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安全质量标语8篇

时间:2023-03-15 15:02: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安全质量标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全质量标语

篇1

1、【勇于开拓市场,创出化建新天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开拓市场)

2、【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创新突破才有市场。】

一、关于安全

1、【生产安全为大家,安全生产靠大家!】

(安全生产才能创造企业效益创造财富提高员工物质生活水平,生产安全需要靠大家来共同努力把安全意识提高到现场

所有人员)

二、关于管理

【提高员工素养-塑造员工品质-完善管理根基-坚持不懈努力】

三、关于质量

1、【品质来自辛勤的汗水,口碑来自业主的认可】

2、【思一思 研究改善措施 试一试 坚持不懈努力】

 

篇2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2、情系”三农”,绿色消费。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4、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5、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你和我。

6、消费绿色食品,体现健康人生。

7、全面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增强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

8、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

9、依法行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1、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

12、齐心协力抓农产品质量,真心实意保消费者健康。

13、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4、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5、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6、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

17、科学用药,合理施肥。

18、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百姓健康。

19、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源。

2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21、以人为本,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

22、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之基,放心消费是农民赢利之本

23、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名牌农产品。

24、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加快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

25、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6、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7、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满足消费者优质安全需求。

28、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29、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0、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促进”三农”发展。

31、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32、加强投入品监督管理,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33、农药残留超标蔬菜,一律不得采收上市。

34、科学合理用药,确保食品安全。

35、关爱生命,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

36、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用、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37、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38、加强农产品标识管理,保障生产者合法利益。

39、实行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者安全。

40、食用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前提。

41、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

42、农业发展路千条,质量安全第一条。

4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4、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百姓健康。

45、建立放心菜专销区,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46、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杜绝超标蔬菜入市。

47、放心食品,从源头抓起。

48、坚决打击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行为。

49、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之基,放心消费是农民赢利之本。

50、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5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质量。

5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53、加大监管力度生产合格农产品。

5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55、加强投入品监督管理,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创争国家农产品安全县。

56、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5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58、人人参与,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5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60、加强农业执法,保障消费者权益。

61、加快建立市场准入制,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

62、情系"三农",绿色消费。

63、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篇3

1.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2.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3.安全伴君一生生命只有一次

4.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5.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6.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7.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8.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9.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

10.生产莫违章,安全有保障。

11.安全施工,幸福一生。

12.出门挣钱不容易,安全千万要注意。

13.安全意识人人有,美好生活乐悠悠。

14.作业时戴安全帽,流汗总比流血好。

15.宁为安全操心,不让亲人伤心。

16.安全帽是护身宝,上班之前要戴好。

17.安全第一心中记,为已为家为亲人。

18.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19.安全你一人,幸福全家人。

20.爱家就是爱生命,重情更应重安全。

21.安全生产牢牢记,生命不能当儿戏。

22.建筑施工安全为先,漫长人生平安是福。

23.处处注意安全,岁岁全家团圆。

24.安全千金难买,命运自己主宰。

25.安全第一是真理,全家不能没有你。

26.最盼的是你的平安,最怕的是你的意外。

27.质量是大厦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

28.安全你一个,幸福全家人。

29.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30.工作勤为先,万事平安首。

31.提高安全意识,建设文明工地。

32.安全施工莫大意,亲人嘱咐要牢记。

33.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平安你我共同的心愿。

34.安全施工,拥抱平安。

35.安全措施做足,家庭美满幸福。

36.蛮干是走向事故深渊的第一步。

37.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38.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39.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40.严是爱松是害,严中自有真情在。

41.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工人。

42.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43.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44.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45.严是生命的呼唤,松是自杀的开端。

46.安全是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47.聪明人把安全放首位,糊涂者把安全置脑后。

48.心系安全一点,拥有蓝天一片。

49.心头常亮安全灯,平安生活伴人生。

50.事故猛于虎,安全贵如金。

51.生命可贵当珍爱,丝毫麻痹都是害。

52.工地就是战场,防护才能全胜。

53.班前常自检,事故可避免。

54.施工安全靠你我,幸福连着大家伙。

55.固安全防线,解后顾之忧。

56.我们的城市有你的血汗,你的平安是我们的心愿。

57.走人生安全之路,从文明施工起步。

58.建优质工程,树千秋丰碑

篇4

关键词:国家;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粮食产业链;粮食安全成本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33-03

