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7: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口与社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与外来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可以说,解决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外来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存在着差异,容易与本地居民产生隔阂,继而导致了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产生。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塔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群体行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认同作用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并且以此来研究群体间的行为[1]。
塔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自身隶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意识到群体的情感与价值”[2]。它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它是团体凝聚力增强的价值基础”[3]。劳伦斯和贝利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些诸如家庭、社交、社会地位、阶层属性、团体成员资格等的社会关系”[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赵志裕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过程。特纳和塔菲尔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对个人的认同作用,用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而社会认同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是对群体成员共同特征的描述[7]。
总体来看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就是,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尤其关注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他人的动力过程[8]。
(二)外来人口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即为“暂住户口人员”。而一般外来人口的定义是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现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选取杭州市L社区作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L社区居住5个月以上,年龄在18-50周岁的外来人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共访谈外来人口50名,访谈本地居民30名。
二、个案分析:杭州市L小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总体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强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有66%的受访者对杭州的感觉非常好,很喜欢这个城市,有17%的人认为杭州较好,而感觉一般的占17%。所以从整体来看,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问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而只有8%人明确选择了愿意,有8%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愿意。受访者表示“看过杭州,都觉得自己老家实在是有点差了。但是,毕竟那里有家人。虽然家乡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华,但是,家乡的空气很好,自己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过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留杭意愿不强烈,侧面反映了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够强烈,这种犹豫及不确定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有42%的外来人员选择了与杭州人交流较多,有25%的人与杭州人经常交流,而有33%的人与杭州人偶尔交流。但问及平时交流最多的人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相处的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与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学习、工作的原因。
“邻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的,最多看到了打个招呼,问候下就好了。平时大家都要工作的,没有时间聊天,而且也没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开了门进了屋,门一关就好了。”访谈中,受访者表示虽然和本地人流较多,但也坦言邻里间交流较少,最多是见面打个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郁,不论是从心理上对杭州缺少“家”的感觉,逢年过节仍会有回家寻根之举,还是从文化的维度上看,对于本地方言及本地习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对于家乡的习俗的保持程度较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表现出来,深层次的心理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着阻碍。问及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是否会回家乡时,有83.33%的人选择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选择大多数都会回去。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情况,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
“城市里么过年的气氛还不怎么浓的,我们老家那里过年要多热闹就多热闹,天天都有唱戏的表演啊,舞龙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热闹。不像这里,气氛也不怎么有。”受访者对于杭州“家”的感觉不浓厚,而家乡过节的气氛更能吸引着他们。同时,他们认为家乡的亲朋好友更能带给他们温暖与关怀。
三、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难的原因解析
(一)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社区融合
在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约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制度限制是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来人员处于“体制外”而难以进入“体制内”,牵制着他们的社会流动[9]。
我国的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相联系的制度、社会流动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人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的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小,同时,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体偏见。但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外来人口会在不自觉之中将自己与本地居民区分开来,将本地居民视为另一群体。虽然身处外乡,依旧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过年过节有着深切对家的期盼,而对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结。在调查中对于留杭意愿以不确定为主更证实了这点。
(二)社会网络孤岛化,阻碍心理融合
覃国慈提出,居住地的边缘化对“本地人”、“外地人”这两个群体之间隔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尽管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但是因为缺乏互动,从而形成“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态上的边缘化与身份上的边缘化。李强提出,人际交往缺乏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是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重要表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几乎没有任何的互动。这种交往状况将会促使外来人员可以寻求帮助的社会关系局限于原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10]。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主要是与自己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人。同时,缺乏与邻里等关系人群的了解与沟通,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虽然,在调查中,外来人员对本地居民的整体印象较好,并且相互之间交流的频率也较多,但都是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流处于浅层次的互动。外来人员对于本地居民仍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外来人员的关系网络较窄。而这种沟通的现状,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将会阻碍外来人员的真正融入到本地居民之中。同时,社会网络的狭窄,对外来人员获得信息的数量、及时性、可靠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也使外来人员感觉自己被拒之门外,更加明确自己是“外地人”,导致外来人员融入困难。
(三)内群体的偏好,群体距离较远
塔菲尔提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内群体就是个人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就是不是个人所属的群体,但内群体与外群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11]。个人凭借自身隶属于某群体而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的特征加诸于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特性等同于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特性的过程。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并自觉成为自我所认定的那类群体成员。而对于自身群体的定义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来人员将自己视为与本地居民相区别的群体。同时,当地对本地居民的一些保护政策,更加深了外来人员对于内群体的认同。出于对于内群体的偏好,提高自身内群体的地位与稳定,而与外群体保持距离,以保持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外来人员更倾向与内群体成员的交流与理解。促使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隔阂难以消除。
(四)家乡情结严重,缺乏文化融合
在调查中发现,外来人员大部分都保持着家乡的习俗,逢年过节仍旧心系家乡。对于杭州的归属感较差,家乡情结严重。同时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及本地方言了解一般。由此我们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文化融合程度弱,缺乏文化之间的融合。群体间缺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四、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12]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构成了制度性的“整体排斥”[13]。应建立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制度保障,规范外来人口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理设置门槛,使外来人口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进而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口的各项权益,也有利于增强外来人口的城市认同。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均衡在户籍制度上相关的各种利益;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的权利,完善教育制度;消除劳动用工制度中的歧视,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解决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区域转移与接续等问题[14]。
(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
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融合度及融洽的群体间关系不仅仅增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外来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进而提高对城市的认同。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不局限于个人相关的经济利益,更能提升外来人口对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认同,从而提高外来人口投身于城市社会建设的积极性[15]。社区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厨艺大比拼”等各种形式、内容的交流活动,为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让人们不仅仅只限于见面打招呼,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扩大外来人员的社会网络,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进互动,增强信任。外来人员在交流中结识朋友,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同时,互帮互助,增进友谊。
