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网络舆情专报8篇

时间:2023-03-15 14:58: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络舆情专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舆情专报

篇1

摘 要 本篇文章针对网络舆情档案的价值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网络舆情档案的形成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档案管理的重视度、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档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网络舆情档案建设管理的业务培训力度以及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档案管理的考核体系等等,以期能够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档案管理 档案价值

一、网络舆情档案的形成

纵观我国各个区域的网络舆情监管现状来看,网络舆情档案大致是通过政府督查室、网络办公室、民生服务热线办公室以及各个归口部门的工作中所获得的。其中,网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对网络环境展开全天候的监管,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来划分档案内容,针对内含重要信息的资料需要将其送至政府督查室,再经由主要领导批示后,根据批示内容来形成督查通报,责令相关单位按照通报内容来进行落实。针对普通问题而言,在处理完成后要形成舆情专报,待领导单位查阅完毕后,将专报收归为档案。对于民生建议类的舆情,则要转交给有关部门来由专人进行网上答复。

除此之外,民生服务热线要针对公开电话、网络信箱、政府信箱、网络在线问政等多条诉求区渠道中所反映上来的意见与建议来进行处理,连同地方上的协调部门来共同督办,同时根据事件的重要登记来形成舆情专报档案。

二、网络舆情档案的重要价值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需要将管理重点锁定在网络舆情的公关处理上,从根本上加大对解决网络舆情问题的重视程度,杜绝在网络舆情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性,进而将网络舆情档案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

(一)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舆情档案是机关档案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领导决策制定的主要参考依据。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得到领导批示的舆情档案进行归档处理,并根据档案内容来做好分类装订,以便在日后有重要经营决策制定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出一手资料,大幅提高决策结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为矛盾化解提供支持力量

在信息时代中,互联网成为了反映社会热点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而言,网络媒体经常会曝光一些诸如拆迁补偿不合理、区域干部私收贿赂、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不畅通等民生问题。这些现象虽然很多都经过了多次的报道与解决,但仍然无法达到群众满意,如果没有之前的处理意见作为参考,很容易在制定新决策时出现重复处理现象,这不仅无法帮助社会民众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形成更大的社会安全隐患。为此,通过加大对网络舆情档案的价值管理,则能够妥善的化解这一矛盾。

三、加强网络舆情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各个地方上的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起统一化的协调机制来专门处理网络舆情,同时还要指定牵头单位来对相关的网络舆情档案来进行归档处理。各个单位管理者也要结合自身的经营与发展现状来构建出完善的档案工作网络,从岗位中选拔1-2名优秀员工来作为小组组长,将网络舆情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交给管理小组来全权处理,确保网络舆情档案的规定时间与移交时间。

(二)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档案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将网络舆情档案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让档案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个地方上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档案法》中的相关制度来着手改进,一方面要加大对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单位内的库房达到“九防”标准,同时还要配备好档案保管室、档案橱柜、防火设备以及除湿设备等,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制度,将档案移交手续落实到位,结合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设计网络舆情档案的借阅手续,避免档案乱借乱发现象的出现,杜绝档案信息的分散与流失。

(三)进一步加大对网络舆情档案建设管理的业务培训力度

单位管理者要加大对网络舆情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传授给他们最新的档案归档整理规则与系统录入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关于网络舆情的知识培训,着重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具备独自处理档案收集、档案归档等工作,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威胁到档案信息的安全隐患排除在外。

(四)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档案管理的考核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各个地方上的相关单位要将网络舆情档案纳入到自身年度文书档案系统的录入范畴之中,同时还要将网络舆情档案的收集与归档情况作为内部员工的年度考核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加大考核与监管力度。针对那些表现优秀且工作完成到位的部门予以奖励,针对那些工作出现纰漏且积极性不高的单位或个人则要下发整改责任书,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喜林,付立秋.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情报,2014(5)

篇2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互联网中心的指导下,我办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本着全面、及时、准确、实效的原则,切实做好舆情处置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本办全员参与网络舆情工作

年初,《关于印发**县2017年度网络舆情宣传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委办[2018]29号文件精神,成立网络舆情宣传工作领导组,由县委办副主任、县委台办主任贾伯根任组长,县委台办主任袁副组长,徐向东为本办网络发言人,本办其他人员任组员。七月,由于负责人职务变动,按照要求,本办及时调整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改由孙中主任担任。本办已为网络发言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

