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新年寄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正是因为有了您的支持与信任,我们才能得到如今的硕果,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里,我们由衷的期待与您的进一步合作,携手再创一个丰收的2014!
在接下来的2014年里,我们会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奋进,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会打造一份不一样的天空!
最后再祝:您及您全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新年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畅想!值此佳节之际,祝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敲起了战鼓,年吹响了号角!我们把愿望写在今天,听事业的口哨响起,和祖国一起在明天的跑道上冲次!不管汗能流多少,也不怕血可洒许多,我们在今天铭刻下人生的理想,我们将永远和懒惰与涣散作别!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在招手,朋友们,我们一起互相祝愿吧!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4年新年寄语/公司新年寄语3
在爆竹声声中,我们迎来了的2012年。在此新年佳节之际,向一贯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省委、省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厅局、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向集团公司系统全体员工和家属在过去的一年中,为公司发展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
2013年,是我们集团公司稳步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在全体公关人员的努力下,我们顺利拿下“渤海湾**”项目,并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所有项目。此外,海外市场的拓展,我们成功的打入了欧美市场,奠定了开发海外市场的基矗我们成功的完成了XX年初设定的全年计划,并以优异的业绩受到了省委的高度赞扬,被评为“****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辛勤劳作的员工及家属,在这里,向大家说声辛苦了。
当然前进的路上还有不少困难,我们的工作也存在很多缺点。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协调新的研究方向和维护传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在未来的基地建设中兼顾精简队伍和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并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利益。我们将在知识创新工程总体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依靠上级组织并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尽快地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所生存与科学史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模式来。
当新一年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来完成我们的梦想。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事业有成!
2014年企业新年寄语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代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向关心和支持xx-x局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祝你们新春快乐,心想事成!向为我区农业事业贡献青春的离、退休老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向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属和亲人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当钟声响彻夜空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2014年。值些佳节之际,谨代表xx公司的全体员工,向所有的新老客户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大家在2014年里,心想事成,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正是因为有了您的支持与信任,我们才能得到如今的硕果,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里,我们由衷的期待与您的进一步合作,携手再创一个丰收的2014!
在接下来的2014年里,我们会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奋进,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会打造一份不一样的天空!
最后再祝:您及您全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014年企业新年寄语2:新年祝福语
新年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畅想!值此佳节之际,祝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敲起了战鼓,年吹响了号角!我们把愿望写在今天,听事业的口哨响起,和祖国一起在明天的跑道上冲次!不管汗能流多少,也不怕血可洒许多,我们在今天铭刻下人生的理想,我们将永远和懒惰与涣散作别!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在招手,朋友们,我们一起互相祝愿吧!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4年新年寄语/公司新年寄语3
在爆竹声声中,我们迎来了的2012年。在此新年佳节之际,向一贯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省委、省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厅局、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向集团公司系统全体员工和家属在过去的一年中,为公司发展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
2013年,是我们集团公司稳步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在全体公关人员的努力下,我们顺利拿下“渤海湾**”项目,并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所有项目。此外,海外市场的拓展,我们成功的打入了欧美市场,奠定了开发海外市场的基矗我们成功的完成了XX年初设定的全年计划,并以优异的业绩受到了省委的高度赞扬,被评为“****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辛勤劳作的员工及家属,在这里,向大家说声辛苦了。
当然前进的路上还有不少困难,我们的工作也存在很多缺点。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协调新的研究方向和维护传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在未来的基地建设中兼顾精简队伍和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并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利益。我们将在知识创新工程总体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依靠上级组织并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尽快地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所生存与科学史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模式来。
当新一年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来完成我们的梦想。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事业有成!
