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8: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旨在让社会了解1977~1998年我国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
报告显示,高考状元作为各地区高考的第一名,选择就读的几乎都是国内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受到的是中国一流的教育。高考状元集万千希望于一身,按理说毕业后应该出人头地,做出一番大事业,成为“职场状元”,比如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法律专家和学术大家,成功的商界精英、政界翘楚、媒介大腕、文艺名人或社会名流等。高考状元也应该有这样的期望和抱负。
但调查发现,高考状元就业后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大相径庭,除个别高考状元有较高成就外,大部分已“泯然众人矣”。这些高考状元毕业后所取得的业绩,少有开创性的、杰出的、举世瞩目的。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通过调查1952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当选美、英、法、加拿大和俄罗斯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名单、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的名单,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聘请的1108名长江学者及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的专家学者的名单,均没有发现高考状元的名字。同样,在杰出政治家群体中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影子。这也说明了高考状元尚未出现在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
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
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的“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所指“杰出校友”,均是目前活跃在我国学术研究、商界和政界等领域内的精英人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我国主流行业的杰出人才。他们是对社会和国家有着突出贡献或有杰出成就的人,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其中的“杰出企业家”是指国内外上市公司、国资委直管中央企业、国有重点企业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等企业领导者,及中国富豪榜上榜者。“杰出科学家”是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等。“杰出政治家”是指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
在榜中,清华大学以政治家41名、院士119名、企业家89名,合计249名“杰出校友”的成绩名列第一。北京大学以政治家34名、院士133名、企业家72名,合计239名“杰出校友”而列第二位。复旦大学则以132名“杰出校友”居于探花位置。其后处于前二十位的依次是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
港大第9度蝉联香港最佳大学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的几所大学最新排名不久前揭晓,香港大学连续九年高居香港最佳大学榜首,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分列第二、第三位。
香港专业教育网及港大民意研究机构电话访问了逾1200名成年市民,为院校表现评分。同时,调查亦访问了逾100名中学校长。调查机构再综合各院校录取学生成绩、研究成功申请率及拨款金额、毕业生表现、研究作品成果等七项因素,得出大学的总排名。
免费师范生需过面试关
今年,陕西师大录取的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2600名免费师范生中,男生占37?郾5%,女生占62?郾5%,与2006年相比男生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另外,农村考生人数相对增加。开学后一到三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免费师范生进行面试,主要是从身体因素上看是否适合从事教师工作。如果有口吃等不适合从事教师职业的因素,学校将依照考生的成绩以及本人的意愿,综合考虑后,将其调整到非师范专业。学校在制定面试标准后表示:“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本人坚持从教,即使身体不是很适合,我们也不会拒绝。我们相信有许多地方需要这样执着的老师。”
为了培养优秀教师,6所部属师范院校都会对报到的免费师范生进行面试。
山东发预测报告展望2010年各专业就业情况
山东社科院、山东经济学院联合了《山东省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预测报告》。
报告指出,法学、文学、历史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目前供大于求,2006年山东省189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序中,排在末30位的专业中有21个专业属文学艺术类,如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此外理工科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等。但文学类专业人才2007年供给有所回调,今后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有所缓解;法学类专业(含社会学、政治学)人才供给未来几年将逐年降低,需求较平稳,至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历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将呈逐年缓降趋势,需求变化不大,至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另外,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呈上升趋势,需求未增,未来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年凸显。
