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闻学本科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学科建设是为了创造知识还是为了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学科建设是两项职能的具体承载者。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知识创造者的重任。但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高等院校是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研究类型的大学无疑是创造和生产知识的最主要承担者,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因而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必然居于龙头地位,也必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但问题的关键是不是所有类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都应该处于学校的核心地位、都能够发挥龙头作用。显而易见,国内和世界上有那么多大学,当然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资格、有能力承担创造和生产知识的职能,更多的高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技术类型高校)成为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说培养人才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不仅如此,从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其学科建设的任务也主要不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而主要是培养人才,而且是通过寻找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相结合的生长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看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通过传播和应用知识来培养人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须树立的一种观念。
(二)学科建设是为了学术水平还是为了技术能力?
学术是系统专门的学问,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概念,学术成果是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学术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主要标志,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也是学科建设追求的目标。技术则是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手段,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学术成果发展应用的产物。如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定位在人才培养的话,那么对学科建设是注重学术水平还是侧重技术能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也就是科研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三个领域的选择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使命和办学定位以及办学基础等因素,新建本科院校与那些重点大学相比,不可能是以知识创造的学术成果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因而学术水平也就不可能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应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把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不是注重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更应注重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能力。
(三)学科建设是为了师资学历层次还是为了实践经历?
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而且学科队伍及其带头人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学科建设以引进或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搭建学科梯队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固然很重要,对开展科研工作意义也十分重大,但在高学历、高层次学科梯队成员建设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科梯队成员的实践背景和实践工作经历。对处于非省会中心城市、缺乏学科平台的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引进高学历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暂且不说,对于以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来说,具有实践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可能会更有现实意义。由此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重视改善学科梯队的学历结构、提高学科梯队成员的学历层次,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这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目的、途径和模式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不能步重点本科院校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学科建设之后尘,那么就应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研究自身的学科定位问题,在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结合点上,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院校办学定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另辟蹊径探寻其应用性学科建设之路,不失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一)办学定位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前提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这是当下对学科建设重要意义的共同认识,也是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大学学科建设的认识,还不如说是研究类型大学基于精英教育思维模式下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更准确。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环境下诞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的目的不只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与创造新知识、丰富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来提升层次和知名度,更不只为了争取硕士点建设而目标单一地开展学科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更没有能力将学科建设置于龙头地位,事实上学科建设本身在学校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也难以起到龙头地位。学科建设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完全取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决定着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又是一所学校各项发展战略决策的前提,也是学科建设定位的基础。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论在学术界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领域都已形成共识。这一办学定位不仅取决于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而且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性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学科建设本源属性的创造知识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矛盾性,这也是学科建设之所以不能称其为龙头作用的重要原因。但作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不能因本科院校类型不同而使大学功能残缺不全,大学开展学科建设是应有之义,但又不能否认不同层次和不同类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差异性。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差异性体现在应用性特征上,把发展应用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学科建设水平更多体现在应用技术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建立服务于地方区域或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二)本科专业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学既是按照知识体系构建的学术组织,又是按专业分工组织起来的教学机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共生关系。但这种共生关系在不同教育模式下表现形式却有很大不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按照学科理论设置专业,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并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因其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设置专业,而不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学科由对专业的主导作用转变成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实施应用技术教育类型的高校,由于是在没有学科建设基础的情况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两者的共生关系使专业建设对应用性学科建设更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多年的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专业建设上,升格为本科后或因受办学思想或受学科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专业建设仍然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即使对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受制于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使学科建设也很难取得显著成果。