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0: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游戏的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分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引言
对安全教育的积极开展,对幼儿自我保护安全这种强烈意识的引导以此来培养并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园教师需要使用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避免幼儿发生安全问题,又保证给予幼儿一个健康成长和顺利学习的环境氛围。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
1、.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
因为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幼儿不能对危险有充分的认识,在对于判断危险与否上存在很大不足,很多时候对自己置身险境却完全不知情。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却完全不予重视:在攀爬游戏中,过高的攀爬导致下不来;在与其他孩子任意追逐时,时常发生碰撞;在面对危险时,却不知躲闪等等。这些表现都说明了幼儿安全意识极为薄弱,对于自身的某些行为可能带来危险浑然不知。
2、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及管理不到位
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不到位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原因。
(1)被疏忽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对幼儿生命安全的保护和健康教育的加强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然而,有的教师不能充分地认识这个问题,进而对安全教育进行了忽视。例如,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中,因为教师既没有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产生预见,也没有对突发事件有事先的紧急预案,导致一些什么明显的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地发生,显然,在面对这些突发事故时,教师就显得毫无处理能力,只能束手无策。
(2)存在于幼儿园相关设施中的安全隐患。像滑梯、木马、秋千、跷跷板等等这些幼儿园内专门设有的许多供幼儿游戏的设施,原本是为了使幼儿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但却常常因设施老化陈旧等原因给幼儿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的幼儿园因缺乏比如消防器材不具备,没有消防通道等等相关的安全设施,这些,都使幼儿的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3)不健全的幼儿园管理制度。有的幼儿园在幼儿的安全管理问题上存在很大忽视。幼儿园不仅没有完整的安全制度,在针对幼儿安全的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不完善。例如,放学后幼儿本应该等着家长来接,但是一些孩子却在没有监管的条件下私自走出校门,这样就容易发生诸如交通安全、走失等安全问题的发生,然而,幼儿园门卫对此却没有注意甚至视若无睹。再如在对于幼儿的饮食问题上有的幼儿园也比较忽视,像缺乏对食品的安全的监督,不好的卫生设备等都会对幼儿健康安全造成隐患。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1、培养幼儿教师的责任感
教师与园长既要在对待学前教育上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还要在对幼儿管理上有责任心,这些都是由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在工作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全方位地关心孩子们包括他们的行为、言语在内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本着为“四为” 的心态,即为幼儿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来进行教育工作。态度问题是责任心的根本,是否具有一个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们的安全,是不理不睬还是细心周到地区关心关爱和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随时把危险拒之门外,防止危险的发生。
2、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安全教育中,教师要教育幼儿学会在危险来临时先学会保护自己生命。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在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上,我们不能拿幼儿的生命开玩笑使其在难保自身的情况下去救别人,因为这样只会导致无谓的牺牲。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演练的组织来切实提高在面对灾难时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通过安全通道而不是往楼上跑来有序地撤离。这些演练的反复训练能在提高幼儿面对灾难时的自护自救能力方面起到比较有效的作用,以使防患于未然。要时他们知道,110可以用在碰到坏人需要求救时,120可以用在碰到生病需要急救,119可以用在碰到火灾。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适应现实需要,充实安全教育内容
根据季节的特点来增加安全教育内容。比如,在春季这种容易引发流感的时节可以教育幼儿要勤换衣洗手、多吃水果蔬菜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多进行户外运动等。除此之外,也要结合突发事件来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应随时抓住教育时机,比如幼儿在厕所摔倒了就应该及时对防摔倒教育进行补充。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回想哪些地方容易摔倒并重现摔倒情景,来讨论如何避免摔倒,以此体验来加深幼儿对摔倒的认识,达到防摔倒的教育目的。
4、排除幼儿园相关设施的安全隐患
幼儿园要对学校环境以及相关设施进行及时定期地排查和安检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具体的做法是:幼儿园的相关设施要由专人负责管理,进行定期的检查后要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幼儿园内滑梯、秋千、跷跷板、木马等游戏设施,要通过及时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来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要规范管理幼儿园内的消防设施,定期排查相关的安全通道,以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以便其在相关功能方面得以发挥。
5、健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幼儿园必须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来解决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首先,要制定出可以得到实施的相关管理制度,其次要通过奖罚分明将其落到实处,避免再次出现危害幼儿安全的失职行为。比如,在家长没有到达幼儿园接孩子前,幼儿需要老师进行监护,不可以独自走出校园,与此同时要杜绝危害幼儿安全的行为发生。只有通过不断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我们才能有效杜绝幼儿安全问题的发生,把防患于未然落到实处。
四、小结
