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47: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长辈消费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产生根源的分析,探讨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进而探索挖掘了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及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重视以“孝悌”、“忠义”、“仁爱”为主要行为规范,以父母兄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集中体现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父母、兄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传统经济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在我国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家庭经济体是儿童接受教育及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儿童从父母等长辈那里受到勤劳、俭朴品质的教育,并且学到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可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的决定因素。
其次,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封闭循环,自给自足。在家庭中,由于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家庭存在的保障,生活由生产所支配,并服务于生产。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是直接统一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活动是吃、穿、住和劳动。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得以体现。古人传授给儿童一生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生活技能和要领。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我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直接条件。
第三,传统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讲求“忠、孝、义、仁、礼”等伦理纲。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在家庭与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把家族视为枢纽和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服从于“齐家”,“齐家”又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对儿童的教育是首先着眼于“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而且通常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1.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的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它集生育、生活、生产的功能于一身,整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数个分散的家庭为基础的。可以说,家庭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维护家庭的利益是家庭成员的重要使命。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也接受着这种观念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讲究儿童的“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与感情上的陶冶”三个环节,把加强“知”、“情”、“意”的修养与锻炼作为儿童德育的主要内容。
2.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孔子提出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后来的颜之推提出,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要用仁孝礼义来要求他们,当儿童知道了颜色,懂得了喜怒之后,便要开始教育他们。这一原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并且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它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后代。
其三,维护家庭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要主动地维护家庭与集体的利益,要做一个“仁孝”的人。要志存高远、孝顺长辈,要维护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家庭、集体的利益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时,个人利益要主动地服从整个家庭、社会集体的利益。
3.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其一,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史称康熙皇帝教子严格有方,为家庭教育中的楷模。他要求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正是这种严格教导、杜绝溺爱的家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由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观形象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应“行不言之教”。父母兄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儿童,这种榜样教育的效果胜过言教。
其三,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处理家庭教育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古人用“严父”和“家严”来形容父亲,用“慈母”和“家慈”来形容母亲。而司马光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就是指父母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三、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1.要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其他教育的问题。反观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重视智力开发,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孩子将来的发展就好,结果造成有些孩子“高分低能”,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眼光狭隘”毛病;还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加强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幸福。
2.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借鉴和利用。对于儿童而言,终日与父母相伴,父母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要牢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3.教育儿童应磨练其意志,锤炼其情感
清代名臣身居要职,家庭富足,但其对子女要求却是异常严格,不搞任何特殊。认为,现在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多在困境中磨练,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苦。尽管平时常年在外,但他会定期给儿女们写家书,通过家书来教育子女,即著名的《家书》。后来,的子女们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然而,溺爱式的教育,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儿童意志的磨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意志一般比较薄弱,情感淡泊,遇到困难往往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害了孩子。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关注其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儿童意志的磨练和情感锤炼,唯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长大后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汪凤炎.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1998,(6).
