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0: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爱情心理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论文摘要: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学课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策略。
一、学生的认同感是心理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未来优秀教师良好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它既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只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同时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也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以便为未来的教师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心理学教学目的的基本手段。所谓课堂教学是指一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意志自由,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和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认同感就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谓认同感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感使人在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认同感越强烈就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认同感越强烈就越容易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让学生接受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价值观;认同感越强烈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大学生的特点
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看,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从成年期开始,伴随着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个体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且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形态开始出现在大学阶段。
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了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促进了对“本来”的“我”的追求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上处于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时期。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续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大学时代正处于这一时期。
成年初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时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的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青少年期所萌发的对性、对异性的好奇,到成年初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将对某一异性的情思发展为爱情,并导向恋爱的轨道。
三、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除了具有成年初期一般的特点外,也表现除了他们这一代人独有的特点。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更强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不高,学习方法有待于改善,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差。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他们早熟干练而又叛逆,关注朋友忽略父母,同窗隔阂显现,代沟矛盾冲突加剧,追捧火星语言,保护个人隐私,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珍惜发展机遇,向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2]
四、培养学生认同感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心理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这一门课充满着好奇,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它本身的内容显得有点基础性、理论性和平淡性,慢慢让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总增加更加实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对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一般采用肯定的、积极的态度。
2、形式更具有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活动的设计,满足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他们认识到记忆是有技巧的。通过参与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认同,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掌握更多的记忆技巧。
3、管理更具有激励性。曾经有学生在课下问我“老师: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也曾经有学生在课上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使我认识到了建立课堂管理规则的必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也是不被学生认可的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有课堂管理的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制定规则时,要使规则具有激励性。具有激励性的规则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师更具有睿智性。心理学教师的特征也是影响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学生的知识丰富,知识来源广泛,他们会不时提出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比如讲到联觉,有学生举手问“杀人音乐”的现象怎么解释。讲到性格时,学生会问乐嘉的色彩性格说等等。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同。
影响学生对老师认同的第二个方面是老师的人格特征。心理学课是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关系有点疏远,老师用各种办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比如电话、qq号码等。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有可能的话给学生一个回话,这一切都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会赢得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
五、结束语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它不但教给了学生心理学知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想使心理学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仔细研究心理学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找到有效的办法,赢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院校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情感体验 高校学生 影响因素
1引言
国外对于爱情体验的研究是很广泛的,然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而且有不少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调查和总结阶段。本文以基于“爱情三元理论”的爱情三元量表为依据,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考察和讨论。
2 具体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正在进行恋爱的在读大学的本科学生与硕士学生共139人,男40人、女99人,平均年龄23.45岁。
(2)测量工具的选择
a.STLS,即爱情三元量表。在预测量阶段已经检验了其信度与效度,总体为0.984,激情0.934,亲密0.965,承诺0.943,三因子可解释方差58.242%。
b.自编个人信息。自编个人信息由人口学变量被测者年级、被测者年龄、被测者学科以及恋爱变量被测者恋爱次数、被测者初恋年龄、被测者恋爱持续时间共同组成。
(3)测试过程
通过自由的方式招募被试者,在实验室请被试者回答问卷,供测试被试者139人,被试者单独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回答问卷,问卷的回收率100%。
2.2研究结果及分析
(1)情感体验的3种成分分析
被试者的情感体验量表均值和标准差如下表:
根据表中亲密、激情、承诺三者的均值,可知其间差别并不大。可见大学生的爱情“完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与社会上对高校爱情的刻板印象并不一致。
(2)3种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亲密、激情、承诺三者相关系数如下表:
由此可知,3种成分的相关性均很高,且在0.01上呈现显著水平,这同时也可说明爱情三元量表中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者并非彼此独立。
(3)差异检验
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情感体验的三成分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了两两相关样本t检验,下表为结果:
由数据可知,承诺成分与亲密成分的t检验差异没有显著差异,激情成分与亲密成分和承诺成分的差异0.01水平显著,这可以说明高校学生对于激情方面的体验要明显比承诺与亲密方面的体验低。
3 讨论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情感因素的三种组成成分之中,激情成分明显小于承诺和亲密,可以解释为这三种成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亲密成分与激情成分,前者是单调上升趋势,而后者则比较短暂,呈下降趋势。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情感体验中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历及其学科差异进行了测量研究,数据及分析可以为高校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引导,以及高校的学生工作进行借鉴,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D. M.巴斯,著.熊哲宏,张勇,晏倩,译.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3-144.
