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评经济师论文8篇

时间:2023-03-15 14:59: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评经济师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评经济师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组织流程、客户关系、学习成长等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资源已被企业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平衡记分卡,至今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效果如何,笔者进行了认真分析。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企业绩效管理实感应用

1992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卡普兰(RobertS•Kaplan)教授和波士顿资讯公司的咨询顾问诺顿(DavidP•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平衡记分卡――驱动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兼顾长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绩效”的新型绩效衡量方法,这就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之一——平衡记分卡(简称BSC)。如今,在经历了十余年的竞争环境和管理实践的巨大变革之后,BSC仍然保持着创新的活力,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得到了应用。截止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0%以上的使用了平衡记分卡,并取得了成功。其中著名的例子有美孚石油,可口可乐公司。我国企业也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尝试实践平衡记分卡。

一、平衡记分卡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卡普兰和波士顿指出“传统的财务业绩考核方法在工业时代备受欢迎,但是今天有些落后了。”纯粹由财务指标构成的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工业经济时代曾经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那个时代,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主要依赖于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利润;实物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引导其他类型资产的配置,资本回报率等综合性财务衡量指标,既能引导公司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能监督各经营部门使用资金和实物资产,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所以,在当时财务指标体系能够较综合、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状况,符合经营者决策和管理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逐步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经营条件和外部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所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充满变化的操作环境:同类产品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新型关系都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实物资产对于公司的相对重要性已经远远降低,它们仅仅是公司经营的必要条件,诸如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公司成功的充分条件。而此时,传统的财务衡量方法无法评价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去评价其拥有的无形资产,平衡记分卡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二、平衡记分卡的原理及结构

平衡记分卡最初是以一种绩效评价工具出现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在管理和实施战略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无疑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冲锋陷阵的关键资源。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企业的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议题。而平衡记分卡在开发企业无形资产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组织战略从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流程(Internalprocess)、学习与成长(Learing&growth)四个维度定义企业组织的绩效目标;每个维度又包括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测量指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方案。平衡记分卡保留了传统上衡量过去绩效的财务指标,同时兼顾了促成财务目标的绩效因素的衡量;在支持企业追求业绩之余,也监督企业的行为、兼顾了学习与成长,并且通过一连串的由组织战略驱动的互为因果关系的关键绩效指标(简称KPI),把产出和绩效驱动因素联系起来,把复杂、笼统的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关键流程。它的四个方面的评价维度使一系列的平衡得以建立,这就是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与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硬的客观目标和软的主观目标的平衡等多个方面。

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在1996年发表了一本名为《平衡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系统》(TheBalancedScorecard:TranslatingStrategyIntoAction)的书,书中强调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管理系统。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财务指标作为这个管理系统中的结果性指标(即滞后性指标),是由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这三个方面的过程性指标(又称驱动性指标)推动达成的。任何经济时代,企业追求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本质没有改变,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的地位就不会改变。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关注财务指标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长远战略,但是,不是所有的长期战略都能很快产生短期的财务盈利的,而是通过各方面的过程性指标在因果关系的驱动下完成的。因此,在强调财务性指标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样关注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多维的战略管理系统。下面我们就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方面维度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组成结构。

财务维度:其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让企业管理者明确他们的努力是否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财务方面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不同的企业,财务考核指标因其所处企业生命周期、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客户维度:其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通过顾客的眼睛来看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时间(交货周期)、质量、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关注市场份额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客户方面体现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映。

内部流程维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擅长什么?”这一类问题,报告企业内部效率,关注能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关键流程,特别是对顾客满意度有重要影响的企业过程。内部过程是企业改善其经营业绩的重点。

学习和成长维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在进步吗?”这一类问题,将注意力引向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涉及人员、信息系统和市场创新等问题。它是平衡记分卡其他三个方面宏大目标的基础,是驱使其获得卓越成果的动力。

三、平衡记分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问题

以战略为逻辑起点和核心的平衡记分卡有利于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帮助企业明确战略方向、监督和管理战略实施,最终实现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很早就在尝试着实践平衡记分卡,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外运—敦豪公司和万科房地产公司。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效果不显著,甚至失败了。研究发现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平衡记分卡价值的认识不足