炒作高考状元现象屡禁不止
高考之后,状元常常成为热门话题:状元真姓大名、性别、出自何校,“状元”们的考试心得、爱好、成长历程、获奖情况……都被——翻出。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抢状元”大战也拉开了序幕。
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全科“状元”、单科“状元”;裸分“状元”、加分“状元”;全国“状元”,省、市、县“状元”……围绕着高考状元,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新闻。
为了避免炒作,今年高考放榜后广东省考试院出了狠招——对文理科前十名考生的成绩进行了技术屏蔽,这部分考生压根查不到自己的成绩,只能静候单独通知。强制性的技术屏蔽让2012年的广东状元信息寥寥,但是在别的地方则不然。
四川自贡上演了状元“乌龙”的闹剧,一林姓考生在网上被传为高考状元,所在学校准备了庆祝的烟花,当地媒体纷纷前往采访。数小时后,被证实为假消息。媒体一哄而散后,只留下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北京,人大附中学生雨中“拜状元”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后被疯狂转发和评论。图片中,一名身穿白底红条人大附中校服的中学生,冲着操场边摆放的两张大头照鞠躬,大头照上两个主人公分别是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状元。
而在微博上“天津大学生网”一条微博声称,“一名高考状元在清华北大的争夺战中选择了浙大,原因:浙大答应录取他没有过线的女朋友。”后被证实为谣言。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合理之处的微博竟然被转发上万次。
状元被过分炒作的现象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担忧,这种对个别学生的过度宣传已经背离了教育的使命和本质。
事实上,炒作高考状元是对教育的误导,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突出状元个人;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应仅仅关注分数。炒作高考状元,潜意识中就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而各中学竞相攀比高考升学率和名校升学率,毫无疑问也背离了教育的追求。
“客观地说,在炒作高考状元这场大戏中,媒体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湖南大学一新闻学教授认为,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吸引受众的眼球,状元每年都要被媒体过度“消费”。他指出,这种行为其实有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媒体更应当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成才,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之亡。”
谁在制造状元崇拜
热捧状元,在我国是有历史渊源的。科举制度下,“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成名天下知”。高中的状元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前呼后拥地插花游街,这无疑大大满足了迂腐读书人的虚荣心。“金榜题名时”的无限风光,也让人津津乐道。
科举制度已经废弃百多年了,但高考状元依然很“红”,其所牵涉的面绝非媒体行为这么简单。有专家认为,高考“状元”其实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学校、教辅机构、家长、企业、媒体“心照不宣”地热捧状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
学校宣扬“高考状元”是为了显示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加学校名气,吸引生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些学校甚至不惜重金。今年高考前,河北邢台一中在教学楼正门和学校大门之间,搭建了一个高台,高台上停放着一辆黑色轿车。邢台一中办公室副主任郑利民表示,轿车是奖励高三老师的,“对于培养‘状元’的老师,学校每年都会重奖!”
就个人来说,一个“状元”被学校、街道、政府部门等层层奖励下来,能收获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元的现金奖励和各种荣誉。早在2007年,福建省考生陈默获得理科状元后,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得到了68万元“奖学金”。有一位宁乡的高中班主任告诉记者,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崇尚分数”意识仍然很浓。状元就是所在中学的“金字招牌”,甚至直接体现中学的实力。出了状元的学校在招生中有着巨大优势,一大批初中尖子生都会往这里挤。
而争夺高考状元也成为了高校之间实力的比拼和较量。为了抢夺“状元”,一些高校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奖学金”、“自由选择专业”等优惠措施是高校在招揽状元时频频使出的招数。2010年,国内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甚至打起了口水战,一家说自己囊括了全国九成的理科状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状元,一家则称将六成以上的状元收归门下。而今年7月6日香港大学了新学年内地招生结果,称今年接到逾1.2万名内地高考生申请,录取363名,包括21名“省区市状元”,创下录取内地高考状元数目的历史新高。