安全处处见小事。作为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大家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去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得到保障,通过与家庭及社会的联合,加强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仅要充分完善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而且要保质保量。
参考文献
[1]宋秋容,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3(7)
[2]郭友青,防患于未然: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容忽视[J],山东教育,2012(15)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幼儿安全教育管理作了明确规
定,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安全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那为何又频繁地出现各种幼儿安全事故呢?这一方面有幼儿园本身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缺失;另一方面则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
一、当前幼儿安全教育管理现状
首先,就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管理来看,在教育内容方面不够全面,幼儿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依旧把学习成绩放在首要位置,而安全教育只作为辅助形式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具体内容涉及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玩具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外出安全教育等多种内容,在每个安全教育栏目下又涉及多个子项目。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又涵盖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交通安全常识、交通安全习惯培养等内容。如在玩具安全教育中玩滑梯不拥挤,要排队进行;玩秋千时要坐稳抓牢;玩玻璃球时不能放入口、耳、鼻中等。但在幼儿教学中,这些内容都只被当作“附属”进行,造成了幼儿安全意识薄弱。在教育方法上,多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示范性、可操作性、模拟性的演示性教学,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当一些幼儿反复出现不听话现象时,教师就会认为该幼儿是调皮的幼儿,而对自身的教育方法没有更多的反思。
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外来务工家庭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更高。这一方面是源于此类家庭安全教育意识匮乏,很多外来务工家庭因生计,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忙于工作,至于子女的教育则无暇顾及。甚至在一些家长看来,对幼儿而言,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至于小磕小碰是再所难免的,根本不用担心,而没有认真思考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安全教育方法上,大多父亲喜欢以粗暴的方式进行,而母亲要么是庇护,要么是听之任之,造成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外来务工家庭的安全教育也存在重大缺陷,如家中温水瓶等随处摆放,经常导致幼儿烫伤事故发生;有的家庭在使用煤气或电磁炉、电饭煲等用具时,没有教育幼儿正确的防护方法,常导致幼儿触电、煤气烧伤事件发生。以食品安全教育为例,幼儿对零食具有特殊的爱好,我们无法避免但要正确引导,而在很多务工家庭的食品安全教育中,并没有把不吃腐烂食物、有异味食物等纳入日常安全教育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家庭中用食物做诱饵灭鼠而幼儿误食该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现象发生。
由此可见,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提高幼儿的安全保护意识,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正确教育,更需要家庭的正确引导,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幼儿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起来。一方面幼儿园需要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安全教育效率;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并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帮助并引导家长掌握一定的幼儿安全教育常识。
首先,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体系中,幼儿园因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出全面而系统的安全教育指标体系,分阶段落实。从小班到大班的教育过程中,要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安全教育内容方面,要将交通、食品卫生、消防安全、防触电、防溺水、玩具安全、生活安全、外出安全教育等进行细化。以生活安全教育为例,要囊括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如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要告诉幼儿不爬树、爬墙、爬窗台;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诸如此类的内容,要从幼儿入园时开始教育,直到幼儿真正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能自主地进行自我保护为止。在教育方法上,要从传统的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为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中采用示范法、情境模拟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幼儿教育和生活中,要根据幼儿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教育,多以鼓励方式进行。
其次,对家庭安全教育而言。针对外来务工家庭的特点,幼儿园无法过高地要求他们将幼儿安全教育按“标准”进行,但以下几方面内容不可或缺。一是要在幼儿入园时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在形式上提升家长的安全意识。二是要定期对幼儿家长进行安全教育,一般时间安排为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家长掌握基本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预防幼儿在家庭中发生安全事故。三是要建立每周联系制,在每周幼儿家长送幼儿入园学习时,可以以安全教育反馈卡的形式和家长进行联系,一方面看幼儿在本周内是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借助这种形式来加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四是要在幼儿安全教育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引导。
幼儿就是未来,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其木格,娜仁青克力.浅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J].幼儿教学研究,2012(2).
