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扇形统计图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专业成长 教学评价 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要立足实效性、侧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的。为打造互动式的数学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课内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否则,课堂只会是一潭死水,无法掀起学生积极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涟漪。
一、不断加快专业成长是展示教师魅力之水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接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关键是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不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加快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
1.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
现代教育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灯塔,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若想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
2.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旧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早晚会被学生逐出课堂。相反,教师如果有了丰富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才有深度,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才有广度,课堂小结才有高度。这样课堂上教师才能深入浅出,洋洋洒洒、左右逢源,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3.反思教学行为提高自己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可以使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可以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师生情感沟通之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作业评价,只要是真诚的,只要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就能和谐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更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所以有效地评价是对个体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绵绵动力。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只用分数的高低定位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淡化考试分数,侧重成长过程的考核,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评价每一位学生。如:教师要建立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从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中,学生也能真实了解自己一段时间的成长历程、进步的幅度。
这种采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办法,在帮助学生用于冲破困境,树立自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优者更优,差者进步,从而逐步培养乐观、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三、合作探究是和谐课堂氛围之水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我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帮我将一个梯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看哪一小组办法最好?学生立刻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进行推导。很快得出以下几种办法:①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是梯形的面积。②可以将梯形的上底延伸到一个顶点,就变成了一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梯形的面积。③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和就是梯形的面积。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的数学思想,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参与兴趣之水
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才会热情高涨,他们才会思维敏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巧妙设计问题,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时,为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然后出示我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按要求完成我的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了扇形统计图。
这样的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探索,而且还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水源,才能使学生如鱼得水,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精心打造、潜心研究,凭着我们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热情、孜孜不懈的探索,我们定能找到通往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育艺术;2010.8(17)
关键词 专业成长 教学评价 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要立足实效性、侧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的。为打造互动式的数学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课内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否则,课堂只会是一潭死水,无法掀起学生积极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涟漪。
一、不断加快专业成长是展示教师魅力之水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接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关键是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不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加快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
1.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
现代教育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灯塔,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若想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
2.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旧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早晚会被学生逐出课堂。相反,教师如果有了丰富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才有深度,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才有广度,课堂小结才有高度。这样课堂上教师才能深入浅出,洋洋洒洒、左右逢源,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3.反思教学行为提高自己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可以使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可以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师生情感沟通之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作业评价,只要是真诚的,只要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就能和谐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更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所以有效地评价是对个体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绵绵动力。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只用分数的高低定位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淡化考试分数,侧重成长过程的考核,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评价每一位学生。如:教师要建立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从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中,学生也能真实了解自己一段时间的成长历程、进步的幅度。
这种采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办法,在帮助学生用于冲破困境,树立自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优者更优,差者进步,从而逐步培养乐观、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三、合作探究是和谐课堂氛围之水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我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帮我将一个梯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看哪一小组办法最好?学生立刻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进行推导。很快得出以下几种办法:①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是梯形的面积。②可以将梯形的上底延伸到一个顶点,就变成了一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梯形的面积。③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和就是梯形的面积。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的数学思想,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参与兴趣之水
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才会热情高涨,他们才会思维敏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巧妙设计问题,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时,为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然后出示我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按要求完成我的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了扇形统计图。
这样的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探索,而且还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水源,才能使学生如鱼得水,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精心打造、潜心研究,凭着我们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热情、孜孜不懈的探索,我们定能找到通往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育艺术;2010.8(17)
共享优质资源 预设课堂精彩
——谈如何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有效备课的