2014年企业新年寄语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代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向关心和支持xx-x局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祝你们新春快乐,心想事成!向为我区农业事业贡献青春的离、退休老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向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属和亲人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感慨万千。面临科技发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说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国家的财富,是振兴的希望。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经重托,我们要跨越世纪的一代,是21世经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年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畅想!值此佳节之际,祝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敲起了战鼓,年吹响了号角!我们把愿望写在今天,听事业的口哨响起,和祖国一起在明天的跑道上冲次!不管汗能流多少,也不怕血可洒许多,我们在今天铭刻下人生的理想,我们将永远和懒惰与涣散作别!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在招手,朋友们,我们一起互相祝愿吧!一年更比一年好。
?眼关键词?演 社会责任;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
?眼作者简介?演夏 虹(1965―),女,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学;闫丹丹(1990―),女,东华理工大学企业管理在读研究生。(江西抚州 344000)
?眼基金项目?演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我国矿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07),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矿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项目编号:GL1201)阶段性成果。
在资本经济的驱动下,大部分企业更重视赚取高额利润、扩张企业规模及加快发展速度,却严重的忽略了法律制约之外的道德约束。之前,三鹿事件使得国内奶粉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高端进口奶粉占有率达到90%。最近又发生的台湾强冠公司回收地沟油加工食品油事件,中国旺旺和康师傅控股这些知名企业的下游品牌商也卷入其中。利益驱动使得部分企业丧失了道德底线,不仅严重损坏了自身利益也给消费者和广大的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
一、社会责任理念在社会各界的发展
学术界一直都在进行社会责任概念理论创新的研究,虽然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所持观点不一,但是大部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观点都持有肯定的态度。学者林毅夫指出由于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企业应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并使外部影响内部化,且成功的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其应该去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学者胡鸿高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企业、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博弈,协调利害冲突的必然选择,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公众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为了使得政企分明,以免政府借“社会责任”之名将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责转嫁给企业,这里仍要强调公司的营利性目标。
政府一直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的实践和落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为核心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2005年在修订的公司法中规定公司应当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项重大的立法创新。2007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为国有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此后,也鼓励上市公司积极社会责任报告并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也积极地采取各项措施来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在纽交所上市程序中,阿里巴巴集团的高层把敲上市钟的机会让给了八位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参与客户。阿里巴巴的使命不是使公司成为一家商业帝国,而是坚信21世纪的企业要通过持续不断地解决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来实现其使命,打造一个健康繁荣的商业生态系统。阿里巴巴通过设立“六脉神剑”考核激励制度引导员工不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设置“阿里公益金会”用于资助水环境保护、环保类的公益事业当中,且其“天天正能量”公益传播平台每年投入500-1000万元的预算来传播和弘扬社会上的正能量。
二、社会责任理念引发企业管理变革
当前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仍大量存在且对产业安全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亦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已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充分说明了企业无法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企业管理相融合,而部分企业将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营利视为相悖的。管理学中认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企业创造财富,而承担社会责任则会加大成本支出进而减少企业财富。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则是为了给企业持续的创造价值或者未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的协同效应。“全面的社会责任管理有望引发根本性的管理理论变革和实践革命”的观点,创造性地将社会责任理念提升到管理学的高度。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引起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引领企业管理进入一个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时代。
三、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企业管理
(一)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价值理论
社会责任理念的引入使得企业目标由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管理的目标从传统的追求利润转变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企业充分考虑影响企业发展的种种因素,实施多层次多视角的多边治理模式,从而将企业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理念上升到企业经营层面的企业管理战略。这些演变促使企业管理战略变得更加的全面和系统,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社会责任同企业原有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便形成了企业最终的目标和使命。
(二)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组织结构框架
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战略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引入催生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首先在组织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增设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使其与内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对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负责的部门职责分离开来。然后对社会责任部门的岗位设置要合理有效,做到职责明确,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反馈的治理体系。传统的治理结构是以股东为主体地位的一元主导模式,而如今应实现对利益关联方决策权力配置的多元共享模式。