二、注重实效,扎实有效开展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本办网络发言人按要求工作日上网签到,遇特殊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保证每月签到22次以上。通讯工作保持24小时畅通。每天按要求浏览“海田漫思”、“海田网事”、“海田网”等范围内有影响的网站,关注与本办、本县有关的帖子,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将矛盾消除在萌芽时期。认真做好交办的发帖、跟帖等交办工作。

三、强化职责,及时高效做好舆情网络宣传工作

本办网络发言人按要求每天浏览,并每月转发500条以上微博信息,较好地宣传。本办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做好台办宣传工作,全年在网事网站发表宣传帖子30余篇,并按要求完成上级交办的跟帖、回帖工作。

四、积极处置,妥善完成好网络舆情专项工作

本办积极处置《舆情专报》、《舆情交办》等事项,消除网上不良影响。积极响应网络宣传交办工作,妥善处置重大舆情,注意扩大本办的知名度和巧妙化解危机。

五、严格要求,认真做好网络舆情归档工作

根据领导的要求,认真好履行本办的工作职责,搞好网络舆情工作。每天安排好网络回帖人员,负责对涉及本县的相关舆情进行收集,并在发现舆情时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对于网络重大事件实行专职人员上网浏览、发帖、跟帖、回复及网络信息宣传等情况的记录,认真做好网络舆情处置和网络宣传等方面的资料归档工作。

六、2014年工作打算

1、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学习合作,加强舆情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与兄弟单位间的舆情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能够高效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

篇3

行业信息化

最佳舆情产品奖

中科点击秉承自主创新的理念,以坚强的党性、灵敏的嗅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专注于垂直搜索引擎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技术、自然语言智能处理技术和网络渗透侦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突破。

在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危机传播管理和口碑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在新形势下的全新挑战。

中科点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点击)秉承自主创新的理念,以坚强的党性、灵敏的嗅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专注于垂直搜索引擎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技术、自然语言智能处理技术和网络渗透侦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突破,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积累,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军犬软件(ADSoft)。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能够一站式地在第一时间针对境内、境外网站的各种网络载体(如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等全面部控监测,经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稳准狠快地把互联网读懂、读薄。其核心功能可总结为“352231”。

三大采集:定向采集,是指针对指定站点进行采集;非定向采集,是指针对特定关键词进行采集;境外采集,是指针对在国内不能访问的境外站点进行采集。

五大分析:包括分析是否与“某市”相关,是否属于“某市”舆情,是否属于“某市”负面舆情,是否属于热点舆情,以及每条舆情或某个事件专题的传播路径等。

二个平台:网络舆情专用平台、掌上舆情平台。

两种报告:指基于网络舆情平台中的数据、图表生成的简报专报。

三种预警:包括短信预警、邮件预警、弹窗预警三种方式。

一套标准:舆情业务办理标准。

该系统的成功开发与运用,为政府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监测涉军(警)、涉独、反恐、维稳、打击“两非”,以及实现对重点组织、重点人群和重点信息的定向监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维护党、政府、单位、领导及地区形象,把握舆论导向,掌控社情民意,甚至引导网民的上网行为等均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证,也为政府部门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和纷繁无序的互联网世界中拨云见日,掌握监管的主动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可能。

篇4

网站为何夹在中间受气

网络问政的形式有多种,但都是基于民生类互动栏目发展而来。目前,地方网站各种民生类栏目层出不穷,但做得特别出色的并不多见。以咸宁新闻网为例,咸宁新闻网自成立以来,着力打造“社情民意”民生类互动栏目,以社情民意推动网络问政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反映民声民情的渠道,为市委、市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科学施政提供参考。该栏目又分为投诉、求助、举报、反馈、建议、咨询、跟进、问政等若干个子栏目。在咸宁新闻网众多自办的栏目中,这个栏目既是咸宁新闻网网民交流最为活跃的一个平台,也是老百姓网上反映诉求最为积极的一个窗口。

然而,这个栏目自开办起来,就出现了一头热,一头冷,网站夹在中间受气的现状。网民大量诉求得不到答复,指责网站的平台形同虚设;部门没有精力或不愿解决网民诉求,抱怨网站不该添乱。且来看一组数字。