一、为什么幼儿园会存在安全教育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我们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又由于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家长过分的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所以幼儿园,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幼儿的知识学习上来,比如:学习英语、学习识字、学习舞蹈、学习音乐,等等。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导致幼儿处于一个危险的环境中。
2.缺乏了解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有特定的心理特点,一般情况下,0~3岁的幼儿开始了初级的思维,是一种直接性的动作思维。3~5岁开始了形象思维。5~6岁开始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所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以及相应的思维发展特点,我们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加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3.监督机制不健全
幼儿园有严格的教育工作规程,教师们应该认真遵守,但是幼儿没有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所以,也就没有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更没有对幼儿教育的评价,评价应该针对幼儿园活动的计划、过程及结果做出准确的有价值的判断。人们一直认为,在幼儿园幼儿能吃饱、玩好就可以了,往往会忽视对课程教育的评价,所以没有这些监督,安全问题肯定会存在。
二、实现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对策
1.培养幼儿教师的责任感
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与园长既要有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还要有对幼儿管理的责任心,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既重视对孩子们的知识传授,还要时时处处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包括他们的行为、言语等各个方面。本着为幼儿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心态进行教育工作。责任心首先是态度问题,对待孩子们的安全是否有一个认真的态度,是不管、不问,还是细心、周到,关心发现幼儿的一举一动,随时把危险排除掉,预防危险的发生。
2.安全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
幼儿在园内时间较为充足,我们可以多抽出点时间搞一些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幼儿经常可能发生的危险来组织,让他们认识危险事物有哪些,当遇到的时候采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通过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让幼儿不仅学会了安全的科学常识,还学会了自我保护。主题活动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可以用故事会的问题,可以用音乐进行教育,更可以设置一定的游戏,通过孩子的参与游戏活动,学会发现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也可以让幼儿背诵,诗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再如,可以开展饮食卫生为主题的安全活动,让幼儿认识哪些食物不能吃,如果饮食发生问题时应该怎么办,还要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可开展“小小安全员”“保护自己办法多”等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自救的方法与技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3.适应现实需要,充实安全教育内容
结合季节特点增加安全教育内容。比如,春季是流感多发季,此时可以教育幼儿勤换衣、勤洗手、多吃蔬菜、不吃不洁净食物,多锻炼身体等。另外,结合突发事件增加安全教育内容。如,幼儿在厕所摔倒,教师应抓住教育时机,及时补充防摔倒教育。让幼儿回想哪些地方容易摔倒及如何避免摔倒,通过角色游戏重现摔倒情景,加深幼儿对摔倒的认识与体验,达到防摔倒的教育目的。
4.让幼儿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如果幼儿住在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幼儿园里,那么,安全问题随时可能会发生。所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安全问题更重要。安全教育应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通过形象、直观的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安全与危险差别。根据幼儿喜欢追跑、容易相撞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活动时哪些地方有危险,贴上安全标记。因此,只有让幼儿与大自然接触才能锻炼健康的身体与坚强的意志。
参考文献:
[1]宋秋容.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7).
[2]郭友青.防患于未然: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容忽视[J].山东教育,2010(15).
【关键词】体育游戏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4-01
1.前言
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基本解决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矛盾,满足了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选课需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仍有两类学生在体育选课中存在困难:不想选,没得选。一类学生不喜欢任何项目的选项体育课,不想选课,被迫选课。究其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差、运动项目技能基础羸弱、体育意识谈薄等,这部分同学从体育教学过程中享受不到乐趣,对体育缺乏兴趣,导致厌学。而另一类学生,如高职学院的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急于想通过与本专业有关联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目前我校开设的体育选课项目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常规项目的体育课对这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针对性不强,帮助不大,他们被迫选课后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学习效果不好。体育课开设的常规项目也不利于以上两类人群实现体育课程锻炼身体、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培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为提升职业素养服务的教学目标。针对此,设计了《体育游戏》课程供学生选择。目的是通过游戏的趣味性、竞赛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运动兴致,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运动兴趣,锻炼身体;通过游戏的组织的繁杂特性和游戏过程要求纪律性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规则意识,提高相关专业学生专业素养。通过游戏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让学生了解体育游戏运动项目,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在学习、练习及各环节的体验和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体育游戏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调查与分析
对选课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反馈课程教学研究。
2.3实验法
自2013-2014学年开始开设体育游戏课程,边实践边研究。
3.研究基础
3.1 “三自主”教学模式及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选择任课教师、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1]即“三自主”教学模式。实施“三自主”是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刚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锻炼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激励体育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2]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三自主”中牵涉面最广,对学生的锻炼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因素。