(三)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运营流程体系
在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活动中,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支持性活动融入到企业运营流程当中,体现了运营流程的改革。首先,社会责任理念促使企业从注重其内部的人、财、物转向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全面资源和信息。在日常管理制度当中,企业需要重新修订其运营制度,使其与社会责任理念相适应,既要从社会责任理念的角度审度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财务、服务等管理的全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到运营流程对利益相关主体的影响,使得综合价值最大化。
(四)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财务核算系统
在财务管理中,资源配置、资本的投融资、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是财务核算系统的核心。社会责任理念的引入使得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成本和社会影响成本的核算变得更加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体现在国家征收的各种税收上。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未来价值,虽然这是不可预见且难以衡量的,但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却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核算方法,尤其是在会计记账、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折旧中,使用适合具体情况的方法进行分析核算,在必要时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其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向公众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一个重要平台,应该得到更大的推广和完善。
(五)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绩效评价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的重点在于财务价值,社会责任理念的引入促使企业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可持续增长因素。融合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绩效评价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自身利益和相关者利益、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等多重价值博弈的均衡点。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也成为了社会公众评价企业声誉及其员工素质的指标,这也为企业赢得品牌荣誉和社会认可以及纵向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合理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考核就是为了落实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推动全员转变价值观及行为理念,加强全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企业创新;企业快速反应;创新层次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35-01
企业快速反应理念,就是指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这种快速反应是基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的。
1 创新是能动的创新
1.1 创新的基础是思维创新
任何创新都来自于思维的创新,如果没有思维的创新,就不可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体制创新等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企业从事各种创新的基础。人们只有观念上的调整和创新,才能最终使各个方面的创新得以产生,把各方面的创新能够真正地推动起来;相反如果因循守旧,思想上没有一种超前的思维的创新,那么最终都会约束企业的创新及发展。从现实状况来看,思维的创新将会使人们在企业体制、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及企业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思路和思维方法上,以及各种思维的理念及立场上,都会发生创新,从而最终会使创新能够真正地得以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一些束缚人们思维的理念,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
1.2 企业创新的层次
企业创新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提升了原有经营活动的质量,例如售后服务的创新,带动了售前服务、售中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个层次是扩展了原有的经营业务,例如无线通讯的创新扩展了原有通讯的业务,从有线通讯业务发展到无线通讯业务。
第三个层次是促进了原有经营方式的组合,例如对原有流通、运输等经营方式的创新性组合,形成了物流产业。
第四个层次是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改变了原有的商业经营方式。
第五个层次是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例如高新技术的创新改变了整个印刷业,从铅字印刷走向了以电脑为基础的新印刷业。
2 快速应变随着技术发展而发展
所谓技术发展而快速应变,就是指企业随时都应该关注着技术发展的状况,并且能够按照技术的发展状况而迅速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随时对技术的发展进行预计、预期,或者说,应该关心全世界技术发展的状况,随时按照技术发展状况所导致的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实行新的经营战略。技术创新是永恒的,这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有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已演化为国际性竞争的条件下,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要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因而所有企业都应该随着技术创新而调整自己,随着技术创新而应变。
3 快速应变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市场在不断地变化,因而企业应该按照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快速的应变。这里所讲的市场变化,还不仅仅是指一般的所谓的市场格局的变化,比如说从过去的短缺走向了过剩,也就是从卖方市场走向了买方市场,对于这种变化企业应该看到,但是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认识,还应该要把握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这就是市场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会以各种形式而发生变化。因而应该按照这种变化调整自己。尤其是在我国已经人世的条件下,企业应该把关注市场变化的眼光,从国内市场而放眼于全世界的市场,以便自己能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己。
4 快速应变随着竞争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随着竞争对手的变化而快速应变,就是指企业的竞争对手往往会经常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就要求企业必须快速应变。所有企业都应关注自己的竞争对手,随着竞争对手的变化而调整自己,其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的竞争力的提升。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竞争,是规范的而且对于企业效益提高是有益的竞争,而并不是那种非规范的逆向性竞争,即不利于社会效益提高的竞争。因此,在竞争中往往能起到带头作用的企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它的调整会引起社会效应,带动别的企业的调整。
5 快速应变随着产业变化而变化
任何产业都在不断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快速变化,产业的这种快速变化,必然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应变,因为在现实经济过程中,不是企业决定了产业,而是产业决定了企业,因而企业必须要适应产业的快速变化,使自己能够跟上产业的变化。如果企业不能按照产业的变化而调整自己,其结果必然是不能高效地发展。
6 快速应变随着宏观经济变化而变化