热捧状元的还有一种群体——商家。当状元成为热捧的对象时,那些敏锐而逐利的商家自然就盯上了这个独特的群体。为了挖掘“状元”们的潜力,商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找“状元”做广告、代言产品,各种“补脑液”、“益智胶囊”、“学习机”都争相和状元扯上关系。甚至还有高考状元代言的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短裤。这个品牌内裤的包装上有5名各地的高考状元作为广告代言人,内裤包装里还附有一本“高考夺冠秘笈”。“秘笈”约一万多字,据说全部由状元们撰写。尽管这样的“代言”产品让人哭笑不得,但还是有家长为了那一本“秘笈”而不惜重金购买。
对状元的过分关注,导致了一种新情况一一对以往状元的调查报告层出不穷。
每年的高考之后,各种媒体和大街小巷上都飘散着高考状元们或温馨或励志的成材故事,新一代的学霸又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近日,中国校友会网的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指出,七成高考状元在大学毕业后便“销声匿迹”,尽管状元们大都选择金领或白领阶层所从事的主流职业,而工作也较为体面,经济收入较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鲜少能够在业界出类拔萃,曾经的高考状元在职场中也不过是淹没于人海。
同时,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流失海外的现象也较为严重,超过60%的高考状元选择美国、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作为就职地。
——《重庆晨报》
智能手机用户激增,青少年视其为交流首选
作为世界最大的移动互联网设备供应商,爱立信近日表示,预计全球只能手机用户量将在2018年达到45亿,高于去年年底预测的33亿。2012年,全球只能手机用户量为12亿,而到2018年用户将激增12倍,主要受到视频的推动,因移动用户日渐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观看网络电影和电视。
同时,青少年用户主要依赖智能手机进行社交沟通活动,日版微信——“line”就已经代替了短信、电话被视作青少年交流的首选,很多青少年都对智能手机异常依赖,爱恨有加。
——《新周刊》
全球最具潜力大学排行,中国内地无一上榜
英国《Times》增刊近日公布2013年全球最具潜力大学排行榜,建校仅27年的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排名第一,中国内地高校无一上榜。在这个共有100所大学的榜单中,香港和台湾地区各有4所和5所院校上榜,且都在前40名之内,其中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4。
这项排行榜的评选对象是全世界的“年轻”大学,入围者都是建校时间少于50年的大学。中国内地之所以无一上榜,原因之一是内地实力较强的高校大多数具有较长的历史,因此不在排名范围之内。只要有正确的策略和足够的支持,仅仅几十年就可以培育出一所杰出的大学,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创新和远见,东亚地区的大学很快就会冲击西方传统名校的地位。
数字
中国人娱乐至上,最爱为选秀投票。《2013爱德曼全球娱乐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对娱乐、选秀节目十分热衷。从追看电视剧到与娱乐明星互动,中国人的参与热情都投入到了娱乐里。这次调查的对象为美、英、德、韩、印度、巴西、土耳其及中国民众。在调查报告列举出的各项娱乐活动中,中国人的参与热情全面高出被调查国的平均水平。
中国人最热衷的是看电视剧。根据中国被调查者反应,他们有98%的可能性会一次性看上两集以上,是绝对的第一追剧大国。这一娱乐活动在其他国家也很受欢迎,但平均数字依然低中国10%。
中国人还有一个“独特”的娱乐爱好——为选秀节目投票。来自中国的被调查者在看节目时,为自己支持的娱乐选手投票的可能性为83%,这个数字远高出各国平均水平61%。在其他国家民众中,只有印度人参与选秀投票的可能性也高于80%,与中国人同有此癖。
2.9亿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世界失业青年的人数已经上升到2.9亿,占全球青年总数的25%,几乎和美国全国的人口数量相当。
26%
中国社科院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显示,去年中国红十字会接收国内社会捐赠款物总量下降近三成。因“郭美美事件”慈善界公信力在2011年“触底”,却也未能在2012年间“回升”。在2012年中,全国共新增社会组织3万个,但捐赠总量却不增反降。其中,红会接受国内社会捐赠款物约19.6亿元,与前年相比,降幅高达26%。
声音
中国“80”后最乐观,全球青年看好中国
在西方社会被称作“Y代人”的“80年代生人”已经进入30岁时代,成为各国青年中的中流砥柱。这一代人生长在信息、高科技时代,他们有丰富的技术知识、有超越前辈的领悟能力,是引领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他们中的66%仍是单身,72%没有孩子,60%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
由西班牙最大电讯公司Telephonica和英国《金融时报》共同委托进行的这项调查发现,全球“80后”一代对所在国家未来持乐观态度的比例为67%,在中国,这一比例则高达93%。在全球范围内,有多达58%的“80后”看好中国经济势头。而美国的“80后”青年在看到经济衰退对父母的影Ⅱ向、不断上涨的大学学费、高失业率等事件后,对于未来的看法变得更加务实。
——《参考消息》
“没有什么可以对球迷说的,难道我要对他们三磕九拜?只不过输了一场球而已。参加比赛输和赢都很正常。”
——中国著名网球选手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意外失利后,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时说。
“大部分的人对于所谓成功,只有两个标准:小时候的分数和大了之后的钱数。”
——庸说。
“高考分数出来了,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考得好的一定要请考得不好的人吃一顿饭,因为当你大学毕业出来搬砖的时候人家已经混成工头了!”
