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7: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工程来源于生产实践,只有将该专业的知识紧密应用于实际才能更好体现该专业的价值。因此,主动与企业结合进行人才的培养,是地方性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一个较好的发展途径,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毕业设计为纽带,将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培养,教师的科研联系起来,使三方均受益。对学生而言,踏进企业做毕业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全面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提前感受踏入社会工作的陌生感,适应未来的工作。对教师而言,与企业合作,能更多地接触生产实践,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更紧密地服务社会,也有助于自己科研方面的发展。对企业而言,与高校合作,能较好享受高校的优质资源包括先进的理论、最新的成果,也有利于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
2校企联合培养的实施办法
湖北文理学院工业工程在专业建立初期,由于本地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对联合人才培养缺乏兴趣。为了主动适应工业工程专业的本质要求,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本专业以年轻教师为主的生力军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通过多次企业调研,初期免费为企业实施案例,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合作企业,每年均有毕业生到这些企业就业。制定了一些激励政策,如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80%来源于企业实践,对实践效果较好的指导老师与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2.1合作企业的选择
工业工程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制造业,选择合适的制造企业,是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培养能否成功实施有效进行的关键。首先应对当地企业进行定位分析,找准突破口。在企业的选择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选择和高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这些企业重视校企合作,重视技术研发,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2)要了解企业对工业工程的认知度,在企业的接触中要多宣传,推广工业工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了解工业工程,在初期可以免费为企业进行IE推广,现场改善。3)了解企业的生产状态和性质。不同类型的企业各有选择,如选择一些大批量定制生产和小批量多品种的混合生产的企业。湖北文理学院地处襄阳地区,工业企业较多,制造基础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中度高。工业工程专业在近几年中,主动联系企业,寻求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大部分课题都来源于企业实践,主要在本地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
2.2选题的研究
课题的选择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题目与专业联系的紧密性,二是企业的实际需求。尽量避免纯粹的理论研究类课题,特别是指导老师的理论研究课,不适合作为本科生的题目。选题时可以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进行考虑,也可根据指导教师、学生调研发现问题来命题。结合企业特点和本专业主要方向,工业工程专业近几年主要确定了以下几类毕业设计题目(详见表1):1)生产线改善、优化类题目。如“××轴承厂生产线平衡与改善研究”;2)质量管理类题目。如:“某生产线工序能力分析与改善”;3)厂区、车间物流规划类题目。如“××车灯厂××车间物流设施优化研究”;4)工厂管理类。如“某企业5S推进与实施”、“精益生产的在某企业的推广应用”。
2.3时间的安排
为了缓解学生考研复试、找工作等因素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矛盾。建议从第7学期中期开始就公布毕业设计企业和相关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并将初步任务书下发给学生,一并包含时间进度表安排表。任务安排上,重点任务尽量避开考研复试期和找工作黄金月。通常第7学期要求学生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复习相关知识。一般第8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在企业期间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工作,学生定期向老师反馈。
2.4做好过程指导与监督
学生在实习企业,由于时间较短,企业一般不会安排特别复杂的事情,通常企业会告诉学生他们存在的问题,或者想把某些方面提高,但不愿花费很大的人力去指导学生,尽管企业也安排了指导人员。这时需要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否则学生极易处于知道问题但无从着手的状态。因此,对实习过程的指导与监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学生实习中的盲目与茫然,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课题,制定严格的目标管理。精确到每一天,这样即使企业放松管理,学生也知道每天该干什么。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初到企业,新鲜感和好奇心都较重,很容易偏离课题方向。而一段时间之后,新鲜感下降,学生处于盲目状态,不知道干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学生不至于无所适从。2)要求学生主动去生产一线,多与一线工人接触。要多问,善于问。充分了解公司目前的现状,并做好记录。3)要求学生每周汇报总结一周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所需要的帮助。一般学生的潜力是较大的,初次完成独立的任务,给予一定的压力,给予一定的帮助,他们通常能较好地完成。特别是深入了解课题后,他们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并且常有创新,他们出的主意想的措施一旦得公司的认可,学生会感到很有成就感。故指导教师在前期要多指导,让他们尽早真正融入课题,到后期学生的自主能力很强。
2.5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企业完成的毕业论文其考核评价方式应有别于完全在学校完成的毕业论文。可采取由企业评分、指导老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指导工程师依据学生在企业的考勤、工作表现,对企业的贡献率等给予评分。教师评分可根据论文与任务书的符合度、工作量大小、论文的实用价值等方面评价。答辩小组根据论文的实用性、与专业知识结合性及现场答辩情况给予评分。在评价中注重论文核心内容和应用价值,淡化论文的写作及排版等。
3结语
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本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工业工程类人才,以工程的集成和创新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开始的理论知识、工程背景知识,到初步的工程认识、体验,再到基本的典型工程训练,然后到最后的实际工程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以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理念为背景,以先进性、综合性、开放性为特点,以培养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应用型本科为导向,通过机械、控制、环境、信息、管理、人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多层次(认识教育、基本训练、技能训练、综合创新训练)、多模块、柔性化的工程集成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一个集机电工程技术训练、电工电子技术训练、工业环境模拟训练、企业及工程策划与管理训练、科技创新制作与综合工程训练、对外服务与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工程集成与创新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体系。工程集成的研究体系包含:(1)应用型本科、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内涵,(2)面向应用型本科工业工程类人才的工程集成与创新的知识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3)工程的集成与创新工程实践体系和能力培养研究;(4)教师的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能力体系研究;(5)工程的集成与创新企业实践与训练基地建设研究;(6)以管理工程人才的工程集成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体系如图1所示。