企业的经营活动经常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影响,因而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要快速地适应宏观经济的变化,这一条也是属于快速性应变理念的范畴。有的人把快速应变理念翻译过来叫快速性适应理念,实际上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指企业在发展中要随时观察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整,尤其是现在在国际化进程加快的环境中,还要考虑国际的宏观经济的调整,按照国内及国际的宏观经济变化而调整自己。如果一个企业适应不了国内及国际上的宏观经济的变化,不能按照这种变化而调整自己,那么这个企业最终就会被淘汰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本理念;创新;管理
一、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背景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企业只有建立以员工为主体和根本动力的创新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得以持续深入。党的十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其根源来自于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创新工作,否则无论任何创新,都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与价值,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倒退和人性的丧失,创新就可能成为、反人类的行为。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生存的幸福家园、心灵港湾和尊严的舞台!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每一位员工的自由发展,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力,进而促进全社会、全人类的自由发展。
目前部分企业在创新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员工对创新的抵制;二是利益失衡;三是企业文化不能跟进;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等等。如何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人性化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特别是管理者,不管是政府、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领导者,都要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最高的管理宗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由此可见,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力。
(二)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造力开发活动进行的管理。创新管理与其他业务活动的管理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不能直接援引管理学原理来进行创新管理。企业创新活动有六大要素,即团结与创新精神、自发活动、非职务行为、意外发现奇特事务的本领、多种激励因素、企业内部交流。创新管理重在抓住六大要素,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是运用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工作安全感、满意的薪酬、丰厚的福利待遇、工作具有挑战性、安全无乱的工作环境、员工参与决策、晋升的机会、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成就感、自我实现等方面总结提炼以往的做法,紧扣创新活动的六大要素,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推进人性化创新,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双赢。
三、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
以人为本,既是企业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又是衡量创新工作是否具有价值的根本标准。具体而言,创新工作必须满足以下几项标准:
1.创新必须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一般而言,作为企业员工来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收入稳定且持续增长、生活小康乃至富裕、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企业中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与工作均衡、不断学习和成长、个人尊严得到充分肯定、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实现等。是否满足人的上述需要,是衡量创新价值的首要标准。
以工作环境为例,在企业基本建设中,往往出现为了降低造价而减少检修平台的所谓创新,该项“创新”大大地增加了电厂检修人员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不能满足员工关于工作环境安全舒适的需要,从表面上看,该项“创新”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但事实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要坚决予以反对和避免。
2.创新必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与文化
组织内部和谐的氛围与文化,是以人为本核心立场在组织氛围方面的集中体现。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同时和谐的氛围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绩效考核为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员工绩效提升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如果简单地采用量化指标考核、末位淘汰等所谓的创新措施,缺乏沟通、协调、辅导、关怀等必要的方法,势必会在组织内部形成员工之间的非良性竞争,破坏和谐氛围,降低组织整体绩效。
3.创新必须有利于个人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任何一项创新举措,必须做到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能简单地为了满足当前利益而进行创新,否则将会给未来的发展造成更大的问题,反而会损害个人与企业的根本利益。
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修理费用管理为例,修理费用是衡量企业生产成本和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所带来的修理费用下降才是有意义的,如果简单、盲目地追求修理费用下降率,而不去认真分析技术、管理及人的素质等问题,那就是涸泽而渔,将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管理上追求短期指标、忽视长远利益的错误导向。
上述三项是体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衡量创新的价值,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等等。
四、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具体做法
企业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一切创新为了人、一切创新依靠人,在各项创新的管理和实践中,切实将以人为本放在核心位置,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1.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企业应高度重视蕴藏在员工中的创新热情和巨大创造力,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群众性的全员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1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支持机制
