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图书馆文旅融合8篇

时间:2023-03-15 15:00: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图书馆文旅融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馆文旅融合

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ccidentqh”为你整理了这篇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汇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工作情况总结

1.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强化各级文化阵地建设。协调落实荣和大厦11层-13层3000平方米办公用房供县文化馆使用,对文化馆老场馆进行了整体修整和改造,完善功能服务;落实国有房产2600平方米供县图书馆使用,新购图书7227册,进一步丰富图书馆藏。制定《昌乐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方案》,重点打造完成了魏家庄社区、西湖社区等19个建设示范点,以示范点为引领加快站点全面提升,完成120处站点建设提升任务。昌乐县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成功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在南郝广场、濠景海岸广场建立固定电影放映点,进一步满足群众观影需求。指导山东世代名车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打造峨山风景区。指导乔官镇番茄王国坚持标准要求,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区域功能,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疫情期间,率先在全市开展线上文化服务,开放文化慕课400余门,深受群众好评。截至目前,开展广场舞大赛、京剧票友大赛、送戏下乡等各类文化品牌活动400余场,放映公益电影34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余万人次。举办公益性艺术培训班8期,培训文艺爱好者2万人次,基本实现全年培训不“打烊”。整理编写了昌乐县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延伸服务,实现贫困村由单送戏曲到“送图书、送电影、送歌舞戏曲、送文化器材、送文化培训”五送服务的转变。

3.开展文旅产业攻坚,着力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黄金珠宝首饰智能制造中心等4个项目10.832亿元已通过市招商委认定,“中国蓝宝石之旅”项目已委托相关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入选2020年山东省文化产业10强民营企业。山东亿福金业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建设的黄金珠宝首饰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入选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库。按照县委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选取朱刘街道潍坊世代古典汽车博物馆,在前期已投资2.2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老爷车博物馆的基础上,再投资1亿元建设老爷车主题公园,着力打造我县夜间经济样板,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4.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向上级文物部门申报的馆藏石刻文物修复项目共200万元预算获得批复,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大力推进方山庙修缮等4个文物修复项目,预计2021年全面完成;为崔家庄子遗址等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新增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个,代表性传承人3名;有50余件作品在潍坊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建成并开放位于朱刘街道的昌乐非遗博物馆,与原有的老爷车博物馆、汉代石刻博物馆等组成我县首个博物馆群,成为展示我县历史文化资源和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场所。

5.文化市场执法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承办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刘裕斌书记在会上作“创新工作模式 健全体制机制 努力开创‘扫黄打非’工作新局面”典型发言;建立庵上湖村、西湖社区、山东概念印刷有限公司3处“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并推荐庵上湖村申报国家级“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点;在宝石城建立了昌乐县版权工作站。开展版权作品登记工作,目前,已进行作品登记500余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不完善。全县各镇街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平衡,有的虽然已基本建成,但标准还比较低、基础条件还比较差、活动记录也不完善,远远达不到上级要求。

2.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县文化馆现有人员12人,全日制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仅3人,专业人才缺乏。县图书馆现有人员10人,平均年龄51岁,总体年龄偏大,专业人员不足和年龄偏大影响了两馆对社会开放。另一方面,由于编制不足或体制原因,镇(街)文化站“专职不专用”现象长期存在,导致许多文化干部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三、下步打算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完成3处综合文化站,切实提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利用。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提高图书借阅率;做好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冲刺一级图书馆。

2.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继续深入实施好“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活动,全年力争为各行政村送去不少于400场的精彩演出,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文化获得感。继续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线下线上结合,开展各类公益讲座、朗诵比赛、国学学习等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文化昌乐”的良好氛围。