截止4月底,咸宁论坛社情民意栏目网民共发主题帖15900多个,话题涉及教育、环保、住房、出行、城管、城建、就业等。其中投诉帖为1200多个,占7.6%;建议帖610个,占3.8%;举报帖为609个,占3.8%;问政帖512个,占3.2%;求助帖497个,占3.1%。而真正得到部门回应的答复帖990多个,仅占6.2%。从相关部门的回复来看,市规划部门、市人社部门、市交通部门回复率占前三位,回复率为60%左右,县市区以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前三位,回复率仅为30%左右。大部分的市直部门和一部分县市区回复率为零。

是不是网民的诉求太难回复,从而导致部门无所适从呢?非也。其实网民的诉求很简单,也很容易回复。如:城区限鞭禁鞭为什么屡禁不止;XX中学利用学生周末时间收补课费;XX居民小区变垃圾场,数十天无人问等等,他们希望有一个部门出来给一个答复,这样的话题,部门只需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了,可遗憾的是,绝大多部门对这些诉求无动于衷,甚至有些麻木不仁。

三方互动环节不够通畅

究其原因,网民、网站和部门三方互动环节不畅是主要原因。

网民作为问政的首发者,他们的诉求一旦在网络上发出来后,面临着网站和部门的后续跟进问题。

地方网站由于受人手限制,平台开发出来后,基本上只派一到两个人进行技术维护,而对大量网民的诉求,认为是部门的事情,与网站无关,有的网站还将网民的诉求向涉事部门转交一下,有的基本上让其睡觉,造成平台大量诉求积压,从而导致一些涉事单位不知情、不知道。

部门对这些网民的诉求的处理方式,也是令网民不满意的原因。综合起来,在对待网民的诉求上,涉及到的一些部门和地方采取的做法有三,一是不理,不少部门或负责人几乎从不上网,涉及自身的帖子也是爱理不理,甚至高高在上,自认为网上反映的问题不值得回复,懒得回应网民的诉求。二是删帖,这是大多数部门或地方的做法,他们一旦发现问题,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马上找人、找关系删帖。这种做法看似问题解决了,但很容易酝酿更大的风暴。如前几年出现的某县局长打人事件、XX牧业围堵事件、某乡冒领财政资金补贴事件等,尽管没有酿成全国性的大事件,但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三是沟通,网民上网反映诉求,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经过正常渠道反映得不到结果的,这样只好通过互联网来反映,开明的部门领导就会及时找到发帖者进行沟通,寻求理解,化解问题,从而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面对诉求网站应对取向

新闻网站是当地党和政府在互联网宣传上的喉舌,这几年,咸宁新闻网在承担大量的外宣任务的同时,网站还就如何做好稳定网民队伍,解决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呼声做了大量化解矛盾的“份外”工作。

一是开展报网互动活动。咸宁论坛自成立以来,积极与《咸宁日报》和《香城都市报》等传统媒体一道开展报网互动活动。如每周参加报社选题会,并在两报开辟《咸宁网事》专版,每周一期,文章从社情民意等网站的民生类栏目挑选,如《城区公共泳池卫生吗?》、《咸宁火车站该管管了》、《崇阳出租车市场亟待规范》等话题,采取在两报刊登和记者跟踪采访的形式,促使了问题的解决和落实。

二是实行专报形式。对一些敏感话题,以《舆情专递》和《咸宁日报内参》的形式向市领导和涉及的单位进行通报,管控风险,从而防止大的舆情暴发。

三是培养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评论员是咸宁新闻网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的有生力量,是网络安全、社会稳定的镇定剂,起到了一个减压阀的作用,咸宁新闻网网评员的文章多次受到省网管办的肯定和表彰。

面对网民,部门应放下身段

咸宁新闻网毕竟是媒体,不可能代替涉事部门来回答网民的诉求,最终还得要有相关部门参与进来与网民开展互动活动。通过这几年舆情出现的特点,一些部门开始认识到舆情的重要性,他们在应对网络涉及自身的问题时,基本上能够做到及时跟网站和网民沟通,但在处理方法上还有待完善。为此,笔者认为,部门在如何解决网络诉求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部门和地方领导要高度重视舆情,必须落实一名专职信息员,由信息员对本地本部门的舆情实行全方位监控,凡涉及本部门的帖子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回复、应对,对重大的舆情要及时汇报,要在舆情处理的最佳时间采取对策,将舆情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二是打造阳光政府。信息不对称是网民产生诉求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央及省市文件,各地各部门要将能公开的信息及时通过当地主流网站公开出来,特别在入学、就业、计生、大病医保等民生问题上要尊重百姓的知情权。