企业应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各方面为群众性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引进先进企业(如海尔)的“内部创业”理念,鼓励一线员工成立“创新工作室”、“创新小组”,独立核算成本与收益,形成人人创新的积极局面。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成立科技管理委员会,完善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统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其次制定包括“长期规划―项目立项―具体措施实施―后期成果推广”在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创新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组建“科技创新之家”工作室、科技互助小组,开辟员工技术论坛、开展技术能手经验交流会,为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商讨攻关对策、举办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平台;第四建立健全员工见习实训基地,如“员工学习培训室”、“五防模拟操作区”、“淘汰设备与备品配件试验室”等涵盖各专业、覆盖各岗位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员工学习,“跨岗”充电提供便利,提高员工的自主钻研意识;第五通过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平台,选拔首席专业师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作为科技攻关的中坚力量,指导、带动各类群众性科技创新攻关活动的蓬勃开展;第六注重基层科技活动,破解生产难题,即以公司领导亲自督办,责成重点项目以攻关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出“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可以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七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出台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评审、科技论文、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管理标准,设立了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工作专项资金,促使创新活动的合规并有效开展。
1.2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是人的本性,人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就会去行动。需求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基础,也是激励存在的重要依据。企业建立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企业可按照专利、创新活动、创新建议以及创新所能带来的效益,分层次进行奖励;将班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鼓励、引导、支持班组制定创新目标、计划,推动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抓住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充分发挥群众性创新活动中先进人物的教育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在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在企业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焕发劳动热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创新管理建立了文化激励、事业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赞赏和奖励的文化激励。如组织“十佳”员工外出交流学习、“优秀通讯员”野外采风等。二是建立了以“个性化成长,多元化成才”为理念的事业激励。如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开展“人才评估”选拔首席专业师及专业带头人、岗位公开竞聘等方式,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第三建立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生产班组联系点的情感激励。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领导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答疑解惑、送温暖活动等方式,拉近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使企业内部形成宽容、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第四建立评优、评先的荣誉激励,使员工“创先”有方向,“争优”有目标。如开展“一流班组”、“本质安全型优秀班组”、“和谐班组”、“本质安全型员工”、“十佳员工”、“优秀中层干部”、“岗位技术能手”等多项评优活动,并借助荣誉墙和企业年鉴来激励员工“学先进、当先进”。
1.3建立创新价值共享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惑,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合理的经济机制是激发员工创新力的有力手段。企业建全创新价值共享机制,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每项群众性创新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效益)进行详细、科学计算,并按比例分配给创造人,同时对所创造价值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创造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举措,保证创新成果开发人员的利益,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例如,某企业出台了《合理化建议管理标准》、《技术方案管理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从技术开发人员薪点待遇、岗位晋升、利益分配、奖励金额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参与创新工作的热情。2009年至2012年,该企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308项,开展QC课题活动共70项。近四年来,企业共申报管理创新成果13项,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成果,是该企业在开展创新工作中优秀成果的缩影,代表了当前企业管理的先进水平,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示范意义。
2.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
科研人员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与一般的一线工人存在较大的区别,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极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首先建立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根据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贡献和研发能力,设立相应层次的虚拟岗位、荣誉和待遇,使科研人员能够切实看到自己的职业努力方向;其次建立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对于每个科研人员、每个科技项目,设置相应的科技贡献、科技产出目标,并将其与科研人员的绩效密切挂钩;最后建立科研人员关怀机制。对于每位科研人员,要采取多种合理、有效、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关心其家属、住房、医疗、养老等直接影响其生活幸福感的因素,促进个人幸福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3.全面推进人性化创新
人性化创新,是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以满足人的各项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产品、环境等物的人性化为主要手段,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人性化创新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方法,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其成为创新活动的支柱性力量。首先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营、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大力推行人性化创新,从工作环境、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检修工艺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设备、环境的人性化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人机工程、人性化设计等有关设备、环境人性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形成一系列有关人性化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并指导规划、基建、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最后探索建立人性化创新的评价、鉴定和表彰机制。在现行创新评价、鉴定和表彰体系中,加大人性化创新的比重,必要时可专门设立相应奖项。
五、成效
