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期末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48: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期末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期末教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启”。“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启”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这就要求老师给予指导、解释,使其清楚。《工程力学》、《机械基础》这样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对学生而言,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理论教学学时在普遍减少,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过不去的“坎”,那么对教师来讲,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发散式的教学方法,它是对一个物体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起点,科学地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挖掘思维潜质,形成独立观点的方法。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这里引导是转化的关键。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这种启发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头脑中先有了一个答案,然后通过启发式提问,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形成对教师提问的依赖,即教师向他提问他就会回答,离开教师的提问他就不会思考。那么针对传统启发式教学的弱点,应该怎样进行改进呢?启发式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问出一个标准答案,而应该教学生学会思考,因此,提问要指向思考过程和思考方法。

一、采用过程启发式教学

过程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实施步骤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这一方法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问题。

二、采用设疑分析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因此,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打破老师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产生疑问、思考疑问、解释疑问,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

对于现代化的教育来说,课堂教学应该具有科学、进步、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课堂管理模式、科学健康的课堂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有科学的授课方法。教育理论家曾明确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四、启发式教学要善于突破

传统教学落后于时展的主要弊端在于:施教者往往低估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只强调认真刻苦,不讲究方法,造成学习者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状态;没有灵活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缺乏建立在人体生理和心理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性教学手段。教学的关键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并有所创新。学生能否有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常查找缺漏,找到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专业基础课来说,在课堂上,除了注重问题的创设之外,还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

五、学会把舞台交给学生

启发式教学要做到两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具体实施过程可以这样来做:(1)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2)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4)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5)总结评价。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学习的效果。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熊隆友,张谦.对比启发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14):192-193.

篇2

1.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学是将某些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有机组合,由一名“双师型”老师担任,分课题进行教学,在讲中练,练中讲,增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实习是在理论讲解之后进行,而且紧扣理论内容。在理论指导下的实习,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有章可依、有据可循的规范性操作训练。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后的实习,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电气专业课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教学,老师借助多媒体讲解线路控制原理,紧接着结合实际控制盘讲解布线方法,布线工艺要求,学生进行配盘技能训练。这其中要求每个学生要复述控制线路的原理,再在纸上结合接线图设计合理布线通道与各接点的连接方式,然后按工艺要求进行实际布线,完成后检查接线正确即可通电试车。这样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把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技能操作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2.结合课题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法的应用。电气类基本操作技能与基本知识是学生在入门时所学,因此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习课老师通过讲解演示、巡回指导、总结讲评将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反复训练模仿、提高,掌握基本技能。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融入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实习课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实习课保持良好秩序,无论是讲课还是实习都要纪律严明、井然有序;②教学中老师要循循善诱,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③技能操作从严要求,让学生注重细节,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④分组实习,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中,学会合作、沟通。

(2)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德国职业教育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某个具体课题项目来提高交流与合作、学习和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责任心等综合能力。我们可以根据专业课特点与实习条件来加以借鉴,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后,给学生合适的课题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如电气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编程方法后,结合电力拖动课的内容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项目:将一台电动机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转换为PLC控制方式。项目要求:①分析控制要求,分配输入点和输出点,写出I/O通道地址分配表;②画出PLC接线图,即I/O接线图;③程序设计;④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输入及仿真运行;⑤程序下载到PLC;⑥线路安装;⑦通电调试。学生接到项目后,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完成PLC编程,之后学生独自或以小组方式完成全部工作。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课外实习方式的应用。课外实习可以有效补充学校实习之不足,分参观实习与企业顶岗实习。如电气专业学生参观水电厂、火电厂、变电站等,让学生观察水轮发电机与汽轮发电机的不同之处,观察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器的结构。参观后让学生查阅资料写出火电与水电的优劣,以及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通过参观学习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对本专业的了解与兴趣。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目前企业的电气控制方式,学习最新的技术,同时也学习一线技术工人身上的优良品德,对学生技能与个人素质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二、新实习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计划以学生能力所需、实用、提高学生兴趣为原则进行优化。电气专业实习课内容分为电工基本操作技能与专业技能两大部分。基本技能如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烙铁钎焊、导线连接与敷设等,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可以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习项目如焊接门铃、收音机等电子小制作和照明线路安装等,优化教学内容。专业技能一是对传统教学内容合理的取舍,保留现代工业仍然广泛应用的内容,如电动机的维护、线路敷设安装等;二是将新技术与传统内容有效地组合,如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电力拖动内容有机组合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三是开展新的实习课题,如楼宇对讲、楼宇智能安防等。

