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9: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监理规划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建立生产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生产经营档案。生产作为种子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建立生产档案,有利于保证基地制种、加工环节的溯源,保障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购买者各方的利益。有利于国家关于种子工作建立生产经营档案部署的实施,有助于推进种子生产管理法制化。其次,玉米生产档案是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承载着重要的生产活动信息和科研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立卷、保管、利用,有利于开发利用生产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和原始数据。再次,玉米生产档案建设,对玉米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有促进作用,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有利于加强基地制种、加工各个环节责任的层层落实。
2玉米生产档案分类方法
可按照玉米品种进行立卷,将每个品种基地制种、种子加工过程的记录进行整理立卷。在基地制种、加工活动结束后,整理工作记录便生成一个品种生产档案。每个品种生产档案可分为三个大类,即基地制种档案、加工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其中加工档案按照加工工作的3个时期,即调入期、加工作业期、销售之前的贮藏期进行收集整理,即收集整理调入期工作记录、加工作业期工作记录、贮藏期工作记录三部分。
3玉米种子生产档案的收集内容
3.1基地制种档案收集内容
3.1.1品种信息记录作物种类、品种名称、亲本来源、亲本纯度。3.1.2基地情况记录生产基地名称、基地地力情况、基地地点、基地面积、按地块写明父本、母本前茬作物、总体隔离情况。3.1.3制种工作记录按照播种、花期预测与调整、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等工作环节记录日期和工作方法[2]。3.1.4产地气象及病虫草害记录记录生产时的气象情况和种子生产田间病、虫、草害情况[3]。3.1.5收获记录收获种子数量(kg);种子抽检质量结果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检验记录;检验负责人等。3.1.6责任单位记录生产负责单位和技术负责人都应记录在册,以备管理和查询。
3.2加工档案收集内容
3.2.1品种调入期记录调入日期、调入数量(kg)、包装规格;调入种子质量检验结果,即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检验记录;检验责任人记录;仓储责任人。3.2.2加工作业期记录种子加工作业情况,即按照晾晒烘干、脱粒、精选、包衣、包装等步骤分别记录加工方法、责任部门、责任人、作业时间、作业地点。如有包衣要标明种衣剂名称和剂量;种子加工作业后情况,即以kg为单位记录加工种子数量、合格种子数量、不合格种子数量、损耗数量、不合格种子的处理情况、处理责任人;加工作业后种子质量检验记录及检验责任人[4]。3.2.3品种贮藏期记录需要记录贮藏地点、仓库类型、库号、堆垛方式、堆垛高度、贮藏时间,即入库时间和出库时间、种子贮藏期间温、湿度记录、4个月一次的种子质量检验结果记录、检验负责人、贮藏负责人记录等。3.2.4生产管理和品种实物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包括《制种合同》《制种方案》及检验、检疫证明和其它需要说明情况的材料等。加工完成后的玉米成品需要装袋封存入档,以便检查核对等。
4生产档案收集时间
玉米种子生产过程由基地制种期、加工期组成。种子加工期由品种调入期、种子加工作业期、种子贮藏期三个工作时期组成。生产档案可在每个时期结束时进行收集;生产管理档案则按照随时收集的原则进行收集整理。随着每个品种的全部生产工作的结束,收集而来的材料就会生成一个品种的玉米生产档案。
5生产档案保存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年修正)第三十六条中规定档案保存期限由国务院农业部、林业主管部门规定,暂未给出明确规定。建议暂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4年修正)第三十六条二款一年生品种生产档案可保存至该品种销售结束后2年执行。
6生产档案的管理
6.1库房及设施要求
生产档案的库房和设施要求与农业科研档案库房及设施要求基本相同。但品种实物可拍照留存,并在其后标明品种名称、规格、年份及储藏位置,照片与同一品种其它档案一同保存在生产档案库房中。品种实物档案则需要标记清楚生产档案卷号、编号,放置在低温干燥环境保存。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存入低温冷库。
6.2生产档案制度化管理
以制度抓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6环节。按照不同环节,分别制定管理制度,如生产档案的收集制度,详细规定出收集时间和收集内容;生产档案的保管制度,应明确库房环境要求、档案保管的四不原则(即不散、不乱、不丢、不坏);生产档案利用制度等相关制度。
6.3生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玉米生产档案最终目的是服务科研、生产。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提高生产档案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搭建数字信息化服务平台来实现。在草业研究所网站中增设作物生产档案栏目。生产档案栏目设置作物品种生产档案板块,该板块可根据权限,查阅品种的档案全文和档案目录;品种咨询板块,可对某作物品种提供在线咨询,以利成果转化;还可提取生产档案信息,设置品种制种板块,介绍不同品种的制种方法;设置品种加工板块等。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与质量化也能得到有效提高。档案的数字化一方面可以保护档案原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快速检索,提高利用反应速度。通过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设置不同查阅权限,在保障档案服务效率化的同时兼顾生产档案的保密性[4]。
6.4生产档案的利用与编研
6.4.1问题溯源的依据生产档案是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由于档案具有凭证作用,所以生产档案在制种、加工产生纠纷时,可以作为溯源的依据。6.4.2生产档案的成果转化每项科研活动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玉米生产档案也不例外。根据生产的逐项环节收集而来的档案材料,立卷入册就是一项玉米品种的标准化制种、标准化加工的技术母版。可作为育成的玉米品种配套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者单独进行成果转化。在维护科技研究保密性的基础上,生产档案的内容越健全,标准化程度就越高。
7结论
玉米生产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玉米生产管理的法制化。由于玉米生产档案是生产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具有科学性。如何将玉米生产档案更好的运用于实践,完成成果转化的华丽转身,仍需后续研究加以充实改进。玉米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是实现种子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各环节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效果均影响最终流向市场的种子质量与经济效益[5]。玉米生产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玉米基地制种、加工环节落实责任、层层把关,逐项记录有利于玉米种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为玉米种子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管理保障。
作者:杜优颖 杨国伟 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
参考文献:
[1]陆莹.浅析企业档案目标管理的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3(2):57-58.
[2]杨敏,王相琴.种子生产与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柴树桔,王冰林,张东起,等.加强种子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种子世界,2009(8):28-29.
[4]吴敬森.建立于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档案之我见[J].种子科技,2008(5):14.