确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依据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粮食安全系统。中国仅用世界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8%的粮食、27%的肉类、3%的奶和43%的禽蛋[1],已经解决了持续数千年的粮食短缺问题,建立起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粮食安全系统。其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81公斤,接近于FAO提出的粮食安全的基本标准,即,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即粮食消费安全)。其二,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1985年以来,有九年粮食净进口量为负值,多数年份净进口量占当年消费量的比重在1%~2%。进口量最多的是2004年的2 998万吨,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5.03%。其三,粮食储备和周转库存充裕。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央、地方两级粮食储备制度。此外,商品周转库存也比较充裕。根据笔者的测算,如果包括农户储粮,全社会粮食存量超过3 000亿公斤。粮食储备率在60%左右。

2.长期粮食安全存在隐患。尽管总体上近期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良好,但从长期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其一,资源供给隐患突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的40%。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 185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的27%。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若不采取重大措施,资源、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其二,粮食单产水平难以有跨越性提高。在1990―2001年的12年中,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仅为7.5%,年均递增0.6%。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常规技术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弱,如果没有重大的科技创新,粮食总产量很难再上新台阶。其三,粮食总需求将持续增长。尽管近年来口粮消费的下降对稻谷等的需求会有所减少,而肉、禽、蛋类消费的增长对玉米等饲料用粮的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迅速发展,推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类企业的用粮需求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产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其四,粮食区域和品种结构失衡问题日渐显现。粮食品种失衡主要集中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品种上。基本趋势是南方稻谷和玉米供应趋紧,北方小麦自给率提高,玉米剩余量增加。粮食区域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缺粮省的个数继续增加,余粮省的余粮总量将会减少。对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粮食安全受国际环境影响日益增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粮食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国外粮食产销形势和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其一,粮食进口压力在持续增加。由于中国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还在不断攀升,在国际市场价格压力和国内供不应求情况的影响下,进口压力在不断增加。其二,一些国家的粮食政策会影响到中国。美国2004年出台的新农业法案大幅度增加了农业补贴。欧盟也采取了应对措施,欧盟和美国分别只有600多万和300多万农民,每个农民获得的补贴都在1万美元以上。这种对农业的巨额补贴政策,会对中国粮食生产带来冲击。其三,汇率变化也会影响国内粮食市场。汇率变化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汇率贬值导致粮食生产所需的进口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推动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和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由于汇率贬值使进口粮食价格相对提高,导致对国内生产的粮食需求增加,加大国内粮食市场的需求缺口。

1.粮食供给目标。供给目标是粮食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其基本含义是:粮食供给能够满足全国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实现粮食供求平衡。这种平衡包括总量品衡和结构平衡。总量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粮食供给总量与该时期其粮食需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平衡是指粮食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还包括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地区结构之间的平衡。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的目标并不等同于产量目标。粮食供给总量应由本国生产和进口两部分组成,粮食供给目标的实现应积极利用粮食对外贸易。

2.粮食流通目标。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体系既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前提,又是粮食安全应急保障的需要。粮食流通目标的基本含义是: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的基础上,着眼于完善布局、改善结构、提升功能,建立起功能匹配、设施先进、调运灵活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在全国形成粮食生产―运输―储备―加工―销售有机连接的粮食产业链;构筑铁路为主、公路和水路为辅的运输通道,贯穿散装为主、包装为辅的全国粮食走廊;形成功能完备的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粮食批发市场,规范粮食期货市场,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大市场,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3.农民增收目标。收入预期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农民只有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才能扩大供给。农民的收入预期不好,政府的安全供给目标已难以实现[2]。农民增收目标的基本含义是:确保农民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市场交换得到补偿,不断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使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近年来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3]。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不断完善粮食直接补贴、保护价收购和各种生产补贴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含义是:协调粮食生产与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减少资源破坏与损耗,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再循环系统,达到资源、环境与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整体良性循环,为未来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自然资源隐患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粮食生产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粮食生产又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形成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会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而自然资源及生态的破坏又影响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永续利用应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的内涵界定