2.工程集成的教学体系构建
针对沈阳工程学院的行业背景,以制造业和电力行业为对象、工程技术为支撑,培养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制造领域复杂问题能力强,能将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理论、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初步形成基于工程集成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整体框架基础上,形成了以工程集成为核心的课程程体系,公共基础课有高等数学(一)和大学英语(一);专业基础课有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工程基础四门;专业课有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质量管理四门;工程技术有CAD制图、工程力学、生产工程基础、机床电气控制、电力工程五门;形成了管理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为基础的工程集成课程体系。主要实践环节有工业工程基础实验、生产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实训、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突出了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并在选修模块中形成了制造企业运营管理方向和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方向两个模块,进一步促进和加深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将工程能力培养与就业相结合。
3.结束语
(一)课堂内容的呈现形式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容量的增多,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时,笔者建议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设备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工业药剂学教学中具有如下优势:1.可直观、生动、形象地模拟生产过程,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工业药剂学涉及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一些制剂制备过程、制剂设备操作等,传统的语言和图片描述都较抽象,往往是教师费很大力气讲解,而学生们仍旧无法理解掌握。应用三维动画则可形象、生动地演示动态过程,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性认知。2.交互性强。传统教学提供给学生的刺激较为单一,而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需要给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实验表明,[3]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同时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表达内容的70%。因此,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仅能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课堂上参与和交流的机会。另外,课堂上应拓展教学内容,以增加信息量。近年来,药剂学发展迅速,新剂型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此时,如果拘泥于课本,学生学到的内容往往比较滞后,无法了解当前医药行业的发展,这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课堂互动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一些内容。而工业药剂学的内容本就繁杂,若满堂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沉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利于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由灌输式的教学改为启发、参与式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例如讲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剂型和工艺,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剂的处方、设计方法和制备过程等内容,课堂上再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教师和其他同学则通过旁听和提问的方式参与。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堂内容的考查以往每当课程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布置课后的思考题或习题等,这常常会导致同学之间抄袭现象的发生,教师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此,我们以实际生产中涉及的综合性问题设置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查阅资料,自己去解决,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种考查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的知识,效果良好。
二、实验教学篇
工业药剂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理论知识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实践,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所以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既有验证又有巩固的作用。
(一)实验内容传统的工业药剂学实验内容通常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按照已有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依葫芦画瓢,不太需要思考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一些调整,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重视综合性实验,辅以设计性试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是实验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4]为避免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出现重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忽视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偏向,弥补验证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在问题导入式实验教学法、示教系统演示性实验教学形式及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三个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夯实基础。