而一直以来在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条件、产学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必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本科专业群是建设应用性学科的现实可能。本科专业群建设是以一定的学科基础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相近专业集中形成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的专业群,相同学科或相近专业领域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汇聚到一起,通过资源整合突出优势和重点,增强整体办学实力,从而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社会需求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任务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高校,在服务面向的定位上自然就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无论是作为大学初始基本职能的人才培养,还是以创造知识为核心的科学研究,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并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最终办学目标。而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价值延伸的社会服务职能,更是直接以为社会提供咨询、技术、文化服务为内容直接体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能力的差异使其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甚至是每一所大学履行职能模式都可能与其他同类大学有很大差异。具体在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建设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领域开展学科建设,从区域经济社会获得学科发展的素材、经验和载体,要通过应用性学科建设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建设、高新技术应用等应用技术领域的需求。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上来看,一方面,我国辽阔的幅员孕育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经济资源,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特别是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呈现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优势及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的生成点;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特征使与地方具有天然的联系,拥有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要素和营养,而且还为学科发展提出了大量具有应用性特征的研究课题,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区域的应用性学科建设,不仅能持续长期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提出迫切需要,这也正是新建本科院校大有作为的舞台。
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开展以区域特色研究、技术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必须要用全新的学科建设理念,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选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保证学科建设的应用性方向,使学科建设充分具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特征。
(一)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性学科建设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既不是通过学科建设来发现并创造知识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扩大社会影响,也不可能是通过学科建设丰富学科理论来推动学科理论的向前发展,主要应体现在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上,体现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一是要改变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龙头地位的观念,树立专业的主导地位、学科的支撑作用的理念,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要改变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传统关系的认识,树立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观念,树立以应用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寻求课题、进行应用性研究的理念,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四是要改变全面性学科建设的观念,树立突出重点学科领域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的理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应用性学科体系的范畴和内容,在全新的理念引领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工作。
(二)构建学科与专业共生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既是学校办学定位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说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提供支撑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构建应用性学科与应用性本科专业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这种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要体现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基础出发,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发展的需求,制定应用性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应用性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二是要体现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及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基于一级学科领域的、由本科专业群和学科研究方向共同构成的具有显著应用性特征的学科专业群;三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的原则,在学校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或本科专业群)的基础上,凝练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与本科专业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体系;四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将学科建设要素与专业建设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带头人队伍、学科专业平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形成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三)培养具有实践背景的应用性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建设,不仅决定着学科水平高低,也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来说学科队伍和学科带头人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非中心城市的区位劣势等因素,决定了在学科队伍建设上不能走传统本科院校的老路,必须积极探索应用性学科建设所需的学科队伍:一要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体化理念引入到学科队伍建设中来,学科与专业一体建设也包括师资队伍在学科与专业中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既要考虑学科建设需要,也要兼顾专业建设的需要,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应该是专业或专业群带头人。虽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任务有所不同,但基于一级学科的学科专业群条件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既可以成为学科建设梯队成员,也能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在学科队伍来源上要注重行业或企业的人才或智力的引进,引进或聘请行业或企业中从事应用研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能手作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重要成员;四是要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行业或企业挂职、学习等方式,提高专业应用研究能力,使之成为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队伍成为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搭建校企合作的应用性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既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因而也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凡是重视学科建设的高等院校无不同样重视学科平台的建设。我国目前以重点实验室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平台,一方面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下的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另一方面目前的学科建设评价模式不仅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理念相矛盾,而且由于办学基础和学科实力的现实也难以在这个平台上有一席之地。但通过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学科建设平台,不但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且也是应用性学科平台建设的创新之举。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主导产业集群中的骨干企业,并与之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应用科研、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员工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也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企业技术研发的共同需求,与企业在学校内联合建立实验室,成为企业技术研发基地和学校学科建设平台;还要借鉴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经验,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应用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任务。
