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预习指导论文8篇

时间:2023-03-15 15:00: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预习指导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预习指导论文

篇1

作者:胡烨丹 陈民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高尚的品德是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在国家建设中涌现出大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建设者,那么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是前途无量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直接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自己从事的工作之中去,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二)高职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就业人员从业的标准要求是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重视应聘者的技能素质,更注重应聘者的道德修养和职业品质。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接纳和认可一个做事懒散、粗鲁无礼、无组织纪律性、时间观念淡薄、心胸狭窄、没有职业理想的职员。作为现代的高职毕业生,只拿到了各类技术等级证书并不能使自己顺利就业。现在的用人单位更多看重从业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这些要求甚至高于基本技能要求[3](P124)。当今社会,只有既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又具备较强的技能素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顺利就业。(三)高职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石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具备多项成功要素。首先就是一个人要有进取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认真工作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它是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首要前提。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知识和智慧,专业性的技术和技能。一个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学会从点滴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接触的每一项工作,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总结完善自己,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热情,没有持之以恒和艰苦奋斗的执着精神,个人主义特别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即使绝顶聪明,成功也会与他擦肩而过。因此,高职学生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要从高校学习过程中十分关注自身品行和习惯的养成。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一)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是职业道德观念增强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日常学习中,高职生必须详细掌握职业道德知识,明白职业道德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明确违犯职业道德后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把握好基本原则。(2)陶冶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3)磨练职业道德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韧果敢,不被困难和挫折打败的信念。(4)具有拒绝不良因素诱惑、干扰和影响的能力。高职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把职业道德变成一种高度自觉的要求,才能逐渐养成一种职业习惯,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人[4](P45-47)。(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业者的职业行为的明确要求。它既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又有各自行业的道德规范。共同的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都必须遵守,称之为一般的职业道德。一般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育;(2)办事公道、公平公正教育;(3)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教育。高职院校还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行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如:师范类专业会更多强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会计类专业会强调廉洁自律、公平公正教育;医疗专业则会强调生命至上、医德至上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学生们更懂得了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必然会促进从业者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把职业道德要求变成实际行动。(三)树立现代竞争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多强调了竞争的重要性。就业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谁也无法逃避。高职生都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就业,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中,高职生就要有意识地储备知识和职业技能,要善于搜集用人信息、职业要求,主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学会自谋职业,自我创业,更好地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职业道德实习基地。还应通过校园网建立起职业道德网络管理平台。在校园内,应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技能比赛、岗前职业道德培训、职业道德大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职业道德在高职学业中的价值[5](P16-18)。(二)建立职业道德培训机构在各类专业院校设立职业道德培训机构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邀请专业课教师开设第二课堂,让他们承担起校外辅导员的任务。学校可以引进一系列的行业道德标准、行业道德测试系统。培训机构阶段性地开展职业道德讲座、职业性心理疏导、职业能力测试、专业专项训练等活动,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要求、职业能力、职业习惯入手,让学生逐渐形成与本职岗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三)提供职业道德实践机会在给高职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职业道德在实习过程中的评价,这样可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机会。应把学生能否遵守作息时间、工作期间能否与服务者融洽交流、与同行业的成员之间合作是否愉快等作为实习内容。这样,学生实习面更广泛、规范性更强。通过这种品德加技能的实习方式,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逐渐转变成一种习惯,并内化成一种道德涵养,渗透到思想之中,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四)规划学生职业道德生涯人们经常强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很少把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拿出来进行系统规划。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把自己的专业特点、个人能力、基本素养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的宏观变化结合起来,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本人的阶段性就业和长远性就业目标做好规划。只有这样,高职生才能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不断修正自己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挖掘自我潜能,修炼职业品格[6](P6-8)。(五)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加强自我教育就是对自我成长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学生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团活动,把学生们组织到一起,在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合作意识、配合学校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社团联合会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个体学生带入到群体之中,通过活动开展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服务群众、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篇2