——高考分数出来之后,众多网友在网络上转发着这样的一句话。考前抱女生送医男生高考仅290分,称未打算复读。网友们赞许,成绩如浮云,人品价更高。
“就像西游记里‘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一样,人所周知郭美美是只妖怪,但她就是没有被打倒,反而愈加高调和狂妄,让公众的‘郭美美猜想’飘散于舆论的风中,久久无处安身。”
——这是人民网对于“郭美美”事件的评述,眼看郭美美侵权的诉讼时效将至,但红会仍然没有要追究郭美美的意思,同时郭美美生日在澳门举办生日派对再度炫富,面对这样的窘境公众只能无奈地再度焦虑起来。
183次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份有2000名英国女性参与的调查报告显示,女孩们在23岁以后才会开始感激母亲。青春期叛逆的女孩平均每年要和母亲争吵183次、摔门164次、为男孩流泪123次、同兄弟姐妹“开战”257次。卧室卫生、顶嘴和与异性约会最容易引起母女间的争吵。
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月花销为1152元,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谈0.78次恋爱。清华、北理工、上海交大的学风在中国大学中位列最好的前三甲,其中清华大学的自习时间最长,每天平均为4.8小时。而大学生们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12小时,在0点03分入睡的大学生最为常见。
状元中缺少顶尖人才
蔡言厚坦言,他们课题组在进行大学评价排行时发现,社会公认的杰出政治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富豪企业家校友榜上的顶尖人才,几乎无一是当年的“高考状元”。高考状元职业发展低于社会预期,这出乎我们课题组成员的预料。
从高考状元工作的领域来看,选择在学界工作的状元最多,约占总数的两成,可以说学术研究是高考状元的职业最爱;其次选择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约有四成多的状元选择国内攻读研究生、海外留学或移居海外。
报告中其他结论同样引起关注: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状元阵地男性尚能坚守,文科状元阵地已是女性天下;北大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首选”;文理科状元首选专业多集中于经济管理、信息、国际关系、法律、生命科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事关国计民生的传统基础专业,光顾的状元寥寥无几。
为何“高考状元”难成才
2005年起介入大学评价研究的蔡言厚并非教育专业科班出身。196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
院)冶金专业后,他一直在该校从事学生工作,上世纪80年代起进入科技管理和研究领域,对教育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蔡言厚的资料夹中有一份略显泛黄的报纸。这张他搜集于1980年的报纸刊登了美国一项关于超常人创新能力的研究:1921年~192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名为I・M・特尔门的心理学教授选择1528名智商130以上的中小学生,对他们的成长经历进行长达50年的追踪,由于历时久远,该研究最后由他的学生完成。
结果表明,早年智力水平并不能正确反映今后的工作成就,有成就的人往往并非是家长和教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
除去智力因素,蔡言厚认为:“阻碍中国高考状元成才的重要障碍就是对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盲目崇拜。”很多高考状元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很少关注大学的发展环境。挑专业时,他们往往被“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天价奖学金”所吸引,忽视自身的兴趣与特长,更多的是随大流奔热门,很少立志长远,结果很多高考状元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不仅浪费了自身的宝贵精力,同时也浪费了教育资源。而毕业后进入其他专业领域,减缓了他们脱颖而出的速度,降低了杰出人才的产出率。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考状元青睐经济管理专业,但这个专业光学是不行的,还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更多引导学生去背东西,关注书本上的东西,而非鼓励创新,很少强调人际交往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职场中所必需的。”
“1999年扩招至今,随着高考状元‘曝光过度’,种种怪现象相伴而生。”蔡言厚说,对考生及家长而言,争当高考状元已是普遍心态,对大学及中学而言,能否招收到或培养出高考状元成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商家而言,能否有效利用高考状元,已成为提升影响力的市场营销策略,“状元经济”的催生毫不意外。
他强调,“高考状元的诞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是考生的天赋、情商、志向和勤奋,家庭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和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水平,教学方法和考场发挥的完美结合,因此,我认为高考状元这个概念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
不以一时成败论人生
对蔡言厚而言,尽管课题组的调查初衷是聚焦高考状元群体,“但我们更希望借此关注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关注他们的成才路径与成长空间。”