春、秋天时,适合待在宿舍里,一边读书,一边聆听苏格兰民谣,偶尔凝望窗外的满天飞絮或缤纷落英。
夏季时,街衢巷弄中人声杂沓,剑河上笑语流漾。假期里,学生大多返乡过节或出国游历了,学院里寂静非凡,适合在书阁里读书写字。运气好时,偌大的古楼从早到晚都是你专属的。
而隆冬之际,在宿舍研究不免孤寂,书阁又嫌晦暗阴郁。这个时节,最适合拣一家咖啡馆,点上一杯热巧克力,再切一块蓝莓蛋糕,在音乐、人声、咖啡香与书本交织成的浪漫故事中,消磨一下午的光阴。
剑桥市中心有许多咖啡馆,各有特色,也吸引不同的客群。观光客、上班族和学生喜爱的Starbucks、Costa和Caffè Nero,自然是一应俱全。Waterstones附设的咖啡馆流淌着书香,光照熹微,不失典雅。小巷子里,也不乏当地人经营的吃茶店,这些店的手工蛋糕、饼干和汤品尤其诱人。
我最喜欢的Marks & Spencer咖啡馆,空间宽敞明亮,不播放慑人心神的音乐,也没有消费时间的限制,适合习惯缓缓读书静思的人。Marks & Spencer提供许多精致的食物和饮品,顾客约八成是六十岁以上的英国老淑女和老绅士,几乎没有观光客,年轻人也不多。在里头可以随意聆听阅历丰富的长辈们对话,并且分析他们的腔调和用语 。
负笈剑桥的这一年多,在咖啡馆遇过许多逸事。
曾经在Mill Road的Costa听到英国妇女高声谩骂,以英文来说,那种污秽的程度是我前所未闻。坐在我对面的老太太放下纸笔,目瞪口呆望着我,仿佛想问发生什么大事。
曾经在Starbucks一边读书,一边记录耳边响起的“爱”的词句,例如“Lovely”、“Thank you”、“Give my love to Mary”。
曾经在Marks & Spencer,有一位年约七十的女士,因为发现一件没人顾的行李而大惊失色,立即把杯盘端到最远的座位,并呼唤店员上前处理。结果证实是虚惊一场,行李的主人只是去了洗手间。
当然,咖啡馆里也有“小确幸”(“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
论文关键词:逆反 青少年认知 情感意向
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内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对立,是一种以“对着干”为基本特征的心理行为反应。逆反心理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并在其成长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也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父母子女关系是否和谐、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对逆反心理实质的研究与讨论很有必要,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角度对逆反心理进行阐释。
一、认知是逆反心理的思想基础
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认知体系,决定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基本态度。当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体系的基本理念相冲突时,主体必然产生对外部刺激的否定性的评价和态度。逆反心理的产生也受认知体系的影响。但是由于逆反经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于是很多人会忽略其中包涵着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大概念。
比如家长跟孩子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讲“粮票的故事”,并要求孩子向自己学习。孩子就会不乐意,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些,现在主张的是搞活市场,拉动内需,都像你们那样,经济还怎么发展,有的家长跟孩子说攒钱,积少成多的道理,要求孩子不要今天用明天的钱。孩子却会说:“今天用明天的钱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还会说:“能用银行的钱,那才叫本事。”我们看到父母与子女在一些问题上似乎就是谈不到一起去,他们总是持有不同或者根本对立的观点。而细究一下,不难发现这种差异的背后实质反映的是两代人消费观念的不同,是认知的差异。长辈一般都经历过物质生活短缺、供应紧张的年代,他们思维中更多的是“省”的概念。而当下许多青年人根本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从小时候开始,父母也是尽力满足他们一个又一个需求,“省”便不知从何谈起。可见,年龄的代际差异是导致孩子与长辈认知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分歧又会间接或直接诱发逆反心理。
认知差异除了受年龄差异的影响外,还受其它因素,如职业、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文化结构等面的影响。具体就逆反心理而言,生存环境的不同是造成认知分歧的另一个主要因素。长辈(家长与教师等)一般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接触较多,孩子主要是学习,生存环境相对封闭,接触人群比较单一,虽然有些青年人20多岁,走上社会,但他们对社会了解的时间毕竟要短,社会化程度也低。所以,孩子对周围人与环境的认识较大人更简单、美好,而大人则防范心理更重,想得更复杂。比如一位学生叙述的和几位网友去北京的事情,“本来很高兴的事儿,可是和家长说,他们就拼命反对,说网上骗人的多了。太危险,不能去。我解释说其实是见过面的网友,都是大学生,可他们更讲我瞒着他们和陌生网友见面,被人骗了都不知道。最后我还是坚持去了,妈妈天天给我打电话,烦得我就不接。可我觉得这次北京之行给我锻炼很大,更独立、更自信了”。笔者并不想对此案例做具体分析,只想以此说明家长与孩子生存环境的不同对认知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 二、情感是逆反心理的助推器
