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2: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学发展历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加强课前预习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教学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许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简言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各种探究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发掘学生潜能
1、激趣指导。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那么,如何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a、科学搭配,合理分组。这既使他们认识到相互协调、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能力。b、教师参与,适时调控。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c、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是“主角”,而少数学习被动的学生只能当“观众”,致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觉不到老师的重视,产生消极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断地滋事生非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现象是学校和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
2、讲究听课技巧,注意听课方法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举疑解难的过程。在听课的方法与习惯养成上,由于每个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特色各异,历史教师在刚开始接受新班级授课时,都有一个了解、融通、适应到默契的过程。
了解与融通,关键是感情上要沟通。学生了解老师讲课的个性,老师更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古人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其实,这句话再也没有比历史教学中表现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适应与默契。首先老师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基础,适应学生的特点,关键要适应学生以往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其次老师要放开架子让学生适应自己。适应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个学生不同的神情,老师能体察出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老师的每一种神情、动作,学生都能体会出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当然,良好默契的历史学习氛围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活动的难点,也是闪光点,它要求教师:教风民主、知识全面、思维敏捷、驾驭课堂娴熟自如,调控得心应手。特别表现在学生质疑问难题上教师要坚信:态度上只有沉下来,学生的问题才能提上去。同时,师生都应明白这样几句话:举疑不在大小,不会则难;解疑重在点拨,喻则善教;求知不应待知,自得才乐;知识重在探究,积累乃博。
3、搭建辩论舞台,创设适度竞争的学习氛围
辩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辩论法如果应用得适当,不但可以对某些事实观点进行反思和测查,还可以复习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问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看待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如我在上川教版七年级历史时,为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秦始皇,我就组织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为赢得比赛的胜利,积极上网查阅资料,认真组织材料等,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这比老师唱一言堂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三、举办第二课堂
1、观看影片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还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我的一九一九》,《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一、加强课前预习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教学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许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简言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各种探究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发掘学生潜能
1、激趣指导。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1)科学搭配,合理分组。这既使他们认识到相互协调、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能力。
(2)教师参与,适时调控。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
(3)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是“主角”,而少数学习被动的学生只能当“观众”,致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觉不到老师的重视,产生消极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断地滋事生非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现象是学校和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行师生有效合作,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2、讲究听课技巧,注意听课方法。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举疑解难的过程。在听课的方法与习惯养成上,由于每个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特色各异,历史教师在刚开始接受新班级授课时,都有一个了解、融通、适应到默契的过程。
了解与融通。关键是感情上要沟通。学生了解老师讲课的个性,老师更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古人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其实,这句话再也没有比历史教学中表现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适应与默契。首先老师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基础,适应学生的特点,关键要适应学生以往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其次老师要放开架子让学生适应自己。适应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个学生不同的神情,老师能体察出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老师的每一种神情、动作,学生都能体会出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当然,良好默契的历史学习氛围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活动的难点,也是闪光点,它要求教师:教风民主、知识全面、思维敏捷、驾驭课堂娴熟自如,调控得心应手。特别表现在学生质疑问难题上教师要坚信:态度上只有沉下来,学生的问题才能提上去。同时,师生都应明白这样几句话:举疑不在大小,不会则难,解疑重在点拨,喻则善教;求知不应待知,自得才乐;知识重在探究,积累乃博。
三、重视第二课堂
1、观看影片。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还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我的一九一九》,《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一、加强课前预习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教学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许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简言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各种探究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发掘学生潜能
1.激趣指导。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a、科学搭配,合理分组。这既使他们认识到相互协调、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能力。b、教师参与,适时调控。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c、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是“主角”,而少数学习被动的学生只能当“观众”,致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觉不到老师的重视,产生消极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断地滋事生非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现象是学校和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
2.讲究听课技巧,注意听课方法。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举疑解难的过程。在听课的方法与习惯养成上,由于每个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特色各异,历史教师在刚开始接受新班级授课时,都有一个了解、融通、适应到默契的过程。
了解与融通。关键是感情上要沟通。学生了解老师讲课的个性,老师更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古人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其实,这句话再也没有比历史教学中表现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适应与默契。首先老师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基础,适应学生的特点,关键要适应学生以往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其次老师要放开架子让学生适应自己。适应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个学生不同的神情,老师能体察出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老师的每一种神情、动作,学生都能体会出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当然,良好默契的历史学习氛围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活动的难点,也是闪光点,它要求教师:教风民主、知识全面、思维敏捷、驾驭课堂娴熟自如,调控得心应手。特别表现在学生质疑问难题上教师要坚信:态度上只有沉下来,学生的问题才能提上去。同时,师生都应明白这样几句话:举疑不在大小,不会则难;解疑重在点拨,喻则善教;求知不应待知,自得才乐;知识重在探究,积累乃博。
三、举办第二课堂
1.观看影片。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还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我的一九一九》,《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历史 学习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20-02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某个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学习。历史是一门对“过去事实的调查、探究的学科”,其涵盖了哲学、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等广阔领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历史也是一门枯燥而乏味的学科。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呢?
