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持续发展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有效利用实质选择权方法
选择权的观念与理论主要涵盖连续时间的选择权定价理论与二项分配间断时间的选择权定价理论。借助选择权订价理论,衍生性金融商品得到了蓬勃发展,例如外汇选择权、期货选择权和认购权证等。近年来,选择权的观念与理论除了应用于衍生性金融商品评价外,也广泛地被应用在资本预算评估方面。这种将选择权观念运用在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上,称之为实质选择权(realoption)。当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越高时(即标的物价格波动越大),该选择权的时间价值越大。实质投资有三大特性: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及投资决策可延迟等。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指的是企业一旦现在投资下去,即便将来出现较糟的状况,也不完全撤退。因此,起初的投资支出在某种程度是存在着沉没成本的特性。而投资环境不确定是指下一期的利润可能上升或下降,而不确定性越大,其幅度也越大。而投资计划是可以延迟的:是指厂商可以愿意等待更多信息之后,再决定是否要投资。一般而言,企业投资估算在实质选择权方法的使用方面,包含着如下几个类别:一是延迟投资的实质选择权(OptiontoDeferInvestment),这可让企业能视市场时机好坏,评断是否现在就执行投资计划或是延迟实施投资计划。该类型的实质选择权可应用在高度不确定性投资计划上,如资源探勘计划或是不动产开发计划等。二是阶段投资期间的实质选择权(Time-to-BuildOption),该类型的实质选择权考虑投入经费为阶段性投入,下一阶段经费投入为视本阶段产出结果为何而定。以高度不确定性,长期开发,资本依赖高的产业最常见,如R&D投资计划。三是扩充的实质选择权(OptiontoExpand)。当市况处于超过较好预期的情况,企业可进一步采用提高及扩张投资决策,以扩大企业获利。该类型的实质选择权,高科技产业产品处于快速成长时可加以采用。四是紧缩的实质选择权(OptiontoContract)。该类型的实质选择权恰好扩充的实质选择权相反,如果市场情况处于恶劣或是不景气时,则企业可紧缩规模以节省开支。
二、完善投资估算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要明确投资成本控制思路。所谓成本,是指投资项目的建设与运用中,将金钱、作业人员的劳力、时间或机器的使用转变为另一种项目所需要的目的物。投资成本控制就是在上述的转换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或者利用有限的成本控制方法来确保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投资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思路包括:确定投资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将实际绩效与设定的标准成本相比较;分析两者间差异,并确定差异发生的原因;采取纠正行动。二是导入技术开发模式。企业投资估算工作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该系统功能架构的规划主要依据基本资料建档、统计分析、系统支援来加以区分。基本资料中需要重点管理部分,独立抽出当成子系统,方便管理。基本来看,投资估算系统包括如下一些内容:(1)基本资料建档的功能,一般而言重点在确保资料正确性、输入方便性、资料安全性及资料连动性,其主要提供的功能有资料新增、修改删除、查询作业、打印作业、施工求助等功能。(2)统计分析的功能,将资料库中的资料加以排序、组合、计算、比较,并汇编成投资估算者容易接收的资料排列。(3)系统其他的支援功能,在针对硬件环境突然停止运作所造成资料库未索引,或其他易产生异常的事件,提供协助的功能。三是加强投资估算人员培训。新时代企业投资估算工作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加强对投资估算人员的培训,理解新情境与新技术的要点与内涵,从宏观投资理与具体财务处理、市场评估管理等方面把握投资估算的实质。在做好对投资估算人员的培训基础上,企业管理决策层应会同估算人员及早作好投资工作筹划,以此为企业的投资业务规划的开展提供依据。
作者:董姝晶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大连设计分公司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在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当中,企业是以事为中心,始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需要,很少考虑个人的需要,而以人为本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要素。但在用人方面要注意能力性质、特点的差异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要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水平上的差异,目的是让我们懂得在人力资源利用上要坚持能级层次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差异原理指的是:具有能力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能力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我们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且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观强调职业管理者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绩效管理、员工保留、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主管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
二、发挥人力资源要把握的重点环节
为了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人力资源战略同企业竞争战略做到一致
企业在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把员工培训作为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方法
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
(三)创造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收益;二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在企业内外提供有偿服务,逐步演化为利润中心。(四)提高福利
给予员工的福利与待遇、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五)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以及机制的完善。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旨在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六)热爱、理解、关心员工
热爱自己的员工是经营者之本。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了让职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他们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可能与职工们产生内心的共鸣,事业才能发展;理解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理解,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更会不惜付出各种代价;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得到真诚的关心和重视。关心员工要从两方面:一是关心员工的家庭;二是关心员工本身。
三、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1、首先我们企业应该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2、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多种形式的系统化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1、目标设定方面不仅要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还必须要满足职工个人发展的需求2、物质鼓励是基础,精神鼓励是根本,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企业真正留住人才。
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效果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结果。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中存在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规划无序、财务内控混乱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内控能力不足、资源过度浪费以及战略规划偏差,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薄弱