逆反心理与情感的关系不容忽视,情感对于逆反心理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而言,否定性的评价会引发否定性的情感,否定性的情感又会阻碍人对被否定的对象客观、理性的思考和评判。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学生叙述了他曾经作为“差等生”的经历:“我开始成绩还不错,后来突然觉得老这么学啊学的,没意思,于是就不听讲,还捣乱,成绩一落千丈。老师老是批评我,拿我作反面典型教育人,爸爸妈妈也说我不争气,我一听就更不想学了。反正你们都这么看我。后来,初二那年,我想退学,收拾了东西刚走到校门口,就看到英语老师。她了解了情况后,对我说:‘你在我眼里一直都是个积极上进的学生。现在怎么放弃了呢,如果坚持下去,我想你会有好的结果的!’她又帮我把东西拿回教室。不知道怎么了,她当时那么一说我就哭了,可能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肯定我。”这位学生的描述很有代表性,也很好地说明了否定性评价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许有的长辈认为批评也是为他好,他做得不好难道我要表扬他吗,笔者并不反对批评教育,但是批评也需要理性、合乎情理与适度,更需要关注到孩子情感接受的能力和程度,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给孩子造成反感,那么,双方的心理距离只会越走越远。
有些长辈与孩子产生差异后,总会以为自己是对的,也总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希望将这种观点加之于青少年一代。他们或许认为这是对青少年比较负责的态度。这种立场,在青少年那里往往会起到相反的结果,特别是当他们知道长辈们做法其实是错误,而长辈们却以某种权威拒绝承认时。笔者听到一位学生如是说:“我记得当时是因为作文题目的涵义和父亲争执,开始就是讨论问题,我们意见不和,然后他就提高嗓门,说我的观点是错误的,还说我性格辈。结果那次作文比赛我得了个二等奖。回来后,我告诉他,他说你们老师也错了。我当时就想,我们都错,就你对了,以后他说什么,我都不听。”这位学生开始并不逆反,她对其他人也不逆反,但是唯独对她父亲。这是由于情感上的负体验使得她把抵触情绪泛化到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以至于在不管说得有没有道理,先抵触了再说。因为她心理上不接受别人,她在感情上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反应方式。
三、行为意向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形式
知、情、意是统一的,每个人的认知体系、情感态度最后都会表现到处事行为上,认知上的不统一,情绪上的负性体验,在行为意向上就必然表现为抵触和逆行。而且由于青少年往往处于被教育和被管束的地位,在说理方面无法与教育者抗衡,因此他们多以行为的反向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出现了有些青少年,因为对长辈的某些要求的反感和抵触,就故意采取与父母、教师要求相反的作法,即是逆向行为意向的典型。
显然,逆反心理是发于认知表现于行为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反应,而逆反心理多发于青少年,是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人生经验的缺乏相关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行为有些是不合理,于他们的成长不利的,但一味地去责备、批评是不起作用的,甚至会使他们变本加厉;而放弃管教,任其自生自灭则是消极和不负责任的;随你听不听,一味地说教也是够不明智的。
关键词:中国式,教育,缺失
一、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贯穿和影响着人的一生,从出生的启蒙教育到走入社会的经验教育,方方面面都有家庭教育的影子。论文参考网。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30年后的今天,“中国式”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凸显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1、过分重视“智”的培养,轻视“德”与“劳”
在以考试论成败的环境中,家长自然而然的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重要标准。要求孩子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孩子人格及品德养成的教育,对于孩子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处在次之又次的尴尬位置。家长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格上和品德上有什么缺陷,且品德与人格又属于性格养成中隐性的一面,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对于孩子的行事作为也很少有时间过问,只要没有太大的失误,家长往往也就听之任之。此外,对于孩子劳动能力的锻炼,家长们会替孩子完成所有可以代劳的事情,让孩子将所有精力一心一意放在学习上。家长常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了。”除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包办。这样就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学习成绩可以代表一切,成绩好的孩子即使冷漠自私,也不会受到任何指责;第二,在成绩就是一切的衡量标准下,成绩不好的学生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对父母的要求产生抵触心理。
2、过分溺爱,造成个性偏差
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使得孩子在家庭中成为众人呵护的对象。这就出现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物质要求过于容易满足,形成了孩子坐享其成,不愿付出努力的心态,也让孩子容易养成奢侈的消费观。在对80、90后消费观的调查中,经济性、实用性已不是他们消费的主要依据,而是更注重审美性。第二,父母和长辈过分宠爱,使孩子变得自私,不知为别人着想,缺乏约束,任性骄纵,不懂得尊重人,缺少协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很多孩子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跟别人交流感情,现实朋友很少,在网络虚拟空间却朋友成群,原因就是虚拟空间不需付出真情,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第三,很多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由父母代劳,导致孩子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在多次与国外联合组织的活动中,我国孩子自理能力是最弱的,离开父母,往往不知该如何生活。