3.2教学实验
自2013年开始开设了体育游戏课程,两年半来,《体育游戏》共由4名教师开课5学期130个班,上课人数6500余人次,现已是《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欢迎。课程由田径、球类、体操等游戏及户外拓展等内容构成。现已编写了完整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等教学资料,还进行了学生座谈与调查。
4.教学文件
4.1“体育游戏”的概念、内涵、作用及意义
4.2“体育游戏”教学大纲
4.3“体育游戏”考纲
4.4“体育游戏”教学计划
4.5 “体育游戏”教案
5.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基本解决了部分体育基础差的同学的选课问题,通过教学培养了运动兴趣,提高了体质测试成绩,加深了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对他们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选该课的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加深了他们对体育游戏项目的了解,初步具备了创编、组织、评判体育游戏的能力,对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
6.研究成果
6.1建立了完整的体育游戏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等文件资料
6.2体育游戏成为《公共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欢迎
7.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课题对于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研究还不够深入,教学内容不能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教学属性,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内容娱乐有余锻炼不足的情况,出现了教学组织过程繁琐,练习时间下降的情况。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强体育游戏内容的研究,游戏要重点强调体育属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活动;游戏教学;存在问题;开展对策
目前,小学体育游戏活动广泛开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缺乏趣味性、公平性,死守预设教学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展小学体育游戏活动的对策。
一、小学体育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1.游戏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公平性
小学生明显有着活泼好动和贪玩的性格特征,也正是出于这方面心理年龄问题的考虑,小学体育课堂上往往会安排一些游戏环节,可是这些本应该带给孩子快乐的游戏内容,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和兴趣的提升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游戏虽然设置了但是缺乏趣味性。体育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中重复同类型的游戏内容,无外乎比一比、赛一赛等,一开始学生还有兴趣,时间一长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而且还会出现游戏纠纷,使得师生都疲于奔命。其二,虽然教师设计了游戏活动,但是所谓的游戏仍然是反复进行体育动作训练,学生感受到这种游戏内容不是真正的游戏活动,身心依然紧张,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另外,游戏活动也要有竞争意识和公平的评判,但是许多体育教师认为游戏就是活跃气氛,再一次地训练体育动作,无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竞争评判,学生开心就好。殊不知,这种缺乏公平性的游戏活动学生不会感到开心,反而会觉得游戏是一种不信任学生的敷衍的教学设计,因此产生厌烦感。
2.游戏过程死守预设缺乏生成性
体育游戏过程中的预设主要是指游戏活动是在教师的预设情况下开展的,能够保证做到相应的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运动兴趣。而体育游戏的生成性则主要是指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突况,教师应该有灵活指挥,使得游戏内容更富创造性的能力。目前,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安排游戏,预设教案就像一根无形之手控制着游戏教学,从而使本应该轻松自由的游戏变成执行教案的过程。其实,体育游戏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体育游戏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小学低年级的游戏活动,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预设教学内容的安排,这种考虑也是为了保证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万无一失,时间安排合理,运动强度合理等,但是长期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创新能力的发展就得不到发挥,所以新课改下的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应该积极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等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
二、合理开展小学体育游戏活动的对策
1.多种选择,设置评价
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推行多种游戏选择的教学设计就能够转变游戏内容缺乏趣味性的问题;设置评价机制则能够转变游戏活动缺乏公平性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提出多种游戏方案,通过举手表决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如:游戏“快快集合”“投准”“拍球比多”“大鱼网”“投沙包”“老鹰捉小鸡”“指鼻子”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次,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要保证游戏活动始终能在公正、准确、有序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可以请学生自己选择裁判或者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去,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小学生面对胜利不骄傲,面对失败也不要气馁,更要在比赛结束后讲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2.灵活教学,培养创新
在小学体育游戏制作如果能够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就能够转变当前体育活动内容中过于重视预设内容的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一年级的游戏“模仿动物的叫声和跳跃”过程中,教师就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而不是让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动物活动。当然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游戏模仿中包括“猴子、大象、兔子”的模仿动作,因为这几个动作的模仿能够起到更好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如果一旦学生没有选择这几个模仿内容,教师也不要硬性要求,教师可以说:“下面老师模仿一个,大家猜猜是什么?”学生猜猜后,教师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游戏创新,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怎样的新玩法?另外,在进行了体育动作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种学习内容,自己创编球类的游戏活动,总之,要培养学生创造力。
概而述之,小学体育游戏活动是在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选择和合理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产生兴趣,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陈晶.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9).