一、利用DVD光盘,备课更有时效。
在配备农远设备时,上面给了我们很多DVD光盘。起初几年,光盘被扔在多媒体教室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在一次值班无事可干时,我拿出一个数学教学光盘看了起来,这才发现,光盘中有许多的教学资源可以供我们应用。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但可以使我们的教师减轻很多负担,也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1、看光盘,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如果想让我们的教师有效的利用这些光盘资源,必须要让我们的教师熟悉光盘中的内容。为了方便教师观看,我们每学期开学初都把这些光盘发放到各教研组,并且把微机室开放。同时,教导处每周五都组织教师观看本学科的DVD光盘,这样通过反复多遍观看光盘,知道电视老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环节与方式以及每一个环节的意图是什么?老师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学习他人的优点,查找自身的不足。同时把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予以创新。
2、记光盘,熟悉课堂教学环节。
多次看光盘,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全部内容。而要想应用光盘进行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对于光盘中40分钟的教学内容熟知于心,这样才能在教学进程中自然、自主,游刃有余地恰当、准确停顿、衔接,高效优质地运用远程教育优势资源,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比如说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校的张玉萍老师就采用了光盘中的教学内容,
课前张老师把光盘内容看了很多遍,并且把应该停顿的地方进行了详细标注。本节课中动画情境的导入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同龄孩子一起上课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光盘资源中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资源内容与张老师的教学有机的融合,实现了互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用光盘,课堂教学愈加多彩。
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形式丰富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利用光盘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直接使用光盘示范,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视觉材料,便于学生模仿和练习。但是对于光盘中的资源并不能一一采用,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决定取舍,。比如说:如沈老师在《扇形统计图》这一课中,导入时播放火箭队比赛场景,教学中通过动画展示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本课结束时通过幻灯片展示近视情况、福娃销售情况统计情况来进行练习。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
二、应用远程资源,备课更加精彩。
1、远程资源与教材内容整合。
农远网为我们提供了多个版本的教材资源,这有利于教师快速浏览教材资源,了解教材在编排上的特点。但是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教法的因人而异,远程教育资源与我们的教学有不协调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合理的选择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其次,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展示亮点。最后,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不好理解,刚接触的学生有一定困难,而通过运用农远教育资源,我们把学生带到平价超市,仔细选购了一只狮头玩具和一只马头玩具,它们的价钱分别是2.5元和2.50元,并比较它们的价钱谁贵些,当时课堂变得热闹起来了,大家各抒己见,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先硬地说教,变成了在愉快的气氛中初步得出结论,从而大大地调动了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使学生从感知、认识、理解、明白、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识。
2、从案例中吸取经验,调整教学环节。
中央电教馆小学教育资源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教案示例、典型例题、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习题精选、单元测试等。教导处对处理后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分门别类,存入教师电子备课室的计算机中,供教师在备课时选择使用,实现资源共享。这些教育资源虽然对于我们的教学未必全能照搬,但对于辅助我们的教学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教案示例”有关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突破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媒体展示”常常把教学重难点所涉的具体内容用图表、动画、实验和问题等方式展示出来,需要我们去精选;“示范课例”内的课堂实录和教师讲评,对我们总结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掌握重难点突破技巧大有裨益。
3、借鉴实录,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远程教育资源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与学的资源,其中一项就是“名师课堂实录”,打破时空障碍,直接把全国名师请到身边。这一资源在我们教师备课时也显的格外重要。在教学《秒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仔细观摩了这节课,从中学习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如通过观看刘翔奥运会比赛视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拨钟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数学”;在秒针的特点时采用引导发现法;在探究分与秒的关系时则采用了交流讨论法。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借鉴实录可以让我们轻松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在备课时对自己教法的选择做一个明确的思考。
4、完善课件,为有效教学服好务。
远程教育资源里我们使用效率最高的是课件、视频资源,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改变,很多课件需要我们进行二度开发。我们要根据教学重难点、教学主体、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过程的实际,将有用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成为一堂课完整的课件。这样的资源整合,能较快地展示过程,展示练习题,可以省去很多板书时间。课堂上需要板书的知识要点、例题、图表等内容,多媒体课件早已设计好,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详解教学重点、难点,辅导学生练习,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如《扇形统计图》这节课,知识点多,制图慢,利用课件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活资料,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利用课件展示制图过程,形象具体,化难为易,节省了时间,利用课件综合练习,增加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四个点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7-01
高效课堂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备好课。备好课的关键是备好学生。我认为教师备好学生应抓住学生的四个点:认知起点、学习兴趣点、新旧知识结合点、认知结构增长点;备好这四点,定能打造高效课堂。
1.认知起点:上好一堂课,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储备,结合心理与知识的起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原有知识基础搞清楚,我们备课时应了解学生在各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如认识大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感知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等,这些都是小学掌握的知识,初中学习时应该简单带过无需费时费力,简单复习即可,而对于初中新学知识要重点讲解,仔细研究,强化训练。另外还要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如初中学生喜欢卡通画,同学之间喜欢竞争,喜欢合作等,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制作课件时选取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教学内容,课堂上多设计一些竞赛活动,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2.学习兴趣点: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学习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我们在课堂上应借助教材生动有趣学习素材、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寻找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兴趣点。我们所用北师大版教材每章前都精心设计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序言,如在北师大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序言,密切联系了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北师大版教材中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这些素材教学中要应充分利用。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趣的方式有多种:如我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看谁找的轴对称图形种类多,看谁能出题难倒其他小组;教“可能性”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摸球、掷骰子……亲身体验可能与不可能。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枯燥的问题变得不再枯燥,复杂的问题也会一步一步慢慢解决,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大有提高。
3.新旧知识结合点: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要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结合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以旧知识突破新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达到循序渐进、层层提高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顾本课时或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单纯从本课时的内容入手,而没有考虑到知识的联系性,没有利用原来学过的旧知识和正在学习的新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性的过渡教学,那么就容易造成“知识断层”,达不到举一反三、以旧探新的学习目标。例如学习不等式时可以联系方程,学习三角形相似可以联系三角形全等,许多数学知识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挖掘并引导学生掌握其联系,找出知识间的异同点,利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才能让学生理性的、连贯地获得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师专业素质 导入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立足实效性、侧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的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涌现,师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教学效果也跃上一个新台阶。那么,该如何打造高效自主、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呢?