三是完善网上服务功能,要利用互联网方便百姓办事,能在网上办理的绝不到现场办理,能少跑路的绝不多跑路,能一次办完的绝不跑第二次、第三次等,把方便百姓办事落实到看得见的互联网上。

篇5

一、问题分析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的组织部门、组工人员对组织工作网上舆情的处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应急处置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手段,“慢半拍”、“马后炮”等行为使组织部门在应对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时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第一,对组织工作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往往忽视宣传,只求“做功”,不求“说功”,埋头苦干,守口如瓶。没有认识到,组织工作同样需要群众知道、理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爆炸性的特点,对组织工作形成了巨大挑战,组织部门不及时信息,小道消息就会“满天飞”,会对组织部门的公信力造成损害。

第二,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狭隘地认为了解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主要是宣传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组织部门的责任。还表现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用估计不够,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通过“催化”、“发酵”,会将现实“小问题”演变为网络“大事件”,反过来又形成舆论压力,增加处理事件的复杂性、多变性。

第三,舆情应对的工作机制不完善。目前,多数组织部门在网络舆情应对上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组织领导工作架构,没有建立专门的工作队伍,舆情监控、研判、应急处置等机制不全,导致对网络舆情准备不足、处理不当,最终酿成网络公共事件。有的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应对舆情的能力不足,政治敏感性不强,对媒体和网友的询问态度生硬,反应迟钝,答复不当,“不会说”,从而放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失去了网络舆论宣传主动权。

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工作网络舆情处置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处置原则

贵在预防原则。我们都知道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故事的寓意同样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组织工作网络舆情处置应重在预防,而非救火,事中防范好于事后防范,事前防范好于事中防范。

迅速及时原则。社会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是说人们往往相信首次获得的信息;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也指出,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面对涉及组织工作的舆情事件,要及早掌握话语主动权,抢在第一时间真实信息,释疑解惑,满足公众知情权,避免出现网络上认为组织部门“不作为”的情况,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赢得理解、信任和支持。

适度反应原则。任何事情的处置都要把握一个度,防止过犹不及。对于组织工作舆情处置,过多的炒作和过早的宣传,可能无益于问题的处置。要认真分析、加强预测,时刻关注其发展态势,不用“放大镜”,不人为制造热点,不作无谓争辩,而是把握火候和分寸,把握节奏和力度,最大程度发出权威的声音,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既要达到一定的声势和效果,又要避免出现正面宣传负面效果的现象。

综合考虑原则。处理组织工作网上舆情要做到政治上考虑与专业上考虑相结合,既要考虑维护党委的形象和权威,维护组织部门的声誉,又要从公众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公众在该舆情事件中的诉求,还要从现代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层面考虑如何快速有效消除舆论的负面影响。

灵活艺术原则。在应对网络舆情时,注意应对方式方法,既澄清事实,又讲究情理。面对网民的“拍砖”、过激的言论和传统媒体记者的追问,不要“唱对台戏”、更不能说“火上浇油”的话,而是要沉得住气、搁得下面子,做到冷静分析、平和交流、坦诚沟通,在交流中求得理解,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

方向引导原则。组织部门要坚持用积极的看法打动网民,进行正确观点引导,让网民理性看待和评价舆论事件,避免出现“群起而攻之”的舆论态势。这就需要确定相关的舆论引导主题,组织网络宣传员在网站论坛发帖、跟帖,以有效形成正面舆论,引领舆论走势。

三、应急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是前提。不要把网络舆论看成麻烦的制造者,不要抵触网络民意。民意提供的是对组织工作的监督,是一道把关,不是为难,能帮助组织部门换种逻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当然,网上的言论并不都是对的,但却对事物提供了更多一层的分析。有一种提醒机制,不是坏事。所以要把社会舆论的参与监督作为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考量因素。要加强研究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探索组织工作舆论宣传规律,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提高应对处置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二,做好本职工作是根本。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组织工作负面舆情,根本还在于把组织各项工作本身做细、做实、做好。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加强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科学规范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完善现有干部选拔方式,变“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为“多数人中选拔多数人”,尊重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话语权,做到公道正派、公正无私,切实以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不会怕任何质疑。比如,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上,一定要避免形而上学的懒政思维,避免片面以新任干部的平均年龄作为政绩衡量指标的简单化做法,走出“政绩化”误区。二是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避免一些党员干部的不当言行刺激民众神经,引发舆情事件。

