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9: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据库学习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它的基础是英语单词的快速记忆,因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单词,有方法使单词记得快了,与单词有关的英语学习当然学得快了,但这里专论英语快速学习不单是从这个方面说的一种概念。
当然这里的英语快速学习也不是想让4-5年制的大学英语专科学习缩短成2-3年的概念。
我的英语快速学习法是指对某种范围的英语学习希望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
诸如旅游英语,餐馆英语,办公室英语等等。对这些英语已经有专门的单词列供学员记忆,若能快速记到一定程度已经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但这里又提出了快速英语学习就是说不仅仅在于单词的记忆的快速上,而是希望能联系到有关专题的课文的学习上。
换句话说,这个课题是从英文专题着手探讨出一套方法使这个英文专题能在短期学习到一定的程度。
基本原理:任何专题都是以文章组成,本课题不涉及文章本身的专业性,逻辑性,语法结构,只涉及文章是由单词组成的这个方面,把该专题有关文章的所有单词列出(至于怎样列出单词已经有专门程序解决,一般情况下1-2天能完成)。把这些单词用于我们已经系统化的单词测定与识记的程度进行高速有效地记忆,再回到有关文章进行阅读学习,这种阅读与单词记忆可以分段进行以配合不同情况,通过实验确实能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
操作过程
1.拿到学习材料;
2.列出材料中所有单词;
3.配所有单词的中文意义;
4.把带有中文意义(必要时可带上词性与音标)的所有单词写入数据库;
5.用单词测定与识记记忆程度的程序,对以上数据库进行测定与训练;
6.训练到一定程度后阅读学习材料;
7.配以其他学习资源以达到必要的学习效果。
实例:有位教师英文程度很差(大学学的是俄语),想辅导学生SAT数学,但SAT的数学英文名词很生疏,用字典反复对照学习进步很慢,一天学不了几页纸,前面查过字典的单词到后面还要查,几年下来仍然无法顺利读通SAT的数学教材。
借用英语快速学习法,把SAT的每一个章节的英语单词做成单词列,一个章节总共有1000个单词左右,用测定与训练程序作第一次测定,每一个单词用4秒钟判断知与不知,4000秒后选到500是不知或不熟的,另500个是简单的,这4秒钟判断过程是电脑化的,接下来对500个单词进行识记训练,第一次训练是每6秒钟识记一个单词,花时3000秒钟,再测试一次亦是3000秒,只剩下200单词是比较难的了,再用同一程序用6秒(或长或短)左右进行识记训练,再测定一次,只剩下40个单词总是不能记到有信心的地步,最后对此40个单词使用索引法记忆花时1小时,再把500个单词进行测定已能达到95%的记忆程度了,记错的5%单词在程序里有储存,再识记几遍就进入这一章节的英文阅读,发现大部分的数学题都能理解了,只有少数的题目因英文与中文的说法上的差异而卡住,经熟手一指点就通了,几年都无法解决的英文学习问题2天里就解决了。
到第二章的学习,因为有第一章学习后的个体单词数据库的存在,当拿到第二章大约1000单词后与个体数据库做一下“差分”,拿到的差分单词库只有400单词了。
到第三章的学习,差分单词库只有200多个了,一天的识记训练后就能进行英文专题的阅读。
关键词:数据挖掘;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11.13
课外学习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已学得的知识,解决模糊的问题,拓展知识面,培养学习的自主性。以流媒体的形式传输学习内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带宽的问题。课外学习支持系统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化的电子工具帮助人们解决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它给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课堂学习的情况形成课内课外多渠道的立体学习方式。课外学习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系统也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兴趣爱好、能力差异等特点,智能化的为用户选择对应的学习资源,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指导。但是,此类系统大多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拥有一定访问量的情况下,系统并没有记录下使用者(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及有关信息,以供教师分析研究。这造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无论是学习者主动留下的或是系统自动记录下的信息都可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种因素。
本系统构想以学习者主动填写表格以及系统自动记录两种形式将信息录入后台数据库,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挖掘,发现数据中隐藏的信息。数据挖掘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帮助教师找到隐藏的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和方法,通过访问数据发现学生的习惯,兴趣,认知风格等,同时根据学生访问规律调整网站结构,动态的订制个性化的网站。