篇2

推进全市文化院坝建设工作;维护好全市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上半年,200个广播站(室)运行状态良好;筹备广电5G建设,央视地面数字覆盖工程48频道需要迁移。2020年底前关停本地模拟发射12频道,转自建7频道地面数字发射,过渡期本地模拟发射节目插入央视覆盖48频道发射;上报我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处,提高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年画博物馆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博物馆保护、传承、整、研究、宣传推广的功能;市7人制、5人制足球场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立项、批概、审图,正准备预算资料报财评中心评审,预计7月进入招标程序,力争10月底完成建设工作;市图书馆在镇年俗村建立了图书馆分馆,培训工作人员操作图书馆总分馆操作系统,并现场指导图书室管理员进行图书分类排架工作;稳步推进新图书馆建设,预计竣工时间为2020年6月,同时做好旧馆图书打包搬迁准备工作。

二、实施群众文化、体育、广电惠民工程

1.在年初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助力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市“农民读书月”活动,并同步展开了“暖冬行-爱传递”志愿服务活动。在遵道、齐天、绵远、汉旺、拱星、圣新村、板桥、土门等8个集镇为农民群众送去了图书,包含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等技术书籍,贴合“三农”的主题图书。

2.年初成功组织举办首届年文化旅游节暨2020年第年画节。开展特色年画主题群众巡游活动,同时与成都宽窄巷子继续举办第二届宽窄年画节系列活动。

3.疫情发生以后,文旅局实施“六个暂停”措施,即文体场馆暂停开放、春节群众文化活动暂停举办、文保单位暂停开放、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暂停迎客组团、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暂停营业、暂停文体旅相关公众聚集活动。并根据疫情防控的情况逐步放开,实行限流开放,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4.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举办迎新春书法美术摄影微展,并在相关信息技术公司的支持下开设线上课堂和小程序,提供海量文化艺术资源,先后推送包括戏曲、美术、书法、舞蹈、电影、文学、音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等多方面内容110余条,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体验分享。搭建“市图书馆数字阅读云平台”,为读者提供在线查询图书、查询个人借阅信息、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阅读电子图书、在线听书等功能。

5.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之后,积极探索常态化防疫情况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模式,书法、舞蹈、合唱等常态化成人公益性培训班恢复上课,目前已开展常态化公益艺术培训活动30班次。组织开展庆祝五一劳动节“向劳动者致敬”主题作品线上有奖征集活动,召开总分馆制建设研讨座谈会和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讲话》发表78周年活动,到镇中华年俗村开展了民俗表演,邀请省市专家到清平镇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市九顶山山歌歌”创作采风暨培训辅导活动,组织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关爱未成年人”文化活动,为公益少儿舞蹈班学员集体庆祝儿童节,到市紫岩小学慰问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到市特殊教育学校慰问特殊儿童。

6.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抗疫新年画作品展,宣传抗疫知识和新年画。6月,木版年画展在年画博物馆举办,弘扬了传统文化、加强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年画创新发展的交流合作。通过展览和学术交流,弘扬传统中华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7.2020年市文旅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了228场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按年初计划有序开展,上半年已完成100场放映任务。

8.从市到镇(乡)均设立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领导小组,安全播出指挥部制定完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认真开展各时期三次安全播出大检查,已完成相关问题整改,加强日常广播电视设备和网络安全巡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保证了广播电视安全生产和安全播出。上半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

9.着力加强了公益广告、民生、法制等专题新闻宣传,着力提升服务意识。完成了50项防诈骗、防火、厕所革命等50条/次宣传任务,接收并执行宣传指令30余条/次。

10.完成了2019年新增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和2019年体育产业统计、体育彩票公益金统计工作。

11.组织研究我市女子曲棍球队复训工作,抓好备战十四届省运会工作。

三、加强文艺队伍管理和培训,创作融合主流价值观、契合时代精神的特色文艺作品

1.积极组织文艺爱好者创作防疫主题文艺作品,先后创作方言快板《今年春节不一般》《小区是我家,防疫靠大家》《祖国明天更灿烂》,方言《劝告》,歌曲《愿你平安》《口罩歌》《武汉不孤单》《白衣》《逆风冲向前》,诗歌《白衣天使》《牵挂》以及书法等防疫文艺作品40余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推送。方言快板《小区是我家,防疫靠大家》、诗歌《白衣天使》《牵挂》在《人民日报文创频道》刊登发表,《武汉不孤单》《白衣》等歌曲被学习强国平台登载

