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收入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1世纪现代化企业的竞争内容从某种角度可以完全归结为人才的竞争,由于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才,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只有员工的高质量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的的有效实施,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要的手段———薪酬管理应当如何应用渐渐成为了企业所面临的棘手难题。在现行的薪酬体制下,一部分电力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如何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培养企业的优秀工作氛围,如何通过分配好各员工的薪资,最大化地调动各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最终达到推行企业绩效的目的,值得相关的电力企业的薪酬管理人员进一步思考。
二、现阶段电力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薪酬制度不合理,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我国民生的相关基础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电力行业相较于数十年前更是有了质的改变。但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已有多年,我国电力企业的国有垄断地位仍然尚未动摇。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基本是由国家负责,由国家掌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这种国有垄断体制虽然使得电力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也使得电力企业的平均主义思想严重,使得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工作绩效没有明显关联,使得电力企业的员工缺乏了像其他行业员工一样的工作积极性,无法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除此以外,这种国有垄断体制也不利于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取当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总体行情,不利于收集同类型企业之间各种薪酬水平的相关数据,使得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现阶段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严重脱节,导致当电力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未能做到及时对企业员工的薪酬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使得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2.缺乏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与奖励机制
在电力企业中,薪酬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的规范与否,往往决定着这些机制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与内涵。但现阶段,一部分电力企业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薪酬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的不规范现象,例如部分企业对于优秀员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把这样的员工和能力一般的员工同等对待,或是对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强度小的企业员工没有加以区分,而是安排在相同的薪酬水平上。长此以往将会使得员工的积极性丧失,进而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中的奖励机制也还存在一定的单一性,所采用的奖励形式多是以物质激励,缺乏精神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挖掘出优秀员工内在的精神动力,不能充分满足员工自我价值肯定等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这同样会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3.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往往由于人工成本、人员编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挖掘和培养系统内调配员工的同时,往往会通过新增上级批复用工、自聘用工、劳务派遣等方式补充劳动用工需求,这就使得一些部门人浮于事,工作量少。而有些岗位人员的工作人员职责不清,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有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则身兼数职,无法保证自身的工作质量,对于此,电力企业需要改善自身的组织机构编制,完善不同岗位的组织与管理,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不同岗位的人员之间既能够充分交流合作,也能保证自身的工作质量。
三、改进电力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对策分析
1.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虽然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国有垄断体系难以改变,但政府需要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生产权力自主、经营自主,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拥有更大的自,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内部也就自然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员工的精神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另一方面,由于电力企业薪酬制度中的平均主义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从此处着手,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加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得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2.切实加强薪酬管理基础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
①要形成科学的薪酬评价体系。对于工作压力较大,要求较高以及劳动强度大的岗位的员工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津贴或是提升薪酬,同时,尽量使得薪酬能够形成分层概念,使高职称的员工、高技术的员工以及科技人员和能解决企业运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专家能够在薪酬的倾斜上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满足自身的内心情感需求。②在用人问题上,要严格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通过了解各岗位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职责大小,进一步重视高素质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适当提升其薪酬,避免人才流失。
3.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与福利制度
企业如果想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薪酬管理水平,奖励制度和福利制度同样需要加强。国有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相关战略方针,在对优秀员工进行物质奖励,薪酬提高的同时,加强更深层面的精神奖励,使得优秀员工在企业中拥有更强的归属感,愿意进一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制度,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和杠杆作用,从而达到完善国家所提出的劳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科学发展理念的目的,以便更好地留住优秀人才。
4.建立开放有效的双向沟通模式
企业设计出来的薪酬体系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取决于薪酬设计的科学性与完备性,还取决于薪酬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是否与员工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好的薪酬体系应当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符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行情,同时员工也能够较好地接受。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新的薪酬体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上,企业设计的薪酬体系不仅与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在招聘员工和宣传企业时还反映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和自身形象,因此,只有建立开放有效的双向沟通模式,才能更好地使员工愿意为企业做出贡献。
四、结语
论文摘要: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作为我国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调动各级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中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税收收人计划管理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收收人计划的实现,对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执行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考核、收人统计预测以及经济税源调查、税源监控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收人计划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于加强组织收人工作,更好地完成税收任务,推动整个税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目前而言,由干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们法治观念尚待加强,税收执法环境欠佳,税法不完善,征管体制弊端及税务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取消税收收人计划显然不切实际。我国应在税收收人预测和监控的基础上建立涵盖经济、税制、征管等多方面的税收收人管理体系。税收收人计划要制定得科学合理,才是明智之举。