“生涯辅导”和“生涯教育”在此环境中应运而生。生涯规划的时间范围非常广,可谓是终生而奋斗发展,因此,人们认为生涯规划是以人为规划的对象,在为一个理想目标不断前进探索的过程,有利于人计划安排人的终身发展。生涯规划的不断演变,使人们对生涯规划的理解不断产生新认识,将其认定为是关注人与事(职业)的单一匹配发展至人内心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成熟的历程,并且是关注青少年在单一时间点的活动直至其一生的发展历程,对日常生活中单一事件的关注直至对各种角色进行统和的所有事件的历程。由外及内、由静及动的研究过程表明,生涯规划逐渐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相互结合。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受生涯规划的影响
1.生涯规划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
青少年时期,是青年成长的初期,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产生一定的思考,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还会针对是否能够达到和怎样做等问题进行不断思考,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体现。青少年在接受教育和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社会的需求加以判断,在不断头脑风暴之后确定自己要实现的人生价值目标。生涯规划能够帮助青少年在目标被夹杂在生活的琐碎之中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能够帮助青少年不断了解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对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2.生涯规划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形成。
青少年时期,对自我的不断开发、探索就是形成生涯规划的过程。在青少年时期,其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对自我的发展提高了关注度,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对自我的研究上,从而更加关注社会,希望能够通过社会知识来实现自我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断成熟,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而生涯规划能够促进青少年自我形成,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青少年时期,其必须经历的就是青春期,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自己的形象更加注重,对自己的身份也重新定位,与此同时,也意识到了社会的变化,所面临的新挑战,这时其心理处于极度矛盾之中,困惑、凌乱的感觉五味杂陈,而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其获得自我同一性,顺利完成过渡期。
3.生涯规划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水平。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努力和付出,而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就是良好的思维能力。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维水平。生涯规划是将青少年的问题进行细化解决的过程,能够让青少年化被动为主动,从困扰中解救出来。实现生涯规划目标首先就要将目标进行系统的划分,然后再逐一击破,一一解决。但是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选择,因此,训练决策能力并不能急于一时,要指导青少年将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加以应用,逐渐养成快速做出最优决策的习惯。
4.生涯规划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动力。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在现代化教学中难以适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因教程与实际应用无法有效结合,因此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一味的为通过考试而学习,对学习不能产生兴趣。青少年在为实现理想时却会在内心当中凝聚一股力量,迫切地需要能够帮助他们拉近与理想的距离的知识和专长,会主动去解决问题。因此,正确的生涯规划能够帮助青少年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保持信心,激发斗志,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而不是为了他人、为了考试,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5.生涯规划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调节。
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或者情况会出现叛逆、做事冲动等行为,对情绪和心理很难做到自我掌控,如若情绪失控,则会失去理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生涯规划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让青少年自己建立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方式,在生涯规划中遇到一些事情能够不再犹豫,指导自己做出最优选择。
三、实施生涯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上和学校中,对于生涯规划这个西方衍生过来的教育文化,其真正所起到的作用并不被人人所熟知,所以,加大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生涯规划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意义和影响,推动生涯规划的实施。将生涯规划与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建立适合青少年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加大学校与社会各领域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良好的环境,指导其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
四、结语
内容摘要:目前,新建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依法调整: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确立劳资关系;规范保险保护制度,依法稳定劳资关系;规范集体合同制度,依法协调劳动关系。新建企业劳动合同不规范,发生纠纷难以处理;忽视社会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恶性伤亡事故造成双方严重经济损失;企业主的误解,致使集体合同制度不能得到落实。新建企业必须提高认识、规范制度、依法调整劳资关系。
所谓新建企业,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些企业的劳动关系的性质与国营国有企业不同。《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既有的职工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关系依法已经转变成为职工与具体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这种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必须依法调整规范。所谓新建企业中的劳动关系确切地说,应当叫“劳资关系”,因为其一方是资本所有者,而另一方则是劳动力使用权利的出让者。按照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制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制度以及集体合同制度。目前,调整新建企业劳资关系必须首先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确立劳资关系