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不顾资源、环境和个人健康代价,一般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限制等条件,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浪费并无客观正确认识,只对与自身收益相关的各项因素有所评估和计划,从而导致了绿色财务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致,并占绝对领导地位,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缺乏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性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财务人员,无法形成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创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引入社会责任风险和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树立现代绿色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保证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正确方向。传统的风险价值观念表明: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应包括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与风险投资收益率两部分内容。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在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协调中进行权衡,以期获得满意的收益。传统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包含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其中的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供应商方面的风险、产品销售方面的风险以及税率调整、通货膨胀、宏观政策变化等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而绿色财务管理要求重视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的风险价值观应进一步引入环境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应该是由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带来的企业价值或无形资产价值贬值的可能性。企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增强企业的后劲与再生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必须以环境效益为前提,拒绝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提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
(二)科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及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强化库存管理,保障资金结构的合理;建立应收账体系,规范产品购销操作流程,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其次,企业要有投资管理。在面向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对内要加强人力资源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综合技术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再次,要规范企业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投资项目启动后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最后,合理地对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估计,保证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可控、可恢复的。始终保持绿色理念贯彻到企业财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当中。
(三)完善企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责任意识
鉴于企业发展存在的资金紧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企业信用担保管理体系,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方面的引导工作,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财务管理、投资规划朝着规范化、法律化、科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提供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和技改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是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全社会应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和风险意识宣传,尤其应加强对财务和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理念和绿色管理意识,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管理新思想,在企业产、供、销过程中,从资源筹措、投放、耗费到资金的收回及分配诸过程都要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等理念贯穿始终,最终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要提高其效率及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相关管理软件。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与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保证企业内信息的顺畅流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估,促进财务人员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配合各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还可以有效减少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可持续性。例如,当出现环境污染风险事件、产品质量下降、存货积压或者应收账款成本上升等现象时,就可根据具体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小危害。
三、总结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在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当中,企业是以事为中心,始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需要,很少考虑个人的需要,而以人为本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要素。但在用人方面要注意能力性质、特点的差异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要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水平上的差异,目的是让我们懂得在人力资源利用上要坚持能级层次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差异原理指的是:具有能力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能力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我们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且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观强调职业管理者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绩效管理、员工保留、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主管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
二、发挥人力资源要把握的重点环节
为了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人力资源战略同企业竞争战略做到一致
企业在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把员工培训作为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方法
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
(三)创造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收益;二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在企业内外提供有偿服务,逐步演化为利润中心。(四)提高福利
给予员工的福利与待遇、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
(五)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以及机制的完善。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旨在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六)热爱、理解、关心员工
热爱自己的员工是经营者之本。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了让职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他们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可能与职工们产生内心的共鸣,事业才能发展;理解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理解,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更会不惜付出各种代价;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得到真诚的关心和重视。关心员工要从两方面:一是关心员工的家庭;二是关心员工本身。
