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车间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2-11-15 03:34: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车间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车间管理论文

篇1

一、现状

首先看一组数据:车间新八轴机车生产有物料1300种,ERP单台领料2233项;HXD2C型机车生产有物料780种,ERP单台领料1277项。车间有生产班组11个,新八轴机车有11种产品,48个工序;HXD2C机车有9种产品,42个工序。一直以来,车间物料管理使用材料账本进行记账,虽然前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帐页的格式和样式进行过优化更改,但实际记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直是手工记录。手工记账方式天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物料账目不便于统计,不能实时分析、反映物料的实际情况。(2)做不到信息共享。(3)由于没有审核监督,记录正确性得不到及时确认。(4)帐页容易涂改,容易错账。鉴于以上问题以及车间在以往生产组织中的经验教训,车间下决心优化和改变物流管理,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物流信息化,即在车间推行新的仓库管理系统。

二、软硬件配置

由于资金所限,车间计划用既有的通用型物流管理软件实施车间的物流信息化,通过对多种仓库物流管理软件的试用和比较,最终选择了一款仓库管理系统——车间购买了一套8用户的仓库管理系统用于物流管理,同时为配合物料的条码管理,利用《领跑条码标签设计系统》对物料进行条码编辑。硬件方面,由于该管理软件本身与公司ERP系统无法通讯兼容,只能独立运行,车间针对该系统单独设立了一台服务器,并组建了一个无线局域网,同时配置了相应的电脑、条码扫描枪等设施。另外,还专门配置了一台大屏幕显示器,用于公示缺料信息。

三、软件设置、流程设计及数据录入

该仓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车间“(物资处)领用入库-(班组)领用出库”模式的仓库进出管理。根据需要和软件要求,在系统中对供应商资料、班组资料和材料档案按公司和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并输入数据。其中,材料档案的设置和信息完全与ERP系统相同,车间还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了自带件类别,对所有的自带件进行了编码。用户方面,根据职能权限的不同,分别设置了系统管理员、工艺员、库管员和物流管理员等角色并配置相应的系统权限(图1)。流程方面,系统执行物资处领用、物资处退料、班组领用和班组退料四大流程。针对这四个流程,专门编辑了图示化的操作流程图。另外,车间针对技术组的数据管理、物管组的物流管理以及库房的定期盘点专门编制了相应的文件。新编的制度、文件和流程有:《材料档案更改规定》、《车间仓库管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办法》、《库房盘点制度》、《库房出入库流程》和《异常物料处理流程》。以上所有工作要求和流程,车间均对相关工段长、工艺员和物管组全体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软件实际操作及各项工作流程和要求。通过培训,使所有物流管理相关人员清楚相关的管理流程以及物流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另外,车间根据电器屏柜制造物流特点,还针对性地提出了物料配料领料制、缺料送料制、缺料信息通过显示屏及时公示和低值物料开放等物流管理措施,车间通过每周五库房定时盘点和召开专题物流分析会等措施及时分析总结车间物流信息,为车间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为配合系统的条码扫描录入,车间还利用领跑条码标签设计系统对所有物料进行了条码编辑,内容包含物料号条形码、物料信息及库房信息,条码可以作为物料标签使用,也可作为物料扫描录入使用。

四、具体实施

通过前期的各项准备,2014年7月30日,随着HXD2C第一批物料进入库房,办理入库手续,车间仓库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管理流程为:

1.物资处领用工作流程为:ERP领料材料入库(库管员输入物资处领用单)物流管理员审核入库单物料成功入库。

2.班组领用工作流程为:物流管理员发出备料指令库管员输入班组领料单并打印库管员进行配料生产班组领料交接物流管理员审核领料单班组成功领料。

3.物资处退料工作流程为:物流管理员打印ERP退料单材料退库(库管员输入退料单)物流管理员审核退料单物料成功退料。

4.班组退料工作流程为:班组持有效单据向库管员退料库管员核对单据及实物库管员输入班组退料单物流管理员审核班组退料单完成班组退料。同时针对不合格品等异常物料的交接,还有如图3所示流程。整个运行实施过程均是针对于以上四大流程的管控,软件运行至今,车间相关人员对软件操作和作业流程从不熟悉到逐步熟练;从错单、错账不断到单据准确;从不习惯电脑管理到依靠电脑作业等巨大转变。期间,也经历了数据不完整、流程不健全等问题,车间都逐一解决。通过努力,目前,该仓库管理系统已初步融入车间的物流管理当中,车间物流管理也实现了由人管人到流程管人的转变。截至2014年9月10日,车间完成了首批20台HXD2C机车的出入库工作,通过最终盘点及数据统计,700余项物料均帐物相符,车间在此批次机车订单中首次实现了物料零亏损。

五、结语

篇2

1)员工所持股份主要由原始股和投资股2部分组成。员工所持的原始股份额由员工所在的岗位决定,由于不同岗位对出矿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为各岗位配发的绩效基金原始股份额也不同。投资股由员工自行购买,允许员工在车间内部交易。员工所持投资股数不得超过个人原始股数的50%。