关键词:体育教学; 电子邮件; 案例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55-001
一、美国体育教学后电子邮件活动实践案例
我校三、四年级的学生每月一次利用他们的休息时间到体育馆来给其他地方的另外一所学校的体育教育课的学生发一封邮件。各班老师会提前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到4人。每个小组每月都要到体育馆来。邮件的话题只涉及到他们体育课上的内容。学生描述他们在最近体育课上做的事情,以及根据上一封邮件,询问对方学校的信息。
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体育课老师的邮箱账号以邮件形式发送,学生不需要拥有个人邮箱。学生需要向其他人复述课上体验,并且获取别人的课上活动信息,这会使他们受益。
我已在体育教育论坛信息,对于那些感兴趣并且回复我的学校,我会和他们取得联系。我做这项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并且有一些和我一样每年致力于此项工作的其他学校的老师。
二、美国邮件交友设计理念分析与启示
第一,体现交流的形式,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美国的学生通过体育教师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全国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以及结交很多同龄人,有助于合作性学习、思想或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建。这种方式有一种互动性,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运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建立了互相支持、关系融洽的学习。电子邮件可以为学生之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接触环境,有助于发展交流关系。这种环境使学生能不受限制、更自由地进行人际交流,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了解,促进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提高学业成绩。
第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体育的目标从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技能水平、体育文化、终身体育要素等方面来拓宽,积极尝试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体育组织形式。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理念。在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这项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是把学生分组,每月大家都要一起参加,一起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分享自己上体育教育课的体会。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它是一个活动教育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邮件作为辅助,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活动教育的价值追求。在活动教育中学生之间是一个相互的过程,通过邮件的形式作为手段,保证学生交往的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双向互动的特质。这个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规范下学生能动的过程,在教师合理的指导下,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于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与实践,提高体育学习策略的选择范围,不断的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意识和能力,将体育学习策略和教学的技巧融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学校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形成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毕业后能够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并得以终身受益。
第三,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案例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实践让学生写有关他们体育教育课的内容,以及读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其他体育课的内容。美国教师通过邮件让本学校学生了解全国其他学校体育教育课的内容,并且相互交流,是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活动适用于3-8年级的学生,说明活动具有阶段性,在此阶段的推广具有重要性和价值意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学 课程教学 优化
【基金项目】上海市精品课程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6-0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民众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更事关国家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国内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
目前,针对食品安全严峻的问题,国内很多大学都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我校于2004年就开始招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属于全国较早设立此专业的高校之一。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及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众多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我校食品安全学课程经过校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控制。
《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在食品安全方向的就业、深造以及科研目标的实现,故而如何实施《食品安全学》课程的高效施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食品安全学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体系的一系列优化。
一、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和构建
现阶段绝大多数院校食品类专业均开设了《食品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控制》等课程,因此,为避免内容的重复与冗杂,我校已将《食品安全学》的内容从包含《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控制》等内容逐步进行浓缩,从而保障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目前我校《食品安全学》理论课程的内容的主要集中于食品中存在的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
(一)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是指微生物、病毒、寄生虫、昆虫等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食品的污染。
1.致病性细菌
细菌性危害是指细菌及其毒素产生的生物性危害,不仅能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更重要的是能引起食物中毒。致病性细菌也是导致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来说,每一类食品具有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和某些有关的致病菌,因此不同类别的生产者应该充分了解这类产品所特有的微生物和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空肠弯曲菌、志贺氏菌等。共患病包括猪链球菌、炭疽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
2.病毒
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导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则常导致食品的间接性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病毒有包括禽流感病毒、疯牛病、肝炎病毒等。对于病毒性危害,应该搞好个人卫生,保持食品工厂工作区清洁,防止交叉污染,杜绝污染源。
