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0: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专业主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060-02
中国地市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地方党政机关的耳目喉舌,一直以来,为地方党政机关的舆论宣传,政府与民众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广电科技的进步和行业政策法规的限制,地市电视媒体长期处于夹缝生存的艰难中。一场全球性金融风暴席卷而过后,包括电视业在内的媒体行业发生震荡重组,地市电视媒体由此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来审视中国地市电视媒体,或许对其应对困境,探索发展之路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观念的核心和西方记者恪守的职业准则。它起源于美国,是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和商业化运作的背景下,在新闻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标志性事件是,以哈钦斯为首的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这个报告正式地号召新闻媒介的专业化。此后,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不断建构和消解中成为西方主导性的新闻观。
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1]其内涵不同于政治权力对媒体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媒体的要求,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要求。
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特点有:1.客观性,新闻工作者应保持中立的立场,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不带个人偏见地、不歪曲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展现事件原貌,传达给受众真实的信息。3.独立性,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独立于政府、社会组织,在政治上、经济上保持独立。4.自由性,新闻自由是西方自由思想的一部分,包括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下,有采集和信息的自由。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专业精神是强调新闻媒体具有专业服务性,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要遵守职业准则和伦理道德,客观、真实、独立、自由、负责地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二、“后危机时代”下地市电视媒体的主要困境
“后危机时代”的来临,中国地市电视媒体并未如同宏观经济那样进入相对平稳期,其面临的生存困境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马太效应”作用明显,加剧了地市电视媒体的弱势地位
“马太效应”下,电视产业格局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的态势。较之央视、省级卫视等的强势电视新闻媒体,地市电视媒体作为弱势媒体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1.在重要资源的获取、信息报道的速度等方面远不及强势媒体,导致收视率下降;2.企业的广告投放更多地向强势媒体集中,导致地市电视新闻媒体广告收入不容乐观,广告市场渐趋缩小。
(二)“口红效应”不断扩大,娱乐化势头难挡
近些年,娱乐化的浪潮在电视行业风起云涌,金融风暴更是推动了娱乐的抬头。当人们的生活、心理压力骤然加大,迫切需要得到心灵抚慰、精神激励时,会对轻松娱乐、价格低廉的文化消费品产生强烈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口红效应”。而“后危机时代”,娱乐化继续呈现扩大化,地市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甚至达到了泛娱乐化的地步,势头难挡。
在广告市场萎缩、收视率低迷、社会追求娱乐等几重因素循环作用之下,地市电视媒体不得不为自身的命运担忧。为了在“后危机时代”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纷纷无限使用和放大媒体的娱乐功能,深陷商业化娱乐化的泥潭不能自拔。“娱乐至死”现象的背后,正是地市电视媒体职业道德的沦丧,这对其生存和发展有极大的危害。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况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与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个方面。之后,美国学者赖特又在“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增加了“提供娱乐”的第四个功能。可见,“提供娱乐”是媒体重要的功能之一,在社会中起到“减压阀”的作用。可是,当一切媒介的信息日益以娱乐化形式出现的时候,媒介的娱乐功能也就发生了扭曲。在这样被扭曲的媒体功能的作用下,人们的神经普遍被“麻醉”,不辨优劣,玩世不恭。也许最终真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
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地市电视媒体的启示
后危机时代,地方电视媒体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应该加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有效地发挥其专业性和服务性,倡导客观、真实、独立、自由、责任等原则。
新闻专业主义的服务性,要求地方电视媒体能够充分行使社会“t望角”的角色,在“后危机时代”不仅充当地方党政机关的喉舌和宣传利器,更要发挥其服务性,发挥地域优势,成为地方百姓及时获取当地有效信息的窗口。地市电视媒体可以有效利用本地信息来源的快捷性与便利性,正确定位,打造地方特色,在栏目制作、编排等方面更贴近地方观众的口味。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增加观众对本地电视媒体的好感度,这是那些以重要性和显著性吸引观众的强势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市电视媒体收视份额被强势媒体抢占的尴尬局面。收视率的增加,必然有助提升广告市场份额。因此,地市电视媒体遵循服务性准则,既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也为“后危机时代”地市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导向。
新闻专业主义秉持客观、真实、责任的原则,这就要求地方电视媒体履行好“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理论”强调媒介组织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其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地市电视媒体掌握着“把关”大权,信息传递单项性强,其播出的内容,对观众乃至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削弱了地市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并且过分注重电视栏目的娱乐性,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就降低电视媒体的水准和品味,甚至沦落低俗粗糙。因此,地市电视媒体应当遏制“泛娱乐化”势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在商业利益面前不丧失新闻专业主义,有效引导大众健康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以社会使命感、责任感为支撑的电视媒体才会最终赢得观众的信赖和支持。
新闻专业主义的独立、自由的专业精神,要求地市电视媒体要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地方电视媒体不仅是当地政府机关的喉舌,还是自负赢亏、自由竞争的媒介组织。如何在自由竞争中拔得头筹,不是依靠泛娱乐化的手段、同质化的内容,而是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富有创新精神,才是地市电视媒体不断进步的灵魂,才是摆脱收视率下降、市场份额降低的有力武器,“娱乐至死”的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和观众的审美疲劳,使地市电视媒体陷入更尴尬处境。因此,唯有自主地、积极地创新,以创新占得优势,以有品味有内涵的栏目赢得市场,才是地市电视媒体的生存之道。