2)每月月初员工质量绩效股价恒为1。在本月内,每周员工持股股价随着员工所在工区的出矿质量优劣而浮动。工区出矿质量每超、欠出矿计划品位0.01g/t,该工区员工的绩效股价上、下浮动0.5百分点。员工绩效股价按周浮动,月底结算。若车间的整体出矿品位完成出色,车间将视情况适当上调单股股权价格。

3)工区出矿月平均品位超过计划品位0.5g/t时,车间将以增股的形式为工区参股者派发红利,增股数为个人原始股的2%,但累计不超过个人原始股的5%。股权增股当月兑现,且增股后的股权数自动滚入下月个人基金账户中。

4)若员工日常工作中受到矿部的奖励或考核,则员工的绩效股价根据奖惩金额数而上下浮动,浮动大小由员工的奖惩金额数和员工所持股权数决定。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员工、地测采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若1年内出现3次违反矿部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取消其投资股。

2系统设计

2.1系统技术方案

采掘车间出矿质量绩效管理系统基于UCML企业级应用框架开发平台研发,利用SQLServer2008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结构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充分利用焦家金矿采掘车间现有的网络资源,基于HTML5在客户端能够实时地生成车间人员绩效股价走势图,动态地体现出员工绩效股价的变化,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采掘车间生产质量的提高。系统采用的UCML开发平台[4]基于.NET体系,可以直接转换为c#源码,网页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均可在该平台上实现。业务开发流程包括:业务的开发和整合、网页报表、工作流、多维分析、门户管理、移动开发和协同管理套件等。SQLServer2008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非常完备,为商业智能管理和企业数据管理提供了高效、安全和可靠的平台,是一个端到端的、集成的、全面的数据信息解决方案。基于.NET平台的B/S架构模式包括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3层结构。表示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输出;业务层负责处理用户提交的请求并向用户返回处理结果;数据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在目前的网络中应用极为广泛,是网页文档的主要构成语言。基于HTML5在客户端生成图表具有实时更新、离线使用、跨平台使用等优点,绘制出的图表不仅动态美观,而且可以支持多种主流浏览器,实现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的应用。

2.2系统结构设计

焦家金矿采掘车间出矿质量绩效管理系统主要由5个模块组成,包括:基础信息维护、股价/股权变动、生产数据录入、股价实时动态和每月分红结算。模块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基础信息维护。主要用于存储和维护车间工区、工种信息和车间全体员工的实时持股信息。系统管理员通过该模块可以直接、综合地查看和管理车间全体员工的持股信息。

2)股价/股权变动。该模块记录和存储了车间员工的所有奖惩信息和投资股买卖信息,同时完成了奖惩/买卖记录的存储和个人股权股价信息实时更改。在车间员工受到矿部奖励或考核的情况下,实现了奖惩信息的存储和责任人绩效股价的实时更新。

3)生产数据录入。用于记录和管理车间各工区的月计划采矿量和月计划出矿品位,以及每月每周各工区的周实际采矿量和周实际出矿品位,实现了月实际采矿量、出矿品位随着周实际数据的录入而自动更新的功能。该模块生成的车间出矿数据汇总表包含了车间和各工区的所有出矿信息,并能实现自动统计分析功能。

4)股价实时动态。主要用于生成车间全体员工的每周股价信息和每日股价信息,同时在客户端自动更新生成近10日的车间/工区每日股价走势图,间接反映了各工区每周的出矿质量和工作绩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每月分红结算。在月末整体绩效考核时,该模块可自动生成车间全体员工的持股信息表,根据每个员工所拥有的股权价值来结算分红,实现了出矿质量股权制的绩效考核。

3系统应用及效果

焦家金矿采掘车间出矿质量绩效管理系统从2014年6月项目实施至2014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至今应用效果良好。车间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对车间生产信息和员工的绩效考核进行综合地管理,生产信息等基础数据输入系统后,可以自动生成车间各工区员工的每日股价走势。股价走势图通过LED电子屏在车间内部每日更新展示,员工通过浏览LED屏上的股价走势变化即可了解本人所在工区及车间的生产质量波动。系统投入运行后,采掘车间的月平均出矿品位提升了1.8%,月平均生产效益显著提升。系统的实施促进了采掘车间生产质量的提高,减少了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近3个月来,采掘车间事故发生率为零,车间员工提高了生产质量意识,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采掘车间出矿质量绩效管理系统自运行以来,动态地体现了员工绩效股价的变化,对车间全体员工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达到了信息化管理、综合提高车间出矿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1)健全和完善了采掘车间的激励-约束管理机制:采掘车间目前绩效考核制度按月实行,员工对生产质量与工作绩效的联系意识较淡薄,每月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工作的激励作用也不是很明显。出矿质量股权激励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帮助采掘车间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利于车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长期稳固的发展。