(三)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社区应该积极运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使外群体与内群体建立起某种联系来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非政府组织以组织成员共同目为组织目标,有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原有群体间的界限,促进人际交流,共同奋斗的积极作用。社区可以通过积极壮大歌舞社团、话剧社团等,促进双方在有共同兴趣之上,积极寻找共同话题,增进交流与融合,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原本属于外群体的人员在非政府组织中成为了内群体成员。
同时,社区应鼓励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与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提升自身的素质,体现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互帮互助,加强联系,改善群体的印象,打破群体间的界限,从而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打造和谐社会。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社区可以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合,如举办“端午包粽子”、“赏花灯,闹元宵”等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仅让外来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地的习俗,同时,也让外来人员感受到杭州浓浓的“家”的感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居之之间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增进友谊,减少外来人员边缘化的趋势,促成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拥有者共同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趋于一致,有着更多文化的认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0-98.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chapters1-3.
〔3〕Tajfel H.&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4〕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116-123.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74-75.
〔6〕〔7〕〔12〕〔13〕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J].社会学研究,2005:202-246.
〔8〕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6):14-19.
〔9〕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15):43-47.
〔10〕〔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11〕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社科论坛,2009(2):78.
〔14〕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25-27.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立学校
一、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这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他们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劳动力流动的副产品之一。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大量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望而却步;“打工子弟学校”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谁来保障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需求?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流动儿童何时才能获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承认农民进城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城市发展之必需,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读书之合情合理;如果承认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权利沐浴在义务教育的阳光之下。”[1]
二、现状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大规模的迁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2亿。到2005年底,中国农村有1.4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其中有1亿人在城市打工。[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的外出务工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特点日益明显。
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由于农村的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村中仅有的那么一点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他们基本的经济保障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导致了城乡经济的差距。由于两方面的作用,正好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使了大量的农民不断的涌进城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流动人口日渐趋向于迁移长期化、家庭化。随着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的人数不断增长,他们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十分严峻。总体上讲,失学情况严重,就学问题突出。
(一)流动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当前,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此外,造成失学辍学的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部分学校高昂的学费使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而造成的居无定所,常常导致那些孩子无法在一个地方完整地完成学业。流入地的地方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学条件,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日益严重。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的子女却无权享受到在城市里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数以百万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损失,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增加百万以上的文盲,这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3]
(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突出
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公立的中小学借读;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上述两种就学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所以农民工都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公办学校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有诸多限制: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往往还要求流动人口子女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流动人口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视。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为社会排异现象,城市里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接受与他们有显著差别的儿童。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较,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基础、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很容易感受到与身边城里孩子之间的差别,内心世界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因而会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在城市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心理教育更为重要。
2.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流动人口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的费用较低,但办学规模参差不齐,总体上说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所谓的“非法办学”。由于学校的地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因而学生即使完成学业,也无法取得毕业证书。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但就是这样条件的学校,仍深受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他们知道“与其失学,不如条件恶劣地求学。”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入学没有限制,收费相对于公立学校非常低,学生来去自由,符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因而,打工子弟学校解决了农民工心头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打工子弟学校是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体制内的问题。
三、原因透析
大量的流动儿童少年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或是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矛盾。
(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户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担
各流入地往往习惯于把外来人口当作体制外人口来认识和考虑,外来人口的学龄子女也就当然地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享受这些基本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子女既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也被排斥于乡村教育体系之外,成为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
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农民工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四)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都是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由于年纪尚小,他们很难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在城市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学校中老师同学的另眼相看,使得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平等,很容易形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往往家长只重视对子女物质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有时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极易造成子女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四、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协调解决。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困难是多方面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
(一)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不合理体制必须加以改革。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生活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扫清制度障碍。
(二)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应该享有宪法赋予的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政策制定上,应多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三)公立学校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可以考虑“经费跟着学生走”的原则[4],避免滥用“自由裁量权”。由于经济力量有限,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始终存在不足,公立学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这时出现的打工子弟学校正符合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其硬件设施等不符合要求而处在相当困难的境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适当地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给予打工子弟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其发展,争取使他们能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同时,其他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
(四)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M].出版社,2005.