四、结 语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西方的舶来理论,由于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矛盾性等因素影响,仍未实现完全的本土化。就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占主导性的新闻主义或新闻价值观是宣传新闻主义,而非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处于中心的、核心的地位,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处于边缘的、次要的位置。[3]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不是核心、主导的新闻观,但其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在不断建构和消解中能走到今日,体现出具有传承发扬的意义和重大的理论价值。
中国地市电视媒体如何有效应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问题,改善处境、谋求发展,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看,需要媒体本身和媒体从业者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构建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专业主义理念,加强专业主义意识。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公民大众的理解,便是对中国地市电视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莫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侯迎中,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扫地也能扫出名堂,小庙里也能成就大事。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建筑在其他人类成员的协助,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之上。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有的时候需要对一些项目说不,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曾经说过:“一切价值都是由专业服务创造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专业主义精神时代,社会更急需大批具备职业素质的专业人士。
小铅笔的家谱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弗里德里曼曾经在文章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叫“小铅笔的家谱”。一支小铅笔异想天开地开始讲它的故事: 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怎么造出来的。”
首先制造铅笔的木材来自一棵树,一棵长在北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的笔直的雪松。工人们把它砍倒,运到站台的过程中需要锯、卡车、绳子……无数工具。这些工具的制造过程涉及许多人和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先采矿、炼钢,然后才能制造出锯子、斧子和发动机;先得有人种麻,然后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才制造出了又粗又结实的绳索;伐木场里要有床铺和食堂……单单伐木工人喝的一杯咖啡里面,就不知包含有多少人的劳动。接着,木料被运进木材加工厂,在那里圆木被制成板条,然后板条被从加利福尼亚州运到威尔克斯巴勒,最后在那里做成这支讲故事的铅笔。但这还只是铅笔的外皮,铅笔的铅心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铅,而是从锡兰开采出来的石墨经过许多复杂的加工而成。
铅笔谈到自己头上的那一圈金属是黄铜时说:“请想想看所有那些开采锌矿和铜矿的人吧,想想看所有那些运用自己的技术把这些自然的产物做成闪亮铜片的人吧。”
那个被我们称做擦子的东西在铅笔制造业上叫“笔擦”。人们一般都以为那是橡皮做的。实际上橡皮只用于结合的目的,真正起擦除作用的物质实际上叫做“硫化油膏”,这东西看起来像橡皮,其实是用荷属东印度群岛(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产的菜子油和硫氯化物化合反应制成的。
讲完所有这些之后,小铅笔最后问道:有哪个愿意出来反驳我上面说过的那句话:地球上没有一个人知道怎样制造我吧?”
这个故事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专业化分工在人类生产和进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使人类可以创造出阿波罗登月、 神五升空这样的奇迹,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分工,一个人穷其一生,连一支小铅笔也不可能制造出来。
成千上万参与制造铅笔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需要铅笔而去干这一行。他们中间甚至有人从未见过铅笔,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就这样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在这个生产过程中的人们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不同的语言,信奉不同的宗教,甚至也许彼此憎恶……但是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工作,最终生产出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亚当斯密在两百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在专业分工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角色看起来毫不起眼,容易被人忘记,但正是他们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专业性工作才创造出如此完美的小铅笔。正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所言: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专业化与职业化
人类越是进步,分工就越是精细,专业化程度也越高。随着工业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专业主义精神成为时代主流。专业化与职业化虽然已成人们嘴边的时髦口头禅,但就像其他风行一时的管理用语一样,人们习惯处于对新名词一知半解的程度。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表现形式才算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
专业化就是通过劳动分工,将类型相近的工作统一由具备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才来完成的过程。普通的非专业性群体经过培训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业性职业从业者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那么专业性人才就完成了向职业化的转换。一大批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出现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职业化的“专才”首先必须是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并不等同于职业化,一个人如果仅仅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只能称之为专业化人才,而只有当他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并将该职业作为长期的追求时,才能称之为职业化“专才”。
