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简短8篇

时间:2023-03-15 15:01: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端午节的由来简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端午节的由来简短

篇1

【关键词】 吗啡依赖;急性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杏仁中央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中图分类号:R5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2-0094-04

Effect of NMDA Receptor within 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

on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 Induced by Withdrawal in Acute Morphine-dependent Rats

LIU Cai-Yi1,2,3,LI Yong-Hui1,BAI Yun-Jing1,2,et al.

1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2 Graduate School of CAS,Beijing 100087

3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Command, Beijing 1007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glutamate receptors (NMDA) within the CeA in the negative affective component ofwithdrawal from acute morphine-dependent rats.Methods: The negative affective component of naloxone-precipitated withdrawal in acute morphine-dependent ra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 paradigm (CPA).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sham control group, the rats in withdrawal group spent significantly less time on naloxone-paired compartment (230.4±32.8 s/457.6±47.8 s P

【Key words】dependence; acute withdrawal;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 NMDA receptor

急性阿片依赖是指一次或短期给予阿片受体激动剂后给予阿片受体拮抗剂,能诱发广泛的戒断症状, 除躯体症状外还包括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反应,这些症状与长期依赖戒断相似[1]。新的药物动机理论(负性强化的情绪过程模型)[2]强调:在一开始的偶然用药发展到强迫性用药的整个过程中,戒断性负性情绪在成瘾用药行为的维持和复吸中均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慢性依赖的深入研究,对调控急性依赖的神经机制知之甚少。深入研究急性(早期)依赖的神经机制,对揭示从偶然用药到强迫性用药的转变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方式降低渴求、治疗成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泛杏仁核(包括杏仁中央核、终纹床核和伏隔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杏仁中央核(CeA)在焦虑等情绪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且CeA的C-fos在急性吗啡戒断诱发CPA建立中反应增强,说明CeA参与急性CPA的建立[3]。同时CeA分布有高密度的谷氨酸神经元胞体和受体。近来大量的实验表明NMDA受体具有明确的抗焦虑作用。最显著的是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在Vogel test实验中外周给与极低剂量的MK801即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因而,推测CeA的NMDA受体参与吗啡急性依赖戒断诱发的CPA反应。CPA模型是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通过阿片μ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诱发吗啡急性依赖大鼠产生戒断性情绪反应,使之与中性环境(包括视觉、触觉及嗅觉等线索)相结合,建立起条件性厌恶反应。本研究将以CPA为戒断性情绪反应模型,利用脑区微量给药技术研究CeA的NMDA受体在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性情绪反应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动物

雄性Sprague-Dawley (SD) 大鼠55只,初始体重280±20g , 分成 5组每组9-13只,去除定位手术点位不准确大鼠,实际每组7-8只。购自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剂和仪器

盐酸吗啡(青海制药厂),纳络酮、地卓西平(MK801)(均为Sigma公司)。仪器为两箱式条件性位置偏爱测试箱,两端箱体中间有一黑色有机玻璃插板隔开,一端箱体三壁上各有两条3cm宽的红色竖条纹,光滑底面;另一端箱体侧壁无条纹,栅格底面。摄像跟踪系统自动记录动物在两侧箱体停留时间。

1.3 实验方法

1.3.1 脑区定位手术

手术前禁食、禁水12h。以10%水合氯醛(3.5-4.0ml/kg)腹腔给药麻醉。将大鼠头部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Narishige SN-2型,Japan)进行脑区定位手术。参照图谱(Paxinos and Waston, 1986), 杏仁中央核区外套管植入点的坐标为前囟后2.3mm,中缝外侧4.3 mm, 颅骨表面下7.0 mm(位于杏仁中央核上方1.0 mm)。动物术后恢复7-10天后进行行为学实验。