劳动合同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制度的基础。所谓劳动合同,就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由此可见,调整新建企业的劳资关系必须首先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关系到劳资关系的存在与否及其合法性问题。据报道,某市高科技开发区的数百家公司的打工者,10%没有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或者根本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或者根本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不利于员工,其实更不利于公司。
首先,对于公司来说,不签订劳动合同而雇佣员工属于非法用工行为,依法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由此可见,雇佣员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签订劳动合同其用工行为才是合法的。否则,用人单位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进行赔偿。再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就很难确认雇用关系的存在。因此,一旦发生争议,对于职工而言其权益很难得到有效而充分的保护。按照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确实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促裁机构虽然也受理所发生的劳动争议,但是,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处理,而国家规定的标准往往是较低的。如工资问题,国家或地方政府只做出了最低规定,而企业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可见,员工的权益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目前,新建企业忽视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员工素质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就企业而言,在生产类型的企业中,或是存在非法用工的行为,如非法招收外地打工者或雇用童工,或是劳动强度较大严重侵害员工的休息权利,或是规避社会保险等等必须履行的义务等等,故意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在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如高科技公司,企业为了压低工资短期使用员工的技术而故意以口头约定试用期而拖延或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就员工而言,那些外地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的打工者,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急于找到工作而不敢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合理要求,或是为了再择业的方便而不愿接受劳动合同的约束而忽视签订劳动合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和资历的员工而言,或是自以为工资报酬较高无需签订劳动合同,或是由于自身处于管理阶层而忽视签订劳动合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劳动法制意识淡漠所致,而无论什么原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都潜伏着劳资关系的危机。因此,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意识,对于协调新建企业的劳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规范保险保护制度依法稳定劳资关系
所谓社会保险,就是国家强制实行的在某种法定事实出现后劳动者获得帮助和补偿以及保证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是顺利改革我国以往劳动制度所必须的一项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依法稳定劳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劳动法》第九章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劳动法》第73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由此可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对于员工而言,是在法定的事实出现以后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实际上是解除了员工为企业效力而出现经济生活困难的后顾之优,因此,对于稳定劳资夭系促使员工安心工作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规范社会保险制度,是对员工权益的保护,实际上更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国有企业处于困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承受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负担。新建企业如果不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面临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伤病员工的医疗费等等重负。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员工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等都将由社会承担,这无疑减轻了企业的压力,有利于企业轻装发展。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则可以避免在这些事实出现以后员工与企业发生纠纷,从而有利于劳资关系的稳定。
然而,据调查,目前新建企业往往忽视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其原因大体有三个方面:第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极力避免缴纳法定的社会保险金,认为这是企业一个负担;第二,某些企业对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制度不甚了解从而忽略了缴纳社会保险金;第三,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甚完善,保险基金转移手续复杂而宁愿购买商业保险也不愿缴纳社会保险金。因此,新建企业及其员工都应当自觉地树立社会保险意识,主动学习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国家也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的法律制度,从而稳定新建企业的劳资关系。劳动保护问题也必须引起新建企业的高度重视。据调大而恶性的员工伤亡事故大多发生在新建企业。深圳市在一年之中,员工肢体工伤残事故多达万余宗,其中大多发生在新建企业。这类重大而恶性的员工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主无视国家的劳动保护法律制度。生产设备落后、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不足、强令指挥冒险作业,所有这些都必将导致员工伤亡事故。劳动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劳动法》第53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三建工程”必须做到“三同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企业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劳动者对企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劳动安全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基本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新建企业的高度重视。