过分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不懂得如何解决,也不愿意付出辛苦度过难关,在处理不了的情况下,常常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3、重视身体素质,忽视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的好坏是有形的,而心理素质的好坏则是无形的。显性的因素得到了家长的重视,对于孩子成长更为重要的隐性影响因素却被家长忽视了。家长关爱孩子,无微不至,孩子的身体从发育成长到头疼脑热都牵挂着父母的心,时刻成为父母关注的对象。但是孩子心理建设的好坏却很少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很少去了解孩子喜好什么?爱做什么?思考什么?害怕什么?排斥什么?是否能够面对挫折?是否能够承担责任?是否懂得沟通协作?是否具有自控能力?是否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家长慷慨的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对孩子在饮食上肉蛋奶的营养搭配十分合理甚至了若指掌,但却忽略甚至逃避了情感及思想上的沟通。在中国几千年传统中重视身体健康多于重视心理健康。身体的成长可以通过食物的营养来补充,而心理的成长需要精神的慰藉来呵护。在中国家长的意识中身体上的疾病到医院就诊很正常,而且必须去治疗。很难想象自己的孩子会得心理上的疾病,真的有了心理问题,也往往讳疾忌医,将看心理医生看做是件丢人的事。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孩子的身体素质往往很好,而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往往很差。
二、中国式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成为“中国式”学校教育千年不变的标准,通过考试获得高等学府深造机会似乎并不能完全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接轨,“高分低能”成了中国式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升学率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指标
从入学起,孩子就必须面对各类考试。分数高低成为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为取得好成绩得高分,很多孩子不得不放弃游戏时间,投入到各样的补习中去,熟悉纷繁复杂的习题。此前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越来越被人忽视,重视升学率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关注的焦点。原本开设的美术、劳动、思想品德这些与中考、高考升学率无关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形同虚设。重视素质教育与减轻课业压力的口号虽然喊了多年,但始终难以与升学率相抗衡。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家长并不希望通过缩短授课时间来减轻学生负担。学校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升学率,取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只能通过改换明目来保证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作为孩子为了能考一所好大学,满足家长的期待,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前途,同样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大学校门的“宽进宽出”
1999年高校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趋向大众教育。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校门也不再那么难以企及。原本“严进宽出”的高等学府,在放低门槛,敞开大门后,其培养模式和毕业要求却鲜少改变。走进大学容易,只要修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获得毕业证同样不难。各大高校对于水平层次各异学生的教育,却未达到因材施教,仍采用统一的培养模式,忽略了真正的社会需求。论文参考网。这样就出现了大学校门“宽进宽出”的局面。各类大学层次不同,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能力也参次不齐。论文参考网。大学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较多自学空间,不再像高中一样将学生整日约束在教室内,由老师督促学生学习。这样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模式导致了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远离父母的监督下,自我放纵,忽视学习,浪费学习时间,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一无所得。