1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视频点播和数据处理两大块组成。视频点播部分又由服务器、网络传输和用户终端构成。其中媒体服务器使用高性能的PC服务器,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流信息的;媒体工具机需要安装声卡、视频采集卡、VCD或录像机、Windows 7或Windows NT,并安装media编辑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流信息的采集、编辑、生成等功能,并将生成的ASF文件存放到存储服务器上;存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并具有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处理部分由用户终端和数据库、数据仓库部分构成。用户终端以网页的形式使用视频点播服务,系统将记录下学习者的各种信息,并录入数据库,提供给数据挖掘原始数据。
2 数据挖掘的应用
下面我们主要探讨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数据挖掘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它通过对大量的历史存储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得出有意义的模式和关系的过程。数据挖掘的应用十分广泛,挖掘对象可以是关系的、事务的、面向对象的和对象-关系的数据仓库。按照挖掘的数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空间数据挖掘、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文本或多媒体数据挖掘以及网络数据挖掘。特别是网络数据挖掘,可以从用户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发现用户的偏好,对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影响因素非常有效。
2.1 界面模块
界面模块是学习者使用系统并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通过它,学习者可以学习系统提供的知识内容,手动添加学习者信息。
2.2 信息收集模块
本系统试图收集收集使用者的两部份信息:使用系统的原因,学习特征。数据收集方式以学习者填写表格和系统自动收集为主。通过第一类方式,可以收集到学习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使用系统的各种情况等等。通过第二种方式,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习者使用系统的时间,经常点播的内容等记录与学习相关的内容。
2.3 数据抽取模块
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在收集起来以后不能马上作为数据挖掘的对象,需要经过一定的例程转换、过滤并建立模型。这里我们将信息收集阶段的数据转换,建立星型模型,其中建立两个关联。
第一个关联是事实表的关联,事实表包含4个字段:用户ID、使用时间、最频繁使用资料、系统时间。其中事实表中的“最频繁使用资料”关联最频繁使用资料表,该表包含背景资料、导学资料、原理再现分析、学习进度计划、学习方法指导、参考文献或相关链接。事实表中的“使用时间”关联时间维度表,该表包含系统时间、年、月、日、时刻。
第二个关联是用户维度的关联,用户维度表包含6个字段:用户ID、姓名、性别、喜欢的学习环境、喜好的学习材料、思考习惯。其中“喜欢的学习环境”关联喜欢的学习环境表,该表包含独立空间、集体学习。“喜好的学习材料”关联喜好的学习材料表,该表包含文字材料、图文并茂材料、多媒体材料。“思考习惯”关联思考习惯表,该表包含:独立思考、共同讨论。
3 数据分析模块
在将数据进行转换、去噪,并利用模型建立可以进行数据挖掘的数据仓库后,我们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数据。考虑到每个人对节目访问的时间长短和频度,我们对关联矩阵的行或列向量进行规一化处理。对关联矩阵的列向量进行规一化处理得到矩阵,矩阵列向量反映了该学习者对网站的各个网页的访问偏好情况,实际上表现了访问者类型。关联矩阵的每个行向量反映了所有访问者对某一个网页的访问情况,实际上蕴涵有访问者共同的访问模式。
课外学习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观察用户的行为,利用挖掘技术掌握之前的访问行为,从而预测今后的访问趋势,还能提供一个比较智能的服务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需求、能力差异、学习进度、兴趣爱好等,以上的系统设计只是简单的提供简单的设计思路,如果想要进一步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统计分析应采用更加复杂和完善的一个系统工程。
4 结束语
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隐含的因素,挖掘并分析这些因素是目前网络环境学习研究中可以深入探索的一个方向。基于流媒体的课外学习支持系统不但提供了学习者自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在后台对所有学习者进行分析归类。本文仅对数据挖掘在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构想。其实,系统分析归类的结果应该作为学习者再次登陆后动态显示网页的依据,真正做到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服务,并提供因人而异的学习诊断和评价。总之数据挖掘技术将越来越成熟,我们相信数据挖掘将成为如何教学形式中不可或缺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在数据挖掘的技术支持下,教育系统工程的教学评估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1]Richard J.Roiger,Michael W.Geatz.翁敬农,译.数据挖掘教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邓晖.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特征分析系统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3(01).
