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8: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物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的物理教学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物理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尽管物理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第一,硬件设施不足。目前的物理教学以实验探究为主,但是学校的物理实验用具等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使得一部分的物理实验没办法完成。物理学习中,参与探讨是学习的关键,物理实验是最主要的参与探讨的途径,由于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完成,使得学生无法参与物理相关知识的探讨,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第二,自主学习时间缺乏。物理学是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的学科,学生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来学习物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学过的知识,但是纵观初中教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相对缺乏,使得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影响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第三,中考教育的影响。尽管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考试制度依然存在,学校还是十分重视升学率,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这样一来,中考教育以及教育成绩就限制了物理教学目标的全部有效实现。
2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应用
2.1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中,基础和重点就是欧姆定律,其在电学学习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在电学中有三个基本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对于这一关系,欧姆定律进行了有效的串联。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这三个要素进行控制,以明确的方法保证其中一个要素不变,进而研究其他两个要素的变化关系,从而实现有效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不变,将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观察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电阻的值不变,就需要固定电阻值,这样一来,研究变化关系的实施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实现改变导致两端的电压;二是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这两种方法的实施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和电压之间是何种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导致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研究电阻和电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电阻的改变可通过更换不同电阻值的电阻来实现,这个研究过程的实施方法同样有两种:一是采用统一的电源,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更换不同的电阻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保持电压表的读数不变,在滑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2.2用控制变量法学习电阻
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电阻的学习要以电流和电压的学习为基础,所以在学习电阻之前,必须保证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学习。当物理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授电阻知识时,可以将控制变量法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例题,在讲解例题时顺带复习以前学过的电流和电压,这样学生在学习电阻时就会变得容易。
3结论
一、创新演示实验辅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1.加强演示实验辅助的趣味性。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是有较大影响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辅助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观察物理实验辅助,向学生演示物理学科的魅力。特别是在初中低年级的第一节物理课中,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演示性实验辅助,来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奇妙物物理现象引导初中学生思考物理问题。像“无法烘干的纸杯”,“鸡蛋沉浮”等,都可以成为较好的物理演示实验辅助教学。每一节物理课,都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使物理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整节课都保持高涨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声音的特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纸杯听筒实验辅助的演示,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手工活动,自主制作纸杯传声筒与听筒,让学生动起手来。之后,请一位学生上前与教师配合,为学生进行听筒实验辅助的演示。学生在观察这一实验辅助时,会对听筒传声问题进行思考,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氛围的热烈都有积极作用。2.加强演示实验辅助与多媒体的结合。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辅助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演示实验辅助进行有效结合。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影响,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师需要考虑到演示实验辅助的可行性与效率。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辅助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限制情况下完成的演示实验辅助是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对于较为大型的实验辅助,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演示,大大弥补物理实验辅助教学中的不足。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世界是运动的》这节课的时候,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的地球进行观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其直观性与形象性都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相关实验辅助视频的搜集,将最符合初中学生物理认知水平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了解到世界的运动性,了解地球的神奇,还会提高物理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物理教学。