(五)开展以应用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应用性学术研究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
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
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1.1当前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较少
并且没有很好地将教学与良好的思辨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缺少切实有效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措施。此外,当前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经济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目前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数学实验,但相对而言针对性不强
许多教学实验仅在研究者自己所关注的小范围进行,缺乏大型的、开放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和教学改革方法可推广性不强。
1.3对大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只是理论性的
不具备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差。此外,对于数学建模竞赛研究很多,但针对第二课堂的研究很少,受益的是少数学生,对于整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来说意义不大。
2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管理类专业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时,尤其需要注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经济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位经济数学老师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此外,随着近几十年来,具有创新性的数学建模比赛的相继开展,对培养学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具有了积极影响,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工作。以上分析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同时也表明了培养管理类本科经济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2.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当前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大学生才能顺势适应时代的呼唤,这就需要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做好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
2.2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的经济数学创新能力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急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经济数学的思维和理念已经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加强创新型思维,创新性意识的培养已成必然。
2.3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的创新性经济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使学生保持努力奋进,刻苦钻研的精神。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自我判断,缺乏韧性,而培养学生的经济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予以弥补。
3构建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思考
3.1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注重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在总结各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和高等数学竞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施细则和管理规范,建立数学应用问题数据库,营造应用和创新氛围,使数学教学、数学竞赛、第二课堂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培养本科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最终使所有大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受益者,从而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2依据学生的概念意象与概念误解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当前经济数学教学没有很好地将教学与思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在充分考虑学生对概念与知识背景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克服经济数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忽略数学知识背景分析等问题。通过良好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
3.3组建经济数学核心教学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与教师教学规范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的数学素质,以克服当前存在的仅注重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教师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的问题,进而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3.4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大学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模型
自推行新课程标准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分类,而是要自始至终贯彻培养人的思想,语文教师要面对原有教学观念、教学习惯、自身文化积淀等新的挑战。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浓厚的人文色彩,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形象的语文描述,为渗透人情、人性、人格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素材,同时也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突出功能。语文教学不只是要作好语文知识的讲授和语文能力的训练,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来赢得一个璀璨绚丽的人生。综观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贯穿始终,这也对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一、新课程标准的人本思想
课程标准的终极目标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whole person)。“整体的人”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无非是人于世界的交往,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整体得人”?也就是如何进行“全人教育”?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崭新的难题,作为人文性、工具性统一于一体的语文教育更应担此重任,奋发向上突破这一难题。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理念。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理念的提出,已成为我们“全人教育”顺利进行的法宝。
2、新型的语文课程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尊重、信任、爱护、宽容每一个学生,真正把每个学生都当作活灵活现的、有个性的、有鲜明特点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坚决不能用一种模式去套千差万别的学生。
二、在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应用