三、新实习教学模式的教学保障

1.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新的实习教学模式需要专业课教师不但有新的教育理念,更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即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目前,技校的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完善自我,成为知识与能力俱佳的“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篇3

1.课程体系的重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

以阶段式学习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教学模块,并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相应的模块教学。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构建了由通识能力培养阶段、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和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能力培养阶段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校园文化体验。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开设有管理能力基础、基础会计、统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实务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这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技能。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学生进行校内综合实训、创业竞赛以及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训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前面两个阶段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组织模式

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学习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既要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实践,需要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教学团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精减,避免内容的重复,设计了全部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和工作任务。

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上课的时间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一样。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又分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还有校企合作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教学。因此,“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需要解决班级、时间、教师、企业等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面以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13级大二两个班的学生为例。

(1)课程及时间安排2013级大二时,学生处于管理能力培养的阶段,有四个学期,主要学习7门核心课程。前三学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6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专项管理技能。第四学期学习企业经营实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师资安排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组建了由2至3名校内专任教师和多名校外兼职教师即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既分工又协作。比如教学信息共享,共同制定项目任务书,设计项目任务情景,共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等。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实训工作,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工作。另外也根据课程需要,组织校外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或者举办专题讲座。

(3)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关系,共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家,基本满足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有湖北同方泵业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鄂州钢铁公司和武钢华重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以上4家企业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

2.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分为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两个部分。校内教学过程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等3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精心设计项目任务情景,拟定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由任务情景、目标、要求、实施步骤、考评方式等内容组成,是学习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阶段,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学习讨论,撰写文稿,完成任务。成果一般为计划书、方案、问卷、研究报告等形式。在评价阶段,小组推荐学生演讲,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委会现场打分,或者由校内或校外教师在网上审阅相关成果并评价。评价完毕,学生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任务成果。每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学生就掌握了一项技能。接下来是在企业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使技能得以巩固、提高,形成最终的职业技能。这段时间里,在企业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兼职教师给学生安排实训任务,这些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实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优势

采用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相比,有以下优势:

1.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同时学习几门课程。改革后的高职教学,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外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任务多而时间有限,学生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需学习1到2门课程,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工作任务,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真正的培养和提高,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得以实现。

2.企业愿意配合

目前开展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企业要在场地、岗位、设备器材、指导教师上有一定的投入。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去企业实训的学生并不能给企业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直接效益,学生到企业实训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增加负担,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瓶颈。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一年可以安排3个、4个甚至更多的学期,有利于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企业的生产作业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比如课程的安排可以与企业生产运营流程同步,在企业生产旺季时,安排在校内课堂学习,而在企业生产淡季时,安排在企业内实训。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让企业乐意配合。

3.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段式,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几个能力逐步递进的阶段来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学生结束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后,就被安排到企业开展实训,实训结束后开始另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训,如此交替。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逐步递进提高的,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得到锻炼和巩固。这种教学组织模式无疑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建设教学团队实施“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篇4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隶属于杨潞龄医学院(YongLooLinSchoolofMedicine),学制为5年,年招生规模约300人左右,毕业可获国立大学医学学士学位或医学学士荣誉学位(成绩优异者)。

(一)培养目标

1.坚实可靠的医学知识。2.提供高质量的患者照顾。3.基于实践的持续学习和提高能力。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5.高标准的专业素养。6.系统性执行力。

(二)课程设置:五年培养期分为两个部分

1.医学基础教学期:第一、二学年,在医学院内进行。完成医学基础知识、交流技巧、基本体检技能的学习,教学内容按运动骨骼、血液、呼吸、心血管、肾脏、体液和电解质7大系统组织,在第一学年学习7大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第二学年学习异常结构和功能。

2.临床教学期:第三至第五学年,在合作医院内进行。除了学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推理外,按常见疾病的分类学习临床各专科内容。

(三)教学安排

每学年2学期,每学期16周,授课时间约13周,每学期4~5门课程,每周不超过20学时。一般每周有2学时的基础技能训练和2~4学时的技能自由练习。(见表1)