一、我国目前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方法不科学
从税务机关内部计划的编制来看,过去很长时期内税收收人计划编制一直采用基数加因素的方法(即上年基数乘增长系数加减特殊因素)。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确定的计划指标也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缺点主要是由于基数与依照税法可能取得的税收收人不完全吻合,系数主要考虑增加税收收人的要求,未充分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特殊因素考虑的不全面、不准确,使得所确定的计划指标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依法征税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实际税收制度对法定税收制度的背离,扭曲了税收政策,也造成了税收管理的畸形发展。
从税收收人总量的编制来看,自1994年“利改税”以来,我国每年税收收人计划的安排一直是财政预算的重要内容。预算的安排主要是由财政部制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一定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需要。由于缺少纳税人方面的基础资料,未充分考虑各地税源现状,税收收人计划与实际税源相差较大。
(二)税收收入计划考核缺乏科学性
长期以来对税收收人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以是否完成税收收人任务作为惟一标准。这种方法对干确保税收收人,保证财政预算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税收收人计划本身在编制方法和计算依据等方面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仅用税收收人计划完成情况这一指标作为衡量标准,难以准确考核各级税务机关组织收人工作的情况,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另外现行的税收计划考核办法不能正确引导人们认真分析研究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更好地鼓励人们向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转变的工作方式进行积极探索。
(三)税收收入计划管理未能有效地与依法治税相结合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灵魂,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现实中由干存在对税收计划认识的偏差,在税源充裕之年税务机关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压减当年的税收基数,有利于为来年税收任务打造一个较低的平台;而在税源较紧的情况下,少数征收单位往往通过征收“过头税”来完成税收任务。这样就使税收收人计划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种方法使基层税务部门在工作中要么淡化了“依法治税”的治税理念,要么弱化了税收任务的刚性。
二、改革和完善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几点设想
(一)改革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方法
1.优化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方法。根据经济税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因素法”,即以上年基数参考GDP增长比例,同时认真考虑税源变化、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地方税种增长特点、GDP增长、市场变化、税收虚增及不可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税收收人计划。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制各种税收收人计划编制方法的操作软件,并赋予各综合因素或各编制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权数再加以调整,得出切实可行的税收收人计划并且此计划为弹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上述因素的突变可随时调整,使税收收人计划建立在科学、可靠的税源基础之上,与依法治税最大限度的吻合。2.实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核算的税收收人计划管理体制。我国税收计划管理可实行财、税分别核算。财政部可根据所掌握的税源情况及财政支出需要,参考税务机关意见编制预算。国家税务总局首先接受财政部预算方案,努力确保完成。同时根据各地税源状况、征管水平编制出分地区税收计划,汇总得出全国税收计划,并按自身制定的计划考核各地完成情况,逐月与财政部预算中的税收收人完成进度进行比较分析。若存在差异,查找出原因报财政部。若因经济中客观原因而非税务机关征管造成财政预算与税收计划差别较大,财政部可将预算调整方案报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修改。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缺口应通过紧缩支出、发行国债或其他途径解决,而不是将组织收人任务强加于税务机关。此种方法可以避免因支出需要而追加税收收入计划产生的负面效应,保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独立性,做到依法行政、依率计征。
(二)建立以考核税收征管质量为主的工作考核制度
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目标,应由考核税收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转移定位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上来。上级考核验收工作时,要把严格税收执法、严格执法程序放在首位,既要考虑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情况,更要考核执行政策和征管质量情况。按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七率”(《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中规定考核的指标为登记率、申报率、人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和处罚率,简称“七率”。)严格考核征管质量,以科学合理的税收收人计划促进依法治税和征管质量的提高。另外,还应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条件和方法,及考核制度的预期效果。
(三)完善税法体系,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征管水平,为依法治枕创造技术条件
①本文指世界银行4.30导则所定义的非自愿移民(involuntaryresettlement),系指因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及其社区重建活动。
②世界银行报告《中国非自愿移民》(1994)和亚洲开发银行区域性技术援助项目781《中国移民政策与实践》(施国庆、陈绍军、荀厚平,1999)。
一、中国非自愿移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非自愿移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收入
农产品收入是中国农村移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产品收入主要由粮食产品收入、经济作物收入、畜牧产品收入、水产品收入,林果产品收入及其农产品加工收入所组成。
2.工业品收入
在中国非自愿移民过程中,曾经有不少非城市移民利用补偿资金投资于工业品生产,兴办了不少移民企业。但从总体上看,移民兴办的企业一般是生产规模小,形成不了规模经济,生产的产品多为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成功率极小。因而,工业品收入占移民收入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
3.庭院经济收入
农村移民大多数可以发展庭院经济,如种植蔬莱、水果等,既可以丰富自身的生活,减轻自己的生活支出,其富余部分又可以销售,获得一定的经济收人,庭院经济对农村移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庭院经济的发展与移民居住环境和地点密切相关。
4.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是指移民从事相对稳定的职业而获得的以工资形式支付的报酬,例如,移民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就业所获得的工资收入等。在农村移民中,具有工资性收入的移民是非常少的。
5.资本性收入
移民在其搬迁过程中常伴随物质财富损失和精神压力,特别是农村移民自身不可能具有大量的闲置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移民的资本性收入主要是少量的储蓄存款利息与债券利息所得,资本性收入占移民总收入的比例很小。
6.捐赠性收入
捐赠性收入是指从某些捐赠人无偿赠与中得到的收入。一般来讲,捐赠性收入是偶然的,暂时的,不可能是经常性的、长期的,而且是少量的。捐赠性收入对移民的长期收入构成不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这种捐赠性收入常常发生于少量的非常贫困的移民身上不具有普遍性。
二、影响中国非自愿移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制度性因素
制度变革是影响非自愿移民收入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关非自愿移民的政策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再适用,移民政策对移民收入的保护功能弱化。而且,由于移民相对于全社会人口而言毕竟是少数,在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很少会专门考虑移民群体的利益,因而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对移民收入的影响一般要大于非移民。
(1)商品价格决定机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由国家决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对移民群体制定专门的计划价格,但移民往往比非移民更多的享有价格的优惠与保护。商品价格决定机制的变化,从两个方面影响移民的经济收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移民无优价或平价的国家计划物资可以购买,移民生产成本受市场影响;另一方面,移民生产的产品的卖出价格不再是计划价格,而由市场决定。
