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9: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后进生教育工作经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好的形象。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各种教研书籍。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三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等教学及其中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我所指定的"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还非常快。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休、课间活动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比学期初有了进步。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虽然本人在工作中努力,勤奋,但由于工作经验欠缺,在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方法上还不够灵活,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也做得还不够好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范文二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5、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代表小学部参加今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后进生看到希望的曙光》。
六二班是我新接的一个班级,班级中邱乐健是个典型的后进生,开学初我刚接触到该生,我就发现他思想素质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好动,贪玩,爱起哄,常捣乱,捉弄其他同学,常常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争吵事件不断,开学初许多同学多次投诉他。上课时,从不认真听课,上课总爱找旁边的同学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平时又不认真完成作业,科任老师也常常因为这个问题感到头痛,据的任课教师反映,邱乐健同学还经常在课堂中与老师顶嘴,不服从老师的管理,老师多次反映给他的家长听,家长对于他也毫无所策,常常用一句嘴简单的话回应老师“这个小孩我不要了,你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所以,由于家长的认识不深,不主动配合,给老师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增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度。在我的努力教育下,现在的邱乐健同学不仅没有出现以前的不良行为,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对于像邱乐健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去教育他们呢?我们尽量要做到“五多五少”,具体是:多亲近,少冷面;多鼓励,少指责;多注意,少冷落;多信任,少嫌弃;多尊重,少急躁。
一、多亲近,少冷面。
消除学生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教师的情绪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作为现代的老师,只有废除“师道尊严”,不摆架子,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求进的欲望。对于胆小的学生更要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在课间和活动时有意识地多和他们游戏、交谈,激发他们沉睡的活力。这样他们的压抑感就会消除,就会和你亲近,上课就会变得轻松主动,就会倾听你的传授,就会对你所教学科产生兴趣。
2、多鼓励,少指责。
平时表扬学生,我们常常用甲学生之长去比乙学生之短,即所谓横向比较。对于后进生,则宜采用纵向比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
差生也有表现好的时候,关键是在于平时捕捉。其中有一次在课堂中我意外地发现邱乐健同学正一笔一划地完成抄写练习,我轻轻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后,他的练习虽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
抓住时机进行表扬,会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你真聪明,讲对了!”“你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老师为你高兴。”“这个问题你还能讲得更好,先坐下再想想。”“有独到见解,如果思考再周全些,就更好了。”在课堂上,老师适当运用启发的话语,再加上热情的态度,就能让受到表扬的学生获取信心,有欠缺的也看到了希望和目标。“我知道你也懂了,大胆地站起来说说!”这时,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充满鼓励的话,就能让无力举手的学生站起来,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3、多注意,少冷落。
转变后进生,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尊重其爱好,因势利导。好的学生有优点,差生也有他的优点,他们更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老师的认可。因而我们老师平时课间时多注意这部分学生的表现,多与他们聊天,常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让他们得到温暖的关怀。(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我们老师在接近差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爱好,例如部分差生喜欢下棋,此时我们老师可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下下棋,这样这些差生会慢慢的在学生找到快乐,得到关爱,让他们更喜欢校园生活,更喜欢集体生活,学习、品行也会逐渐变好。
4、多信任,少嫌弃。
对学习差的学生尽量发现他其他方面的特长、才能,并给他有发展特长、显露才能的机会。以此促进其学习的进步。班主任要信任差生,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为我们班主任的好帮手,如:让部分差生担任班干部,把一些班级的事情让给差生做,我班的阮书剑 同学是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开学初,我就让他任语文小组长,当上语文组长的阮书建学习比以往更认真,学习兴趣较浓,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5、多尊重,少急躁。
由于差生一直以来成绩差,在同学的心目中地位较低,平时的表现欲望较低,所以,这些学生往往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不爱与人交流,自卑。而我们老师更应该主动尊重亲近这些学生,而不应该常对他们发火,埋怨他们的学习成绩差。
班里的后进生尤其需要得到老师的信任、关心、肯定和鼓励,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在老师的期待、帮助下,消除灰色心理的阴影,与其他同学一样充满自信,闪出他们特有的光彩,体验到成功。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后进生的心田,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尊重后进生,用“爱心”融化他们的“冰心”
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育家夏尊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很多后进生学习差,思想压力大,他们有自卑感,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和他们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和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了解后进生,对症下药,因人而异
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常会见到这种“顽皮型”学生:他们学习不用心,成绩差,但其他方面却显得精力旺盛,常常惹是生非,爱出风头,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学生往往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喜欢标榜自己,但性格倔强,容易感情用事。
因此,对此类学生不能采取高压手段,以免出现硬碰硬的僵局而产生不良后果,而应该对他们采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他们的特点让他们担任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班干部,如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有了这顶“帽子”扣在头上,他们的责任感加强了,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使他们觉得老师在重视自己,同学在关注自己。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尽自己所能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做出成绩,从而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同。
三、做好心理准备,用耐心、恒心对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
关键词:感化 转化 优化 后进生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其后进生的特点也有较大的不同。职业中学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职中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要遵循 “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舍得“感情投资”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趋向和态度时,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无法专心学习,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由于他们是“双差”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班级日常规范产生矛盾,导致过分的自尊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而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我曾有一个高二班的学生伍佳威,他高一时是全校有名的差生,曾与门卫动过武,并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刚接到班时就想办法去接近他,发现他较喜欢踢球,就多次去足球场上陪他踢球,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小伍说,他打门卫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出名和发泄一些不满,“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足球踢得那么棒,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球王’呢?同样可以出名,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打架出名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踢一场球,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哥们’。好吗?”