2)生产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以采集的车间每月计划生产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为前提,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汇总表。汇总表按时间和所在单位(包括车间、工区、其他人员)进行划分,包括基础数据汇总表,工区月平均品位分析表,车间每周股价信息表,车间每日股价信息表等。系统综合的数据统计分析,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全方位地掌握车间的生产动态,极大地节省了数据分析的时间,为车间管理人员提供了全面可靠的决策依据。

篇3

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为平台,以管理为导向,以技术为工具,建立一个软硬紧密结合的信息平台,以器材状态为主线,实行管理节点的闭环管理,来实现工作流程卡控、智能预警、台帐管理、用户管理、报表自定义、专家分析、报表计划、器材统计、数据查询、数据管理、测试数据查询等功能,各模块之间数据相互关联,充分体现过程式管理的规范性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管理思想。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节点为器材的出所节点、入所节点,站场管理的上道节点、下道节点,器材的条形码管理或标识标记管理,器材定点定位、对点对位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业务数据管理系统及底层检测系统、专用工装工具及配套工艺设备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间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快捷方便的实现设备数据横向和纵向交叉管理功能,设计采用集成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融合轮修器材出入所管理,检修测试管理,器材运用现场管理,以及数据分析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功能。

2信息管理目标

信号设备智能化测试:以系列模块化、智能化检测设备为基础,运用数据A/D和DSP技术,实现数据自动读取、自动存储,避免人眼读数,手工填写,确保数据完整准确。机控流程和技术标准:建立系统软件控制的检修作业流程与质量管理流程以及检修技术标准体系,能自动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达标,实现技术参数的智能化验收,确保设备的检修质量。全过程质量控制预警:对设备获得“身份证”到报废过程中所有的流程都能得以自动管理和控制,能对设备备用量、库存量、轮修到期、寿命到期进行预警。数据资料自动查询和生成:实现各级管理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上报和打印,减轻生产和管理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信息系统功能

3.1数据管理功能

一是完成器材入所管理、条形码打印、轮修器材出所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查询、统计、工艺卡片/标签打印、到期报警/预警、器材统计等功能,并能生成检修计划。二是具有所内设备管理、现场设备管理、各年月检修计划、计划调整、器材统计、数据查询、数据卡片打印、数据报表打印、数据导入导出、器材到期报警、器材寿命报警等功能。

3.2流程管理功能

器材从入所/出所开始严格执行管理流程,所有器材均在计算机管理室的应用计算机上办理入所或出所手续,表明器材入所的状况或器材出所的位置,实现器材的对点对位、定点定位管理,形成段管器材的闭环管理。

3.3器材检测功能

能自动完成器材的入所测试/记录,器材的检前、检修、测试、验收、复验、抽验、入库/记录工作,对入所器材的状态、检前状态、检修人、验收人及测试数据自动生成记录、存储、上传。

3.4过程提示功能

检修模式按工位检修分为:检前、检修、验收、复验、抽验五个步骤,检修工艺由计算机程序预先设置或提示,检修人只需按程序的提示进行作业,如发生漏做或者不按检修工艺要求操作,程序的智能专家系统都将进行控制和调整及提示。实现检修工作零误差、出所器材零缺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产品检修质量,实现检修作业流程化、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3.5计划管理功能

所有计划自动生成,生成的计划可按实际检修任务进行计划调整,从而使报表系统与实际检修任务紧密结合,实现检修计划自动生成和设备到期/预期报警自动生成。

4系统应用效果

篇4

[论文摘要]按照我国中长期客运专线网规划,福建省内的快速客运专线有5条,作为即将配置并担当动车组单位之一的福州车辆段,笔者认为,应在确保既有车正常的检修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从制度准备、试运行准备、检修作业等方面提出做好动车组检修管理工作。

随着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新一轮铁路建设合作协议的签署,福建即将迎来新一轮铁路建设,预计沿海铁路客运专线温福段将于明年六月、福厦线将于明年底分别开通运营。目前,福州南动车运用所和福州客技站动车应急检修设施即将全面开工,预计福州车辆段明年也将配属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为积极准备迎接新线及新设备的运用,确保动车组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和运用所检修效率,笔者在学习兄弟车辆段所属动车运用所的管理、运用和检修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动车组检修管理提出了如下建议:

1完善制度,建立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动车组运用整备包含动车组检修、三电检测、车体内外部保洁、集便吸污等多个方面,涉及车辆、运输、客运、机务、电务、铁通等多个部门,应以动车运用所调度为中心,形成专业负责、整体联动的动车组运用维修体系和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1.1健全规章制度

在动车组上线前,对运输、客运、机务、工务、电务、安监等部门的专业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与对接,形成动车组综合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检修作业等基本制度及作业标准,根据铁道部《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动车组专项检修作业办法》,结合我段配属的CRH动车组运用、检修实际,反复对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工作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动车组一次检修作业程序》、《动车组机械师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动车组专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检修作业程序,为CRH动车组的运用检修提供可靠的作业标准,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理顺动车组运营组织、检修联动和作业互联互控等结合部问题。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检测监控手段,对动车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故障分析制度,形成超前预防的安全机制。