一、幽默的语言——打开学生历史的兴趣之门
英国学者M·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魏书生先生则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把幽默搬进教学舞台,运用幽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有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语言干瘪,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味道,就如同“催眠曲”一样令人乏味。如果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巧妙的语言,通过声音的变化,利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就更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随之进入历史中的特定境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产生共鸣,兴趣也就随之而来,同样一句话为什么是笑星赵本山讲出来就有人笑,这就是因为赵本山有着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
现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通常都是开卷考试,学生在其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太多。进入高中后不少学生历史基础比较薄弱,而且高中历史内容大多枯燥无味,缺乏血肉,以致于我们学校在高二分科时大多数学生由于对历史不感兴趣而选择了理科,但即使选择理科,历史学科还同样有它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在高二、高三还要参加小高考或大高考。所以,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为重要,为此历史老师要学会幽默,要创造幽默性的语言,培养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记忆《》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时,自南向北,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我用首字法记忆,广厦福宁上;把《》内容简化为:天天陪(赔)酒(九);1980年开辟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按“生(深)猪(珠)下(厦)山(汕)”来记忆。
二、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好恶的心理倾向。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乃至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热烈情感,并运用它为学习服务,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只有在亲其师时,方能愈加信其道。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作为教师,在课内外必须关心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励学生上进。例如,课堂上学生答错了问题,我们不要去讽刺挖苦,而要启发引导使之向正确的思路靠近。同时,要尽力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与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要使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怀,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多利用辅导课或课余时间和学生谈谈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被老师关心,从而对学习历史充满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力量源泉之一。作为历史教师要利用这种爱的力量,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其克服困难。每学年当我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时,我都会先让学生们每人挑选一位自己喜欢的、崇拜的历史人物,搜集与该人物相关的所有资料,并撰写一些历史小论文。这样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师生感情,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从而更能激发起其学习历史的动力。
三、灵活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助推器”
如果每餐都吃同一道菜,即使是最好的山珍海味也会令人厌烦。历史课教学如果老拘泥于一种形式,总是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填压式课堂教学,学生难免感到单调、呆板、乏味,所以为了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变老师“上菜”为学生“点菜”,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时我会采用师生对调的方式,对于一些教学内容浅显,理论较为系统的知识,我会让学生来做老师,课前先提前布置安排好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认真做好讲课准备,同时老师还要提供大量材料并指导学生,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在角色转换中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写历史论文,开展演讲比赛,举行“历史上的今天”模拟新闻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事实上,在学习中每位学生都非常重视老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每次单元测试完毕,我都会针对每位学生的成绩和具体的学习情况,写上恰当的评语。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充满了希望、鼓励、鞭策、启发和提醒,多措并举,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软环境”
环境对人的心情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时,心情开朗舒畅;而当秋雨霏霏、阴风怒吼时,心情沉重压抑。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大程度上也受环境、课堂气氛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温暖的教学和学习氛围。首先,对待学生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即教师要用微笑的目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要积极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坚持以理服人、以身立教,切忌以“训”压人、以“势”制人。其次,要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如沐春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友好的师生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上的障碍。和谐的教学环境,不但表现在教学场所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方面,还表现在学生自身心理上的和谐。当学生遇到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情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如用散步、打球、听音乐、谈心的办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走出情绪的“低谷”。
五、合理的时间安排——巩固学生历史兴趣的“粘结剂”