据蔡言厚观察,许多家长试图将高考状元、神童们的成长经历复制在自己孩子身上。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媒体都聚焦在天才少年宁铂身上,蔡言厚的一位朋友便以此为模板培养自己的儿子,一度剥夺了儿子所有的交友、玩耍时间,甚至在长达十几年里不让他看一眼电视。结果,尽管孩子学业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与人交往存在障碍。
“一个孩子能否最终成才,关键看他(她)的兴趣爱好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是否有足够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兴趣、敬业、持之以恒正是该报告中提及的众多杰出人才的共同特征。
上世纪90年代,浙江杭州一名小学老师依照教学经验发现“第十名现象”。他经过10年调查,发现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这给了蔡言厚极大的理论支持。
“永远不要去争第一!”蔡言厚反复向身边的人强调,当遇到亲戚或朋友对成绩不好的孩子进行说教时,他会不失时机地搬出这套理论。
在他眼中,那些成绩一般甚至糟糕的孩子或许拥有过人的天赋,并很可能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的中学、大学更应不拘一格选人才。”
蔡言厚讲述,放眼百年大学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并不罕见。历史学家,在考试中数学是零分,仍被清华大学录取;梁漱溟没考取大学,不妨碍他当上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沈从文更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却执掌中国国立大学的教席。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中文汉字有奇妙的魅力。这“人生四大喜”,每则后面加两个字,便成了“人生四大悲”:
金榜题名时――重名;
洞房花烛夜――隔壁;
久旱逢甘霖――几滴;
他乡遇故知――仇敌。
不必细究这“人生四大喜”的“后缀”是否严谨,引发笔者兴致的是,金榜题名时及其重名所带来的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真的是冰火两重天呢,遗憾!未能金榜题名,便有了另一句成语:名落孙山。
当下,文字越来越粗糙,甚至粗鄙化,高考成了独木桥,考得好奖励旅游,可以疯个天南地北,考不中天空都是黑的,称“黑六月”。
为了淡化这种“黑色”,近年来,社会各界动了不少脑筋,为“状元及第”降温甚至“重新估价”便在高考及中考后,成了平面媒体和各种媒介一个阶段的“主打内容”。
有引经据典者,发出了“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的诘问。据称,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科举的1300年间,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状元共计552人,但是真正名垂青史者屈指可数。武状元名世者唯唐代的郭子仪,文状元则属明代的文天祥,再有清朝二三者,绝大多数的状元,的确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江郎才尽”是一个人们熟知的成语,也是南朝文学家江淹的真实故事。年轻的才子,及长文思渐衰,才情减退,倒似乎成了状元们的“普遍下场”。
有总结现实者,根据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有点骇人听闻:32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竟无一人成才!
怎么叫成才呢?上述“报告”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中也很难寻觅状元身影……
这令人不能不问,“杰出企业家”如何定义?如象牙塔顶端的两院院士是成才的唯一标准?不“达标”就代表一事无成么?
其实,状元及第与名落孙山,看似两极,确是一事之两面。鼓励落榜者尽早走出阴霾,告之“条条道路通罗马”,没必要贬损“科科出状元”。
在中国社会“状元”总是一个闪着灵光、令人目眩的词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因此,人们希望状元常胜不败,“高考状元”顺理成章变成“职场状元”。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一旦发现状元天太热也想光膀子,路遇美色也频频注目,便非议丛生,以为“江郎才尽”,甚至愤懑抨击,实在没有什么理由。
当然,现在对金榜题名的“捧杀”确实成为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痼疾。但是,笔者发现,在这一问题上又显现出国人的老毛病:往往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为高考失意者解脱,便炒作“状元”往往江郎才尽,是高分低能的表现……
细翻上述“报告”可见,大部分“状元”在各自岗位上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这就佐证了笔者的观点,对一直爱学习、学习成绩也好的,还应鼓励其冲刺,奋发努力,金榜题名;对不是“那块料”的,也应早早想办法打通父母的“任督”二脉,减掉加给孩子们的压力,让其按自己兴趣爱好发展,没准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成了“职场状元”。
其实“状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成为了一名“状元”之后,也并非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成长是个永不会终止的过程,做人的道路漫长而宽广,孩子从小到大需要汲取的品德和知识太多太多,千万别把“状元”当成孩子教育的终极目标,那样太累,也太不现实,因为并不是成为了“高考状元”,就能成为人生这门大功课里的第一名。
两个孩子的人生
下面是关于一个高考状元和一个普通学生的故事,它真实发生在一个大家庭里,看着两个同样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状元”和“非状元”,身为家长的你,或许能够从中找到些自己孩子的影子?