第三,保证信息的对称性是关键。做到“公开选用、公开监督、公开查处、公开宣传”,才能赢得主动、增强公信。一是立足“早”字,尽可能把信息公布在前,这是获得信任的前提。针对社会基本关注点,尽可能把完善的信息公布于众,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二是立足“实”字,将事实用科学严谨的手段向社会公布。比如将一些调查、数据、背景资料及时公开;在公示候选人工作实绩同时,对候选人的家庭背景、关系也作一个说明。三是立足“用”字,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公开。比如,以打造新时期网络舆论主流阵地为落脚点,办好、办活党建网站,建好融信息、党务管理、学习培训、社会动员、网络调查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还比如,开通组工政务微博,利用微博平台,公告信息,直面公民问政,加强信息沟通。

篇6

关键词:政务微博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危机应对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启后,政务微博在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官民互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对政务微博的前景一片看好,但在其火热的发展势头之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虚假繁荣”。政务微博作为一种创新式的社会管理方式,在日常运行和危机应对阶段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政务微博在现实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并对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1.现阶段政务微博运行中的问题

1.1对待微博态度不端正

尽管政务微博在全国范围内一片红火,但是不想学、不愿学、对微博问政讳莫如深等消极态度在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身上也是普遍存在的。部分党政部门和公务人员对政务微博持有偏见,畏难情绪严重。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或者坚决拒开政务微博,或者单纯跟风开通“空头微博”做做样子。物极必反,对待政务微博态度“过冷”固然不好,但是过度追捧政务微博功效的“过热”做法同样不可取。一些政务微博的管理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通过不正当手段刷 “僵尸粉”,造成政务微博一派繁荣的假象。“过冷”和“过热”都不是党政机关对待政务微博应有的态度。

1.2日常维护不够用心

政务微博的创建只是第一步,日常维护才是提高微博人气、促进官民互动的关键。某些跟风创建的政务微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或者夸夸其谈,或者自言自语,面对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一概视而不见。长时间不更新、缺少原创性、缺乏互动、一味转发其他微博或者单纯从政务网站搬运内容等“懒汉做法”屡见不鲜。如此一来,政务微博可谓是形同虚设,偏离了设置初衷。

1.3舆论引导功能缺位

政务微博设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正面引导舆论走向、化解冲突和矛盾。根据诱因的不同可以将网络舆情危机分为两类:第一类的主要诱因在于现实中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政府部门的集体噤声或寡言少语导致网民的强烈不满,引发从现实蔓延到网络的舆论大战;第二类的主要诱因在于网络上政府部门的不当回应,由于政务微博的介入导致对一般性事件的讨论升级为网络舆情危机。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务微博理应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以诚恳并负责任的态度公布事件进展,以权威消息抵制小道消息,真正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掌握网络舆论的走向。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针对这起重大突发事件,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自7月1日至7月8日只了4条微博通报火灾情况。而该时段,微博平台关于天津蓟县火灾的讨论数以万计,关于蓟县大火死亡300多人的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政务微博面对突发事件的“少言寡语”,面对谣言四起的概不回应,使其处于被动状态,丧失舆论引导权,承担公信力下降的不良后果。

舆论引导功能缺位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政务微博的“言语不当”所导致的对一般性事件的讨论升级为网络舆情危机。2012年年初,针对某网友的一条关于三亚宰客的微博,深有同感的广大网友在两天内转发评论四万多次,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声称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在食品卫生和诚信经营方面实现“零投诉”。这条明显失真的微博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这一案例中,政务微博不仅没有成功化解舆情危机,反而由于“言语不当”激发了公共事件的二次发酵。

2.政务微博未来发展的改进建议

2.1端正对待政务微博的态度

明确政务微博的定位。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政府部门不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表态,人们就会去寻求其他渠道获取信息,极易造成流言四起进而引发轰轰烈烈的网络舆情危机。政务微博的职能,一方面体现在相关政务信息、与网民适时互动等日常工作环节,另一方面体现在应对舆情危机。因此,党政部门及公务人员应努力积累丰富微博应用经验,赢得民众信任,关键时刻充分利用政务微博这一利器,有力应对舆情危机。