历史是一门社会学科,学生要学会用不同的历史观来分析理解评价历史事件,教师除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兴趣之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在课外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对历史选修生来说,更要多方位培养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1.创办班级历史学习角。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作为班级的历史角时间。在活动中,采用确定主题和自定主题等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比如学完后,我结合纪念一百周年活动,让学生以“百年辛亥”为题,谈对的理解与感受,以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与体会。为了使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每次抽出三位历史成绩好,知识面较为宽广的同学作为视导员,主动引导那些不太喜欢开口说历史的同学发言,让他们主动交流、自由沟通,同时还安排课堂监督员,评出发言积极、思维敏捷、知识丰富的历史“活跃分子”,让他们总结学习历史的收获,形成经验,供全班同学学习。
2.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并设立奖项。我在班级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如“一对一”问答与默写、我是你的历史小组长等形式,并给予及时奖励。。特别是学习选修一《重大历史改革回眸》和选修四《历史人物评说》这两本书时,针对学生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个性特征,我实行“因材施教”,让他们发挥出各自的演讲、表演或管理等特长优势,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3.编写历史手抄报。每学期我都会对所任教的班级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小组负责人,并在组内进行分工,采编、资料搜集、书写、设计等各有专人负责,每个小组每周出一期历史手抄报,同时全班定期评比出优秀小报,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活动,同学们拓展了历史知识面,并从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以上这五大方法,是我在多年历史教学中的经验总结。通过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师、生、校等各方面的反馈效果不错,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当然,历史课学习兴趣的调动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吸取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探讨教改新路,才能真正使历史课教学从枯燥乏味的困境中走出来,才能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的新视野》,赵亚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历史教育学新论》,周发增主编,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教学设计》,徐英俊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教师教学方法与观念滞后
和中学语文、数学与英语比较起来,中学历史一直都是处于“副科”的位置。而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历史教学方法与观念上推陈出新,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思想全面发展。这就客观要求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上与时俱进。虽然新课改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仍不懂得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填充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不会有全面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很单一,主要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课堂传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依旧秉持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历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老师讲到赤壁之战时,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忽视了战争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关系。许多只是把书本的记载向同学复述一遍,对于书本之外人物的故事一概不提。殊不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不仅丰富了课堂气氛,也提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这和单纯地照着书本宣读比起来,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2.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很少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只是一谓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灌输,学生是否能够吸收知识得不到关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学生的存在感,甚至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脱节与滞后,长此以往之下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不能从历史学习中获得丰富的信息,提高自身的认识。现在的中学生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对于上课形式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许多老师依旧习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这样既费时费时,擦黑板时产生的粉尘也十分不利于环保。这些都极大了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实际教学中,当老师谈到丝绸之路的开通时,传统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把课文记载朗诵一下,好一点的会进行一些拓展。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在课堂上直接放映丝绸之路开通的纪录片来得强烈。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可既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又学到了知识,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1.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培训
