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9: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安全专业职称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寄宿生现状
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我校地处山区,是百色市右江区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乡镇学校,全校近1000名学生,生源呈远、散、僻等特点,部分学生家距离学校十分远;而且因为偏远,路况恶劣,所以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有的家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等原因,我校超过95%的学生都寄宿在学校。
2寄宿生面临的问题
由于年龄较小,适应能力较差,很多寄宿生很难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再加上自理能力较差,经常生病,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所以身体上的不舒服会更加剧学生心灵上的孤单;也有不少父母离异的家庭,将孩子寄养在外婆、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家,由他们全权负责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样的学生心理更加孤僻。寄宿生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加之与监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或监护人管理教育不善等原因,造成寄宿生在思想、性格、行为和学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娇气任性、脾气暴躁、自由散漫或沉默寡言、离群孤独;有的学生不理解父母,对父母抱憎恨情绪,叛逆性强,故意通过不学习、外出上网、打架等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后果十分严重。所以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等应密切配合,共同关心、爱护、教育,让寄宿生更好地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去,让他们也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3寄宿生管理的建议
3.1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寄宿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由于经费有限,部分农村初中学校住宿条件相对滞后,以我校为例,前两年学生住宿、生活设施、用水等问题都非常严重,宿舍有限,一间宿舍12个床位,正常地要安排十二个学生,多的时候还需要两人合铺,宿舍里面除了床位,所剩空间无几,只能添两张桌子让学生放置碗筷,没有橱柜,其他的生活用品只能堆在床铺底下,宿舍内十分拥挤;用水也非常不便,每层楼七间宿舍,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而且一到枯水期,三楼以上都没有水,所以寄宿生生活用水、用卫生间等都极为不便。住宿条件十分困难。校内的娱乐设施较少,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也十分单调。
寄宿生远离家人来到学校,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能够更好更快的让他们融入这个大家庭。国务院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是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建立财政专户,做好规划,严格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不断地改善宿舍、饭堂及各种配套设施,为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学校可以争取企业、社会上的其他单位或者爱心人士的支持,改善学校条件。
3.2学校应高度重视问题,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寄宿生健康、安全地学习、生活。学校要尽可能完善寄宿生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寄宿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管理上耐心、严慈、引导;后勤保障上热情、及时、到位。成立寄宿生管理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寄宿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及时地进行处理、教育。定期不定期的召开寄宿生工作会议,总结分析寄宿生在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学习平台,促[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进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如书写评比、读书活动、作业展评、美术作品展览等,让寄宿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校规范化管理利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劳动观念、服务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力,以及主动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让学生在学校一切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体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主动的发展。
3.3用爱心去帮助寄宿生。
心理专家认为: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寄宿生离开父母很容易造成孤立、没有安全感,心里烦躁、抵制外界、冷淡等性格。教师是寄宿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应主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和他们聊天交谈,帮助指导他们学会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等,让每位学生懂得如何给于爱并收获更多的关爱。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在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应该用更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生活老师应尽量培养寄宿生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寄宿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行动,学着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利用各种讲座和黑板报的宣传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行为规范的教育、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4加强家校沟通,共同育人。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孩子寄宿学校,家长不仅不应有孩子由学校管理,无责一身轻的思想,反而更应因孩子寄宿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孩子放假在家的日子里,要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平时加强与老师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老师探讨教育方法,做到密切联系,积极配合,共同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职称论文写作服务lunwen. 1 KEJIAN.CO M,欢迎您的光临]沟通,共同培养,让每一个寄宿生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农村初中寄宿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寄宿生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但是如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都给予寄宿生高度的重视,紧密配合,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谱写农村初中寄宿生管理的新篇章,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1 电气自动化的,节能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重要的电力学科,与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运行成本、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当前电网线路中有大量谐波,从节能和消除谐波方面考虑,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积极利用有源滤波器、无功补偿、变压器等技术[1],减少电路传输损耗,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
2 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