(2)就业制度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与“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固定用工制度,因而在农村非自愿移民中,常常基于我国特殊的城乡户籍制度,采取“农转非”的移民安置方式,有不少移民由政府安置进入企业。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正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企业实行减员增效与人力资源结构存量的调整,被安置在企业工作的移民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技能相对较差,竞争能力差,随时都可能面临失业,面临着失去经济收入的风险。
(3)土地制度
由于我国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农村土地是村、组集体所有,并且在项目开发中土地资源的补偿价格是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确定的,不能完全反映土地的市场价格。因而非自愿移民一旦丧失土地资源,或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可能无法得到完全的赔偿,主要依赖土地资源或地理区位优势的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收入水平必然下降。
2.社会性因素
影响非自愿移民收入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移民原有社会体系的瓦解,需要重新构建新的社会体系。
(1)文化、教育、卫生
由于移民而使原有的文化教育体系打乱,虽然在移民过程中会重建文化教育卫生系统,但由于重建新系统可能在设备、技术水平、人员配备方面存在问题,会使移民在文化、教育、卫生各方面受到影响,影响移民的生产知识、技能以及健康,进而可能影响移民的经济收入与支出。这种影响是渐渐产生的,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然而影响却是深远的。
(2)社会关系网络
移民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移民获得信息变得困难,融洽社会关系,建立相互信任机制需花费许多精力与时间。例如,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主要是依靠亲戚,朋友之间相互介绍,相互传递信息与相互结伙而形成的。而移民被动迁移后,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必然会减少移民从原有社会关系网络中获益的机会,延缓移民观念革新的速度,影响到移民劳务收入,生产技术使用等各个方面。
(3)生态环境
由于人口迁移,区域性人口密度骤增,必然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在移民过程中虽然强调环境建设,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移民短期收入的需要,往往过度开发或不适当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长期的结果是移民需付出高昂的治理投资,影响移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经济性因素
中国非自愿移民中贫困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移民。由于中国农村经济还主要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且农村移民常常是农村经济较落后的人口,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被动移民的发展结果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了其经济发展,而且其他的经济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非常突出。
(1)土地资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本来就极为有限,特别在东部平原地区,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非常低,移民一旦失去土地资源,很难重新获得。土地资源的损失,绝对地减少移民从土地上获取收入的机会。
(2)人口密度
由于移民的安置,使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密度骤增,人口对区域内资源需求的压力增加,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矛盾冲突可能加剧,从而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影响移民的经济收入。
(3)生产技能
由于搬迁,移民一般需要重新寻找新的就业形式,新的就业形式就意味着移民要具有新的技能。当移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时,移民从事新的就业方式,需要学习新的技能,移民若不能掌握新的生产技能,移民就无法适应生产,也就无法获得经济收入。
(4)人力资本积累能力
由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互为补充,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往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在移民过程中,常常非常重视短期见效的物质资本的投资,而忽略人力资本投资,使得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受到限制。特别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移民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减弱,会影响移民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移民的长期收入受到影响。
(5)空间位置变换
移民生存的空间位置发生变换,移民从原有公共设施与公共物品中获益的机会、途径与大小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移民收入的基础发生变化,而且往往由于移民空间位置的变换使得移民参与市场交易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移民收入水平。
三、中国非自愿移民收入风险规避的可能途径
1984年,中国提出了开发性移民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移民规避收入风险,减少贫困,尽快恢复到搬迁前的收入水平。开发性移民这一思路是基于以下想法:移民问题不能靠一次性补偿来解决,不能靠生活救济来解决,移民安居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把补偿投资与水库移民的人力资源结合起来,改消极赔偿为积极创业,变救济生活为扶助生活,使移民安置与安置区建设结合起来,把被动移民转化为主动移民,从而实现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所谓开发性移民,即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安置移民,也即充分利用安置区的各种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移民资金,有计划的组织移民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建设库区、重建家园。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移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妥善安置,达到恢复与超过移民不搬迁时的生产生活水平,使移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1.开发性移民的原则
(1)恢复原则
开发性移民是利用补偿投资帮助移民进行生产和安置区建设。故补偿是基础,是开发性移民的条件,没有补偿就谈不上开发、发展。补偿的费用的计算应以移民区恢复至搬迁时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标准,而不能仅以财产损失的实物量为标准来计算补偿费用。
(2)发展原则
开发性移民的目标是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生活,做到不降低移民原来正常年景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并逐步有所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移民安置过段中,就必须将补偿和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措施,实现移民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走开发性移民之路。
(3)系统性原则
开发性移民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能独立地就移民安置论移民安置,在进行开发性移民安置时,应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不仅要将移民开发和安置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移民安置和改善生态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将移民的经济系统恢复与社会文化系统恢复有机的统筹考虑,将移民安置区与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移民安置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参与原则
开发性移民安置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征地拆迁给成千上万的人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对移民进行补偿安置时,移民有权对实物指标的调查统计、补偿标准的确定、安置方案的选择、各类资源的分配、开发性生产项目的选择与抉择及决策等涉及移民个人或集体切身利益的工作发表意见,充分参与,并尽可能将属于移民与村组的权利还给他们。当移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有权申诉。充分的公众参与是确保开发性移民顺利进行,移民的利益不受侵犯的重要手段之一。
2.开发性移民的特点
(1)整合性
由于水库淹没,水库移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移民区的原有社会经济系统结构被打破。开发性移民使移民重建家园,形成新的社区和社会网络,建立新的经济系统和经济结构,从而达到移民区社会经济系统的重新整合。
(2)开发性
开发性移民的关键在于开发,充分发挥库区的资源优势,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有效的开发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库区的发展。开发性移民是移民安置的根本出路。开发性移民与单纯安置补偿的传统做法相比,它有利于充分利用库区资源;有利于合理利用移民经费,提高投资效果;有利于安定团结,实现移民妥善安置。
(3)可持续性
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是通过开发创业,使移民安置与库区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移民安置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使库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可见,保持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开发性移民始终遵循和追求的根本目标。
(4)机遇性
水库淹没是对原有的移民系统的破坏,但在破坏的同时,也孕育着恢复和重建的大好机遇。开发性移民实现了移民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在复建过程中可以去弊存利,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思路去规划和建设移民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系统。因此,水库建设给移民带来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建设库区机遇。