积极利用谨防过度追捧。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要端正对待政务微博的态度,既不能“过冷”,也不宜“过热”。个别官员要摒弃“微博猛于虎”的落后观念,了解微博时代舆论传播的规律,积极利用政务微博,加强与网民的互动。过度追捧政务微博的功效而刻意营造政务微博的繁荣假象也是不必要的,“刷粉丝”的行为更是影响党政部门的正面形象。毕竟政务微博只是一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手段,公众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党政机关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谋福利。因此,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政务微博的积极功能,利用新媒体加强政民互动,但是更需清醒认识自身职责,“线上”和“线下”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2提高政务微博的质量

出台政务微博管理条例。无规矩不成方圆。微博的有序运作离不开统一规范的管理条例。现有的政务微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管理条例应明确各部门政务微博的命名规则,改变现在混乱的命名局势,方便用户检索和关注,提高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本部门政务微博的总负责人及信息的负责人等人事制度、对政务信息的时效以及接收用户诉求的响应时效要有具体规定,确保政务微博不成为“空架子”;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培养专门的微博管理人才。政务微博不同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介,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更为年轻化、思想更为活跃且易情绪化的群体,依附的载体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对互动性要求更高的新媒体。一个合格的政务微博管理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微博运作技巧。政务微博的管理者在信息时要摒弃“官本位”观念,避免说教口吻,学会坦诚对话。

加强各方面的深层互动合作。第一,加强党政部门和提供微博应用平台企业的合作。以新浪微博为例,现在已经推出了专门的政府版微博,部门简介、政务网链接、系统内微博推荐等小功能的加入为政务微博增色不少;“政务厅”的设置,更是对平台内所有的政务微博依据区域、领域、人气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方便民众查找;定期的政务微博报告更是对我国政务微博的表现做出了客观总结,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二,加强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的交流合作。尽管近年来政务微博发展势头很猛,但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依旧强大。政务微博受制于篇幅等,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有利于挖掘深层涵义。某些省级电视台开通了政务微博解读节目,既提高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节目收视率,可谓是双赢之举。第三,加强政务微博之间的互动合作。就领域而言,公安系统微博在数量上及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其他党政系统微博。公安系统政务微博和其他政务微博进行互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于提升政务微博整体实力大有裨益。

2.3提高政务微博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

建立灵敏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舆情监测是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稳定时期亦不容松懈。日常需要时刻关注社会新闻及微博热点,定时上报网络舆情监测结果,以便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尽早纾解,避免演变成舆情危机;建立起突发事件专报制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实时监测和上报,紧随网民舆论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回应公众的质疑。

建立健全新闻机制,掌握舆论主导权。政府是突发事件处置的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政府身上。“集体噤声”“寡言少语”只会将公众从对事件的关注转移到对政府的谩骂上,于解决现实问题无益,只会造成轰轰烈烈的舆情危机,甚至有发酵为的可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及时、准确地官方信息,避免谣言扩散,最大限度地化解或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

建立健全媒体沟通机制,全面疏导舆论。政务微博的受众群体虽然庞大,但是比起传统的电视媒体等,在覆盖范围和报道深度上还存在差距。突发事件发生后,多种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更有效地编织舆论疏导网络,避免舆情危机的扩大和升级。

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重视细节工作。党政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舆论引导机制,重视细节工作。从态度上,政务微博要保持诚恳并负责任的态度,不否认不推卸,三亚市政府新闻办的“零投诉”回应显然是这方面的一个反例;从话语体系上,要避免官腔,采用人性化的表达方式,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3.结语

作为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一种尝试,政务微博体现出了党政机关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意愿。由于缺乏经验与制度支持,当前政务微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政务微博正向功能的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引导舆论走向、促进官民互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运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政务微博,使之更好地为解决舆情危机、构建和谐政民关系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R],2014.117~120

篇7

近两年来,我区先后两次被评为“广州市平安建设先进区”,综治科被授予“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社会稳控与安保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番禺区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番禺区广州某某某赛突出贡献集体”等称号;牵头组织实施的“构建三条防线提升满意率,平安番禺建设全省再领先” 、“建立综治舆情分析中心,推进平安番禺创建工作”等工作成果被评为、全区机关优秀工作成果,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我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经验先后被新华社、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法制日报》、《日报》、《广州日报》、省委《十一运社会稳控与安保工作简报》、省委政法委《广东政法简报》、《广东综治简报》、市委《信息专报》、《督查专报》、《广州信息》、《安保督查指导工作简报》等推广,其中市、区领导8次做出重要批示。1日,中央综治工作检查督导组对我区的综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区“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月综治科被授予“番禺区优秀科室”荣誉称号,科室2名同志被评为“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1名同志被评为“番禺区青年岗位能手”。