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滞后的现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成长,这就客观要求教育机构们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初中历史教师队伍。而合格高效的历史师资队伍是成功教学的保证,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教育业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素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中学历史老师的技能水平培训先要对所有的中学历史老师进行一次统一的测试,然后再加以统一筛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那些本身是历史教育专业的老师,可以进行技能巩固提高。而对于那些非专业的中学历史老师,要从头开始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确保每一位老师都能有所进步。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造。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式教育理念。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老师们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历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要教授历史老师搜索历史资料、历史论文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历史上的大历史事件,比如春秋战国分野、秦始皇一统天下、汉武帝北征匈奴、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分版块进行专业性检索学习。教师可以在历史课程上,充分运用影视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一些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与纪录片,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教材。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兴趣本身就带有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人们对于他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够抱着一种欢喜与愉悦的情绪去参与和实践体验。而对于那些缺乏兴趣的事情和活动,人们很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它身上浪费,若是强迫其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能招致一定程度上的反感。中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学习未知知识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对于中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实施起来,老师的授课形式要多样,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讨论中国古代书法时,教师可以现场请会书法的同学或者邀请一些社会上的书法人士来探讨。通过现场演示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形式的字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于书法历史有一个更加细致而全面的了解。又如在讲到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燕国这一段历史时,可以让同学们简单地饰演荆轲刺秦王这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让同学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成语典故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解释“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时,让同学回答这个成语的意思,老师来讲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通过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把学生带到秦朝末年的历史环境中,进而分析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以此为引来分析西汉建国之前的战乱纷争背景。
3.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
关键词 英国 高校图书馆 特色资源 特色馆藏
分类号 G259.561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7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为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专门收藏的文献,通常是某一专题领域的文献、某一时代的文献、某一地域的文献、有关某个杰出人物的文献、易损坏的文献、独一无二的或珍贵的文献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逐渐重视特色馆藏,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特色馆藏的建设工作,并开展了相应的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以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国内会议论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为检索源,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实践相关文献的检索,选择题名为检索字段,采用的检索式为“(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高等院校)*(特色馆藏+特藏+特色数据库+特色资源)*(调查+为例+现状)”,共获得相关文献235篇,这些文献在揭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实践的同时,也剖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及服务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献指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涉及:地方性特色馆藏资源较少,图书馆网站对特色馆藏揭示不明显,印刷型特色馆藏推介力度不够;校外访问特色数据库受限,特色数据库更新不及时,建设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缺乏深层次开发,对使用情况关注不够;资源共享度不高;重建设轻服务,缺乏持续性。面对现在存在的一些不足,高校图书馆人应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妨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方面的经验,取长补短,让特色馆藏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访问英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发现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丰富,基于特色馆藏开展的服务颇具特色。因此,本文以英国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与网站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在文献调查方面,笔者检索了Web of sci-ence、Ebsco、SpringerLink、Emerald等数据库,并利用百度学术搜索进行检索,以期获得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方面的文献。在网站调查方面,本文以2016年《泰晤士报》(TIMES)的英国大学综合排名前40位的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访问图书馆网站的方式获得特色馆藏建设及服务的基本信息。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4月。
2 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分析