1.3.2 CPA实验程序

CPA程序分为适应、自然位置偏爱倾向测试、条件化匹配训练、训练后偏爱测试四个阶段。第1天适应环境,让大鼠在两箱内自由活动15min;第2天进行自然偏爱倾向测试,记录大鼠在两箱内停留时间;结果表明大鼠在两侧箱体内停留时间无差异。第3至第6天为条件性匹配训练阶段,用隔板将两侧箱体隔开,共分4天进行,每天训练一次,每次训练40分钟;注射生理盐水和药物训练交替进行,两天为一轮实验,其中第3天上午注射生理盐水,间隔4小时后再次注射生理盐水并放入一侧训练箱40分钟,该箱称之“非药物匹配侧”或“非处理侧”;第4天上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5.6mg/kg,间隔4小时后皮下注射纳络酮0.5 mg/kg并放入另一侧训练箱40分钟,该箱称之为“纳络酮匹配侧”或“处理侧”。第5天和第6天分别重复第3天和第4天的训练。第7天进行训练后位置偏爱测试,将隔板拿开,将大鼠放入箱内自由活动15分钟,记录大鼠分别在两箱体的停留时间。以训练前、后在“纳络酮匹配侧”或“处理侧”停留时间变化来衡量CPA反应是否建立。

1.3.3 实验分组及脑区给药

在CPA程序的第二天前测结束后将大鼠分为戒断程序组和非戒断程序组,其中戒断程序组包括假手术组、戒断组和戒断干预组,假手术组大鼠只作手术,CeA给予生理盐水0.5μl皮下注射,不给予吗啡和纳络酮皮下注射;戒断组大鼠与假手术组不同是给予吗啡和纳络酮皮下注射来制作戒断模型;戒断干预组与戒断组的不同是注射纳络酮前20分钟CeA微量注射MK801(20nmol/side,0.5μl)以考察CeA注射MK801对急性依赖戒断CPA建立的影响。非戒断程序组包括急性吗啡依赖组和未接触组以考察CeA微量注射MK801对急性吗啡依赖和未接触吗啡的大鼠是否有奖赏或厌恶效应。与戒断干预组的不同是急性吗啡依赖组不给予纳络酮注射,只给吗啡皮下注射和CeA注射MK801。未接触组与急性吗啡依赖组的不同是不给予吗啡注射。

1.3.4脑区注射位点鉴定

行为学实验完成后,在大鼠CeA内注射1%的滂胺天蓝0.5μl,断头取脑,冰冻切片,显微镜下鉴别注射位点。图1 显微镜照片显示了注射位点的典型位置。图2取自图谱Paxions and Wason (1986),示意注射套管的针道及内套管末端注射位点位于CeA,末端灰色圆形范围包含了本实验中所有位于CeA的正确位点。

1.4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

2结 果

2.1 CeA注射MK801对CPA建立的影响

表1显示训练前戒断组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与假手术组和戒断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停留时间戒断组短于假手术组,说明纳络酮能够诱发急性吗啡依赖大鼠建立CPA;戒断干预组的停留时间长于戒断组,说明训练前CeA注射MK801阻断了CPA的建立。

2.2 对未接触吗啡和急性吗啡依赖大鼠CeA注射MK801的条件性位置效应

无论是未接触组还是急性吗啡依赖大鼠,训练前、后在处理侧停留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训练前CeA注射MK801既无奖赏效应也无厌恶效应(见表2)。

3讨 论

本研究表明CeA 注射MK801可阻断急性吗啡依赖戒断诱发的CPA的建立,但对急性吗啡依赖或未接触吗啡的大鼠并无奖赏或厌恶效应。有研究表明MK801不仅影响情绪,其本身亦有奖赏效应并且能影响学习记忆,因此需要深入讨论CeA微量注射MK801阻断急性CPA建立的神经机制。

尽管有文献提示外周注射MK801具有奖赏作用能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oference,CPP)效应[4],但MK801产生CPP效应可能依赖于使用剂量和实验条件,因为另有研究表明MK801在啮齿类既不产生位置偏爱也未产生位置厌恶[5]。在Watanabe的研究中[6],在CeA采用两个剂量的MK801(10nmol和30nmol/每侧)进行微量注射,30nmol/每侧脑区的MK801有轻微的奖赏效应而10nmol/每侧的MK801无奖赏效应。本研究中采用20nmol的剂量,结果表明该剂量在急性吗啡依赖及未接触过吗啡的大鼠均未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可推测本研究中MK801本身的奖赏效应对CPA的建立无影响,但由于第二大组的两组大鼠均未设立各自的对照组,故结论尚需验证。