1.2优化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实现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要涵盖动车所内车辆、机务、电务、客运保洁和工厂售后服务的所有作业程序,涵盖从入库到出库的全过程。对各单位之间的作业衔接进行梳理和重点卡控,设置质量卡控节点,在流程中安排必要的质量卡控节点,将质量控制落实在过程中,以节点质量保出库质量。采用“节拍”时间管理,核定各作业环节的作业时分,从入库的诊断检测、保洁作业、检修作业到联检出库各个工序要有合理的时间节拍。针对先洗车、后进库和先进库、后洗车两种情况,分别制定两套动车组检修流程,可考虑滤网清洗作业采用换件方式,最大限度实现检修和整备平行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1.3建立结合部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协调联络会议,不断理顺作业关系、提高作业效率。机务、车辆、电务、铁通各工种间并行作业,严格落实结合部五项制度:人员入库“准入制”;每日作业计划制度;平台作业制度;供断电制度;一级检修作业流程制度。动车组开行后,建立站段每周协调联络会议制度;完善动车组应急处理体系,对动车组故障、事故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实作演练,形成紧急情况下反应迅速、应急有序。严格联检试验,对影响行车的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测试,防止动车组带病出库。

2加强培训,组建专业检修队伍

一支高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的动车组检修运用队伍是确保检修质量、维系动车组品牌的根本保障。前期我们就要对动车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培训,以适应动车组这一复杂技术检修运用的要求。

2.1建立动车组运用维修人员培训机制

公布标准、公开选拔、择优录用,按部、局统一部署,组织从技术干部、维修骨干、随车机械师三个层次的培训。在北京交大、西南交大进行理论培训,在工厂和铁路局进行实作培训,上岗考核。对管理干部培训的重点是加强动车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故障诊断、判别和处理能力;对随车机械师、地勤机械师的培训重点是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2.2强化实作培训,坚持学用结合

派技术骨干到工厂进行培训,在动车所利用既有车进行培训,跟班作业培训都是有效的途径。可分两批组织一线技术管理与生产人员,在上海、广州运用所跟班实作强化培训,并安排专家的现场讲解。以动车组运行一年来的实例为教材,将别人的成熟做法、重点故障分析当经验,从“我们看工厂干”、到“我们干工厂看”,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保证作业人员初步掌握动车组运用检修技术;坚持班前学习,利用每天早点名,学习有关作业标准及检修技能;强化轮训实作技能,利用接车、试运行等各种机会,轮流安排人员熟悉动车,为将来动车组开行储备人才。

2.3一体化考核融入工资分配方案

结合职工素质培训与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实施办法和职工技能模块教学方案推行不同的技能评定工资分配方案。建立纵向逐级贯彻到底、横向覆盖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考核体系,把各个管理层次、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都纳入到考核中来。凡CRH动车组发生各类事故、事苗及严重“两违”,不仅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管理者、领导者的责任,将安全考核与经济奖罚、责任追究、竞争上岗、职务升降等挂起钩,充分体现一体化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3统筹兼顾,抓好动车组试运行工作

动车组开行前期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如何确保铁道部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贯彻落实,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

3.1落实基本程序

充分的运行试验和细致的技术整备是保证动车组上线质量的有效工作方法。严格按照铁道部确定的厂内静态检查、试运行动态交接、所内技术整备、上线前模拟运行四个方面的基本程序进行逐项落实。将运行测试、技术整备、质量整治等工作进行细分,落实责任,确保动车组正式上线时技术状态良好。

3.2统筹安排各项试运行工作

动车所是动车组运行维修的基本生产单元,同时也是车辆段的一个车间,要实现对动车所的主动管理。动车所技术管理成本、作业组织、作业控制、横向纵向协调、应急处置等方面纳入段内统一管理,段技术科、安全科、职教科等主要职能科室将动车所纳入管理范畴。

3.3掌握兄弟段动车组典型故障,划分维修等级

在第六次大提速时投入运行的动车组故障分析,给福州车辆段试运行准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典型故障有:(1)曲轴箱(储油器)内的压力异常上升造成的主空压机喷油故障,为确保动车组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处理方法是保证空压机内部清洁度,在清扫或清洗吸入式滤尘器芯片时,应将滤尘器外表面清干净;(2)在发生紧急安全回路断开,并全车自动断电后,注意检查MC1合MC2110V配电柜内U4.K1.1.23开关跳开,如果跳开请将其闭合,如果闭合不上,说明有紧急安全回路上的设备有短路现象,须挑开安全回路负线,再闭合开关,此时可在非前进端司机室进行控制,自轮运行返回车站。申请换乘进库。(3)空调控制电源空气开关发生跳闸故障时,首先判断空调配电柜FPC24电源是否有电,如无电则判断为空气开关跳,合上开关。如有电则一般为FPC24故障,尝试通过空调控制旋钮进行复位,如复位不成功则打至通风位运行入库报告。