当前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了解当今教育的形势,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现我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找到接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最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快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
1.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现代教育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因此,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对教师基本的素质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灯塔,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2.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越来越多,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很快就会被淘汰。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才能有深度、有广度,课堂教学才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才能紧跟知识更新和时展的步伐。
3.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叶澜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可以使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可以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二、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导入要讲究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顺势引导,使学生总结得出圆的特征。这样教学,学生既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三、新授要实,以联系促进思维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教学又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对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我认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都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充分预设并注重生成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
四、提高学习兴趣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比其他理科知识抽象,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一些具有诱惑力的问题,努力把数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时,为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然后出示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请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无效现象仍时常出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1、有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露出浮躁,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2、有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3、有的课堂,合作有形式有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的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有的课堂,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5、有的课堂,一些数学内容机械地套上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6、有的课堂,预设过渡,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上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智慧和品质,所以这是低效的教学。
7、有的课堂,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际,以及导致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客观理性地反思。笔者认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那么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没有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当抛砖引玉。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实效性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不偏离核心内容
在教学设计与组织中,教学目标是特定教学内容核心价值的演绎。然而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很多教师在构建教学方案时,往往重过程设计而轻教材分析,更忽视对教材的整体分析。轻教材分析的直接后果是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影响目标界定的精确性,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只有对教材、学生、教学策略全面系统的思考,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具体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这样思考:一是本单元或本节课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内容;二是衡量学生能接受何种程度的知识、学习方法比较合适;三是教师考虑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提供怎样的学习材料,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这些思考,教师才能提出有效的决策。具有可行性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才不会偏离核心价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保障。
三、情境创设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有价值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褪得繁华显得精华,让学生能体味情境蕴涵的数学本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效地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出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睡眠现状令人担忧,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严重不足。提问:同学们在这句话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3是什么意思?(生:把全国的小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有2份的小学生睡眠不足。)师:这个分数还能告诉我们什么?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分数知识的学习,回归到现实空间,使素材更为充足,背景更为丰厚,理解更为透彻。这些内容具有丰厚的现实内涵,较好的解读分数意义的抽象内涵,较为准确的表述每个分数的情境意义,并使学生最终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效果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
但是,课堂提问也要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问随意,想到什么提问什么,有些过于简单,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问过多,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所提问题太难,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因此,提问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联系实际,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适时、有效地提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六、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不是圣人,每一堂课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教到老,学到老,特别是面对新程改革,很多教师都面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用才方法解决。所以我们在上完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课堂的情境设计,教学导入引用实例,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要进行总结,找出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断地反思,总结。在一年级数学8.9的认识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8.9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同时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取长补短,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探究,一定能找到一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农村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新课程学习[J].中旬;2013(5)
[2]期刊论文.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21)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1
一、几点看法
1 、认真重视数学概念的掌握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
2、掌握公式定理
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熟练掌握。对于重要定理、重要公式尤其如此。要使学生懂得正确理解,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定理公式去解题,往往会化繁为间、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认真抓基本运算的训练
运算的快速、准确是高考的考查的内容之一。在选好的练习题的前提之下,要多练习,提高运算能力、以练取胜。
4 、重点抓解答题的训练
二、具体的做法
基于上述见解,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具体做法。讲到方法,这是一个很具体很灵活懂得问题,它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基础的学生而采用的手段。我的教学特点是“高、难、细"。实施手段是教师讲题或学生做题都要求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起一指"。学生练习强调独立完成,不能依赖别人找答案。解题务必透彻弄懂弄通,并能触内旁通,达到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做到或逐步做到。不看则已,一看就要背得出来;不做而已,一做就要做对。
1 、数学特点:高、难、细
高:用高考的高度、高考的题目所达到的水平进行教学。每复习一个概念、定理、公式,每讲一道例题或布置作业,都站在或尽量站在高考的高度来要求。
难:复习的起点较高,例题和布置练习,不论低、中、高档题,都要求有一定思考性,即有一定的难度。力求多选一些重点突出难点适当,知识覆盖较大的题目。
细:要做到高与难,细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复习要扎实,狠抓三基。要不惜花力气复习好每个概念、定理、公式。掌握每本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各种题型的基本解法,对重要概念、定理、公式一定要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只有细,才可能达到高和难。
2 、 教学手段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练的题目越多越好。
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做题,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做题。我的做法是:讲例题或学生做题,都要求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起一指"。弄通弄懂了一道题,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远远比随意或一般化做几题效果好得多。一题多变、一题多串、一空多填、一问多答、一图多画、以及一题多解(证)等,训练都要求达到“伤其十指,不如断起一指",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总之,我的做法简单的说,不惜花力气抓好三基,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力图达到高难程度。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2
数学教学是学校工作重点。八年级数学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如果初二的数学基础打好了,对升入高中的数学考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作为数学老师的我,肩上担负着很重的责任,以下是我的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全年级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一、年度学校工作计划重点: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二、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五、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3
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个人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只知道埋头工作,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因而会急于求成,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本学期,学校在数学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安排我接任二年级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我的孩子很小,家庭负担很重,但我决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要求学生每天6:50到校,我坚持每天必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虽然这对于我来说负担比较重,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要逐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