制度战略(institutional strategy)的概念近年来提出。Greenwood和Hinings对组织和制度背景进行了研究,认为制度理论可以为理解组织战略和制度背景之间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Lawrence将影响和改变制度环境的组织活动方式定义为制度战略。一般认为,所谓制度战略是企业在进行资源竞争过程中与制度结构管理相关的活动方式,是与制度、规则和标准的形成和转化相关的组织活动方式[4]。这些制度、规则和标准可以对行业以及组织领域的结构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粮食安全的制度战略是指为了以合理成本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战略决策、采取的资源配置途径以及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对粮食产业链的资源进行分配的模式,制度战略既包含通过制度化而稳定现存的成本配置行为和活动方式,也包含那些非制度化的活动方式。制度战略既影响有关粮食安全资源配置的法律法规活动,又影响有关粮食安全价值观和理念的活动。研究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所进行的资源投入和配置提供基本的行动方针。我们选择了粮食产业链整合战略、建设性成本的重点配置战略、体制成本抑减战略、控制产量与适当增加进口并举作为四个基本战略。

(二)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的构成

1.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战略。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是指将价值链的各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各环节协调互动,产生协同效应和提高资源聚合质量,从而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粮食安全价值链是指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包括为粮食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粮食种植等中间产业部门;粮食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粮食安全价值链体现了粮食有关各产业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即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

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就是要将被人为割断的粮食安全价值链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合理连接和协调运行。通过整合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整合粮食产业链的形态要素,实现粮食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价值流整合和生产经营主体的整合。其二,整合价值链的时空分布,实现空间上的价值链整合、区域内的价值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其三,整合产业链微观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合理价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通过整合使粮食安全价值链的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粮食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为降低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创造条件。

2.建设性成本重点配置战略。这里所说的建设性成本是指对中长期粮食安全保障具有关键作用的支出和重要的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成本。建设性成本重点配置战略的基本思想是:粮食安全成本的配置不能追求在粮食安全价值链所有环节的平均分配和面面俱到,而应实现对粮食安全关键环节的重点支持。对粮食安全和粮食供给能力影响最全面和直接的,是粮食综合供给能力[5]。而粮食综合供给能力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的结合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自然风险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在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采取了根据农业形势进行“相机抉择”的投入政策。这种做法应该改变。应通过制定稳定、规范的农业投资政策,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分工,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是由中国粮食供求地区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所决定的。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错位分布,粮食库存集中在少数省份。全国缺粮省份2003年达到18个,只有具备较强的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粮食从生产或储备到消费的通道通畅且通达时间较短,粮食安全风险才能得以化解。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成本重点予以配置,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并形成可靠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粮食安全的战略环节得以不断强化。

3.体制成本持续抑减战略。成本抑减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法以降低各项成本的措施[6]。粮食安全战略成本抑减是指通过分析粮食安全成本链上各个环节成本配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途径的活动。粮食安全战略成本抑减不是一项为应付当前出现的财政支出能力不足问题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一个提高粮食安全成本利用效率,在必要和可能的环节降低成本的持续过程。笔者认为,在粮食安全价值链上抑减的成本项目是体制缺陷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体制成本。长期以来,政府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制度的设计导致了较高的体制成本。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管是在粮食收购环节、批发环节,还是粮食对外贸易,多元化的粮食经营主体已经形成,但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做法并没有改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使粮食储备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逐步实施粮食储备经营招标制度。逐步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办法。由政府委托中标企业粮食储备,不论国有粮食企业还是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都可以参与招标。政府作为委托方支付费用,仓储企业因承揽储备粮保管业务而获得相应的储备费用。

战略成本抑减的另一个方面是过高的粮食储备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国家储备粮目标错位有直接的关系。从国家粮食储备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价格支持和稳定生产者收入日益成为专项储备的主要目标,使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偏离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而出现错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减少国家储备规模的趋势,各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储备的规模,对国际市场和社会储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根据笔者的测算,中国目前的粮食储备规模是合理储备规模的5倍以上,因此,降低粮食储备规模是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的重要途径。