[3]严华云.Web挖掘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网络课程是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一种高效的方法,既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本课程,学到更多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建设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可以不断实现自主发展。通过网络课程建设,为教师学习新知识、增强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能力提供了机会;是教师进行课程研究、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数据库原理》课程资源平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的有力工具。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建设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又会促进网络课程的优质化。
二、《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不足及对策
网络课程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相关网络学习的指导不够系统
在为期三学期的网络课程建设中,课程平台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课程一直处于开放使用中,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但建设中相对缺乏较为系统的网络学习的指导。在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在线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法。在线参与学习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提供在线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师资培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让教师了解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变革,并在教学中适应这些学习变革的特点;了解新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并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让技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服务,如果教师唯技术、或者理解有偏差,都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也难以实现网络课程的内涵建设。
2、师生、生生互动不足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能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目前,网络课程面向的是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互动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每周有四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师生和生生之间更加注重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利于阐释清楚问题,思维的碰撞更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在需要答疑,但时空受限时,学生更倾向于邮件方式或者QQ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通过访谈,观察发现,由于课程平台的答疑讨论模块的实名制,不少同学处于某些问题的考虑,更加倾向于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常规疑难问题的共享,同时从平台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师生、生生互动显得不够充分。教学中,教学团队始终以应用为目的,建用结合,以用促建,来开展《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针对使用状况,我们将以服务学生学习交流和教师教学工作需要为目标,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结合运行中的反馈信息,对答疑讨论模块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
3、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电子教案,二是PPT课件,三是教学录像,四是FLASH视频文件,五是优秀作品展示,六是案例系统学习等。目前没有实现课程知识点的立体化呈现功能,没有提供按照不同线索连接知识点,以服务学生学习多元需求的模块。对于这一现状,教师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阐述和呈现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课程的教学相长。
4、扩展学习内容模块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63-02
20世纪中后叶以来,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其影响之下,教学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不断引入更加信息化的新型技术。最近十年来,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纳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存在[1-6]。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授课教师课前提供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资源,可以是带有声音的PPT或者真人录像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每堂课前,先自学相应的视频内容,理清课程基本内容。在课堂上,授课教师的上课重点则放在答疑解惑、协作交流以及成果展示。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前视频资源学习阶段,学生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采用反复重看视频、网络查询解惑等方式来厘清困惑。课堂上主要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老师进行答疑,课程中,老师更像是一个教练或者引导者的身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当下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还要懂得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等内容。必要时,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来巩固学习所得,并加以展示。鉴于数据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类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又由于数据库本身涉及到的知识点繁杂众多,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细述每一个命令的具体操作,或者概念的具体内容。高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一般又比较分散,一周一次的课程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可见,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并不太适用于数据库这类多信息量、高实践性的课程的。
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该课程教学上一个创新。引入翻转课堂之后,教师不仅会通过视频的方式提前讲授数据库的具体知识和使用工具,还会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数据库更深的课程之外的内容,并对学生提出课程设计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相互交流。
一、翻转课堂式改革
鉴于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库的高度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在该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与数据库课程要求相结合,对传统课堂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实践性的改革。下面将对改革后的课堂模式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课前学习
近几年,伴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mooc大学、百度传课、网易云课堂等网络教育媒体都有着大量受众。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视频学习也越来越适应。数据库授课教师可以借鉴这类网络课程的形式,录制一些微课。微课可以是真人录像,也可以是带有声音讲解的PPT视频,形式不限。课前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
传统课堂一节课45分钟,教师真正用来讲授知识的时间也许还不到一半,课堂提问学生作答效率也不高。在翻转课堂的数据库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制作15~30分钟的视频内容来对数据库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包括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或者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并留下基础问题和进阶问题供学生课下作答。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与课堂授课不同的是,他可以后退、快进、重复观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把握。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他们可以网络查询解答,也可以保留疑惑课堂提问。
基本内容的讲解不必过分深入,要注重循循善诱。课后进阶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发散性。
(二)课堂进阶讲授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数据库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去解答他们的疑惑,并对课程难点进行讲解。如关系数据模型中的设计重点难点问题、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的疑点等。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第一阶段中的学习内容。
(三)课程设计阶段
数据库是一个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所学到的所有知识,最终都是要转化为能够实际进行项目操作的技能。因此,数据库授课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阅,并督促他们自主学习更多的数据库知识。
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景在课下,课程设计的完成时间也是在课下,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拟出若干个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自选。题目可以是常见的图书管理系统、医院就诊管理系统等,也可以是新颖的具有社会应用潜力的新题目。在这一阶段中,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拓性的题目随课程设计任务一并布置。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运用到关系数据模型、流程图,还要涉及到具体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也是一种督促。
课程设计考核,可以设计报告的完善程度和课堂展示为主要参考因素。课堂展示主要是为了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对不同数据库系统的理解程度,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上三个部分,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受众的接受程度的不同,在不同阶段中进行丰富和着重。翻转课堂强调高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但是又并不完全受制于信息网络,主要还是依靠授课教师的指引和提点。
二、优点和不足
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可以将功能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来将线下课堂和先进的网络空间进行整合,通过线下学习的安排为正式课堂留出时间进行课程的深度拓展和答疑解惑,通过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增强学生在数据库系统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较大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良好契机。
但是引入翻转课堂之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需要进行讨论以便授课教师提前做出更好的应对。其一就是学生自学的难度比传统课堂要大。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抓起,循序渐进,并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材料和网络资源自主解决疑惑。其二就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难以明确把握。因为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没有随程参与,这样导致第一阶段很容易成为教学的盲区。因此教师最好能够在这一阶段利用一些比较好的在线学习平台,类似mooc等,教师能够在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布置小测试。同时,精制教学视频也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三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教师无法像传统的F2F教学中一样能够通过表情或者学生课堂提问来获得反馈,并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疑惑是在后续的第二阶段的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其三是课程设计的小组成员表现差异无法直接量化。由于课程设计强调组内合作,集中展示,因此教师会对成员的具体参与程度把握不清。这就需要教师改进评价方式,尽量公平客观。
三、总结
本文提出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是具有一定实践性的改革措施。它满足了数据库课程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学习时间高投入的要求。虽然也有一些弊端,但是教师如果对于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经验,又善于利用网络教育形式来激活线下教育,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而且翻转课堂的优势将得到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J. Bergmann,A. San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2]赵军合,贾丽敏,武丽丽.翻转课堂学习有效性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65-166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那么在数据分析领域,都有哪些软件分析工具呢?如何选择呢?其实很多领域或者说分析方法都有相应的软件工具,只要你想找就应该能够找到!