3.开发性移民收入恢复途径
(1)开发移民的生产技能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收入主要是由个人的知识,技能所决定。我国非自愿移民中收入低下者,除了物质资源缺乏外,移民的生产技能普遍低下是其主要原因。例如,我国水库工程移民大多是位于交通不发达的贫困山区,移民的生产技术与技能十分落后,而且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其农业生产技术、模式、产品品种常常是多年一贯制。“治穷先治愚”,当移民具有多种生产技能时,移民可以规避单一生产技能下的潜在风险。这也是中国许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期经验总结。
(2)制度变革与管理创新
在宏观经济体制与政策发生变革时,与移民有关的政策理所当然要及时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宏观经济体制与政策的变革给移民所带来的损失。同时,在移民管理上要加强创新,如在项目开发中为老龄移民提供养老保险,建立移民参与机制等。
(3)转移移民劳动力
由于失去土地资源,劳动力大量富余。如果不能转移富余劳动力,巨大的就业压力可能导致移民经济发展以充分就业为目标,区域产业结构转换慢,产业结构升级阻力大,经济增长放慢,从而使移民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在发展经济中要及时地将富余的移民劳动力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从安置区向安置区外进行转移,建立移民集镇,以乡镇经济带动移民发展。
(4)建立健全保护移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
移民已经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其自身权益理应得到保护。因此,要从根源上消除移民贫困等突出问题,加强有关非自愿移民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语
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项目开发中的非自愿移民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会严重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对非自愿移民的核心问题——经济收入途径与风险所进行的初步探讨,与其说是对非自愿移民问题的研究,不如说是给从事社会学、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的学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希望为开展我国非自愿移民重建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进行介入手术患者在年龄、认知水平上都有着较大差异,护士需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2]。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患者,若其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心胸比较狭窄,还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对于这些患者一定要注意交流技巧,弱化病情的解释。若其家属提出尽量向患者隐瞒病情,护士应协同家属采取保护性措施,病情做到合理隐瞒。多向这样的患者传播正能力,多讲解介入手术的优势,告诉他们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患者能很好地耐受、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等优点,并让他们了解介入手术的目的、方法、意义、安全性、重要性等。
2行为心理干预
为了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情绪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护士务必要勤打扫,保证病房的整洁舒适,还可以在病房放置一些植物或者鲜花,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愉悦心情。介入手术科室还应根据病人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如下棋,听音乐,看新闻,健身操、绘画等,这种较纯粹的自我提升、养生修性式的学习活动可以让患者忘却病痛和对介入手术的恐惧,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让患者有家的感觉。
3亲友的支持
亲戚朋友对于介入手术患者的治疗有着密切的影响。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将会在医院生活一段时间,相对于家庭的生活而言,医院的生活比较单一、乏味,患者很容易感觉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患者的主管护士应该多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把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时反馈给其家属,同时也告诉其家属多抽时间来医院陪患者,让他们知道这样有利益与患者病情康复[3]。尽量让患者最喜欢的人、最尊敬的人、最疼爱的亲戚朋友陪伴他,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患者都很重要,患者容易接受。让其亲友多给患者做思想工作,多和患者谈心,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帮忙解决。
4术中、术后心理干预
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只需要进行局部麻痹,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是清醒的,手术中患者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个时候,护士的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护士应尽量保持微笑,时刻陪在患者身边,通过眼神交流分散其注意力,让患者感到温暖。介入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和药物治疗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和心理应激反应,这时要加强心理疏导,并耐心给患者解释,告知其这种不适应是很正常的,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只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即可。主管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状况,估计其疼痛的程度,对疼痛明显者给予相应的止疼药物缓解;观察穿刺处皮肤的颜色和体温,并协助患者翻身,尽力满足患者的各项要求,让其心理感到舒适[4]。
5护理管理体会
5.1心理干预
贯穿手术护理管理全程心理干预是一个系统、长期的问题,患者在入院期间,会不断的出现新问题,影响患者的情绪,因此介入手术科室要对患者入院全程进行心理干预,已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介入手术又存在接触放射线的问题、造影剂过敏的可能性危险,病人在局麻状态中,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手术进程顺利与否,随时会影响病人的情绪。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个环节的心理各有特点,护士应准确识别这些特征,然后采取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强化康复期心理干预
论文摘要:收入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对收入进行分类管理,积极获取社会捐赠,努力扩大自创收入。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非营利组织收入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为了加强对收入的管理,有必要对收入进行分类,从而根据不同类别收入的特点加强其管理。非营利组织收入可进行如下几种分类:
(一)货币性收入与非货币性收入
对于企业而言,收入通常表现为货币性收入,最终以货币或广义的现金收取。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情况则不相同,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的资财,相当部分是非货币性资产,如设备。为了管理上规划现金收支的需要,可将非营利组织收入区分为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
(二)自创收入与非自创收入
非营利组织收入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创收入和非自创收入。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对于自创收入,非营利组织按照法定或约定的价格或收费标准取得,主要用于补偿业务支出。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对于这类收入,非营利组织需要依法定程序申请或者采取措施争取。
(三)限定性收入与非限定性收入
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资财提供者的规定要求不同可以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例如,接受一笔捐款,若捐款人未予规定其使用方向或者期限,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则属于非限定性收入;如果捐款人规定这笔捐款本身的用途或期限,则列为限定性收入;进而如果捐款人还规定由于运用这笔捐款所产生的收入的用途,则这种配生的收入也属于限定性收入。对于限定性收入,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捐款人规定的用途使用。
二、获取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捐赠,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一)寻找企业合作伙伴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而企业则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它将被视为“优良公民”,而非仅是赚钱机器。