4.适度增加进口的战略。在国内粮食生产处于比较劣势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意味着支付较高的粮食安全成本,相当于牺牲部分经济安全来保障粮食安全。为了选择成本较小的供给模式来实现粮食安全战略,应该采取控制产量与适度增加进口并举的战略。

篇5

企业名称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类别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内容

问题记录

企业

自查

自查自纠情况

按建委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有无自查记录;是否上交自查报告;自查自纠成效如何等

企业

管理

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检查资料,企业资质是否符合要;有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会议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

组织机构

建立合理的企业管理机构

是否建立科学合理管理层次;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是否落实等

制度落实

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

类别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内容

问题记录

安全

检查

安全管理机构

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查看机构设置文件和相关资料,安全员是否取得相关证件等

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资料,必须有以下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目标责任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质量

检查

质量管理文件

企业资质及业务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部管理制度

管理文件是否经过审批并进行内控;标准规范是否齐全,应用是否正确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种混凝土供应的专项方案及技术措施,混凝土质量市府处理预案

专项方案是否经过审批

质量

检查

岗位责任制

技术负责人资格到位情况,实验室持证上岗人数,技术负责人及试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技术负责人学历、专业、职称是否符合要求,取得上岗证人数是否达到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是否健全等

类别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内容

问题记录

质量

检查

试验室管理

配合比设计、调整及管理实施

配合比的计算依据、水泥用量、砂率、水灰比、用水量等参数是否正确;有无调整试配记录;外加剂和掺合料掺量是否经过试验确定等

按照规范对原材料进厂复试(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

水泥的质量证明、每批(500T)的强度及安定性;集料的每批试验至少每周一次;外加剂和掺和料的质量保证、掺量试验等

试块留置数量管理、记录和评定统计管理

出厂试验基本按100盘一组;交货记录基本按100方一组;有误试块留置记录、试压原始记录、评定记录等

试验一起设备记录检定情况

是否按规定进行计量标定

搅拌楼生产管理

设备计量校验

设备是否经过标定、有无校验记录等

配合比与投料生产调整

抽查配合比通知单与相应的生产投料记录是否符合等

类别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内容

问题记录

质量

检查

技术管理资料

建立完整的内部存档资料

检查混凝土交货检验、配合比通知单、质量卡、合格证等

质量检查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 质量标准 建设

中图分类号:U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78-01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在多年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基础上, 深刻认识到质量与安全的密切关系, 吸收国内外安全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不断创新, 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 煤矿质量标准化突出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 从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出发, 通过量化的标准, 系统地概括了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各环节、各专业的工作要求, 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目标化,是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高度统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法宝。对于煤炭企业彻底改变事故多发、管理粗放、工作标准低下、环境脏乱差的现状, 向着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内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全部管理过程中, 自觉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 并将这些内容细化、量化制定出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规程和标准, 并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进行贯彻实施。它是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 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 使企业的人、机、环境始终处于和谐并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 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煤矿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

1. 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每一个煤矿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质量管理概念、技术和方法,是我国在煤炭行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并经过众多专家认证,逐步发展形成的的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方法。

2. 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的具体体现。煤矿的每一位职工,大到管理者,小到普通的矿工,都必须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要让各级领导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同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生命与健康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让每个矿工及其他一线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其安全、健康和家庭美满幸福的基础,是保护其安全权益的护身符。

3.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深入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建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夯实基础,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策略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与思想相结合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工作状态影响着安全系数的程度。进行质量标准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广大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认识和理解,应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认识自觉提高的思想上转变。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强化员工对安全质量的直接认识;更要让生产一线区、队的员工和领导从思想上认识到搞好质量标准化的必要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2.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

要搞好标准化建设,就是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规定要求,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安全措施、奖罚办法等。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一定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真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

3.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与企业安全文化相结合

以人为本求安全,求真务实谋发展。先进生产技术是安全管理的基础;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可靠的责任心是安全管理的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深入基层,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努力工作,是推进质量标准化前行的前提,更是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职工高度认同,自觉地去遵守执行。

4.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培训教育相结合

培训教育对标准化建设的作用毋庸置疑,各煤矿企业要完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中、长期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完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办法,严格按工作计划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做好煤矿“管理团队、技术队伍、技能队伍”的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工作,做好班组长安全培训,出台鼓励员工提高技能技术的奖励办法,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促进和带动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国家对煤矿标准化工作的普及及重视力度表明, 矿山的标准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的需要。各煤矿企业应该在矿山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调整的大环境下, 积极主动做好自身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申报和评审工作,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波波,袁梅,马科伟,何明华,王珍.AHP在贵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现状评价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01:87-90.