在很多企业里平衡记分卡仅仅被当作是一种绩效考核的工具,或者是绩效管理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战略管理的工具。所以,制定实施平衡记分卡大多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不是公司的最高层。平衡记分卡的指标是一系列内部逻辑相关的评价公司各个方面绩效的指标,它的逻辑起点是公司战略。因为公司战略是最高层制定的,只有公司的高层才能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下达指令。所以,如果让人力资源部门去制定和执行平衡记分卡,由于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的战略的理解较公司高层要大打折扣,同时也难以正确的选择评价指标,所以,由人力资源部门实施平衡记分卡,其结果可能偏离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企业的远景、目标和战略不清晰

许多企业缺乏符合组织发展的战略,战略目标不清晰,或者战略目标的指定缺乏依据,脱离企业实际。当企业没有战略目标或者战略目标不清晰时,就没有办法根据战略目标来进行指标分解,此时应用平衡记分卡,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脱离企业实际,经验式的战略本来就是不能实现的,围绕这样的战略应用平衡记分卡,效果可想而知。

3.非财务性指标难以量化

卡普兰和诺顿在他们的文章中指出“Ifyoucan’tmeasureit,youcan’tmanageit.”(若您无法衡量企业经营绩效,您便无法有效管理企业)在企业管理中,没有计量就没有真正的管理。因为只有通过计量才能有效实施控制并克服业绩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使其在客观公正的状态下进行。在平衡记分卡中,客户、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方面的指标大多为非财务的指标,指标计量属性的选择、计量标准的确定大多依据统计的方法,信息收集处理的成本较高,此外有些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如员工受激励程度、客户满意程度等一般不容易量化。

4.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不支持平衡记分卡的应用

在使用平衡记分卡的一些组织中,其组织架构存在问题。如权责不清,沟通不畅,定位不准,甚至部门之间职责重叠或出现“真空”地带。在权责不清,定位不准的情况下,要想为一个部门设定指标并去评价这些指标的实现情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另外,还有的企业业务流程存在问题,比如流程管理部门具备的功能不完全,管理脱节等。前面已经提到,平衡记分卡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不同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前后指标的逻辑连贯性。流程不连贯,无疑会加大平衡记分卡的实施难度。

5.企业内部对平衡记分卡的宣传、沟通和培训不够

很多企业之所以不能使较好的使用平衡记分卡,是因为对平衡记分卡的认识不充分。平衡记分卡是实施战略的工具,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并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通过对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在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有效的宣传、沟通和培训才能让他们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平衡记分卡的重要性。由于平衡记分卡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执行业绩的评价,因此不同组织层次和部门也不能单纯的只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平衡记分卡,这样容易造成理解片面、观点狭义,甚至在执行时产生纠纷。

平衡记分卡的应用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需要不同的战略,进而设定不同的目标。每个企业在运用平衡记分卡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指标体系。正如卡普兰和诺顿所言,“平衡记分卡不是一块适用于所有企业或整个行业的模板。不同的市场地位、产品战略和竞争环境,要求有不同的平衡记分卡。各单位应当设计出各有特点的平衡记分卡,以便使之与自己的使命、战略、技术和文化相符。”我们要在探索平衡记分卡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它,才能使它更好地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华琦.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天地,2006,(12).

[2]丁俊.我国企业应用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林绚晖.平衡记分卡理论及其发展进程.现代管理科学,2007,(10).

[4]张传贵.全新的战略性管理系统——平衡记分卡.现代企业教育,2003,(7).

[5]刘文清.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大学,2004.

[6]喻凯,陈晓红.平衡记分卡的不足与完善.财会月刊,2004.