企业优良公民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的理念,是企业内在的利益追求与外在的社会要求相结合的结果,目前正在成为企业文化特别是大公司文化必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社会认为企业的责任仅是增加股东的利益。而在今天,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实践经验证明,企业的社会公益成绩,完全可以帮助企业的营运取得更佳的成效,鼓励公司的员工更投入他们的工作,使优质的人才不致流失,增加公司的收益,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道义责任已不再是企业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唯一的、最重要的理由。代替它是一个更现实的看法,即企业公民理念。为使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多的收入,使企业从捐赠中获得更好的投资效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认同和更好的形象,非营利组织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赠定出一个统一的而且往往与企业的营业需要有关的主题,并且尤为注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使企业能作出一个长期的支持承诺。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形式,可以是捐献资金、产品、公司的专门技术和智识、也可以是公司员工的义务服务。由于非营利组织与公司成为伙伴,为社区及公司的将来进行投资,不仅可能更有效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改善营业的环境,而且往往使得非营利机构的运作更有效益,公司所在的社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面向社会公众募捐
面向社会公众募捐是非营利组织获取社会捐赠的重要途径。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募捐时,应当为捐赠者提供足够的、至少能使其用来进行抉择的真实准确和没有故意误导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提供,可以根据公布信息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决定公布信息的多少。比如,通过电视广告信息时,其信息量可少一些;而通过电子邮件信息,信息量应该多一些。
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信度非重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希望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募捐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比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就采取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系列化募捐方式:万人上街募捐、慈善长跑、慈善义赛、慈善义拍、慈善义卖、慈善一日捐等等。
三、扩大自创收入
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经营收入,其资金应全部来自于外部援助,民间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是社会观念对非营利组织的误解。美国萨拉蒙(Salamon)教授主持的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非营利部门主要是由私人慈善支持的。国外实践表明,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然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中,自创收入的比重还相当低。扩大自创收入,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
(一)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它主要是顾客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对其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收取一定的费用所形成的收入,如学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医院向病人收取医疗费和药费。除了慈善型非营利组织,公众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同样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比如,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是免费对读者开放的,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为读者服务,每年向读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完全是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应当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二)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其实现社会使命的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为了筹款支持其非营利活动,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活跃的经济活动。对许多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而言,从事经济活动的获利,是一极重要的资金来源。
非营利组织从事合法的经营来支持其非营利性的活动,需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利润或收入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二是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其非营利宗旨。
关键词:税收收入计划管理经济增长依法治税
税收收人计划管理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收收人计划的实现,对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执行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考核、收人统计预测以及经济税源调查、税源监控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收人计划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于加强组织收人工作,更好地完成税收任务,推动整个税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目前而言,由干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们法治观念尚待加强,税收执法环境欠佳,税法不完善,征管体制弊端及税务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取消税收收人计划显然不切实际。我国应在税收收人预测和监控的基础上建立涵盖经济、税制、征管等多方面的税收收人管理体系。税收收人计划要制定得科学合理,才是明智之举。
一、我国目前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方法不科学
从税务机关内部计划的编制来看,过去很长时期内税收收人计划编制一直采用基数加因素的方法(即上年基数乘增长系数加减特殊因素)。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确定的计划指标也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缺点主要是由于基数与依照税法可能取得的税收收人不完全吻合,系数主要考虑增加税收收人的要求,未充分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特殊因素考虑的不全面、不准确,使得所确定的计划指标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依法征税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实际税收制度对法定税收制度的背离,扭曲了税收政策,也造成了税收管理的畸形发展。
从税收收人总量的编制来看,自1994年“利改税”以来,我国每年税收收人计划的安排一直是财政预算的重要内容。预算的安排主要是由财政部制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一定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需要。由于缺少纳税人方面的基础资料,未充分考虑各地税源现状,税收收人计划与实际税源相差较大。
(二)税收收入计划考核缺乏科学性
长期以来对税收收人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以是否完成税收收人任务作为惟一标准。这种方法对干确保税收收人,保证财政预算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税收收人计划本身在编制方法和计算依据等方面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仅用税收收人计划完成情况这一指标作为衡量标准,难以准确考核各级税务机关组织收人工作的情况,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另外现行的税收计划考核办法不能正确引导人们认真分析研究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更好地鼓励人们向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转变的工作方式进行积极探索。
(三)税收收入计划管理未能有效地与依法治税相结合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灵魂,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现实中由干存在对税收计划认识的偏差,在税源充裕之年税务机关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压减当年的税收基数,有利于为来年税收任务打造一个较低的平台;而在税源较紧的情况下,少数征收单位往往通过征收“过头税”来完成税收任务。这样就使税收收人计划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种方法使基层税务部门在工作中要么淡化了“依法治税”的治税理念,要么弱化了税收任务的刚性。
二、改革和完善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几点设想
(一)改革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方法
1.优化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方法。根据经济税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因素法”,即以上年基数参考GDP增长比例,同时认真考虑税源变化、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地方税种增长特点、GDP增长、市场变化、税收虚增及不可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税收收人计划。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制各种税收收人计划编制方法的操作软件,并赋予各综合因素或各编制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权数再加以调整,得出切实可行的税收收人计划并且此计划为弹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上述因素的突变可随时调整,使税收收人计划建立在科学、可靠的税源基础之上,与依法治税最大限度的吻合。