这里我把软件分成纵横四个层次的的象限图来表达!
第一维度:数据存储层——>数据报表层——>数据分析层——>数据展现层
第二维度:用户级——>部门级——>企业级——>BI级
首先,存储层:
我们必须能够存储数据,对个人来讲至少应该掌握一种数据库技术,当然也不一定要熟练操作,但至少要能够理解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比如数据的安全性、唯一性、冗余性,表的关系,粒度,容量等,最好能够理解SQL查询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读取等等!
Access2003、Access07等:这是最基本的个人数据库,经常用于个人或部分基本的数据存储;MySQL数据库,这个对于部门级或者互联网的数据库应用是必要的,这个时候关键掌握数据库的库结构和SQL语言的数据查询能力;SQL Server 2005或更高版本,对中小企业,一些大型企业也可以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其实这个时候本身除了数据存储,也包括了数据报表和数据分析了,甚至数据挖掘工具都在其中了;DB2,Oracle数据库都是大型数据库了,主要是企业级,特别是大型企业或者对数据海量存储需求的就是必须的了,一般大型数据库公司都提供非常好的数据整合应用平台;BI级,实际上这个不是数据库,而是建立在前面数据库基础上的,这个主要是数据库的企业应用级了,一般这个时候的数据库都叫数据仓库了,Data Warehouse,建立在DW级上的数据存储基本上都是商业智能平台,或许整合了各种数据分析,报表、分析和展现! 第二:报表层
当企业存储了数据后,首先要解决的报表,还不是分析问题,是要能够看到,看到报表,各种各样的报表!国内外有专门提供报表分析服务的企业和软件。
Crystal Report水晶报表,Bill报表,这都是全球最流行的报表工具,非常规范的报表设计思想,早期商业智能其实大部分人的理解就是报表系统,不借助IT技术人员就可以获取企业各种信息——报表。而且很多数据库内置的报表也是采用CR报表的开发版嵌入的!Tableau软件,这个软件是近年来非常棒的一个软件,当然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数据报表软件了,而是更为可视化的数据分析软件,因为我经常用它来从数据库中进行报表和可视化分析,先暂列在报表层;
这个软件从3.0开始,现在已经有了5.1版本,两年的时间已经到了服务器和Web方式了!
当然,如果企业有上万张报表,需要好好管理起来,还有安全性,并发请求等,就需要有Server版;
博易智讯公司专门提供Crystal Report和Crystal Report Server版销售和软件服务;
第三:数据分析层
这个层其实有很多分析工具,当然我们最常用的就是Excel,我经常用的就是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
Excel软件,首先版本越高越好用这是肯定的;当然对Excel来讲很多人只是掌握了5%Excel功能,Excel功能非常强大,甚至可以完成所有的统计分析工作!但是我也常说,有能力把Excel玩成统计工具不如专门学会统计软件;SPSS软件:当前版本是18,名字也改成了PASW Statistics;我从3.0开始Dos环境下编程分析,到现在版本的变迁也可以看出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的变化,从重视医学、化学等开始越来越重视商业分析,现在已经成为了预测分析软件。Clementine软件:当前版本13.0,数据挖掘工具,我从6.0开始用,到了13版,已经越来越多的提高了更多有好的建模工具,现在改名叫PASW Modeler 13建模器了。而且与SPSS统计功能有了更多的整合,数据处理也更加灵活和好用。SAS软件:SAS相对SPSS其实功能更强大,SAS是平台化的,EM挖掘模块平台整合,相对来讲,SAS比较难学些,但如果掌握了SAS会更有价值,比如离散选择模型,抽样问题,正交实验设计等还是SAS比较好用,另外,SAS的学习材料比较多,也公开,会有收获的! 当然,我主要是采用SPSS和Clementine,有时候就是习惯,当然会了一种软件在学其他的也不是很困难!
JMP分析:SAS的一个分析分支XLstat:Excel的插件,可以完成大部分SPSS统计分析功能Ucinet社会网分析软件:SNA社会网络分析是非常流行和有价值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特别是从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社会网络,关系分析非常重要,过去我们都是属性数据分析 大家如果有需要试用版,可以联系博易智讯,他们可以提供SPSS和Clementine软件版本的咨询。
第四:表现层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数据可视化技术,一方面是因为Excel大家有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我第一个购买了Xcelsius,也写了《Excel高级应用与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的艺术——Xcelsius》。这个领域的软件,特别是一些小工具非常有价值!