一个组织要想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就需要一大批职业化的“专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1800多种职业,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社会化大分工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更多的专而精的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对专业钻得深钻得透,而非蜻蜓点水式的“万金油”。受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职业化教育滞后的影响,一方面高学历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又特别缺乏技术工人之类的专才。只有当一批批立志于所从事行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员工不断涌现时,一个组织的竞争战略才能够找到实实在在的支撑。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树立自己岗位的专业品牌,每一个部门都能树立部门的专业品牌,就能缔造出一个组织的专业形象。
专业主义精神
专业主义精神,首先意味着超越世俗和功利的价值和信念。专业,对一个专业工作者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要求任何一个从业者有需要有一种为之献身的勇气和决心,这表现在对工作的极其热爱和投入,把工作视为天职。
专业主义精神是一种专注、敬业的精神。对于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的人来说,专业精神就意味着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意味着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在当今生存和竞争压力日趋加重的形势下,要怎样胜出?只有专业精神才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处事之道。尽管你可能并不是天才,但通过专注于某一领域,完全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扫地也能扫出名堂,小庙里也能成就大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人才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进入一个好单位并不一定能保证一辈子的饭碗,但专业化素质却能帮你永远找到新的饭碗。什么样的组织最具“人性化”?一个组织能提供给你专业化发展空间,不断增强你在行业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这就是“人性化”的充分体现,也是“人性化”在市场经济中的新注解。
专业主义精神是一种不断追求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行政职务的空间是有限的,你的行政职务可能会被长期封在一个“涨停板”上;专业化的空间却是广阔的,你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持续性地创新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如财务专家、市场营销专家、产品开发专家。超越一般的专业水准,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
专业主义精神更意味着团队整体能力的有效搭配和整合,一个团队的力量并非每一个个人的简单叠加。分工的细化使得行业之间的的差异越来越大,所谓隔行如隔山,人与人之间需要分享、相互依存,单个人无法包揽一切工作,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我国专业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雷锋说:“机器由许许多多的螺丝钉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巨大的工作能”。
一、证券新闻的功能和特点
证券新闻是对证券市场上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的报道,从内涵上看,与其他新闻品种相比,每时每刻都在变动和变化的证券市场,决定了传播信息是证券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功能③。这就要求证券新闻报道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的基本价值规律。
证券新闻不仅包括宏观经济层面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相关政策法规解读;中观层面大盘行情指数涨跌变动,个股板块涨落;还包括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新闻,证券产品新闻及股民新闻等。因此,证券新闻还有连接宏观经济政策、中观市场和微观上市公司、股民的桥梁功能。
证券市场每天都要产生出大量的信息④,没有哪一类新闻能像证券新闻那样与受众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在证券市场上,准确的信息获取时机和速度,往往关乎投资者的财富增值还是减值。
上述功能决定了证券新闻采编更要符合新闻操作的基本规律和体现新闻价值要素。同时证券新闻更为特殊和专业,对市民报采编人员的财经、证券专业知识要求更高。此外,由于证券新闻关乎每一个股民的证券财富状况,对证券新闻的准确性、客观性、服务性等要求更高。
二、市民报证券新闻采编的优势和不足
随着中国股民群体的扩大,证券新闻成为占有率急剧扩大的新闻品种。大体上,证券新闻市场的媒体可以分为专业财经证券媒体和市民报两种类型。前者以《中国证券报》等全国性专业证券媒体,及新浪财经、和讯网等专业网络财经证券媒体为代表。
《中国证券报》等专业证券媒体,专注于证券领域,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和专业编辑记者,为读者提供权威证券政策变动、上市公司表现,市场运行和个股表现等信息,具有更深、更透、更准的报道特点。新浪财经等网络证券新闻报道,不仅包罗各地传统媒体的重要报道,而且其报道形式丰富,兼具网络媒体的及时性、海量信息、较强互动性和易检索的特点⑤。
与上述专业媒体相比,市民报证券新闻采编,存在着对宏观证券政策和发展趋势视野不够宽阔,专业的证券编辑记者缺乏,以及采编上力量和报道范围有限等不足。
但市民报以最广大的普通市民――股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读者对象,紧密联系本地证券市场和本地上市公司,传播手段和内容具有鲜明的市民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因此,以本地市民的证券信息需求为基础,以通俗化的语言和活泼的新闻采编形式来吸引读者,帮助读者了解证券市场和各类证券理财产品,做实用性的服务。这些正是市民报在证券新闻采编方面显著的优势。
三、采编理念:专业主义、市民主义、实用主义
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带动了证券新闻市场的扩大。虽然此前绝大部分市民报都有相应的证券新闻版或者财经新闻版面,但基本上以刊载证券市场行情或者转载全国性媒体的证券新闻报道为主,缺少专业证券采编人员,缺乏新闻原创,忽略证券新闻版面规划,采编理念相对保守和落后。
通过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三个采编理念。
(1)专业主义―真实、准确、客观
新闻专业主义是当今新闻界普遍认可的一种新闻操作理念。其涵义可以概括为⑥: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等。其核心的理念之一是客观新闻学⑦。
相对于其他新闻品种,市民报证券新闻的专业主义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⒈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国的证券新闻报道,信息的真实度不尽如人意,信息污染与信息误导现象较严重,有些证券新闻报道简单甚至充当一些造势者的传声筒,传播一些干扰股市的不实信息⑧。
真实性是证券新闻报道理念中最基本的部分。证券新闻较之其他新闻品种而言,更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凡有关市场或公司基本面重大变化的消息均会引起投资者的敏感⑨。作为传播证券信息主渠道的新闻媒体,面对不同信息来源时,要坚守应有的理性和冷静,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等监管当局的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涉及公司盈亏、股权变动这些足以直接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信息时,一定要认真核实信息的来源,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⒉准确。所谓准确就是市民报采编人员在操作证券新闻时,要考虑各种因素,找出复杂事件背后准确的原因。同时,证券新闻中充斥各种术语和大量数字,也要求采编人员力求准确,以免误导股民,造成损失。
证券市场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场所,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可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编人员在进行证券新闻操作时,要撇开复杂的现象,运用专业知识和新闻敏感找出事件背后的准确原因,服务于受众的证券投资活动。