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控制和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规范,二者的逻辑关系应是独立、并列的,但存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常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差异也缘起于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一)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公民行为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另一种形式,规制公民的义务,依赖于社会舆论实施,它是公民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和原则的总和。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受到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二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法律贯穿着道德精神,道德的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汲取的。道德通过对法律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度的评价,促使法律的废、改、立,使其保持法律的伦理方向。法律则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完善和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法律和道德的社会本质和服务方向是一致的,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培养和赞扬的行为。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石。道德和法律的区别,道德是基于人性至善的观点而立德,法律是以人性之恶而戒行。从法理上讲,二者的区别存在五点。首先,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用成文的规范形式表达出来,按照程序实施的。而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出现的,它的存在形式有多种,而表现形式是社会舆论。其次,违反的后果不同。违反道德通常受到的是社会舆论的批评、谴责,这种惩罚是不经过程序,直接实施的。而违法是要按程序处理的。所以道德调节具有灵活性、普适性,这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道德制裁没有确定性。其三,二者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为人们确定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调节公民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则是通过为公民指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而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其四,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是公民有意识的行为。但法律主要调整的是公民做出的外在行为,道德则是要求公民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都符合道德准则。其五,二者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的体系结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系统,而道德体系结构则是个别的道德规范组织在一起,没有制度化。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法治模式下公民法制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其内涵是在国家主导模式下对公民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制意识以及法治信仰的培育,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引导其树立法律信仰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国家培育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的教育形式。其内涵是对大学生有目的地实施道德影响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当代社会公民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公民,法治公民和道德公民是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也是高校和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但目的相通,并不意味着教育形式的相同,法律与道德本质的区别,注定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独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目标一致性,决定了二者相互联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坚持一手抓法制,坚持以宪法为指导下的权利本位的法制教育,无论是法理信念、法治信仰,还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部门法都要以有效方式给予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意识;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注重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但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仅凭人的天性去行善往往是不可靠的,行为还需要借助法律规范来强制,进而进行教化。反之,只有法律的底限要求的不为,也很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道德的高层次为人的修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具有的普遍约束性和道德教育具有的层次性,要并行不悖,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应呈现出互动性与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治元素,将二者的教育作用最大化。其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异质性,决定了二者独立发展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厘清,法制教育解决的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认清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法律普遍性约束。道德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修养问题,具有层次性差别。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均衡,形不成教育平衡支点,对于道德教育重视,忽视了法制教育,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的后果是道德教育效果空泛。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以为,必须以法制教育的独立发展为前提,加强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分量。形成一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全员重视法制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认真研究,以形成独立的教育科目。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轮子走路,羽翼双飞,平均用力,形成合力,既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泛又解决法制教育实效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削弱了法制教育的独特性和固有本质,使得法制教育缺失了超越的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式———法治哲思,造成法制教育的德育化,这是弱化法制教育的特征。法制教育实质为普法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大学法制教育应是其中最为重要一环,如果法制教育忽略了法治思想的渗透,那么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依然从道德考量,就会遵从于权威、人情和关系,最终会使得自身权利附属于权力。这和国家、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相悖的。弱势的法制教育一旦与强势德育教育结合,其后果很必然是依附于德育教育,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呈现出道德教化的“高大上”,缺少了法制教育所应蕴含的法治精神。要改变这种依附情况,法制教育必须有其独立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蕴含着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独立的意境。二者在约束路径上是不一样的,法制教育是注重他律的教育,法治的本质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对秩序的认同,也就是对法治的认同和内化,强调的是从大学生内心中有一种所敬畏的边界,树立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加强大学生对法律在本质上的理解,侧重于对权利的彰显。强调他律,对于个体来讲,其所关注的是自己的外在行为合乎法律规定的约束,他律能够充分限制个体的为恶,最大限度地约束人的不良外在行为。法律规范表达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普遍性要求。道德教育注重的是自律,道德教育基于人性之善,道德境界是分层次的,是逐渐向上的,对人的德性要求是分层的。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是需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其追求的道德层次会越来越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其关心的是大学生自律情结,专注于义务的认同,在反思和自责的过程中,强化自新的修养,这是传统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的精华,也是古代君子之德所追求的境界。至此,大学生法制教育独立于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合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的。

二、加强法制教育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立性发展,是由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法治社会所倡导的,摆脱隶属于道德教育的地位是由法制教育的特异性决定的。只有更好地独立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各高校应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强化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规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法制教育。

第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体系建设。从教师的法律素养到学生法制教育目标以及法制教育目标考核给与明确化,大学要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强化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增加法制教育教学课时。创新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教材和教法,增加上课时数,仅凭十几个课时很难谈及大学生法制素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建议单独开设法制理念课程。要积极拓展教学时空,利用媒体、网络、社团普及法律知识和理念。

第三,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建构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优秀的学校法制教育环境,积极的社会法制教育环境,健康的网络法制教育环境,促进国家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显性的教育,而且要从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基本制度入手,加强媒体法制宣传,突出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全员参与,学校、社区家庭形成氛围,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

篇3

1.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种手段。

通过调整职业中的经济利益关系来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得到合理有效的运转,例如,要配合国家的法律制度来进行调整和维护,必须坚决反对通过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他人的利益获得自身的权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会计工作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在进行职业操作的时候做到客观公正、保守秘密。

2.具有稳定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大特点。

会计这门学科不仅有利于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坚强,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在对于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上,它能够很好地维护社会的利益。所以人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门学科,根据现实的客观经济规律去主动运用它、认识它,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在会计的标准设计,政策制定上,还是对于会计方法的选择,又应该根据其内部的发展规律去很好的遵循它,利用它,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自己进行服务。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大背景下,会计有着自己的稳定性,即所谓的要求会计人员应该自身作则,通过对会计的学习很好地熟悉财政政策、法规和制度。

3.会计职业道德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的道德要求,会计职业也一样,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对于这一职业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产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会计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在实际的操作中,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和金融机构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还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服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就越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运作,反之,倘若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较低,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应影响。所以必须做好会计职业道德的工作问题,社会给予更加广泛的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要依法办事,做好服务。

二、会计职业道德目前的现状

会计职业道德运行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为会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所以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涉及虚假,不能够很好、很准确的反映各个经济活动,那它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要使会计信息的提供得到很好的保障,首先从会计工作人员入手,会计人员应该做到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恪敬职守、提高综合素质与技能、文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在利益的牵动下,使得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好,从近年来有关经济案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可以看出,所以,有关部门部门应该加强管理的力度,纠正这些现象。现今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目前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会计人员不能够以身作则,不仅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对于工作责任心较弱,黑白不分,是非曲直,目无法纪,在工作过程中总是得过且过,为了一丝利益而违法论及、以假乱真等。当自身的利益和单位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一定的底线,不仅如此,在为违法违纪的行为出谋划策,通过运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进行伪造有关会计信息,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使单位蒙受损失,也是的国家的利益受到牵连,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2.国家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政府监管不到位。

