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8: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母爱的诗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
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2:母爱
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
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3: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4: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5:不为什么
只为我们的爹娘
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
而现在
他们
却孤单一人
父母生病了
却无人照顾
父母想念我们了
却没有儿女回家
而今
他们
日日守望
夜夜思念
你可曾想象
每天
他们站在村口
遥望我们的身影
不为什么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灿烂,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快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外面的阳光是如此灿烂,
绿树环绕下的花朵繁簇紧缠……
我欢快的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确时时忘不了这是您送给我的珍贵礼物。
不想再提您对我的无微不至,
不想再提您对我的劳累辛辞。
它永远是未知数,
永远也写不完,捉不尽。
曾经您对我说,
我是您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
感谢上帝将我赐予了您。
现在我要告诉您,
妈妈,您也是一样。
母亲,您知道自己有多伟大吗?
在我眼里,
您是世间美好事物的化身,
永远是神圣的;
您是我心中的天使,
今后不仅只让您守护,
我也会守护着您。
也许别人会觉得夸大,
但对我而言不然。
面对这些贫乏的语字,
作者: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母亲
作者: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父亲带女儿去旅游,乘船回来。父亲正给女儿削苹果是,船猛地摇晃起来,刀掉在地上,父亲赶紧去拉女儿,没站稳也摔倒在地上。那把到刺进父亲的胸膛,血一下浸红了衣服,女孩吓的大哭。父亲忍痛拔出刀,按住伤口。微笑着安慰女儿。那以后的两天,父亲依然陪着女儿玩,而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当船靠岸时,父亲躺在甲板的躺椅上,一手搂着女儿,一手支撑着抬起身子,当他 终于在人群中发现妻子时,他艰难地亲了亲女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后来人们发现,那把刀扎破了父亲的心脏,按常规,他只能活几个小时。是父爱,让他支撑了两天,直到女儿安全的回到母亲身边。
NO.2男孩犯了错误进了少管所,母亲一直没有来看他,男孩恨极了母亲。一天,母亲终于来了,男孩倔强的不肯叫一声。花白了头发的母亲哭着抱住了儿子,颤颤地把一个袋子塞给他,男孩一脸冷漠。回去后,男孩打开了袋子,呆住了,那是一袋剥好的葵花子。他突然想到是母亲一人支撑着一贫如洗的家,他仿佛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粒粒地磕着瓜子,却舍不得吃一粒。这一粒粒瓜子仁凝聚着母亲全部的爱和思念啊。男孩泪流满面,向着家的方向跪了下去。
爱父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格内容
2、《一生有你》歌词:
因为梦见你离开;
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
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
随往事慢慢飘散;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因为梦见你离开;
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
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
随往事慢慢飘散;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皆无结果,到后如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样办?”“那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那老船夫不明白她的意思,还以为是翠翠要为他代劳了,就说:“你不拉回来了吗?”
“我就回来!”
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
祖父把船拉回来时,见翠翠痴痴地坐在岸边,问她是什么事,翠翠不作声。祖父要她去烧火煮饭,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便回到屋中去,坐在黑黝黝的灶边把火烧燃后,她又走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她的祖父,要他回家里来。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因为明白过渡人皆是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故不上岸来。只站在船头告翠翠,不要叫他,且让他做点事,把人渡完后,就会回家里来吃饭。
翠翠第二次请求祖父,祖父不理会,她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
(选自沈从文《边城》)
【阅读手记】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边城》主要探讨湘西文化母题。小说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与下层人物的形象三者合一,描写出一种淳朴恬静、美好和谐的诗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法忘怀的悲剧感。虽然小说写于1934年,当时的中国大部分地方因为战乱已千疮百孔,但沈从文善于从衰败中找到美、表现美,偌大的中国,随处可见的堕落,沈从文终究找到了能表现环境美的“桃花源”。这“桃花源”便是小说中描绘的一个叫茶峒的湘西的小山城。
沈从文的《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行文如潺潺流水,充满诗意。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沈从文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从语段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充满诗意的环境描写。而这些描写都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热闹相比,翠翠是那样的孤单、寂寞。“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这样的景物描写,衬出了翠翠心中“薄薄的凄凉”。同时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描写也很成功,翠翠过着无忧无虑的清平生活,只有当爱情的潮水汹涌而来时,她才觉得彷徨不安,这恰恰是她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标志。沈从文写翠翠的精彩处,便是以其特有的诗意笔触,捕捉并描摹出了翠翠灵动微妙的情思流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婉腼腆和炽热多情相融合的山村少女的形象。
【提升空间】
1.《边城》的作者把人物糅进一个浓厚的风俗环境中,利用风俗来铺排故事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湘西原始古朴的民族风俗,令人神往。请你根据你家乡的风俗写一段反映你家乡的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字。(字数不限)
2.阅读语段,请你简要概括一下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点。
3.语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歌颂母爱名言(第一段)
1.母爱是一个巨大的火轮,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给我们享受不尽的温暖。
2.幼小的心灵,是一棵棵幼苗,唯有母爱的浇灌,才能茁壮成长。
3.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那么母亲就是天才的臂膀。
4.谁都不会为一个人花费心思,然而母亲却可以那样无私!