[2] 徐武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应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 煤炭工程,2011,03:127-129.

[3] 袁晓翔,屈永利,许满贵,宝银昙.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原理[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06:786-789.

篇7

     根据右玉县煤炭工业局【2010】44号文件关于转发《朔州市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公司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狠抓落实,决心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在全矿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我矿到年底安全质量标准化全县第一的奋斗目标。

为了加强领导,矿上成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组:

组长:常永军

副组长:赵守云、程长青

成员:王  福、贾  拯、李二祥、郭全年、张立慧

      岳永庞、徐进文、郭占元、陈  四、任宏亮

      魏正才、王托尔、黄  涛、韩占明、李  全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全矿上下广泛动员。充分认识“安全是根本、质量是保证”这个硬道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确保全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实现,保持全矿安全状况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

到2010年底力争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实现全县第一。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突出宣传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大会、小会还是到井下实际现场,领导组成员都把质量标准化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来抓,任何工作只要是按质量标准化去做,安全就会多一份保障。

二、学习标准。掌握标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增强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自觉性。

为了切实搞好我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我们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了《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并下发到领导组成员和各队组当中去,让大家学习标准、掌握标准、心里清楚、干的正确。

三、对照标准找差距,迎难而上抓整改,坚定信心不动摇,全面实现标准化。

为了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我们坚持每月三次的安全大检查,对照标准,寻找差距,认真整改,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具体进展情况是:

一、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矿安全无死亡、无重大涉险事故。

二、走集约化生产的路子,逐步按照“一矿一井一面”的模式计划布置,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全面实现矿井的综合机械化达90%以上。

三、主运输系统拟实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顺槽上(下)山大巷,主皮带斜井连续运输,辅运输系统(包括人员运送)实现机械运输。

四、主要通风系统满足要求,实现了分区独立通风。主要通风机同型号、同能力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井上下消防洒水系统完善,设置有喷雾降尘装置,建立有防、灭火设施,地面正在建设空压站,准备集中向井下送风。

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加强探防水工作,有专门领导负责,有专门探防水队伍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

六、调度、通风、安全等五大系统监控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七、在安全培训方面,人员经费渉足安全培训教育。做到培训经常化。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100%,全员教育培训率达到了100%。实现了用工“五统一”(即: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分配、统一劳动合同和保险、统一管理)。

八、矿井供电实现了双回路,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九、“二型六化”的要求正在付诸实施(即:本质安全型、安全高效型;技术装备现代化、生产建设规范化、基础管理精细化、监测监控信息化、人员培训制度化、地面建设园区化)。

篇8

企业的三个管理体系有各自的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组织总的管理目标。每一管理体系都致力于使其与目标相关的结果满足顾客或官方的需求和期望。不同的目标关注的内容不同。如环境目标关注控制环境因素及获得环境绩效;质量目标关注满足顾客的要求。但是这些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是组织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部分的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称其为企业的综合管理体系。各个管理体系存在着共同的活动,综合考虑不同的管理体系共同的活动,会给企业的管理活动的策划、资源的配置、确定组织互补的目标以及评价组织的管理体系整体有效性带来好处。

1.整合管理体系的原则

(1)管理对象相同,管理要求基本一致的内容可以进行文件的合并。 如文件控制、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预防和纠正措施等,三个标准条款的控制对象及要求基本一致,按此原则,文件都可以合并。

(2)整合后的管理要求应覆盖三个标准要求的内容,就高不就低,以三个标准中的最高要求为准。如GB/T24001、GB/T28001标准对管理体系文件没有明确要求编制管理手册,而GB/T19001中明确要求编制管理手册,按照本条原则就要求变只满足三个标准要求的综合管理手册。其他如“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设备管理”和计量要求,三个标准要求均有差别,按最高要求编制控制程序文件。