三、规范集体合同制度依法协调劳资关系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工会运动的200年的历史,证明了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有效手段。《劳动法》第三章最后三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了规范集体合同制度劳动部还专门制定了《集体合同规定》,这两个法律文件完整地体现了我们国家的集体合同制度。所谓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和福利等事项经过集体协商依法签订的书面协议。由此可见,集体合同确定了企业的劳动基准。签订集体合同对于协调劳资双方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和劳动部门的共同促进下,全国有30多万家企业依法签订了集体合同。应当说,集体合同制度对于新建企业协调劳资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就全国的情况而言,恰恰是在这类企业集体合同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据调查,新建企业之所以忽视集体合同制度,其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某些新建企业由于规模小员工人数少,认为没有签订集体合同的必要;第二,某些新建企业主对签订集体合同心存疑虑,认为集体谈判就是员工与企业闹对立;第三,大多数新建企业没有组建工会,认为没有工会就可以不签订集体合同。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其实现稳步且可持续的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要求相应的计量检定机构要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以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落实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以从根本上把好产品质量关,为企业赢得销售市场并规范当前我国企业市场竞争行为。但是,从目前我国计量部门开展工作的实际状况看,尚未与时俱进的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计量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就需要以完善制度体系的构建为基础,按部就班的落实相应的管理要求,以合理且准确的实现对商品质量的检测,进而将最为接近事实的结果呈现出来,而在此过程中,一旦出现测量的不确定性问题,就要求要结合实际计量检定工作之需,合理的定位计量方法。因此,在构建相应管理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以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落实法制计量,通过对计量单位、计量方法以及计量设备等严格规范来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提高计量结果的真实性,保护人们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其次,以明确的责任制来实现权责的明确划分。新时期下,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一便是落实责任制,以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确保相应岗位工作人员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再次,实现严密审查制度的建立。为了确保计量检定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就需要以严格的审查制度来规范鉴定书的签订,要以多人在岗且多人签字的方式来签订检定证书,并要对原始记录进行保存,在进行评定时,同样需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实现规范化的操作。在实际落实管理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将其与经济责任相结合,以激发相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化落实。
2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
在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为了确保能够实现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序落实,提高相应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就需要全面提高相应计量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具体来讲,需要从计量人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方面着手:首先,在技能水平上。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计量检定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满足实际标准的要求,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就要求相关的计量检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因此,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更新其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其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在职业道德素养上,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发面的培训,使其能够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认真履行法律的要求,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约束自身的行为,进而以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来落实自身的职责。此外,要以带证上岗的方式来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并以定期抽查考核的方式来确保员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3建立检测设备管理维护规章制度
对于计量检定机构来讲,其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设备的支撑,因此,在落实规范化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制度的构建来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对设备的有效维护,确保设备能够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效支撑。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要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以确保相应的检测结果能够接近真正状况。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要以现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基础,严格把关计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并要实现对相应档案的完善归档与保存,并落实相应的管理职责;同时,在实际应用设备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应的标准化规定对设备进行连接,确保相应的计量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4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之所以将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行单独阐述,是基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了避免因行业存在等现象而影响到计量检定结果的精准性,进而侵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使其与经济效益挂钩、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激励计量检定机构能够以规范化管理的落实来提高计量检定结果的精准性,提高相应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能够始终围绕党的八荣八耻而踏实且认真的履行自身的职责。
5结束语
关键词:区位性;庭院空间;传统空间
Abstract:BydesigningandcarryingouttheplanoftheHuaiHuaCitysocialwelfareinstitutebuilding,thegloriousyard,containingtheHuaiHuaCitycivilserviceintegralmovingproject,discuss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welfarecharacterbuildings,havecertaineffectondrawinglessonstothesamekindarchitecturaldesign.