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和相关课程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锻炼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较高层次的教学实验,能对实际科学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这类实验是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延伸,具有综合性、典型性、探索性和部分设计性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查找和阅读各种参考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行选择实验仪器,独立地操作、测量、观察和记录实验的现象和数据,研究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完成实验,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虽然设计性实验的周期较长,又容易出现失败的结果,但却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所必需的。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教师首先应选定合适的实验题目,根据实际的实验经费条件,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开设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性思维。
(二)实验教学形式在实验教学的形式方面,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每做一项实验之前,学生都须提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都必须做出相应的书面汇报。实验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定为平时的考核方式之一。这样做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内容的展示方面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态演示可直观地剖陈实验过程的基本原理。再次,由于实验室设备与药剂工业生产设备差别较大,进行实验室教学时还应结合相应的工业流程进行讲解。
三、课外教育篇
工业工程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工业工程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具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常规模式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按时序设置课程,追求本科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这种设计模式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应将学科知识体系与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融入必要的实践教学,把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充分地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校作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对本科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极其重视。2014年,结合山东省名校建设和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多方调研,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通过引入具有一定优势的机械和土木建筑等工程基础技术,形成富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工业工程理念和知识对生产型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以及创新,能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科研与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人才。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业工程专业,其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我们强调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但重视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要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突出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各类教学环节,强调解决最短时间上岗的问题,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晋升和相近岗位迁移的职业能力。实践环节是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工业工程(工科)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必修环节,对实现职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2当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实践环节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前在各高校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都有课程设计、各类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具体内容上由于专业定位和学校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实验过于侧重验证性
实验在开设的课程实验中,多数仍然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比较低,各门课程的课内实验,仅依附于课程内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从实验中开拓创新。
2.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理论不能联系实际课内实验和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均采用统一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方案,按步骤进行,缺乏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所设计的方案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3实验设施不够完备
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在工业工程本科教育中,对于实验室建设方面明显投入不足,仅能够保证基本的专业实验。对于强调实践性的工业工程专业,因实验设施设备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4实践、教学分散