2.1 特色馆藏资源概况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丰富。总体来讲,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成可以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归类:(1)从特色馆藏的种类来看,主要包括档案、善本书、手稿、历史照片等;(2)从特色馆藏的出版年代来看,既有年代较久远的文献,也有近年出版的文献;(3)从特色馆藏涉及的学科来看,涉及历史、经济、教育、法律、音乐等多个学科;(4)从特色馆藏涉及的地域来看,既有西方文献,也有东方文献。比如,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拥有25000种善本书和超过150种具有特色的馆藏,包括档案、手稿、照片、书籍、小册子和乐谱等;该馆将特色馆藏资源划分为32个专业,涉及历史,经济,数学,东亚研究,文学、戏剧和语言等。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拥有的特色馆藏包括善本书、手稿、历史照片、雕刻肖像出版物和个人档案等,具体来讲,涉及如下主题:历史、现代文学档案、艺术、音乐和博物馆研究、医学、科学和数学。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包括手稿、印刷型文献、人工制品,以及现代地图、音乐作品,亚洲和近东、远东文献,其中最古老的特色馆藏是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中国甲骨文馆藏。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包括善本书,其他重要的打印作品,包含照片、视听材料、插图和地图等类型的档案等,特色馆藏的年代分布为从14世纪到现今。一些近年出版的文献,由于现存复本较少或发行量少而导致稀缺,所以被确定为特色馆藏;一些私人出版社发行的文献也被定为特色馆藏,这些文献具有曾经属于某些重要人士、精美装订、内附额外的资料等特点。由此可知,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不仅是多年来馆藏文献的积累,也是现代出版的具有特殊性的文献的集合。
2.2 特色馆藏资源的来源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采用购买文献、接受外界捐赠、为外界存放文献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在过去六个世纪,一直在收集图书、手稿和学校档案;自19世纪早期摄影技术诞生以来,开始收集摄影类馆藏;该馆1959年设立手稿部,19世纪70年代中期设立独立的特色馆藏部,此后特色馆藏资源不断丰富。目前,该馆主要通过购买文献、接受外界捐赠、由主图书馆根据标准将一些文献转为特色馆藏这3种途径建设特色馆藏。诺丁汉大学图书馆自上世纪80年代起,获赠了奥克姆图书馆(Oakham library)、埃尔斯顿图书馆(Elston library)、柯隆亚顿图书馆(Coleorton library)等3个教区图书馆的宗教类文献,这3个图书馆分别建于16世纪和17世纪,为研究者使用这些文献提供了便利。为外界存放文献,是指英国高校图书馆为外界机构存放文献,但不具有文献的所有权,只是将这些文献作为特色馆藏的一部分供读者使用,利兹大学图书馆、萨里大学图书馆等都采用了这种特色馆藏建设方式。利兹大学图书馆现存3种外界机构的文献:北部女权主义档案(Feminist Archive North)、里庞大教堂文献(Ri-pon Cathedral Collections)、教友会教徒档案(Ouak-er Archives)。
2.3 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政策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是在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等都制定了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政策。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包括目的和范围、印刷型图书馆藏、档案馆藏、阅览室参考馆藏、文献获取、保留和处置、访问、协作工作等8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目的和范围”部分对特色馆藏的使命、特色馆藏的定义、特色馆藏工作人员的作用和职责等作出了说明;“印刷型图书馆藏”、“档案馆藏”这两部分分别对这两类馆藏的收藏标准作出了规定;“阅览室参考馆藏”部分说明新近购买的文献存放在阅览室开放阅览;“文献获取”部分说明了购买、获得捐赠、寄存等三种文献获取方式的相关内容;“保留和处置”部分对特色馆藏的保留和处置作了说明;“访问”部分对特色馆藏的使用作了说明;“协作工作”部分对合作建设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外借展览等作了说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包括什么是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发展政策、文献采访方法、复制政策等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什么是特色馆藏”部分说明了定为特色馆藏的8个标准,至少符合其中一个标准的文献可作为特色馆藏,比如,在1900年及之前出版的文献、具有重要来源的文献、由于物理格式需要特殊存储条件或处理的文献、相当罕见的文献、对国王学院有重要意义的文献等都可以被该馆定为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发展政策”部分说明了该馆目前正在收藏的特色馆藏涉及的学科,包括:神学、语言和文学、历史、其他人文科学、科学等5个学科,每个学科下还列出了具体的专业范围,比如神学文献包括圣经、基督教教义神学、基督教的历史、犹太教等;“文献采访方法”部分述及了受赠、接受遗产、交换、购买、长期借用等文献采访方式,说明了欢迎读者荐购文献,以及建议特色馆藏工作人员从本校的其他图书馆获取一些与教学相关性不大但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复制政策”部分说明了在特殊情况下,将文献的复制版本收藏为特色馆藏的情况。
2.4 特色馆藏建设项目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来促进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工作,涉及特殊文献建设项目、特色馆藏数字化项目、特色馆藏建设调查项目等。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部已经收藏了超过250年的文学通信档案,其中最重要的现代档案是卡克耐特出版公司(Carcanet Press)的文学档案,现在该出版社的通信主要是采用数字化形式,因此,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于2012~2014年开展了卡克耐特出版公司电子邮件保存项目(The Library's Car-canet Press E-mail Preservation Project),通过该项目成功修复并保存了卡克耐特出版公司的21.5万封电子邮件及6.5万个附件。杜伦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列出了9个项目,比如:苏丹档案数字化项目(Sudan Archive Digitisation project)、达勒姆大教堂修道院图书馆数字化项目(DurhamCathedral Priory Library Digitisation project)、苏丹・伍德遗产项目(Sudan Wood Bequest project)等;其中,苏丹档案数字化项目是将杜伦大学的印刷型苏丹档案数字化,供世界各地的学者通过互联网免费使用。诺丁汉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列出了1994年以来开展的23个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有的项目是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也有的项目是该馆接受了资金资助后自行开展。开展这些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编目或数字化来扩展文献的访问。每个项目持续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取决于项目自身的复杂性。比如,诺丁汉大学图书馆于2005~2006年将所有的伍德沃德馆藏(Wood-ward Collection)添加到了图书馆在线目录,伍德沃德馆藏是伍德沃德收藏的关于培根一莎士比亚争议的印刷图书文献,这些文献的一部分由伍德沃德的儿子于1945年捐赠给图书馆,另一部分由培根协会(Bacon Society)于1978年捐赠给图书馆;该项目得到弗朗西斯・培根基金会(Francis Bacon Founda-tion)的资助。对于英国高等教育机构范围内的特色馆藏的数字化问题,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图书馆和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了面向中间人(图书馆员、策展人、馆藏管理者)和最终用户的调查项目――“特藏的数字化:筹划、评估、优先级”(Digitisa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s:mapping,as-sessment,prioritisation,简称The DiSCmap pro-ject),根据调查确定优先数字化的特色馆藏;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于特定领域及学科的最终用户,还采用了小组访谈及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被调查者提供了共计945项优先数字化的特色馆藏;调查结果也反映了中间人与最终用户在确定优先数字化特色馆藏方面的差异性;该调查将有助于扩展馆藏、改进对用户的支持、开展新服务、开展更详细的用户研究,并有助于特色馆藏数据发现助手的发展。