3、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的脱节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国的教育一直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教学生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学校仍然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少理会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导致有些学到的知识没有得到应用最终成了纸上谈兵,而有些运用到实践领域的知识却又了解的不深。高校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及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将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又缺少实践的主动性,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高校毕业生不满足于用人单位给的待遇,又不具备用人单位所需的工作经验,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令人满意的员工,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就业难”。很多毕业生为了找工作甚至在毕业后到职业学校去学技术,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应再一味的自安于学术的象牙塔内,而要将高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真正的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要课题,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国家的栋梁,如何向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向发展,仍需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浅谈家庭教育如何提高独生子女应对挫折的能力,凌熙旻,湘潮[J],2009年第10期。
2、中日家庭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张亭亭王岩,新西部[J],2009年第20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学习 日语
引言
语言是社会工具,它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人们学习和掌握文化的一种工具。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构成了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与文化相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背景下所产生的语义与效果不同,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及历史文化对其语言的影响相当明显。如“情绪”一词,日语可以表示“情调”之意,但是现代汉语却无此义,汉语可以说“生产情绪很高”,日语却无此说法。单纯了解日语的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用日语顺利地进行交际。因为交际的有效性已经不仅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更要考虑语言形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语言与文化的“研究热”也推动着语言文化教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将文化视为“行为”, 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为目标, 这种做法很好地革除了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常见的“哑巴外语”和“聋子外语”的弊端。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应该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问题。
一、外语与文化关系研究综述
Canale & Swain(1980) 将交际能力一分为三: 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交际策略;而被交际法有关论文经常引用的“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简称ACTFL)关于外语能力标准的暂行规定”(ACTFL Provisional Proficiency Guidelines)更是明确地将“文化修养”规定为“ 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技能”,即听、说、读、写、社会文化能力。国内学者在论及语言文化教学时也经常采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或“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论题。这充分说明,虽然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将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附加部分来处理,并没有将文化真正引入外语教学中去。
著名语言文化研究专家Kramsch在其1993年出版的《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新的看法,她认为,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定位于“提高意识”(consciousness raising),而非让学习者变得越来越“外国化”,是要通过外国文化学习的“跨文化对话”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做到母语文化与第二文化的互动( interaction);必须使学生“具有语言的得体性的意识”,或称社会文化能力,当然,这不意味着削弱语言能力。
二、日语学习中主要体现出的文化差别
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等相关事物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将深刻影响其语言系统,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语言。其实在自然界中任何客观事物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但特定集团的人在进行客体化表述时,加入主观意愿,用自己的语言创造出具有不同分类的世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由此也可以逆向思维,把语言这种表象作为文化的载体来探究文化本质最有力的手段。