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体现尊重与愉悦的乐土;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发现;课堂是高效的驱动器,高效地处理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新型的课堂,是我们期待构建的课堂。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文学教育,注重道德品质、文学知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特殊的个性,塑造健康的人格,使学生能够吸收原汁原味的精神营养。通过学习语文,更好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在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把育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点化人、发展人。而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更决定其教学必须将知识传授于培养人的能力,涵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等融为一体。而承但此重任的是语文教学过程的核心部位――课堂,课堂不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更是实施创新教育,体现个性张扬,充分显示“以人为本”教育的主战场。
1、构建创新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课堂,课堂才会更加充满创新活力。创新的语文课堂,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创新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新的教法与课堂结构;另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排除障碍,标新立异,寻求开发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创新的规律和方法。此外,还要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学习方式。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师生之间民主,互动的氛围,同时,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机会。同时,由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对他们应该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而是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课程标准这些要求,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和学习憧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型语文课堂,即: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构建互动课堂。
2、把握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的过程,更是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活动,心理活动的过程。而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人本”理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完善学生键康个性。在教学中,必须要强调认知学习和情感体验学习相互结合,要十分重视情感和评价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此外,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语文的情感因素,在准确、鲜明、幽默、生动的教学中,做到形真、情切、意远、理蕴,让学生忘情其中,其情感与作者、教师的情感融会贯通,进而拓展思维的空间。要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开拓创新的空间,就要留出空间让学生想象。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在思维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和延伸。总之,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里,自觉主动地去追求,才能得到发展。
1、论文中文题目。(二号宋体加粗)
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作者:小四号仿宋;单位等:六号宋体)
3、摘要:150~3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摘要书写中不能出现本人、本文等第一人称称谓。(五号宋体,摘要两字加粗)
4、关键词: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五号宋体,关键词三字加粗)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师;基本素养
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自2016年起,语文中考分值由120增至150,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增至180。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其公布的最新中高考改革方案表明,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将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更高要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多层次的培养。具体说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注重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正面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老师,肩上的责任无疑更加重大,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更高。
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自身必须要有一缸水。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深入,教师必须丰富自身学养,增强专业基本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提出,教师必须“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书”化自成语“胸有成竹”。只有“胸有成竹”,在画竹的过程中才能驾轻就熟。只有“胸中有书”,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充实课堂内容。“胸中有书”是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博学多闻、学养丰富,有能对课文进行解读再创造的真才实学,同时能对这种真才实学加以运用才能叫做“胸中有书”。
博学多闻,学养丰富。语文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种文体,如文言文、诗歌、议论文、散文、说明文、新闻等。这些文体对历史故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知识、新闻传媒等均有涉猎。可见,语文教学是对多种知识的综合学习,是复杂的。语文的综合性,要求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包括呈现在教材中的历史、科学知识,蕴含在教育教学中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博学多闻、学养丰富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越宽,学养越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更充实,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
对文本的解读与再创造能力。对文本的解读与再创造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语文教育以文本为依托,有文本必有文本解读。教师的文本解读与再创造能力,关乎平常教学。只有具备对课本进行解读与再创造的能力,才能对中学语文课本进行知识的重新架构,将课本进行知识的自我重组,最终并入教育者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讲课的过程中,教育者才能明确课程内容,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有教育者的个性解读与自我特色。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常常采取一定的套路。如通过什么方法描写了什么景物,歌颂了什么精神,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种极端不正确的做法,教育者根本没有对文本进行解读与再创造,而是一刀切、模式化。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享受语文激励心智发育的喜悦,同时又能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①的目标。
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有出入,文本的解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选择一定的角度,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双管齐下。”②可见,教师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与再创造,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让经典在课堂中重现,引发学生的探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教师要想练好基本功,做到“胸中有书”,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博学多闻,对其他学科知识广泛涉猎,而且还要有文本解读与再创造的能力,可以从适当的角度切入,对文本进行自我架构。这既是对教育者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
二、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说来,就是要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学情,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加以解决,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关爱学生,才能让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真正认可,从而创造良好的尊师爱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对于爱学生,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深刻的体会和看法。于漪老师认为,作为教育者,不仅要胸中有书,还要目中有人。目中有人,即发自内心的对学生进行爱与尊重。于漪老师将教师比作导演,学生比作演员,一部影视剧最终效果如何看的还是演员。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理解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眼里、心里,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漪老师曾这样总结:不要成为教书匠,要成为教育家,成为教育专家。③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学生是有情感体验的综合个体,尊重他们,热爱他们,是从情感上对他们进行感化和造就。当教育者怀着对学生深切的爱进行教学时,学生在情感上必定更加容易产生共鸣,也就更加容易创造教育的奇迹。