(3)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文件应就有可操作性。当在同一级别的文件中不能完全描述其全部具体要求时,应考虑引用下一层次文件进行描述的方式,使之条理清楚,可操作性强。

(4)体系整合应有利于减少文件数量,便于文件使用;有利于同一活动的策划、运行与监视测量,实现资源共享。

(5)在进行管理体系整合策划时,要从机构设置、定编定岗、资源配置、职能分配、运行控制、监视测量等方面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有机整合。

2.整合管理体系的方法

2.1分析整合的内容

在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整合时,可以按照5W1H对两个标准中具有对应关系的活动要求进行分析。

(1)三个标准要求同一方面的事都可由同一人来做的可整合。如两个标准都要求设立“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整合后的管理体系,可以只设立一个管理者代表,统一负责体系整合、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要求管理者代表具有三个体系的综合管理能力。

(2)原来几个不同部门作相同的事,就可以合并由一个部门来做。

2.2文件整合的方法

综合管理体系的特点是: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完全融合在一本《管理手册》;三个体系共有的程序和分别专有的程序;将三个体系要求融合在一起的操作文件。整合管理体系中各管理体系的有机的结合不是指多种管理体系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系统化原则形成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才会发挥一体化的整体效益和效率。这种有机结合的原则在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和编写体系文件时应得到充分考虑。

2.2.1《管理手册》的整合

《管理手册》的章节一般顺应GB/T19001标准章节号,各章节充分描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三大体系标准的4.1条款相似,但要分别描述各自体系覆盖的范围。GB/T和 GB/T28001中的4.2、4.3条款与GB/T19001第五章合写。GB/T24001\GB/T28001中的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条款与GB/T19001第七章“产品实现的策划”合写,GB/T24001\GB/T28001中的4.5“监视和测量”与GB/T19001第八章”测量、分析和改进”合写。总之,统一章节中应充分描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的所有要求,特别注意不要遗漏小条款。

2.2.2《程序文件》的整合

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管理过程均涉及: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措施、培训意识和能力、日常检查机制等。这些过程涉及到三个标准的要求基本相同,可以实现完全整合。对于具有独立性的管理活动可以单独写。

2.2.3作业文件的整合

“过程方法”是GB/T19001,GB/T24001\GB/T28001三个标准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建立和整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产品实现和提供过程几乎都涉及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应对每一个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体系的要求加以整合。结合公司的实际,在相应的体系文件中统一做出规定,在体系运行中按一体化的要求来实施。

3.整合管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3.1确保整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3.1.1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组织建立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依靠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建立、保持、完善整合的体系。

3.1.2合理配备资源

综合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投入必要的资源,才能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比如虽然三个体系标准没有强制要求企业的绩效达到多高程度,但是要求企业通过体系运行,不断改进自身的绩效,以满足社会和相关方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人力、环保和安全设备设施。

3.1.3认真做好各种运行记录

记录是证实体系是否正常运行的客观证据,同时也是实施体系改进的依据。

3.1.4管理部门应具有强有力的管控和指挥能力

一个高度整合的综合管理体系,如果管理部门资源不足、能力不强、权威性不高、信息系统不畅,不仅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反而会出现管理混乱、效率降低。

3.2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永恒的主题,没有持续改进机制的管理体系是没有生命力的。持续改进要求组织不断寻求改进管理体系过程的机会,以实现组织所设定的目标。改进措施包括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及重大的改进活动。

3.2.1定期或适时评审和调整组织管理方针

3.2.2建立日常检查机制

在三个体系的整合中,检查可分为公司级和部门级。监察对象包括产品、过程、体系及质量等。检查记录可以统一。

3.2.3定期组织内部审核

三个体系的审核方法是相同的,例如:询问和交谈,查阅文件与记录,现场观察,必要的测量测试等。三个体系的审核也有不同之处,通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对发现的不符合的要求按就近的原则找出违反的标准对应条款,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则要求对发现的不符合按追溯目标的思路和方法找到真正的原因后,再开出与其原因对应的标准条款。对三个体系的不符合报告分别编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符合报告可以合写。

3.2.4开展管理评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