[2]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社会档案,2006,(8).
[4]孙晓凤.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问题及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4).
[5]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杜越,等.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国平,等.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J].黑河学刊,2006,(1).
1我国农村人口安全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除了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类传统的安全观以外,国家的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因此,农村人口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问题除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外,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农村人口安全是在人口安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关系到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非传统安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一系列的人口安全问题。即农村生育率问题、农村人口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
2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积极意义
2.1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是农业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稳定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维护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城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农村人口控制和发展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同时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经济。随着城乡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地区扩大社会再生产。通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向流动,为农村人口安全提供了合理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建设新农村,既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又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前提条件。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生育率,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村人口数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相差很多。建设新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使农村人口安全得到保障,这对扩大农村地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2.3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完善
随着农村人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我国农村人口达8.69亿,其中60岁以上农村人口大约有6083万人,其绝对数是城镇老年人口的两倍。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所以除了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这两种关系方式功能外,还要运用社会养老制度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途径。
3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
农村人口安全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以及制度变迁等变化的基础。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培育新农民来建设新农村。为了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使农村人口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全面发展,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从农民的自身作为开端。不管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建设新农村,都要以确保农村人口安全为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人口自身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制定的总方针和总路线,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农村人口安全作为前提条件。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建没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都是城市建设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之一,更是现阶段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更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智力资源,如何提高农村人口的智力资源也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不仅能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还能为新农村的今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先进的智力资源,也为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以新的理念和举措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30年前后达到老龄化高峰。我国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许多老年人既缺乏经济积累,又缺少知识储备。目前我国城镇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达到6.42%,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已达7.5%。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更快,将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安全将为我国农村地区解决人口方面的诸多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4对策与建议
(1)把建设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联系起来
建设新农村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1980年代以来,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问题主要表现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内陆农村自然条件差,城乡社会经济差别较大。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实现非农化产业转移和地域转换。农村人口安全是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人口非农化过程、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使城市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未来农村地区的小康社会。
(2)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缩小城乡差距,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奋斗的目标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保证城市与乡村地区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这样才可能在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巩固和确保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安全,实现农村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3)重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资源。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即基础教育水平。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更要加强农村人口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口受基础教育的年限,是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农村人口的文化和技能培训;其次是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技能进行培训;此外,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在法律常识、生活美学、道德概论等方面的教育;并且同时采取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和吸引投资,为农村地区引进各种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以人为本的农村软环境建设
摘 要:文章选取《社会学研究》和《中国人口科学》2003~2014年间每年第1期刊载的论文为样本,对其数据引用行为进行
>> 19877―20166年我国档案法规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期刊论文评价研究 体育期刊论文参考文献中网络文献引用情况研究 从高被引期刊论文看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 从代表性期刊论文看我国教育博客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国内物理学期刊arXiv自存档论文的引用优势研究 我国学习型城市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期刊论文被引用率分析 陕西理工大学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集群分布及其亲疏关系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历程研究 单篇期刊论文h指数的实证研究 期刊论文与专利文献的整合框架研究 教育游戏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 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转述动词研究 国内实证类英语硕博论文与国外期刊论文结果与分析讨论部分的引用对比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能力坡道模型视角下期刊论文数据生命周期管护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投稿要求[EB/OL].[2014-08-15]. http:///channel/tgyq.