2.5 争取外界支持
英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中注重争取外界支持。主要包括:争取外界捐赠文献、争取资金支持、争取人力支持、与外界合作整合馆藏。(1)争取外界捐赠文献。如前所述,获取捐赠是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主要来源。目前,英国高校图书馆一如既往地重视争取外界捐赠文献。利兹大学图书馆、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都公示了获取捐赠特色文献的意愿。(2)争取资金支持。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包括:特色馆藏建设项目资助、日常发展中争取资助、销售出版物获取资金等。比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有2个特色馆藏项目得到外界资助,杜伦大学图书馆有4个特色馆藏项目得到外界资助。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注重在特色馆藏的日常发展中争取资助,该馆在特色馆藏网站设立了“支持我们”的栏目,通过此栏目接受资金捐赠,用于特色馆藏的发展,捐赠者可以通过信用卡捐赠,或通过直接借记的方式捐赠,两种方式都需要填写相应的信息,比如捐赠金额、账号、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出版了两种与特色馆藏相关的出版物,分别是《图书馆藏的600年》(600 years of book collecting)、《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的珍宝》(Treasures of St An-drews university library),并将用户购买出版物作为其支持图书馆的一种方式。(3)争取人力支持。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成立“图书馆之友”、招募志愿者等方式争取人力支持。杜伦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图书馆于2012年成立了“图书馆之友”(Friendsof Palace Green Library),“图书馆之友”的愿景是寻求对特色文献图书馆的研究、奖学金和推广活动的支持,具体包括:促进图书馆的声誉和激发人们对图书馆建筑、馆藏及展览的兴趣,支持图书馆善本书、手稿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的采访工作,作为接受赠送的图书、手稿等文献的渠道,支持和保护图书馆的独特善本书和文档馆藏,通过组织学术活动促进图书馆的学习和研究任务。招募志愿者不仅能够使志愿者近距离了解特色馆藏工作,也会起到宣传特色馆藏的作用。萨里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部门为志愿者提供了如下工作:帮助描述档案目录,抄录和索引,整理记录及对记录进行编号,负责摄影、视听和戏装馆藏的相关工作,协助推广或特殊事件。(4)与外界合作整合馆藏。20世纪90年代,赫尔大学图书馆档案与特色馆藏部出现了因读者到访图书馆引起的空间和管理问题,2010年,赫尔大学图书馆档案与特色馆藏部(University of Hull's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赫尔城市档案部(Hull City Archives)、赫尔当地研究图书馆(HullLocal Studies Library)等3家机构进行了合并,通过资源整合,组建了赫尔历史文献中心(Hull Histo-ry Centre),该中心的建设得到了遗产彩票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赫尔市委员会(Hull CityCouncil)和赫尔大学的资助,该中心的建立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档案和当地历史。
3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服务分析
3.1 嵌入式服务
英国高校图书馆依托特色馆藏开展了嵌入课程、嵌入科研等嵌入式服务。
3.1.1 嵌入课程
英国高校图书馆依托特色馆藏开展了嵌入课程的服务,一方面是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课程,即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课程中使用特色馆藏资源,另一方面是特色馆藏部馆员嵌入课程,即馆员依托特色馆藏辅助教学。比如,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部馆员在历史和英语学院的教师开设的课程中,为课程提供了特色馆藏资源,也依托特色馆藏辅助了教学过程,主要是现代语言、神学、艺术史等类课程。此外,该馆努力将特色馆藏资源与国家课程相匹配,已经为当地小学提供了学习苏格兰独立战争、玛丽女王时代的手稿、苏格兰女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圣安德鲁斯的生活等方面文献的机会。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致力于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尽可能多的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中,该馆已经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到该校开设的几个课程中,比如:面向莎士比亚历史专业硕士的与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的人相关的材料,面向法语专业本科生最后一年及英语专业博士生的中世纪的手稿,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早期字典,面向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各种早期出版的图书。莱斯特大学图书馆已经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到8门该校开设的课程中,比如,面向历史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现代欧洲早期文献”的相关课程,该课程采用的形式为:先由图书馆员为学生讲解与课程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学生在看10分钟重点馆藏资源表格后,由授课教师、图书馆员与学生轮流提问及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所看到的文献。
3.1.2 嵌入科研
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嵌入科研的服务包括研究咨询、合作开展研究、为学生提供研究选题的建议等形式。比如,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开展了研究咨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邮寄、电子邮件或在线提交等方式进行研究咨询。萨里大学图书馆采用了两种嵌入科研的服务方式,一是提供一对一的建议,用户通过与图书馆员交流研究兴趣,图书馆员为用户提供在网络上没有突出显示的文献,或者提供图书馆员知道的可能对用户有帮助的其他地方的文献;二是合作开展研究,图书馆非常希望与用户合作申请研究经费,图书馆的参与及馆藏资源能够帮助用户申请研究经费,该馆已经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开展了3个项目的研究。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正针对相关学科领域开发一系列指南和论文主题思想,并制作了关于历史论文特色馆藏的网站,提供了3个时期的历史馆藏的概述,为本科生和博士生提供研究领域和论文选题的建议;比如,基于现代的历史文献(1800~2000年)提供了4个研究选题:铁路的发展、莱斯特大学的历史、莱斯特BBC广播公司的成立、战后莱斯特的社会和经济变化。
3.2 特色馆藏推广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举办特色馆藏展览、设立特色馆藏研究基金、开展特色馆藏相关活动、多渠道动态信息等多种方式开展了特色馆藏推广服务。