对学生从根本上进行尊重是“目中有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学生。《教育学》明确指出:“尊重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把尊重学生落到实处,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并养成自觉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教书要符合育人的伟大目标,老师要站在育人的时代制高点上,时刻想着培养的是明日的建设者,是21世纪的人。”⑤可见,教育者首要的目标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语文教育怀有真正的热情
爱一行干一行是在众多行为个体择业时的一个标准,其实也是对从业者的一种内在感情认可的要求。具体到教师这一职业,是要教育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进行内在的生命教学,孜孜不倦,诲人不倦。许多教育者,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的坚守教师岗位,用心追求教育的真谛,力图优化课堂教学,使教育制度更加完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真正的教育者心中怀有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因此,从根本上对教育事业怀有责任心,使命感,“心中有情”,也是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之一。
心中充满对语文教育的热情,才有前进的动力,才有成为优秀语文教育者的可能。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要求语文教育者要有不断钻研的精神。心中充满着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伟大使命感,才能不断充实自我,使自己博学多闻。心中对教育充满激情,才能深入探究,对前人解读了千百回的文本进行重读和自我创造,让经典在不一样的解读中重生。心中充满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十分重要,它是教育者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必须有的重要素养,有了对语文教育充满激情的前提,才有了博学多闻,胸中有书,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后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能够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从根本上关爱学生。同时还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行业,充满神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总结起来,即是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情”。教育者只有无限提升自己,将三者相结合,才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可能。中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而更应加强自我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注解:
① 见《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第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版
② ③⑤见《于漪文集第2卷》第52-53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8版
④ 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于漪.于漪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而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中“无人”的状况提出的,即教育不是从人出发按照人的方式来进行的以成人为目的的活动,教育可能是生产、是加工、是按物的方式进行的把人变成非人的活动。比如:
在价值观上,无人的道德教育不是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仅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那种失去自尊和自主理性的奴性人格,强调人对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听话和服从为目的;教育的内容则多是一些冰冷生硬的、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不是按照对待人的方式来进行的,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强调道德灌输,以种种对待物的或其他非人的东西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也应构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教育的本体,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其次,应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的使命,尤其是小学,教育是普及的、大众的而不是选拔教育或精英教育。发展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教育的最佳境界。不能以少数人的发展牺牲多数人的发展或以多数人的发展牺牲少数人的发展,不以某一种素质或某几种素质的发展牺牲其他素质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再次,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二、主体性教育理念
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提出主体性教育理念主要是基于: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主体的,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的教育。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主要体现为道德与主体的不可分性,即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即使有了主体,如果主体不服膺道德,不信服道德,也没有道德。也就是说,没有主体的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的约束,道德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其次,主体性教育观的提出,既体现了道德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实社会的状况是什么?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信息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一个价值多元、冲突的社会,以往的教会听话、教会顺从的教育已不合时宜,对教师来说,不能像过去再以简单地肯定一些价值而否定其他一切价值的做法教育学生,不能再把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硬塞给我们的学生。取而代之的应是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冲突和矛盾作出自己的选择。再次,主体性道德原则的提出,也是符合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儿童的道德并非先天预设的,也不是单纯由外在塑造决定的,儿童道德的发展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道德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其一,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一方面不能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也不能造就负责任的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公民。而强迫式的教育不能承诺这一使命,因为它的最大特点是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学校教育成了加工标件的标件厂,这就扼杀了儿童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导致了目前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同时,要使学生负责,就必须考虑自由的问题,责任与自由或选择可能性有关。自由的度与责任的量成正比。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强迫、行政命令式的教育由于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选择的可能性或选择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负责任的内在根据。其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道德选择。从道德本身的特点看,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在各种价值冲突当中、各种利益冲突当中进行选择,确立合理的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讲,道德发展、品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选择的过程,人正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塑造、成就自己的。道德问题就是个选择问题,真正的道德问题正是那些有激烈的道德冲突的问题。
三、实践性教育理念
之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一方面是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另一方面是基于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是基于单纯以说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有其致命弱点。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就是实践哲学。通过行动履行道德的要求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炼、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对于道德,知性化教育是重要的,但躬行实践更是不可缺。其次,实践、活动对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同时,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活动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再次,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还是基于单纯认知主义的不足。单纯的认知主义道德教育是片面的,认知之于道德既非惟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