不成体系以我校为例,仅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3门核心课程的课内实验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人因工程2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部分需要课内实验的核心课程,例如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等,都没有开设课内实验。虽然开设了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但由于实习单位生产情况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实习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不能很好地参与生产实践。对于定位于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院校,还存在毕业论文过多的情况,经常出现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进行写作,缺乏实际背景的现象。这些缺乏联系,过于分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更缺乏综合实践的课程,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3基于职业发展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必然是在企业中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高技能,又具备能为整个职业生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的职业素质。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构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目标的达成。我们通过梳理核心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按照从“课堂案例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综合实训-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的路径,辅以课外活动竞赛等构建三部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工程技术实践部分,由于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在强调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工程技术实践。我们设置机械电子与控制和土建施工两部分工程技术。实践部分分别包括机电控制PLC课内实验和土建施工电子制图课内实验,设置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以及金工实习。专业核心实践部分,在理论课堂增加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梳理,重新规划建设了实验室,开设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14学时,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12学时,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验16学时,质量管理工程课程实验6学时,精益生产课程实验4学时,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24学时,并且在课程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开设开放性实验,由学生利用实验设备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在开设课内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设施规划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同时,开设工业工程综合实训。此外,我们把生产实习放在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之后进行,以便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更具针对性。我们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仅允许极少部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绝大多数学生要求采用毕业生设计形式完成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以毕业实习了解的实际企业背景,寻找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的方式进行解决,或者模拟进行产品的组装线设计或生产系统设计。经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16周的强化应用训练,可以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便于提高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需要,为职业发展树立良好的开端。考虑到部分中青年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工程背景不足,我们聘请了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实践指导教师。通过他们的指导,可以拉近教学实践过程和企业实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培养的工业工程毕业生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课外实践部分,我们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结合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竞赛对科学素质的锻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以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应用大赛,使学生真正感受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对于大四学生,鼓励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第三方评价。
4结束语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三个课程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与设计知识、技能相关的专业任选课程群构成,包括学科选修课程、跨学科选修课程等,具体创新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和专业能力需求来培养专业能力,开设相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使教学设计以人为本,充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按照设计学大方向可开设产品造型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等;也可以只针对工业设计专业进行细化,分别设为汽车造型设计方向、机械类产品设计方向、家具设计方向等,从而培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与工程师沟通,进行产品的创新性设计,具有工程素质、造型能力、市场意识三者协调统一的工业设计人才。
2.整合课程体系,立足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新构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分量。根据本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机械类课程设计与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实物模型制作、设计竞赛、毕业实习等模块。
3.丰富选修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可以开设“设计管理”“公共设施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模具设计”“产品摄影”“产品营销学”等选修课。
4.增设创新实践学分模块,鼓励学生利用开发第二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大学生竞赛、职业证书考取、创新团队训练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起到推动作用。
5.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学生通过经典设计案例研讨发言、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讲解、个人设计方案演示讲解、产品实物模型制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创新能力加分等多种形式形成综合成绩,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学生学习情况。
二、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多样化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手段的主体,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业大部分课程都应采用多媒体授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演示、实例讲解等教学方法,专业课大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真实设计比赛和科研项目带入课堂,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机制创新