PowerPoint软件:这个没得说了,大部分人都是用PPT写报告;Visio、SmartDraw软件:这些都是非常好用的流程图、营销图表、地图等,而且从这里可以得到很多零件;Swiff Chart软件:制作图表的软件,生成的是Flash;Color Wheel软件:配色软件Yed软件: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图形分析软件,类似SNA分析,我经常用来设计流程图,还有就是分析优化关系图;Netdraw软件:这是社会网络分析展现软件,主要是可视化网络关系图的,读取Ucinet软件;Mindmanager软件:思维导图,非常好的软件,可以把非线性思维很快构建起来,并且项目组织管理、报告设计构想都可以应用,直接生成PPT等,当然这个软件功能非常强大,我的学生都用它来做笔记和会议记录;Xcelsius软件:Dashboard制作和数据可视化报表工具,可以直接读取数据库,在Excel里建模,互联网展现,最大特色还是可以在PPT中实现动态报表;这个是我最希望应用的一个软件工具,非常有价值!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这样的分层分类并不是区分软件,只是想说明软件的应用,其实每个层次的软件都是相互融合的,追求:平台化,整合化,智能化,可视化,专业化,都是各有特色;价格也不同,有免费的,有上百万的;有单机版的,有服务器版的;有正版的,有盗版的!
有时候我们把数据库就用来进行报表分析,有时候报表就是分析,有时候分析就是展现;当然有时候展现就是分析,分析也是报表,报表就是数据存储了!
关键词:经济信息管理 数据库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物联网将人与物联接成一个大系统,涵盖行业、领域之广,所涉及的技术之多,数据库在众多技术中是发展的关键之一,如何定位该专业对数据库知识的掌握及职业发展需要,已成为数据库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数据库课程的矛盾
高校开设数据库课程,对经管类专业的侧重点在于以实际应用为主,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有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我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文理兼招,由于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的差异,对其学习兴趣、教材的选择、课时安排及知识掌握的程度,要把握好一个度。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目前我校该专业该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1.授课理念以惯性为主
数据库理论除了基本概念还包括设计的范式,比较深奥,讲解多以讲授的方式,在这种观念下,教师是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曲线下降。
2.教材的选择
大多数教材要么侧重理论,要么以具体某个软件操作作为讲解,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相对较少,目前该课程主要以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为主,对于理论的涉及不多,原理知识在课程中体现不是很明确,这对于系统的开发设计来说,没有数据库原理的知识,对于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就不能很明确的理解和解决。
3.教学方法单一
以多媒体讲授理论后软件操作演示,信息量相对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因此缩短,这些信息都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度思考。
4.课程安排
课时较少,一般教材都采用从基础到应用的体系,从建数据库,建表,到数据库操作,数据维护与实施,这个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不能完全掌握其相应的知识。对于系统开发的结构体系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思路,实践教学内容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市场力量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1.转变理念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主导者转变成提供知识的支架人,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跟同学的帮助,利用学习材料,通过交流和思考的方式获得知识,调动积极主动性。
2.教学内容要适应发展
(1)提炼教材的内容,延伸应用知识
以项目贯穿教学过程,并不一定要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教学,例如:讲授“表及其应用”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准备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数据库设计案例,对于其中所设计的customers表,goods表,orders表进行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完整性的讲解,要求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在SQL server中,数据的完整性可能会由于用户进行的各种数据操作如insert,delete,update而遭到破坏,这就要求通过各种约束如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检查约束,默认值约束,空约束,规则,默认,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来保证数据段完整性。从需求分析开始到设计数据库,到操作数据库包括表结构设计,完整性分析和设计,如何实现数据的查询,新数据的添加,已有数据的修改,无用数据的删除等。对如何设计数据库的掌握以能理解,对数据的操作以必须掌握,对于SQL SERVERE 2000数据库所具有的数据挖掘功能,决策树和聚类算法以能了解,能够根据数据库中存在的表进行架构,然后用户细分,使用Microsoft决策树进行关联分析,对数据库知识进行拓展延伸,重点以应用为主。
(2)改进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在实验前先把理论知识概括一遍,然后贯穿到该次实验课的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选择相应的示例数据库进行讲解;实验结束要上交实验报告,包含代码以及通过截屏来保存操作的步骤过程。教师要认真批阅,并及时给予点评指导,对于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要公开讲解。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驱动,利用所学过的前台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库跟前台应用软件综合应用的一个总体设计和总结。对于文档的描述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教学方法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应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1)注重第一堂课的讲解
在讲授一门课之前首先要交代清楚所学内容的研究发展历史,学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如何去学等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后面正文的内容。
(2)采用机房授课和广播软件结合
通过广播软件,将软件操作演示给学生,对于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先讲解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对于出现该类错误,应从什么方面考虑来解决,并当场解决出现的问题,再强化正确的操作。在讲解实例的现场操作过程中,代码不要从已经准备好的课件或者教案中直接复制过来,应将代码重新录入。在录入的过程,可以讲解对于代码中出现字体颜色变化的原因,对一些关键字应给予高度重视,录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良好的实践教学和编程习惯可为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完成一个实例或多个实例讲解后,可以变换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然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评,分析代码或操作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可以改进,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予以解决。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全都在课堂上,在参与的过程中,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注重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通过介绍当前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以及就业形势和职业定位的大方向,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课堂交流和QQ、邮箱等网络工具进行课外交流,共同讨论,各抒己见,以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对出现问题进行截屏保存处理,这对以后出现类似问题,有一个解题方案库,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碰到的各种问题。
(4)用任务来驱动课程的内容
实验课除了做一些基础实验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和语句的学习外,可以布置一个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开发一个实用的小型的数据库系统,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方式,数据库设计的阶段分步骤进行,并且对应于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成果。通过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对前续后继的课程有个大致了解,也使学生认识到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注意到知识的交叉性连续性,使学到的知识更加巩固。
4.参照多样性的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核
数据库课程操作性强,应以学生在整个教学项目活动中是否主动参与、主动探究, 是否能主动解决问题,主动学习, 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打破一份试卷评定学生成绩的传统做法, 通过各种各样方式综合评价。
(1)采用上机考核