三、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1、首先我们企业应该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2、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多种形式的系统化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1、目标设定方面不仅要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还必须要满足职工个人发展的需求2、物质鼓励是基础,精神鼓励是根本,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企业真正留住人才。
一、传统多元化战略的弊端
1、多元化战略会带来决策上的延误
管理大师彼德•杜拉克说过:“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例如,1999年,可口可乐发生饮用中毒事件,百事的恩里科反应迟钝,未能利用此事促进百事可乐的进一步发展。
2、企业不能仅以市场机会为依据,冒险进入不熟悉行业,而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如企业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信息、市场网络、资金等。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行业选择不当,对新业务领域的陌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结果多元化不但不能分散经营风险,反而会加大风险力度。三九集团投资部的刘贻胜在谈到集团的兼并时感慨:“对于药业的企业我们比较有把握,到那里看一下,就知道这个企业该不该兼并,能不能救活,但对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我们也说不清到底怎么样,是好是坏。”有些被兼并的企业不但没有给企业带来盈利机会,反而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3、多元化战略容易使企业决策者缺乏理智,盲目自我膨胀。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在反省巨人的失败时说他们当时犯了“四大失误”,其核心是急功近利的“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决策失误。过度的自我膨胀,将会因为企业能力和资源的有限而显得力不从心。
4、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原先的优势行业,从而使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变得模糊。春都集团在多元化扩张的过程中,忽视了火腿肠这个看家本领。在人才、技术、设备上有着明显优势,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屠宰工序,春都居然转让给了原料供应商们,主营业务大幅萎缩。最不应该的是,它在面对竞争时竟然用降低产品质量的办法来降低生产成本,火腿肠的含肉量一度从85%降到15%,以致春都职工把自己生产的火腿肠戏称为“面棍”。
二、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应具备的条件
1、多元化战略是一种扩张战略,企业应当在原有行业取得成功的情况下,根据一两件突出的成绩,才能够考虑选择多元化战略。也就是说,企业至少在某一行业取得成功,即在该行业占据了相当稳固和非常有利的地位,主要业务经营良好,基础扎实,才能选择多元化扩张。
2、公司具有合理的治理机构。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委托关系。公司经营者往往更倾向于公司的短期业绩和扩大经营的规模,以提高他们自己的声誉和权力,由此引起所有者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称之为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使其为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而尽力工作,这种制度就是公司的治理结构。一般来说,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作为执行机构的经理层三个层次组成,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驶;二是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监督以及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评价;三是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公司治理结构的正确设计和有效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经营绩效。
多元化战略需要公司拥有一个合理的治理机构,要设法让企业经营人员感觉到事业成功而带来的愉悦,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样,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可以大大增加。
3、人力资本的充足。多元化战略使企业涉足到一些崭新的行业领域,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员工杰出的才能会弥补企业在新行业业务知识方面缺乏的不足,这就需要企业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本。
4、公司具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多元化战略需要企业投入相当大的资金,无论是通过内部发展还是外部兼并,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为保障。单个企业自身的资金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为了满足多元化战略对巨额资金的需要,企业就应当拥有良好的融资渠道。
三、多元化发展与企业可持续成长
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归根结底就是实现长寿,做大做强,这就需要建立和环境相适应的动态竞争优势,实现成本的降低或增加产品的歧异性或兼而有之。多元化经营的优势主要有风险分散;实现范围经济;内部交易化;税收优势;信息优势;销售增长率最大化等等,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元化经营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如管理跨度增大;新行业的进入壁垒;对新业务不了解和缺乏经验以及资源分散使用等等。这些负面效应带来的风险处理不当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在进行多元化过程中要慎重行事,选择好进入的行业以及进入的时机、基于核心能力、适度多元化。
1、选择恰当时机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时必须进行市场宏微观环境分析,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竞争实力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很弱,即与同行相比在现有核心业务领域中竞争地位很落后,一般情况下不宜做多元化经营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企业具有远见卓识,真正把握了基于企业核心能力新业务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到比现有业务更有增长潜力的发展机会,而自身又正好具有抓住该新机会所需的实力,才可以考虑采取多元经营战略。如果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确实很强,在现有业务领域中与同行相比竞争地位不弱,这种情况下,同时找到了适当的基于核心能力新的业务增长点时,可以优先考虑多元化经营;当企业尚未找到基于核心能力新的业务增长点时,即使企业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企业也不宜多元化,而是应该考虑进一步积累竞争优势,积极寻找可做多元化发展的新的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增长点。
2、基于核心能力
潘拉海拉德和哈梅尔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树枝是核心产品,较小的树枝是经营单位,而树叶、花、果实则是最终产品,提供抚育、营养和稳定性的根系是核心能力。一棵树从生根发芽开始,到长成参天大树,根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可见一个企业要想在多元化经营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能力。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不幸于2004年11月7日晚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他身后留下的是6.2亿个人资产。均瑶集团当初以航空业为突破口,继而进行对乳业、酒店业、房产业等资本高投入的行业迅速扩张,大部分公司名称和产品名称均采用企业创始人的名字定名,这种采取通用名称的综合品牌战略,显示了一个成功企业家敢为天下先的果敢与魄力,成功的塑造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进而将他延伸到众多的行业领域,这在一个企业初创时期无疑降低了市场推广成本,获得了高速成长。与均瑶集团多元化发展相比,同样以其企业家命名的本田株式会社,从一个摩托车修车铺发展成为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均瑶集团选择了竞争日趋激烈、而且是资本密集度高、回报周期长、利润较低的航空业、乳业、房地产业。没有基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对自己的多元化发展制定出一个清晰的规划。与均瑶集团比较,本田公司也热衷于多元化发展,刚开始做摩托车,而后搞汽车、割草机、发电机、小型飞机,几乎是这些领域内的冠军,但有一点和均瑶集团不同,本田始终围绕以“优秀的动力”为品牌核心价值进行产业多元化发展,并且始终根据这一核心价值,围绕自己擅长的“小型发动机”技术,创建了一个上天入地的产业王国,成为世界500强中的第41强。