Keywords:areaplacenature:courtyardspace:traditionspace
2006年3月,笔者代表湖南建设集团建筑规划设计院参加怀化市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含怀化市民政局整体搬迁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竞标,该项目位于怀化市河西开发区,神龙路与沿河路之间,占地总面积约140亩,总建筑面积近50000m2。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范围为民政局机关办公区及社会福利院,二期建设范围为老年公寓;该项目是怀化市2006年的重点建设项目。
1概念立意:“爱心”——“纽带”
1.1背景分析
2006年全国老龄办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达到1.4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200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1%。
同时,目前世界上生活着5亿残疾人;在我国有5千万残疾人。由于遗传、事故、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我国残疾人口以每年70~80万的速度增长,就是说,每天都要增加2000多名残疾人,每40秒钟左右就增加1名残疾人。福利院性质建筑的建设正在成为国际和国内的共同课题。
1.2“爱心”——“纽带”
政府、企业、个人、志愿者四级主体以“爱心”为“纽带”,紧密联系团结在一起,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形成真正和谐社会,使老有所养,幼有所爱,共同发展。
1.3爱心广场及庭园设计
考虑到将来有可能举办大型公益活动,整体规划中,把老年公寓区和福利院区的集中绿化在构图上进行融合设计,以便极大限度地容纳人流。福利院入口广场同时形成为爱心广场,主体雕塑“爱心纽带”位于中间,突出表达福利院的公益慈善性质。
设计师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意见一致,最终确定以“爱心纽带”为规划概念起点,以抽象的纽带形式,打破城市道路对用地的局限,贯穿整个用地,形成强烈的统一感,寓意整个社会以爱心为纽带,突破原有的局限,紧密联系致力中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的发展。
2规划设计
该场地由城市道路分割为三块地,本次规划设计作为整体统一考虑,依功能要求分区布置。拟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范围为民政局机关办公区及社会福利院,二期建设范围为老年公寓。根据地形条件,本方案在总体结构上考虑划分为三级结构模式。
第一级——整个用地范围,强调全局考虑,整体协调;
第二级——三个地块内的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强调承上启下,向上服从整体,向下考虑细部节点的深入;
第三级——建筑单体间的协调与组织。强调对细部空间雕琢,追求创造宜人的具有亲和力的细部空间与居留环境。
2.1整体布局:系统化与组织化
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慈善文化广泛传播,企业的社会责任普遍增强以及公民普遍认同并参与福利慈善事业,基本形成慈善事业高尚的社会氛围并促成福利性质建筑的蓬勃发展。在设计上,整体布局将“爱心符号”作为强化概念,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空间,在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各个方面均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设计以半围合为主,结合广场、庭院绿地及办公楼、宅间空间,使之浑然一体,建筑严格按概念性自然栋划分,有组织地将它进行限定。对整个空间进行引导与总结。
2.2建筑布局:区位性、标志性、统一性
通过对地段的详细分析,充分考虑现状与先天条件,结合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南面地块安排一栋办公楼和附属四栋住宅,构成民政局办公区;北面东部地块包括儿童福利院、老年福利院、光荣院和三院办公楼,以入口爱心主题广场、中心景观广场及多个庭院进行围合划分,构成安静、祥和、便于管理、相对开放又半封闭的福利院区;北面西部地块以老年公寓为主,构成具有政府引导的开发性质老年社区。
福利院区的设计在总平面布局上,重点表达与办公区、老年社区的衔接与协调,包括主要轴线的处理和爱心纽带的引用。在布局上根据各单体建筑特点,儿童福利院的位置应该在老年福利院和老年公寓之间,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修养情绪,更好地达到疗养效果,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每个角落。福利院部分单体建筑全部采用封闭外廊,有利于中央空调的安装使用;外廊每隔一段设置节点空间——交谈区,方便交流。庭院的组合也是本次设计的重点,通过纽带式的布局自然形成庭院序列空间,满足疗养条件的日照前提下,布置庭园景观,达到步移景异效果。
三个地块通过道路划分相对独立,又通过景观轴线及抽象的“爱心符号”互相联系;建筑造型各有特点,又通过外墙材料、色彩以及屋顶形式强调空间统一性。
2.3绿化及环境设计:系统性和层次感
设计综合各种因素,采用景观节点景观组团景观片景观区的方式将各中心绿地,建筑间绿地以及城市预留绿地进行系统化考虑,使之成为一个既具有明显层次又相互联系紧密的系统绿化环境,各种几何形绿化与其自然游园式宅间绿化相互映衬,显得丰富多彩,通过步行、游憩、入口广场系统的分隔与串联,步移景异、曲径通幽,“景”则串联各种空间,“挡”则创造幽静的情趣空间。绿化布置以集中、开放型绿地为主,带状、组团状结合,以最贴近建筑的方式布置,提高绿地的观赏与使用效果,辅以雕塑、花坛、台阶、庭院灯具、彩色铺地、浅水游鱼、健身步道、游戏设施、康体器械,形成四季有花,丰富而生动的室外活动,结合局部架空底层的建筑以及连廊,又提供了足够的雨天活动场所,使得环境成为生活艺术化的最好体现。
2.4道路交通:科学安全和闲逸,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和理念
努力营造流畅、方便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用地特色,同时保证人的步行活动不受、少受干扰,使人车最大限度的分流,同时满足消防必须。基地用地与周边除接入点外,有绿化带隔离,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使之与城市干道不存在太多人车交汇,安全度大大加强。
2.4.1动态交通:结合用地特点,三块基地内分别设有两个出入口。民政局办公区前有大的停车广场,后有环道,便捷安全并创造丰富的景观环境。
福利院区主入口小型爱心广场,对外可供出租车临时停靠,对内缓冲车流,并适当起到舒缓人流的作用。区内道路满足救护车直通各栋建筑入口。
老年社区通过入口广场分流和环行车道的设置,既满足人车分流,又满足救护车直通各栋建筑入口。
2.4.2静态交通:相对于动态交通而言,静态交通可分为室外及地下两部分,室外利用车行道路边缘地带布置适量停车位,方便各区建筑使用,而另一方面利用办公区较大面积的人防工程,采用平战结合方式停放小汽车,而一些不甚好用的边角余地则可以考虑非机动车或摩托车停放。
2.5空间塑造——宜人的尺度与传统空间理论的发展
传统院落及围合作为改变单纯的行列式布局的一种模式,却不可避免的带来封闭,而适当地围合符合尺度的院落则成为一种营造多变空间的有效手段。我们利用爱心符号强化的各种庭院空间是一种半围合半封闭的空间,既有开放性又具有私密性,这种形态本身就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平屋顶的儿童福利院放在主入口,在空间形态上活跃了入口氛围,并与老年区的坡屋顶构成变化的空间。
2.6适应动态的时代变化与入住者需求
时代变化与入住者需求作为动态的两个层面,对设计分别提出要求,设计一方面应通过建设标准的差异形成多样化的供方市场,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要求,另一方面应通过灵活多样,功能合理的户型设计,尽可能满足空间的适应性,满足入住者不同要求而具有灵活多样的可能。
合同的管理属于动态管理。而在进行合同管理时,需要讲求技巧,注重方式与方法[1]。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合同规范化的管理需要在了解其基础的情况下,从实践中归纳与探索,在归纳与总结当中找寻到新的问题与新的方法,从而有效的降低建筑企业在市场当中的风险,做好市场秩序的维护,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实现高层建筑规范化的合同管理。
二、施工管理规范化——成本的有效控制
1、在技术管理的创新方面:科学规划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工,增强自身的技术优势,减少施工中多余程序,以减短工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2、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对一些设备老化的机械进行淘汰处理并适当添加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施工中要严加保护爱护施工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3、材料的管理方面: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70%,是工程的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材料采购上,应找长期合作单位大批量采购已降低成本。还要建立信息化系统,这样不仅能够将使用的资金成本降至最低,还能够确保企业不会因为积压而造成风险,进而实现了规范化的成本管理。