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型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工业设计专业还可以采用导师制和工作室制,这种教学体制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方式是以导师课题或工作室工作内容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培养过程创新
为了适合社会需要,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工业设计专业可以采用工学结合“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内进行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生产性实训等,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该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根据校内教学条件和实训基地的师资条件以及生产状况,统筹安排教学实施计划,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划分为“3”和“1”两个阶段。
五、结语
关键词: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是使立体形象有组织和有秩序地进行排列、组合、分解。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设计原则和形式,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形式的法则对立体构成的学习有积极帮助。
一、立体构成的形式美三原则
整体性原则。整体之美大于局部之美,首先思考的是宏观形式和结构,陷入细节就很难把握整体。时时把握整体的设计观念,防止局部喧宾夺主,这和素描的学习的原理相通。整体构思原则是立体造型的成功关键。整体性是指在内容和形式上,构成的各元素之间有着关联,任何构成元素单独的视觉意义必须被控制在整体的视觉之下,局部只有在整体的关系中才能被认识。设计者在考虑构成中的每一种元素时,都必须在一个宏观思路中去思考,整体原则是三大构成都必须遵循的。
简洁概括性原则。在形式设计中要简洁明确、概括洗练,达到整体效果,使形式生机勃勃。只注意数量,不注意质量的堆砌只能是错上加错。力求用简洁单纯的方法来完成整体的塑造。中国古代的宋瓷就是简洁概括的典范。
主从性原则。元素有主导和从属之分。主从不分会导致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的混乱。尤其是处理强对比要素时,须使一方有明显的优势,才能求得整体的和谐。同样的,立体形态的视角的主次关系也必须明确,任何一个建筑或工业产品都有一个主视面,造型才有整体秩序美。
二、统一和秩序
统一的形式法则的功能在于将造型的各个元素秩序化,使得整体的造型要素彼此产生关联而形式富有秩序,产生单纯而和谐的美感;秩序是理性的组织规律在形式结构上所形成的视觉条件。秩序的特质取决于规律的模式,规律越简单,整体效果越严整,规律越复杂,整体效果越活泼。在形体的组织结构上,还要注意秩序的变化。统一中才能找到更好的秩序。
三、重复
相同单元的反复能产生严整而富有秩序性的统一感。相似单元的重复能形成统一中的变化;相异单元的重复能够形成变化中的统一效果;重复的原则必须寻求适宜的规律,以把握适当的效果。重复构成的特点:视觉现象秩序化、整齐化,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四、对比与和谐
对比指立体形态以对比方式衬托出彼此的特点,使彼此的个性更加明确、强烈、同时增强形体对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效果。对比,造成富有生气、活泼、动感的造型,元素间的差异性是对比的根本。缺乏对比就没有活力,失去运动感。
和谐,指立体形态间的共性大于个性,求统一。一味强调对比,导致元素间的冲突加大,全局难以控制,带来整体的关系模糊。设计师协调统一形态构成的各个要素。对比与和谐是相辅相成。是对立的统一,立体构成从许多方面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不同形体呈现不同的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几何形体,各种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他们之间的搭配都容易找到整体关系,由于都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容易对比与调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古代著名建筑运用了几何原理,金字塔、太和殿,罗马角斗场,无不折射出几何形体的对比与和谐。设计师的成功地将几何形状从属于基本形,使基本形特征得到强调。
实体与虚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遵循和谐之美。实体与虚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又独立存在。实体是客观的,它存在于虚空中;实体和虚空很难彼此独立存在。虚空不同的内容和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空间情绪。老子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立体造型的色彩关系需要追求和谐。天然与人工材料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关系,给人以各种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形成调和关系则产生秩序感。立体形态的色彩在不同的光照下构成不同色相、明度和纯度对比,人的色彩感受中伴随着心理活动,出现冷暖、进迟、轻重、厚薄、扩张与收缩、动与静等感受。利用色彩对比可取得和谐的效果,也是进行变化的重要方法。任何对比色相都可以通过改变纯度、明度、面积、比例取得对比与和谐。
五、对称
在立体构成中,任何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右或多面均齐就称之为对称。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对称的现象,例如动物、飞机的双翼、植物的叶子等。人们在观看这类形体时,对称形式美感往往会给人带来感官的满足。对称形体使人有安定感觉。
视线在两边之间来回游动,最终视点落在形体的中间点,获得视觉上的愉快和享受。对称形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我国古代建筑和器物无不追求对称之美。
欧洲的历代宫廷建筑、纪念馆等是对称建筑的杰作。建筑物中心轴线两边的形和体量相同,强调对称的中心,安定、庄重感油然而生。形体越复杂越要强调对称性,否则有不安定感。意大利建筑大师帕拉迪奥的圆厅别墅之所以采用对称形式,是为体现庄重之感。简单的形体也要强调视线的对称。柯布西耶的萨伏耶别墅,形体简洁明快,正立面有5根立柱,刚好获得对称的效果。复杂的形体,运用综合方法体现对称性。通过不同形体的组合和连接、并将某些部位形体加以变化和强调可获得丰富的对称效果。
六、平衡
在视觉形式上,不同的色彩、造型和材质等要素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将引起不同的重量感受;如能很好的调节到安定的位置,即产生平衡状态。对称平衡是指造型空间的中心点两边或四周的形态具有相同且相等的公约量而形成的安定现象;非对称平衡是指一个形式中的两个相对部分不同,但因量的感觉相似而形成的平衡现象。
七、比例的形式法则
在立体构成中它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数比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自然界的万物中和人造之物自身存在着比例,不同性别的人体比例不同,不同年龄的人体比例不同,这些都可以从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中找到端仪;比例幽雅的工业产品的造型,受大众青睐。简洁明快的比例更容易被接受。具有简单的比例的形态是优美的,经得起历史检验。西方优秀的古典建筑的设计都表现出简洁的比例关系,柯布西耶继承了这个传统,在著名的《模度》一书中,阐述了他的比例观念。
基本比例关系有3种,固有比例、相对比例、整体比例。固有比例:一个形体内在的各种比例:长、宽、高的比例。相对比例:一个和另一个形体之间的比例。整体比例:在整体空间中,组合形体的特征或整体轮廓的比例,应该尽量让每个视角看起来都不是很乏味。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观察。要注意3种比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达到尽可能和谐的状态。