二、优化分组实验辅助,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1.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辅助,辅助物理学习。在物理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实验辅助活动已经越发精练与典型化,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验辅助比例已经明显提高。与演示性的实验辅助相比,学生自主实验辅助活动对于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有更大的作用。在操作实验辅助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辅助,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体力量,让实验辅助更好地辅助初中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杠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杠杆的制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标称为原形,制作一个可以用于实验辅助中的杠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课本上的实验辅助方法开展小组实验辅助,加强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交流,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完整。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辅助,辅助物理学习。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对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可以针对一个物理现象进行物理规律的开发。课本上的物理内容并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的需要,教师需要从学校的教学条件出发,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物理实验辅助器材,让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辅助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大气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皮球、吹风机、试管、吸管等实验辅助材料,让学生对这些实验辅助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设计实验辅助。在具有自的物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肯定,他们更容易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三、拓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实验辅助热情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可以用物理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辅助不能被限制在课堂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物理实验辅助应用于课外。比如在学习有关于托盘天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开发托盘天平的用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内容,使实验辅助可以促进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提高。
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取得满意成绩,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再现、理解、建立前后联系、训练夯实基础、整理打包、知识方法提取。具体做法是:一是在课堂上注意积累总结,要认真听讲,随堂记忆,这样做的目的是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问题。需要对知识打包梳理形成网络,一定要用自己擅长、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如谐音法、口诀法、顺口溜法等,不要只依靠老师总结的知识。二是在课堂上注重练习,但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在练习后最好有讨论分析过程,有总结和归纳过程,这样做便于独立思考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在课堂下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归纳,要进行针对训练和反思,要进一步系统理顺物理知识,还要对知识整理打包,这是将复习的知识、技巧、技能和方法进行梳理、分类、提炼、升华的过程,也是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力学,热学等,有些知识点易混淆,这就需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一个有形的知识库,在库中有文件夹,在文件夹中有文件,用时便于提取。
二、注重理解知识点,不断强化记忆
复习的目的就是理解所学过的知识点,记住知识点,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只有你自己理解了知识,才能做到记忆深刻,从而熟练、灵活地运用。如果对知识点只是模糊的记住了,并没有深刻理解其含意和来龙去脉,在运用过程中就会没有思路,无从下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根本着力点,一定要弄清、弄懂,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强化记忆。例如,理解比热的概念。首先要懂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比热是反映物质这种性质的物理量;某种物质的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不同的物质的比热不同;能够运用比热的知识说明一些简单的现象和进行简单的计算,如用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来解释沿海地区早晚温差小、沙漠地区早晚温差大的原因;计算某种物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只有这样才能记忆深刻,理解透彻,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有学生认为,物理这门课讲的是物理规律和现象,不需要记忆,对规律和现象理解了就行。其实不然,物理这门课看似讲的是规律和现象,除了对规律和现象要理解外,还要对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和定理进行记忆。如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基本常数、实验目的和原理等,这些内容必须牢牢记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解题时运用自如,提高解题速度。
三、加工整理归纳升华,熟练掌握知识点
在现行物理教材中,知识点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制的。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应该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入手,把各章节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般按照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进行分类复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例如,“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必须对它们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一清二楚。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适用条件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运用它们分析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不会不知所措。在复习“电路”的知识体系时应通过比较串、并联电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掌握“电路”的重点。在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体系时要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作为切入点,并延伸至电能表,乃至测力计等。整个电学部分则通过归纳电学规律形成知识网络,总结电学规律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复习课后,可以把一些基本概念、公式、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间的联系和易错点、易混点等整理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平时特别是考试前只要翻一翻便能迅速地勾起记忆,让学过的知识重现,加深印象。
四、选择恰当的参考书,补充已有的知识体系
论文关键词:两个演示实验的改进
“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懂了”。对实验教学而言,最好的效果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但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改进演示实验的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几个实验稍做改进,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1、九年级129页。
在甲图中,教材原来要求在空气压缩引火仪中,放入醮有乙醚的棉花,实验效果比原来用硝化棉成功率大了,效果也比原来更明显了。如果在放入完全去掉木屑的火柴头,成功率会更高初中物理论文,效果会更明显。