3.2.1 特色馆藏展览
英国高校图书馆不仅在馆内开展特色馆藏的展览活动,也有高校图书馆将特色馆藏借给馆外机构进行展览,通过特色馆藏展览,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某种重要的特色馆藏的途径。绝大多数英国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馆内展览,比如诺丁汉大学图书馆、利兹大学图书馆等。诺丁汉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固定场所开展特色馆藏展览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三次展览活动,并在特色馆藏网站建立了在线展览栏目,将在场馆展览过的文献呈现在特色馆藏网站,主要是文献的介绍以及文献的照片。在特色馆藏外借展览方面,剑桥大学图书馆、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等都允许特色馆藏外借展览,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剑桥大学图书馆欢迎其他机构借出特色馆藏用于展览,预借文献的机构需要在计划展览日期前至少6个月提交借出文献的请求。剑桥大学图书馆在评估借出文献请求时,将会考虑文献的状况、在外借展览期间是否有使用计划、文献的重要性、提交请求的机构的设施等。剑桥大学图书馆外借展览的一般条件包括:不会将文献借给巡回展览;最多可以借用6个月;借用文献机构的负责人需要签订借用协议;未经剑桥大学图书馆同意,参观者不得对展览文献进行拍照;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在展览标签或展览目录上承认文献的来源;借用机构需要向剑桥大学图书馆提交两份免费的展览目录;借用文献机构需要负责全部的费用等。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的外借展览规定,除了在不得转借文献、提前提交请求、承认文献来源、签订协议、借用单位承担相应费用等方面与剑桥大学图书馆类似外,还有如下方面的规定: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妥善保管文献,不得在借用文献上加标记以及将原有标记去除,需要将文献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展览,不得在展览文献上使用粘结剂,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在收到文献的48小时内向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提交文献安全报告,文献在运输过程以及展览过程中的任何损坏都应在48小时内告知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在文献离开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至返回该馆期间为文献办理保险等。
3.2.2 设立特色馆藏研究基金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设立特色馆藏研究基金,向研究人员推广特色馆藏。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都设立了特色馆藏研究基金。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自2014年开始设立访问学者研究基金(Visiting Scholarship),目前已经连续3年设立此项基金。此项研究基金专门为校外申请者基于特色馆藏开展研究而设立,研究基金面向所有感兴趣的研究者,不局限于大学的研究者,也不限制研究者的级别。获得研究基金者将会获得最多1500英镑的旅途和住宿费用,会被邀请参加图书馆特色馆藏部的研讨会,允许使用特色馆藏阅览室,并需在该馆开展2周至8周的研究工作。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于2013年与该校人文学科教师合作成立了约翰・瑞兰德研究所(The John Rylands Research Institute),旨在开展特色馆藏方面的新研究。目前,约翰・瑞兰德研究所设立了利弗休姆早期职业奖学金(Leverhulme EarlyCareer Fellowships)、纽贝里图书馆交流奖学金(New-berry Library Exchange Fellowship)等研究基金。比如,“纽贝里图书馆交流奖学金”是纽贝里图书馆一约翰・瑞兰德研究所交流奖学金,该奖学金提供2个月的研究支持,一个月在约翰・瑞兰德图书馆开展研究,另一个月在纽贝里图书馆开展研究;申请者提交的研究项目需要和上述两个图书馆的馆藏相关;允许博士生及博士后学者申请此奖学金;获批者将获得2500英镑在纽贝里图书馆的研究资金、1500英镑在约翰・瑞兰德图书馆的研究资金,以及1000英镑的旅途费用。
3.2.3 开展特色馆藏相关活动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活动,吸引读者深入了解特色馆藏。利兹大学图书馆、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杜伦大学图书馆等都开展了与特色馆藏相关的系列活动,主要是艺术创作活动、会谈、研讨会、读书会等活动。利兹大学图书馆于2016年3月9日了即将开展的活动的信息。该馆特色馆藏部将在4月和7月开展两类艺术创作活动,分别是在纸上描绘大理石花纹活动、亚麻油毡浮雕印刷活动,通过此类活动激发参与者从历史馆藏中获得灵感,从而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该馆一直持续开展午餐时间会谈活动,会谈活动涉及广泛的学科,由专门的主持人就某一主题开展会谈活动,午餐会谈时间为下午1点至2点,比如,3月18日亚历克斯博士主持谈论“参观威尼斯,从朝圣者到寻欢作乐的人”这个话题;3月19日由研究者分享其使用特色馆藏部的历史、医学书籍和档案的经验。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于2016年2月29日了由约翰・瑞兰德研究所组织开展的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活动,活动面向学术研究者和广泛的公众,主要包括:研究论坛(午餐会谈)、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学习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与曼彻斯特大学瑞兰德图书馆合作,瑞兰德图书馆即为曼彻斯特大学的特色馆藏图书馆)、现代世界早期的印刷品和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与曼彻斯特大学瑞兰德图书馆合作)等。其中,研究论坛旨在发现瑞兰德图书馆的特殊馆藏如何塑造研究工作,讨论时间为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会谈的主持人既有曼彻斯特大学瑞兰德图书馆的馆员,也有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类”文献的读者。杜伦大学图书馆将于2016年4月26日下午5点~6点开展读书会活动,读书会讨论的图书为该馆正在展览的特色图书。
3.2.4 多渠道动态信息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多渠道动态信息,的信息涉及新增加的特色馆藏、有独特价值的馆藏、特色馆藏部门的工作进展、特色馆藏部门拟开展的活动预报等方面,让读者了解特色馆藏与服务的最新进展,主要通过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博客、twitter等渠道。雷丁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首页设立了“事件、展示与特色文献”栏目,了2016年在做什么、独特的文献、当前及以往的展览等信息。利兹大学图书馆、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等都建立了特色馆藏博客,并在图书馆特色馆藏网站提供了博客链接。利兹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博客了新近增加的特色馆藏、某类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信息、即将开展的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活动信息等。萨里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等都在图书馆特色馆藏网站建立了特色馆藏推特(twitter)网址的链接,萨里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特色馆藏网站说明:如果要了解特色馆藏研究室相关的最新信息,请关注图书馆twitter;并在公布特色馆藏联系方式时,同时公布了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图书馆twitter网址及传真,由此可知,萨里大学图书馆的twitter账号是其特色馆藏信息的重要渠道。