[2]王娟.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摘要: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学课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策略。
一、学生的认同感是心理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未来优秀教师良好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它既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只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同时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也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以便为未来的教师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心理学教学目的的基本手段。所谓课堂教学是指一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意志自由,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和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认同感就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谓认同感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感使人在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认同感越强烈就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认同感越强烈就越容易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让学生接受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价值观;认同感越强烈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大学生的特点
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看,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从成年期开始,伴随着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个体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且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形态开始出现在大学阶段。
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了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促进了对“本来”的“我”的追求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上处于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时期。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续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大学时代正处于这一时期。
成年初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时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的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青少年期所萌发的对性、对异性的好奇,到成年初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将对某一异性的情思发展为爱情,并导向恋爱的轨道。
三、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除了具有成年初期一般的特点外,也表现除了他们这一代人独有的特点。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更强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不高,学习方法有待于改善,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差。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他们早熟干练而又叛逆,关注朋友忽略父母,同窗隔阂显现,代沟矛盾冲突加剧,追捧火星语言,保护个人隐私,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珍惜发展机遇,向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2]
四、培养学生认同感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心理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这一门课充满着好奇,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它本身的内容显得有点基础性、理论性和平淡性,慢慢让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总增加更加实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对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一般采用肯定的、积极的态度。
2、形式更具有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活动的设计,满足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他们认识到记忆是有技巧的。通过参与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认同,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掌握更多的记忆技巧。