一、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平安建设

区委政法委综治科制定了规范的青年文明号岗位达标创优标准,以“心系平安”为宗旨,不断强化科室内部管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研究综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接受新事物,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思路,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此带动平安番禺建设。一是制度创新。紧紧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的有利契机,在组织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制约性、障碍性问题及破解方法开展深入调研和前期论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综治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台了一整套涵盖工作运行、决策运行和责任运行的《番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查究及一票否决权制实施办法》等七个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框架。首次将辖区非公有制企业纳入领导责任查究及一票否决权制实施范畴,推行企业法人综治责任制。其经验做法被《广东综治简报》、《广州日报》、《半岛都市报》、市委《信息专报》等市级以上媒体推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某某某给予肯定性批示,二是观念创新。把各部门综治工作情况及党政领导抓综治工作的实绩纳入综合指标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责任落实、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建议区委区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建议优先提拔使用;对发生问题的,视情节轻重建议给予严肃处理。内共对平安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231个先进集体、129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11个单位予以责令限期整改,对33个单位予以黄牌警告暨一票否决警示,对11个单位予以一票否决。三是管理创新。设立了分析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初步建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自下而上、反应灵敏、快速传递的综治舆情汇集分析网络,及时对社会治安形势进行评估、预警和研判,确保及时、有力地打击犯罪,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对进一步深化平安番禺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华社《高管专供》、省委《社会稳控与安保工作简报》、市委《信息专报》、等市级以上媒体进行了推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某某某、副市长某某某给予肯定性批示。

二、强化质量意识,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以提高科室工作效率推进全区综治工作。区委政法委综治科不断探索完善为综治部门履行职责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番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规则》、《番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等制度,实现基层综治组织机构设置、队伍管理、工作制度、办事程序、基础设施“五规范”。 目前,12个街道综治办、90%以上的社区、40%以上的企业初步达到了综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标准。我区在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二是以强化科室绩效管理塑造良好机关形象。注意加强科室品牌建设(“心系平安”),把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纳入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塑造积极向上、清廉奉公、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机关形象。综治科连续5年被评为“平安番禺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被评为番禺区机关先进科室。三是以推进科室争先创优维护青少年权益。积极开展争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配合团区委组织番禺区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开展暑期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集中行动,集中开展暑期网吧集中整治、图书音像制品整顿、规范暑期劳务市场、打击青少年犯罪、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行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同团委、教体、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调整充实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增强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学管理机制,创新群防群治工作模式,会同区公安分局、团区委、区志愿者协会成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治安志愿者番禺分会,发动志愿者在社会治安巡逻、社区安全防范、法律宣传、单位内部保卫、交通安全、防火安全、治安信息收集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

三、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开拓进取

一是圆满完成会议组织筹备工作。参与完成迎接中央、省、市等领导督查、检查工作8次,参与筹备全区维护社会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会议11次,其中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平安番禺建设工作大会。二是组织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保稳定、促和谐”、“畅通公用保民生”、“保全运迎国庆”、学校周边秩序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年内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51次,排查发现的18起突出治安隐患,全部限期整改完毕。三是草拟各类文件材料。起草各类领导讲话、情况报告、工作汇报、建议意见等260多个、草拟综治委(办)文件86个、编发《番禺综治简报》16期、编发《综治综治工作动态》14期、编发《番禺区国庆节和大运会会安保工作动态》32期,有效地为领导决策起好参谋作用。

四、强化学习意识,完善综合素质

学习是综治部门整体工作创新出成效的有效推动力。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落实区委“百千万”大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共形成调研文章12篇,为领导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决策资讯支持。所形成的调研文章,被《广州信息》、《广州综治简报》、《政法工作研究》、《学习与实践—番禺区践行科学发展观典型案例选编》、《新番禺》等刊发。二是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每名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通过专家教授讲课、经验材料评析、综治案例研讨等形式,使科内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为科室工作“无缝隙”衔接奠定了基础。科室有1名同志被评为“广州市中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系番禺区和广州市政法委系统唯一入选者。三是加大信息宣传。根据《区委政法委信息宣传工作办法》,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工作机制,及时上报反映番禺特色的工作和突出成绩的信息。全年,在各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80余篇,其中市级以上媒体采用40余篇,一项做法被新华社在全国推广、三项做法被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推广;6篇综治论文、分析分获广州市一、二、三等奖。