3.寄生虫
寄生虫在食品中或食品表面不能生长和繁殖,其繁殖时需要特定的宿主或一类宿主。因食品引起的寄生虫病一般是通过食用受感染的畜禽、水产等动物引起。食品中常见的寄生虫有囊虫、旋毛虫等,人类感染寄生虫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或食品加热不彻底造成。
(二)化学危害
1.农药残留
农药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当农药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时,将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食品中主要的农药残留分为:(1)杀虫剂: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苯甲酰脲等。(2)杀真菌剂:无机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苯并咪唑、二羰基氨、三唑、苯胺嘧啶等。(3)除草剂:苯氧羧酸、二吡啶化合物、二硝基苯胺、脲、三嗪、磺脲、氨甲酸衍生物等。
2.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用药后残存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及其代谢物。食物中常见的兽用药残留有抗微生物药物和抗生素、合成代谢类药物、驱虫剂、抗球菌剂、镇静剂和兴奋剂、非激素类生长促进剂等。
3.重金属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非常重要,属于化学危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食品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 铅、汞、镉、铬、砷、氟等。随食物进入人体的金属在体内的存在形式除了以原有形式为主外,还可以转变为高毒性的化合物形式,随着金属在体内的蓄积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
(三)物理危害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意外事故中放射性核素的渗漏,均可通过食物链各环节污染食物,特别是鱼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使其危害性愈受重视。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为131碘、90锶、40钾、137铯、226镭、60钴等。如131碘是核爆炸中早起最突出的裂变产物,可通过牧草进入牛体造成牛奶污染,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富集于甲状腺,造成甲状腺损伤或诱发癌症;而90锶大量存在于核爆炸污染区的牛奶、羊奶中,进入人体大部分沉积于骨骼中。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一)结合国内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实施案例教学
由于食品安全学内容抽象难懂以及其教材的限制,我们积极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如 “疯牛病”、“二f英”,国内的 “三鹿事件”、“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案例,通过将这些具体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讲解,寓理论于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存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限制了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存的新型模式,教学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给定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愿组成研究小组,积极协作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与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制作幻灯片,并由各小组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述,并回答同学、老师的提问,最后由任课老师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答。这种模式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 “教师 ”角色,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探索,不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和构建,使得传统教学中的内容不再繁杂而重复,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岗位所需素质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及优化过的崭新教学模式使过去沉闷的课堂气氛变的生动,抽象的内容也被案例教学的趣味所改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存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授课激情,显著提高了学生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勤学苦练及组织协调的能力。在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精神、上岗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高。在通过毕业学生信息反馈也得知他们通过对食品安全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有效的帮助了他们的工作。
四、小结
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类的人体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如何更好地提高食品安全学的教学质量,还需今后为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大众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做出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颖,徐炳政,姚笛,钱丽丽,张丽媛.食品安全学实验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
[2]丛健.食品安全学理化实验技能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
[3]钱和,张添.食品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9,(4).
[4]杨继远,袁仲.食品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 (7).
[5]朱建华,钟瑞敏.《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6).
作者简介:
一、 幼儿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时存在的问题
(一) 对课程方案实施的基本要素理解不到位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幼儿教师在正确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班幼儿与现有的资源条件,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与规划,形成适合的书面课程计划并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课程方案实施的重要性,同时要积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全身心地思考与认真地参与。
然而,在现实中,笔者却发现很多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问题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有的教师将课程与教材这两个概念等同,认为手里边有了教师参考用书,就无需再写课程方案,无需再花功夫备课了;有的教师完全不理解幼儿经验和现有知识的差别,认为把教材里的知识点给小朋友们念一遍,幼儿就学习了,并获得了知识经验了;还有的教师将教学和活动混为一谈,认为自己给幼儿上课了,活动方案就彻底落实了等等。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是幼儿教师实施课程方案的基础,如果连关于课程最基本的概念都是错的,又如何来谈有效地实施课程方案呢。
(二) 抓不住教材的价值点和挑战点
高品质的教材是幼儿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晶,它既能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在教材背后,还蕴含着“真”“善”“美”的情感,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需要教师的理解与转换,需要教师将教材中的适宜点和挑战点转换成为幼儿的经验点,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教材和幼儿直接联系的过程。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出现了不会分析教材,不能合理确定教材的经验点,甚至有的教师还出现了歪曲教材内容的现象,对幼儿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现象。