3、管理更具有激励性。曾经有学生在课下问我“老师: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也曾经有学生在课上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使我认识到了建立课堂管理规则的必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也是不被学生认可的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有课堂管理的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制定规则时,要使规则具有激励性。具有激励性的规则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师更具有睿智性。心理学教师的特征也是影响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学生的知识丰富,知识来源广泛,他们会不时提出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比如讲到联觉,有学生举手问“杀人音乐”的现象怎么解释。讲到性格时,学生会问乐嘉的色彩性格说等等。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同。
影响学生对老师认同的第二个方面是老师的人格特征。心理学课是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关系有点疏远,老师用各种办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比如电话、QQ号码等。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有可能的话给学生一个回话,这一切都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会赢得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
五、结束语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它不但教给了学生心理学知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想使心理学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仔细研究心理学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找到有效的办法,赢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院校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爱情 现实 幻想 悲观 乐观
何其芳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散文体;后期作品质朴,明朗,乐观,展现了一个曾在梦中寻路的知识者思想那个情感发生变化的诗性历程。作为何其芳早期的代表作,《画梦录》以独特的“独语”体式在“五四”时期散文更多的驻足于现实情景的描绘,客观现象的评价中脱颖而出,书写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将自己最真诚的情绪、心理、表现出来,正因为面对的“读者”是自己的内心,所以情感最真挚,不需要伪装,作者的忧伤之情也浸润笔尖。也正因为面对的是自我,所以文字朦胧含糊,人们常常把这种散文名为“朦胧诗”。
在这本《画梦录》中:梦,爱情,死亡是三个不可绕开的话题,整部《画梦录》可看作是作者一个梦的表达,在这个梦中,又有着对爱的幻想,对死亡的描述。下面我就针对其中一点――爱的阐释,进行自我的分析。刚才也谈到了,整部《画梦录》可谓是作者的一个梦,是一种幻想,这个“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所以在下面谈到的现实爱情就可以当作是作者对现实爱情的真实想法。
一、表层意义上:对现实爱情的悲观逃避
《画梦录》的创作,按照何其芳的话说,是一种偶然性的创作。但在这种偶然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原因,何其芳由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转向散文的写作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何其芳在《梦中道路》这篇文章中说道:“不分行的书写更适宜于表达我的郁结和颓丧”。[1]在《画梦录》收集的十七篇散文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孤独和寂寞之情。我主要从主题表达和意境、色彩两个方面论述我的观点。
第一:主题上的哀伤
《墓》中,一个美丽纯洁的十六岁的农家少女铃铃在静静的度过十六载后,还没尝到爱情带来的幸福的滋味时,便郁郁而死。在死后的一个初秋的薄暮,一个从外面世界归来的陌生男子――雪麟,在看到冷冰冰的坟墓,望着小墓碑上“铃铃”二字,开始编制自己与铃铃的梦。在梦中,他们散布在黄昏中,散布在夜晚中,他给她讲《小女人鱼》的故事……
本是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却与死亡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只有美丽开始,没有完美结局的爱情。这一切都是在雪麟的梦中,在这里,雪麟是隐含作者的传声筒,隐含作者借雪麟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作者的笔下,完美的爱情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实现。而死亡才能让一切得以实现。这种把死亡当做灵魂救赎的观点是“渴求死亡”的表现,“她期待的毕竟来了,那伟大的力,那黑暗的手遮到他眼前,冷的呼吸透过她的心,那无声的灵语吩咐她睡下安息”。[2]她渴望的是死亡,但是作者又写道“不是你,期待的不是你”,[2]她期待是一种爱情,这又是一种对现世的眷恋。她所期待爱情在死后得以实现,爱情与死亡相结合,这意味着作者对现实爱情的悲观,他认为在现实中,完美的爱情最终会淹没在死亡之中。
《黄昏》一文,描写了失恋的我独自矗立在街头,看到马车的经过,感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对于爱情的感受,作者写道:“我曾有一些带伤感之黄色的欢乐”,[2]拥有爱情时,我们曾经约言:选一个有阳光的清晨登上那山巅去。但这美丽的誓言却在“不经意间”被废弃了,留下“我”一个人孤独忧郁的伫立在黄昏的街头。这是一种对爱情的悲观,再美好的誓言只是一刹那的感动。
第二:颜色和意境的描写渲染忧郁之情。
作者选择不完美的爱情作为表现对象,暗含着作者对现实爱情的一种悲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爱情本身的绝望。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总结叔本华与尼采的理论之一是“艺术反应人生,即具体形象表现内心不可捉摸的感情和情绪”,[3]所以作者除了通过表现对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爱情的悲观,作者在文中也采用了很多意象和颜色来表达对爱情的态度。这些意象和颜色作为一种可触摸或者可感觉的具体形象也同样表现了作者内心中对爱情的悲观之情。
在意象的选择上,“墓”“初秋”“黄昏”“黑夜”是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有机的结合,蕴造出一种悲伤,孤独的气氛,从而为作者的观念表达做铺垫。如,“墓”这一意象,不仅是一种死亡和结束的象征,更有一种现实与理想的分割点的意味,用佛家用语就是,现世与彼岸的分界点。它不仅代表着小铃铃的死亡,也意味着爱情在现实世界中的死亡。小铃铃与雪麟的爱情只有在彼岸中才能实现,所以,墓碑既是现实爱情的终结,也是幸福爱情的开始。“初秋”这个表时令的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便常被引用,“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所有的文人,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