上机考核方式, 采用一人一机, 老师给出考试题目,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考试内容, 答卷完成后保存上交至服务器, 由老师阅卷评估学生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实践水平的一次检验,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平时实验报告
平时实验报告记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
(3)平时考勤登记
改变随堂点名的方式,以随堂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出勤率,增强了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以及教学中的互动,效果较好。
(4)阶段考核的单元测试
课程中相对独立的学习内容结束后增加单元测试环节,以此作为检验学生在该章节所掌握的程度。
(5)小组任务
项目开发的设计任务以及数据分析的任务,以每个小组成员在该项目中所负责的任务的相应的文档报告,作为课程汇报的依据。该项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展望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在不停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好地改进教学水平,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操作技能、实践技能、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经济信息管理应用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岩.SQL SERVER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
[2]赵彦.高职SQL Server 2000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软件导刊,2009,8( 1)
[3]钟辉.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
[4]王朝晖.网络数据库课程教改探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12)
数字媒体的信息传播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多元性和规模性,为师生提供资源便利的同时,提升了资源搜索、筛选和应用的难度。面对海量、纷杂的电子课程资源,学校应结合数字媒体的优势,探索整合资源的策略,如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程度、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等,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
数字媒体;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逐渐成为学校记录、处理和传播课程资源信息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学校专业课程数量大、种类多,而且教师备课较为分散,导致数字化的课程资源整合度较低,师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分类和整理,降低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整合和管理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学校课程资源的高效管理,还能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拓展课堂的教学范围和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校应加强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一、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的必要性
从支配权限和空间分布来看,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家庭等资源类型;二是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经验等。而数字化课程资源则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将规模巨大、种类繁多的课程资源转化为可度量、可处理的数据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师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存储自己积累的课程资源,并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实现大范围传播,同时师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广泛共享。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积累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教学材料、科研资源、教学经验、学习材料等。通过数字媒体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校园网,在任意计算机上进入学校的课程资源库,随时随地搜索所需课程资源,了解学校课程安排、专业教学要求等。此外,通过资源共享,教师能快速学习和掌握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有效扩大备课的知识面,而学生则能在课前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深度预习,在课后及时回顾课堂教学知识,实现高效、自主的复习。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程度仍然较低。教育部于2003年便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见,要求学校尽快完善相关系统和技术,推进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局限在校园网之内,忽视以校际网、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这不仅阻碍课程资源的校际传播和共享,而且导致师生只能通过校园网登录资源网站,当身处校外时便无法应用课程资源,形成了空间地域的局限。二是校园数据库建设不完善。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存在技术落后、模块简单、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其中,进行课程资源共享的平台在栏目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导致师生难以快速搜索到所需的课程资源[1]。三是部分教师缺乏对数字媒体的重视和认识,既没有将自身所积累的课程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到资源库中,也缺乏从资源库搜索课程资源的意识,这使得教师所应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难以实现校园联网共享,降低了数据库的资源丰富性。此外,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也缺乏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导致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师生课程资源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整合。
二、数字媒体背景下的课程资源整合
1.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完善的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够让师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存储和共享。为此,学校在利用数字媒体整合课程资源时,应先对校园网、校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等资源共享网络进行分析,构建覆盖面广、应用率高的课程资源共享模式。(1)校园网模式。校园网是师生在学校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网络渠道,是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学校应依托校园网,对全校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在校园网登录中设定资源应用的权限,提高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秩序性和条理性,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应用率奠定基础。(2)校际互联网模式。学校在完善自身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共享程度,以校际互联网为基础扩大数字化资源整合的规模。通过校际互联网模式,师生可以便捷地获取不同学校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校际用户数量,推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普及应用。但这一机制需要在学校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和共享机制,有一定的实现难度。(3)全球互联网模式。学校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以全球化互联网为基础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由于这一模式面向全球性用户,所覆盖的学校数量庞大,因而课程资源具有海量性和丰富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重复性内容多、共享安全性低、资源质量下降等劣势[2]。学校应根据自身需求对这三种共享网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在适当取舍的基础上构建具有综合性的网络共享平台,以此整合学校课程资源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使得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2.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教师是学校开展课程教学的主体人员,其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整体的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并对后续的资源共享形成深刻的影响。为此,学校在深入分析和选择共享网络模式后,还应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能力。