在我国,虽然已经出台很多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有很多法规依然不够完善,加之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使得很多的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长期以来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实施。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来走法律的球和法律的空隙,很多企业偷税漏税,甚至不纳税,指使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制造虚假信息,指使信息质量不高,由此也引起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导致很多经济案件频繁出现,财政、审计和税务等有关部门真没有能够履行好依法监督的职能。

3.群众监督发挥不够充分,社会监督制度不够健全。

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来进行审计、签证,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与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的行为,这些做法都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发方法。虽然这些监督已经很全面,看似已经很到位,但是依然会有的情况发生,他们都是诶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有危害与国家利益的举动,这样的做法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还是监督失去应有的作用,是对法律的严重践踏。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一个会计人员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以教育为基础,对于专业的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要扎实的掌握,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层面,真真正正培养会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会计人员具备更加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今对会计人员有比较的多的硬性要求,比如,会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加强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认识,从是自己的知识层面和专业技能等得到更加深厚的认识,但是仅仅通过这样的培训还是不够的,因为在实际的培训中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如,培训方式不够多元化,在培训的同时要使培训人员走出去,开阔眼界,真正认识到会计职业的重要性,从自身真切认识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素质。

2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社会性,所以这一特点也就注定着会计工作涉及面广,覆盖领域多,会计工作不仅牵涉到国家机关、政府机构,而且还与企业管理层、投资者、金融机构、债权人与社会公众等有关,所以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件,会计工作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我可以通过群众的力量,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坚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会计人员能够为社会提供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现实来说,不仅要通过国家的支持,还要借助群众的力量和相关人员的自我约束,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提供自己的力量,建设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四、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篇4

一、指导思想《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当加强劳动效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据语文这个最基本的工具。”今年,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应该把《大纲》对小学阶段人才培养和语文学习的总要求作为总的出发点,强化纲本的标尺意识,以统编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十二册(统编五年制小学课本第十册)为主要内容,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复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适度的要求,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方法。要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加强规范性。要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消极影响,面向全体学生,因村施教,切实减轻学中过重的课业负担,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复习要点(一)关于汉语拼音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全部目的在于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方面的辅助工具的作用。复习汉语拼音,应该紧紧围绕上述这一目的来进行。具体要求是:1.巩固23个声母(包括Y、W),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认识隔音符号。

3.能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会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4.能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遍话。

(二)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复习时,应该予以重视。具体要求是:1.巩固已学会的常用字2500个左右。

2.进一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字形结构,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并有一定的速度。

3.能比较熟练地用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复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如:1.听写或看拼音写字。2.辨析同音字。3.查字典。4.旨在检查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字形结构的写字练习。

(三)关于听话、说话

听说能力是构成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听话和说话的训练。具体要求是:1.在理解和表达上:做到清楚明白,有中心,有条理。

2.在普通话使用上:能听懂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普通话。

3.在态度、习惯上:听话,要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想;说话,要声音适度,态度自然。听话、说话时,都要有礼貌。

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如:1.听故事,口头复述梗概。2.听一段话,口头回答问题。

(四)关于阅读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大纲》所要求的“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独立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以分解为理解、记忆、速度、习惯等几个方面。其中核心因素是理解。小学毕业班语文在阅读方面的复习应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具体要求主要有:1.具有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对学过的词语大部分会用,对程度适合的读物中的词语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意思。

2.能读懂每一句话。

3.初步理解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初步认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要求掌握名词术语)。

5.注意语文积累,指定背诵、默写的课文。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边想,一边划、批、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等。

7.认识并运用句号、句号、略号,认识分号。

(五)关于作文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一个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

篇5

一、教师应在学生课堂学习中当好谋划者和组织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自主学习”正是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强烈欲望,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但这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动参与,相反,它对教师导学的要求更高了,比如怎样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结构合理、起伏和谐,让学生如坐春风,如临大海,美不胜收,乐而忘返,怎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理想境界?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导”出一节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休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课文中,学会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优质课?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质疑善思,寻求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来?如何营造民主氛围,使所有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有层次、有深度的“动”起来?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体验、发现、探究、自读、自悟,获得富有成就感的快慰?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体学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目标等等,都切实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谋划,课内精心组织方能真正收到实效。

二、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当好指导者

“自主学习”是新时期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是对教育思想、方法的扬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优化教学过程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作用。教师应在启发诱导上多下功夫,变“教”为“导”,使“教”为“学”而存在,使教学之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由“学”体现出来。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归宿。教师的“导”重点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主体意识,巧妙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二是要优化学法,促成“会学”。古人日:“授人一鱼,只供一时之需,授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精讲点拨,学法指导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课文,学习新知识的一般程序、基木方法、技能技巧灵活运用读书学习的常识渗透介绍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浯言文字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自然领悟并掌握,再拓展延伸,最终促成“学会”。

三、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当好参与者

“自主学习”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的角色随之而由“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以自己的感召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交流融合,共同活动,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教师有效地参与学生的学习,亦能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好地使“教”为“学”服务,顺利地实现“教学相长”。