2.1 高运行效率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应尽量选择节能型的电力设备,通过减少系统损耗、无功补偿、均衡负荷等方法,治理电网线路的不平衡电压,平均分担导线负荷压力,不仅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且获得明显的节能效果。例如,在电气自动系统配电设计时,可合理选取设计参数和调整电路负荷,从而提高电气系统电源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行效率,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电能损耗。
2.2 完善配电设计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物理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配电设计应首先考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适用性,满足供电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和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容量要求以及电气设备度对控制方法的要求等。在设计配电系统时,除了要满足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外,还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灵活、易控、稳定、高效等。其次,重点考虑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性,第一要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线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第二,在设计走线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导线的绝缘距离,第三,确保导线的动态稳定、热稳定和负荷能力的裕度,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应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和防雷设计[2]。
3 节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3.1 加装有源滤波器
电网线路中的大量谐波易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出现误操作,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在电气设计时加装有源滤波器,消除电网的大量谐波,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线路损耗。随着电网线路中各种电气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电网线路谐波也不断增加,这时基波电压和谐波阻抗电压易发生重叠,导致电力系统电压发生不同程序畸变,引起电气设备误动作。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加装有源滤波器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有源滤波器使用功率宽、动态性能好、反应速度快,并且可有效补偿电网线路的无功功率,通过有源滤波器过滤电网线路的谐波,有效减少电气设备的误操作和误动作,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
3.2 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在电气自动化设计中,可适当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减少电路损耗,确保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无功补偿装置补偿电网线路的无功功率,应满足以下要求:其一,根据电网无功功率情况,设置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参数物理量,可有效避免无功补偿装置发生投切震荡、无功倒送等情况;其二,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对电网线路的局部区域进行就地补偿,特别是用电量较大的线路,不仅可保障电网供电质量,而且可有效减少电网线路无功功率的长距离传输,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其三,为了获得更好地武功补偿效果,在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方式时,由于无功补偿装置的分担方式、投切开关方式、按编码分配方式、按比例分配方式等难以达到预期的无功补偿效果,因此最好采用具有调节平滑、跟踪准确、适应面广等特点的模糊投切方式[3];其四,在使用无功补偿装置对电网线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时,要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具体运行参数值,如目标功率因数、配电电压值、电流负荷等,来合理确定电容器容量。
3.3 优化变压器选择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应优化变压器的选择,一方面,电气自动化系统应尽量选择节能型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另一方面,变压器电气设计,通过在三相电源上均匀分解单相设备、单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三相四线制供电等方式,减少电网线路的不平衡负荷,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3.4 减少线路传输损耗
由于电网线路上有电阻,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虽然这部分损耗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通过一定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线路损耗。第一,增大导线横截面积,在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气特性基础上,适当增加导线横截面积,降低导线电阻,从而减少线路损耗;第二,合理设计布线路径,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在导线布线时,应合理设计布线路径,避免线路过度弯曲,可有效减少导线电阻;第三,减少负荷中心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缩短供电距离,减少电网线路传输电能的功率损耗;第四,为了减少电网线路电能损耗,尽量选择电导率较小的导线材质,提高电网线路的节能性。
4 结语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物理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在节能减排的社会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积极应用多种节能技术,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节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作用,减少电网损耗,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制造业自动化,2012,06:142-144.
1 研究区域
洪泽湖(33°06′~3°40′N,118°10′~118°52′E)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在淮安、宿迁两市境内,水域面积1597km2(以汛期控制水位12.5m计,废黄河基面),最大长度65km,平均湖宽25km,最大水深6m,平均深度2m,年平均水温16.3℃。在洪泽湖湖区布设9个点位:成乡河中,成乡河西,成乡河北,成乡河东,蒋坝镇,龙集乡北,临淮镇,老山乡和高涧镇。
2 研究方法
2014年4月对洪泽湖9个点位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并用Shannon-wiener(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
2.1 浮游动物样品
定量样品需采集10-50L水样通过13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在水中表层下0.5m处以20cm/s-30cm/m的速度作∞形循回缓慢拖动约5min,或拖滤1.5~5.0m3水体积。浮游动物鉴定及计数时,要将样品充分摇匀,将样品置入计数框内,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进行鉴定和计数。具体分析步骤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浮游生物的测定”的相关内容及水生生物分类鉴定图谱[2-3]。
2.2 数据处理
用EXCEL进行浮游动物群落样品密度、优势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2014年4月洪泽湖9个点位共采集到浮游动物物种57种(表1),其中原生动物15种、轮虫类17种、枝角类14种、桡足类11种,浮游动物密度为2604头/升,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的表壳虫(Arcella sp.),优势种百分比为12.8%。
水质的变化对浮游动物组成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物种对水污染的敏感性不同。况琪军等[4-5]发现可利用水生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表示无污染、2~3之间表示轻污染、1~2表示中污染、0~1表示重污染。利用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2)对洪泽湖水质进行评价,表明洪泽湖水体处于轻污染到无污染的状态。
参考文献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1]Hellawell J.M.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Freshwater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London-Elsevier,1986.