篇2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政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政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第二,生育政策应分地区区别对待。虽然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生育政策的选择与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上海、广州等地综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区,特别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经济基础好、思想观念超前的城市,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应将低生育率稳定机制从政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在经济基础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区,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确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宜的生育调节方式。

第三,促进人口流动,改变生育观念。在城市总和生育率已经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的条件下,控制农村人口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而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的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引力,与落后地区人口过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流动中改变生育观念,转换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4.蒋正华.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人口科学,2000

篇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质的区别,但它毕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必然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所以市场经济中影响公平的各种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会发挥作用。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运作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出现了百姓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造成较为普遍的不公平感。由于传统体制及信用观念的惯性作用,不少国有、集体企业仍把从银行借款及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当做“国家资金”使用,政府部门仍然热衷于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而且都不愿或不必对借贷资金的偿还承担严肃的责任。这时市场的发展对平等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作重要讲话时,把平等提得很高,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公平的位置。他说:“要在继续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在市场经济如果谈不到平等经济活动就无法健康发展。

二、制约市场经济平等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样存在,并会导致分配上的差距。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同样是无情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者,由于资金、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其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的状况必然是不同的,因而所得利润、可供分配的个人消费品都不可能相同,有时差距还十分巨大。

2.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竞争机会平等的机制,真正做到竞争活动的参与、竞争规则的公正、竞争过程的透明、竞争结果的有效。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企业在市场中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一样。我国目前的企业立法首先有涉外、国内之分,其次有不同所有制之别。与此相配合,则是在人、财、物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和产、供、销安排的待遇上的区别对待。从而造就不同等级企业在竞争起点,待遇和机会上的不平等。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建立平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比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艰巨。

3.政府部门过多强调行政管理,滋生了行政权力的膨胀和滥用。行政权力的随意干涉,造成了部门、行业分割和地区封锁。各部门、各行业唯我独尊,利用权力资源对市场实行封锁和垄断,剥夺了非本部门、本行业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机会,制造了本部门、本行业经营者与非本部门、本行业经营者经济条件的不相同,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1]

三、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公平竞争的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承认市场主体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独立平等的地位。自由平等是市场经济发育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它必然要求市场竞争的前提、过程和结果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公平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平等性。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大变革时代,应当摒弃传统的狭隘平等观念,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等观点,即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如果要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交换者的平等地位,交换行为的意志自由,以及交换的等价性[2],使全社会造成一种普遍的机会平等的气氛。具体说来,理解下面几点是特别重要的

1.从市场经济的前提来看,当资源参与市场的分配,那么谁占有的资源越多,所获分配也必然越多,从而与他人形成一定的差距。如不同地区拥有的不同自然资源、政策资源,不同分工形成的不同的智力资源、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不同的机会资源、企业主与雇工拥有的不同的资本资源等等,参与分配时得都会形成较大的差距。所以首先要解决不同市场主体所占有资源的不同会导致分配结果的差距问题。

2.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是建立在法律制度基础上的,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最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3]环境公平是市场机制顺利运行的条件,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保证。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新所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4]

3.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是以革命的方式、而是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是说,它不是在政权发生更迭的条件下急速地进行,而是在原有的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实现。政府通过制定法令、制度、标准等形式确保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秩序,确保市场交易的效率与公正性。但转型时期的政府既必须保持相当大的权力,又必须高度重视来自政府内部的反对改革或假借改革之名谋取私利的行为。[5]避免指政府部门始终以“超人”自居。强调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要求政府职能转换,政府部门是为企业和全体公民服务的“仆人”并非无它经济就无法运转。打击在“放开搞活”幌子下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大肆“寻租”等问题。使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行业和产业部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规则统一、待遇相同、机会均等,使经济运行规则和政府的管理行为真正规范化。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它是由物质方面向精神文化乃至伦理道德层面扩展的社会状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等必须相互适应,两者的关系犹如自行车中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主体的重新架构[J],刘继峰,当代法学,19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8-539页

[4]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第79页

[5]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河北学刊2004年7月第24卷第4期

篇4

虽然平川区针对各乡镇的农业建设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沿黄灌区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干旱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简单的种养很难有效且快速地实现农民增收。另外,二、三产业发展力度不足,无法对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支撑,农民增收渠道有限,增收较为缓慢,并因此影响其发展后劲。㈣各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城郊或交通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落后的偏远山区,依旧“靠天吃饭”,连年大旱更加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自然条件的差异、基础条件的不同,导致区域间发展极为不均衡。

二、推动白银市平川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㈠发展平川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1.加大力度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