(1)完善校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目前不少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并不完善,存在多媒体课件数量少、网络课视频单一、课程资源更新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在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时不仅要强化硬件资源建设,还应加大对软件资源的重视。其中,完善校园课程资源平台是学校实现软件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应建立经费投入制度,对外购买辅平台软件,对内激励教师研发相关平台软件和共享技术,为优化校园数字媒体和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奠定软件基础。此外,学校还应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以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的便利性[3]。(2)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这提高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重视,同时也容易因网络教学视频等资源的应用频率较低,引起课程教学资源的单一化问题。学校应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视频等结合起来,提高课堂资源应用的多元性[4]。同时,教师也应自觉提高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适当调整备课方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深入分析课程资源的有效性,进而有选择地增删和补充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此外,学校也应进一步研究数字化教育改革模式,制定科学的资源政策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整合自身所积累的纸质性课程资源,并以数据形式上传到课程资源平台上,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和利用率。(3)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硬件配置。目前学校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师生在课室以外的其他地方难以登录到资源平台之中,导致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范围较窄。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尽快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相关硬件配置:一是完善校园计算机设备。除了在课室配备计算机以外,学校还应合理地在图书馆、师生宿舍等地点配备计算机设备,让学生在图书馆、宿舍等地点能够获取数字化课程资源,并能够将课余学习活动中所总结的学习经验、学习材料等整合上存到相关的数据库中,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二是提高网络互联互通的程度。学校应提高校园网的覆盖面,将课室、图书馆、办公室、科研机构、宿舍等地点的计算机设备纳入到校园网之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便捷性。此外,学校之间还应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建立校际互联网,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大范围、宽领域的网络共享平台,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奠定硬件基础[5]。(4)增强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激励政策。随着校园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教师提高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重视,希望能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经验心得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仍缺乏政策引导,教师缺乏行动积极性,不愿意花时间去整理课程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尽快制定明确的资源制度和激励政策,提高教师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在平台中建立优秀课程资源分享区,让师生以付费的形式下载稀缺优秀资源,所得的费用则转到资源拥有者的账号上,提高教师对整合、储存课程资源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对该分享区的资源进行质量评估,形成精品资源清单,提高师生对优秀课程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激励教师整理课程资源。
3.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而处理、存储各类电子文献的大型信息系统。学校应积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通过收集和整理数字化馆藏,为师生查阅和检索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便利。(1)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是教师整合数字化资源的重要信息来源。学校应将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中,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硬件配置。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如建立光盘数据库、外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等,并完善相应的检索服务和咨询服务,为师生获取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服务便利[6]。此外,学校还应增强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安全保护,通过配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等措施,积极应对来自社会的网络病毒攻击,提高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的安全性。(2)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图书管理人员不仅是图书文献资源的管理者,而且是师生获取图书文献资源的服务者,对图书馆资源的推广应用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不仅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而且还应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求,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7]。例如,学校可以根据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服务管理需求和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基础,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数字媒体训练,提高他们管理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引导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余自学或参与继续教育,强化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并为师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检索、咨询服务。(3)增强读者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查阅能力。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数量大且种类多,对师生的媒体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师生由于缺乏对数字化图书馆模块、栏目的了解,在信息搜索的过程中耗时较长,甚至找不到所需的课程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图书管理人员应积极提供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并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更新管理情况,定期开展信息检索培训、应用方式宣传等,强化师生查阅数字化课程资源的能力,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应用率。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促进教材教辅、学习材料、教学经验等信息资源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应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并通过完善校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硬件配置、建立相关激励制度等策略,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程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并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和师生读者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查阅能力,全面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彦祥.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区域推动学校课程结构的真正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4(2).
[2]袁小红.数字媒体信息资源在高校教学中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5).
[3]孙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要因与取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苏尚锋.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视角及其理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6).
[5]张照松,韩高波.主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2(6).