实践性教育理念的要求是:实践性教育观要求道德教育以培养儿童实践道德生活的能力和行为方式为己任,即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实践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性教育观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
四、生活性教育理念
生活性教育理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现实的状况,其次是基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
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和理想化,同时,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色彩也较为浓重。道德教育的科学化是在本质上把道德教育过程纯粹视为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自然界的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的训练或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道德知识,而不顾道德的生活情景,最后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水平。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则是指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现实,高高在上,用一些虚无飘渺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教育学生,最终只能是无效的,道德顶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书本中。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是指基本上甚至完全以政治教育来取代道德教育,把生活中与政治无关的伦理也归结到政治方面,这种试图以政治上的要求完全来“纯化”丰富的生活的做法同样也只能招致失败。正是由于道德教育对生活的脱离,才引起了人们对其“假大空”、“书本化、教条化”等的批评,道德教育的实效才不尽人意。
道德的生活性本质,主要是指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且道德在生活之中。道德源于生活是指生活使道德得以产生、是道德之为道德的最终依据;道德为了生活是指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是道德存在的目的,而不是相反;道德在生活之中是指道德在存在方式上始终不能离开实际的生活过程,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同时,道德在生活之中也使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主要表现于道德教育和生活不可分离,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指道德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使人过上道德的生活;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手段,是指不能在生活之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生活本身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性、情境性、整体性等是任何一种在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书本化、知识化的道德教育恰恰违反了这一点。只有在笑中才能学会笑、在哭中才能知道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这样,生活性教育理念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必然就是:道德教育的课程要以培养热爱生活、负责任地生活的个体为基本的目标指向;从儿童的生活中取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来设计、建构新的德育课程;并且,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通过指导、设计儿童的生活,通过健康的道德的生活进行道德的教育。
五、民主参与观念
一、 民办高校本科新闻学专业错位竞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所谓错位竞争,指的是一种竞争策略,表现在高校人才培养层面,强调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本校的特色,避免与其他高校雷同。但因为新闻界公认全国新闻学专业最好的有两所高校北人大、南复旦,所以多数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的是人大或复旦的模板:包括新闻学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力量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的选定等,这两所高校对新闻学教育起着领先和主导作用。因此,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来说,要与公办大学优势新闻学专业竞争,分得社会新闻人才需求市场的一瓢羹,就有必要进行错位竞争,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一)错位竞争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应用型强的新闻学专业人才更是如此,争复合型新闻人才、抢应用型媒体从业人才已成为各新闻媒体单位最大、最激烈的竞争。新闻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研究内容是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事业管理,研究框架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边缘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首先,仰恩大学作为民办高校,要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建设,就必须有自己的人才定位和培养模式,就必须走错位竞争策略。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主要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这就要求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科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均需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新闻人才就要求所有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手段均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由于新闻学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强,因此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最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
其次,错位竞争策略是避开同类专业的市场优势,扬己之长破他人之短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例如,泉州地区开办新闻学专业的高校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黎明大学(专科)等,还有一些相关学科的艺术类高校(如华光艺术摄影职业学院),光在泉州地区每年都有几百位新闻学专业的人才竞争,而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成功经验证明,走一条不同于同地区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只要错位竞争策略用得恰当,不仅可以顺推得势,而且可以逆转取势,达成新闻人才需求市场和新闻学专业学生双赢的局面。
(二)错位竞争的可行性分析
教改即教育改革,广义上的教改包括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狭义上仅指的是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办学自主权相对更高,人才培养模式更灵活。
首先,作为民办高校,仰恩大学2012年起进行了整体上的教改工作:高考录取按大类招生,头两年学生主要进行通识课教育,第四学期选择自己的专业,这种教改试点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了解大学了解专业后再选择,有的放矢地选择自己理想专业,而不是在高考后对大学专业不甚了解情况下选择某一专业。例如新闻学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学生通过前两年的专业通识课(如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教育,进行自我认定后,或在校外实习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或在咨询相关教师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教改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避免专业盲区,一让学生在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二可以了解新闻传播学大类的基本学科和基本常识,依附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在学校整体上保证了错位竞争的可行性。
其次,新闻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要求,要求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活动必须能与社会有效对接。第一,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和其他兄弟院校新闻学业专业一样,积极和专业媒体机构积极对接,如泉州广播电台、泉州晚报等,第二,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也进行了一些校企合作项目,如源和堂1916文化创意园、领SHOW天地创意园等;第三,仰恩大学每学期进行的台湾教授团集中授课,都有新闻传播学类的台湾教授来本专业授课,让师生拓展了眼界,增广了视野。基于以上对接活动,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最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中,增设了《灯光照明》、《PS技术》、《网络新闻制作技术》等实用型课程,并带领学生进行某一集中时间的外出实习,保证了错位竞争的可行性。
再次,纵观泉州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由于泉州独特的人文环境,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泉州地区的公办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更乐意进企业做相关的媒介策划、企业策划、品牌策划等,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则多挤进新闻媒体从事主持、摄影摄像、采编等专业媒体工作,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莆田电视台、厦门电视台、海峡都市报、泉州晚报、新华网福建频道等均有本专业毕业生,这证明了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毕业生定位的准确性,也印证了错位竞争的可行性。