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发挥当地优势,发展极具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转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整合配置资源,完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泉水镇,采取全膜双垄沟播的先进技术,培育玉米种植大户,使农业生产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在熙瑞、特奥特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订单农业,加大种植企业所需的酱用番茄。依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在全区农村加大大枣、小杂粮、马铃薯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力度,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特色优质产业在平川区农业中的比例。

2.生产高附加值、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利用高附加值、优质特色的农产品,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形成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根据白银市干旱、半干旱的地理条件,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立体栽培等“阳光农业”,既充分利用了当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又推动了优质高产、生态阳光农业的发展。

3.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大力落实科技入户工程,推广运用农业科技,发展集约型、生态型、观光型、绿色生态型农业,在平川区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经济发展新型格局,以优质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农村种养中融入国内外先进品种或技术,推动农业技术的高效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外,以有机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增强平川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创建现代化农业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使平川区农民具备先进的种养技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创业渠道。

㈡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标志,是联系工农的最佳契合点,是推动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应在平川区农村大力培植带动性强、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农产品的增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理清思路、开放思想,立足于平川区特色和农产品、矿物资源等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民资,达成平川区招商引资目标。另外,增强对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大力养殖优质畜禽,逐步提高农畜产品在全区所占的比重,对农村经济形成牢固的产业支撑。

㈢着力开展创新型经济

以工业化带动农民致富,以创新思路开发现代产业。依托平川区资源优势,结合市场发展导向,形成特色农村工业,开发自主品牌,在平川区形成独具特色的乡镇或村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研转化能力,优化农业创新环境。对农业高新科技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平川区农业走上科研化、现代化、产业化道路。对农作物及禽畜实行良种繁育,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严格防控禽畜疫情,合理利用资源,大力推广农业科研技术。发展农村循环型经济模式,形成无公害种植,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开发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平川区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

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篇5

【论文关键词】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欧洲模式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指导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农业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市场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申请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11年的《欧盟宪法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 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4.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外部敏感性。这主要是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明显的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依赖。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一体化步伐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使欧共体在20 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内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也因此受阻。 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这一发展模式的出现,既有二战后独特的历史条件——冷战的大环境,更有欧洲各国在应对来自外部环境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篇6

一、经济法视觉下社会公平问题表现

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领域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另外在社会文教方面也具有突出的表现,特别是当前普遍关注的住房、医疗和教育问题。而在经济法视觉下,主要解决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竞争中的类似竞争规则不公平的问题。

二、经济法视觉下公平价值分析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市场自发形成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和市场是引起社会不公平的主要原因,而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经济法是有效的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第一,经济法克服市场机制中不公平的缺陷现代市场机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唯利性的促进作用下,很容易导致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和不公平性,特别是对那些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风险较大、利润较低的公共领域,难以有效的得到必要的投资,从而造成公共供给的不足。再加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容易形成投资过热和泡沫经济等。而经济法的出现就是对这些市场缺陷和不公平性的一个重要解决措施,经济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保障性,通过宏观调控有效地调节市场失灵的不公平性,首先能够排除市场障碍,防止市场垄断,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通过经济法给予市场经济活动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和促进其按照按照社会公平的方向发展,抑制房价、稳定物价,通过各种所得税进行市场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最后,通过国家的直接投资经营参与,提高市场的规范化,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公平竞争,通过国家投资保障资产增值和分配,维护全民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第二,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方面要提高市场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也要维护市场公平,从而保障社会公平。但是对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议,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必须要更好的提高市场效率,只有效率提升了,自由竞争才有发展的可能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法要在公平规则的基础上保障经济效益的提升,特别是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是经济法价值的核心。从经济体制上来看,公平和效益的先后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定论,改革初期我国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效益的提升,经济法的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必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平,防治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如何利用经济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篇7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本会计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人力资本会计的应用也遇到很大的阻力,在应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会计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创造将不再主要依靠物质资料的投入和消耗,而主要依靠知识,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逐渐有了资本化的趋势,也表现出了资本的特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力资本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人力资本会计在实际中应用也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一、人力资本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1、从宏观方面来说,人力资本会计的应用和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企业财务理论和方法的需要。人力资本会计是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精诚合作”作为前提,确认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产权主体的地位,明确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剩余的观点。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将人力资本放在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核算,将企业的这种变化与会计体系相结合,既适应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完善了财务理论。