四、教师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启迪者和促进者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探究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应体现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独立见解能力和自我鉴别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相机诱导,适时启迪,善于开掘拓展,以便成功地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促进学生形成真知灼见,让思维闪烁出创新的火花,并放射出光芒,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大作家雨果说:“想象即创新”,联想和想象可谓是相得益彰。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为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应抓住相似点。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知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需要进行虚构。二者共同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艾青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升华。例如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课,全诗的重点是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来构成诗文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自主探究,明确诗人的想象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严密逻辑的。诗人把星空中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通过由人间到天际连续并且递进的联想和想象:“街灯、明星一街市、物品、珍奇一天河、牛郎、织女一流星、灯笼。”从而建立起彼此联系,构成一个先后有序、环环相扣、和谐统一的整体。其想象新颖奇特而不荒诞,合理有序而不违背逻辑,构成了完美的想象空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学生感悟诗境,领会联想、想象的方法特点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生活的变化,想象牛郎织女儿孙的生活,想象诗中街市今天的繁华景象,想象天河景区的优美,尝试在原诗的基础上,再续写一节诗《天上的街市》。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延续,又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拓展和自我才华的展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很有帮助。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恰到好处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再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比如:学完《狼》之后,教师可设置疑问,除课文中屠户的方法外,在何种情况下,你还有什么方法不至于被狼吃掉?供学生自主思考,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踊跃寻思,有的学生可能说:“文中表明的是‘一屠夫晚归’呀!禽兽是怕火的,狼再凶狠,也有它的弱点,可以打着火把前行,不就安全了吗?”或许有的学生会认为,狼的贪婪是步步加深的,吃到骨头后才想着要吃屠夫,不如来个缓兵之计,屠夫可把装着骨头的担子一低一高的挂在树上,让狼费力气,拖延时间,借狼贪吃骨头的机会,屠夫可抄刀快跑,也许就能脱离危险吧,这样的思维开发无疑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从而收到创新学生思维的效果。

时代的变迁逐步表明,未来的文明已经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变化,找准自己恰当的位置,不断探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才能取得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育人成果。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12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6

自从黑格尔将舞蹈看作是“不完备的艺术”以来,在整个西方现代艺术哲学领域里,似乎只有苏珊·朗格、纳尔逊·古德曼把舞蹈与其他艺术相提并论。其实早在1938年,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书中就明确指出舞蹈在所有艺术形式中的突出地位。他从表现主义出发,认为艺术的本质既然是表现情感,而任何情感都要以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每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这里科林伍德同克罗齐一样,把艺术同语言视为一体。进而科林伍德又指出,“言语只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特点在于每个姿势都产生出一种特征性的声音,从而使它既能通过眼睛又能通过耳朵加以领会”[2](P250)。一切种类的语言都与身体姿势具有这种关系。每一种语言或语言体系(言语、手势语言等)都是起源于全身姿势的原始语言的一个分支。在这种原始语言中,身体各部分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固定姿态,都具有发音器官的动作在口头语言中所具有的同样意义。一个使用这类语言的人,说起话来,就将使用他身体的各个部分。科林伍德认为,这种全身性的动作姿态语言是惟一“实际存在”的语言,而我们今天称之为言语及各类的语言只是它的一部分,都是一种特殊化了的身体动作姿势形式。这样,以身体活动为惟一前提的艺术——舞蹈,就不仅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且也是一切艺术之母了。

科林伍德的结论并非产生于牵强附会的考古学演绎(虽然他本人也是一个考古学家),而是根植于眼前的事实。他从大量的生活和艺术的事实中,发现了语言和动作之间某种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但科林伍德只限于对其发现作现象的描述,而没有科学的论证。这也许就是他的舞蹈艺术理论一直未得到重视的因素之一。因为正如约翰·马丁所说:“对于许多人来说,将生活经验这样变成动作的同义词,或许是个完全陌生的观点,因为动作是人们完全习以为常的东西了。人们很容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它构成日常生活与思考的主要成分。”[3](P19)从这种被忽略的、在一般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实中发现某种本质性的东西,这是天才必备的素质。科林伍德做到了这点。然而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人体动作姿态为传达媒介的舞蹈与其他艺术之间的本质联系。因为科林伍德既没有确定动作的实质以及它与语言的深层联系,也没有说明舞蹈的特质,而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表现的语言”。

什么是舞蹈的本质?舞蹈创造了什么?苏珊·朗格说:“在一个由各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的国土里,创造出来的第一种形象必然是这样一种动态的舞蹈形象,对人类本质所作的首次对象化也必然是舞蹈形象。因此,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4](P11)朗格从符号学出发,认为舞蹈是一种形象,或称作“幻象”。舞蹈创造的是“动态的形象”。这一动态的形象不是自然界中的一般事物,它是仅仅为知觉而存在的一种虚的实体。说它是虚的,并不意味着它是非真实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与它相遇,就能真正的知觉到它,而不是梦见或想像到它。正像由雨雾和光线相互作用而产生出的一条光彩夺目的彩虹,任何一个具有正常视力的人站在适当的位置都能看到它。而它仅仅是一种幻象,是一个虚的实体。同样,我们从一个完美的舞蹈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也应该是一些虚的实体(尽管它包含着某些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以及灯光、声响、道具等),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是这些力的起落和节奏变化。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动态的舞蹈形象。朗格从这里找到了神秘王国的象征符号。认为当宗教思想孕育了“神”化概念时,舞蹈则用符号表现了它。正如她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所说:“在想像的最初阶段,人类周围这些可怕的、众多的神并没有明确的形式。最初对于他们的认识,是通过人的力量和意志在人身上感觉到的,这些神最初是通过身体活动得到再现的。……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叫做‘跳舞’的活动,舞蹈创造了一个难以形容的,甚至是无形的力的形象,它注满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王国——‘世界’,它是作为一个由神秘力量组成的王国的世界之最初表现。”[5](P216)