2.创作7幅防疫宣传年画作品,利用传统的年画形象及现代卡通表现形式,巧妙融入了预防和抗击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知识,如“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少聚集、相信医生、平安过年”“关爱他人、保护自己”“增强防范意识”“出门一定戴口罩”“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信科学、不传谣,强防护、不恐慌”等。这组年画作品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一面世便广受欢迎,其中“双扬鞭”图于1月26日,被新华社《拒绝新型肺炎,你必须懂得的“口罩文化”》为标题宣传普及戴口罩的文章作为第一幅宣传画所采用。

3.创作了一组Q版垃圾分类宣传年画,共四个年画娃娃,分别代表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有趣的Q版年画的形象,生动的体现和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把这组娃娃与分类垃圾箱结合,制作了一套年画Q版垃圾箱,成品已经摆放在市文化广场、年画博物馆内,醒目亮丽,融入在城市的风景中。

四、加强非遗和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1.落实《市年画保护条例》实施工作,积极对条例进行宣传,向市级各部门、镇乡、街道发放《条例》读本和册页共计47720册;初步拟定《年画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年画保护目录评审工作规则》《年画工匠评选认定办法》。

2.完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市级验收,省级验收进行中,完成木版年画传统工艺提升点、“师带徒”点项目验收;积极筹备“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参加省2020年非遗保护电视电话会议,市作交流发言;接受省人大《省非遗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积极组织年画企业申报省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及研学主题线路,积极推动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与日报社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签约。

3.组织企业申报文旅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目前奖补资金已兑现相关企业;推进2018年文化产业奖补资金评审、兑现工作,加强对文化产业企业、规上企业的走访调查,了解复工复产情况,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篇3

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满族业余舞蹈队凭借《满风神韵》等舞蹈,连续4年5次获得国家级舞蹈比赛大奖;讲述我县民族英雄“龙虎将军”伊克唐阿故事的舞台剧《虎将军和云燕儿》,获得第四届杯舞台类一等奖;满族神话歌舞二人转《额鹰》获得省第八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荷花棒槌》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曲牡丹奖入围奖,正备战总决赛;省级非遗项目满族珍珠球正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竞技体育突破不断。我县健儿在省“十八运”上取得1金3银3铜的成绩,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省田径锦标赛上又取得2金4银7铜总分榜第五名的成绩。

十四五重点规划

文旅局将在“十三五”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县委“31345”战略布局为总蓝图和总指引,以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以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文旅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民族文化影响力有较大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总体格局。文化的战略目标更进一步。

一是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和旅游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游览体验。

篇4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始终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1984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提出:“最好以图书馆为基地来组织教学”。2002年,教育部对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进行修订并提出五项任务,其中第三项明确规定:“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不断变化,传统的信息素养标准逐渐显露一些弊端。元素养作为Web2.0技术发展新浪潮中“信息素养的素养”,在新媒体环境的刺激下应运而生。它的功能类似于互联网技术的“漏洞补丁更新”,在传统信息素养基础上不断追加新要素的理念,使元素养理论逐渐成为新时代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标准。

本文针对元素养理论的提出、意义及实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意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元素养教育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尝试构建符合笔者学校特色的校本化元素养教育实践体系。 一、元素养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2000年,美??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以下简称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面对信息飞速发展的环境,2007年,美国中小学图书馆协会针对义务教育提出新的信息素养标准,引起美国图情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2011年,一直走在信息素养教育前沿的ACRL成立工作组,开展了信息素养新标准的调研和探索。同年,麦基(Tom Mackey)和雅各布森(Jacobson)在其发表的《重构信息素养为一种元素养》一文中,首次提出元素养概念。Jacobson指出,传统信息素养是其他媒体素养、视觉素养、数字素养等系列素养概念的基石,而元素养则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基础。

2013年ACRL工作组以元素养为核心内容,开始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探索更新。2015年2月ACRL正式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确立了信息素养的新定位――元素养。

2014年,我国学者杨鹤林在《元素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前瞻》一文中对元素养进行解读:认为元素养可理解为“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是数字化时代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整合吸纳其他相关素养的理念,以获取信息、生产及分享。