2、从企业内部来说,应用人力资本会计也是提高企业资本效率的客观要求。现行的企业财务系统主要以非人力资本为内容,它不仅不能满足人力资本在规划和控制方面的需要,而且缺乏一套关于人力资本效率评价的定量指标,使得难以对人力资本实施有效的指标激励,进而也难以实现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建立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将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状况,为企业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3、现行的会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以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为己任的会计,在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信息方面,却远远落后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现行的会计在现有基础上更新和发展,增加人力资本会计的内容。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都还是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基础之上,不确认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分配上只以物质资本的投入为基数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作为企业资产的来源,物质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人力资本所有者仅仅获取劳动补偿价值而远离剩余价值,其报酬只与企业本期或短期的收益相联系,造成了企业在分配机制上的不合理,从而引起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另外,财务报告作为一个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的信息系统,仅仅反映企业物质资本,而没有考虑到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这样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著名经济学家布鲁墨特曾指出:“在公司总经理致股东的信函中,通常有这样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我们的全体职工是公司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产’。但是翻过这一页信函之后,人们会问,作为公司最重要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什么没有反映在报表之中,他们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虽然提出了劳动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分配企业剩余的思想,但是没有看到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也不再适用现代企业的特征。

二、人力资本会计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的突出,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实施人力资本会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人力资本会计并没有像实际需要的一样受到广泛推广,在应用时受到多方的阻力。

1、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抵触。在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中,股东凭借其传统意义上的出资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企业的净资产由股东即物质资本所有者完全占有,没有人力资本的一席之地。而人力资本会计通过确认“人力资产”、“人力资本”使得企业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确立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认为企业利润是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创造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企业员工也应该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这就必然触及到原有股东的利益,在经济利益和控制权上受到威胁的企业原有股东必定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进行顽强抵抗。

2、传统会计核算的排斥。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需要主观估计,取得的数据缺乏可信度。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有很多方法,如历史成本法、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未来收益折现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应用人力资本会计的过程中,从计量方法的选择到会计账户的设置、再到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理论上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来选择,这与传统会计历史成本计量和可比性等原则都有所冲突,在实务中遭到了传统会计核算的排斥。

三、人力资本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人力资本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虽然受到了各方面的阻力,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更应该通过不断的尝试来完善理论,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1、建立、推广和应用人力资本会计,首先要注意的是观念的转变,要修正、扩展传统会计的资产观和权益观。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本会计时一定要转变“资本雇佣劳动”的观念,加强理论基础的宣传和学习,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根本上承认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地位。另外,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进行企业收益的分配时,也要在遵循公平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两者的协调达到共享收益的目的,避免发生冲突。

2、企业应提高积极性,从制度层面规范人力资本会计的实施。很多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为了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人力资本状况,也尝试做一些对人力资本基本情况的披露,但一段时间后都不再执行。虽然现在还没有任何法规或准则对人力资本的核算做出规定,但是也不能无视现行会计体系将人力资本排除在外的一些缺陷。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人力资本核算和披露的相关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人力资本核算的体系,并将其作为内部规范落实,将企业人力资本的信息适当地反映给内外部信息使用者,这也会为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会计理论做出贡献。

3、人力资本会计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推行人力资本会计不能操之过急。虽然发展和应用人力资本会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强制性地实施人力资本会计也是不客观和不可行的,甚至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会打击企业的积极性。因此从稳健性的角度出发,应在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会计理论的同时,逐步运用人力资本会计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本加以全面客观的反映、核算和分析,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会计模式即传统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本会计进行核算,做好过渡工作。

参考文献:

[1]姜凤平,田德新.基于现行财务制度下的人力资本会计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3.

[2]梁志勇.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5.