人物
秋秋(化名)2003年四川省达州地区高考状元
诗雨(化名)秋秋的堂姐
A高考状元秋秋的故事
出生:
秋秋出生在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家庭,妈妈是医院的医生,爸爸在单位担任着一个小小的职务。秋秋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一直想让女儿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孩子。
秋秋从小家教很严,甚至不能犯一点点的错误,因为她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便觉得这是万万不应该的。秋秋三岁就开始学习弹钢琴,其他孩子还不知道钢琴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她已经要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来练琴。某天,本来应该是要去学习钢琴的,邻居家电视里动画片的声音吸引了秋秋,她悄悄跑去跟邻居家的孩子看了一下午动画片,妈妈怎么都找不到她,钢琴课自然也没上成。爸爸下班回家,知道了女儿犯下的这个“天大的错误”,气得狠狠打了她一顿。那以后,秋秋再也不敢因为玩耍而逃掉钢琴课、国画课等等各种课程了。
小学:
秋秋四岁那年,由于姑姑刚好被安排去当地最好的小学当一年级的班主任,爸爸妈妈觉得有个亲戚当自己孩子的老师,不管是学习还是管教上都更有利,于是多方努力,终于让秋秋成功读上了小学一年级。
在班里,秋秋是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孩子,由于爸爸妈妈的严厉教育,她都一直做着很乖的很听话的学生。因为是亲戚,姑姑也对她照顾有加,有些时候,如果跟其他同学做了一样的事,但是秋秋受到的表扬远远大于其他孩子,理由是她年龄小。有一次考试,秋秋考了班里的前几名,这样的成绩让她的爸爸妈妈有种莫名的成就感,他们有时甚至会以为女儿是个“神童”,见人就夸奖自己的孩子。
渐渐地,秋秋也有了种轻飘飘的感觉,觉得自己真的挺聪明,学习上那点东西,不用怎么努力就能会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自然她的成绩开始一日不如一日,小升初考试时,她以两分之差被当地最好的中学拒之门外。
初中:
但是,秋秋的爸爸妈妈并不放弃,他们四处托关系、交钱,最终还是让女儿进入了她差点失之交臂的那所当地最好的初中。不过那之后,他们再也不觉得女儿是他们的骄傲了,甚至常常对秋秋有种置之不理的态度,这让秋秋很是苦恼,她不明白为什么经历了一场考试之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会变成这个样子。
父母的不理睬,让秋秋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开始很努力地学习,尝试着能让爸爸妈妈对她依然像以前一样的关怀。但是小学时的疏漏,让学习变成了一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初中刚开始的时候,秋秋依然保持着一个优等生的心理,做题时她经常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从来不向别人请教问题,即使遇到疑问,也是一个人埋头苦想。可是,越努力等来的却是更大的失望,每次考试秋秋都想要考好,也觉得自己应该考好,但结果总是越考越差。秋秋对学习的信心在一次次考试中被消磨殆尽,她开始觉得漫长的三年不知道何时才能熬出头来。
事情的改变发生在外婆来找秋秋谈话以后,外婆看着秋秋从一个自信的小女生变成如今这副模样,便对她说:“孩子,学习是不能急的,爸爸妈妈不是觉得你不努力不争气,而是你不应该觉得自己什么都很好就不虚心请教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不能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对于别人给你的意见,你应该虚心接受,在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就必须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能自己做自己的,那到最后你觉得自己做对了吗?”也许就是在一番话,让秋秋开始想了想自己从小学到现在的一切。是的,遇到问题她总觉得自己能行,而不想向其他人请教,在她看来,向别人请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从那天开始,她的生活也就发生了变化。初中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秋秋如愿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高中:
秋秋考上了最好的高中这件事,又让爸爸妈妈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她读小学的年代,唯一不同的是,有了小升初的教训,读高中的几年,秋秋为了能读上理想的大学,比以前更努力。她在班里甚至年级上都是众所周知的“模范”,她走到哪里都是赞扬,总有羡慕的眼光追随。这样的状况让秋秋感受到了比其他高中学生更多的压力。某次考试,她的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但是她却始终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很不理想,为此她在家里闷了好几天,不愿意跟别人说话,谁也不想见。
到了这个时候,秋秋的父母才知道他们带给了女儿多么大的压力。父母同秋秋进行了一次长谈,让秋秋放下所有的包袱。
2003年,秋秋以当地地区第一的好成绩,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专家分析
出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像指纹一样,不应该拿来对比,应当因材施教。比如外向的孩子就可以培养他在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兴趣,比较内向的孩子可以培养他研究问题方面的兴趣,总之都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应该强迫。
小学
孩子不宜上学过早,应当尊重人的发展规律,6―7岁之间上学比较合适,5岁以前就不太好。
初中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父母应当切实帮助孩子,以良好的态度多跟孩子沟通,问问她在遇到困难时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克服,但是提问不一定要孩子立刻回答,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而家长则需要在感情上要同情和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造成情绪上的困扰。
高中
当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自觉地表现出给孩子压力的行为时,要主动想到孩子好的方面,自己要做到有意识地不把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缓解压力的方法是要尽量回避,比如可以出门散散步、听听音乐、千万不能对孩子唠叨。
父母也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受挫力”,培养孩子遇到问题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否则,一直以来的优越感等他到了社会无法承受压力时再来教育为时已晚。但这不是塑造她的优越感,而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之说,所以,孩子优秀的同时,应当培养他自信。