然而,对于原始人,这被创造出来的“神”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符号。舞蹈不是作为“神”的象征,神恰恰是由这舞蹈创造出来的。人只有通过跳舞才能进入神秘的王国,只有在舞蹈中才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世界。正如音乐舞蹈史家克尔特·萨哈斯博士所说:“在舞蹈的沉迷之中,人们跨过了现实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鸿沟,走向了魔鬼、精灵和上帝的世界。”[5](P218)显然,朗格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即把舞蹈所表示的“王国”与人的“跳舞”活动分割开来。她说:“世界的象征,即用舞蹈表现出来的王国,就是这个世界。而跳舞则是在这个王国中的活动。”[5](P217)这意味着人与世界的分离。事实上,不是因为有了艺术,人与世界的关系才增添了诗意的色彩,人一开始就诗意地居住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也不是空洞的、孤立的用来盛装各种东西的容器,它是人生存的世界。艺术的世界不是供人活动的场所,它只存在于人的创造活动中。由此看来,苏珊·朗格没有真正揭示出舞蹈的本质,因而也未能真正说明舞蹈为什么是人类最早创造出的真正的艺术。

可见,无论是科林伍德“全身性动作姿态语言”,还是朗格“动态的形象”,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舞蹈的特质以及它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缺陷是忽视了对“动作”和“动态”本身的探讨,忽视了艺术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具体的创造过程。这就是表现主义和符号学的局限。

在朗格看来,正是那种仿佛推动着舞蹈本身的纯粹外观的力赋予舞蹈以生命。那个作为它的基础的真正的物理力反倒消失了。然而,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无论是作为舞蹈基础的“物理力”,还是那仿佛推动着舞蹈的纯粹“外观的力”,都是看不到的。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很显然,动能本身是看不见的,它并不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眼前那方形的映幕上。事实上,即使我们在看一个真实地在大街上行走的人时,也看不到推动他的身体前进的物理力。眼前看到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明显的位移,我们在这里涉及到的(或看到的)全部东西只不过是由这一可见的位移刺激了观察者神经系统之后,所产生出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因此,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力,最终还要取决于那种准确而巧妙的刺激条件。”[6](P550)显然,阿恩海姆已敏锐地感觉到,这里所涉及的已不全是生理的机能,但他并没有进一步探讨这种“心理对应物”是如何产生的,而只是简单地归结于“刺激条件”的决定。

“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皮亚杰认为,不仅人们所“看到”的推动物移的“力”,即使是对“位移”本身的知觉,都只能从它们与动作的联系中去考察。因为离开了动作和“动作图式”,人类(主要指人类童年)的知觉就会像电视屏幕一样只能起到显示图像的作用,一旦信号中断,图像就会消失得不留任何痕迹。皮亚杰描述说:“幼年婴儿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客体的世界,它只是由变动的和不实在的‘动画片’所组成,出现后就完全消失……”可见,在“永久性客体”尚未出现的婴幼儿那里,是不可能感知“位移”的。只是“随着对‘永久性客体’的定位和寻找的行为模式的发展,‘位移’最后组成了实际空间的基本结构。”[7](P13—14)

显然,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经验(不仅是视知觉的)都只能来源于人身体的整体性活动,没有这种身体的活动,我们将无法理解任何知觉对象。若按科林伍德的理论,把最初的艺术都看作是“表现的语言”,那么任何种类的语言(包括绘画语言、音乐语言和诗等)都只能同动作结合起来才具有意义。因而所有其他艺术形式也只能从以身体活动为惟一前提的舞蹈艺术的母体中产生出来。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原始艺术中诗、音乐、舞蹈总是三位一体的原因。因而萨哈斯说:“令人感到十分不解的一件事实是,作为一种高级艺术的舞蹈,在史前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还在文明的初期,它就达到了其他艺术和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完美水平。在那个时期,人们普遍过着野蛮的群居生活,人们所创造的雕塑和建筑还是很原始的,诗歌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然而却创造出了使所有人类学家都感到吃惊的、难度较大而又很美的舞蹈艺术!他们在这个时期创造的音乐如果脱离了这种舞蹈,就听上去什么也不是,只是伴随着这种舞蹈,这音乐才显得动听。”[4](P10—11)

若从艺术发生学上探讨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科林伍德的理论往往给我们更多的启迪。而一旦回到分析的及现象学的角度,我们将更多的受益于朗格。如朗格所说:“只有通过探讨各类艺术的差异,才能真正找到而不是猜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4](P13)(着重点为引者加)也才能真正理解各类艺术的特质。这或许是科林伍德舞蹈理论未被重视的又一原因。

但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朗格指出的,在于构成它们的虚的形象或表现性形式的材料之间的不同,虽然这里所说的“材料”已超出一般的“人体”、“声音”和“色彩”等物质实体,而使我们更加接近艺术的本质。朗格认为,一幅绘画是由虚的空间构成的,一首乐曲是在时间中运动和发展的乐音构成的,而舞蹈的构成材料是非物质的力,舞蹈演员创造的却是一个力的世界。这就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所不同的地方。应当说,朗格对艺术本质的领悟是深刻的。然而,她既没有真正找到各类艺术的特质,也不可能最终把握所有艺术共同的属性,更不可能确立舞蹈在整个艺术领域里的特殊地位。且不说音乐与绘画,单是对舞蹈的把握就不够准确。因为那仿佛是赋予舞蹈以生命的“非物质的力”不仅仅存在于舞蹈艺术中,我们从音乐高低、强弱、快慢、长短的运动中,从画面色彩的变幻、线条的对比上同样能够感受到这“力”的存在。作为“为知觉而存在”的非物质的力,不仅可以通过视觉,而且能够通过听觉等感官感觉到。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绘画和舞蹈等是如何以其特殊方式创造出这力的形象的。语言艺术创造的意境舞蹈不可能复制;绘画造成的感觉音乐无法取代。同样,舞蹈的形象也是语言难以描述的,音乐造成的氛围绘画难以企及。因而对于艺术,重要的不是可感的形象,而是创造性的想像。