1.实行学分管理制度。课程分为主修和辅修两大类,除表1内容为主修外,还有知识面很广的辅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主修范围内有单独课程或课程模块两种形式。在整个培养期间,不再安排计算机、语言、体育等公共课程。在校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和成绩作为日常表现的一个考核内容。

2.临床实践。学生自进校起即开始接触临床工作,但内容和要求在每学年有所侧重。从第一学年开始每学期会有1~2周集中医疗工作体验,低年级去康复医院、社区医院等,主要体验与病人的交流以及如何能更好地照顾病人,高年级根据课程内容参与专科实践,第五学年会有连续9周的实习。

(四)教学方法

有少量的大课,大部分课程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给予大量学习材料,讨论课每班20人左右进行。每学期都有2~3门课是完整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上课,其余课程也会选择性采用该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团队学习方法使用很普遍,大部分学习任务以小组形式完成。沟通的训练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各学年有不同的侧重,如接诊、问诊、术前术后谈话、检查谈话、病情沟通等,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种族的沟通方式等。

二、南洋理工大学

2012年南洋理工大学与国家保健集团、伦敦帝国大学联合成立“李光前医学院”,开设有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招生规模约50~60人/年。学制5年,毕业可获得南洋理工大学及伦敦帝国大学双学位或双方荣誉学位。毕业后必须为新加坡服务5年。

(一)培养目标

1.能从事医疗工作,特别是慢病管理和社区医疗工作。2.具有高科技高触感的人。3.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4.可以进行科技的应用。

(二)课程设置

1.医学基础教学期:指第一、二学年,在医学院内进行,完成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交流的学习,教学内容按系统组织教学,强调科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相关性。第一学年开始进行无菌、缝合、插管等基本技术和沟通交流训练。开始接触慢性病人,并要求完成持续2年的联系和陪同就医。

2.临床教学期:指第三至第五学年,在合作医院内进行,学习临床各专科内容,与国大医学院设置方式相似。此外还要完成为期6周的学术项目。临床教学内容中突出了康复医学和社区医学。(见表2)

(三)时间安排

每学年2学期,每学期16周,授课时间约13周,每周不超过20学时。第一、二学年用于技能训练时间约30学时/年,用语沟通交流训练时间约10学时/年,慢性病人的管理在课余完成。其余类似于国立大学。

(四)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知识学习全部采取翻转课堂方式进行。由李光前医学院(40%)和伦敦帝国大学(占60%)共同提供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资源,学生通过ipad进行学习,校本教师组织讨论课和技能训练。

2.模拟训练:沟通交流的训练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医疗操作在模型上训练。解剖学内容的教学中不再使用尸体,而全部用塑化标本代替。

3.TBL、PBL: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元,PBL广泛体现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三、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特点及启示

(一)基础医学知识教学以系统为单元进行综合

两所学校在医学基础部分均采用系统为单元的知识组织方式,但课程综合的方式各不同,国大按照“正常”和“异常”两个层面将相关学科进行综合,按学科教学和系统教学两种知识整合方式。南大是将整个基础医学部分完全按照系统的概念进行综合,没有横向正常和异常两个层面的划分,综合的力度更大,知识的衔接较好,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这种知识整合的方式较国内目前主流的学科分类式来说,理论知识被灵活运用到了实际的工作情景之中,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有利于形成探索式的學习方式,对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思维方式的训练更加到位。

(二)早接触、多接触临床的训练模式

两所学校都采取不同方式,在学生进校的早期即安排接触临床工作及病人,并注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储备去设计合适的临床接触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到各科室去看看,如杨潞龄医学院针对临床常见疾病诊治,李光前医学院主要是针对社区、慢性疾病管理进行了解。早接触、多接触临床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受,可以培养学生与医患进行沟通的能力,使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加深对疾病的体验,还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号召下,教育界大力减少课时,学生和老师拥有了大量自由学习、沟通交流、个性辅导的时间。学校提供了双学位、双主修、副修、选修等灵活的课程组合方式,并要求有较大比例的课程应在专业之外。如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类45%学分、理工类30%学分应在专业之外。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课程组合,选择自由度大。此时,在减少课时的基础上还要提升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了关键。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包括沟通交流、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该国大学从21世纪初开始,积极研究和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小组为基础的学习、“翻转式”学习、合作学习、使用互联网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将接受知识变为探索知识,通过大量的小组协同、课堂讨论、项目研究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本科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同时,除保留少量大教室以外,小教室全部改成了适合小组学习、展示分享的新型教室,并完善了信息化教学的装备。随着教室布局的改变,为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学生在课前会有大量的自我学习或团队学习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终身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大量病例分析和知识讨论也进一步活跃了学生思维,加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沟通交流能力的高度重视