[6]孙晓峰,王似保.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医学术语的构词特点是可拆分性,即可以拆分为词根、前缀、后缀,而掌握这一原理可以提高单词记忆的效率。具体而言,此研究以《西塞尔内科》为语料库,通过一个专门为本研究设计的词频统计软件,截取出在《西塞尔内科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大约8000个单词,参考GWL和AWL词表,最终建立了两个基于内科学的词汇表,旨在帮助医学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医学专业词汇。
关键词: 西塞尔内科学; 医学术语; 词频; 词汇表; 学习者语料库;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97-02
一、引言
词汇学习往往是许多英语学习者碰到的最大问题。而对于医学英语学习者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高效地掌握浩如烟海,生僻冗长的医学词汇,对医学英语学习者尤为重要。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以及理论研究,笔者发现建立一个针对医学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表,可以更好地帮助其学习、记忆相关的医学术语。所以,此论文针对医学英语学习者为主要设计对象,以医学内科界的权威书籍《西塞尔内科学》为语料库,通过自己设计的词频统计软件,主要以词频为统计依据,并参考了GWL & AWL 词汇表,生成了两个以《西塞尔内科学》为基础的医学英语词汇表。
二、理论基础及相关术语
1.语料库《西塞尔内科学》
《西塞尔内科学》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被选为语料库:
第一,悠久的历史;第二,久负盛名的出版商;第三,广泛涵盖内科学;第四,权威的编纂者;第五,方便的资源。第22版的《西塞尔内科学》随书赠送光盘,有电子版本可以利用,方便词频统计软件进行词频统计;第六,医学界一致的好评;第七,遍布全球的读者。
2.词频
词频主要应用于一下几个方面:语料库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特别要指出词频在语言以及第二外语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学习者的角度而言,根据词频学习单词能节省学习者的时间,给学习者一个学习框架,并指导其找到词汇学习的重点。这也是作者设计此论文的目的以及意义所在。
3.词频统计软件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词频统计软件被开发和应用。在词频统计方面,最有名的就是1996年由牛津大学开发的Wordsmith Tool Package。考虑到软件的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此次,作者专门根据论文的需要自行设计了一个词频统计软件。
4.前缀 后缀以及词根
大多数的医学词汇都由前缀、后缀、词根以及连接元音组成,因此,了解医学词汇的构造及掌握其拆分为前缀、后缀以及词根的规则能够有效地帮助医学英语学习者学习医学术语。其中,词根是单词的基础,包含词汇的基本信息和语意。比如:Hepat/ico, Hepat/o 的意思是“liver” 即肝脏的意思;Nas/o 的意思是“nose”即鼻子的意思。而前缀一般则是放在词根前面并且起修饰作用的成份,它一般不单独出现。比如:Arthr的意思是“joint”即关节的意思;Cardio/Cardia的意思是“heart”即心脏的意思。后缀一般则是放在词根后面的成份。比如:-hal的意思是“breathing”即呼吸的意思;-therapy的意思是“heal and cure”即治疗的意思。而连接的元音则是为了方便单词朗读。通过对语料库中词汇的分析,笔者发现了以下7种常见的组合方式:
1)前缀+词根
2)词根+后缀
3)前缀+词根+后缀
4)前缀+前缀+词根
5)词根+后缀+后缀
6)前缀+词根+词根
7)前缀+前缀+词根+后缀+后缀
5.GWL & AWL 词汇表
在论文的第四步,需要根据GWL & AWL词汇表对单词进行分类及排序。
GWL 是General Service List的缩写。包含有对英语学习者而言最基本的2000个词汇,此论文中应用的词表是1995年由John Bauman and Brent Culligan创立的。此词汇表不仅包括1953最初的2000个单词,还包括在Brown Corpus出现频率较高的284个单词。
Academic Word List(简称AWL,即英语学术词汇表)包含了学术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70个词目。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成果便是Coxhead(2000)的学术词汇表。2000 年,Coxhead 依照语料库构建标准建立了一个学术英语语料库。该库从学术期刊、教科书中收集了400 多位研究者的文章,约350 万字符,包含文、商、法、理工4 个子库,每个子库又分别囊括了7 个专业, 共28 个专业。以此为基础,Coxhead 编制了包括570 个词族的“学术词汇表”。由于AWL以大量真实的学术英语语料为基础,采用了合理的构建方法。不仅科学地指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学术英语教学中哪些词汇应该被包含在学习材料中。同时,AWL 子表的编排也为ESP 教材的编写和词汇教学的顺序提供了一定依据。该子表在指导EAP 教学方面的重要性正逐步受到教学界的重视。
三、设计步骤
本论文试验设计具体如下:根据《西塞尔内科学》设计一个语料库。第二,根据专门设计的软件以《西塞尔内科学》为语料库计算出词频。第三,根据词频将单词排序。第四,根据GWL & AWL将单词分为医学常用词汇表和医学术语词汇表。第五,医学英语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检查以及核对。
四、进一步应用
本论文为医学英语教学以语料库为研究对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方面做了尝试。更重要的是,形成的医学词汇表,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数据库,不仅为医学英语的教材编写,词汇大纲的确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更对医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词表,将其编纂成相关的数据库软件。数据库内容可以涉及到:该单词在《西塞尔内科学》中出现的频率,词根、前缀、后缀的拆分,汉语意思,术语解释,词组,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西塞尔内科学》中的原始例句等等。
参考文献:
[1] Claude,B,J,M.D and Fred P,M.D. (2003).Cecil's Textbook of Medicine(22nd). W.B SAUNDERS
[2] William J. Dyche, Ph.D.( August, 2005). Medical Terminology. Des Moines?University.
[3] Health Sciences Center Library .(2000) Building Medical Vocabulary.Stony Brook University
[4] John M. Kirk.(2005). Word Frequency and Keyword Extraction.AHRC ICT Methods Network Expert Seminar on Linguistics: Lanc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