元素养理论的提出,不仅保留了传统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将情感和元认知一并纳入教学目标,融入MOOC、游戏、嵌入式等教学手段,调整以往定期、短暂的教学周期,使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且,扩大素养教育关注对象,改变素养教育参与角色,有效促进高校师生的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以及交互协同等新能力的发展。美国学者S.Bell曾预言:“元素养教育必将成为下一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石。” 二、国内外元素养教育实践研究现状

在新信息化情境下,Facebook、Twitter、ins、YouTube、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软件受大环境刺激,原本的静态信息变得活跃,元素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焦点。

在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已相对正常运作,包括:根据《框架》标准,制作元素养教育MOOC,通过互联网形式,向全世界感兴趣的人免费开放资源;纽约州立大学设立元素养教育协作学习项目为创新教育技术项目;分设协作学习的子项目――徽章系统,让参与者在学习中通过挑战任务的方式学会评判、选择和共享信息;Mackey和Jacobson将徽章系统学习模式嵌入到MOOC中,创建设计创新在线学习;TrudiJa―cobson等人在原有的元素养徽章系统基础上,重新建构资源。

在国内,经图书馆电子文献检索,直至目前,元素养教育基本上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以分析元素养教育产生背景,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与思考为主的理论性研究;对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进行剖析、总结、启示的分析性研究;还有对元素养现状调查等一些其他研究;以及西南交大图书馆陈晓红等老师构建的一组“All-along-study(一贯式)、Based-on targeting(目标化)、Cooperation(协同式)、Diversification(多元化)”四维一体的元素养教育体系模型,即“A-B-C-D”教育体系模型。 三、笔者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笔者学校图书馆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传统教育为主,以行为、认知为目标,以面对面的培训、讲座为主要方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周期定期、短暂,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信息,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角色。

笔者学校学生的基本信息能力薄弱,检索能力不高,对信息的利用目标不明确。加上入馆教育效果不明显,文件检索课又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图书馆的讲座信息宣传有待加强,在线教育还是单向传授为主。在当今信息数量猛增,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具备获取、鉴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关键能力。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因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素养教育经验,一直是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场所。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国外的实践操作方式,针对笔者学校学生的特点、专业学科差异,元素养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尚属于较新颖的研究领域。作为高职图书馆人应如何理性认识元素养,开展符合学校特色的元素养教育实践迫在眉睫。 四、校本化的元素养教育实践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用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参照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四维一体元素养教育模型体系,以元素养理论为基础,以美国 《框架》的核心理念为依据,结合笔者学校师生的专业学科特点,探索图书馆元素养教育实践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搭建符合本校特点的元素养教育体系框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拓展,从信息检索时强调资源的查全、查准,到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包含信息意识,文献检索,信息分析与利用,以及信息伦理的把握,直至目前,元素养教育的提出,其内容在传统信息素养基础上涵盖了现代信息的数字、视觉及媒体素养,涉及学术能力、信息处理、信息技能、数据监督以及数据管理等。信息素养教育涉及的范围也逐步拓宽直至面向全校,面向院系以及专题培训等。图书馆开展元素养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变宽:首先,是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其次,研究、制定符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最后,形成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效果可测的全校师生信息素养教育综合体系。为了推动元素养教育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些条件,笔者学校的元素养教育框架体系流程如下。

制定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元素养能力标准设置元素养教育系列课程制定各学科元素养教育能力标准形成图书馆员元素养能力培训体系构建元素养教育教学模式体系依照框架,搭建元素养教育能力在线平台设计元素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体系。

2.利用分层服务方式,设置元素养教育课程

由于笔者学校是以商科专业为主要特色,专业设置门类广泛,旅烹、电商、会计、工院、人文、艺术等一应俱全,导致全校师生在信息素养教育需求上呈现出多样性,牵引信息素养教育应需要教学的培训范围广、内容多、涉及面大。针对笔者学校这一特点,为满足全校师生的要求,我们在设置实践元素养教育时考虑开展分层式服务。