[3]尚利花.人力资本权益会计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8

准确认识、恰当评价具体条件下的煤炭资源,搞好资源管理,是争取煤炭资源开发开采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整体最优的关键,也是实现煤矿企业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基础。本论文以辅助开采与管理决策,提高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为目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矿井煤炭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主持承担的多个纵横向科研项目,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及煤炭资源与开发开采特点,利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技术经济结合,宏观微观结合,点面结合,定性定量结合,实际计算与计算机模拟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学科交叉综合等方法,运用采矿工程、技术经济、矿井地质、矿山测量多学科知识及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稳健数据处理、神经元网络、分形几何、层次分析、灰色系统、地质统计学等多种定量分析手段,从资源开发者、所有者,采矿权的出让方、受让方等不同角度,对矿井煤炭资源评价及管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方法、模型及政策建议,并已在平顶山、徐州、皖北等矿区多个煤矿得到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论文的主要成果有:

(1)在全面系统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论文以煤炭资源地质条件准确描述拟合、规律探索与预测为基础,以资源条件与开采指标关系模型构建为桥梁,以煤炭资源评价与管理为主体,结合技术经济分析、资源利用管理的调控政策研究,初步构建起了以煤炭资源评价预测、技术经济分析、开发开采决策连成一体为特色的煤炭资源评价与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实现了评价与管理的一体化、计算机化、实时化,实用化。论文关于煤炭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覆盖了煤矿企业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与存在问题。

(2)针对煤炭资源条件与开采指标数据多源、多相、精度不等、分布复杂、异值不可避免等特点,论文推导了有关稳健数据处理公式,开发了计算机程序,并大规模应用到资源评价与关系模型构建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论文实例研究表明,用稳健方法建立关系或预测模型,可大幅度提高精度,同时可以较好地析离出以往决策不合理部分、虚假数据或异值,具有去伪存真的效果,能避免有悖于采矿规律的模型出现,使预测值更加符合实际。

(3)论文总结归纳了煤炭资源条件单因素评价的基本内容、资源条件数据变化程度的常用估计方法,分析探讨了影响开发开采的主要煤炭资源条件因素、影响方式及其量化方法。根据平顶山矿区实际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向统计、分形几何等方法,揭示了该矿区主要井田内断层的若干统计规律,筛选出了断层对开采影响的基因素,得到了断层破坏指数的最优形式,建立了这一指数与开采指标的关系模型,提出了未采区或工作面内断层破坏程度及开采指标的预测方法及模型。实例分析表明,作者建立的工作面断层破坏程度预测模型与俄罗斯学者提出的模型相比,可提高精度一倍以上。

(4)论文收集了平顶山八个矿二千多个煤厚数据,进行了煤厚分布的正态性检验,分析讨论了煤层稳定性几种评价方法的理论与统计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现场煤层稳定性分类出现矛盾的原因,说明了用多个指标评价同一资源条件因素时应注意的问题。

(5)通过基于不同目的的煤炭资源条件综合评价研究实例,深入探讨了综合评价中关系模型构建、隶属函数与权重确定、算子选取方法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煤炭资源条件综合评价的六个特点,四个原则,五种方法,正是这些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总结、提炼,构成了矿井煤炭资源评价理论方法框架体系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中的煤炭资源条件评价方面的部分成果已在平顶山大庄矿、徐州三河尖矿、淮北岱河矿等煤矿得到实际应用。

(6)讨论总结了煤炭资源条件与开采指标关系模型构建的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分析了采前采后评价值的误差特性,归纳提出了未采区评价值确定的采前评价结果校正法与预测模型法,并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描述工作面资源条件与单产工效关系的稳健多元回归模型、灰色GM(0,h)模型、模糊综合评价——稳健回归模型、模糊综合评价——稳健趋势面模型、模糊控制预测模型、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的特点与效果。

(7)有些开采指标关系模型,如成本、售价等,要求全面考虑资源条件、开采指标随空间、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但现有研究大都是针对特定年份或特定时间而拟合的,建模中一个煤层乃至整个矿井往往采用一个评价值,由此建立的模型过于粗糙,难以满足规律分析、指标预测等方面的要求。论文以资源条件与吨煤开采成本为例,提出了兼顾资源条件、开采指标空间——时间动态特征的关系模型构建方法,以曲线描述成本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回归模型、神经元网络等模型反映资源条件与开采成本的关系,用专家评议或层次分析法、神经元网络法确定权重,以工作面作为资源条件评价单元,利用平顶山矿区十一对生产矿井最近6~8年的几百个采面、近百个年成本数据进行迭代构建了具有前述特征的关系模型,同时提出了基于基础数据增删的模型调整或重构方法,特殊情况(某些开采指标数据出现突变、逆变等)的判断及模型修正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拟合及预测精度较为理想,比较符合实际。这些工作使实时、动态评价、预测成为可能。