想像是一种活动,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而这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必然包含着一个低级的运动形态。皮亚杰在驳斥联想主义心理学把表象看作是知觉的引伸时指出:从神经学上看,一个人在想像一个躯体的运动时,与身体上实际执行这个运动时,无论在脑电图式或肌肉图式方面,都伴随同样的电波形式。这就是说,一个运动的表象包含着这个运动的缩影。这里必须清楚的是,皮亚杰说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像,而不是艺术创造中的想像。我们之所以能够而且必须作出这种区分,来自我们对不同种类艺术中创造性想像的差异的认识。而这一点对于我们真正把握各类艺术的特质至关重要。因为当想像没有把对象通过物质的类似物加以客观化时,想像还只是一种意识。这种“客观化”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人对世界的把持或超越。这就是创造活动。创造需要想像,但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想像混为一谈。因为创造活动暗示着一种幸运的发现和最终完成这一发现的必然过程。而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想像未必一定要有具体的形式,它可以处于一种虚态。

所以,从某种意义说,艺术活动就表现为一种塑造活动。这个塑造或操作过程就是艺术想像的过程,亦即创造活动本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想像”。一个画家总是用色彩、线条、形状去想像,一位音乐家总是用音符、旋律、和声等去思考。正是这种想像本身的差异,构成了各种艺术内在的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不可相互取代的存在价值。这是一种质的差异,而不是那种物质的甚或非物质的“材料”的不同。正如阿恩海姆告诉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8](P427)。艺术乃是一种知觉形式。因而画家的创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音乐家的视觉想像,这里主要伴随的是视觉活动。同样,舞蹈只能是一种动觉想像,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完成其创造。

因而,人体动作才是舞蹈的特质。正如默斯·堪宁汉认为的,舞蹈的基础是动作,也就是在时空中运动着的人体。舞蹈的构思既来源于动作,又存在于动作之中。一个舞蹈作品并不源于我对某个故事、某种心情或某种表达方式的构思。它的内容源于动作本身[9]。正是“动作”不仅把舞蹈同其他艺术真正区别开来,而且也决定了舞蹈在整个艺术中的特殊地位。

很难设想,一个舞蹈家编舞,能够单凭“舞谱”,而不借助身体的手舞足蹈,这不仅仅是为了借助镜子看自己的舞姿是否美丽动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去体验某种经验是否表现得充分。因为“情感的表现似乎不是给已经存在的情感量体裁衣,而是一种缺了它情感就不可能存在的活动”[2](P250—251)。一种生命情调的释放,是在这生命力推动下完成的活动。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为了使某种舞蹈动作达到技术上的准确性,一个有能力的舞蹈教师并不要求他的学生去表演一些准确的几何式样,而是要求他们努力获得上升、下降、攻击、退让时的肌肉经验,而要取得这种经验,就必须完成与这种经验有关的动作。”[6](P622)这里的动作从本质上区别于体操动作。体操的目的主要是身体,动作仅仅是手段。而在舞蹈中,身体已不再被注意,它注重的却是动作本身。这里的动作也不再像体操中仅仅是外部的身体活动,它已构成生命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舞蹈艺术创造性想像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在观看舞蹈时,看到的不仅是身体的跳跃,而是灵魂在舞动。那随着人体的升腾跳跃而飞舞流动的精灵,就是舞蹈的精神,是人类艺术的精魂。“我们通过舞蹈家的身体,充分感受到了运动、光明和欢乐。通过这人体的传导,大自然的运动也波及到我们自身,在我们身内活动着。我们感受到了那饱含着思想的光照。这舞蹈就像一次祈祷,在持续不断的起伏中,每一个舞步都仿佛在连接着太空,成为宇宙永恒律动的一部分。”[10](P53)这是生命的最高情调,是艺术精神的充分自由状态。舞蹈正是这种精神最直接最充足的流露。

既然一些高级心理活动(想像活动,符号活动等)不仅在起源上只能在发达的感知运动图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包含着这个运动的缩影”;既然艺术活动本质上就是创造性的想像活动,而舞蹈直接通过人体活动来完成,那么,动作在整个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就不是阿恩海姆认为的“只能成为一种辅助的加强因素,或者是一种共鸣因素”;舞蹈在整个艺术领域里也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艺术样式。事实上,“艺术家只有通过他的动作,通过‘做’使概念外化时才能释放概念。因此,这里的模式就是创作者也以聚精会神使自己全部呈现化的动作,是我们在绘画的笔法中、音乐的节奏中、诗歌的运动中读到的一种独特动作。于是,想像力指的是这种秘密的但又是明显的,使理念在用手的语言来表现时变成自然的运动机能。它存在于受过训练而又能够获得幸福的躯体中”[11](P70)。如果脱离了身体的内部和外部活动过程和对这种动作的切身体验,人类的艺术和审美活动就无法进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艺术领悟颇深的宗白华先生说:舞蹈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12](P78)从而创造出飞舞生动的气韵。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昭示:人类的其他艺术形式不仅是从舞蹈中诞生,而且无论这些艺术如何发展,都未能全然脱离自己的母体。所有种类的艺术的躯体中将永远流淌着舞蹈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9]欧建平.默斯·堪宁汉的舞蹈思想及编舞方法[J].文艺研究,1986,(6).