1.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通过建立创新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创新工作领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创新价值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形成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年金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财务角度的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C0883)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6日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本身就是一个委托的关系模式,参与企业年金的各主体之间缺乏及时的信息交流,对信息披露则是各抒己见。那么完善企业年金会计的信息披露,加强监管力度,不仅使企业年金基金具有安全性和收益性,还可以使公众有了老有所依的生活保障。企业年金会计反映的是企业年金的筹集、投资运营和支付的资金运动过程。因此企业年金会计主体具有不统一性的特点:在企业年金的筹资阶段,企业年金的会计主体是企业;在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阶段,企业年金基金为会计主体。而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息披露有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合称“三方”)等多个主体。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基金》(以下简称《第10号准则》)中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做了规定,但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息披露则只是略提一二。
一、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一)企业年金基金各主体信息披露的规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2004年4月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三方”分别向受托人汇报季度、年度的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同时也向监管部门提供信息。他们分别在15日与30日做出季度与年度的报告信息。但是其只规定了管理人的报告对象与报告期限,在报告内容上并没有作出说明,因此各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了较大的披露弹性。
(二)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规定。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第10号准则规定了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报表的范围及内容。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项目”下只列示了“企业年金基金净值”。在附注中披露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信息,企业年金组成内容及重大变化,投资种类、价格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企业年金基金所占的比重等事项做了重要披露。净资产变动表规定按照资产的增减变动来进行披露。
(三)企业年金基金内容的补充规定。2009年颁布的《关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信息报告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补充了《办法》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息披露,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各信息披露主体的披露职责,增加了各主体信息披露的报告范围。对各主体对受托人提供的信息报告内容和提供报告的时间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企业年金基金信息的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作出了详细的责任惩罚,提高了对于企业年金基金信息处罚的力度,揭示了我国对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规定趋向具体化。
二、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法规中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缺乏明确企业年金基金信息披露的主要负责人;其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报表种类不齐全,基金净资产变动表结构不合理,基金的资产负债表需进一步完善,且企业年金基金的日常披露较简单。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我国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不健全。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信息的披露只是粗略的规定了各主体的会计信息报告制度,在各个法规中略提一二,并没有规定对于不能实现会计信息报告制度而受到何种惩罚做出具体的规定,或者在信息披露时出现的过失或故意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也没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法规上存在的这些概念含糊规定不明确的条文,无一不对相关利益人对企业年金的知情权打上一个问号。
(二)我国需求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强。我国企业年金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人对企业年金并不是了解,企业年金的委托者委托后就成了企业年金的局外人。他们在与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年金时,对企业年金并不是很了解,企业年金基金本是一种对生活的保障,具有保值特点,所以他们也懒于对其进行关注与重视。大多数的职工只是在缴纳了企业年金后就对其再不关心,有的职工当说起时只知道有企业年金基金但是就不知道其作用,甚至有的职工都不知道有企业年金基金这一词。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年金基金信息需求意识的淡薄是导致信息披露不到位状况。再加之我国目前法规的不健全,很难得到企业年金基金各托管机构充分的信息披露,他们之间信息披露的不对称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公众对之意识不强,促使人们对企业年金的管理与监督漠不关心。
(三)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不完善。在我国指定的《办法》中并未对协调监管企业年金的具体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各监管部门的权限与义务分工不明确,各个部门相互推诿,监管效率低下,还可能存在监管空白问题。此外,各监管部门掌握的信息不同,而部门之间又缺乏及时、充分的信息交流,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强,对企业年金的监管缺乏全局性。
关键词:年薪制 经营者 绩效考核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有效的经营者绩效考核体系能充分反映国有企业经营成效,同时这也是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关键。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改革变化之中,因此,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有效完善整体考核机制,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一、年薪制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立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思路,不断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在绩效考核的科学化、有效性、监督力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看来,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导向性的体现核心即是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一经设定,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企业经营者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关注点。作为体现国家整体产业发展战略导向的国有企业,却往往在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上,有点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缺乏前瞻性和全局性考虑,未能较好地平衡好实际操作中的矛盾体问题。一是在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体现上,有时过分追求考核激励的时效性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效能一般均需要长时间的反映和呈现,在忽视长远利益的情况下,经营者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从而影响企业整体战略和持续、长远发展。二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上,有时过于追求短期效用,两者分寸感把握不到位。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可能影响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的体现;过于追求社会效益,可能会加大企业自身不必要的包袱,削弱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任何偏移,均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经营管理效能,长此以往,势必会挫伤经营者积极性。三是在经营者经营管理效能和个人综合素养体现上,有时不能做到很好的融合。反映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国有企业经营者个人综合素养往往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予以体现,仅通过已有的干部考评体系体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中,这单纯与干部任免刚性挂钩、而不与绩效考核柔性手段融合的机制可能会造成经营者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个人综合素养提升,从而不能很好地具体经营活动体现国有企业整体现象。