篇5

Abstract: Humanities education is vital to train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while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not so satisfactory. The cause li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humanities education mode in medical colleges which lead to some problems. Only when humanities education mode in medical colleges is further improved, can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be enhanced.

关键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Key words: medical;humanities;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7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86-02

0 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近年来已得到了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各校纷纷采取措施,使医学生的人文类课程种类数量显著增加。然而从当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仍然不太明显,医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倍受各方重视的情况下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改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本文试图从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思路。

1 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特点及问题

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存在着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对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1.1 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为教育重心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需要传授必要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了解它的内涵。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围绕着这一思路而展开的,采取的是一种注重知识传授的理论课教育模式。教师们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按照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的讲法,向医学生们介绍和讲授各种不同人文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等。

这样的教育方法固然可以开拓医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的学科领域,但是人文素质教育若仅仅以此为重心是有失偏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绝不在于要求医学生们去掌握多少人文学科的知识,成为一个全才、通才,而是在于要求他们通过学习,树立和强化人文信念、人文精神。而这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尽相同的。关于这一点,台湾学者龙应台说得很明了:“你有中国文学、英美文学的博士学位,不代表你有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跟人文知识,是两件不同的东西。……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深刻的认识和对人类终极关怀。这两种东西跟你学哪一行不见得有什么关系。你可能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你可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你可以是一个文学博士,但你一点素养都没有。” 可见,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人文知识的传授绝不等同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为重心的教学会使得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发生偏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只停留和局限于人文知识层面的介绍,仍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

1.2 以开设人文课程的种类数量为强化方向 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偏重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往往把“人文知识多”等同于“人文教育力度大”。在教学安排上,这种思路就体现为特别强调开设人文课程的种类数量,希望通过课程种类的增加来达到强化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一定种类的课程是必须的。然而我国现有的医学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学时瓶颈却会直接制约这种依赖课程种类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众所周知,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另一类是欧洲和亚洲各国采用的本科式教育模式。我国采取的是本科式教育模式。该模式包括了基础、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两大部分,要求医学生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吸收和消化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国医学生学习负担显著重于其他学科学生的事实尽人皆知。于是在实践中,为了在现有的极为紧张的学时空间中容纳更多种类的人文课程,通常不得不采取压缩每门人文课程学时数、或者挤占学生自习和休息时间等变通手段,在大量增加人文课程种类的同时,较少增加人文课程的总学时,回避学时上的矛盾。

这种做法虽达到了表面上的目的,然而却带来了潜在中的问题:教学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系统的知识传授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保证,缩了水的课程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不仅如此,学生自习时间的缩短也必将影响其吸收消化各科教学内容,使学生疲于应付,对知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违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

1.3 与医学专业教育缺乏足够联系 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完全由文科专业的教师负责,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的原因,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很难与医学专业教育发生联系。由于文理分科,医学生通常从高中起就对文史哲少有关注,素养不足,大学阶段的人文课程往往给医学生带来一种陌生的感觉,虽然这有利于开阔医学生的眼界,但也带来了一个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当今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医学生亦不可能不受影响,这也充分体现在其对待人文类课程的态度上。他们受社会流行认知的影响,认为专业教育可赋予他们一技之长,使他们拥有立身之本,而认为人文教育离自己的切身利益太远,并不实用,可有可无。他们对那些与医学专业无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远未达到起码的重视程度,把专业课和人文课程定位为“正课”与“副课”关系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先验的定位,使得医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内在驱动力,在相当程度上也阻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2 改进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路

针对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思路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2.1 梳理好人文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 人文精神常常可以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来体现,但人文知识不等就是人文精神。那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尽管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多样,但从众多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共识。即人是一切的根本,一切应以人为中心;人的生命、思想、理想应当受到关爱和尊重;人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和施实。