[2]韩茂森,束蕴芳.中国淡水生物图谱[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192-294.
[3]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58-388.
【关键词】 静脉输液小组 护理风险管理 规范化 标准化 职称论文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医疗风险无处不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输液工具如留置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置管,输液港等新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大部分护理人员却对多种输液工具的适应症掌握不全面,操作不规范,对各种药物的用药途径不了解,造成输液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以远远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势在必行,其目的是加强输液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提高输液质量,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发现并解决临床输液中的疑难问题,做到预防为主,减少输液风险发生率。
1方法和步骤
1.1静脉输液小组的人员构成 小组成员共14名,组长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专职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均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1.2培训方法 由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静脉治疗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内容包括相关静脉输液的基础知识;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配伍禁忌;应用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静脉留置针的规范使用;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CVC的日常维护;各种敷贴的选择及应用。安排小组成员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定期邀请专家到院授课等多种形式,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
制定明确的静脉输液小组职责:负责全院静脉输液队伍的管理建设,制定并完善静脉治疗相关流程、操作标准及相关准入制度,建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组织医院疑难静脉输液病历讨论,对院内院外疑难静脉输液病历进行护理会诊,解决临床静脉输液中的疑难问题,定期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通过以上措施做到预防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事件,降低护理风险。
1.3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份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4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而且为初次行第一疗程的化疗,多次化疗者排除,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患者534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而且为初次行第一疗程的化疗,多次化疗者排除,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输液管理。观察接受化疗药物的病人输液途径的变化,静脉炎,输液外渗发生情况。
1.4另外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份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0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化疗,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患者78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化疗,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输液管理。将两者进行比较,观察PICC留置情况。
2结果
2.1普通化疗患者输液途径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对输液进行管理,输液途径可采用技术性高,留置时间长的输液方式,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前后化疗药物输液途径比较
输液途径 对照组 占总人数% 试验组 占总人数%
CVC 10 2.1 36 6.7
PICC 105 22.2 234 43.8
留置针 126 26.7 183 34.3
钢针 231 48.9 81 15.2
合计 472 99.9 534 100
2.2普通化疗患者静脉炎、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对输液进行管理,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前后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比较
组别 静脉炎、药物外渗例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对照组 125 26.65
试验组 65 12.32
2.3 PICC情况比较:将采用PICC行化疗的患者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管理的试验组PICC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组别 导管平均留置时间d 非计划性拔管例数 占总数百分比(%)
对照组 126±8 8 7.69
试验组 212±26 6 2.56
3讨论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因静脉输液引起医疗纠纷增加的现象[1]。有报道显示,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2]。本试验结果显示,输液小组成立前,输液质量差,输液并发症多,考虑原因为输液小组成立前护理人员输液知识相对缺乏,操作不规范,特殊药物的给药途径不了解,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甚至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有研究指出,静脉输液小组可参与改善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情况[3]。本研究显示,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既往研究相符,主要因为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输液工具的优缺点及高度危险药物的药理特征,正确评估患者的治疗、给药、输液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专职护理人员进行PICC置管,对护理过程中的更换敷料、输液局部和整体情况的观察、导管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识别早期并发症,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规避不必要的护理风险。通过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上报,对治疗过程中疑难问题、护理难点及时与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使我院静脉输液治疗的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静脉输液小组的建立,明确了小组的管理职责, 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给临床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和支持,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提高,全院静脉输液操作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规范,输液途径选择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静脉输液引发纠纷相关因素分析与对