2.绩效考核目标确定还有待提升其科学性。在绩效考核中,目标的确定往往对激励考核的最终结果和应有效用起到很好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在国有企业推行经营者年薪制绩效考核已有多年,但如何科学确定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多数国有企业还延续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的目标下达形式,具体目标数主要基于上年度的完成情况而定,在行业内没有横向对比,这也就很难反映经营者自身经营管理具体效能;同时,目标数主要通过绝对值形式明确,不能很好地实现纵向对比。此外,对于社会责任考核目标,往往通过非量化形式明确,考核时往往很难衡量,扯皮情况较多。
3.绩效考核缺少有效的过程沟通、绩效反馈,规范的考核程序及结果运用还有所欠缺。基于长期形成的行政管理体系下的通常做法,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往往带来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性色彩,具体反映在指标的确定、绩效结果的反馈等过程中均缺乏有效的上下沟通,考核意愿很难取得一致。结合国有企业薪酬刚性的考量,如出现考核后薪酬过低的情况,国有企业又往往对经营者进行适当的平衡性弥补措施,从而导致考核严肃性不够,极易引发考核“综合疲劳症”。此外,绩效考核结果目前多数只体现于薪酬兑现上,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绩效结果运用机制。
二、年薪制国有企业高管绩效考核体系的改善措施
1.综合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全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实现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工作,因此,合理的指标体系设置才能很好地反映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成效。在进行经营者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时,需要尽量反映考核对象的主要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根据国有企业经营者所承担的有关责任,结合绩效考核的典型做法,通常来说,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经营者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企业盈利水平的绩效,这也是国有企业乃至全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共识要求,在具体的指标选择上,应尽量通过行业较为成熟的评价指标以及企业个性化的考核需要来综合确定。
②社会贡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主要反映经营者对推动企业发展战略、体现国有企业在国有经济和社会承担中发展的特殊作用等方面的贡献,在具体的指标选择上,可从承担国家特殊使命、社会综合贡献、战略规划及执行、社会满意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等维度进行综合确定。
③综合素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主要运用传统的党政干部考核原则,通过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方法,提出一个以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侧重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自身发展情况。
(2)绩效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确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了有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构成外,还需要合理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构成的具体权重,权重大小直接体现占比大小、关注度高低。具体权重要综合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社会主体定位、公司阶段性目标情况以及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职责比重等因素综合评价确定。
2.根据行业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特点合理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目标值。目标值直接决定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活动所承担的任务和压力,根据激励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科学适中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尊重市场规则,加大行业对标管理,积极将行业盈利及运营水平作为企业绩效目标值确定的主要参照因素,实现国有企业在行业内领先一步,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次,逐步实现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有效结合的绩效目标体系。相对指标与决定指标相比,不仅看特定企业整体业绩的绝对的量,而且更多地把特定企业与同一级参照企业作比较,从中判断特定企业经营者能力和努力的方法。相对指标重点关注发展质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和后劲提升。
3.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程序和绩效结果综合运用体系。开展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工作,既要充分遵循国有企业干部考核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积极借鉴现代绩效管理发展的新兴成果。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中,尤为重点的是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1)重视和强化绩效沟通和结果反馈,实现意愿相通、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贯穿绩效考核始终,结果反馈有利于实现取长补短、持续改进,这是绩效考核最终能否发挥既定作用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在目标确定上,只有绩效沟通,才能更好地明确绩效目标和要求,使经营者更好地正确理解和接收,投入工作、积极作为;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沟通才可能纠偏立正,推进既定绩效目标的实现,最好达成双赢目标;在结果反馈上,通过绩效面谈指出问题和改进方向,更好地促进经营者潜能的开展和全面发展。
(2)合理设计绩效结果综合运用体系。绩效考核是一个正式的反馈渠道,对考核方来说是一种责任,对经营者来说是一种贡献评价的权力。要使责任和权力发挥得更为充分,应不仅仅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挂钩,而且还应拓展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外延,实现与其培育方式、人事调薪以及职业发展计划有效接轨。
三、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中综合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方面,绩效考核不能将企业的考核等同于经营者的考核。前文提到过,经营者的努力使得公司业绩好,那其薪资待遇也会相应提高,这在如今年薪制的体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企业的考核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企业整体业绩好坏与企业员工之间也有分不开的关系。
另一方面,不能将经营者个体与经营班子集体的考核简单等同。如今,普遍做法是将经营班子集体与经营者一起进行考核,因此,在设计考核内容与指标时,要根据这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科学制定,不能吃“业绩大锅饭”,平摊整个领导班子的业绩;也不能进行业绩垄断,把所有功劳都算在一个经营者的头上。因此,要进行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实事求是,杜绝一“绩”多用和千人一面。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人才竞争也愈演愈烈,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群体是企业重要的人才资源,经营者绩效考核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科学评价经营者整体经营管理效能,将有效促使企业整体绩效的实现,同时也将势必促进国有企业年薪制的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