2.实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核算的税收收人计划管理体制。我国税收计划管理可实行财、税分别核算。财政部可根据所掌握的税源情况及财政支出需要,参考税务机关意见编制预算。国家税务总局首先接受财政部预算方案,努力确保完成。同时根据各地税源状况、征管水平编制出分地区税收计划,汇总得出全国税收计划,并按自身制定的计划考核各地完成情况,逐月与财政部预算中的税收收人完成进度进行比较分析。若存在差异,查找出原因报财政部。若因经济中客观原因而非税务机关征管造成财政预算与税收计划差别较大,财政部可将预算调整方案报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修改。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缺口应通过紧缩支出、发行国债或其他途径解决,而不是将组织收人任务强加于税务机关。此种方法可以避免因支出需要而追加税收收入计划产生的负面效应,保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独立性,做到依法行政、依率计征。
(二)建立以考核税收征管质量为主的工作考核制度
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目标,应由考核税收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转移定位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上来。上级考核验收工作时,要把严格税收执法、严格执法程序放在首位,既要考虑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情况,更要考核执行政策和征管质量情况。按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七率”(《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中规定考核的指标为登记率、申报率、人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和处罚率,简称“七率”。)严格考核征管质量,以科学合理的税收收人计划促进依法治税和征管质量的提高。另外,还应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条件和方法,及考核制度的预期效果。
(三)完善税法体系,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征管水平,为依法治税创造技术条件
一、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
非税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属于财政资金范畴。广义地说,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一切收入,具体来看,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障缴款、财产经营收入、出售商品及服务收入、罚款和罚没收入、赠与收入、特许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及其它收入等。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口径。在国家正式文件里,最早出现“非税收入”一词是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即财库[2001]24号文件中。其后,《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要“确实加强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2009年5月的《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的(财综[2003]29号)文件中,第一次对 “非税收入”概念提出了一个较明确的界定:“中央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或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款和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属于政府非税收入。” 这种从“预算外资金”到“非税收入”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规范政府收入机制上认识的深化。
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现在提非税收入概念,表明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的实施)和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可以逐渐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目前非税收入的主体还是预算外资金,但有相当一部分非税收入已经被纳入预算内管理,今后的改革目标是要随着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的深入推进,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我国非税收入的现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欠规范
建国初期,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是为数较少的税收附加和零星的收费收入。1953年,预算外资金只有 8.91亿元 ,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 4.2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47亿元,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 30.[,!]6 %;在体制转轨和财政分权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非税收入在整个政府收入体系中的地位由“拾遗补缺”,演变为占据“半壁河山”,成为与预算内收入、税收收入并驾齐驱的财力资源。1992年预算外资金为 3855亿元 ,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 97.7% .1993年调整口径后,预算外资金收缩到相当于预算内1/3左右,但增长仍迅速, 1996年预算外资金决算数为 3893亿元 ,仍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一半。
根据下表反映的情况,我国非税收入由1978年的960.09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4640.15亿元,增长了4.83倍。 由于转轨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既非预算内也非预算外的灰色财力(制度外收入),但是考虑到其法律地位的不合理性,此估算结果中并未将其纳入“非税收入”规模。
即使这样,根据上表数据,我国非税收入占财 政性资金的比重在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了50%,世纪之交也在接近40%的水平。
我国非税收入超常规膨胀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地方层次。例如湖南省2009年非税收入总额达到278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1.36倍;而且从增长速度也超过地方财政收入,1998-2001年,该省非税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15.25%、9.22%、13.22%,比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高出5.33、3.01和6.89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税收的增幅分别高出10.55、4.76和6.46个百分点。广东省2009年预算外资金收入达499.42亿元 ,比上年增长36.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1.56%,但考虑到非税收入的口径比预算外资金的概念要大,其非税收入所占的比重要也要超过50%.非税收入大于税收的情况,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要平缓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地方税源相对充裕,不必像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那样,要更大程度上依赖非税的途径筹资。
地方非税收入的过度膨胀和无序混乱有其直接的体制背景。收费主体多元化、管理政出多门。现行地方收费主体主要有地方财政部门、交通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
公安、司法、检查、城建、环保、教育等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收费名目,而且一个部门收取多种费,同时管理上职权分散,乱收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尽管经过多年对收费项目的清理、减并、撤销,根据财政部综合司的有关数据,2000年全国性的收费项目仍有200多项,2009年为335项,地方每个省的收费项目平均在100多项目以上,其中仍不乏有不合理和欠规范的收费项目。此外,更严重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向企业和居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仍然屡禁不止,秩序混乱,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甚至没有基本的标准,由具体执行人员掌握,收多收少、收与不收弹性大,随意性强。再有,尽管有关收费规定对收入的用途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监管上的疏松薄弱,许多费用存在收用不符。 (二) 原因分析
体制转轨是我国非税收入膨胀的大背景。非税收入(尤其是预算外非税收入)的产生以是以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的打破为背景,其发展则以体制转型时期各类经济主体释放其长期受到抑制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强烈需求为依托,其无序膨胀则是以转轨时期监督和约束机制薄弱为基本条件。
在转轨过程中我国政府收入来源渠道多元化、非税收入迅速增长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非体制性压力。归纳起来,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分权式改革连带出了事权财权化意识,激活了原先受压抑的局部利益,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总是试图通过多渠道筹资来落实自己扩展了的事权。改革过程中自上而下逐步把经济管理权分散给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并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也强化了自己的事权。中央政府在向地方、部门分散事权的同时,相应大大降低了自己的资金分配能力。一方面,由于预算内称之为收入上解或支出补助的转移支付存在较严重的非客观性而苦乐不均、“鞭打快牛”,因而地方政府就不再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预算内资金的转移支付上,而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扩张预算外资金和非预算外资金,走非规范之路来落实资金以履行职能(职能合理与否姑且不论)。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门并不愿仅通过政策的制定、调整权来树立自己的威望,而是希望利用实实在在的资金分配权来强化自己的地位,因此,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和非预算外资金也快速膨胀。事权趋向于演变为财权,财权反过来又支撑事权扩大。