同时,证券新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采编人员缺乏良好的证券专业知识储备,采编过程中就难以把握题材,容易出错。经常使用的专业性强的术语和大量的数字,如不加以改造置换,传播效果肯定不佳。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准确领会证券新闻中的专业性问题,并想方设法将艰涩难读的专业性节点,置换转化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和景致。将专业性内容通俗化、生活化,可以降低阅读门槛,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方便读者理解⑩。
⒊客观。新闻专业主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新闻报道活动服务于全体人民,而非某一利益团体。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
中国股民中绝大多数是中小散户投资者,他们对证券市场了解不多,有的甚至一无所知,是在所谓的“赚钱”示范效应下匆匆入市。市民报证券新闻的读者绝大多数就是这些投资者。这些投资者迫切需要有人指点迷津,点股成“金”。市民报作为他们可以信赖的大众媒体,往往成为其证券操作的信息来源。市民报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立足广大股民读者利益,一方面在报道证券新闻时坚守新闻客观性的底线,同时,要鉴别形形的咨询机构,以及素质参差不齐的 “股评家”、“分析师”,以免这些机构误导读者,甚至借市民报的平台干出违背职业操守和法律法规,甚至为某些机构和庄家做“托”等行为。
坚持专业主义理念,要求采编人员一方面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守新闻采编基本价值规律,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财经知识和证券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成为“专家型”记者编辑。
(2)市民主义―让证券新闻“软”起来
市民报证券新闻操作必须坚持专业主义,但同时,必须考虑最广大的普通股民读者的特点和要求,使证券新闻“软”起来,贴近市民读者需求和口味,把可读性作为首要诉求。这就是市民主义操作理念。
《东方杂志》的出版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大动荡,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在这动荡过程中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新闻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知识分子对新闻学的专业关注。《东方杂志》的新闻专业文章,包含了现代新闻学研究的诸多维度:新闻史论、报人研究、媒介新技术等,还有欧美国家的新闻事业介绍。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等,都是通过《东方杂志》首先与读者见面的。本文由《东方杂志》的相关学术资料入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当时新闻传播领域内对记者专业主义的建构。
记者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主体构成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源自美国:19世纪中后期,大众化报刊全面兴起,商业化的报业竞争愈演愈烈,黄色新闻泛滥,引起社会强烈反感,人们开始思考新闻媒介应有之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新闻专业主义萌芽出现。1908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提出《记者守则》八条,强调新闻媒介要为大众服务,要求记者客观地记录新闻事实。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提出了“社会责任论”,推动了新闻专业主义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①
中国近代时期,受西方宗教报业进入中国的引导,中国新闻事业初具形态,职业记者从游离状态趋于稳定;“五四”前后,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传播、新闻学术社团出现、新闻教育兴起、职业名记者出现,新闻专业主义谱系已悄然显现。作为实时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这些景象在《东方杂志》上都有所表现。
本文讨论的记者专业主义,从新闻专业主义抽取而来,“专业主义是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强调的是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性特征”。②记者专业主义,仅强调新闻从业的主体――记者在新闻活动中的专业主义,本文在全面梳理《东方杂志》专业文章的基础上,从更微观和具体的新闻工作层面介入,搜寻关于记者专业主义的论述和研究,以窥探当时记者专业主义的系统建构。
《东方杂志》中记者专业主义的建构
1.记者对于报业的重要地位
徐宝璜认为:“报纸者,社会之耳目;访员者,又报纸之耳目也。”选用良好的新闻记者,是报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新闻学大意》在正式出版前,刊登在《东方杂志》的第15卷第9号至11号。《新闻学大意》结集出版后,徐宝璜指出:“新闻学者,以养成良好新闻记者,并导新闻事业于正轨为职业者。”③徐宝璜认为,研究新闻学是为了指导实践、培养记者,使中国报业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他从职业报人的角度强调记者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当时新闻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自发性认知,是对记者职业化的朦胧诉求。
在《东方杂志》的第20卷第15号,发表了戈公振的《中国新闻事业之将来》,其中提到:“中国之执笔者……所谓新闻之精神及判断者,在于分别新闻之记事,何者为事实?何者为谣传?在中国今日,此种能力,尚不能得适当之尊重。”④这一表述虽然谈及的是记者关于新闻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戈公振对记者之于报纸重要性未被重视的担心,即拥有专业精神的优秀记者才能拥有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记者及其这种能力应得到尊重和重视。作为中国新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戈公振的描述投射出当时新闻人对于专业记者的重视和渴求。
2.记者的专业技能论述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技能?翻阅《东方杂志》中关于新闻记者的文章后发现,彼时对于新闻记者的专业技能,已经有相当的认知了。
新闻业务中著名的“四能说”,由黄远生提出,并最早出现在《东方杂志》第12卷第11号上的《忏悔录》中: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四能说”为新闻记者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专业要求,即记者不仅要有调查的基本素养,还需要广泛交游、触类旁通、客观写作,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直到现在,“四能说”仍是专业记者的基本业务要求,其意义不减反增。
在《新闻学大意》中,徐宝璜将记者称为“访员”,并且专辟一节讨论访员之资格。在他看来,访员“应具新闻之常识”、“须有强健之记忆力”、“书法须纯熟”、“国文须有根底”、“应熟知本国及列强之政治历史与现状”、“应知外国语一二种”等。除新闻常识之外,他对记者还提出了记忆力、书法、国文、政治、历史、外语等要求,与我们现代讲究专业记者需做“杂家”达成跨越时空之共识。
以上论述说明,在清末民初之际,我国新闻专业主义已经初具萌芽,而专业记者的出现、对记者专业技能的论述等,都从不同角度建构着记者的专业主义体系。
3.对专业报人的介绍与研究
在新闻领域,“历史上和当代的著名新闻从业者,与新闻业中某些‘热点时刻’一道,共同成为凝聚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范例”。⑤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时期,大量职业报人出现,他们用笔、用报反映彼时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成为彰显记者专业主义精神的优秀范例。而《东方杂志》对中外一些著名报人进行的介绍和研究,展示了报人职业主义的生动图景。
陈与龄在《林白水先生传略》中,对当时我国著名报人林白水做了介绍。林白水从1901年担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开始他的新闻生涯,文章写道:“白水既长于文言,复精白话,朗畅曲达,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其见诸报章者,每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及于政局,针针见血,物无遁形。”⑥作为曾经去日本修学过新闻的专业报人,林白水不仅具备记者应有的专业主义素养,而且为人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后因文字之祸被军阀杀害。因此,作者最后高度评价林白水是“不劫于权贵势”的“人杰”。