一是对学校的决策者开展前瞻式服务。发挥Web2.0时代互联网的效用,搜集与决策相关的各类信息,联动传递,让学校决策层可以有优先把握权。

二是对学校的科研人员及各专业教师开展保障式服务。学校在建设元素养教育?n程平台时,把与教学、科研相关的需求合理对接,按专业分类归置,积极宣传推送。

三是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开展创新式服务,在进行元素养教育课程培训时,按专业需求,为大二的学生尽力提供专业上的帮助。对大三即将毕业的学生,按求职需求,有效发挥网络时代搜索引擎的有效利用,并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对大一的新生开展启发式服务。合理利用图书馆的入馆教育,通过图书馆宣传片、参观图书馆、入馆教育讲座等,让新生了解图书馆资源与基本服务。

3.合理设置元素养教育学分与教学

在全力支持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学校学生毕业学分规定,学生在校三年,毕业时必须修满2个学分的素质教育分。其中,素质教育分中的部分学分需要在学校图书馆完成。因此,元素养教育课程的合理安排,按需开设课程,既可支持学校通识教育和院系教学,保证学生既能顺利毕业,又能有效习得相关信息素养教育知识。

(1)设置学分课程。根据高职学校师生的特点,课程目标定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动手操作、创新能力为准则,掌握基本文献检索知识和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和鉴别信息来源,将合理合法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利用其顺利完成一项任务。我们选择对学生实用性较强的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为参考范本,选取符合学校师生需求的章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参照美国ACRL的元素养教《框架》,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合理配置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环节多样化,考评规范。比如:案例教学,课堂互动与分组讨论,通过网站和QQ等在线学习,中间穿插题目问答,开卷考、大作业等,课程考核通过平时成绩、小组讨论、综合练习等形式,最后按照修得的总分数根据以上框架体系中制定的标准进行换算。

(2)在学院学科教学中运用嵌入式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开展课程合作,嵌入元素养教育。运用局部嵌入或全程嵌入的方式。比如嵌入式的新生研讨课,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课程,嵌入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站制作、视频制作、PPT制作等,和专业教师协同确定考核方案和标准,参与作业、小组评阅。

(3)常规的培训讲座。在元素养教育部分课程中融合滚动培训、新生培训、学院专题讲座、各学院信息专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如每学期滚动推出元素养教育系列讲座,滚动培训特有的特点是,时间可以周期化、模块化,讲座教师可以多元化,培训流程可以规范化。学院开办专题讲座时可以按需定制个性化专题,既可达到元素养教育的目标,又与各专业密切结合。随着新时代学生群体学习行为方式的变化,学校在常规培训时减少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利用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各类学习手段穿插开展。

4.搭建在线辅助学习平台,支持教学新模式

社交网络时代,借鉴美国元素养教育模式,有效利用MOOC、自制微课等手段在图书馆网站上设计元素养教学课程在线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按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学习过程中的闯关问答,获得学分。在大知识环境下,融合人、资源、平台、技术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有机体。学生在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群组学习与互动分享结合,翻转课堂,并提供图书馆智慧服务,借助网络主动推送有关信息素养教育学习资源。打造集图书资源、深入阅读、课程学习、群组交流于一体的元素养在线学习辅助平台,以提升师生的素养品质,促进元素养教育理论的发展,迈出元素养教育实践的第一步。

5.图书馆元素养教育展望

篇5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夯实文旅产业基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县乡村场馆功能完善。文化广场等大型广场,文化大舞台、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均衡分布在县城各区域。新建和改扩建19个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为一体的乡镇文化综合楼。积极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基层站点19个和基层服务点183个;累计为183个村级农家书屋配送图书30多万册。二是文化服务惠及全民。年均完成送戏下乡300余场、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乡镇自办活动400余场。三是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以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为“总站台”,成立旅游船务公司,构建通达庐山西海各景点的“水上公交”,常态配备直升机实现10分钟通达所有景区。打造幕阜风情、九岭风光2条景观廊道,环湖32公里骑行绿道、17公里慢行步道。建成县城、乡村、景点、交通主干道多级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咨询服务和导览系统全域覆盖。新建、改建A级旅游厕所98座,实行“编号、挂牌、专人”规范管理。