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效果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结果。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中存在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规划无序、财务内控混乱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内控能力不足、资源过度浪费以及战略规划偏差,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薄弱
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不顾资源、环境和个人健康代价,一般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限制等条件,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浪费并无客观正确认识,只对与自身收益相关的各项因素有所评估和计划,从而导致了绿色财务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致,并占绝对领导地位,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缺乏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性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财务人员,无法形成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创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引入社会责任风险和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树立现代绿色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保证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正确方向。传统的风险价值观念表明: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应包括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与风险投资收益率两部分内容。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在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协调中进行权衡,以期获得满意的收益。传统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包含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其中的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供应商方面的风险、产品销售方面的风险以及税率调整、通货膨胀、宏观政策变化等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而绿色财务管理要求重视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的风险价值观应进一步引入环境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应该是由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带来的企业价值或无形资产价值贬值的可能性。企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增强企业的后劲与再生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必须以环境效益为前提,拒绝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提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
(二)科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及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强化库存管理,保障资金结构的合理;建立应收账体系,规范产品购销操作流程,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其次,企业要有投资管理。在面向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对内要加强人力资源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综合技术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再次,要规范企业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投资项目启动后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最后,合理地对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估计,保证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可控、可恢复的。始终保持绿色理念贯彻到企业财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当中。
(三)完善企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责任意识
鉴于企业发展存在的资金紧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企业信用担保管理体系,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方面的引导工作,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财务管理、投资规划朝着规范化、法律化、科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提供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和技改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在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要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复合型高素质财务骨干队伍。企业文化是在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是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全社会应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和风险意识宣传,尤其应加强对财务和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理念和绿色管理意识,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管理新思想,在企业产、供、销过程中,从资源筹措、投放、耗费到资金的收回及分配诸过程都要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等理念贯穿始终,最终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要提高其效率及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相关管理软件。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与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保证企业内信息的顺畅流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估,促进财务人员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配合各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还可以有效减少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可持续性。例如,当出现环境污染风险事件、产品质量下降、存货积压或者应收账款成本上升等现象时,就可根据具体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小危害。
三、总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与社会环境活动当中的重要主体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大致将中小企业的生命历程划分为生长、成长、成熟、衰退4个时期,而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成长期,成长期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存亡,文章对中小企业成长期的战略选择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长期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保持经济活力、缩小收入差距、维持市场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却步步艰辛坎坷,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新生中小企业夭折在成长前期,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每一个中小企业的首要战略选择。
一、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中小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大致经历4个时期:出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第1阶段:出生期。这是企业生命体的诞生过程,包括孕育期和婴儿期,统称生长期。这是企业家的创业意图从孕育、分娩到诞生的过程,或者说是企业家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施的过程。这个时期企业生命的源头是有利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产品和市场是企业的生命。