4严检细修,强化安全质量基础

对动车组的检修必须更新观念,坚持高标准。动车组质量的保证必须形成有效的常态机制,而不是传统客车依靠季节性整修,采取突击整治的方式进行维持。

4.1构建动车组安全控制体系

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是关键,必须狠抓不放。试运行前,及时将动车所管理纳入《段安全管理控制体系》,按照路局“321”安全管理模式排查安全关键环节、安全关键控制点和卡控措施。动车组的走行部、制动系统、下部设备等仍是安全卡控的重点。对转向架,一是严格入库检查,实施记名检修,同时部里已组成了由工厂、路局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转向架状态进行定期跟踪。动车组车下设备多,清洗滤网又要经常性的开启裙板,对这一部分要作为重点盯防对象,严格作业者自检、检查员检查确认的措施,以大部件记名检修为重点,探索有效的操作方法实施记名修、记名检。对于制动系统,一方面对基础制动系统要严格检修,另一方面抓住试验的环节,确保性能良好。

4.2落实检修计划,实施专项修

动车组检修项点多,各部件检修周期不同,动车所要有强有力的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保证动车组各系统、各部位按周期、按标准进行检修。成立专修组,严格执行专项检修的规定,落实定期检查、检测和维修保养工作,对滤尘网的清洗也必须成立专业组,实施专业化的清洗,确保清洗周期和质量。对影响旅客使用的空调系统、卫生系统、照明系统等故障进行彻底处理,实现零故障出库。

4.3做好故障统计分析,摸索掌握规律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借助计算机管理平台,对动车组的故障进行统计,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每日统计动车组运行出现的故障,对统计的故障进行周分析和月分析,综合分析故障发生的频次、部位,形成周、月分析报告,从而逐渐摸索动车组故障发生的规律。对于兄弟单位造成晚点20分钟以上的故障和对旅客造成影响的故障,本段要吸收借鉴经验教训。

要建立局厂故障通报制度,动车组开行后每月组织与厂方的故障通报会议,共同分析故障,制订解决措施。

4.4严格控制配件质量

篇5

H集团是一家独立的国际工业集团,主要经营项目有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生产与销售,集成系统和模块,同时也提供与主机配套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建设,H集团已经具备同行业的世界领先水平,并按照产品的种类和特点建立了4个独立的商业集群:分别为动力系统商业群、热系统商业群、视觉系统商业群和舒适驾驭系统商业群。H集团在2009年间的销售额已经接近80亿欧元。并且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120家工厂,59个研发中心以及10个销售平台,H集团的员工总数也达到了55000人。H集团在中国设有总部,同时建成了18家制造企业和1家零部件贸易公司。2009年H集团在中国地区的营业额也成功突破了60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也达到了6500人。

二、H公司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项目筹划与竞争阶段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与问题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够,没有根据客户需要做出目标价格,通常是更多的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见和判断,这也是有待于完善的地方。而H公司在新项目中一般采用目标成本法定价的方式做出报价,目标成本的计算方法是:产品允许的销售价格除去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及税金后的成本最限额。目标成本法是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科学的生产制造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这部分内容在NPA里没有详细的体现,缺乏对同类产品信息的分析,因此市场价格也很难得到科学的定位,最终体现在文件上的价格往往是客户对产品的价格定位或销售人员的主观判断,参考的价值和意义不大。从这个层面来说,目标成本还是以项目团队成员对产品的分析为基础,这样才能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市场价格。

(二)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与问题该阶段主要是依照产品的设计方案选定合适的供应商,并以供应商所给出的报价完成成本预算报批。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H公司根据产品设计理念和汽车生产厂家对产品的实际需求,加强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但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产品标准化方面,往往会导致设计思路过于死板,成本开支也容易偏高。而且很容易忽视项目完成后所涉及的项目运行及支持方面的成本输出,因此对于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来说,不但要考虑到设计阶段的成本,项目运行成本也需要纳入到其中。如果在产品的研发阶段没有合理的将运行与支持成本计算进去,很可能导致实际成本要高于预期预算成本。

三、H公司优化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客户开发计划客户开发计划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具,为相关客户做好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营销方案,同时也将客户的真实形象更好的传递于集团和其他专业公司。该计划也是确保客户与H集团以及专业公司之间的对话口径相吻合。客户开发计划也为项目团队采取有效的行动计划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加强对重要业务的专注程度,对H公司未来绩效管理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客户开发计划对于H公司产品想象的树立以及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原则客户的需求和用户满意度将是H公司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宗旨和核心。很多成功范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想获得产品的研发成功必须要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三)以互利共荣为原则实现管理创新由于客户的需求不同,所以对产品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都是以企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共同赢利为目的,加快投入产出效率。

(四)有效的信息储备和技术积累每一样产品的研发效率、成本管理、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会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H公司广泛收集了可用成本资料,积极储备信息资源和技术人才,整合一切技术力量,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加快产品创新力度,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篇6