《东方杂志》上还有对英国现代报业奠基人、《泰晤士报》社长诺斯克里甫的介绍。在第17卷第14号上,《新闻大王诺斯克里甫勋爵》写道:“其为人多才能,富活动力,见识尤为超卓,能熟察公众之要求,而预为鼓吹,努力为公善扑减公恶。”⑦这篇文章文图并茂,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认识国外专业报人的信息渠道。
在《东方杂志》上出现过的国内外著名报人,他们或接受过新闻专业教育,或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持共同的专业主义精神、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均以新闻作为终生事业,从实践指导到理论形成都为新闻学的专业主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使他们成为当时记者专业主义的杰出代表。
4.专业报人的培养:新闻学科教育研究
新闻事业如何实现持续性发展,如何培养专业人才――即新闻学科教育的研究,也成为当时新闻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邵飘萍的《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新闻学应列为普通学科》一文中,作者开篇中即强调新闻学教育的重要性:“新闻与社会及政治关系之重要,已为世界各国之所公认,然以之列为一种学科而加以研究者,犹属近代之事。”⑧通过对比国外新闻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史,邵飘萍最终得出结论:“以现在之趋势言之,各公私大学之有文科者,殆皆有添设新闻学之望,而感其缺乏者则为教授之人才。以愚个人之私见,新闻与人生之关系,既如此其密切,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通知识之一。”⑨在这篇文章中,邵飘萍清晰地看到,记者在我国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认可,是因为社会尤其是政府未认识到记者的重要性,未认识到新闻事业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发展和普及新闻教育,全民了解新闻常识,才能真正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的地位也才能得到重视和提高。
在《东方杂志》第40卷第5号上,文章《为今日报界进一言》也首先谈论了“新闻学研究之必要”。在作者王璋看来,没有专门的新闻教育组织,没有专业的新闻业务训练,难以培养出优秀记者。作者借用英国记者列特氏的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世界失败之记者,皆因缺乏新闻专门之教育与组织上之练习所致也”。⑩并认为只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才能真正了解读者的需要,才能知道如何采写、编辑新闻,如何经营报业等。
系统的新闻教育才能培养专业、优秀的新闻记者,彼时对新闻教育、记者地位的探讨和重视,为记者专业主义的建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
结 语
作为清末民初至建国前一份存活时间最长的杂志之一,《东方杂志》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东方杂志》所刊载的近百篇文章也让我们生动了解了彼时国内国际新闻事业发展的样态。记者,作为新闻活动的主体,其对专业主义的探索和追求,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和基础构成。记者对于当时新闻事业(主要是报业)的重要作用,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记者应接受的专业教育等,共同构成了由《东方杂志》所描绘的记者专业主义谱系图景。这一图景,对于我们了解清末民初至建国前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社会的存在样态,具有科学的和有益的窗口意义。
注释:
①罗映纯:《论“五四”时期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J],《编辑之友》,2011年第6期
②⑤陆晔 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构建》[J],《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③徐宝璜:《新闻学大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④戈公振:《中国新闻事业之将来》,《东方杂志》[J],第20卷第15号
⑥陈与龄:《林白水先生传略》,《东方杂志》[J],第32卷第13号
⑦《新闻大王诺斯克里甫勋爵》,《东方杂志》[J],第17卷第4号
⑧⑨邵飘萍:《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东方杂志》[J],第21卷第6号
“单靠精神赢不了球”
中国女排的辉煌时代始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当她们拿到奥运冠军的那一刻,举国欢腾。紧接着,中国女排又以五连冠的佳绩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屈辱历史,似乎终于在这时扬眉吐气。正值大学时期的我,也是亿万女排支持者中的一员,尤其对以“铁榔头”郎平为核心的女排精神记忆深刻,中国女排在当时几乎等同于拼搏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初,这种精神激发了全国上下的改革热情、学习热情,也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珍贵的回忆。
后来呢?不知不觉中,女排辉煌不再,就这样沉寂了20年,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时,才在传奇人物和的带领下重回世界之巅。可好景不长,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女排在家门口陨落。更让当时的观众难以理解的是,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的,竟是消失了若干年的、1980年代的全民偶像郎平。
时间来到2016年里约奥运,带领女排创造新辉煌的还是郎平。在女排夺冠的这一刻,大部分人已经忘记了8年前对她的苛责,她又重新成为亿万国人的偶像,而对于这久违的女排精神,国人更是热血沸腾。
就在大家不遗余力地颂扬郎平的事迹时,郎平却说:“不要赢球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赢不了球。”一位在里约现场观看了女排比赛的体育高级官员如是评论:“女排赢球靠的是团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谋,将每一个队员的特点都发挥了出来。”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其他教练为什么做不到?为何中国足球等体育项目花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甚至请了那么多高水平的外国教练也做不到呢?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郎平是如何做到的了。1985年,在成为全民偶像后,郎平急流勇退,远赴美国8年之久。她开始在墨西哥州立大学里学习体育管理,并在那里适应环境,重新开始。生活是最高的原则。为了生活,她做了大学的排球教练;为了生活,她成为意大利的教练;为了生活,她成为美国国家队教练。
2008年北京奥运,作为美国队教练的郎平正好遇到了自己的祖国队。当时郎平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但她既然选择了这辈子只将排球事业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就只能按照公平的规则与中国队比赛。这也是她在竞技体育最为市场化的国家里学到的――成绩就是评估一切的准则,这是冷酷的、缺少人情味的市场原则,但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排球这个终身事业,她需要做得更专业、更敬业。
那些曾将她封为偶像的爱国者们,无从得知郎平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日子的。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历练,才有了郎平的蜕变。在1981年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的35年里,瞬息万变的世界和充满挑战的环境已将郎平塑造成一个坚守专业主义的教练。
当她被广州恒大邀请回来的时候,她是按照专业要求与他们谈判的。她用专业主义为恒大创造辉煌。当国家队邀请郎平回归的时候,她也是按照专业的要求提出组队条件的:赋予她完全的用人权,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不要干预她的决策,当然也不能忘记她的个人价值。里约奥运让国人知道,在职业体育中历经磨炼的郎平,是靠着她的视野和专业主义取得成功。