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2): 31
【关键词】 静脉输液小组 护理风险管理 规范化 标准化 职称论文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医疗风险无处不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输液工具如留置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置管,输液港等新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大部分护理人员却对多种输液工具的适应症掌握不全面,操作不规范,对各种药物的用药途径不了解,造成输液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以远远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势在必行,其目的是加强输液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提高输液质量,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发现并解决临床输液中的疑难问题,做到预防为主,减少输液风险发生率。
1方法和步骤
1.1静脉输液小组的人员构成 小组成员共14名,组长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专职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均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1.2培训方法 由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静脉治疗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内容包括相关静脉输液的基础知识;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配伍禁忌;应用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静脉留置针的规范使用;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CVC的日常维护;各种敷贴的选择及应用。安排小组成员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定期邀请专家到院授课等多种形式,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
制定明确的静脉输液小组职责:负责全院静脉输液队伍的管理建设,制定并完善静脉治疗相关流程、操作标准及相关准入制度,建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组织医院疑难静脉输液病历讨论,对院内院外疑难静脉输液病历进行护理会诊,解决临床静脉输液中的疑难问题,定期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通过以上措施做到预防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事件,降低护理风险。
1.3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份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4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而且为初次行第一疗程的化疗,多次化疗者排除,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患者534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而且为初次行第一疗程的化疗,多次化疗者排除,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输液管理。观察接受化疗药物的病人输液途径的变化,静脉炎,输液外渗发生情况。
1.4另外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份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0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化疗,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患者78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化疗,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输液管理。将两者进行比较,观察PICC留置情况。
2结果
2.1普通化疗患者输液途径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对输液进行管理,输液途径可采用技术性高,留置时间长的输液方式,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前后化疗药物输液途径比较
输液途径 对照组 占总人数% 试验组 占总人数%
CVC 10 2.1 36 6.7
PICC 105 22.2 234 43.8
留置针 126 26.7 183 34.3
钢针 231 48.9 81 15.2
合计 472 99.9 534 100
2.2普通化疗患者静脉炎、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对输液进行管理,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前后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比较
组别 静脉炎、药物外渗例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对照组 125 26.65
试验组 65 12.32
2.3 PICC情况比较:将采用PICC行化疗的患者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管理的试验组PICC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组别 导管平均留置时间d 非计划性拔管例数 占总数百分比(%)
对照组 126±8 8 7.69
试验组 212±26 6 2.56