比例和尺寸关系密切。尺度是单位测量的数值概念,规定形体在空间中所占的比例。人们感觉到某物大,这是指在规定的空间中它占去了大部分空间。一个物体的超过规定的体量,会将其他物体的空间挤压,使各个元素在空间中失衡。立体空间构成在整体体量上的大小和各元素的尺度也须要考虑。构成体的体量与材料的运用是有联系的。在体量的规定下,材料规格上的考虑也有着相当的意义。
八、节奏
其实,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设计。现在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褊狭得很,仅仅把它当成是造型设计,所以它自然要去跟工艺比较,中国工业设计师基本上都是一个外观造型的设计。手机卖得这么火,其实换来换去是外观。方案是人家的,专利是人家的,我们只能去换颜色换外壳。我们只是在给产品整容,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工业设计实际上讲的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设计活动。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大分工,专门有人研究市场,专门有人研究营销,专门有人研究技术开发,专门有人研究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个时候,设计被分离出来了,这时候的设计叫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带给企业巨大的效益。工业设计在一件产品的价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为它是蕴含在里边的,是一个软价值,它的含量是文化价值,是国家的机制、水平能力的一种体现。国外有些类似的比方,如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当然也不是很精确的:企业里如果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带来了效益的话,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是它的5倍。如果投入1000美元,在设备上带来的效益是百分之十的话,那这1000美元投给设计带来的效益将是百分之七八十,至少百分之五六十,因为它附加值高,利润高。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早在20年前就说过,英国可以没有政府,但不可以没有设计。英国的成功主要是靠它的设计带动的。设计带动企业发展,是知识经济的必经之路,就是要有知识产权和发明,而我们国内很少有发明,大都是模仿和改良,所以下一轮的竞争就尖锐了。而中国现在连设计师的职称都没有,国家的职业划分里美容师、按摩师都有,就设计师没有。
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专业。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创造的成果要能充分适应、满足作为"人"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因而工业是设计也是需要"再设计"的专业。
工业设计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的科学"。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业设计能力。其原因一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引进---仿制---批量生产---再引进---再仿制---再批量生产,简单的循环,缺乏自己的再创造。在现代工业产品中,极少属于我国首创。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统购包销,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也不需要工业设计。
近20年来,我国工业设计事业有了很大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初,大专院校开始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现在,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有的大企业也相继成立了工业设计部门,工业设计已开始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初见成效。由于工业设计的推进,导致企业产品造型多样化,但从社会总体看,工业设计在我国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还未能像发达国家一样,用极活跃的"生产力"创造出高效益的"产业"。大市场概念的实质不是以"造型"设计为主,而是以"服务"使用者为"本"。
因此,工业设计的真正任务,是对新生活方式的需求进行目标定位、研究分析及由此确定的概念设计。这一主导方向就为接下来的工作找到了很好的出发点。目前"以销定产"的"小市场"机制,迫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一窝蜂"、"价格战"漩涡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工业设计这个方法论,所以未能在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中乃至"品牌"、"质量"概念中,真正将"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目标作为企业盈利的根本条件,而只抓"硬件",技术、加工质量、广告、营销和企业形象战略等这些手段。不抓根本市场定位,市场目标差异化战略,即不抓工业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失去了目标,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最终,企业的竞争只停留在低层次上。
举个例子说明其中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韩国道路,通过自主开发,发展民族工业,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一条以拉美国家为代表,走合资道路,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而我国比韩国早生产汽车十几年,几大汽车集团公司至今基本没有自主开发轿车的能力。与外商合资的汽车企业愈来愈多,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到中国来合资了。
最重要的,还是利用我们的技术打响我们自己的品牌,发扬民族工业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工业设计。在自主品牌时代,设计将成为商业策略的一部分,设计策略将成为企业策略的重要部分。设计也许能够在这一时期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汽车已不仅是单纯的代步机器,这一观点早已得到印证。上世纪初,福特的T型车曾经横扫全球。坚固、简练、平民化的低价位以及一成不变的黑色,所有这些使福特固执地认为T型车会成为人类交通史上的终极机器。福特显然没有预见到,当汽车变得随处可见以后,人们对它的要求就不会再只是一台简陋的交通工具,而更需要新颖的造型、精致内饰所带来的更高级别的享受。通用汽车的斯隆则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趋势,在他的领导之下,通用汽车创立了通用技术中心以及美术色彩组,不断推出迎合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的新车型,再辅以精明的销售策略。
由于为时尚早,我们对这种策略型的工业设计认识上不可能十分清晰,但是有些趋势我们是可以估计出来的。一是产品形象识别成为可能,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也将体现在企业的所有产品家族成员中;二是设计的对象会有所拓宽。中国的传统向来重有形之物,轻无形之事。其实事与物同等重要,产品和服务一样值得重视。企业不光销售产品,还销售服务。既然有产品设计,为何没有服务设计?无形之事将成为未来的设计的重要对象。再将目光向远眺望,体验设计也不是没有可能。三是设计方法上将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将来自更广阔的领域。
据县经贸局最新统计,今年1-9月份,临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7亿元,利税7.2亿元,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7.3%、43.5%、55.1%。