第2阶段:成长期。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成长并不意味着同样内容的不断增加,成长是一种变革,是一种质变而不仅仅是一种量变,企业不能仅靠增加人才、资金、设备和厂房来应付其增长,它必须进行一种转变或转型。企业的快速增长需要其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专业化管理是企业家释放出新的管理资源的有效途径。但现实中很多企业无法度过这个难关,最终因管理资源的短缺制约了企业的成长,这既是一个企业成长的陷阱,也是企业成长的转折点。
第3阶段:成熟期及其衰退期。一旦企业完成了向专业化管理的过渡,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计划、组织、管理开发和控制系统,这是现代企业的基本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时原有的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市场相对巩固,这是一个相对和平时期,通常也可以称为成熟期。紧接着要遇到的是企业最初的产品或生产线已经成熟,不能推动企业未来的充分发展以维持企业目前的增长率,或曾经达到的增长率,这是市场饱和现象的必然结果,也是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使然。
二、中小企业成长期的内涵和特点
成长期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二个时期,是企业在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期期后企业各方面走上正轨的发展时期。成长期主要表现特点有:成长期是企业成长最快的阶段,规模效益开始出现,市场开拓能力也迅速加强,销售量增长快,市场份额扩大,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名声已为世人所知晓,企业开始有较多的利润。在这个阶段,企业会出现新的格局,企业产权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股权开始出现多元化或社会化,创始人雇请职业经理人,自己逐渐从管理层淡出,并逐步推行授权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但成长期是矛盾多发期,如果处理不当,企业内部可能发生哗变。在成长期的后期,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完成,企业容易掉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在成长期,企业应高度重视战略管理,使企业的业务内涵更加清晰,主业更加明确,管理更有章法;同时,使文化和组织结构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否则,企业将会在一系列冲突与变革中提前走向衰亡。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分析
1、中小企业反应迅速、灵活。当环境变化频繁时,中小企业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如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发挥其空前的活力。
2、决策速度快。不像大企业的决策者要经过许多道程序,特别在生产经营变化非常快,要求一个迅速的反应和决策时,此时中小企业就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来,能够很快地做出反应进入某一领域。
3、低成本运作。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相对机构设置简单,管理人员少,相应的管理费用很低。
4、人员干劲足。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也使企业所有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关,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更容易发挥其个人能力和才智。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劣势分析
1、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由于中小企业的基金普遍短缺,资金实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不高,所以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都较小,这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
2、技术装备落后,开发能力弱。由于生产规模和资金的原因,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研发能力都显得很落后,这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也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克服的问题。
3、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底子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弱,资金偿还能力差,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4、人员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中小企业为节省总成本,在人力资源的规划上通常采取成本节约的措施,以致所招聘的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5、管理不完善。处于困难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是管理差的企业,即使个别效益好的企业也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目前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只注重追求短期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低,在管理中存在决策简单化、专断化现象。
四、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期的发展战略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已度过了创业期的艰难,逐步趋于稳定,并追求做大做强,但往往由于对未来缺乏预见,造成许多处于此时期的中小企业没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出现盲目扩张,导致停滞,甚至走入困境。因此,中小企业在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和趋势,抓住机遇,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可供选择的战略有:
(一)专一化发展战略
专一化发展战略是企业以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为主攻目标的战略思想。其战略思想体现中小企业“小、特、灵”的特点,充分发挥其资源产地、经营特色、“船小好调头”等方面的经营优势,做大企业想不到或不想做的事,并以此壮大自己,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中小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应重视和发展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将其在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有利因素综合而形成的独有的专长,既不易被别人所模仿,还能不断扩展到其他领域,开发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企业以此占据并保持其领先地位。对中小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小而专、小而活、小而精、小而特”几个方面。“小而专”指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针对市场要求,专注于某一两个利基市场。所谓利基市场是指那些被大企业忽视但它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的小市场。“小而活”是指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虽规模小,但机制灵活,又符合市场细分、小额、快捷、及时化的要求,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专精的对象,这是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机制方面的优势。“小而特”是指企业规模不大,但在产品、技术或管理方面具有特色。“小而精”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质量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小”并不代表“弱”,“大”不代表“强”,中小企业应彻底抛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经营,将非核心业务和非专长部分,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其他厂去做,自己则专心致志地做最专长的业务。
(二)自主品牌创立战略
中小企业应树立现代营销理念,精耕细耘,创立自主品牌,走价值战道路。中小企业应该更好地了解市场,制定、整合、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创造性地满足市场需求。应充分意识到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创立自主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维护品牌、发展品牌,不断地打造品牌竞争力,才能摆脱恶性循环的价格营销,谋取更健康的营销之路。1989年,好孩子集团提出“我是第一,因为我可以是第一”的口号,立志创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通过不断地丰富与创新产品,牢牢奠定了中国童车第一品牌的地位。并且通过采取适合的国际营销策略,Geoby(“好孩子”在国外注册的商标)正在成为国外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并力争把“好孩子”品牌打造成世界名牌。
(三)产业集群战略