[10]邓肯论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篇7

1.学习空间变化。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从以“教室课堂”为中心转移到以“幼儿园班级”为中心,这种空间变化可能短时间激起学生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对教育实习认识深度的不同,加之师徒关系、同事关系、工作状态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此的新鲜感很快变成失望感,从而对实习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实习效果。

2.认识观念变化。

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定位不清,就业方向不明确,教育实习时只是应付;有的实习岗位与学生的期望落差较大,幼儿园考虑安全因素,往往只让实习生参与一些保育护理工作,或哪里缺岗,临时让实习学生去顶替,造成实习生不安心或频繁换岗,这增加了实习的不稳定因素,也给教育实习管理带来难度。

3.学习方式变化。

学生在校学习时,是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教学化的学习活动,而在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时,是以“学生和幼儿园教师”双重身份从事职业活动。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服从学校的监督管理和约束,也要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学习方式的突变,易造成学生的不适,需一定时期的磨合。

4.心理适应期变化。

在校学习时只有师生关系和单纯的同学关系,而在幼儿园面对的是师徒关系、复杂的同事关系以及位置不均等及具有利益冲突的人际关系。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种交往障碍如不进行适当沟通、疏导,就会影响到教育实习的效果。

二、明确各阶段指导重点,提高教育实习效果

(一)下园前的指导———加强“三观”教育

1.学习观教育。

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是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技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应以学习者、研究者、教育者的身份与幼儿园职工共同从事教育活动,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训练,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技能,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吃苦观教育。

学前教育专科型人才,培养的是能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实习需要从幼儿园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树立一日生活各环节皆教育的正确认识,全方位参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管理与护理工作。要求学生做好吃苦的准备,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3.敬业观教育。

目前,幼儿园对实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各有侧重,而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项指标中,最为关注的是态度,所以要加强对学生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实习过程指导———“传道”“、管理”“、解惑”

1“传道”

指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学生教育实习期间所要面对的是真实、复杂的教育实践和班级管理,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调适工作。在教育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教师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幼儿园的双重管理。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对实习学生是以教师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完成教师岗位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实现教育实习的目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实习学生往往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认为幼儿园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因此,指导教师需引导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教师通过谈心、具体事例分析等对实习学生进行正确的“实习观”教育,达到塑造、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等目标。

2“管理”

关注实习全过程,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追踪学生教育实习全过程,对于学生实习岗位、实习纪律、实习过程、实习成绩、实践材料、考勤等进行全程管理。重点围绕为实习生习得实践性知识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得并不断增长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不仅是每位在职教师的任务,也是准教师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准教师的成长是其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其渐进形成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过程。拥有一定实践知识的准教师能够从多种视角对未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进而迅速做出决策。围绕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指导教师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为实习生创造宽松的教育实习环境。师范生在实习之初由于对幼儿园教育的具体情境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要求。这时,指导教师要为实习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实习环境,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便实习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发挥自身潜能。其次,要为实习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长期以来,幼儿园因担心实习生组织活动会影响班级常规,从而增加安全隐患,因此,往往不愿意给实习生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一般只让其协助教师做一些配教或保育护理工作,这样,实习生参与教育实践的机会就比较少,实习生也就不能得到预期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带队指导教师要和实习基地园领导、园指导教师加强沟通,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实习生多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第三,要指导实习生学会主动学习。由于幼儿园工作具体繁杂,园指导教师身兼多项工作,能专门指导实习生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需指导实习学生学会主动请教,积极争取教育教学实习机会。只有积极主动,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指导与实习收获。

3“解惑”

教授方法与启疑,培养反思意识。实习生在实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这些问题面前往往会束手无策。指导教师要和实习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帮助实习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习得实践性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验和反思交相融合,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师范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反思能力。指导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方式让实习生了解活动组织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范;以“评议”促进实习生进行自我反思;以“研讨”帮助实习生形成研究的意识和研究的习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都应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范生的主动发展。

三、总结

篇8

1.就业焦虑日益回归理性

对待公司的招聘信息和录用信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不像以前那样迫不及待了。多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学生家长、毕业生和就业指导老师对于企业招聘趋之若鹜,“先就业再择业”“到基层去从基层干起”,于是大学毕业生回家卖猪肉的、蹬三轮车的都有了,甚至“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几年下来,虽然世界经济危机并未散尽硝烟,但“技工荒”“用工荒”“抢工忙”在各地陆续上演。家长和毕业生原有的就业焦虑逐渐回归理性,对就业区域的选择、对就业企业的深入了解、对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远期分析等等逐渐成为人们的就业行为指向。

2.人才市场正在向卖方市场转变

最近几年来,人才市场的风向标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广西为例,“2011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应届毕业生供求比继续维持低位,仅为0.87,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比较宽松”。“2012年第三季度通过广西人才网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共计3483家,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5097人,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712人,供求比达到2.58”。2013年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供求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广西毕业生职位总体竞争压力较为平衡,供求比仅为0.98”。这个数据明显小于2012年,也小于2011年,人才市场有向卖方市场转变的趋势。作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广西尚且如此,全国形势也可见一斑。

3.职业期望日益提高

“毕业生期望平均薪酬比用人单位提供平均薪酬高出288元/月”,但“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中应届毕业生职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为2129元/月,比上季度上涨7.15%,其中通信类取代证券/投资/其他金融类,成为毕业生职位薪酬水平最高的职位类型,其平均薪酬达到3761元/月,较上季度增长47.13%”。而2013年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供求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热门职位竞争激烈,冷门职位则乏人问津,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毕业生的平均薪酬达到2368元/月”。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薪酬要求存在明显的妥协倾向,并且逐年递增。

