心公司的能力有时明显弱于专家型公司。而在创新后端,单独一家核心公司———不论其规模和影响力如何巨大———突破不同国家的政策、社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障碍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由优势能力各异的企业分别承担创新任务,通过接力合作推动创新成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农业生物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又使其接力创新具有如下自身的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庞大、涉及领域较多,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观察到,一些农业生物技术(如生物农药技术、兽药技术等)的研发难度不像转基因作物那样大,其创新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遭受的政府管制相对宽松。这些技术的创新可能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内部或采取其他合作创新方式即可完成,因此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发生范围不如生物制药技术那样普遍。同时,根据我们的不完全观察,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早期,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型公司相对较少,因此孟山都等核心公司只能自己开展技术研发并完成创新过程。近十几年来,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专家型公司的数量开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10余年接力创新(尤其是第一类接力创新)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才大规模兴起的原因。2)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能力严格分布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中,只能采取“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的接力方式[1]。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严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的分化。有些技术研发专家型公司的能力突出,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第一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TJTechnologies—诺维信”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副总裁Videbk表示:“TJTech-nologies的生物解决方案提高了作物产量、业内领先,可与诺维信形成互补”。有些技术的研发能力掌握在一家核心公司手中,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另一家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第二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Nielsen认为,这“很好地将诺维信的微生物研发能力与孟山都的田间试验和商业化能力结合起来”,而孟山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Fraley认为,“这是技术推向成熟发展的催化剂”。还有一些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能力都掌握核心公司手中,但在技术扩散过程中运用其他公司的资源和网络更易克服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形成了第三类接力创新。例如,山东登海种业的规模远小于杜邦先锋,但前者在开发中国市场时却具备杜邦先锋所没有的本土化优势。3)大学科研更热衷于针对人类健康医疗的研究(如干细胞等),直接满足生物农业创新需要的最新前沿科学成果相对较少。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只能更多地利用相对成熟的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大学主要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技术手段,所给予的是间接支持。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大学进入接力环节的案例较为罕见。而生物制药技术创新的前端离不开大学的参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物制药的研发不仅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而且大学也乐于为生物制药提供直接可用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大学科研更重视人类健康医疗,因此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聚焦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就相对较少。这可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性不强的现实,其实质是缺乏可以依赖的专家型公司。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农业的其他特点,可进一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其他特性。就接力关系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仅有一部分新技术是由专家型公司开发的,很多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由核心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因此核心公司的资金实力、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完全可以支撑整个创新过程。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远低于生物制药技术。但是,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争议的焦点,更是政府严格监管的对象。针对转基因生物的政策法规不仅严格,而且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地分布于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的各个环节,政策变动对于创新进程而言可能是致命的,这种特性导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高度依赖政府支持政策的接力。就接力方式而言,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采取协议研究、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从专家型公司那里获得技术,但是表1中的案例全部采用并购方式。我们认为,这是核心公司出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在我们观察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案例中,核心公司并购的专家型公司均为已成功完成技术研发甚至开始初步商业化的公司,这使得核心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商业化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虽然并购需要付出较高的溢价,但是可一并得到新技术和专家型公司的技术平台、研发团队等重要的创新资源,能够显著提高核心公司的吸收能力,给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提供技术保障。如果采用协议研究,那么核心公司一般需要在研发前期就介入,这不仅要支付给专家型公司一笔固定费用,而且要依据技术研发进程支付里程金,并可能需要在商业化成功后付给专家型公司以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更重要的是技术研发能否成功仍是不确定的。如果采用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核心公司除了要一次性付出固定费用及未来商业化成功后的利益分成外,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商业化过程中很难得到专家型公司的专有技术能力的保障。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为势均力敌的核心公司,并购这种接力方式很难被双方接受,协议合作自然成为更明智的选择。第三类接力创新采用资产联结实现接力,主要是因为核心公司要掌控商业化过程。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在谈到与孟山都公司的合资时曾表示:“商业育种企业必须保证从育种、制种到销售全过程不脱节,否则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但是,下游的小公司本身不拥有核心技术,并购这类公司往往不符合核心公司的战略,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接力方式在控制方面又面临风险,此时资产联结就成为较好的折中选择。
6结语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其形成机理遵循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应以接力创新为理论指导,同时重点考虑本文所揭示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第一,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技术等领域,并分化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及“核心公司-其他小公司”3种类型,且接力链条的前端极少涉及大学,创新过程对专家型公司依赖不强,核心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很大作用;第二,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并不强烈,但高度依赖政策支持接力;第三,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采用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等方式实现接力,而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的接力方式则罕有出现。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之所以会形成自身特性的原因是:首先,农业生物技术的不同细分领域存在差异,即有些领域迫切需要接力创新,而有些领域的需求不大明显;其次,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严重,可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类型的分化;最后,大学科研中直接针对生物农业的最新前沿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将大学纳入接力创新链条,由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较少承担前端的技术研发任务。上述这些因素进一步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核心公司,而核心公司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不强。然而,由于转基因作物等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政府对之严格管制,这致使其创新过程非常依赖政策支持的接力。而在具体的接力过程中,为了规避技术研发、商业化等环节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成为主要的接力方式。
6.2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