另外,作者也喜欢一些冷色调的颜色来映衬自己的观念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对情感的体验之间,实际上有类似的地方”。所以颜色就蕴含了作者的思想和对事物的态度。例如:在《墓》中,“初秋的薄暮。翠岩的横屏环拥出旷大草地,有常绿的柏树作天幕。曲曲的清溪流泻着幽冷……”[2]翠岩的横屏、常绿的柏树、曲曲的清溪使整个画面“流泻着幽冷”,“白色的石碑”为作品打上了感伤基调。
何其芳这种对现实爱情的悲观和逃避在其诗歌中也看到,在一首《爱情》中,他写道“南方的爱情是沉沉地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北方的爱情是警醒着得,而且有轻的残忍的脚步”。[4]这首诗作于1932年春夏之际,正值作者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根据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对于身处北方的作者而言,南方的爱情是作者幻想中的爱情,北方的爱情是现实爱情的代表,“白色的陨星”“一滴清泪”这就是作者对现实爱情的感受和认识。
二、深层结构中:对甜蜜爱情的向往追求
在何其芳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出现在文学书籍里和我的幻想的世界。哪个世界是闪耀着光亮的,是充满着纯真的欢乐。高尚的行为和善良可爱的心灵的。另外一个是环绕在我周围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却是灰色的,是缺乏同情的,而且到处伸张着堕落的道路的。我总是依恋和流连于前一个世界而忽视和逃避后一个世界。”[5]
作者笔下的爱情的之所以不完美,是因为现实环境的阻碍,而不是爱情本身的原因。疾病导致的死亡,距离导致的相思,传统习俗,都是引起爱情不完美的外部因素。但他并没有对爱情绝望,他依然相信真挚爱情的存在;没有放弃爱情,也没有对爱情绝望,文本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中,他始终相信爱情,并且在不断地追逐爱情。正如张龙福在《心理批评:》中提到:“孤独,并不意味着何其芳的内心世界万年俱灰,一无所求。实际上,真正深刻强烈的人生孤独,必然产生出对爱和死的双重追求。因为只有经历了爱与死的双重体验,才能领略人生孤独的真谛。”[6]
《墓》中,小铃铃死了,但在雪麟的幻想之中,他和小铃铃有了一段美妙的约会,他们的爱是那么的真实,是那么令人向往。虽然现实的爱情没有了,但在未来的世界里依然有爱情的存在。《秋海棠》中思妇的惆怅,就在秋海棠生长的那刻,是不是已经有了化解。“就在这铺满了绿苔,不见砌痕的阶下,秋海棠茁长出来了。两瓣圆圆的鼓着如玫瑰颊间的酒窝,两瓣长长的伸展着如羡慕昆虫们飞游的翅,叶面是绿的,叶背是红的,附生着茸茸的浅毛,朱色的茎斜斜的从石阑干的础下擎出,如同擎出一个古代得甜美的故事。”[2]这是作者对爱情报有希望的表现,在作者的眼中,未来的一天这种思念会被爱情的长相厮守所代替的。
为什么作者会有对甜蜜爱情的渴望呢?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潜意识之中是一个对爱情报有积极态度的人,那进一步讲,有什么可以判定作者是有积极的爱情观呢?这将是下面讨论的重点。
三、积极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的确,在《画梦录》所创造的梦幻世界中“充满忧郁与颓废的情调”[7],给读者一种压抑之情,带有一种消极悲观之情,“是孤独者灵魂独语,内心的梦想,心灵的蕴藉”[8],但文中表现出来的忧郁悲观之情,并不代表作者现实生活中对爱情,对人生的悲观和绝望,相反,作者对理想中爱情的甜蜜想象,正说明了作者积极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正是作何积极的爱情观导致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换句话说何其芳是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人,他对现实爱情的悲观只是暂时的,他实际上是一个拥有积极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人。“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复着我睡,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4]这是早期诗歌《慨叹》中的几句诗,最能代表了作者对爱情的真实看法。
弗洛伊德说过:“心灵内也许同时容纳两种互相反对或矛盾倾向的地方;也许一个倾向的优越而使相反倾向降落到潜意识之内。”[9]现实中,何其芳对爱情感到悲观,却在幻想中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与追求,认为爱情是甜蜜的,显而易见,这种对甜蜜爱情的追求是作者潜意识中的,也是作者内心中对爱情的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作者自己也没有认识到的。
凯贝尔谈到“诗的治愈力”时说道“毫无疑问,诗的最终一个原因就是:对许许多多人来说,它可以书法怨愤,使他们不致疯狂。”[10]这句话虽然对象是指诗歌,但我认为这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文学样式。换句话而言,文学写作可以让人们书写怨愤,避免因怨恨而发狂,作家通过写作来得到“净化”或者说“情绪的缓和”,所谓情绪的缓和其实就是指本能的潜在能量得到了适当的宣泄。这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只有潜在能量急需并得到引动或刺激时才会进行表现,这主要是指文艺的表现;二是:主题只有感觉到这种能量存在时才会主动去表现,也就是说对于主体而言必须有两个相对的能量同时存在,并且有一方要相对大于另一方时,处于弱势的一方才会被感觉到。一个精神病患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病进行精神病方面的写作。一个真正对生活悲观绝望的人不会静下心来去书写自己的悲观忧郁。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论证何其芳的《画梦录》中爱情观,可以得出何其芳并不是一个对生活,对爱情悲观绝望的人,而是一个拥有积极热情和对爱情充满向往的人。
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在文本中也有体现。《岩》中:“还是向前好了,人生譬如走路”,[2]炉边夜话中“我们以为幸福在东方,向之奔逐,却也许在西方、然而错误的奔逐也是幸福的,因为有些希望伴着它。”[2]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除去思考的内容,单就于一个乐于思考之人,怎能是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之人?同样,一个对人生充满希望之人,怎能因为经历过一时的挫折而对爱情绝望呢?