2、强化文旅产业支撑,大力推进文旅经济发展。坚持效益为王理念,培植各类文旅经济增长点。一是文旅项目。年均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2016年至今,整合各部门涉旅资金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投入旅游产业,精心建设长水、欢乐湾、鲁溪洞、西海湾、“遇见**”、“桥中桥”等30多个文旅项目,其中,“遇见**”项目为九江市唯一大型户外水上演艺项目,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视觉盛宴中感受山水**的独特魅力,深受游客喜爱;“桥中桥”项目利用36个桥墩立面绘画全方位展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民情,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长廊,成为游客必到“网红”打卡点;二是文创产品。发挥好鳌鱼文创街集群效应,鼓励、引导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发设计出山水**创意书本灯、牛转乾坤旅行茶具等12种文创产品,进一步壮大我县文创产品库目;三是民宿经济。乡办旅游公司,精心包装并对外进行招商推介,吸引大批企业家和乡村能人下乡创业,着重聚焦连锁品牌,成功引进“天天惦记”等一批具有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全国连锁民宿品牌;悦山居、林云山居、桐林山宿、北湾人家等一批精品民宿在市场上渐成品牌并荣获首届“九江市十佳最美民宿”。

3、增添文旅产业活力,积极举办文旅特色活动。秉持以文促旅、以节兴旅理念举办各类活动。一是节庆活动。共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半程马拉松、美食节、花朝节、等旅游节庆活动25次;二是文化活动。组织举办迎新春晚会、旅游摄影大赛、广场舞大赛、涌翠亭记800周年纪念活动等文化活动30次;三是高雅艺术。**剧院在县一级率先加入全省剧场联盟。自2019年来,先后上演芭蕾舞剧、音乐会、舞台剧、皮影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演出共计33场,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市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文化大餐。

二、下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盯建设全国旅居时代最佳目的地战略目标,打造“新型旅游城市”,力促全县文旅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力争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文化旅游新增投资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招引文旅项目数量达30个,其中亿元以上10个;新建文化场馆数量20个,非遗保护名录入选数翻番。2021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

1.加强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提升现有景区景点景观质量,启动西海湾创建5A级景区,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结合乡村振兴,推进“品牌清零”行动,打造文化旅游带,实现县域内各乡镇A级旅游品牌创建覆盖率达80%以上。力争成功创建一批星级酒店、民宿、旅行社。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依托现有文化场馆资源,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启动未来科技图书馆项目、红色文化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围绕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打造文艺精品,举办主题活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开辟1-2条以上红色旅游线路;完成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完善全域导视导览系统;落实旅游先行赔付办法,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篇6

为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结合文旅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区政府下发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文旅产业融合优势,依托我区乡村旅游资源和万亩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农村地区旅游业态,促进旅游商品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二、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调整后局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XX党组副书记、文旅中心主任

副组长:XX总规划师

XX副局长

XX党组成员、副局长

XX党组成员、文旅中心副主任

XX党组成员

XX班子成员

成 员: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文旅中心综合服务股股长

XX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副股长

XX区文管所所长

XX区博物馆馆长

XX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XX区文化馆馆长

XX区图书馆副馆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由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依托全域旅游规划,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

以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XX本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以及农事体验等农业生产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以三条精品路线为核心,抓好乡村旅游业态布局、路网建设、景观打造等工作,构建农文旅“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打造我区休闲度假旅游新天地,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

聚焦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现有的人文历史和景区资源,倡导因地制宜、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依托XX景区“天然氧吧”、XX产业园、XX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春花秋月彩色小镇等文旅资源,主动顺应现代人的出行需求,以生态养生、康养食疗、乡村休闲、研学旅行为重点,广泛吸引民宿、康养产业及文创集团,到我区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文创基地、房车营地等,丰富我区旅游业态,变“过境游”为“过夜游”,提高游客消费热情,促进我区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实施景区风貌改造。