第二,各级政府间彼此戒备,尽可能扩大不纳入体制约束的资金。转轨时期,我国先后进行过四次较大的财政体制改革(1980、1985、1988、1994年),每次改革的目的都包括规范政府间财政资金分配原则并强化各级政府的协调。应当看到,改革效应是递增的,初始目的的实现程度逐步加深,但也必须承认,各级政府间的彼此戒备和算计从未消除。其根源在于,“一级政府、一级事权”规则的存在势必促使各级政府维护本级利益并尽可能扩张收入,而已有的制度规范远不足以保证上下双方利益边界的清晰和稳定。在确定政府间财力分配时,决策中往往是上级说了算,下级只能提建议,并没有实际决策权。这样,下级政府 干脆就把资金划到预算外乃至制度外。正是因为政府之间的资金分配尚未走入法治化和客观、公正、合理的道路,各级政府尽可能通过扩张预算外收入和非预算收入来不断加大自己的可支配财力。当然,这种情况在经历了1994年比较彻底、具有突破性的财税改革之后,已有所改变。
第三,“正税”的税源流失较严重,导致预算内资金增长乏力,迫使各级政府通过非规范之策筹措预算外、体制外资金。我国的名义税率始终远远高于实际税率,各种纳税主体都在通过多种办法规避税收,税收征管机构依法治税水平和努力程度也低于合理标准,因而偷漏税和越权、滥行减免税普遍存在,预算内收入难以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这也使各部门、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收费和自主政策来筹措所需资金来缓解收支矛盾。
第四,政府系统各部门、各权利环节在本位利益驱动下,通过扩张可供他们掌握支配的预算外收入和非预算收入,来寻求其福利最大化。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政府系统及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几度出现“创收”,其方式手段五花八门,除创办出来的经济实体要以种种方式对政府部门的权力环节上交部分收入之外(这种情况即使在名义上双方“脱钩”之后,仍普遍存在),也包括巧立名目直接收取各种“费”,以“办公(办案、办事等)需要”为名索要钱物,等等。所有这些政府系统创收而来的收入,一部分归入预算外,另外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曾归入“制度外”。在非税收入在部门、单位收支挂钩的情况下,利益驱动尤甚。收费资金收支挂钩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差额返还。收费单位将收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之后,财政部门扣除10%一30%的比例,分批返还给收费主体,收得越多,返还的越多;二是全额返还。财政部门根据收费单位编制用款计划将专户储存的收费资金分批拨付给收费主体。近年在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之后,还有不少暗中的“挂钩”关系。这种收支挂钩的收费体制,使收费的多少与单位的福利水平、个人收入息息相关,这是收费过多过滥、膨胀不止、企业和居民不堪重负的重要动因。
第五,在我国经济转轨变型时期市场、技术和体制诸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必然发生某些公共产品向“半公共产品”乃至私人产品的转变,使公共产品边界模糊漂移,进而公共服务与商业边界相应模糊漂移,不同性质的收费鱼龙混杂,于是原本就具有扩张非规范收入动机的政府部门及权力环节,更借势巧立名目增加收费,扩张这类收入。
第六,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管理,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物价、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其中项目管理以财政部门为主会同物价部门;征收标准以物价部门为主会同财政部门;涉及到农民利益的重点收费项目需报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政府基金则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在一些相关文件中还赋予了地方政府审批附加费、建设费的职权。这种相互交叉、多头控制的运行机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执行起来漏洞很多:一是把收费项目和标准管理分开,收费管理和政府性基金分开,人为地割裂了收费管理的内在联系;二是行政性收
费和事业性收费按同一原则进行调控,不利于区别对待加以合理化;三是管理收费的不同部门,由于所处地位不同,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存在差异,加之法律约束乏力,导致一些在中央得不到审批的收费项目就分散到地方审批,在一个部门得不到批准就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审批,以某种名目得不到批准就换个名目审批,因而成为导致非税收入无序扩张的一种体制性因素。 第七,政出多门竞相收费的机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长期滞后有关。政府行使职能上“缺位”与“越位”并存,政府与市场得分工界定模糊不清,各级政府的事权划而不清,界而不定,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交叉严重。因而在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过程中,每次体制变革都容易衍生出一些靠收费“吃饭”的部门,行政机构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预算内财力无法满足政府规模庞大的日益增长的开支需要,于是非规范的非税收入就成了支撑政府运转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二维码;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二维码(Two-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以黑白相间图案形式按一定规律在二维平面上来记录数据信息的一种应用技术。二维码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和“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数值信息,并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Matrix,MaxiCode,Aztec,QRCode,Vericode,PDF417,Ultracode,Code49,Code16K,HanXinCode等,QRCode码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
QR码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二维空间条码。
一、二维码的技术特点及手机时代
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前景二维码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
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手机3G技术的日益发展,二维条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不依赖于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和易于制作等优点,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高校在校学生的手机大多具有上网功能,这也为二维码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提供了设备上的保证。
特别是在图书馆数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二维码技术很好的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是图书馆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引入二维码技术的研究
(一)在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中引入二维码技术图书流通工作是展示图书馆工作质量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使用INTLAB图书检索系统。虽然当前INTLAB系统拥有许多的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但是该系统在考虑读者的需求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完善,从而使系统的易用性和人性化方面的受欢迎程度大打折扣。以INTLAB检索图书为例,当读者从INTLAB上检索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后,读者接下来的做法是将图书的相关信息如书名、著者、馆藏地点、索书号等用笔记录在一张纸上,然后根据记录下来的信息到相关的地点去找对应的图书。但是在许多读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读者在检索到自己所需图书后,在用笔记录相关的信息时,可能会因书写产生误差而找不到相关的图书。同时这种记录方式效率不高,如果图书数量比较多的话需要更多的抄写时间,同时产生误差的机会也增加了,还有事先必须准备好笔和纸等记录工具,而这种方式很难进行信息分享。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高校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中,给每本图书和期刊都编有一个单独的二维码,只要读者有一部装有读取二维码软件的手机(目前读者的手机绝大部分是安装and-roind操作系统,可以安装quickmark二维码读取软件),就可以通过读码,轻松地在手机上保存该书的题名、作者、索书号以及书架号所在位置,便捷地在图书馆书架上找到此书。这样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也使每本书的相关信息可以及时详细生动的显示出来。例如: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脱机使用,将图书的相关信息都进行编码,为了匹配现有的后台数据库,应该对ISBN或者ISSN和图书条码都进行编码。一本书的二维条码中保存信息为:图书条码号,ISBN(ISSN)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年代,价格,附件内容等多项信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更多内容,编码后将二维条码打印出来使用在图书上:图1是为《爱你,是最美的修行》一书编制的二维码。
(二)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中引入二维码
技术图书馆管理工作对图书馆员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借还,还需要深层次地向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即以文献查找、选择与利用为依据,向读者提供具体的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检索途径的服务方式。二维码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与馆员的信息咨询工作很好的相契合。
现代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分为三大类:异步参考咨询服务、实时互交式信息咨询服务和网络化合作的联合数字信息咨询服务。这三类信息咨询服务体现出的共性为:回答读者提出的疑问及推荐馆藏资源。
二维条码不需要数据库的支持,可脱机使用,信息容量大,能表示上千个字符;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且译码可靠性高,还可以结合加密解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因此,二维条码以上的特点在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二维码技术与手机短信、网络应用结合起来,把二维码经过编码、纠错、掩膜形成图片,然后以图片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用户,作为馆员和读者信息传递的手段,将成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应用技术。