(一)传统习惯差异
日语中关于父母同辈亲戚的称呼只有两个,即有男女区分的“おじさん”和“おばさん”。而在汉语中却有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姑父、姑母等明确而详细的称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族”对普通中国人的重要性,以及权利、义务观念对人的深远影响等特质。此外,在称呼上,日本以缩小辈分之差表示敬意,而在中国却以扩大辈分之差表示敬意。
中国的“干杯”与日本的词汇“干杯”有些区别,中国的“干杯”是全部喝掉,日本的是喝一点。又如,日本人同事或朋友之间一起吃饭时,付款时都“割勘”,即我们所说的AA制,即使共同请客,也是个人付个人的账,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公开算账、掏钱,甚至是恋爱中的男女朋友也不例外。如今,在日本,“割勘”不仅表现在共同餐饮时的付款方式上, 而且几乎表现在所有共同消费的行为之中。
(二)文化观念差异
关键词:主体非中心化 削平深度模式 历史的断裂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2
一、主体非中心化
二十世纪是一个动荡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人对自身的怀疑,技术的高度发展产生的精神分裂,任何中心、权威、理性、本质都变得摇摇欲坠,由此导致了主体性的不稳定性,而这是后现代主义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二十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隅,女性小资写作更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其文学作品与消费主义结合在一起,具有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女性小资作家的文本大多是“半自传体”性质,作品都以“我”作为视角,向读者展现的是“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她们把自我看成是最具有原创精神的个体,并且认为这个个体是独一无二的。安妮宝贝说在她的作品中说:“《告别薇安》出版后,我没有去书店……它会在那里,独立自主的,一如它的作者,并无太多的期待和欲望,一个人写的那些文字,总是他自己灵魂的影射。”(《上海生活》)卫慧不只一次借她作品中人物之嘴说“我”是一个美女,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如此一个春光潋滟的可人儿,走在哪里都会让人侧目。”(《上海宝贝》)在她们的笔下,“我”是如此的超脱于寻常人之上,一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美丽,“我”的与众不同的写作。但是作为一个以文字谋生的作家(安妮宝贝、卫慧等都是自由职业者),她们所依存的是市场,因此这些女性小资作家们会在创作前无意识地考虑潜在读者的喜好,有意无意地去“迎合”。一方面是作者自我情感、思想、经历的全景展现,一方面是大众盲目的趋同,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要通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达成一致,因此,作品中的“我”已是经过改头换面的“自我”,是非我。但是,相当一部分女性小资作家在进行自我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她们对于读者的这种迎合,因此,也无法意识到这种迎合的“非我”。她们只是在“真诚”地创作笔下的自我,但是,这个主体是依附于平面化的传媒文化而生存,这种文化是多元的、海量的、从众的,个体只会在这个驳杂的意见场中迷失自我,人人都能上台喧哗,发表意见,于是,每个人是中心的同时,每个人也都是边缘。女性小资作家在如海绵般进行自由的、无穷尽的自我扩张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消解,不仅是作家自己,也是作品中的“我”,同时被同化在大众文化的平台上。
二、削平深度模式
在后现代中,削平深度模式指的是“消除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立,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这实际上是从真理走向文本,从为什么写走向只是不断地写,从思想走向表述,从意义的追寻走向文本的不断代替翻新。”[1]当代女性小资作家的作品中,对于意义的拒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她们的文本中已丧失了对所谓终极意义追寻的欲望,只呈现一种当下的狂欢、平面化的写作模式。
如果我们把女性小资作家的写作风格分为外显与内敛的话,卫慧无疑是属于前者,并紧随卫慧之后,出现了大批“宝贝”的追随者,在她们的作品中,人生的意义已经被放逐,如果还有的话,剩下的就只是对于与物欲的极端崇拜。也许对这类作家来说,放逐意义、追求平面化写作并非刻意为之,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上海、北京这样已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城市来说,物质的极度丰盛必然唤起人们的消费欲望。“迅速发展的经济以及随之派生的新老意识形态又对人们的生活、思想作着强有力的干预,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变化着人们的观念,它使昨天还在接受‘幸福在于克制个人的贪欲’这种观点的你,到了今天,却又不得不去接受这样的理念‘无欲的人生是对人性的最大攻击’。”[2]在这样的情况下,追求精神或者意义显得不合时宜且吃力不讨好,因此,最明智之举就是把它们都统统地抛诸脑后。以卫慧为代表的这类女性小资作家似乎无意中找到了一条通往意义本质的道路,而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也对这种方式推崇至极,这种对情感放纵的偏爱,对肉体感受的尊重,对能量的赞美,使后现代主义者成为无法被理解的对象,在他们的无法被控制的世界里,呈献给读者的是一片勃勃生机。