注意:1木屑要去干净,以免木屑弄坏了活塞。
2火柴头的数量要适宜,以1.5-2个为宜,不超过3个。
3用完后给活塞注油,保持湿润。
2、九年级129页
在乙图中,教材原要求使用大口玻璃瓶。大口玻璃瓶难找,且上面的塞子难配。如果换用打点滴用的吊瓶,用化学实验室里中心有孔的橡皮塞直接塞上即可。由于细口瓶开口小,与外界热交换慢,瓶中的雾可清晰地维持几分钟,效果好。
注意:1瓶中水不易太多,不超过1/5。实验前可多摇动几次,增加水蒸气的含量。
2塞子不易太紧。
论文关键词:“凸凹”对比显特性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极其平常的现象,我们大多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殊不知,在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却饱含着我们不一定知晓的奥秘!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和探索,这些奥秘将永远不会被你所发现。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现象1:炎热的夏天,为了降温解暑,我们常常可以自制冰棒。在自制冰棒时,我们总是先把配制好的原料灌满冰棒模,然后放入冰箱冷冻。过一定时间后再取出时,“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原来明明是与冰棒模口平齐的饮料,结冰后竟然“长大”了许多,向外“鼓”了出来,如下图1所示。
现象2:“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在点燃蜡烛后,就有熔化的“泪”―――蜡水流下,但当圆圆的一滴蜡水冷却后,蜡水中间却凹下去一个坑。如图2所示。
【探究过程】
一、发现问题
当温度降低后初中物理论文,有的液体体积增大了,但有的液体体积却是缩小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提出猜想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及猜想。
甲:水结冰时膨胀了,表明物体温度降低时体积要增大。
乙:蜡水凝固时向内凹进,表明物体温度降低时体积要缩小。
丙:有的物质降温体积缩小,有的物体降温时体积增大。
由以上实验探究过程,结合你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你更支持谁的看法?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刊网。
三、实验论证
将水、食油、熔化的蜡烛、洗发精分别装满四个相同的小玻璃杯,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待它们全部凝固后取出,观察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只有水结冰后表面向外鼓出来,其余液体降温后,表面都向内凹进。
四、归纳结论
①除了_________以外,一般的液体凝固后体积都要_____________;
②一般情况下,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之间的距离要变______________;
③一般情况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要变_____________。
五、反思与交流
某同学家利用寒假的时候,除外旅游了一个星期,走时为了方便回来后的洗漱,特意把暖水瓶都装满了开水,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外出的时正值大雪,几天过后回来,不仅没有水洗漱,反而热水瓶也破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上面的实验基本上包括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讨论。
猜想与假设:对于某种猜想的正确性,应该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进行判断。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同时,还应该注意不要只看事物或现象的特殊性,而忽略其普遍性。
实验论证:物体处于固、液、气三态的原因正是由于分子的排列上有所不同。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不易被压缩。液态物质中,分子排列较为紧密,气态物质中初中物理论文,分子间距很大,容易被压缩。所以大多数物质固态体积比液态的体积小,液态的体积比气态的体积小。
水是比较特殊的物质,液态的水在凝固成冰的时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每个分子都被四个分子所包围,形成一个结晶四面体;这种排列方式是比较松散的,使得冰晶体中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于液态水中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
反思与交流:热胀冷缩是人们熟知的自然规律。但也有例外,实验证明,对0℃的水加热到4℃时,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
答案:二、丙,一般液体变为固体,分子结合变得紧密,体积变小,而水发生反常膨胀。
四、交流①水,变小;②小;③大。五、4℃的水热缩冷胀
论文关键词:内燃机
燃料燃烧要放出热量,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不一样的。热值这个物理量的引入就是为反映燃料燃烧的放热本领。我们把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
知道了某种燃料的质量和热值,计算它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公式是:放出热量=燃料热值×质量。若用Q表示放出热量,q表示热值,m表示质量,则公式写成Q=qm。
二、两种热机
关于内能的利用,有两个重要方面。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它来加热物体。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它来做功。各种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内燃机是使燃料直接在气缸里燃烧,也就是全部能量转换过程在发动机内完成的热机。应用最广泛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大致相同,它们在构造上的区别是汽油机气缸顶部装有火花塞,用它产生的火花来点燃从汽化器送进气缸里的雾状燃料混合物。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没有火花塞,但有一个喷油嘴,没有汽化器,但有高压油泵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柴油机的点火是在压缩冲程末由高压油泵经喷油嘴向汽缸内喷射雾状柴油,雾状柴油遇到远远超过它的燃点的热空气,便立即燃烧。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都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四个冲程组成。完成每个工作过程初中物理论文初中物理论文,曲轴要转两周。在柴油机里,推动活塞做功的燃气的温度和压强都比汽油机里高,燃气做的功较多,所以效率比汽油机高,功率较大。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表示:
三、热机的效率
在热机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如果用Q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1表示与有用功相当的热量,表示热机的效率。那么有:
オ
蒸汽机的效率很低,只有6%~15%,内燃机效率比蒸汽机的高,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为30%~45%。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关于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要知道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工具,家庭炉灶和取暖设备,它们都要用煤、石油等燃料,以取得和应用内能。它们排放的烟尘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不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影响全球的气候。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探究与利用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协作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形成学习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有“形”无“实”,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有下面几个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看:首先,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之前不应该是盲目的,必须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是首要的。而有一些教师因为学校的要求,仅通过几节教学实录和网上的一些经验介绍即着手付诸实施合作学习,此时教师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怎么能够指导学生去合作学习。其次,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桌椅摆成适合小组学习型,小组分工也明确,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一句话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