[论文摘要]按照我国中长期客运专线网规划,福建省内的快速客运专线有5条,作为即将配置并担当动车组单位之一的福州车辆段,笔者认为,应在确保既有车正常的检修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从制度准备、试运行准备、检修作业等方面提出做好动车组检修管理工作。

随着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新一轮铁路建设合作协议的签署,福建即将迎来新一轮铁路建设,预计沿海铁路客运专线温福段将于明年六月、福厦线将于明年底分别开通运营。目前,福州南动车运用所和福州客技站动车应急检修设施即将全面开工,预计福州车辆段明年也将配属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为积极准备迎接新线及新设备的运用,确保动车组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和运用所检修效率,笔者在学习兄弟车辆段所属动车运用所的管理、运用和检修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动车组检修管理提出了如下建议:

1完善制度,建立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动车组运用整备包含动车组检修、三电检测、车体内外部保洁、集便吸污等多个方面,涉及车辆、运输、客运、机务、电务、铁通等多个部门,应以动车运用所调度为中心,形成专业负责、整体联动的动车组运用维修体系和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1.1健全规章制度

在动车组上线前,对运输、客运、机务、工务、电务、安监等部门的专业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与对接,形成动车组综合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检修作业等基本制度及作业标准,根据铁道部《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动车组专项检修作业办法》,结合我段配属的CRH动车组运用、检修实际,反复对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工作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动车组一次检修作业程序》、《动车组机械师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动车组专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检修作业程序,为CRH动车组的运用检修提供可靠的作业标准,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理顺动车组运营组织、检修联动和作业互联互控等结合部问题。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检测监控手段,对动车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故障分析制度,形成超前预防的安全机制。

1.2优化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实现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要涵盖动车所内车辆、机务、电务、客运保洁和工厂售后服务的所有作业程序,涵盖从入库到出库的全过程。对各单位之间的作业衔接进行梳理和重点卡控,设置质量卡控节点,在流程中安排必要的质量卡控节点,将质量控制落实在过程中,以节点质量保出库质量。采用“节拍”时间管理,核定各作业环节的作业时分,从入库的诊断检测、保洁作业、检修作业到联检出库各个工序要有合理的时间节拍。针对先洗车、后进库和先进库、后洗车两种情况,分别制定两套动车组检修流程,可考虑滤网清洗作业采用换件方式,最大限度实现检修和整备平行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1.3建立结合部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协调联络会议,不断理顺作业关系、提高作业效率。机务、车辆、电务、铁通各工种间并行作业,严格落实结合部五项制度:人员入库“准入制”;每日作业计划制度;平台作业制度;供断电制度;一级检修作业流程制度。动车组开行后,建立站段每周协调联络会议制度;完善动车组应急处理体系,对动车组故障、事故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实作演练,形成紧急情况下反应迅速、应急有序。严格联检试验,对影响行车的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测试,防止动车组带病出库。

2加强培训,组建专业检修队伍

一支高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的动车组检修运用队伍是确保检修质量、维系动车组品牌的根本保障。前期我们就要对动车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培训,以适应动车组这一复杂技术检修运用的要求。2.1建立动车组运用维修人员培训机制

公布标准、公开选拔、择优录用,按部、局统一部署,组织从技术干部、维修骨干、随车机械师三个层次的培训。在北京交大、西南交大进行理论培训,在工厂和铁路局进行实作培训,上岗考核。对管理干部培训的重点是加强动车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故障诊断、判别和处理能力;对随车机械师、地勤机械师的培训重点是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篇7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问题;建议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86

自2008年杭州引入公共自行车项目以来,全国各个城市掀起了投资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浪潮。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灵活、便捷、节能,已获得各城市市民的重新审视和接受,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认可和推广。自行车由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化,体现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新思维,解决了公交地铁最后一公里末端交通问题。但随着公共自行车项目的不断投资扩展,规模总量越来越大,其在运营模式、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公共自行车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的有限性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影响公共自行车良性发展。目前,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主要有“政府投入+企业运营”和“政府引导+企业投资运营”模式,后者是指政府提供网点用地、用电等必要条件,出让部分广告资源给运营公司补贴,公司负责项目前期建设投入和具体的运营服务。企业在接手公共自行车运行之前,必然经过慎重考虑,层层论证,公共自行车经营,虽不能为企业带来暴利,但若能正常运转,应该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1)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影响公共自行车的持续发展。从目前各地运营情况看,由于企业对利益的追逐,短期内追求最大利润,涸泽而渔,缺少对基础设施的再投入,加上政府监管缺位,使得公共自行车运转难以形成良性的、有序的发展态势。例如,山东烟台市在2010年由发展基金会投资109个站点,1300辆自行车,后来处于运行停摆状态,不得不向政府要求补贴;湖北武汉市早在2009年就大规模启动公共自行车项目,成为我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最高峰时,布置上千个站点,拥有自行车10万辆,综合排名世界第3,然而由于该项目交给民营企业垄断经营,运营企业重利轻服务,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使得该项目在运行4年后“瘫痪”。(2)公共自行车收费低廉,入不敷出。据了解,公共自行车在规定时间内免费试用,超出时间(多设定为1小时)即采用阶梯收费方式,但每年收取的租赁费用相对于高额的建设费和运营费,几乎是杯水车薪。(3)公共自行车作为公益项目,持续投入少。公共自行车作为公益项目,政府本应该通过一种适度的、持续的投入,微利模式的运营,以及后续积极的监管,保证公共自行车的良性运转。