(8)讨论了煤炭资源经济可采性评价的意义与评价原则,研究了费用效益法、采与不采对比法进行经济可采性评价的基本方法、模型及评价实例,根据平顶山矿区实际资料,揭示了开采工效、成本、灰分、售价增减对煤层经济可采厚度的影响,工作面单产与含矸煤层经济可采厚度的关系,矿井地质条件与经济可采厚度的关系,煤量类别与经济可采厚度的关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这方面研究成果已在平顶山、皖北等矿区得到应用。

(9)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状况,讨论了与采出率有关的现行可采储量与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全矿井永久煤柱摊销、回采煤量与工作面采出率等概念及计算公式上的欠缺及改进方法,提出了储量发生增减时摊销方法、简便公式,给出了性质及适用条件,研究了合理采出率的确定、实际采出率测算等问题,提出了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的内容、目标、方法及方案对比评 价、开发效益评价模型,给出了研究实例。

(10)基于现行放顶煤开采采出量及采出率确定方法,推导出了这种工艺采出量及采出率的误差估计模型,根据兖州南屯矿实际数据,计算出了误差估计模型中相应参数(即由统计产量改算实测产量所需的参数)的相似维、实验及理论变异函数,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得到了三种采样方式、不同采样间距与上述参数估计误差、采出量相对误差的关系。该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放顶煤开采采出量及采出率的测算、标准制定等问题提供了依据及途径。

(11)采用公式推导与模拟方法,分析了有偿使用或资源资产化管理对资源浪费的抑制能力与不足,探讨了我国资源管理改革的取向,对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资源资产评估参数的获取、储量级别对评估价值的影响、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的关系、激励机制与调控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基于资源价值理论及非“三下”开采资源补偿费费率标准,推导出了“三下”开采资源补偿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储量误差的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及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2)论文讨论了煤炭资源资产价值及级差收益的概念、构成,提出了地质勘探成果价值、劣等资源的勘探费、劣等资源开采成本与售价、标准勘探费、标准投资、标准采出率、标准开采成本、标准售价、理论开采成本、理论售价等一系列概念、确定方法与模型;针对研究目的、要求、测算对象的特点,建立了煤炭资源资产价值与级差收益确定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测算模型;收集了平顶山矿区十一对生产矿井600多个工作面数十万个资源条件与开采经营数据及有关图纸资源,构建了一系列具有空间、时间动态特征的资源条件与开采指标关系模型、评价参数确定模型,开发了软件系统,对平顶山矿区十一对生产矿井进行了实际测算,得到了各矿各煤层从1990年到20__年以矿区为基准的期内煤炭资源资产价值与级差收益、剩余煤炭资源资产价值与级差收益,分析得到了标准开采成本、标准售价、劣等资源条件、平均资金利润率、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对资源价值与级差收益的影响,提出了成果应用的领域与途径,测算达到了动态实时、可靠实用。

关键词:煤炭资源评价煤炭资源管理开采指标动态预测

开采采出率资源资产价值级差收益

StudyonTheTheoryandMethodofCoalResourcesEvaluationandManagementinUndergroundMine

Atract

Inordertoconductthemakingdecisionanddesignofcoalexploitationandproductivemanagementinundergroundmines,increaseexploitationdegreeandminingbenefit,andenhancerecoverycoefficientofcoalresources,meanwhiletocoiderthecurrentsituationinchinaandthefeaturesandexploitingconditionofcoalresources,inthisthesisthetheoriesandmethodsfor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coalresourceshavebeenstudied.Thetheoriesandmethodsincludetousethecombinatioofseveralaroaches,suchastheoryanalysiswithpracticalexperience,techniquewitheconomy,macrocosmwithmicrocosm,partwithwhole,qualitativeanalysiswithquantitativeanalysis,numericalcomputationwithcomputersimulation,andinheritancewithiovation,andtoalysomeprinciplesandtechnology,suchasminingengineering,technical-economics,minegeology,minesurveying,andmathematicalanalysis,includingmathematicalstatistics,analytichierarchyproce,fuzzylogic,robustdataproceing,artificialneuralnetwork,graysystem,fractalgeometryandgeostatistics.Asaresult,thethesisputsforwardsomenewtheoriesandmethodsforthe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coalresourcesinundergroundmines,deducesandintegratestherelatedresearchachievementsathomeandabroad,andprimarilyformsanaliedsystem.Thesystemcanbeusedfortheconditionalevaluationandforecastofcoalresources,technical-economicanalysisandexploitingdecision,makingtheintegrationofevaluationandmanagement,doingnumericalcomputation,andguidingtheproductiveactivities.Themainachievementscanbeincludedasfollows:

1)Todiscuandsummarizetheprimarycontentsofsinglefactorevaluationofcoalresourcescondition,thecommonly-usingmethodofevaluatingindexchangedegree,andresearchtheindieability,principleandeffectsofrobustproceingtobeuseddata.Inaddition,onthebasisoftheconcentratedinvestigationofthestatisticforecastoffaultanditseffectonmining,thestatisticaltestaboutcoalthickneandcoalseamstabilityevaluation,andthequantitativeanalysismethodofsinglefactoranditseffectonmininghavebeenaccomplished.

2)Toanalyzethecharactersandprinciplesofsyntheticallyevaluatingcoalresourcescondition,presenttheeentialprinciple,characterofthelistingclaificationmethod,integratedindexmethod,systemscientificmethods,graphicalrepresentationandvisualization,andthetechniqueof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Andtwoevaluatingitancesaregiven.

3)Todiscutheestablishingmethodsandsteofrelatedmodelsbetweencoalresourcesconditionandminingtarget,andstudytheforecastmethodsandaroachesbasedonthevirginfieldevaluationvalues.Bymeaofsomeitances,toexpoundtheeentialityandeffectwhileusingrobustproceingtosetupthecomputingmodels.Takingthemodelresearchonthedailyoutputandworkefficiencyoftheworking faceofcoalminingasexample,alsotoanalyzethemodelestablishingmethodsandnoticeableproblems.Forestablishingrelatiohipmodelsbetweencoalresourceconditioandminingcost,thethesispresentsthemodel-establishingmethodscoideringthetemporal-atiallydynamicalcharactersofresourcesconditionandofminingtargets.

4)Todiscutheprinciples,methodsandmodelsforthedeterminationofcoalminingfeasibilityineconomy,workablethickneandreserves,andtoputforwardtherelatiobetweeneconomicallyworkablethickneandotherfactorssuchascost,price,ecificproductivity,workefficiency,andgeologicalconditioninsometypicalmines.

5)Tosetforththerecoverystatusofcoalmininginchinabymeaofindividualdataofrecoverycoefficient,alsodiscuthedeficiencyandimprovingmethodsofsuchconceptsandcalculatingformulaasworkablereservesanddesignworkablereserves,mine-widepermanentpillaramortize,extractionreserves,facerecoverycoefficientetc.Toputforwardamortizeways,simpleformulas,propertiesandalyingconditiowhencoalreserveschange.Onthebasisoferrortheory,geostatisticsandfractalgeometry,thethesiscompletestheerrorestimation,samplingandcalculationmethodsofrecoveryreservesandrecoverycoefficientwhentop-coalcavingminingmethodisperformed.Inaddition,thethesisdiscueshowtodeterminerationalrecoverycoefficientandevaluaterational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coalresources.

6)Inteivelyandsystematicallytoanalyzethecontrolabilityofresourcespropertymanagementonresourceswasting,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resourcestaxandresourcescompeatingcharge,andtodiscuthedeterminationofresourcescompeatingchargeusing“threebelow”coalmining,theobtainmentofresourcespropertyevaluatingparameters,theeffectsofreserveclaesonresourcesvalue,therelatiobetweenresourcespropertyandminingrights,theencouragingmechanismofrationalexploitingandutilizingresources,themethodsofcompeationexploitation,andtheresourcesmanagementpattern.Alsotoputforwardasetofpoliciesandproposalsorientatedtoimprovingrational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resources.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