许多研究显示NMDA受体参与学习记忆,例如NMDA受体拮抗剂微量注射到杏仁核损害对条件性恐惧的记忆 [7-9]。然而亦有与此不一致的结果:NMDA受体拮抗剂苄派酚醇能抑制吗啡诱发的CPP,但其对记忆无任何影响 [4];类似地,Popik [5]研究表明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抑制纳络酮参与的吗啡戒断诱发的CPA,但对食物诱发的CPP无影响,也不影响Morris 水迷宫空间任务的记忆提取。这些结果表明CeA的NMDA受体参与吗啡诱发的CPP或吗啡戒断诱发的CPA并不是因为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造成的。提示MK801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可能不是CeA注射MK801阻断CPA建立的主要原因。

谷氨酸受体和细胞体遍布整个杏仁核,并且在杏仁中央核和基底外侧杏仁核有着高密度分布[10, 11]。这里的谷氨酸纤维大多起源于皮层和皮层下脑区,负责将感觉信息传入杏仁中央核,对识别和习得这些感觉信息所携带情绪和动机成分起重要作用。推测CeA是谷氨酸受体参与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诱发的CPA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由于本研究未设立非CeA干预组,因而使CeA参与CPA反应的特异性受到影响)。

总之,CeA的NMDA受体参与急性吗啡依赖戒断诱发的CPA反应,提示CeA的NMDA受体参与急性吗啡依赖戒断诱发的情绪反应。

参考文献

1 Harris AC, Atkinson DM, Aase DM, et al. Double dissociation in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acute opiate dependence as measured by withdrawal-potentiated startle. Neurosci, 2006, 139: 1201-1210.

2 Baker TB, Piper ME, McCarthy DE, et a1. Addiction motivation reformulated: an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Psychol Rev, 2004, 111:33-51.

3 Jin C, Araki H, Nagata M, et a1. Expression of c-fos in the rat central amygdala accompanies the acquisition but not expression of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 induced by withdrawal from acutedependence. Behav Brain Res, 2005, 161: 107-112.

4 Suzuki T, Kato H, Tsuda M, et al. Effects of thenon-competitiv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ifenprodil on the morphine-induced place preference in mice. Life Sci, 1999, 64: 151-156.

5 Popik P, Danysz W. Inhibition of reinforcing effects ofand motivational aspects of naloxone-precipitated opioid withdrawal by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 memantine.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7, 280: 854-865.

6 Watanabe T, Nakagawa T, Yamamoto R. et a1. Involvement of glutamate receptors within 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 in naloxone-precipitatedwithdrawl-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 in rats. Jpn J Pharmacol, 2002, 88: 399-406.

7 Kim M, McGaugh JL. Effects of intra-amygdala injections of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on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inhibitory avoidance. Brain Res, 1992, 585: 35-48.

8 Maren S, Aharonov G, Stote, DL, et al.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in The basolateral amygdala are required for both acqui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conditional fear in rats. Behav Neurosci, 1996,110:1365-1374.

9 Miserendino MJ, Sananes CB, Melia KR, et al. Blocking of acquisition but not expression of conditioned fear-potentiated Startle by NMDA antagonists in the amygdala. Nature, 1990, 345: 716-718.

10 Farb CR, Aoki C, Ledoux JE. Differential localization of NMDA and AMPA receptor subunits in the lateral and basal nuclei of the amygdala: a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J Comp Neurol, 1995, 362: 86-108.