这其中的奥妙,就是大项目建设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牢固树立抓工业经济就是抓财源建设的理念,把大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培植骨干税源的重要措施来抓,10大骨干财源项目和30个重点财源项目进展顺利,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时至今日,这些大项目正在悄然改变着全县工业的整体品味和档次,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有力支撑,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结构调优,产业层次提升,是我县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带来的“高”效应。临朐境内石灰石、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为了把“包袱”变财富,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我县抓住国家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的有利时机,与国内第二大水泥集团山水水泥联姻,投资10亿元上大水泥项目,建设两条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项目完成后,销售收入将达10亿元,利税1.5亿元。项目建设同时,通过等量淘汰,我县关停了6家水泥企业,13条立窑生产线,使我县的水泥生产一步跨入了高产高效环保的“国标”行列。山东气缸套公司与成都银河动力有限公司通过联合重组,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会实现“三年三个亿,五年五个亿”的目标;投资5.5亿元的燃气热力集团城市煤气升级搬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20亿元,利税3.16亿元,这些大项目的建设完成,改变了企业自身命运,提升了产业层次,经济结构有了质的优化。
产业链条拉长,是大项目拉动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效应。临朐是农业生产大县,尤其是畜牧业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投资3000万美元新上的合隆羽绒制品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羽绒制品40万件套,实现年产值400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它的建成极大地推动全县畜牧业特别是肉鸭养殖业的发展,让千家万户走上致富路。总投资5亿元的华建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0亿元以上,它的建成,使我县已负盛名的铝型材、不锈钢特色优势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链条得到加长、拉宽、增厚。
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是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带来的“远”效应。山东秦池酒业公司将白酒原料发酵由稀醪改为浓醪,将酒精生产中的糖化工序从间断糖化改为连续糖化,改造沼气发酵罐,增加沼气产量,用于发电、烧锅炉等,使每吨酒精耗煤下降到400公斤,年可增加收支150万元。我县通过严把新上项目关、鼓励技术创新等形式,充分挖掘企业潜力,让起点高、规模大的大项目建设吹响节能降耗的集结号,全县节能降耗效益明显。
为了保持大项目对全县经济拉动的持久活力,我县按照“储备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效”的要求,制定出台了《企业技改及新上项目投入激励政策考核认定办法》,一年两次对项目投入、进度以及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进行考核认定,并根据考核结构进行奖励,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同时,落实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服务联动和政府提速,实行包靠项目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强力突破。县级领导全部挂厂联项,一线指挥,随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职能部门也靠上服务,把为重点项目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优势力量,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形成服务重点项目的整体合力。
如今,全县重点项目群体迅速壮大,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工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工业总量仍然不大,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然偏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当前,我县的传统工业仍面临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投入严重不足。一是项目投入总量小。今年我县虽新开工项目200多个,是去年同期5倍;项目资金投入30多亿元,但从全市来看,仍低于其它县市。二是大项目仍然偏少。今年工业新上及技改项目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0余个,过5千万元的项目10余个,过亿元的项目5个,而全市投入过5千万元的项目300多个。下一步招商引资的重点应是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三是产业化龙头项目少,且大部分规模偏小,规模拉动效益不够明显。
产品结构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问题,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次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少;平销产品多,畅销产品少。据统计,在全县30种重点调度的产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企业产品结构趋同,比较优势和协作优势不明显。
另外,企业体制活力不足、经济发展软环境仍受到制约、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仍然存在,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我县工业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大项目的落户和发展。
目前,传统工业仍占我县工业的主体地位。要实现我县工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必须围绕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高新技术和外向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项目,加快行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今年及今后几年,在确保工业主经济指标两位数增幅基础上,争取更高更快的发展速度。着重发展轻工、纺织、化工、建材和机械五大行业;重点培植收入过5亿元、利税过500万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发展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一批大的骨干企业。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工业首位意识,把抓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抓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立县的核心和根本,采取更有力举措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进一步分析形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把握规律,不断创新工业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没有工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就没有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牢固树立发展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和产业高端化的新理念;牢固树立只有高投入上大项目才有大发展的新理念;牢固树立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理念;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新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开放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