在另一类女性小资作家那里,对欲望的描写则是内敛的,对精神和意义的追寻,似乎是她们写作的宗旨。比如安妮宝贝,虽然她是以写网络爱情小说而成名,但她作品中的“似水”,所过之处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相反她认为自己的写作的本质就是“释放出人性”,是为了抚慰读者的灵魂。安妮借作品中人物之口道出自己的理想:“我一直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是我只能前往。”(《七年》)安妮宝贝这类小资作家所追求的“灵魂”和“人性”显得那么虚无缥缈,其实质不免让人心生疑惑。对于所追求与向往的东西,作者自己都无从把握、模糊不清,至于她们宣称的写作是对读者心灵的抚慰,也许只是体现于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认同感,或是某种对这种精神上痛苦感觉的微妙的艳羡。从表面上看,安妮们比卫慧们更偏爱思索,似乎更有深度一些,但说到底,这只是一种不彻底的虚无主义者的有限思索,其意义仍然是苍白空虚的。
三、历史的断裂
作为活跃于世纪之交的这批女性小资作家,她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卫慧、棉棉、周洁茹、赵波、安妮宝贝、樱樱、黑可可等,而她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也被设定成是七十年代生人,她们的预期读者群也是以七十年代生人为主。这群人一懂事就受到市场经济的熏陶,享受高考带来的益处,他们往往有着较高的学历、良好的工作环境、中等偏上的收入,信奉的是消费时代物质至上的教义。之所以拿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做文章,是因为这是个尴尬而矛盾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没有经历过那段狂热的历史,体会不了六十年代生人心里的隐忍与激情,在精神上是一种叛逆的自由;另一方面,由于与沉重的历史靠得太近,政治的余热多少影响了他们,使他们无法理解八十年代生人的无知无畏。他们鄙视上一代所坚持的所谓理想、爱情,但又没有下一代的不计后果。他们对于自己“来自何方,向何处去”产生迷惑,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断代层。C・赖特・米瓦斯曾这样形容中产白领 :“文化断根造就了这批无信仰、无历史的非英雄,私有财产与地位的脱节又促进了他们有关个人与社会的‘虚假意识’。与以往阶级不同,新中产白领以没有统一方向和‘政治冷漠’自成一类。他们从旧的社会组织和思想模式中游离出来,被抛入新的存在形式,却找不到思想归宿,只能将就地‘在失去意义的世界里不带信仰的生活’。”[3]而这段话用来形容70年代生人也恰当不过。因此,七十年代生人所形成的特有的对时间与历史的体验,那种联系过去与未来的基点彻底崩溃,时间只是一种现在式,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没有将来,只有现在、当下,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生活着。
长辈的缺席是对这种历史断裂的最好诠释。在女性小资作家的作品中,很少能够看到完整的父母形象,这种形象要么没有,要么其存在也只是一种符号或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他们没有父母的管束,与之关系淡漠,父母在这里只是一个淡淡的背景。他们或者是代表着一种传统的平庸生活,如《七年》中那对市井的、一心寻求门当户对女子作媳妇的“他”的父母;或是作品主人公阴暗心理的烘托者,如《交换》中“她”出走的母亲,冷漠的父亲。这些父母已不是引导我们成长的长辈,他只是作为一种符号,变成女性小资作家笔下的多余人。
其次,由于抛弃了历史时间的因素,这些小资作家的作品已不似传统的写作,这里没有了线性的情节发展模式,也没有了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人物的性格呈现出一层不变的特点,开始是什么样,结尾依然是什么样。在棉棉的《糖》中,那个疯狂但有诗意、性感但是自私的音乐家赛宁开始出现时就是“长着一张常年被雨淋湿的脸,眼中尽是的天真”,到了作品的结束,音乐家赛宁依然是这种面目,而“我”与他的关系也依然未曾改变,仍处于开始时的那种纠缠不清之中。由于抛弃了历史的时间的因素,世界在女性小资作家那里分裂成零散的细节与片段,在她们的作品中,到处是支零破碎的当下。这与后现代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来说,真实既不是计时性的(牛顿式的)时间,也不是空间性的(康德式的)时间,即一种排除偶然性的必然性的时间。真实基本上是偶然性的短暂的不以人为中心的领地。它是存在中的时间的关或闭的过程,在产生差异时,它激发并保持对现象世界的关注和兴趣。”[4]后现代主义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感知世界,所以,一些偶然的契机和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她们看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作者心目中它们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因为作品就是由这些细节组成的,是这些细节构成了作品的场域,制造了作者想要的情调与氛围。
因此,杜威的说法得到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的认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是流行音乐、连环画、报纸上关于犯罪和恋爱的报道、谈论有声望的娱乐界人士的私生活的文章,以及日常活动等。”[5]当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被艺术所打破时,所剩下的恐怕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生活也就是艺术,艺术也就是生活,没有了区分,就如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那么,当一切都变成艺术,没有了主次之分时,所谓的逻辑与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这些女性小资作家的作品则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具有后现代气息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 王唯铭.游戏的城市[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3] C・赖特・米瓦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超级秘书网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