加快推进XX文化旅游提升项目、XX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XX谷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项目、XX片区风貌改造及景观提升、水晶艺术小镇项目、后乐园4A景区建设项目、XX庄园建设等文旅项目,通过文旅项目提升当地人气,吸引游客,通过拉动农民就业、游客消费等带动农民增收。

(四)做好帮扶村扶贫工作。

一是抓好结对帮扶,对生活存在困难、收入不达标的困难户实施对口帮扶,解决贫困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二是抓好以购代扶工作,通过对口采购、联系供货渠道、帮助宣传推广等方式,解决困难户农产品销售问题,提高帮扶户收入;三是抓好行业扶贫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文化、广播电视需求,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动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落实责任,切实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二)强化经验总结。

要全面总结梳理日常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及经验,分析问题、剖析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及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思路、整改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篇7

——读《文化苦旅》有感

适之中学 908班 汪逸秀

回望过往的时光,总会发现如此多的极好的诗文都是在文人墨客的足迹中诞生的。他们总会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壮美的山河,而同时也会令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美景跃入人们眼中。虽说如今有无数大学,图书馆讲授着人文或古代文化,但那种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真正的文化却是这天地间的山山水水。

初读《文化苦旅》,只觉作者的细腻的笔触将我带入了那些各异的景色之中:敦煌莫高窟,三峡,洞庭湖,天柱山,西湖……但他又不只是单单记录景色这么简单而已,内里有着许多对过往人们故事的描写,使得旅程中似乎又融入了一丝丝的沉重与思索。

也许是人生的经历让作者深感苍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人生沧桑感。”坐着的心思或许正是古时文人的心思,都会在如画的景色面前大发感慨。当自己的回忆与经历与某地的自然、文化、人情相融合式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想。

如今的我们早失了那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了。每天都为生计而打拼着,没了欣赏和善河山的闲情逸致,更没了关注文化生活的心。我们都惧怕于闯荡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即使那里有着非尘的美景,却还是宁愿身居嘈杂的都市,假惺惺地与别人相处,却不愿远行,感受真性情。这是进步,亦是倒退?

而同时,国庆长假的各个景点令人望而兴叹的拥挤,一片片山林因旅游开发而失了自己本真模样,尽管有许多的人前去游玩,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我们游历的似乎并不是自然的潇洒,而是人潮的壮观了。真正的欣赏不是这样的。

古时文人墨客的游历总是伴随着诗词文化的欣赏,他们只微微伫立,便有了联贯千年的力量。这力量只由少少的方块字组成,却能穿透时光,使人文的力量注入大地之中。这种微妙的力量是只有在远离尘嚣的宁和境地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的。山水千万年间不曾改变过,如今的我们也应只用与古人同样的眼光打量世界,而非改变它们的面貌。

听自然之声,感受古风古韵。

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差异;理念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为台湾首创的餐旅专业学府──国立高雄餐旅管理专科学校三明治教学,劳作教育,海外实习参访等荦荦大者,于焉一一出炉,广获各界一致好评。因此,每届的招生考试,青年学子均趋之若鹜,不少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所硕士亦争相报名角逐,造成极大的轰动。与此同时,秉持"经年常绿,四季有花,荷花椰影,南国风光","春风无限意,庭园发清新,校园即观光景点"的理念规划布置,营造丰富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以及每年两次,依循纯古礼式

进行的开学"拜师感恩"和毕业"谢师祝望"典礼,乃至校园不置垃圾筒,不装设铁窗,不筑围墙等柔性设计,皆成为脍炙人口的举措。尽管我们的大学校园内,不乏有漂亮的建筑与绿化,很难看到大学生能真正融入其中享受感受校园文化,我们能看到园艺师挥汗如雨的修剪树木,清洁工人认真的在打扫的场景。我们的图书馆很漂亮,图书的种类很丰富,却很少有同学在其间享受学习的状态。我们的制服很漂亮,可是同学们的着装总是很随意。我们的教室很漂亮,课桌里总是堆满垃圾,这些是大学校园常见的问题,笔者有幸走进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校园文化,与我们的校园比较有许多观念上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微观校园绿化