我们这一番交谈,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的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变得主动接近我。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进生中的巨大魅力。
二、转化——点燃学生头脑希望的火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茁壮成长。
“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有了我们前一步的“感化”工作,这些后进生都已成为我们班主任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班主任就可以制定相应班规制度来约束这些有进步的后进生,才能使其脱掉“后进”的帽子,向“好学生”迈进。
所以说,转化后进生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应与全体科任教师形成共识,对差生应该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其次,班主任在关爱多一点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说,后进生主要是遇事不够理智,感情容易冲动,在失掉约束时容易行为失当而造成恶果。因此要教育后进生认识约束的重要性,学会约束自己,遇事要冷静,行为要讲分寸,要求他们做一个遵守纪律的人。再次,要进行制度约束,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上要加强考勤制度,杜绝后进生违反校规的机会。要求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后进生,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争取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大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时,不但要看到他原来的“后”,更重要是看到他现在的“进”,培养起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地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差生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不断进步。
如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罗伟刚的后进生,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我动之以情,消除其戒备心理,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晓之以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我主要创设情境,锻炼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的向罗伟刚的家长反映罗伟刚近期的进步表现,争取得到家长的同步的鼓励和表扬,让罗伟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罗伟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选举罗伟刚同学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罗伟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此罗伟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 “优秀团员”。
当罗伟刚有稍有违纪的时候,我也决不姑息,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罗伟刚同学已对我产生了真切的好感和信赖,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优化——适时固本调节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牢记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来说是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也就是对后进生进行“优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后进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转化”,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这样的转化是得不到持久的,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的进步,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有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发展就得优化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对后进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管理;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99-01
“后进生”一词,对于我们边远西部落后地区的学校来说,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小学都不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在校园生活中他们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断的“较劲”,很多老师因为他们而感到自己不适合站在讲台上,对他们束手无策,甚者鄙视、虐待他们。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做的。只要我们善于去摸索、探讨和交流,就会找出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我认为有后进生和我们“较劲”,才使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不断的进步。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当过数年的班主任,笔者所遇到的后进生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个性不尽相同,笔者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每一个后进生的教育,反而促使笔者花费精力去研究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们有较大的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对不同的学校,其后进生的特点也有较大的不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偏小,没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在信息时代下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思想政治教师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师感到最棘手的。
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师工作经验,使笔者真切体会到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要遵循“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要尊重和关爱后进生,消除他们各种不良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通常是引发其他不良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只有用尊重、关心、爱护的态度去教育引导他们,又在心中树立“后进生不差”、“后进生可转化”的坚定教育观,帮助他们克服各种不良心理。
二、要深人了解,找出每个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每个后进生形成的背景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对于“顽皮型”的后进生,大多是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别的方面却精力旺盛,机灵、敏捷、好奇,并有贪玩、爱出风头的特点,教育这类学生的关键在于疏导,用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对于“智碍型”的学生,大多是由于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对他们要重点开发智力。以启智为主,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抓住闪光点去表扬
后进生并非天生下来就落后,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长处和闪光点,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成功点”,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也及时地予以表扬,加倍爱护和扶植,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实践证明,真诚的表扬和激励,对后进生是一股巨大的动力,能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从而得到尊重、信任与支持的喜悦,又再迸发出改过向上,奋发努力的决心。
四、要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要求,齐抓共管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思想政治教师一个人的事,只有思想政治教师一人之力是不够的,必须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构成转化教育后进生的良好环境,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思想政治教师应担任联系的职责,联系各方面的力量,为后进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具体做法如在班级里教育全体同学,特别是班干部,要尊重、关心、帮助后进生,并为后进生树立良好形象,使他们有集体的归属感;要和其他科任教师多联系,交换后进生情况,提出一致的要求;另外,还应与家庭、校内外教育机构,派出所等联系,形成立体教育网络,使后进生时时能得到合适的疏导,处处都感到关心和温暖,得到帮助。
五、要注意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反复性和长期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感化转化优化后进生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其后进生的特点也有较大的不同。职业中学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职中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要遵循“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舍得“感情投资”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趋向和态度时,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无法专心学习,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由于他们是“双差”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班级日常规范产生矛盾,导致过分的自尊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而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我曾有一个高二班的学生伍佳威,他高一时是全校有名的差生,曾与门卫动过武,并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刚接到班时就想办法去接近他,发现他较喜欢踢球,就多次去足球场上陪他踢球,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小伍说,他打门卫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出名和发泄一些不满,“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足球踢得那么棒,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球王’呢?同样可以出名,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打架出名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踢一场球,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哥们’。好吗?”