笔者曾经观摩一节中班语言活动“闻来闻去”,故事的内容主要围绕小女孩和小狗的本领闻来闻去展开,刚开始女孩不喜欢小狗闻来闻去,当小狗通过闻来闻去的本领帮助她找到心爱的玩具时,小女孩从心里喜欢小狗了。故事的价值点在于幼儿通过故事,改善看待事情的思维方式。而这位教师在演绎故事时却仅仅围绕小狗“闻来闻去”这个本领,甚至当幼儿提出小狗还有其他的本领时,都被老师否定掉。这个活动非但没有对幼儿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还阻碍了幼儿思维的发散。
(三) 教学过程低效
教学过程是实施课程方案的基本过程,这项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出课程实施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幼儿的兴趣、需要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由于一些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导致很多教学过程低效、无意义,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不明显等等。例如,不经过思考机械地对现有的课程方案照搬照抄,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脱离;不考虑本班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教学过程中完全以教师为主;教学过程呆板,环节设计单一,走过场等等。
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策略,又缺少对课程方案实施的重视程度,导致教师很难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而这些低效的教学过程累积在一起,使得课程方案的实施难以进行,幼儿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四) 难以把握课程的长期效益
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一个漫长、潜在的过程,课程方案的实施也不是一个活动结束后,就告一段落的事情。相反,它需要所有实施课程方案的教师共同倾注热情,贡献智慧,在不断感悟、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教育智慧,发挥课程对幼儿的长期效益。
反思当前一些幼儿教师在实施课程方案的做法,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系统观念,将整个课程方案割裂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缺乏反思观念,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大目标,较少地深入思考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问题;缺乏长远观念,较少地将目光关注到课程方案对幼儿情感体验和可持续发展品质的培养上面等等。有的教师在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而忽略了课程方案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价值,将课程方案的设计初衷大打折扣。
二、 幼儿教师执行课程方案的策略分析
(一) 尊重与理解课程方案是执行方案的前提
课程方案是专家们精心筛选出来的典型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源是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发展的助推器,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这些资源是工作中的行为指南。因此,幼儿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的前提是尊重和理解课程方案。尊重与理解意味着教师以科学、认真的精神和态度对待课程方案。用心地去品读教材,以专业的视角发现教材的编排意图,不盲目地否定与窜改;同时,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科学把握课程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和关键经验;另外,教师还要认真地去领悟课程的价值和精神,体验方案所传达的精神,切实把握课程实施的基本要素。
当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之前,可以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以检验自己对课程的熟悉程度:自己看方案了么,自己看懂方案了么,方案中要教给幼儿价值点,为什么要给幼儿这些内容,采用了哪些教学形式和方法呢等等。只有正确地理解课程方案的内容,认真地进行课前的准备,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学习的内容和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 对课程方案进行二度开发是执行方案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幼儿教师依据本地、本园的条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即使已有的课程方案再精彩,但未必所有情况都适合本班幼儿。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即“同课异构”。
首先,判断课程方案情境与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相关,如果不相关,及时改进。例如,某位中部城市的幼儿教师把方案中幼儿在户外体验下雪,改成在室内观看下雪的视频。其次,判断课程内容是否与本班幼儿认知基础相适应。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建立课程内容与幼儿经验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价值点的挑战程度,难度适宜。再次,判断是否具备实施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如果能达到方案的要求,要认真准备齐全;如果不具备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例如,在分类为主题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在维度不变的基础上,可以替换一下身边易获取的材料组织教学等等。对课程的二次开发,要求幼儿教师务必依据自身的现实条件,重新撰写活动方案,活动目标、准备、过程等,一定要满足本班幼儿的实际需求。
(三) 将方案内容转换成幼儿经验是执行方案的关键
判断课程方案是否有效实施的最重要标准,在于幼儿是否将课程的内容变成自身的经验,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能把预设的课程方案准确地转化成师幼互动的现场过程,在互动的基础上,帮助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具体的、是受情境影响的,而教师要克服一切影响教育活动实施的各种因素,保证活动的可行和有效。
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出发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其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将方案内容转换成幼儿的经验。如何将幼儿与课程紧密结合呢?以社会情感课程《我不生气了》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确定新经验的切入点。例如,围绕“生气”的主题与幼儿谈话,在谈话中抓住幼儿的经验点。其次,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幼儿新经验。通过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对于新经验的关注,如给幼儿讲解故事主体内容,与幼儿探讨如何让自己不生气。在教师和幼儿一来一往地“抛球”过程中,幼儿接触了一些新经验。再次,通过强化巩固和提升幼儿的新经验,使其有效地纳入到幼儿已有经验中去。如故事主旨探讨结束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语言整理归纳好生气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调节,同时运用表演的方法强化新经验。
(四) 形成课程实施的实践策略是执行方案的保障
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保证活动方案能成功的实施,才能保证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有价值的,是长远的。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发展的眼光,通过一次次课程实施的实践活动,渐渐形成课程实施的实践策略,形成教育实践性智慧,并运用它去解决幼儿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需要幼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