三、施工管理规范化——安全的有效监督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越来越规范,特别是政府把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是没能够做好规范化管理,导致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到位,造成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项目安全工作中的前提条件,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管理对象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农民工。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他们的被动防护以及自我的保护意识作为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应该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
并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的安全。特别是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的时候,考虑到施工危险性大,因此更要加强和重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
安全管理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更要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的防护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够做好规范化的安全施工管理[2]。
四、施工管理规范化——现场的合理控制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现场管理措施,如:1、施工现场的布置要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2,施工人员需要佩戴好有效的胸卡和安全帽才能够从专用的通道进入施工现场。在高空作业时,需要施工人员佩戴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3,施工现场严禁着装不整;4,施工现场按要求做好五牌一图,树立标语、标志警示牌等;5,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调配,如果需要加班,需要听从上级的安排,做好提前通知;6,不管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层,都严禁在施工场所的大声喧哗以及追逐嬉闹,尤其是在高层施工中,因为危险性较高,需要尤为注意;7,严禁在施工场所吸烟,若施工现场需要明火作业时,要通过上级动火审批,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区必须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等等。
五、施工管理规范化——施工规程的有效控制
(一)施工操作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做好事前的预防控制
在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将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材料的质量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标准和安全的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程序的检测、手段、方法等等环节上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必须做到每道工序都执行“三检”制,才能签字验收[3]。管理人员随时对施工现场巡查、平行检查、跟班旁站,不定时的抽查,彻底消除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弊端。
(二)施工过程中需要动态控制,做好事中检查
在现场的管理当中,需要做到“五勤”:眼勤,对于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详细的了解,多多查看现场的施工设计图纸,抓住重点部位;手勤,详细的记录发现的施工问题以及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腿勤,有事没事多倒施工现场转转,了解现场情况;口勤,对施工常出现的质量隐患问题多加提点,互相交流工作经验;脑勤,多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上要做到严、准、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考虑到高层建筑工程的规模,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工程的技术与特点来进行项目的管理。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多进行现场的巡视,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检测的数据分析来判断工程的质量。
(三)落实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管理者配合好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再把变更的设计图下发给施工单位,做好监督管理。
(四)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若在事后验收时发现质量的问题,应根据质量问题的大小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方案审批通过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整改。现场管理员与施工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因为工程质量影响工程进度而造成经济损失。
(五)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施工单位要重视贯标内审,并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对内审后出现的问题,应持续改进。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特别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是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贵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文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综合价值十分显著。本文侧重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来加以探析:
一、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实施产业化的理论探索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能自身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实现其产业化模式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贵州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一个悠久的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滋养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渗透和作用与贵州各地域人们的风俗和行为习惯,客观上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民族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以及相应的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客观实在性、组织系统性、历史继承性、要素层次性、发展动态性等特征。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将“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2]。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一过程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类似。