我们这一番交谈,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的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变得主动接近我。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进生中的巨大魅力。
二、转化——点燃学生头脑希望的火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茁壮成长。
“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有了我们前一步的“感化”工作,这些后进生都已成为我们班主任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班主任就可以制定相应班规制度来约束这些有进步的后进生,才能使其脱掉“后进”的帽子,向“好学生”迈进。
所以说,转化后进生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应与全体科任教师形成共识,对差生应该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其次,班主任在关爱多一点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说,后进生主要是遇事不够理智,感情容易冲动,在失掉约束时容易行为失当而造成恶果。因此要教育后进生认识约束的重要性,学会约束自己,遇事要冷静,行为要讲分寸,要求他们做一个遵守纪律的人。再次,要进行制度约束,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上要加强考勤制度,杜绝后进生违反校规的机会。要求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后进生,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争取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大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时,不但要看到他原来的“后”,更重要是看到他现在的“进”,培养起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地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差生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不断进步。
如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罗伟刚的后进生,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我动之以情,消除其戒备心理,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晓之以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我主要创设情境,锻炼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的向罗伟刚的家长反映罗伟刚近期的进步表现,争取得到家长的同步的鼓励和表扬,让罗伟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罗伟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选举罗伟刚同学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罗伟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此罗伟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团员”。
当罗伟刚有稍有违纪的时候,我也决不姑息,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罗伟刚同学已对我产生了真切的好感和信赖,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优化——适时固本调节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牢记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来说是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也就是对后进生进行“优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后进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转化”,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这样的转化是得不到持久的,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的进步,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有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发展就得优化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对后进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
关键词:后进生;师生关系;尊重;信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20-02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后进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把心态摆正,虽然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身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要以身作则,树立学生的表率,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立足讲台,呕心沥血。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性格、意志、兴趣等各方面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很快融入集中之中,能遵守班规、校规,在学习上愿学、乐学。根据我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尊重后进生,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
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可以使学生有尊严感,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一般说来,班主任比较容易喜欢优秀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孔夫子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但落后生更希望得到班主任尊重。然而落后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又常使班主任心焦头疼,让班主任很难尊重、信任他们,稍不留神就可能说出伤害落后生的话来。班主任必须理智地对待落后生的缺点错误,要善于克制和宽容。尊重、关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有些学生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后进生往往比别人有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敏感别人对他们的尊重程度,老师要紧紧抓住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触伤他们的自尊心。要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诫,设身处地为后进生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环境、内心的期望、落后的滋味;想想他们毕竟是求知的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这样,我们教师就要控制情绪,不随便对后进生"开炮",要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老师感兴趣,使他们"爱学"。
2.理解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赞可夫说:"就教育的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的关系如何。"一个取得了学生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感觉到言词之间的关心、爱护之意,因而能心悦诚服。如果师生感情相悖,关系对立,那么同样的教育影响,学生给予的反应往往是不理踩,不服气,不配合。所以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之大忌。后进生由于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迟到,有的思想开小差……。老师可不要轻易指责,泼冷水,而要多和后进生接触、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从温暖中来找原因,从关心中呵护他们成长。后进生由于基础薄弱,听不懂,作业完不成,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等多种模式,细心分析学生每一个疑点。对后进生的作业,应采用面批,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纠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喜悦心情。对经常迟到的后进生,要弄清事由,是路程远,还是家里太忙……,教师要与家长多渠道、多途径的联系。联系时要避免全部说学生实情,应以肯定成绩和进步为主,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给学生、家长以希望和信心,这样才能达到联系的目的,家长才乐于同老师接触,才能拿出最大的耐心与老师配合。上课思想开小差的后进生,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授课内容为基础,拓宽话题,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在乐中旁敲侧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根据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提出相对降低难度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回答,从而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情,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此时,同学们的鼓掌祝贺,老师送去的一缕赞许微笑和表扬,既理解了他们,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