尽管孤独,寂寞,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希望,也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对人生依然充满了热情,这不正如石缝中的小草吗?虽然要独自去品尝孤独和苦楚,但并不因此对生命绝望反而更加坚强。
注释:
[1]何其芳.梦中的道路[J]....
[2]何其芳.画梦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4]何其芳.预言[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
[5]何其芳.写诗的经过[M]//易明善.何其芳研究专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6]张龙福. 心理批评[J].文学评论1994(2).
[7]格非.现代散文六十家[M.天津..文艺出版社.1980.
[8]余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M].
[10]约翰.凯贝尔.历史和批评论文集[M].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写诗的经过[M]//易明善.何其芳研究专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2]何其芳.梦中的道路[J]....
[3]何其芳.画梦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何其芳.预言[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
[6]张龙福. 心理批评[J].文学评论1994(2).
[7]格非.现代散文六十家[M.天津..文艺出版社.1980.
[8]余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M].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本主义
一、案例介绍
李某(化名)平时喜欢自言自语,很少跟同学交流,跟陌生人交流时略微口吃。他总喜欢跟在漂亮女同学的后面,甚至有时为了能遇到漂亮的女孩子,他下课后一直逗留在教学楼门口,东张西望。他的异常举动有时会吓到一些女同学,很多认识他的女生都非常讨厌他。最近一段时间,他痴迷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原因是他很喜欢该门课程的老师,该老师长相漂亮,说话温柔,年龄在45岁左右。前几天的一个课间,他抱着一束玫瑰花送给该老师,并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自己喜欢她。
此外,他还有半夜起床的习惯,他会在凌晨2、3点钟突然起来,然后把舍友都叫醒,逐一问他们:他是不是很丑?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才继续睡觉。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过不止一次。
李某基本情况:男,大三学生,身材高大,体态偏胖,略显腼腆和紧张。家庭经济中上等,市区人,从小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依赖性强,父母离异,均再婚。
二、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李某走出心理误区,使其健康成长,辅导员跟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了解到:在李某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不久父母均再婚,李某自两岁至今一直跟随姥姥、姥爷生活,生活条件优越,姥姥、姥爷因担心李某缺乏家庭温暖,对其疼爱有加,百依百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李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成长的关键期父母的疏远,以及隔代教育造成的,李某长期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老人安静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还容易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姥姥、姥爷对李某的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得李某利己主义严重。李某2岁的时候,正好是依恋建立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会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如果这时缺少母亲的关爱,在以后的发展中容易出现恋母情节。本案例中,李某对英语老师的情感表达就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已无法挽回,辅导员们能做的是正确分析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理性、健康地成长。
三、解决方案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案例中李某正处在一个“心理断奶期”,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恋爱这种亲密关系就给了大学生以爱与归属的高级需要。案例中李某渴望恋爱,渴望被对方接纳、关心、信赖、理解,但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他对爱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同时由于依恋期安全的缺失,李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恋母情结。案例中李某的性格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情绪不稳定型,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他觉得自己缺乏异性吸引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大一新生,首先要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尽早地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并逐渐锻炼其独立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进入大学二、三年级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慢慢定型,在学习目标和态度上开始出现分化并日益明显,并且爱情心理开始萌动。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学生时代,走上社会,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并且面对就业或升本这些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又会产生焦虑情绪。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们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四、经验与反思
辅导员应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高尚人文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提高大学生对恋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学校也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摆脱乏味的样板生活,使学生有机会参加到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中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异往,引导大学生形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平衡。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避免盲目教育,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人本主义确信人都具有向善发展的潜能,它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来实现。这就要求辅导员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分析与处理,不因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对问题自我转变的信心。同时,对于问题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的转变,要求辅导员们有积极、耐心的态度,并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来不懈的努力,力争使问题生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朱艳新,张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3(05)
[2]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