3讨论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因静脉输液引起医疗纠纷增加的现象[1]。有报道显示,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2]。本试验结果显示,输液小组成立前,输液质量差,输液并发症多,考虑原因为输液小组成立前护理人员输液知识相对缺乏,操作不规范,特殊药物的给药途径不了解,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甚至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有 研究指出,静脉输液小组可参与改善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情况[3]。本研究显示,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既往研究相符,主要因为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输液工具的优缺点及高度危险药物的药理特征,正确评估患者的治疗、给药、输液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专职护理人员进行PICC置管,对护理过程中的更换敷料、输液局部和整体情况的观察、导管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识别早期并发症,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规避不必要的护理风险。通过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上报,对治疗过程中疑难问题、护理难点及时与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使我院静脉输液治疗的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静脉输液小组的建立,明确了小组的管理职责, 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给临床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和支持,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提高,全院静脉输液操作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规范,输液途径选择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静脉输液引发纠纷相关因素分析与对
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2): 31
锅炉是电厂生产运行中的核心设备。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需对锅炉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并调整,才能保证电厂锅炉的优化运行。同时由于电厂锅炉机组设备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运行,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设备故障,此时就需要相关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对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需要定期对电厂锅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维护以保障锅炉始终处于健康、持续的生产状态,从而为电厂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1 电厂锅炉的运行的技术特点
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与锅炉运行的好坏息息相关,电厂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外界的负荷相适应,而负荷发生变化时,需要对锅炉进行及时的调整操作,使锅炉所需的燃料、空气和给水达到一致,确保其汽压和水位处于正确的标准范围内,确保锅炉的蒸发量与外界负荷能够相互适应。处于稳定负荷运行状态下的锅炉,其运行时一旦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运行参数随之改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这就需要对锅炉运行的工况进行有效的监视,根据各项因素的变化情况来及时对锅炉进行调节,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在锅炉运行时,需要进行监视和调节的任务较多,需要对锅炉蒸发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与外界负荷能够更好的适应,做到均匀的给水,确保锅炉维持在正常的水位条件下,确保运行中的锅炉的汽温和汽压处于正常的水平,锅炉的炉水和蒸汽品质在达到规定的标准,同时在锅炉运行时,还要确保其燃烧的经济性,减少热损失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锅炉运行的效率。这就需要运行人员对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锅炉能够安全、经济的运行。
电厂锅炉发生事故的机率较高,占电厂总体事故的比例较高,在对电厂锅炉相关事故的调查中表明,锅炉事故的发生与设备制造、安装及检修的质量不合格有直接关系外,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运行人员错误操作所导致的。导致运行人员错误操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对设备及操作规程不熟悉而导致错误操作的发生,所以对于锅炉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要提高运行人员的责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程进行操作。对于锅炉事故的防治需要以预防为主,严格对运行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其能够熟练进行操作,在事故发生时能够临危不乱,严格按照要求的规程进行操作,沉着、冷静的进行正确判断。同时还要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加强巡检工作,通常情况下是每两个小时由班长带头对上煤机、除渣机、二次风机、鼓风机、引风机进行检查,看其运行工况是否正常,观察电动机及轴承温度是否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对燃烧设备和燃烧工艺进行检查,对锅炉受压元件、水箱、给水泵、各阀门、给水压力、除尘器、安全附件、仪表、各部位等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对于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2 锅炉经济运行方式的优化
2.1 降低排烟热损失
首先,要控制漏风,为此,正确监视和分析炉膛小口氧量表和排烟氧量表及风量表的变化,在满足燃烧条件下尽量减少送风量,运行中要经常检查水封槽水位,锅炉排渣时应防止将渣斗水放干;每次吹灰后,都对看火孔和入孔门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关闭各检查门、观察孔,以减少漏风;并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少用冷风多用热风,这样可使排烟温度降低;提高烟道入孔门和保温层的严密性,防止烟道漏风。其次,防止空预器堵灰,为此,在化学清洗空预器时,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并保证烘干时间足够,防止残垢沉积于受热面,严格执行空预器吹灰,在机组启停、入炉煤中灰分的质量分数较高和燃烧不好时,增加吹灰次数。再次,对炉膛和烟道定期全面吹灰。运行数据显示,每班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全面吹灰,可降低排烟温度。
2.2 减少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首先要严格控制炉膛的氧量,并且要通过提高磨煤机入口温度来干燥水分,并且要对一次风和二次风进行适当调节。一次风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煤粉的运送动力,预热煤粉且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一部分氧气。二次风的作用是增大烟气的扰动,减少炉膛内的热偏差。在运行中,对一次风的风压进行适当降低,会使着火点提前。二次风会使锅炉的风温、风量发生混合变化,从而影响制约燃烧质量,并且,如果二次风送入过迟,又会使着火后的燃烧缺氧。因此,在运行中需要根据负荷的变化对炉膛与风箱之间的压力差进行调整,使二次风送入时机达到最好。其次,要延长燃烧时间,为此,在运行中可以采用降低炉膛负压,提高顶部反切二次风的比例以及通过控制给粉机转速等措施。
2.3 降低辅机电耗
锅炉的制粉系统、送风机和引风机及给水泵所消耗的电能占厂用电的比例很大,其中给水泵电耗占厂用电的 35%左右。为此,在运行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水泵电耗,包括尽量减少阀门的节流损失,调节给水流量和给水压力。另外,送风机的节流调节应加装液力耦合器从而使之变为变速调节。锅炉运行过程中,要保持正常的过量空气系数及最小负压,并对各处漏风及时堵塞,减少烟道阻力,从而降低引风机电耗。
3 电厂锅炉的维护
3.1 全面开展锅炉运行状态的外部检验工作