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生产力,并通过物化过程,具有了文化的物质化特征,从而对生产力产生重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了民族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科学技术、生产与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等方面,所涉及的基本环节主要是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民族文化资源化的产业化过程贯穿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具备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客观上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部分,是生产贵州民族文化产品、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的一种生产能力,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方式。比如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一系列的苗族蜡染、扎染、刺绣等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产品一直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备受客户青睐。随着当今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完善,贵州民族地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相互融合,对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不断开发与利用,将不断促进贵州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将使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化生产成为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力量。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践探索
(一)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中,作用日益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作为文化生产力,突出了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文化生产力包含了知识经济,并给经济系统注入了文化因素,只是对当前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内涵予以扩充和不断深化。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既有科学、技术和智力因素,也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观念、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民族习俗爱好等人文因素,是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与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是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复兴的不竭动力,在发展繁荣贵州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生产力的价值。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网络传媒环境下的现代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客观上也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以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千百年来举行的节日庆典、宗教、文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都是富有特色的世界稀缺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富有绮丽多彩的魅力。近年来,贵州不少文化企业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圈,如借助民族故事、传说来进行卡通动画、电影电视等的设计和播放等,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文化企业正在贵州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不断扶持与自身不断努力下,逐渐有效地探索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最佳捷径,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以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为基础,有重点地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研究贵州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开发和推介模式与传播策略,充分地发挥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重要作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产业化的经济运行,直接影响贵州经济发展的效益。因为文化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成果。在产业化条件下转换为经济资本,具有与经济资本相同的功能。以如2013年上半年,贵州贵阳金黔在线网站推出了《贵州民族民间传说系列动画集》,就是充分汲取贵州民族民间传说优质内涵,组织专业人士认真展开对文化资源的转换工作。该团队通过挖掘贵州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独辟曲径地从动画形象、音像效果以及动态音乐表现形式来凸显贵州民族文化主题,将贵州民族性与地域性巧妙地融合起来,在角色对白、美术造型、动画配乐和音乐风格等诸多方面赋子动画作品鲜明的贵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质。通过艺术设计,运用现代文化创意和表现手法,将其重新交错融合后脱颖而出,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包含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间系列传说动画片,这些人物形象饱满,画质优美的动画片,令人喜闻乐见,通过网络传播,让人们来解读远古贵州和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网络好评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因此,对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地开发、整合、创新并形成经济资本,是一个漫长与曲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与实践过程。通过民族文化资本所获得的利润是与持有者说掌握得客观形态资本是成为正比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21世纪的竞争将不单纯是军事与经济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化为文化竞争。因此,充分利用文化资本来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运用文化资源必须是思想文化与资本的融合,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理论;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于利用地下空间去主动弥补、协同地面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思路,探索了地下空间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中的角色、作用与策略,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实现其“地面保护、地下发展”,不仅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为城市节地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1、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意义及作用
总体上看,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城市土地的综利用价值,并很好的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是今后城市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1)开发地下空间,不仅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还提高了土地价值。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土地紧张和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影响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增加了城市安全平稳发展的不稳定性,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和牵制。另外,开发地下空间,不仅充分扩展了城市空间资源,增加了城市的空间容量能力,通过修建地下交通系统如地铁和把商业文娱项目转入地下如地下商城等,而且还可以使地上方面增加绿化面积和能力,促使生态环境的维护向前更走快了一步。