篇2

厦门第九幼儿园在教学中很好的凸显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他们将闽南文化引进幼儿园,将其作为学前教育课题进行专项研究,设计各种活动,挖掘闽南文化的内涵及精髓,开发出幼儿园的园本教材和教育资源。将闽南文化引进幼儿园,就是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本土文化的种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能让孩子吸纳本土文化的丰富营养,增进对民族文化的情感。

为了实现《纲要》教育要求,厦门市第九幼儿园开展了 “幼儿闽南民间艺术教育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主题探究性活动。

例如:主题活动网络:

健康目标:(1)积极参与和端午节有关的民间体育游戏,发展走、跑等动作,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合作的态度; (2)品尝粽子,知道适量食用,具有基本的保健常识。

语言目标:(1)欣赏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与优美;(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过端午节的经验和感受; (3)尝试创编简短的端午节儿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社会目标:(1)了解端午的由来与习俗,初步感受与端午节有关的闽南民间文化;(2)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3)喜欢参与集体游戏“划龙舟”,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科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数学方法和经验,解决过端午节各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2)喜欢参加科学小实验,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艺术目标:(1)欣赏各种与端午节有关的民间艺术品,感受端午节的美;(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有关端午节的艺术活动;(3)喜欢参加与端午节有关的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是从五个维度设计主题系列活动“快乐端午”的整体目标。而达成整体目标又通过以下几个“分题活动”来完成:①观看赛龙舟,②我设计的龙舟,③哪条龙舟跑得快,④参与赛龙舟,⑤飘香的粽子,⑥参观肉粽店,⑦学包粽子(和家长一起),⑧抓鸭子,⑨我们计划的端午节,⑩过端午节!

在十个分题活动中,笔者有幸参加“赛龙舟”这个分题活动。整节课都紧紧围绕“五个维度”开展各项活动,特别是每个活动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教师示范到位,指令到位,给孩子们留有自由表达的空间和小组合作的机会,能给孩子们提供完成任务后展示的平台,并能引导孩子们给予评价、引导,启发孩子们总结各组比赛获胜的理由,从而找到活动合作的规律:左―右左―右;1―21―2;呼嘿呼嘿!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赛龙舟”赛的不仅是技巧、力气,更是团结一心的精神,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篇3

学情分析,拟定目标

班内共有9名学生,由学生发展水平测定和学习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组(以下学生均为化名)。A组学生是章颖、何俊、季尚。他们都有较好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但因其舌部发育问题,导致其说话时气息较短、口齿不清,影响其语言表达。B组学生是万婷、李浩、杨曦、顾翔,他们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字、词和句的认读,能够理解常用的名词和动词及简单句,有表达的意愿,也能够当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但在呼吸、构音和口腔运动上都需要训练,只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C组付枚能够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但是语言表达仅限在两个字内的短语上,不能清晰地进行语言表达。高盛,认知能力好,语言表达清楚,但是不能够按照指令或有秩序地从事课堂活动。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拟定如下教学目标:A组能够准确认识关于端午节的物品等,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注意着重培养其掌握“因为……所以……”句式的用法;B组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认识关于端午节的物品等,积极参与课堂比赛环节,并进行句子的练习等;C组能够参与课堂,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认识关于端午节的物品名称。

激励比赛,提升效果

竞?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竞赛教学方式。下面是笔者在本节课上采取的教学方式。

一是答题竞赛。许多智障学生都比较喜欢公开的竞赛展示活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意识明显提高。例如:在教学活动一开始,笔者就将学生分为了两组。笔者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端午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首先介绍本次比赛的比赛规则(游戏规则讲解:每答对一题给一分,表现优秀给一分。最后获胜的队伍老师有一份惊喜送给他们!)而后,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你能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吗?”“你知道端午节我们要吃什么东西吗?”“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层层递进,请两组充分发言,获胜的一方获得勋章奖励。

二是讲课竞赛。新课程理念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的办法。主要体现在:一是待课文完全出示后,请A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领读课文。学生要领读课文,他势必要提前将课文内容温习,解决生字词问题,这样才能顺利的进行。二是请A组学生讲解课文大意,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习俗等。如此一来,学生们为了达到较好的解释效果,势必要之前查阅相关材料,并记录说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学本领和探究意识。