张祥荣 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中美合作教育(TSP)项目中国首席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家庭教育部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和教育咨询师。
B秋秋堂姐诗雨的故事
出生:
诗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里没有优越的条件,而且因为她的出生,导致了家里生活的拮据,爸爸在万般无奈之中去外地打工,没有工作的妈妈则在家带她,全家每个月都是依靠爸爸在外打工的钱来支撑着生活。
从小诗雨就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因为家庭的原因,她性格内向,不愿意和人交谈。每次大家庭里聚会,亲戚家的孩子都会表演节目,而秋秋更是众多孩子中的佼佼者,全家人的焦点都集中在她身上,这时的诗雨,总是只有在一边看着妹妹表演的份。
小学:
诗雨六岁了,刚到年龄上小学,她没想到的是,刚刚满四岁的堂妹竟然跟她在一个班里上课。由于是自己的堂妹,诗雨便跟妹妹走得近一些。刚开始秋秋对班里不熟悉,跟姐姐一起也很开心,后来她认识的同学多了,便开始对姐姐不理不睬,渐渐跟她疏远了。这样一来,本来就内向的诗雨更没了朋友,总是一个人傻傻地待着。在这样的情况下,诗雨读完了小学,进了一所普通的初中。
初中:
初中的三年生活,却让诗雨的个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同学们谈论更多的不是学习而是相互间的生活,在这种氛围里,诗雨跟同学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她的性格慢慢发生了转变,也开始喜欢上到学校上学的日子。以前诗雨对文艺一窍不通,但上初中后,她开始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也算是学校里小小的风云人物。
不过,正是因为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诗雨的学习成绩自然就只是普普通通。中考后,她的成绩并不理想,而跟她同班的妹妹秋秋则上了重点高中,家人自然而然将两姐妹放在一起比较,话里话外透露出“学习好的孩子就什么都好”的意思,诗雨在家时总觉得自己比秋秋低了一等。
高中:
诗雨还是上了高中,不过仍然是当地一所普通高中。因为在家里被父母和亲戚拿来跟秋秋比较得多了,她心里也希望自己能像妹妹一样受到家人的关注,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更希望自己也能离开这个小城市去读理想中的大学,于是,诗雨开始发奋努力。
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基础打得不算太好,诗雨如今学习起来很吃力。高三时的某一天,诗雨碰上一道怎么解都解不开的数学题,她决定去问问妹妹秋秋。一大清早到了妹妹家,妹妹已经在复习功课了,但是当诗雨说明来意后,秋秋却说自己功课忙,没有时间,让她自己想。那一刻,诗雨深受打击。
很快,高考成绩下来,诗雨并未能像妹妹一样考上重点大学,她的分数只是刚刚上了本科的分数线,但是不知道是否出于依赖还是竞争的心理,诗雨仍然选择了跟妹妹同一座城市的一所大学。
专家分析
出生
其实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同样有很多身处农村条件艰苦家庭的孩子独立性非常强,自信心很足。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家庭条件影响了父母,让父母本身缺乏自信,深感自卑,进而对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孩子产生自卑。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还是父母自身改变观念,激发孩子成长的欲望。
小学
孩子性格内向,可能是成长过程之中压抑了很多负面的情绪,父母没有给予太多让孩子表达内心看法的机会,等大一点了,父母才发现,这时候却已经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想改变,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父母自己寻求改变,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才能与孩子沟通;二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去开启孩子的心扉。
初中
家长用同一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孩子,是家长自己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既然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就需要家长自己改变对孩子认识的标准和调整对孩子的态度,发现孩子的长处,并给予肯定、鼓励,孩子自然会越来越进步的。
高中
不把别的孩子放在眼里,这是因为这种孩子常常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这种表扬仅仅是看到了结果,没有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要想改变这种孩子,需要家长自己做出改变,把表扬孩子变为肯定孩子,减少对结果的表扬和肯定,逐步转化到对孩子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的肯定上来,让孩子能够脚踏实地,孩子也会去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与其他孩子去比较,他自己逐步会发现别的孩子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也就不再瞧不起别的孩子了。
胡子平 通心教育创始人,通心教育机构首席导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心灵成长导师。
C两个故事的现在
秋秋:
大学的秋秋忙于各种活动,但是在她所就读的大学里,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佼佼者”,这让一直有优越感的她忽然有点无所适从,大学的生活也就像众多大学生一样飞快过去,并没有太多值得记述的事件。
毕业后,秋秋在北京的一个电视台里实习,但是她似乎并不太希望这么早走入社会,正准备研究生考试,希望能考个好学校的研究生。
诗雨:
读了大学的诗雨仍然努力,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她几乎已经经历过各种学习的起伏,也有过从不会与人相处到跟同学打成一片的经验,所以她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她还报读了其他的学习班。
因为兴趣爱好广泛,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门类也多,现在已经毕业的诗雨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后记:除了状元,还有更多的事可做……
自古以来,“状元”都是一个荣耀的字眼,它代表着学业的最高峰,几乎大半中国父母都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成了高考状元,那简直是件特了不起的事,似乎成为了状元,也就成就了人生的一个完美阶段。
能成为状元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每个孩子都成了状元,那状元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们生下孩子,辛苦而充满爱意地抚养他们长大,难道就只是为了看到他们拿回几个100分,成为一两次考试里的头名?难道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善良、对世界有所了解、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期待、对困难有着跨越的信心、对家人朋友保存最深切的关爱、对天地万物秉承最原始的爱心的人吗?