[关键词]哈姆莱特 复仇 延宕 悲哀
1601年,无论对莎士比亚,还是对整个西方文学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哈姆莱特》诞生了。《哈姆莱特》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西方戏剧史上的奇观。早在1900年,电影还处在无声片时代,《哈姆莱特》就被搬上银幕,此后,莎剧被摄制成影片的不下四百部,其中被改编次数最多的还是《哈姆莱特》。1877年以来,在欧洲平均每十二天就有一部(篇)研究《哈》剧的论作问世,历久不袁。直到今天,《哈姆莱特》依然是一个学术热点。
《哈姆莱特》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第一卷几乎同时出版,屠格涅夫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巧合:“我认为,这两个典型体现着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性,就是人类天性赖以旋转的轴的两极。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属于这两个典型中的一个,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或者接近堂吉诃德,或者接近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是一个战斗的理想主义者,关心的是改造外部世界,勇于行动:而哈姆莱特更多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经常思考自己。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越来越少,而由外部世界转向对人类本体的思考却成为西方文学的重要趋向。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材于1200年的丹麦史。在莎士比亚之前,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改编为流行的复仇剧,但《哈》剧却是旧瓶装新酒,化腐朽为神奇。剧情的梗概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正在威登堡大学读书,突然接到父王猝死的消息,赶回王宫又目睹丧夫不到两个月的母亲要嫁给叔父克劳迪斯,克劳迪斯也因此攫取了本应属于哈姆莱特的王位,这让他心力交瘁,痛苦万分。随后,遭受三重打击的哈姆莱特得到父王鬼魂的昭示:他是被自己的兄弟克劳迪斯毒死的,哈姆莱特决心为父报仇并重整国家,但他却一直“拖延”报仇行动。在一次克劳迪斯单独祈祷时,哈姆莱特本来有机会杀掉他,他却放弃了这个机会;在同母亲谈话时,又误杀了躲在窗帘后偷听的老臣波格涅斯。波格涅斯是克劳迪斯的帮凶,又是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莉娅的父亲。波格涅斯的死导致了奥菲莉娅的发疯和死亡。克劳迪斯也觉察了侄儿的企图,便决定把哈姆莱特送往英国,借英王之手除掉他。哈姆莱特用计于中途逃脱,返回丹麦后恰遇奥菲莉娅的哥哥雷欧提斯,父亲和妹妹的死使愤怒的雷欧提斯向哈姆莱特提出决斗,克劳迪斯乘机设下毒酒毒剑之计,阴谋在决斗过程中除掉哈姆莱特。但结果是:最先被毒死的却是自己的爱妻、哈姆莱特的母亲乔特鲁德,雷欧提斯自己也重了毒剑,他在死前和盘托出奸王的阴谋。被毒剑刺伤的哈姆莱特拼出自己最后一点力气杀死了奸王,并立下遗嘱,把国事托付给年轻有为的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全剧以六个主要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人们感兴趣的并不是《哈》剧故事本身,而是哈姆莱特对复仇行为的一再“延宕”,《哈》剧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基本由此引发而来。关于哈姆莱特为何“延宕”复仇的理论阐释多达十余种,最著名的有歌德说(行动力量被充分发达的智力所麻痹)、泰纳说(激情杀害了理智)、别林斯基说(巨人的雄心与婴儿的意志)、弗洛伊德说(俄狄浦斯情结),还有人则简单的归结为哈姆莱特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等等。
确实,在《哈》剧中,哈姆莱特一出场就不具备中世纪骑士快意恩仇的品格,面对父王猝死、母叔成婚、叔父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他的第一段独白的第一句话是想自杀: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溶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
在生活巨大的打击面前想到自杀是可以理解的,但哈姆莱特自杀念头的起因远不仅是上述的“三道冲击波”,他认为: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把世界看作“荒芜不治的花园”,使我们想起20世纪初西方现代派的经典作品《荒原》,哈姆莱特在第二幕还说,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荒芜不洽的花园”、“很大的牢狱”――这就是哈姆莱特对世界的总体认识,正是基于对世界的这种否定性看法,使他感到人生的荒诞、虚无、无意义。