中国改革呼唤专业主义
体育是一个载体,它让人强身健体,让人感受快乐,让人学会合作,学习面对失败和成功,当然,它还可以构筑国家形象。正因体育承载的功能太多,过去我们常常简化过程,只追求结果,认为冠军就是一切、奖牌就是所有。但如果没有对体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体育公平规则的认识和尊重,优异成绩显然不可持续,即使一时获得,也会迅速失去。女排35年的起落鲜活地告诉我们,依赖举国体制去达成一个目标的旧有模式应当被摒弃,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关系、厚植基础、广泛学习、学会共享,建立新的体制、机制。
今天的中国正面临各种发展中的问题的挑战,迎接转型期的这些挑战,需要全面深化包括体育运动体制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专业主义的精神:请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对于像女排这样的团队运动,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团队支持,仅仅依靠郎平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达成任何目标的。在郎平带领下的中国女排,人们既能看到对队员进行体能和康复训练的专业支持团队,也能看到有美国名医加盟的医疗保障团队。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排取得的第三次辉煌,与前两次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不是举国体制,更不是女排精神,而是专业主义。
在这个分工愈发明确的社会,只有尊重规律基础上的专业主义,只有政府更加明确自我定位,只有更加职业化的市场机制,只有更加尊重个人价值的制度,只有更加开放的全球化,才能协调好传统体制和专业主义的关系,也只有专业主义精神的学习和传承,才能使现代社会的各项事业走向成功。
如果把新闻看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读者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受众,那么接受美学研究法中对于读者的高度重视折射出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新闻的价值是否由受众决定。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给定的客观认识对象,它也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变成活生生的艺术。文学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决定文学作品历史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读者的接受意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是文字产品,但是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它的价值决定因素是重要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趣味性。然而,判断以上五个特性的标准又是依据什么呢?重要性是对谁重要?显著性是跟谁比显著?新鲜性为什么强调新鲜?接近性又是接近的准?趣味性是满足谁的趣味?广大的匿名的受众!这样,问题就陷人了窘境。
接受美学之所以把文学作品的生命赋予读者,因其有一个“审美空间”。新闻作品毕竟和文学作品还是不一样的,它具有客观的纪实性,不像文学那样运用各种修辞以隐晦。要依赖读者的“审美翻译”,而是致力于直白陈述。事实永远只有一个,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告知,新闻就是要把这个事实告知广大受众。那么,广大受众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事实?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个事实?这就是新闻价值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新闻的价值是其为更清楚地传达一个事实而具有的优越性。
受众因素只是一个很片面的参照因素,以其为指导精神,定会歪曲新闻的价值内涵。打一个比方,扇子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扇风,但考虑到销售市场,很有可能会在扇子上做很多修饰,你能说买扇者是为了买那些修饰?然而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包装艺术确实会让人产生买椟还珠之情,那我们只能说商家又生产了另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新闻的产生是否是受众的创造。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评价和地位,而且还表现在它能够间接地影响文字的生产,接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
在接受美学中,伊塞尔借用了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长尔麦恩海姆的“期待视野”概念。如果把原有作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出现后读者的理解之间的不一致称为“审美距离”,姚斯认为“审美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所以,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为了扩大这种距离,会极力揣摩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
受众对于新闻的产生的影响又有多少呢?首先,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新闻的产生是对客观事实的忠实记录。其次,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施拉姆曾指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媒介只是在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饭菜,至于受众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媒介无能为力。而为了让受众“吃”并且“多吃”,媒介从受众角度出发,力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对受众无原则的“有求必应”、将“受众本位”绝对化为“纯粹满足受众需要,一味争取受众市场”的思想是幼稚的。
新闻专业主义中考虑受众的“接受”与否
就新闻传播的历史事实来看,“传播者本位”长期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是,当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越来越依赖广大接受者的选择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以传播者为本位的观念和实际的做法就很难顺利地运行了。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其行业性、专业性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提出貌似使得“传播者本位”的意识回升。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我们应理解到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的科学内涵。
接受美学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在讨论读者研究的重要性时,对创作与接受的关系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以致给人造成忽视创作与作品研究的印象,反映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即是传者对受众辩证关系的真空。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也考虑读者的“接受与否”。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便士报产生并逐步发展,其中立、公正的理想追求,带来了以新闻为主、关注百姓生活
的新闻理念。报人对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关注公众生活的高度重视和对政党信息的有意偏离,表明新闻专业理念在传播者意识领域的初步萌芽,体现出新闻从业者理想追求和职业伦理的单纯维度。这一时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以及由此而来的传媒实践都给新闻专业主义套上了无形的镣铐,致使其步调踏不上“专业”的正常轨道。从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形成一种缺乏自觉的职业意识,或是一种偏离本来面目的行业利用。而自觉以新闻为职业,并运用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逐步完善新闻专业主义,那是19世纪末独立报刊时期才有的历史事实。19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报刊兴盛而促使雇佣专职记者逐渐涌现,直至80~90年代,记者已成为一个社会职业,以尊重事实、精确新闻报道的实践,开启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雏形。