篇8

“走基层”,哪里是基层?如何“走”?“转作风、改文风”,“转”什么、“改”什么?如何真正达到“走转改”的目的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借“走转改”补网媒之短板

“为了谁”的问题是一切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回避的基本价值取向。群众观就是以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体,就是为了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为什么“走转改”活动一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就是因为这是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一次正本清源和丰富发展,是人民群众主体论的真正回归之旅。

在“为了谁”的问题上,谁最该是报道的主体,是为短板之一。长期以来,新闻界的确存在思想上漠视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工作上脱离群众的现象。这些问题,在互联网传播领域尤烈。互联网上的新闻确实有种不好的风气,热衷炒作富人明星,热衷对恶的传播而忽视对善的讴歌,尤其是对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处于相对淡漠状态。只关注黑暗看不到阳光,只关注名流而忽视草根。

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是为短板之二。网络媒体与成熟的传统媒体相比,工作节奏更快,编辑、记者人数相对较少,采编队伍普遍年轻,大多是非新闻专业背景,缺乏媒介素养和专业培训,拔尖人才普遍不足,这就导致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上经常存在偏差,网站市场竞争之惨烈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味追求“点击量”、什么东西“抢眼球”就渲染什么,甚至把点击量、转载率与考核片面挂钩。

情绪化弥漫在盲从轻信中,变为很多网友对社会的不满,是为短板之三。论坛、博客、微博等互联网技术应用方兴未艾,但目前即时通讯类传播平台上,但凡时政类话题,激烈尖刻的网言网语过多,理性宽容的内容被淹没甚至成为谩骂攻击的对象,思想交融、观点交锋被口舌群殴、情绪化宣泄取代。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排解社会不良情绪,以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消解情绪化表达,应当成为即时通讯类传播平台的管理者的必补一课。

互动:扬网媒之特长

网络媒体更要以创新的思维切实推进“走转改”工作,毕竟,新媒体开门办网与传统媒体开门办报相比,无疑更具有优势。

一是传播平台更为广泛多元,立体传播优势明显。以大众网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一网”、“一报”、“两刊”、“一屏”、“一社”的立体传播格局。一网:有大众网主站,有涵盖17市的论坛、博客、微博,在全省已开通了10个地方站;一报:《齐鲁手机报》订户高达200万;两刊:以手机为介质,旨在为网友提供生活资讯的《齐鲁手机》杂志订户已达300万,以纸质为载体、旨在传递先进手机文化的《手机语文》月刊目前发行达10万份;一屏:城市大屏联播网在山东省会济南机场、长途车站、城市中心区已有五块LED大屏幕;一社:大众音像出版社除独立运营音像制品外还可以实现以上内容产品的再传播。在震惊国人的“佛山小悦悦被轧致死,路人漠然不救”事件发生后,《齐鲁手机报》的编辑团队积极策划,马上在手机报及众众微博上开设“爱微现”栏目,引导读者网友讲身边故事和爱心感悟,各地方网站积极策划,与当地分论坛互动,寻找身边美好人物,弘扬见义勇为的主流价值观,传递一个个显现城市文明的普通人群体。

二是互动本身就是网络媒体与生俱来的优势,变围观为服务大有可为。即时性和互动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两大特点,论坛、博客、微博的写作主体就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网民,是老百姓说话的地方,百姓笔写百姓事,值得推首页、置顶。积极利用这个平台,搞博客大赛、贴文大赛应该坚持不断。春节期间,在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发起的“十大温馨贴文”、“十大温馨博文”大赛中,大众网网友的《敬老如敬神》人选“全国十大温馨贴文”,并被《齐鲁晚报》全文转载。此外,网站服务性频道与论坛积极互动,在服务网友情感诉求、服务网友生活需要上可以不断推出为网友提供增值服务的活动、项目。大众论坛作为全球中文论坛50强的老牌论坛,正在实现由偏时政类内容向“网络问政与便民服务并举”的功能定位转移。

探索构建长效机制

借助“走转改”切实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避免“不刮一阵风”,要在探索构建长效机制上做文章。用制度带动,让员工养成良好的深入基层的行为习惯,在具体实践中再丰富、完善制度建设,最终形成制度与习惯的高度融合,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喜的是,毕竟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大众网编委会于今年9月下发了《关于开展“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力求在制度保障、队伍培训、活动带动上有所突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