二、 民办高校本科新闻学专业错位竞争的具体实施方案
新闻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一直面临着对口就业难的局面,媒介融合大趋势及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的时代背景,又使其显示出就业面宽泛的新特点。从错位竞争理论中的动态错位策略和静态错位策略出发,以高校教改和新教改的具体内容为基础,依托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背景,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错位竞争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 静态错位方案:静观其变,不欲其乱
1培养方案的错位定位:错位竞争的定位策略有两种方式,一是顺错位定位,以强克弱,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二是逆错位定位,以弱滞强,以中克弱,以强克中,如田忌赛马。综合民办高校的各项办学条件,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可采用逆错位定位方案:在新闻学专业几乎都倾向于新媒体传播的现代新闻学专业的情况下,本系新闻学专业不跟风不盲从,逆行而上,侧重学生摄影摄像、编辑制作、主持采访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逆行错位的培养,让本系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民办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要想与公办高校优质新闻学专业竞争,就必须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有自己错位竞争的定位: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定位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实践动手能力,仰恩大学充分建设新闻学专业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属于省级示范实验室,实验器材在省内甚至在国内尚处领先地位:虚拟演播室、摄影实验室、音频实验室、非编实验室、设计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各项实践实验活动,这也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无障碍上岗。
但是,校内的培养平台毕竟有限,故本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媒体从业技能,也向信息产业甚至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具体表现在实习实践的安排上,第一,校内专业老师带队,进泉州晚报、泉州广播电台等媒体参观实习,并邀请相关的校外指导老师来学校进行新闻业实践经验的讲座和课程的讲授;第二,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直接进驻校企合作单位,如源和堂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领SHOW天地创意园、厦门联合优创网络科技公司等,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专业技能训练,并在其他时间对接相关校企合作单位的实践项目;第三,学生的寒暑假实习和第八学期的实习推荐和实习指导,指导学生不同学年进行不同类别的实习,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个人专业综合素质。
2教育理念的错位创新: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中曾提出: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①高校教育是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延伸开来的教育,这种教育和升学教育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还只是天天想着考试考个高分,这种理念就是错误的,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专业人才,如果专业人才只是死读书,会考试,这种教育理念就非常没有远见卓识,这种人才也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多面手人才。因此,学生应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但学习理念不能局限于校内,一定要对接到校外,需要以社会人才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创新,否则直接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就存在问题。所以,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积极与校外媒体、文化产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立足于学界,但是又有业界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新闻学人才的实际需求,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的共同教学让学生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满足社会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
(二) 动态错位方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学术权力的错位改革: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沈毅教授多次强调,一个好的大学教师不应该只是课上得很好,还需要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科研水平。时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曾指出:高校教育改革应以强化学术权力为核心,其实,高校同样需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压缩管理部门数量,减少管理成本,真正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②民办高校教师也应该以学术权力为核心,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以研促教。近年来仰恩大学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愈加重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任教师也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并带动学生一起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申报各类省市级社科项目和课题,包括新闻学领域内课题。正如刘经南院士所说,大学靠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来维系整个系统的运行。而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学术权力才是大学的核心和内在逻辑。③
2 教学模式的错位结合: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积极响应学校的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拓展多个实习基地、与台湾高校合作,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开拓了眼界。同时,也让学生在未进入社会、未从事社会工作之前有了一定的实习见习机会,有一个实际能力的培养过程,让学生真正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从业人员,即我的现在还缺少什么能力和素养,通过校企办学,学生向对口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学习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台湾教授团的访问教学也让本系新闻学专业师生大开眼界,例如台湾中州科技大学黄斿棣教授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深受学生好评,也让老师大开眼界,黄斿棣教授结合台湾大学生学时、能力塑造、毕业作品提交、实习就业等问题指出,台湾大学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如构建优质化妆室造型室、完善3D影棚等设备,这让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看到了之前专业建设的盲区,开始考虑更优势的错位竞争策略,例如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影视素描与色彩》课程,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3 教学方法的错位借鉴:知识都是相通的,新闻专业人才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授渔而甚于授鱼,学生更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自学相关知识。部分媒体曾表示宁可要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经济学甚至就物理学、数学专业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无专业,招一个有专业的其他专业学生进媒体后,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新闻从业技能的培养,这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很快上手。事实上,最新的高校教改建议中也有提及,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了一种相近学科可攻读第二学位的制度,比如浙江大学的一本一专人才培养制度、武汉7所高校的联合办双学位制度等,这种政策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是一项非常好的错位方案,学习新闻学会没有专业背景,融汇某一个具体的专业,双学位可做到既博又专,真正满足媒体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真实需求。
4 文化产业的错位建设:媒介融合的发展大势,催生了许多以媒介传播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这也拓宽了新闻学人才建设领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说,信息化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进一步凸显。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④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中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⑤第七项则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⑥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公众再一次热衷于新闻传播类职业,因此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也是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