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绝不等于开设几门人文类课程,也绝不可能仅仅属于那几个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员的工作,它应该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不要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停留和局限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进一步潜移默化的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人、关爱生命、尊重人的权利等观念。这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地、高明地、自觉地处理知识传授与培育人文精神的关系。大学之为大学,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在于学术,在于文化。人文追求,应当成为所有大学的最高理念,并体现在学校办学的一切方面。

2.2 结合好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全方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关键要处理好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结合问题。如果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突出医学性,就会使医学生产生强烈的距离感,使他们难以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其个人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真正价值,走向其自以为是的实用主义道路。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医学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在所有的科学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因此,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许多内容和环节都能够并且应该嵌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比如,在学习尸体解剖时,组织学生向遗体捐献者致敬;在治疗时,教导学生如何尽量考虑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手术中,指导学生如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机体的损伤;制定治疗方案时,设法为病人节省费用使病人能够看得起病,如此等等,既是医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同时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中更为感性、更为直观的体现。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教育之中,不仅不需要额外增加大量专门的人文教育学时,缓解了学时矛盾,而且由于其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往往比专门的人文教育课程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2.3 利用好现有思政类课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在军校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全方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平台。思想政治课与人文素质教育同属于文科性质,体系相近、原理相通。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能将这两者混淆,相互取代。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灌输和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而人文素质教育关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具有普世性。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这些差异背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大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之处,这就是它们在教学上的有机结合点。只要 准确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有效的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军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和范围。

比如《思想品德与法学》课中的法律内容,既可以将它当作一门纯粹的专业知识课来教,但同时也完全可以当作一门维护公平、主持正义、维护病人和医生的利益的课程来教。这两者的人文精神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又如《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是一门饱含人文精神的课。教学中,如果我们暂时抛开传统的宏大叙事的手法,花点时间去探讨一下那些仁人志士个人的青春选择和人生道路,发掘出他们背后闪耀的人性光芒,这时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就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思想政治课本就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它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太多的可结合之处。只要能够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准确把握好他们的基本结合点,必然能够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同时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柴子文.人文素养不等于人文知识[N].南方周末,2005-06-30.

[2]高焕祥.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

篇6

关键词:导启论、引导、讨论、追问、练一练。

所谓“导启论”式是从“教”的角度出发。俗话说:“教贵引导,点拨方向,讨论出真知和实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也就是导演。虽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但不能忽略老师对学生的引导,点拔的作用,点拔就是启发教育。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才能够充分的体现。讨论发现思维,辨明真理,发现真知的讨论式。讨论是一种交流。经常讨论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大有益。“设问”是一种较好有效的手段,通过驱动设问“可以把学生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境界,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著名理学学朱熹曾说过:读书,始读,来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方始是学。”清代陈也曾说:“学贵有疑”。只有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认识才能深入地探究,学生思维才能不断地历炼,学生的智慧才可以得到超越自我。追问是设问的升华,在设问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到知识升华和迁移。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程是静态,师生互动生成中酝酿出语言味。我认为老师要有灵敏的观察力和捕捉互动和练习的话头。穷追尽索,巧妙酝酿语文味。因此,论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导――设问――讨论――追问――练一练”。这五个环节在语文课堂上环环相扣,而又环环相互。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每课一引导。所谓“引导”就是引导学生走入课堂,又是老师设计课堂的关键环节。引导的目的又是让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体验和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这种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和问题。具体包括:“重点词读音和解释、作者简介和预习思考、文本的写作思路,文本的主线和副线。”因此,引导的宗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求解,合作探究能力的学习方案。引导的运用包含传统的学习流程,将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前提,实施先学后教的策略。这样有利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习惯和创造性。因而受到许多学生青睐。同时,引导要有目标,内容的问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也要根据教学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定的。内容问题要先易后难,逐渐加深,能符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此,引导的设计应当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培养适应现实社会的多方位人才。整体设计有利发散学生思维,加强老师,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求导,积极探索的敏锐观察,大胆想象的良好习惯是教学的目的。