做人是一个这么大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倾尽一生的精力去完成,那并不是一个高考状元,甚至也不是一个职场状元所能够涵盖的。如果非要给孩子的教育定一个宏伟远大让人骄傲的目标,那也不应该是“成为高考状元”,而是“做一个真正的人”!可是这个目标,又有多少家长放在心上呢?
链接: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高考状元”!“职场状元”?
今年五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恢复高考32年来的状元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999―2008年,就读北京大学的状元高达385人;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255人,位居第二;其次是2005年才进入内地招生的香港大学有18人,高居第三。而1999年以来,80%以上的高考状元就读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法学和计算机等专业。2008年,全国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
我们都知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但是这一切,在当今中国,特别是在大城市畸变了,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暑假?
第一,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纸定乾坤。为了追求分数,必然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加班加点”就成了一种必然。而且为了应付考试,道德教育被虚化,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的理想被剥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被埋没了……如此的教育,只能使孩子的身心受损、自私狭隘,缺少自信和朝气。虽然我们也想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招考分离,但是至今还举步维艰。正是这样不堪的现实,才使得暑假成了“第三学期”。孩子的暑假丢失了,应试教育当是元凶。
第二,家长的焦虑心态。家长给孩子补课,从根本上说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理在作怪。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努力就会掉队,但是它是一个比拼耐力、较量韧劲的比赛。你的起步比别人早也只能领先于一时,却并不能决定整个比赛的结果。而且人生的内涵丰富,除了文化知识,还有身体素质、道德修养、人格精神。如果我们只重视了课本和分数,那么即便他能在高考中破关夺旗,最终也很难成才成人。在人才内涵多元化的今天,如果仅凭着文凭,他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呢?不是有高考状元被退学吗?不是有高考状元身陷囹圄吗?2013年6月中国校友会网的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状元们在职场上表现远低于预期,除在学界出现少数几位“职场状元”外,大部分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但家长和学校对此视而不见,功利主义使他们只看眼前,一味跟风,这样必然使孩子失去自己应该拥有的暑假,而被迫屈从于父母的压力去上补习班。
这一令人艳羡的“牛班”已被刻上功利教育的烙印。
对于教育而言,是否成功,不是看眼前的升学率、就业情况,更要看社会远景发展,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这个“剩下来的东西”不是分数、升学率,而是无形的教育财富:责任感、创造活力、人格完善、较高的快乐指数以及公益情怀等。这些造福社会、服务大众的品质远比重点大学毕业证更有分量。
对“最牛班级”的过分追捧,无疑是在强化,这才是真的好教育、才是精英人才。这不就是功利教育的典型心态吗?这种宣传,只会让家长非理性的功利心态继续膨胀,孩子的负担继续加重,“名校崇拜”心态继续推高,孩子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力争上游的心态可以理解,可不要忘了,能达到金字塔尖者,绝对是极少数,更多人,必须成为默默无闻的塔基。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成才观”,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尽情发挥,富有情趣,乐趣,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这就是最好的成功。哪怕他只是电视修理工,也能为千家万户带来“收视快乐”,其贡献不亚于硕士、博士。
朱清时院士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
所以,媒体、家长和教育者,在拔尖、掐尖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这条颠扑不灭的教育真理:让更多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孩子多一些“剩下来的东西”,其贡献绝对不小于让学生考上哈佛大学、北大、清华。
《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表明,“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单中,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杰出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丁肇中也说过,“我所认识的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
是分数取得成功者,而不一定是活力创造者;是暂时的成功者,而不一定永远是成功者。现在的博士硕士等人才,不能成为教育成功的证据,而可能只是题海战术的印证。
高考快要到了,希望媒体多一些“自然成才观”的宣传,就像杜鲁门刚当选总统时,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在孩子的成长和快乐、出名和健康之间,更崇尚“平常心态”、自然法则和健康发展,远比“最牛班级”更有积极意义,更接近理性教育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