电厂锅炉属于特种设备,所以每年需要由特种设备中心对其进行检测,确保锅炉外部、内部及水压都达到合格标准才能将其投入运行,对于检测中达不到合格标准的锅炉则需要将其停用,整改,整改完成后再一次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
3.2 注意电厂锅炉维护保养
(1)要加强锅炉设备的运行监控。在锅炉运行阶段需对锅炉的运行数据进行定期记录、分析,注意观察锅炉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达到对设备隐患预期分析、预期排查的目的。要定期、定点由专人负责锅炉的巡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维修部门,进而有效避免锅炉设备突发大故障。
(2)加强对电厂锅炉大、小修及重大技改过程中的督导。在锅炉进行大、小修及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革阶段,需认真做好技术分析报告、检修方法、责任分工等,同时在进行修理、施工之前需携带相关的安全维修资料到技术监督部门申办安全审批手续。在进行锅炉设备安装、设备维修及改造阶段,需由具备相关资历的 单位进行施工,且要有相关部门进行施工监控,在完工时也需由技术监督部门(下转第347页)(上接第307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待其出具使用登记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3)在对锅炉进行日常维护时,为提高电厂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应对锅炉、管道及其附属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及检查。在锅炉投入运行后,不能擅自对锅炉的阀门、管路系统及结构进行调整或改造;锅炉在运行阶段应进行定期保养、检查,如发现冒泡漏风、滴水等情况,应立即对锅炉的阀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4 结束语
总之,电厂锅炉的经济运行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电力生产本身的技术复杂程度又很高,并非某一个环节解决就能趋于完美,只有严格规范操作才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在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今天,县级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学会运用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水平。结合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的要求,具体做到:采用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决策水平;以人为本,帮助大众和经营单位提高卫生安全与健康意识,提升卫生执法服务水平,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完善监管机制,健全各行各业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关键词:现代行政管理 卫生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热点问题,卫生监督成为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职能部门。近几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食品中毒事件、苏丹红事件、非法行医非法采血事件、化妆品危害健康事件等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也对县级卫生监督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县级卫生监督所承担着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的日常监督的责任,对于确保全县公共卫生安全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在卫生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提高基层卫生监督管理执法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宋光周教授的《行政管理学》理念先进,对于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基层卫生监督所应主动运用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强化卫生监督,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卫生监督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决策水平。现代行政管理学非常重视行政决策行为的科学化。决策是管理环节的中心问题,关系到工作的方向,因此卫生监督所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决策水平。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策。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仍然是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不过现代行政管理中的调查研究更加注重用数字说活,因为数字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查研究需要深入实际,比如在对餐饮业和单位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督中,就需要深入现场勘察,仔细观察餐饮业熟食与生食制作用具是否彻底分开,观察其生产制作食品的流程对否符合国家卫生的相关标准,观察其原材料进货的渠道是否正规,结合实际情况并作详细的数据统计,以备决策分析使用;调查研究要发扬民主,现实调查中往往一人一个看法,根据工作经验和个人专业素质的不同,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观察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决策有必要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做到群策群力,汇集民力民智,参考各方面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调查研究需要重视数字统计与分析,传统的行政管理往往根据调查情况做出定性判断,而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更加重视用数字证明决策的科学程度,比如对于同一品牌化妆品,在全县区域不同销售点如果抽取100个样品,抽检合格率只有52%,那么意味着此品牌的整体卫生条件完全不符合国家标准,应对其禁止销售和生产。
二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同志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新理念为行政管理提供的新思路,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发展方向。新形势下,县级卫生监督所的职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生监督和管理突破原有的框架,突出强调服务意识,建设“执政为民”的服务性政府机关。从某种意义来讲,管理就是服务,监督也是服务,只有服务好食品生产销售、医疗从业等单位等才能更好开展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因此县级卫生监督所应转变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基层单位和企业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提升工作水平。以人为本就是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出发点,通过服务好基层单位,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的身体安康。