校园环境既是学生休憩、活动、学习的场所,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反映了校园文化品位及师生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座雕像都具有文化意义。校园内随处可见漂亮的树木贴上美丽的标签(鼓舞人心的名人名言),每一座雕像都刻着一段小传记,向同学们传递着正能量。每日清晨六点在学长的带领下,同学们拿着工具齐聚校园,点名后有条不紊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同学们用心的浇灌校园的一草一木;徒手一颗颗拔掉杂草;清除掉角落的垃圾;在这一刻人与自然显得尤为和谐。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美好的情感,这也是一个学校实现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然而我们的大学校园,学生的劳作意识有待提高,劳作不仅是清扫校园,更重要的是锻炼的同学们的心智。从早晨拿起扫把起,学生的心灵也会被洗涤一遍,从热爱劳作起,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从小学教师一直在灌输的思想到了大学更应该继续加强,从一般角度来看,大学里校园的绿化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是大学生思想的表现。校园绿化不仅是树是花,更要追求绿化和建筑以及校园雕塑、雕像的互相结合,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精髓的雕塑、绿化碑刻要讲究配合校园整体的风格,并与学校的其他环境因素想和融合、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一种意象共同和谐存在,富有学校人文特色的校园绿化和建筑风格。

二、微观校园基础设施

在高餐大的校园内每一栋教学楼每一间教室看似没有特别之处,在进入大楼时我们看到了教室内外处处都体现了人文关怀,温馨的提示语、残疾人也可使用的电梯、教室门外搁置物品的柜子,时时刻刻方便了学生。我们在校园内学生每日争先恐后的地方是校园图书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所有的设施设备都在为他们服务,和我们的图书馆相比,高餐大的图书馆是学习的加油站,学生教师都离不开他,学生课前课后都在此查阅资料,在图书馆内有舒适的沙发,便捷的电脑接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相得益彰,在这里学习是很幸福的时光。

三、微观校园文化活动

在校园内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校园内同学们很精心的布置活动区域,有条不紊,部分同学在邀请路过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整个活动没有看到教师的参与,只看到学生认真的在投入。参加社团活动时是结识朋友、娱乐、增强自信、补充学业知识的最好途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还可以培养个人领导才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若学校能把学生的学习和大学文化活动妥善结合在一起,将会更加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微观高参大与内地校园文化的差异

1、理念的差异

校园文化的支撑应该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谐 起来的,它所应该体现的价值追求、氛围、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决定学生和一所学校的命运,是学校发展的大脑和灵魂,学校的文化活动实实在在统领和体现了的学生学习的各种行为和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素质,形成了共同的气质和风尚,形成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目前许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认识,还主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管理学生,在手段上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又往往定位于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上,单纯的开展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简单开设几门艺术课,组织几场学术讲座,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一些活动。没有从和谐的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致使大量校园行为文化只是流于形式。

2、特色不明显

就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状况说,大部分学校在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实体文化,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大学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大学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高餐大的校园处处体现了能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学生在劳作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不足

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让校园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该不是目的,而应是手段。但是有部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时常偏离了这一初衷。部分大学甚至把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和意义等同于建设几栋漂亮的教学楼,增添若干硬件教学设施,经常看其数量、关注最多的是质量和外形。这种离开了大学精神文化,单纯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只流于形式与肤浅。台湾高餐大把人文历史和校园美景结合的十分和谐,让学生处处体会到文化内涵,当物质和文化相互融合时才能较好的提升校园的人文气息。

台湾高雄餐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并让优良的文化传统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观念、信息网络化,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育环境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创造适应时展的需要和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先进的校园文化是趋势。今后的大学校园文化,一方面应转变思维方式,打造出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另一方面可加强校园文化的研究,对比中外以及国内不同类型学校的校园文化研究,在这种比较中,找到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来支撑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应林,孔靓.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J].科技信息,2009,(29).

[2]冯慧莲.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2,(14).

[3]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

[4]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0.

[5]王艳.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