三是诵读竞赛。许多智障学生存在语言或言语障碍,多种形式的朗读(诵读)方式,对于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问题改进有较好的实践效果。而且,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部分都比较简短、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抢分的积极性比较高。在本节课中,笔者通过勋章奖励的形式,对于学生进行了诵读课文的比赛设计。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也使得培智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效显著。

小结反思,思考升华

其一,教师课前的准备程度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课前要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实际,备到学生心里。要设计好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结构严谨完善,过程流畅而有序。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文化知识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1]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Guessand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isyesterday''''spupil.(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doestheword“compass”mean?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航海一词,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Day),重阳节(Double-NinthFestivalortheElder''''s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point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Eve圣诞前夜SantaClaus/Father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carol在Christmas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buttercookies,fruit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isfromcommunication,isincommunicationandforcommunication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Ihappenedtoknowa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B.Whatisit?(什么秘密?)A.Betweenus,(你知,我知)Iwilltellyou.(我就告诉你)B:Surethin!(当然)A:HelenhasaffairwithSarah''''s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酷句Thelineisengaged.(占线)Let''''sbagit.(先把它搁一边)Howbigofyou.(你真棒)Athousandtimesno!(绝对办不到)It''''suptoyou.(由你决定)Bigmouth(多嘴驴)Getdowntobusiness(言归正传)Noneofyourbusiness(不关你的事)I''''llkickyouass(我要炒你的鱿鱼)Iamallears(我洗耳恭听)Youpissmeoff.你气死我了。Takeahike!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ajerk!你是个废物/混球!Areyouinsane/crazy/outofyourmind?你疯了吗?Knockitoff.少来这一套。Youstupidjerk!你这蠢猪!.I''''mfedup.我厌倦了。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strongashorse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thestabledoorafterthehorseisstolen.“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dog幸运的人,topdog优胜者,underdog失败者,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dogsseldom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gooddogdeservesagood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Party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篇5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mean? 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 航海一词,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 (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酷句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Let’s bag it.(先把它搁一边)How big of you .(你真棒)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t’s up to you.(由你决定) Big mouth.(多嘴驴)Get down to business.(言归正传)None of your business. (不关你的事) I’ll kick you ass. (我要炒你的鱿鱼)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You piss me off. 你气死我了。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I’m fed up. 我厌倦了等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69-01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特别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加之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打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下几点是我对英语与传统文化的一丝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节日慢慢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而与中国传动节日相比,在英语方面有和联系与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兴趣,也扩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二、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谚语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

三、告别中国式英语,创立情境,学习真正的美式英语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美国人口中的常用句子。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句子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Big mouth(多嘴驴)Get down to business(言归正传)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I’ll kick you ass(我要炒你的鱿鱼)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You piss me off. 你气死我了。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 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I’m fed up. 我厌倦了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animial却别中西方文化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 Party的活动。

总之,对与英语的学习,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死记硬背,英语是门语言,我们应该多去寻找方法,使得英语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初中英语和中国文化间的关系,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下基础。

篇7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11年,为进一步提升科普剧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我们萌生了学习、引进、吸收、借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成功经验,促进自身展教队伍快速成长的想法。在上海华师大和法国领事馆的协助下,我们策划组织了由上海科技馆、法国勃艮第大学联合举办的为期1周的“2012年科普剧创作与表演培训班”。培训班于2012年6月17—22日如期举办,并在6月22曰上演了端午节的汇报公演,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策划阶段,我们首先明确了培训班的目标任务、创作理念、内容方向、选题类型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內容,并就培训的时间、地点、人员组成、日程安排、培训方式等方面作了细致安排。培训专家由来自法国勃艮第大学的副校长丹尼尔,阿伊西瓦教授(DanielRaichvara)和法国科普表演专家米歇尔,瓦勒梅博士(Michel Valmer)担任,培训学员則由来自上海科技馆的展区管理员组成。

丹尼尔教授在科普剧演绎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公共科学教育方面的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各种形式的公众科学教育和其间的相互关联。米歇尔博士則是富有盛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2位专家已经联手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多次科普剧表演、培训及科普剧巡演。这一次他们又会给上海科技馆的学员们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呢?