3.信任后进生, 充分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一、动之以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一般更重感情的。教师的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突破口,要做到“三心二忌一克服”,即要有爱心,要有耐心,必须细心,忌随随便便,忌唠唠叨叨,克服“晕轮效应误差”。
1.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是最好、最有力的教育,它可以引起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可有效沟通师生的心灵。一个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感情和动力,师生的目标才会一致,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教育措施才会被学生所理解和支持,并且化为行动。教师如能做到爱生如子,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多站在学生角度去分析问题,学生就会很快地从情感上接纳教师,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那么,教师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心情愉悦。
2.要有耐心:在教育管理后进生过程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经过教育转变好的学生,有时会“旧病复发”。二是有的后进生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后进生一般自控力差,容易冲动,但平静下来时,他们也能自觉反悔。班主任要有耐心,要查明后进生进步缓慢、停止不前或出现反复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或“变换用药”,用耐心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抓反复,反复抓。
3.必须细心: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他们微小的情绪变化中观察他们,把不好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4.忌随随便便:班主任在关爱后进生的同时并注意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使他们对你更尊重、爱戴。
5.忌唠唠叨叨:班主任急于把工作做好,唯恐班上后进生出问题,事无巨细,千叮咛万嘱咐,以至于唠唠叨叨。这样反而会使后进生厌烦,觉得教师不信任他,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难以建立相互理解与信赖的师生关系。
6.克服“晕轮效应误差”:“晕轮效应误差”是指由于评估人员对评估对象有先入为主的定势影响作用,从而在评估过程中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而产生的误差。班主任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某些成功点,并促使之不断发扬光大。真诚的表扬和激励,对后进生是巨大的鼓舞,能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尊重和爱cc
二、晓之以理
坚持以德育为首———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德育这一概念之中,德育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但要抓智育,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班主任必须把“做人”的教育贯彻于学生教育的始终,并且强调“做人比成才”更重要。
三、因势利导
(一)利用教育契机,促进后进生转化。教育契机是指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此时教育学生,最易为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教师与后进生谈话要选择适当时机,才能取得谈话的最佳效果,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目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选择以下四个时机最佳。
1.发现学生有进步时:选择这一时机谈话,教师要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与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进而将谈话作为推动他们转化的良好开端。2.发现学生有异常时:自制力差,易冲动,是青少年的特点。发现学生异常,应及时与之谈话,妥善处理,把各种不良因素灭在萌芽状态。3.发现学生有伤病时:教师的关爱会激发学生感激之情,增进师生感情。如果生病的学生是一位后进生,教师就可以把握谈话时机,以情激情,委婉地对其提出要求。这样,学生会在感激中有所觉悟,并暗自下决心,主动争取进步。4.发现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如果能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学生会感激不已。抓住这一时机,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战胜挫折,就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这样会使他们改变更快。
(二)是利用家庭教育威力。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和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教师经常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家长针对性对子女教育效果就很理想。
(三)是利用科任教师与班集体的力量。
各方面教育要求和影响的协调一致,并持之以恒,多管齐下,是构成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良好环境,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精诚团结,对学生的教育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作法,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要教育班干部和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后进生,共同尊重、关心和帮组他们,使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自觉接受集体的教育和帮助。
(四)是利用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和教学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样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具有崇高人格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师永远是学生心灵中的丰碑,是学生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用教师的人格力量与教学能力去碰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灵里自然会爆发出璀璨的火花。这是教好学生的关键,更是教育好后进生的关键。
四、注意控制与节奏
1.要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礼貌行为时有发生,教师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绝不可因为损害了自己的尊严而大发脾气,将矛盾激化,导致不可收拾的地步。切忌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甚至粗暴,随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有时候后进生的教育还需要冷处理,让其心里平静之后再开导他认识错误,收效会更好。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打持久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情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