哈姆莱特对世界的悲观体认显然产生于父王惨死之后,但给他最大刺激的不是父王的死,甚至也不是叔父的篡位,而是母亲与叔父的婚姻:
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叔嫂结婚被视为“”,但把哈姆莱特那种亟欲求死才能解脱的愤怒解释为对一种封建伦理的信奉显然是不妥的。第一段独白中也明确地说,他的悲哀不仅来自“”,而是因为在哈姆莱特眼里,父亲与母亲是神圣的、完美的,他们的结合是爱与美体现。而叔父克莱迪斯却是“霉烂的禾穗”,叔父与父亲的差异“好比那大力神与妖头羊”,母亲在天神般的父亲去世还不到两个月就轻易委身于这样一个猥琐丑陋的浊物,使哈姆莱特心目中关于“人”的理想陨落了。在第二幕中,哈姆莱特在讲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之后,紧接着说:“可是,这一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
当父亲的幽灵向哈姆莱特讲述了克劳迪斯“杀兄娶嫂”的罪恶后,哈姆莱特向所有的骑士那样向父王表示要报仇,同时还要“重整乾坤”,但他的原话却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
这句台词中包含着一种和骑士精神或人文主义战士决不相容的无可奈何与迫不得已。别林斯基的解释是“巨人的雄心与婴儿的意志”的矛盾,是由于对历史任务之艰巨性的深刻认识而发出的慨叹,作为一种社会学观点的解释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并充分。哈姆莱特确实意识到宫廷里危机四伏,自己必须装疯以保护自己,伺机复仇。但当观众希图看到他在疯癫外衣的掩护下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时,却又失望地看到他神思恍惚、忽冷忽热、不仅没有复仇的行动,甚至连计划都没有,像一个精神失常的可怜虫。泰纳解释说,由强烈打击导致的激愤像风暴一样把哈姆莱特的理智给毁了,使得他无法思考,他整个人就像一扇在狂风中摇曳的破门。歌德则认为是充分发达的智力麻痹了他的行动本能,哈姆莱特本质上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行动家,哈姆莱特自己也承认“审慎的思维给赤热的决心蒙上一层灰色”。这种思考围绕着如下命题:
To be,or not to be,that js the question(存 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哈姆莱特命题”,这一命题是理解哈姆莱特的一把钥匙,也是贯穿哈姆莱特全部戏剧行动的思想线索,是导致一再他“延宕”其复仇行为的更深刻、更隐秘的原因。事实上,如前所述。哈姆莱特在舞台上甫一露面,他所提出的就是“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是比较难理解“哈姆莱特命题”的。儒家不思考身后之事的,而认为人活着总是有意义的,上为君王、国家、民族,下为父母、妻女、儿孙,伦理之网把人生视为尽义务。佛道两家主张厌世脱俗,追求仙境和长生不老,本质上也是乐观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从悲观的角度视人生为罪恶的渊数,人属于上帝,无权考虑“活与不活”的问题,《圣经》明确规定禁止自杀。只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从上帝那里索回自己,才产生了“活与不活”的问题,所以,哈姆莱特命题的提出,是个体觉醒的标志。
文艺复兴之初,人们对自身充满信心,不大考虑,不活的问题,更多想的是如何活得快乐、活得长久。莎士比亚早期十四行诗中劝那个贵族青年结婚的理由是结婚生子、子又生子,可以使个体的美无限延续下去。但到了文艺复兴后期,黑暗的现实使人们对自身解放的可能性发生怀疑,于是才有了“不活”的问题。哈姆莱特感到人生无意义,而死后所要去的天堂也是神秘恐怖的: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没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生不得生,死不得死,人变得无家可归,这就是哈姆莱特所道出的人生窘境。他视人生无意义的根本点在于人类本体是丑恶的,这种丑恶不仅包括克劳迪斯、波格涅斯等人,而且也包括王后即他的母亲乔特鲁德,甚至自己钟爱的情人奥菲莉娅。从剧情看,哈姆莱特在父王死前,对奥菲莉娅是非常钟爱的,但由于乔特鲁德的改嫁,使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女人的看法,“美丽使贞洁变成”云云全系由乔特鲁德引发而来,导致对全体女人的否定,可见母亲委身奸王一事对他的伤害和打击有多深。在哈姆莱特辱骂奥菲莉娅的一段中,他这样解剖自己:
我自己还不算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他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