二、美国独立报刊与社会责任理论
独立报刊在美国新闻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呈现出的“职业化报刊样式”和“新闻信息模式”,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摹本,也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美国独立报刊是一个复杂的新闻现象:新闻专业理念已成为他们的职业道德理想、新闻报道、写作和编辑的行为准则。1947年,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了名为《自由和负责人的报刊――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总报告》的小册子,对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受到垄断报刊威胁的新闻自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形成了报刊的新理论的基本框架。到1956年施拉姆等多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书中西奥多・彼得森[U1]写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一文,以“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命名的新理论得到了确认。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尽责,否则,政府就应该加以干预。为使传播媒介达到上述要求,新闻自由委员会认为应由传播媒介、公众、政府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传播媒介要加强自律,坚持专业精神,不为金钱驱使,减少广告客户对节目的控制,并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公众则可通过设立非赢利的传播机构和新闻研究中心来对媒介进行督促;政府在面对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时,可采取新的法律手段来制止。社会责任论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成熟打下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但并未否定媒介自由。
三、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今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媒介的独立受到来自政府、商业利益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媒介的独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然而现在媒介与政府、利益团体的关系远比表面上密切得多,同时有人认为,新闻的客观性是难以实现的目标,新闻事实根本就是不可能中立的,无价值判断的,新闻不是直接从现实事实中产生出来的自然现象,而是新闻行业的产品,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新闻专业主义并没有一个明确不变的定义和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下尤为如此。不管是新闻从业者自我认同的职业道德,还是官方所倡导的外部职业道德,两者要想发挥效用,必须得共同作用于新闻从业者的心理层次之上。新闻专业主义的各项要求促使有关机构和部门制定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职业道德,使新闻从业者能够从道德层次上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各项要求,满足统治阶级和上层意识形态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但同时,新闻职业道德的实施和执行,也可以在实际层面上维护和落实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而新闻职业道德的背后应该包括职业职责、职业权利和职业利益等三方面的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中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为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
总的来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道德之间在概念所包含的维度上有相似之处。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元素在新闻职业道德之中有所体现,但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职业道德体系并不相同。新闻专业主义是从职业视角上来考量新闻从业过程中的一些指导原则,而新闻职业道德则是从内在和外在规范或调整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所应遵从的规范。前者是业务性和实践性的,而后者是规范性和约束性的,二者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关系。在新闻专业主义形成过程中,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必要条件;在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之后,二者就构成一对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过程。
关键词:灾难;电视直播;新闻专业主义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8122(2014)06-0055-02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这场突发的灾难不仅考验着官方的救灾能力,民间的救援水平而且还有媒体的专业精神。如何来报道灾难,这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电视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因为灾难现场充满着变数,紧张、痛苦甚至等死亡因素。一个在镜头前直播的电视人除了要保持理性的头脑,还有要时刻坚持专业精神、新闻敏感以及人文关怀。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直播中,我国的电视人反应敏捷,第一时间展开电视直播,那么我们是如何报道灾难的?这场灾难报道又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一、雅安地震电视直播报道问题分析
(一)报道迅速及时,但有效信息不足
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上海东方卫视第一个开始直播,上午十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开始了直播报道,随后,各大卫视纷纷派出记者抵达现场。可以说电视媒体的反应是比较迅速及时的,这种即刻直播的现象也体现出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媒体人观念的变化,“直播产生公信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在信息的时效上,电视媒体显然敌不过网络社交媒体,但第一时间的画面直播却可以成为电视的竞争优势。二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北京电视台在其官方微博中描述了在断水断电的重灾区,雅安地震报道小组的直播装备:两套flyaway卫星站、两套海事卫星、四部卫星电话、一套P2对编辑、四套P2摄像机、两套3G传送包、5台小高清摄像机、两台本田发电机、3G路由若干。正是有了这些成熟的技术设备才能够支撑起他们每天6:30至24:00的电视直播和新媒体。
但即便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和进步的观念,我们从地震直播中获取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多。这种灾难事故的有效信息包括灾区的伤亡情况,灾民的需求,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如何防灾自救以及未来的灾后重建。然而,我国电视媒体的报道视角过多的集中在政府的救援工作,英雄的志愿者或是慷慨的募捐人身上,让人有一种消费灾难的感觉,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确实有值得报道的地方,它可以提振士气,凝聚人心,但地震报道的重点应该是灾情进展、灾民救援以及灾后重建,报道重点的偏移实际上也是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浪费。