4 启示
4.1 重视特色馆藏文献的积累
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收集特色文献的年代较早,目前已经拥有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近年来,通过接受赠书、购买、为外界存放文献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加特色馆藏。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文献的积累。首先,未建设特色馆藏的高校图书馆,不妨从现在开始,对现有的馆藏进行梳理,甄选出具有特色的文献,比如,出版年代较早且馆内只有一本的图书,一旦丢失将很难购买,应该单独保管;学生利用率较高的理工科专业图书,以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图书,记载中国重大发展的历史性图书等,这样的图书对专业学习、了解中国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值得特殊保管。其次,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某一主题系列文献的积累。某一主题的系列文献,往往对学习、科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已经拥有一部分特色馆藏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将特色馆藏分类整理,并注重在日后的特色馆藏建设中持续增加现有主题类别的文献。比如,某高校图书馆已经收藏了一些材料学科的专业书籍,应注意持续补充该类专业文献。再次,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多渠道积累特色文献,尤其是应重视争取赠书以及合作建设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应在图书馆网站、特色馆藏阅览室公告处分别欢迎各界人士、机构赠送某类文献的说明,让人们了解图书馆可以接收某些文献。在合作建设特色馆藏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为某机构或组织存放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高校图书馆和文献的所有权人共同商议文献面向的用户群体;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代为收藏,提高文献的影响力及利用率。
4.2 重视制定关于特色馆藏的相关政策
英国高校图书馆制定了特色馆藏发展政策、特色馆藏保护政策、数字化保存政策、文献复制政策、阅览室使用规定等多项与特色馆藏有关的政策,这对保证特色馆藏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制定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政策。首先,应制定特色馆藏发展政策。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应对特色馆藏的收录范围、特色馆藏采访原则、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加工、特色馆藏的建设合作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说明,使得具体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特色馆藏发展政策也应该随着工作的开展,进行细微修改,完善原有政策。其次,应制定特色文献及特色馆藏阅览室使用政策,规范读者入室阅览的行为,保护好特色馆藏。比如,阅读稀有文献,应小心翻页;不得在特色文献上勾划;不得携带钢笔、拍照设施等进入特色馆藏阅览室等。再次,应制定特色文献复印政策。比如,规定在版权法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复印件,并且只能由特色馆藏工作人员帮助读者复印,而不能由读者本人借出复印,防止读者自行随意复印;规定复印收费标准,说明为读者提供复印件所需的时间等。
4.3 重视特色馆藏服务创新
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特色馆藏服务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服务的项目还比较单一,面向的读者对象也多限于本校读者。借鉴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经验,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服务的创新。首先,在服务对象方面要有所突破。由于特色馆藏在年代分布、文献主题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特色馆藏的潜在用户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机构,而不是仅局限于校内的一小部分读者,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面向较广泛的读者开展服务。其次,让特色馆藏融入课程。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特色馆藏资源的主题,查找本校及本地其他高校、中学等开设的与特色馆藏具有一定关系的课程,明确课程的具体内容,寻找让特色馆藏融入课堂的突破点,诚挚邀请授课教师基于特色馆藏讲授一部分课程,让特色馆藏成为课程的补充资料。比如,如果高校图书馆拥有民国时期的文献,可以与讲授近代史的老师联系,探讨馆藏文献是否和课程有比较大的联系;经授课教师同意,图书馆可以邀请教师带领学生查阅此类文献,或者请教师基于此类文献在图书馆内授课。再次,让特色馆藏助力研究。高校图书馆应结合特色馆藏的特点,为开展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研究素材,从而让特色馆藏助力研究。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按学科或主题建立特色馆藏指南,主动将馆藏指南介绍给相关的研究人员;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基于特色馆藏与相关研究人员一起申报研究课题,共同开展研究工作。最后,开展基于特色馆藏的专题研讨活动。比如,邀请院系研究人员就某一类特色馆藏开展专题讲解活动,通过研究人员的深入讲解,使读者对某类特色馆藏有深入了解;还可以就某一主题的特色文献开展讨论会,为读者提供就文献所包含的内容发表见解的机会,激发读者阅读某一主题特色文献的兴趣。
4.4 重视特色馆藏资源的推广
英国高校图书馆内容丰富的特色馆藏网站、特色馆藏的项目建设、特色馆藏的外借展览等都反映了英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资源推广方面下了功夫。有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资源的推广。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设立奖项推广特色馆藏,比如,设立研究论文奖、特色书籍收藏奖、访问学者研究基金等。各奖项的宗旨分别为:研究论文奖是对校内外研究人员基于特色馆藏撰写研究论文进行奖励,特色书籍收藏奖是奖励个人收藏一定数量具有特色的图书的本校学生,访问学者研究基金是专门为校外研究人员设立。通过奖项信息,让人们关注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激发深入利用特色馆藏的兴趣。其次,开展特色馆藏展览活动,展览能够给读者充分了解文献的机会。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图书馆大厅办展览,也可以在行政楼大厅办展览,还可以根据文献所属学科,到相关院系办展览,让更多的人通过展览了解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主动与本地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联系,在校外的图书馆办展览,让校外人员认识本馆特色馆藏;在馆外办展览,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保证文献的安全。再次,高校图书馆可以出版介绍特色馆藏的小册子,或者制作特色馆藏目录,在图书馆员参加业界或学界会议的时候,送给同行;还可以在学校举办全国或全省范围的专业会议的时候,送给校外专业人员,从而推广特色馆藏。最后,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的信息,起到推广特色馆藏的作用。比如,图书馆新近入藏的特色文献的信息,预告图书馆即将开展的与特色馆藏有关的活动,图书馆长期开展的特色馆藏服务等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