(二)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1)布局设置不合理。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与人口密度和人流量不协调,是很多城市普遍反映的情况。在旅游景点、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站点分部少,对使用的便利产生影响。以北京为例,其公共自行车当前已经达到5万辆,但相当于北京的人口,普及率还远不够,不少市民反映,公共自行车离小区较远,不够方便,尤其是小区到地铁站的必经之路普及率远跟不上。(2)系统有待升级完善。方便居民随借随还的公共自行车,有时会因某站点锁桩满员而造成还车困难,或者在同城市间存在两套不同的系统,不能互通,使得公共自行车不能跨系统借还,或因为租借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还车。由此造成的损失目前多数城市都倾向于由租借者承担,这样显然不妥,在项目具体运行中就大量存在这类纠纷事件,导致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心存顾虑。(3)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分期投入,不同地区自行车规格型号、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保养维修不及时,造成一些自行车存在破损,给租车人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损坏的自行车与车况良好的自行车混杂在一起,由于公共自行车的零部件本身有细小的特点,市民在借车和车辆管理人员进行车辆调度时都不易发现问题,造成损坏车辆在停驻站点得不到及时维修,给公共自行车的循环使用带来不便。

(三)自行车破坏严重,机制设计有待完善。纵观全国推行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城市,普遍存在自行车损坏严重的情况。除了正常的自然磨损,还存在一些人为的破坏。在呼和浩特,当地运行的1万多辆公共自行车损坏率高达65%,其中5%来自部分市民的暴力虐车,35%由于使用不当,25%源于自行车自然折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施加必要合理的惩治措施,激发全民保护公共自行车的觉悟,是解决公共自行车人为破坏的关键。

二、几点建议

(一)确定合理的投资模式,强化政府监管力度。从实践经验来看,以企业投资为主的模式前期费用高,运营过程中只顾收入,日常维护不积极,容易造成经营困难;而公共自行车项目本身作为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定位。为此,建议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运营采取“政府投入+企业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统一协调监管。

(二)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保证公共自行车良性运营。作为公益事业的公共自行车,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公共财政补贴。除此以外,运营者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车身、停车站点广告和语言广告等渠道,增加广告收入;通过租赁承包停车站点的摊位,在站点开展多种经营,如提供食品、饮料的销售,或办理公交卡、手机充值缴费服务等,增加收入来源。

(三)完善公共自行车项目系统建设,提升公共自行车维护管理水平。(1)合理确定规模,科学规划站点设置。自行车停靠点少,就会借还不方便;停靠点多,则需要的车辆设备维修维护、人员工资的开支就多。建议本着既方便市民,又减少成本的目的,根据现实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人流分布特征,参考市民意见,科学规划公共自行车投放量,将站点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公交地铁线路相衔接。(2)增强租赁系统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首先应以便民为目的,在不同租赁点实现通借通还。目前,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通借通还。此外,针对“满桩与空桩不能及时响应、各停驻点信息不能共享”等公共自行车管理的软肋,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逐步解决,如安装车辆车况监测显示系统、停驻点监控系统、车辆使用实时记录系统等。(3)使用结实耐用自行车,保障骑车人安全。公共自行车的质量是关乎使用者安全的重大因素。考察国内使用公共自行车经验,采用前期投入相对较高的安全耐用型自行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在长远看又能比普通公共自行车节省开销。公共自行车应当选取统一规格、安全性能高、结实耐用的车辆使用,并随时维护保养,决不能因其为公共产品就使用低质量产品以次充好。作为公共产品重要民生工程,公共自行车的质量不能含糊。

(四)完善机制设计,约束和减少对公共自行车的破坏行

为。可采取对站点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采用差异化零部件,与市民自家车辆间不能互换;设置自行车身份识别器,对车辆进行跟踪定位等措施,来防止偷窃和恶意损坏的现象。此外,要建立公共自行车信用体系,推行公共自行车使用积分制,将公共自行车使用通过信用积分的方式纳入信用体系,对于存在长时间霸车不还、使用过程导致自行车、锁车器等设备损坏但不予赔偿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将其拉入系统黑名单,终止继续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权利。总之,防止公共自行车被偷窃和破坏,要将柔性的道德说教、刚性的规则规范与合理的机制设计相结合,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设计,使公共自行车项目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执法理念是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是对法的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是对司法活动的指导原则的进一步具体化。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统一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树立现代检察执法理念,既是检察机关正确履行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检察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想、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要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目标,结合检察机关的工作实际,树立现代检察执法理念,以新的理念来统领检察工作。笔者认为,现代检察执法理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严格执法——检察执法的基本前提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是必须树立法治观。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基本原则,切实转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以人治国、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建立与现代法制文明相适应、符合现代法治基本要求的正确法治观。二是必须树立司法公正观。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活动的价值追求。检察机关必须以保障实现公平和正义为目标,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确保法律的严格统一实施,维护司法公正。三是必须树立平等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存在任何僭越法律的特权,这是现代法治的基石,也是执法者应恪守的准则。检察机关要在执法中强化平等保护的意识,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利益主体,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检察执法中得到体现。