从学生方面看突出表现是:有的善于表现的学习优秀学生“以我为中心”独霸话语权,不知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展示,不倾听,不配合,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不顾小组存在只表现自己见解,不顾全大局,不顾同学感受;有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呆坐观望,即使轮到他参与,仍然是推委推托,消极应对。还有的学生依赖学习表现好的学生,“搭车”现象突出。有的只顾组内讨论,过于喧哗,干扰他组,影响合作质量。
针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1. 更新教育理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教师需要摒弃陈旧的观念,认识到: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初中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需要改变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因此,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初中物理论文,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 合理分组
教师最好对全班学生进行异质分组,也就是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均衡分组,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 授之以渔
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要教给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问题、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和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在合作时能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4.心理疏导。
为了克服学生的从众、不合群、羞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教师在分组之后通过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竞赛活动、课余活动等来融洽学生的关系,有针对性对存在某种心理情况的学生进行训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使学生得到教育。
5.精选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物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或从书本上能找到的问题。因此一定要精选问题,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因此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不可问题一抛出就小组合作。
6.指导管理
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7.以人为本施评价
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走出陈旧评价观。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以便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要坚持以质性评定为主,量性评价为辅;要坚持重视过程评价,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唯有这样,我们才更易走出侧重甄别的误区。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鼓励生生合作,创设出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使每一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过人之处,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论文关键词: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改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2“分子和原子”P50“分子在不断运动”探究实验,虽说实验现象明显,反应速度较快,但实验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没做处理易挥发,污染环境,加之用小烧杯装氨水,所需药品量大,不能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实验量少,回收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无污染)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五个改进,一是用塑料瓶(或塑料管)代替大烧杯形成密闭环境;二是用废弃药瓶代替小烧杯装浓氨水;三是用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代替加有无色酚酞试剂的小烧杯;四是实验药品一次使用为多次重复利用;五是将氨气分子和滴有无色酚酞试剂接触瞬间变色改为依据氨气分子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
一、改进优点
1、污染小。用塑料瓶代替大烧杯,实验后用橡皮塞密闭后集中处理,整过实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挥发的氨气对教室、实验室空气污染小初中物理论文,确保学生和教师身体健康。
2、药瓶用量少。改小烧杯盛装氨水为带瓶塞的小药瓶盛氨水,改两个盛放滴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为直接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溶液,药品用量少(若用装棒冰的塑料管等直径小的塑料管代替塑料瓶作为密闭容器,药品用量更少)。
3、可回收重复利用。小药瓶中的氨水和用过的滤纸都可重复利用。
4、速度快。将实验装置改为直立状态,氨气分子向上运动速度快,达到实验目的所需的时间缩短,实验速度快,节约实验时间,能提高课堂效率。
5、凸现分子扩散运动的痕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悬挂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很直观的反映了实验中氨气分子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现象明显,趣味性浓,效果好。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图
1.制作实验装置(图1)
步骤一:准备
2、实验原理
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小药瓶瓶盖(见图二),通过由塑料瓶制作的密闭通道,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氨气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色,随着氨气分子向上运动,氨分子遇到滤纸条上滴入的酚酞溶液,由下自上依次变红。
3、实验装置制作
(1)材料:废旧矿泉水(纯净水)瓶2个,宽透明胶一圈,橡皮塞2个,小铁夹1个,小药瓶1个(根据所选塑料瓶口径的大小选择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参麦注射液等废药瓶),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滤纸条cssci期刊目录。
(2)制作:取2只规格一致的塑料瓶保留16CM去掉底部(除掉的底部可以做盛水的容器做图四的实验),用宽透明胶带将去掉底部两只塑料瓶粘在一起(见图一);取一只废旧胸牌上的小夹子,用细铁丝固定在一只橡皮塞上(见图一);将滤纸剪成宽0.8-1.0CM,滤纸条长度也可根据密闭容器的长度灵活掌握;将浓氨水装入小药瓶用瓶盖盖紧备用。
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1、操作
(1)、实验前按实验装置图制作和准备实验仪器(见装置图一)。
(2)、在滤纸条上自下而上按一定间距(见装置图一)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为增加趣味性,也可以在滤纸条上用无色酚酞溶液按一定间距画圆圈、小花等图案。展示初中物理论文,滤纸条上不变红。
(3)将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条用橡皮塞上连接的小夹子夹住,固定在塑料瓶瓶口的一端。
(4)、拔掉塑料瓶另一端瓶口的橡皮塞,打开装有浓氨水小药瓶的瓶塞,将塑料瓶瓶口罩在小药瓶的瓶口上,尽量压紧(见装置图二)。观察实验现象。
(5)、实验结束后,盖紧装有浓氨水的小药瓶的瓶塞,以备下次使用;用橡皮塞盖紧塑料瓶瓶口以便处理实验废气(见装置图三)。
2、现象
悬挂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自下而上逐渐变红。
3、结论
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氨气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