这一战略适合具有一定生产加工能力的中小企业及服务型企业。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由许多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与之配套服务的专业化的供应商和服务机构构成的集合体。从理论上讲,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既不是横向一体化的正式联盟,也不是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形态,是什么力量维系着相关企业的生存?这就是所谓的集群剩余,也就是一个企业加入集群时的利润减去不加入集群时的利润所得的差额。产业集群战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依托大企业和骨干企业集群。在依托大企业集群战略中,应注意选择产业链较长的大企业为龙头企业,这样集群的链条会更长,集群的中小企业会更多,效果会更好。如十堰、襄樊、随州等市依托东风公司发展汽车配件加工,仅十堰市白浪汽配城,就汇集了汽配厂家1200个。当然,本地中小企业如在技术、产品和管理方面达不到大企业的要求,大企业也会舍近求远。第二,依托名牌产品集群。中小企业依托这些名牌产品集群既有利于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做大做强,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2003年,湖北在“中国名牌产品”榜上增加了“舒蕾”牌洗发水、“仙桃”牌精纺呢绒面料、“红双环”牌纯碱和“东贝”牌压缩机,在“中国名牌产品”榜上的位次由第25位上升到第17位。第三,依托特色和优势资源集群。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主要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
(四)虚拟经营战略
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程度的日益深入,使得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单纯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日益表现为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将不断被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所替代。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要求和外部供应链的竞争压力加速了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进程,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企业流程再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手段。中小企业必须对这一趋势有足够的认识,针对企业实际,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保持并提高在所处供应链中的优势。通过提高企业的效率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核心竞争力。虚拟企业是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为赢得市场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只保留各自核心能力,将其他的功能通过整合企业外部资源的多个法人主体组成的无明确边界的暂时性企业联合。虚拟企业的典型特点就是信任为基础、人力虚拟化、信息网络化、边界模糊化和组织动态化。虚拟企业和企业联盟与网络组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付丽茹.利基战略: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企业研究,2007(6).
2、宋阳,祝木伟.基于战略生态的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研究[J].经营管理,2007(500).
3、赖淑华.成功中小企业成长因素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目标
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
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例如一个正确的决策为企业盈利100万元,如果失去了机遇,没有作出及时的决策,这个决策成本就是100万元;如果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没有赚到100万元,反而亏损了100万元,那么,这个错误的决策成本就是200万元。因此,决策也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昌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因之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利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有很多种类;从投资回收的时间划分,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从投资的方向来看,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以投资对企业前途的影响为依据,可分为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以及初创投资与后续投资;确定性投资与风险投资;相关性投资与非相关性投资等等。因此,我们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把好以下“两关”:
第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根据资料调查过若干个国有企业存在不少失误的投资决策例子,其中一个很大的失误原因是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而是“政治”、“人际关系”等因素轻率地作出了投资决策。例如一个很成功的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为了回报他的故乡,强行主张在他的故乡投资500万元办厂,而他的故乡却不具备办这种工厂的条件,结果厂是办成功了,却年年亏损,成了这个企业“沉重包袱”。甚至还有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把国有资产随意地投资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和身边的人,严格地说,这已经是一种腐败行为,是一种犯罪了。这一种投资方式在资料调查的投资决策失误中竟占40%左右,是一种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另一种投资决策失误是投资决策者本人素质差,,独断专行,自己又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出的决策。这种投资方式在资料调查的投资决策失误中约占50%。
第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投资决策是一个过程。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
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管好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
目前,不少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二是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三是叫人头疼的“三角债”。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据笔者对一个装饰工程公司的调查,这个公司在做装饰工程时,挪用工程资金,挪用材料资金,三角债现象相当严重,也存在偷税漏税的违规操作。后来,这个公司加强了资金跟踪管理,制定了资金使用“四个到位”原则:一是材料费按要求分配到位,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员工的工资,按施工定额兑现到位发放;三是国家的税收,按税法预留到位使用,不得违规;四是管理费,要按规定分解到位使用,不得拖欠。由于有了这“四个到位”,这个企业的资金流通与安全便有了基本的保证,可见,搞好资金管理也完全是办得到的。
三、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和责权明确的法人实体,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建设一个团结、开拓、廉洁的领导班子是搞好企业的关键。从防止腐败着想,企业必须加强监督作用。正如交通规则一样,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在企业约束机制之中,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不按财务制度办事的人,要改于抵制,直至向上级反映情况。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企业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而从法治上说,又必须保护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个人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成本控制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企业
一说起成本,似乎这只是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情。这种认识极为有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的成本动因的理解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的努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五、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
1.是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2.应当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企业决算服务,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开展全面的经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