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事故时形成了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习惯性宣传思维。而媒体掌握着设置议事日程的优势,镜头主体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受众有效信息的获取,这种宣传思维的限制会极大的阻碍着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导向。
(二)报道主体错位,新闻人成了新闻中的人
在一场灾难事故当中,记者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旁观者、记录者还是参与者?是先参与救援还是先记录事件?雅安电视台的女记者陈莹本在4月20日这一天举行婚礼,地震发生后来不及换装的她穿着婚纱拿着话筒出现在镜头前播报地震发生的情况。有网友称她是“最美新娘”,但质疑其作秀的声音也不断。4月20日晚21时,湖南卫视主播邱启明哑着嗓子直播雅安地震新闻直到23时,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最后主播的声音几乎听不清楚。
撇开他们的动机不说,其敬业精神值得钦佩,但专业精神却值得考量。一则新闻当中,记者其实是以记录者甚至旁观者的角色出现,过多的介入事件,放大记者本人,甚至给记者过多的镜头都是对记者身份的混淆。陈莹的新娘妆出镜无疑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了记者身上,放大了记者本人而弱化了新闻当中的人和事。邱启明嘶哑的声音播报新闻,以至于观众后来都听不清楚他要表达的内容,新闻播报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到了播音员而非新闻事件上,这无疑是新闻播报的失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说:“如果观众关注记者比关注新闻更多,则会喧宾夺主。职业记者,始终以传播事实为重。”另一名来自成都电视台的连线记者蒋林的表现却赢得了网民的掌声。他在救灾一线发回了超过60次的电视、电话连线报道,冷静客观地报道了雅安的伤亡情况、救援信息和物资需求,全国十家地方台进行了转播,他的报道被称为“首次震中全景式报道”,一名网友的评价是“成都电视台的记者蒋林在雅安震区采访,思路清晰,没有恐慌,没有多余情绪,更没有煽情,为观众带回了很多灾区的真实情况。”陈虻曾经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电视的聚光灯效应容易放大个人,电视记者的神态语言、一举一动都因为镜头被放大,被关注,记者在报道中是采访者,在镜头前是配角,报道主体的错位只会让新闻人成为新闻中的人。
(三)新新闻主义泛滥,新闻从煽情走向滥情
新新闻主义的观点风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并不遗余力的刻画细节。这种新的新闻理论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好看易读,通过充满趣味的故事描写或曲折刺激的情节刻画来吸引受众的眼球,有时为达到这一效果,媒体会使用煽情、刺激性的手段来包装新闻。
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当中,一些电视媒体反复播放地震后断壁残垣的景象,抓拍人们泪流满面的表情,辅之以伤感悲情的背景音乐,以此来刺激受众的感官,赚取观众的眼泪。新闻画面配上音乐这在国外的新闻报道中几乎不曾出现,但我国电视媒体在报道重大灾难事故时,常常反复展现触目惊心的画面,特写人们痛苦不堪的表情,再配上沉重悲情的音乐,让受众痛苦的情绪达到顶峰,不催人泪下不罢休。难道音乐可以出现在以真实、客观为特征的新闻报道中吗?这种刻意煽情的报道方式,会使得新闻脱离客观的立场,甚至从煽情走向滥情。
其实正如商品需要包装一般,新闻产品在推向市场的时候在形式上进行适当的设计能够收获更多受众的青睐,但过度的包装和刻意的煽情只会扭曲了报道的本来面目,损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四)忽略人文关怀,形成媒体“二次伤害”
在日本的《灾害报道十条准则》中的最后一条中就提到“灾害报道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再次提醒自己――灾害报道是为了受灾者的报道。”然而在电视媒体的采访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比如在4月20日地震直播中某女记者追问一名在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母亲此刻的感受,对方已经泣不成声,女记者还是追问不止;4月21日,某女记者为展现灾民被抢救的情况,多次打断医护人员的抢救,甚至提问对方“今天喝到粥开不开心?”采访的最初目的其实是为受灾者服务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灾难现场的情况,但这种忽略受访者的感受,“穷追猛打”似的“逼访”其实是媒体的“隐形暴力”,会造成对被访者的“二次伤害”,也违背了采访的初衷。我们常常说记者要具备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的尊重、和对灾难面前弱小个体的悲悯和关切。日本的NHK电视台在报道重大伤亡事件时,从不播放血腥场面或死者遇难时的惨状,采访遇难者家属时也避免其直面镜头,所有微小细节的处理都时刻在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二、反思:灾难报道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发生了九级特大地震,日本的公共电视台NHK以冷静、及时、客观的报道赢得世界的尊重。我们仍然记得直升机航拍海啸肆虐吞噬房屋街道的画面,仍然记得主播们戴着安全帽在主播台前冷静的播报地震的最新情况,仍然记得电视直播拍摄到的日本民众有序的排成长队领取物资的景象,没有煽情、没有虚张声势、整个报道是理性,有序而冷静的。这正是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它的基本观点是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在灾难报道当中,这种专业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职业素养。灾情发生后记者要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克服环境的恶劣,将最新的情况传播出来,因而掌握电视摄录技术,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是对记者的职业技能要求。有时候面对满目疮痍,同胞的苦难,记者个人也难免会感到悲伤,但作为一名专业记者,理性要能够克服感性,呈现在镜头前的一定是客观、真实的,不带情绪的陈述。
其次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名记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灾难报道的现场,信息纷繁复杂,哪些是重要的资讯,什么是人们亟待了解的情况,什么是需要重点报道的信息,记者的“把关人”功能,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视线,因而,摆脱固有的宣传思维,从灾情出发,从受众心理出发,从新闻价值出发,让电视直播报道尽可能回归新闻本原。
最后是人文关怀。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眼球,追求新闻话题、轰动效应,让新闻娱乐化,报道故事化,没有真正体现对灾民的关怀和对弱者的尊重。如何在灾难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呢?例如减少拍摄灾难现场的血腥场面,关注灾难中的个体的生存状态,考虑受访的心理感受,总而言之,关怀、尊重甚至服务于灾难中的每一个个体。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其实是一种媒体的报道观念问题,它体现在电视画面的呈现、报道重点的选择和记者采访的方式等等,每一个电视记者在开展直播报道前都需要问问自己,观众此刻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镜头呈现的画面会不会刺激到受众?这样的提问会不会造成对被访者的“二次伤害”?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以专业的精神和职业的态度来对待新闻中的每个事物,只有这样,在任何重大灾难事故面前,电视媒体才会呈现出一种更加理性、客观和成熟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彭湘蓉.突发事件媒体信息报道与新闻专业主义考量[J].当代传播,2011(5).
[2] 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当代传播,2011(1).
[3] 田新玲,张晓多.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J].今传媒,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