二、就业观念变化的社会原因分析

1.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一些领域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上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即使到近年,也保持在8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样的速度导致我国持续出现“民工荒”和“技工荒”,市场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多达1300万人左右。”这与九十年代中后期政府面临繁重的“再就业”任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价值规律自然要发挥作用,不能阻挡。

2.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导致薪资要求提高

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由于“用工荒”引发的众多企业不断加薪使得一线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待遇有了较大提高。“据猎头公司Hays的调研,三分之二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去年加薪幅度达到或超过6%,这比调研中任何其他亚洲国家都高;超半数(54%)中国企业称加薪幅度在6-10%之间,12%的公司加薪幅度超过10%。只有5%的中国公司表示没有加薪。”对更好生活的向往自然而然成了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合理要求,也是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目的之一。

3.物价上涨影响就业区域和就业岗位选择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房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更是引发了比较广泛的社会焦虑。“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6%,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预期目标控制在3.5%左右”。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需要对工资待遇和生活支出有具体的考量,在选择就业区域和就业行业、岗位等方面就会反复权衡。

4.经济转型导致知识和能力水平要求提高

2008年10月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强调和实施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这就意味着科技将逐渐取代资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主导我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导致企业用人要求越来越高,员工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相应的付出也越来越多。不论是接受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还是接受学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型或者技术应用型人才,当他们努力过之后,对就业就自然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期待。

三、高校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当前高校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关系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顶岗实习只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它只是为未来就业培养能力,积累经验。这种顶岗实习一般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与企业直接安排,企业没有明确的用人计划。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就像参加校内学习一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上是原来校内学习的延续,并随着环境的好与坏而增强或者减弱。这种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到第五个学期进行,包括初步体验性顶岗实习和基本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

2.顶岗实习是毕业前的就业过渡

其目的是实现专业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顶岗实习方式也是在较好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企业和学校直接安排的,而且企业有明确的用人计划。但往往计划数和实习岗位数是不对等的,基本上是前者小于后者,存在淘汰率。企业参与教学内容、教学地点、教学日程、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等制定的积极性较高,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与指导也更到位,因此学生实习的实战性也更强。这种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到第六个学期进行,即“2+1”学制的第三年。

3.顶岗实习就是就业

有人称之为准就业或预就业,顶岗实习岗位就是就业工作岗位。这种顶岗实习方式有的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实习岗位比较集中,由校企双方组织招聘;也有的是学生直接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获得的岗位,实习岗位比较分散。这时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目的是用工,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目的是就业。学生的岗位是百分百的工作岗位,无论待遇和工作要求都处于试用性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第六个学期。

四、高校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的顶岗实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均有各自的理解和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保姆式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的顶岗实习基本上是专业对口的,有本专业带队老师负责指导,从生活、安全、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工作方法、作息时间、工作协调等,全方位负责。学生依旧是在老师呵护下的学生,只是增加了企业指导老师,学习的场所和方式有所改变,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都带有明显的学院色彩。这可以看作计划经济时代大中专院校学生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的延续。

2.开放式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下,实习岗位也基本上是对口的,至少是相关联的,并且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实习企业、实习岗位。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指导倾向于宏观层面,辅之以个别指导。财经类学校的商科专业关联性岗位比较多,也比较集中,但专业对口性不是很强,为保障实习的积极性,需要满足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因此倾向于开放式管理。

3.放羊式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下,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关系全在于学生的个人选择,有的可能对口,有的可能是关联的,也有的可能是无关的,学生的活动具有高度的工作性质。学校的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基本上只能了解其单位变更或者岗位变化的动向,对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工作指导。如果学生不提出问题,学校指导老师无法发挥作用。至于企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则基本上跟学校不相关,大多是老带新的模式,一些新办企业可能直接用人,不安排人员负责指导。

五、完善高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几点思考

1.顶岗实习岗位和专业的对口性问题

在“2+1”模式下的顶岗实习,由于时间长,离毕业时间还早,与就业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应该要求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或者高度相关。而在“2.5+0.5”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时间在毕业季的寒假前后是用人单位的招聘高峰时期,顶岗实习和就业应聘事实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其他考虑,不能强求专业与岗位的对口。

2.顶岗实习待遇和学历能力的对称性问题

我们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使得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总是强调“不谈钱”,不谈待遇,只谈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殊不知一个不会维护自己权益的毕业生也是很多企业看不上眼的。另外,高职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因此工资待遇问题,包括实习工资、试用期工资和转正后工资,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毕竟现在物价上涨、农民工工资也在上涨,企业面临的用工荒不能转嫁到顶岗实习的学生身上,学生和家长有权期望合理的工资待遇。我们要教育和帮助学生去争取与自己的能力、学历、经验和年龄等对等的待遇,尤其是要告诉他们如何去把握时机和场合,如何注意提要求的技巧。

3.吃苦耐劳和工作环境的选择问题

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用人单位的一贯要求,但我们在教育学生要养成吃苦耐劳品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规定,职业学校选择的顶岗实习单位原则上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防护条件完备”。“学校应当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岗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应包括:学生实习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也充分意识到了当前企业经营状况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作为学校和教师也就不能一味地迁就企业,还应该对企业加以甄别,对学生不能接受的工作环境要区别对待。

4.顶岗实习率和就业签约率的兼顾问题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