所以,县级卫生监督所应提高服务意识,大力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开展《食品卫生法》宣传,开展食品添加剂与饮用水安全标准宣传等,提高广大群众和经营企业健康安全意识;同时,针对薄弱环节,为食品经营机构等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工作,促进其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此外,在办理餐饮、供水等行政许可证时,也应当强化服务意识,把办证与教育相结合,把监督与宣传相融合,切实为一线经营单位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完善机制,提高管理效率。现代管理强调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县级卫生管理所应结合全县卫生监督实际情况,健全相关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科。比如,针对某地区上市豆腐等豆制品污染现状,需要出台相关措施加以治理;针对食品添加剂过多的行业,需要制定行业管理规范;针对众多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餐饮点存在的安全隐患,行业标准与要求等,确保有规可依,长期监督,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成效,建设高效、勤政的卫生执法机关。
总之,现代行政管理理念为卫生监督所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最关键的是需要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宋光周,行政管理学(M),华东大学出版社,20__
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有以下几方面:
1、出现斜岩或孤石,因为对桩的施工一般是在地下,而地下的地质构造很复杂,而且经常会出现斜岩和孤石,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容易对施工及其设备产生破坏。
2、发生卡锤或者掉锤、埋锤的问题,一旦埋锤问题发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造成严重的后果。
3、钢筋笼上浮,一般来说钢筋的长度有限,相对短些,导致对泥浆上浮力的抵抗比较小,这样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
4、桩基下沉的问题,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较小,如果施工过程中所有的质量控制指标都合格,那么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就可能是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桩基才下沉的,这一直是施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5、施工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终孔条件的判断、桩底沉渣的判定、桩基偏位、沉渣过多或混凝土浇灌量难以控制把握等技术难题,这些技术难题制约的建筑施工的长远发展。
二、桩基础施工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在对桩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1、预制柱,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使用的预制桩主要有两种,即普通放进混凝土预制方柱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柱。进行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通常用锤击打入的方式进行,主要柱身和柱顶可能承受不住锤击的压力而发生断裂,造成安全隐患和资源的浪费。
2、成孔灌注桩,当前主要有三种: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和套管护壁成孔灌注桩三种。第一种主要在没有地下水的地质条件下适用,南北方的施工方法不同,根据南方的施工方法干作业成孔灌注桩中的人工挖柱得到普遍使用。
3、套管护壁成孔灌注桩,主要有两类:机械振动灌注桩和锤击灌清高柱这两种。柱身缩颈也就是在粘性土中和上层滞水层部位柱身形成以后比设计规划好的直径小的的问题会再施工过程中出现。
4、施工图纸设计的不科学会对桩基础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正确的桩基础施工前期的步骤是首先参建混凝土拌合站,然后泥坎调制,接着施工准备,到钻机按照到钻孔再到安防钢筋笼,然后是安装导管到灌注和清孔,最后是联合钢筋笼这样一个过程。
三、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措施
要想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对桩基础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进行统一化处理,这是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新老规范中有些原有的图集和技术规范没有进行及时的修订,使其没有了统一的标准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施工执行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比如在对桩基需要多少根桩基中的桩的问题就有不同的版本,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方桩国家标准图集是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编制的,规定需要4-16跟,而且桩位允许偏差为桩径或者边长的三分之一;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就不同,这样就导致桩基验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此,要想保证桩基础的质量过关,就必须将这些规范重新修订进行统一标准,地方或者行业的标准要按照国家新的规定进行重新修订,按照国家新的规范标准执行从而保证桩基础的安全可靠。
2、要对桩基础施工图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桩基础的质量。但是在现实的施工中,由于涉及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桩基施工图经常出现问题。因此在桩基础施工前,就要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反复核对,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主要看其承台边缘尺寸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防止造成桩位偏差。例如对于该有基础梁的桩,基础梁的边缘距桩变应当大于等于100mm,中排方桩断面应当为300mm,承台梁宽应当大于500mm,也就是桩的两边应有各自留有将近100mm的余地,否则会出现受力状况不合理的局势。
3、要认真做好不合格桩基的处理工作,对于桩位超偏和桩顶标偏的情况要及时处理。针对第一种问题可以在桩基开挖的时候要加强现场巡查和实际实量的工作,及时签发建立工程师通知单告知其桩位偏差超出允许的范围并督促施工单位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及时补救,对第二种情况要确定桩顶标高的标准,把超过1.5倍允许偏差值的桩基视为不合格,这需要设计人员对其进行确认然后指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要对破桩操作进行规范性管理,这是一项比较复杂、需要专业技术很强而且有责任心的人员进行操作施工。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沉桩中桩顶标高控制比较好但是在破桩的时候回将露出混凝土垫层面的桩头全部破除的情况时,要严格杜绝,这属于野蛮的全破桩方式的施工,这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利于整个桩基础工程的顺利施工,因此坚决不能实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