由于受陈旧执法思想的影响,当前检察机关在执法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问题;重实体,轻程序问题;重打击,轻预防问题;重公正,轻效率问题;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检察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因此,树立“严格执法”的现代执法理念,既是检察执法的基本前提,也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保证。

必须树立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的思想。检察机关在履行惩治犯罪职责时,一方面要对犯罪分子坚决予以打击,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在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时,也要保证依法定程序进行,对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要彻底纠正过去那种忽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陈旧观念,坚决摒弃漠视当事人诉讼权利等与现代民主法制要求相悖的错误做法,自觉地把人权保护贯穿于检察执法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文明执法保护公民的人权。

必须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在检察实务中,有的案件存在质量问题,有的证据不被采用,这些都是不严格执行程序法造成的结果。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实施的规程和规范,是制约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防止司法腐败,保证案件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检察机关要严格遵守程序法,严格依法办案,保证实体法得到正确实施,使案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必须树立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办案,轻预防”的思想。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通过查办具体案件,深入分析研究犯罪的原因、特点和规律,针对发案单位在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的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整章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要结合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个案预防,达到“查办一个案,教育一条线,治理一大片”的效果。要不断探索预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分散状态到集中状态的转变,从初级形式的预防到系统全面预防的转变,从专门机关预防到全社会预防的转变。

必须树立公正与效率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公正,轻效率”的思想。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追求的两大目标。但在检察执法中,有时会因片面追求公正而忽视效率,如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事实清楚而使案件久拖不决,案件层层把关拉长了办案周期等;有时也会为了提高效率而牺牲公正,如“严打”中过分强调快捕快诉而影响了案件质量等等。无论是偏重哪一方,都会产生弊端,都难以取得最佳的执法效果。因此,检察机关要确立“效率也是一种正义”的观点,迅速、及时、高效地履行检察职能,降低执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益。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数量是质量的载体,质量是数量的灵魂。没有质量,数量只能为零。只追求办案数量,不讲案件质量,必将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法律的尊严。检察机关必须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为本,把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在办案中严把质量关,把每一宗案件都办成铁案。

二、文明执法——检察执法的必然要求

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存在特权思想,不尊重当事人,作风粗暴、、刑讯逼供、违法办案等等,这些都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树立“文明执法”的现代执法理念,既是检察执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

检察机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只讲执法,不讲感情”的思想。要避免简单理解严格执法,把执法活动变成冷冰冰的机械式的例行公事。在办案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如推行“告知犯罪嫌疑人制度”,搜查时避免未成年人、老人及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在场,搜查时对工资存折和维持家庭正常开销的费用一般不予扣押,采取强制措施时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尊严和人格等。要通过关心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达到以情感化。

检察机关要在执法过程中深层次地把握现代法制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作到法情相融,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存在的充分尊重,充分运用法律和政策,将法的严明公正与符合情理的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检察工作朝更加文明、公正的方向健康发展。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落到实处,首先得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检察机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检,抓好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并结合“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强化执法教育,实现执法为民”和纪律教育月等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培养“会办案、会电脑、会外语、会驾驶、会调研”的高素质检察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三、为民执法——检察执法的本质特征

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就是要解决好为民执法的问题,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法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为民执法,决定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必须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检察干警是人民的公仆,是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二是要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检察执法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的思想,始终坚定不移地将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检察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严打”整治、“两打一扫”、“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突出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依法快捕快诉,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要案,严惩腐败分子,保护国家人民财产,鼓舞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通过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切实纠正民事和行政审判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信任。三是要认真处理好群体性上访和公民的控告申诉工作。要继续实行首办责任制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强调谁主管,谁负责,对群众反映的情况绝不推诿和敷衍,将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和基层。大力开展文明接待活动,继续保持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的形象,热情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四是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批评、建议和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将“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检务公开制度、执法监督员制度、定点挂钩联系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其作用。此外,要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制定检察院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工作制度,更好地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五是要加大服务力度,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开通“法律咨询服务站”,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检察机关要在执法过程中落实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提出的“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指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不满意、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为民执法,是检察执法的本质特征,解决的是“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解决的是“如何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为民执法”这个根本问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才能解决好如何执法的问题。只有树立起现代检察执法理念,我们才能在检察工作中减少执法的随意性,避免执法违法现象的发生。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