上午:科普剧表演训练

科普剧,又称科学互动表演剧,它是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呈现,让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与贯穿其中的情景交融,与凝聚期间的思想共鸣,从而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大众走进科学的热情。

相比过去的诸多经验,这一次的“法式”培训带给学员们太多的“意外”,一个“新”字贯穿始终。就拿现场的热身训练来说,还是让这些或多或少参与过传统科普剧排演的学员大为惊讶。首先是丹尼尔教授搬走了培训场地里所有的座椅,培训团队站立着围成1个圆圈,在圆圈里依次体会如何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刚开始,大家都比较拘谨,米歇尔教授鼓励大家从放松自我、释放身心开始学习。在教授的鼓励和感染下,学员们依次模仿专家的各种夸张姿势,或是歇斯底里地大叫,或是张牙舞爪地挥手,抑或是临摹各种动物的形态在地面上匍匐前行……总之,各种充满肢体动作的热身活动着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碰撞在此出现,学员也从一开始的羞涩、拘束逐渐过渡到了轻松自如的状态之中。

中午:就预先设定的剧本故事主题,快速考察展区现场

按照事先沟通的计划,本次培训设有4个创作主题: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普朗克与量子论、居里夫人与镭、牛顿与万有引力。这些选题,充满了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和对接。

法国专家的培训相当紧凑,在经过了上午的科普表演预热之后,马上利用午休时间,在上海科技馆的相关展区內快速考察,并结合相关展品,对4个剧的演出场地进行了权衡与筛选。

下午:世界科普剧概况介绍及故事主题的确认

丹尼尔教授首先为学员进行了1场科普剧概况的小型讲座,让参与培训的上海科技馆展区管理员们大开眼界:原来科普剧的表演可以脱离舞台,依附展区內的展品进行表演!演员和观众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随后,丹尼尔教授明确了本次科普剧的表演场地,并结合实际,给出了演出地点的建议。东西方文化的第二次碰撞出现了。展区內观众众多,有些通道比较狭窄,而有些地方灯光效果可能也不太适合,学员们的心里有了些小小的担忧。但是把科普剧引入科技馆的展区,一定可以更好地发挥科技场馆的科普效应,可以帮助观众了解科技馆展品、展项的科普內涵,也可以使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活动与场馆更紧密结合,学员们认定了这将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活动。

上午:舞台训练

依旧是站立式培训,丹尼尔教授和米歇尔博士鼓励大家把表现科学过程的物品和影像变为简短的舞台表演形式,丹尼尔教授和米歇尔博士1位说英语、1位说法语,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学员们进行着充分的交流。专家并不急于了解学员们表演的內容,而学员们也已经忘记了最初的羞涩和拘谨,在表演中各显所长地表达着自己的最佳状态。接着,米歇尔博士要求大家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同时配合有声语言的表达。他为本次科普剧培训设定了全新的宗旨——科学探索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并要求学员们一边朗诵,一边用肢体语言来强化这句话的內涵,力求在自身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普工作的荣誉感。

下午:丹尼尔教授演讲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对新一代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过程是文化的传承。而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情。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对个人品质、道德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我们作为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义不容辞。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教学之中呢?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个汉字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在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汉字之美,这可以说是国学的基础。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启蒙老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进中国汉字。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字到小篆、隶书,再到今天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的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涉及形体的变化,而且包括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重视书法教学,让这一丰厚的文化底蕴感染学生,“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热爱。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广为传诵。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比重很大,内容形式多样。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而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少些,其实词也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这样的词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在国学故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正确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三顾茅庐》、《闻鸡起舞》、《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铁杵成针》等。在课堂上开展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综合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历史故事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可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节、习俗和节日等。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能体会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小学语文阅读人教版第八单元的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巧节,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的真正由来。还有端午节、寒食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四、在引导课外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