例如:传统的信息咨询方式一般是通过电话、邮箱、当面咨询等方式来完成的,这些方式比较费时而且信息沟通渠道并不是很畅通,在信息咨询工作中引入二维码技术后,当馆员发现读者感兴趣的信息资料时,可以将该资料的名称、作者、相关内容简介、图片等读者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生成二维码通过手机发送给读者。
读者可以通过手机读取二维码中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资料。此时,二维码信息容量大、纠错能力强,且译码可靠性高的优势就得到体现,大量的信息通过简单的方式传送给有需求的读者,既生动又直观,这种新型的信息咨询方式为信息咨询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传统的信息咨询方式所不可比拟的。图二直观地显示出二维码技术的优点给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带来低成本的信息咨询机制。
(三)在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引入二维码技术
1.高校图书馆门禁身份识别中引入二维码技术。二维码在高校图书馆身份识别等方面也大有可为,我们可以在高校图书馆安装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读码器,学生们只要持有一张含有个人信息的以DM码编码的二维码,这一编码可以存在手机上。当读者进入图书馆时,只要调出手机上存储的二维码,通过读码器扫描,即可作为进门的凭证。
2.高校图书馆资源引导中引入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当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安排馆员专门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内容包括介绍图书馆馆藏布局、检索书目的方法等,有些高校图书馆还专门制作了介绍和使用图书馆的视频短片,这些相关工作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又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手机时代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二维码编码范围广,既能表达数字和字母,又能够把网址、文字、声音、照片以及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整合编码表达的特点将图书馆资源引导影音资料编码成二维码张贴于图书馆显著处,在新生人馆教育时,引导其摄于手机并存储,随时可以观看和收听有关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引导影音资料,既节省了读者及工作人员的时间,又随时可以回放,使新生读者尽快熟悉图书馆的布局及馆藏。
现如今手机随身携带率高而且为使用者本人所持有,图书馆不需提供任何经费购买播放影音资料的设备,还省去购买、租用、维修等人力、物力经费。随着目前各地高校大学城的兴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舍都建设得非常宏伟复杂,当读者进入图书馆借阅大厅,面对复杂的馆藏布局,往往无所适从,如果读者想去某个目的地,就可以通过手机扫描馆员已经制作好贴在图书馆醒目位置的特定QR码,就可以直接显示路线或以短消息方式告知所在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行走
路线以及便捷通道,可以帮助读者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当读者需要了解自己的借阅情况时,即可将手机上含有个人信息的二维码扫入读码器,便可在旁边的电脑上查阅自己的图书借阅情况。如果要查看或者预订自修室或阅览室的座位信息,也可以先刷二维码,然后在电脑上自行选择阅览室的座位和阅览时间,非常简单便捷。
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走到了二维码技术应用的前列,新技术体验是今年的亮点之一,图书馆推出智能手机二维码应用,新生可通过智能手机聆听馆长致辞、查看馆舍地图。调查问卷显示:新生全部持有手机,90.8%的手机可以上网,61.5%的新生体验了二维码应用,不少同学用手机上网开通借书权限。当清华新生入学,馆员将包含学生信息的二维码发送到学生手机上,学生拿着手机就可以在图书馆给自己提供自助服务,包括检索书目、查看自己的借阅情况、预定阅览室座位等都可以通过刷二维码来操作,这种新技术的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三、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一)接收以二维码为链接的高校图书馆设备使用的影音或文字说明
目前自助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是一种发展趋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完成一些过去由馆员完成的书籍查询、借阅、检索、复印等行为。这种自助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文献的流通率、利用率。自助区的自助借还机,自助扫描,复印设备等的使用,可以将其文字说明以及影音说明一并编码成手机二维码,读者利用手机扫描,即可上网连接到图文并茂的操作视频,帮助读者熟悉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使之能够顺利自如地完成自助服务。这比张贴生硬的文字方式的使用说明要生动和简洁,既节约了图书馆的服务成本,又令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
(二)二维码作为高校图书馆多媒体电子资源馆藏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
高校图书馆不仅有纸本资源,还有大量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种类繁多的电子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及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云南财经大学馆藏电子资源采购的经费占总采购经费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18%上升到20**年的28.5%。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却不是很高,在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所做的“对大学生电子资源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有54.6%的大学生不了解图书馆电子服务项目中的视频资源、有56%的大学生不了解图书馆的音频资源。在尚慧等关于电子书的调查中仅有27%的同学非常熟悉图书馆拥有的电子图书资源,仅23%的同学经常使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而58%的同学认为网上查找电子书不方便。如何提高大学生对馆藏电子资源的了解,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使电子资源能够发挥功效,方便地服务于大学生,成为各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要培养大学生对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源的正确认识,掌握正确的获取方法外,图书馆也应创造各种机会把读者不太了解的馆藏电子资源推介出去,比如说学生在查询、借阅任何一种类型的资源时,同时能了解图书馆中与之相关的其他类型的资源以供其参阅不失为一种办法。这时二维码就可以扮演一个“桥梁”的作用,将相关的同一馆藏多种版本形式资源(如纸本资源、电子书、电子刊、音视频资料等)的信息生成二维码标注于纸本期刊上,这样读者就会在阅读纸本资源时,通过一站式检索获得其他资源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相关电子资源的易用性。
(三)将书评生成二维码,以短消息形式发送给读者或直接贴在相关图书上
图书馆书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馆员可以利用书评,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也帮助读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书评恰好能够发挥信息导向功能,成为读者的参谋,以其准确的、求实的、客观的介绍和评论,使读者通过阅读书评在短时间内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因而缩短了读者查找资源的时间,读者可以将这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效的阅读中,这样既提高了阅读效率,又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书评为读者建起一座导航的灯塔。图书馆可以利用手机二维码开展书评活动。通过二维码向广大读者介绍、宣传、推荐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从另一方面来看图书馆还可以向读者征集书评,读者可以通过书评体现自己的主体作用,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也可以藉此了解读者最新的阅读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方式。二维码在增加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时尚性的同时,使图书馆可以迅速、精准地采集到读者的反馈信息,为图书馆的进一步优化服务创造条件。图书馆也藉此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自助式服务中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结语
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使用二维码的成功经验,与运营商合作,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信息咨询工作、电子检索系统、手机图书馆等方面广泛应用二维码技术,开展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各项管理创新服务,满足读者日益提升的阅读需求。我们相信,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将极大地加速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二维码[EB/OL].[20**-03-23].ba-ike.baidu.com/view/132241.Htm.(Two-dimen-sionalCode[EB/OL].[20**-03-23].baike.baidu.com/view/132241.Htm.)
[2]蒋最先.手机二维码在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J].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1(7):100-102.
[3]梁永鸿,苏宁.手机二维码在图书馆OPAC中的应用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1(3):58-59.
[4]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智能手机二维码应用[EB/OL].[20**-08-28]iot.10086.cn/20**-08-28/133696220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