作者简介:丁楠,女,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杨柳,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本科生;丁莹,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本科生;凌晨,男,本科生;潘有能,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地理品质
根据新课程标准,时展的需要,结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品质,这有助于学生将来与自然和睦共处,形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良好地理品质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时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未来的世界、生活,取决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我通常会对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更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常常会很自觉地想着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的要求,尤其是以后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学,在决策时会思考此项目的环境效应,并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中学地理应培养学生如下地理品质:1.人口适度发展的人口观 在我们国家,每个家庭多生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如果满足其基本生存的条件,似乎影响不大。多生一个孩子,对我们国家而言,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一,每年有高达四分之一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还使得粮食、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医疗、教育、交通、就业等方面条件的改善也困难重重。其二,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比如用乱砍滥伐来获取木材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以至于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严重后果。当然,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等。既要让学生知道当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口增长速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时,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时就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其他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对我们同学来说更重要的是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使得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从而使他们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口观,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2.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在环境中享受的环境观 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就是热爱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有益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环境遭破坏后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直接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存。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我们的班级、现象、学校,保护班级环境、校园环境。如建立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和就寝环境;建立一个整洁、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提高自己身心健康水平和学习效率;同时为构建良好的班风、校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只有热爱自己班级、学校、家庭的环境,才能以这份爱心,以更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去爱护全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3.充分而合理利用的资源观 对待资源的态度,一方面是节约资源,一方面是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期刊网。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恩施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世世代代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构筑的资源系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这个资源系统被破坏,恢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养成节俭的优良品德。自觉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草稿纸重复利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不赶时髦,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具,增强节约资源的地理意识。与此同时,建立更广博的资源概念,时间也是资源,珍惜时间,充分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同学也是资源,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交往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学校的各方面的条件也是资源,怎么样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求得自身充分自由地发展。有的同学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各方面的长进就比较明显。同学之间也会因为对自己身边这些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而使得“贫富差距”扩大。4.于己、于生态、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说,上游山区的人们通过砍伐树林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然而,他们往往没想到,因他们的砍伐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下游地区的河湖淤塞,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大下降,以至于下游地区的人们就要用数倍于上游地区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财富的代价,用于修筑防洪大堤,以及其他的防洪、泄洪设施。而一旦洪水泛滥对下游地区所造成的灾难,则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各个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构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而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则不是指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上,还给同学灌输如何实施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个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着自己在将来的社会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每个同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科素材丰富、生动有趣的优势,挖掘我们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素材,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在这些方面做学生的表率,比如粉笔的充分利用;讲台上粉笔盒的整理、粉笔灰的清理等等。这些小事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用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感染学生。现代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现代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公民。
本刊是集学术性与时政性、文学性于一身的综合性期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鼓励学术争鸣。
论文征稿范围:
以人口发展为中心广泛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人口、心理、伦理、教育、管理、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范围。
征稿要求:
1、文稿论点明确,无政治性错误;立论正确新颖,说理通畅,论据充分,资料详实,数据可靠。
2、来稿须在3000字以上,必须包括(按顺序):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及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投稿时间、作者简介。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请注明项目名称、编号。
3、摘要为对正文主要观点的概述,不进行价值评判,字数一般在2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在3-5个之间。
4、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略)、籍贯、毕业学校、工作单位、职称、学位,以及联系地址和电话。
5、注释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两个以上相同注释只标一个序号。注释序号用圈号,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所有引文务必核对无误。
6、注释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须按规范编排,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文献题名.刊名(外文期刊可缩写)[J],出版年,卷(期),起止页。
图书:作者或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作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
报纸: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2011年《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征稿、订阅活动开始啦!欢迎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热心读者踊跃投稿,积极订阅!杂志每本定价10元,全年120元!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是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彩、100页,大16开、月刊,每月15日出版,定价10元。国内统一刊号:CN11―5125/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6502。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是集学术性与时政性、文学性于一身的综合性期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鼓励学术争鸣。它在综合性的基础上强调专业性,杂志内容深刻,观念独到、新颖,是人口文化这个新生领域内的领头雁;全面推动人口文化研究往深处拓展;指引人口发展意识朝着更进步、更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引导社会新的生育观念与时代的需求和自然生态和谐一致,为提高中国人口素质和增强人口意识增添一枝新的奇葩。
主要栏目及内容设置如下:
人口资讯:国家人口政策,各地重大人口计生新闻。主要报道国家人口计生政策方针和计生工作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的重大决议等等。
工作动态:深度报道各地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有特色的计生活动等。本栏目注重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和成效,在国家和地方之间架一座桥梁,及时通报各地人口计生工作进展情况。
特别人物:报道社会上有影响、有突出成就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
队伍职业化: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进行队伍职业化建设所设置的专栏,包括全国各地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和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辅导。
理论探讨:主要发表人口计生专家关于人口文化的理论文章,人文社会医学类理论文章。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是学者和研究者展示风采的舞台。
生殖健康: 普及生殖健康常识和孕育知识。指导家庭进行优生优育,纠正社会上流传的不正确的或者落后的孕育误区。
两性故事:讲述发生在两性之间的爱恨情仇、生活故事。解析两性之间的生理困惑、情感纠纷。
英文名称: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1668
国内刊号:11-5646/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人口与发展》(双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兼有的综合性人口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