2)提高城市对灾害的应急能力。当灾害到来时,地上城市部分的功能陷于瘫痪和紊乱,但地下空间可以继续部分城市功能,比如,地下综合管廊便于管线的安装维护,遇有灾害时可以有效避免管线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总体管道网的防灾几率和能力。这些对于地上的救灾行动是很有用处的。还有,与地上部分相比,地下空间具有较强的抗爆、抗震等防灾抗灾能力与特点,将基础设施转入地下,因为暴露的机会大大减少,所以城市对灾害的应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优化城市交通,带动经济发展。发展地下空间,使得地下交通系统与地上部分可以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城市整体交通的运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实现了城市交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尤其能够避免沙尘暴、大雪和暴雨等恶劣夭气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随着地下商业街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必将成为很有潜力的经济开发模式。
4)展示城市魅力,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空间是一个由地上和地下空间共同构成并一起运转的有机的空间组合体,地下空间达到一定规模时,可形成相对独立、较为完善的功能体系,包括大型的商业、娱乐、文化设施等,成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方面,适度开发地下空间,可以为城市空间环境的处理提供更多更大的自由度,对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成和保护有着积极影响。
5)历史文化古城得到保护,并促进其更新改造。城市历史地段由于记过漫长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形式,导致了开发强度偏低和旧城需要保护等诸多影响现代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所以地上城市部分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翻新扩建,迫切需要开发地下空间来帮助分担这些需要,从而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这一系列问题。
2、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方法
以城市形态为发展方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必须和城市相对应和协调。这种协调和对应首先表现在区位上,地下空间的开发通常选择城市密集的地方。然后城市交通轨道的发展带动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以点线面为主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各种形式的链接构成城市整体。以城市轨道的交通网络为骨架。地铁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覆盖面最大,规模最大的工程,其按照城市人流方向形成网络。从某种程度上说,地铁反映了城市结构。以地铁为骨架的城市地下空间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效益。以大型地下空间为发展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地铁经过的地方一种是地铁不经过的地区。在地下空间规划的时候,对于那些地铁经过的地区,要充分考虑到地铁的重要性,可以在其四周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商业写字楼等,形成商业娱乐、文化一条龙。对于那些没有地铁经过的地方,可以以地下商业街或是大型的广场作为结点,利用地下商业街将其链接成一个整体。地下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的项目,需要逐渐的形成,并随着城市的变化和发展而调整。
3、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3.1、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资源评价利用现代化地质勘测与数字化可视技术,对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性、生态敏感性要素、既有文物及其他埋藏物、既有古建筑基础、城市规划管制四线范围等关键要素进行勘明,准确测定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限定范围、深度,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及可建设区。
3.2、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预测根据宏观、中观及微观区位分析、发展现状条件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发展诉求与增长方向,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综合分析确定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功能、需求规模、需求建设模式与需求建设分期。
3.3、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专项系统设施的规划发展模式
根据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需求预测的分析结论,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主导发展需求功能,并结合建设可行性合理确定保护性建设发展模式。包括:
①历史文化街区地下交通设施保护性规划发展模式。将动态交通及静态交通部分导入地下、控制地面交通环境,是协调地面交通容量扩展与环境风貌保护的有效途径。②历史文化街区地下市政公用设施保护性规划发展模式。实现市政管线共沟化及部分市政场站、环卫设施地下化发展,是实现历史文化风貌区基础设施翻新与扩容、提升基础设施管线的可维护性、减少路面开挖及增强基础设施安全性的有效途径。③历史文化街区地下文物储藏设施保护性规划发展模式。文物储藏空间的新建、翻建、空间拓展等需求,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实现,有利于文物保护。④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配套设施保护性规划发展模式。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所需要的相关配套设施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包括管理设备、库房、小型活动教室及展览室、纪念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其他不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构筑物与设备等功能。⑤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防灾设施保护性规划发展模式。
3.4、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技术
①对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进行先期数字计算模拟,如测定可开发的地下空间范围、分析不同的开发形式和开发深度对地上建筑的影响;模拟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耦合关系和人流组织等。并对核心保护区及保护协调区提出不同的地下空间开发管制导则与保护技术措施;如保护距离控制、扰动与振动控制、加固保护措施等。②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地上空间的资源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用地提出不同的地下空间利用技术。③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提出不同的开发技术。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时,开挖的深度应足够深,保证相应的地上建筑的持力层不被破坏。
结束语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承担城市多种功能的重要场所,地下空间在城市中的开发利用规模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张琳,束昱,路姗.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0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