二、每课一设问。设问是每节语文课的关键环节和问题。关键设问既是贯穿全文,以是统领全文。清代的陈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是,大疑则大进。”我认为“无疑则无进”。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的大半。”可见,教师设问是教书过程的关键。教学的过程:“质疑――解释――再生疑”的过程。只有老师的设问引领下,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历练,学生的智慧才可以得到不断地超越与升华同时,设问根据课堂学习目标而设问,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才会有的放矢。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教者设计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是什么?花儿呈红有哪些因素?这样设问既扣住了文章的主题,又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主题意识,激发发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轻松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最高学习境界,同时,又能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每课一讨论。讨论是一种交流方式,即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种类较多。讨论分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五几个讨论出问题,学生思考及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整个环节的模式:“问题――思考――讨论――解决”。这个情境模式促使学生形成强烈外部刺激,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理解和包容。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方法能创造语文教学情趣。情趣是由情调所激起的趣味。老师在课堂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和互评,老师点拔、指导、总结。如《勇气》一文中讨论1:文章中讲到两种”勇气,你赞同那一种“勇气”?讨论2:你如何理解法国妇女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如何理解她懂得什么信仰?老师不只按照教参书的答案准则,而是学生要深入层理解,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各抒己见都是正确。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善于发现学思维与动向,紧密追踪,点拔弹弦;学生集思广益,在讨论中明辨是非,辨别曲直,辩论中受益,起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讨论要有批判性,高度性,热情性倾听。谦虚、民主、平等原则。因此,经常讨论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大有益。

四、每课一追问。追问是点拔的一种方式和方法。点拔内容是指“点其要害,拔其迷障。”最终目的“相机诱导,适时点拔”。点书问题所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层上重新建构。实际上是我们教学目的,而追问是点拔的方法之一,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堂上由主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后进行全面的交流和汇报,纠正。这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具深度,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春》一文,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课文只为了写春天的美景吗?这样追问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清晰明了,追问是老师的一种智慧和教学手段,它需老师对文本有深入的认识和深刻的见解才可以做到。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这环节。同时产生“学习语文兴趣,打开学生学知识的大门,轻松地度过了美好的课堂时光,学到许多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每课一练一练。语文阅读的训练形式是多样化。口头的,书面的,小活动,小比赛,对话演讲。对答等。这些者是“练一练“的范围。它的目的是强化学生体验和感受文本。练一练”这教学过无需列出来。因为它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的有意识地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舞台,教师从学生的练中反馈教学效果的信息。例如,要示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要他们写出来,写成一句,或在黑板上展示,或在讲台上表达出来。提醒他们:“大胆地把自己见解说给同学听。”如《选举风波》中,贾里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进行简单辩论。这样辩论有利学生把外在知识转化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特认识能力。

这五个环节在语文课堂上是环环相扣,而又环环相生。“引导”带出“设问”,以“设问”产生“讨论共鸣”,讨论中带有“追问”又是讨论的升华。练一练“融入课堂的每个环节中,整个课堂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对导启论式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实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传达学校工作精神,布置教研组

工作计划。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各备课组布置备课任务,每人

准备一节课。有教学课件的制作。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四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五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教案检查。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六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七周:推评确定参加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希望之星的

人员。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八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涂鹏。

第九周:各备课组准备期中考试试卷,根据学校要求,有针对性地组题。

教案检查。

第十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涂鹏。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阅卷,各备课组做出试卷分析,教研组评析。

第十三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王彩云。

第十四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组合高三年级第一套复习试卷。

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教案检查。

第十五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一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二套复习试卷。

第十六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二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三套复习试卷。

第十八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三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四套复习试卷。

初中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入期末考试复习。探讨生物

教学论文的编写。教案检查。

第十九周:针对高三年级第四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五套复习试卷。

初中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入期末考试复习。

篇8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传达学校工作精神,布置教研组

工作计划。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各备课组布置备课任务,每人

准备一节课。有教学课件的制作。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四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五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教案检查。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六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七周:推评确定参加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希望之星的

人员。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八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涂鹏。

第九周:各备课组准备期中考试试卷,根据学校要求,有针对性地组题。

教案检查。

第十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涂鹏。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阅卷,各备课组做出试卷分析,教研组评析。

第十三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王彩云。

第十四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组合高三年级第一套复习试卷。

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教案检查。

第十五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一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二套复习试卷。

第十六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二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三套复习试卷。

第十八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三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四套复习试卷。

初中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入期末考试复习。探讨生物

教学论文的编写。教案检查。

第十九周:针对高三年级第四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五套复习试卷。

初中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入期末考试复习。

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