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07: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针灸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心房颤动;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其患病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及周围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本文就房颤的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一、古代经典对房颤的认识
古人认为房颤的病机多以本虚为主,《伤寒论》177条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方测证,这里的“心动悸”当属心之阴阳气血俱虚,心失所养,鼓动无力所致。宋·严用和在《济生方·惊悸》中谓:“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盖心主于血,血乃心之主,心乃形之君,血富则心君自安矣。”明确指出怔忡因心血不足所致。唐·孙思邀在《千金方·心脏》谓:“…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虚寒也”。又云:“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均指出心阳虚衰可致惊悸。此外,痰瘀内阻亦可导致房颤的发生,《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惊悸病本为心虚,在惊为痰,在悸为饮,认为心悸与痰扰心神有关。王清任则明确指出血瘀可致心悸,《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证目》谓“心跳、心悸,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法百发百中。”均认为血行不畅,瘀血内阻,可形成心悸怔忡。
二、辨证分型
杜毅等认为房颤中医辨证主要分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湿浊扰心、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四种类型,治拟益气温阳、滋阴养心、健脾燥湿、活血化瘀四法。黄崇先等[2]通过对68例冠心病快速房颤患者的观察,认为其基本病机为心脾两虚、气滞血瘀、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属心脾两虚者治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以归脾汤治疗;属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以桃仁红花煎治疗;属心阳不振者治以温补心阳,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属水饮凌心者治以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以苓桂术甘汤治疗。徐明扬则认为房颤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心阳虚脱证、气阴两虚证、痰瘀痹阻证、水饮凌心证四型。
三、房颤的中医治疗
3.1经方化裁治疗
《伤寒论》首创炙甘草汤来治疗“脉结代,心动悸”。许金凤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老年房颤的疗效,提示炙甘草汤加味对老年房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杜贵传观察生脉散加减治疗老年人房颤,结果30例患者,26例3d内心电图恢复正常,认为生脉散加味对治疗老年房颤是有效。刘兴明将40例房颤患者分为两组来观察温阳益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提示治疗本病可采用温阳益阴,活血化瘀,兼清郁热的治法提高疗效。
3.2自拟方治疗
李平平观察自拟益心复脉汤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提示益气复脉法加胺碘酮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疗效确切。殷养国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均有心悸、烦躁、情绪紧张、睡眠不宁等共同特征,辨证属心神不宁,故采用养心安神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陈守宏等选择88例房颤患者来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在房颤抗凝中的疗效。结果提示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张艳运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特色中医诊疗方法,以滋阴养血、益气活血、复脉定悸为法辨证组方,以自拟方定心汤治疗房颤,取得良好疗效。
3.3中成药
可用于治疗房颤的中成药有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丹参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等等。徐云校等用参脉注射液治疗38例多种原因引起的心房颤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极少,认为其值得推广。董昭书等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包括房颤在内的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发现参麦注射液除了改善症状之外,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覃俊安、邓志忠将以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经瓣膜置换术后仍为房颤的5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结论认为稳心颗粒对以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经瓣膜置换术后仍为AF的病人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甘松提取物缬草酮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能与离子通道上的特异蛋白相结合,抑制钠离子的内流,促进钾离子的外流,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还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间,打断折返激动,从而达到治疗AF的目的,具有与胺碘酮类似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对缓解房颤的症状,控制心律和心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颤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使用中药、中成药、针灸,既丰富了房颤治疗的手段,同时又提高了疗效。但房颤中医临床报道多集中在验案,缺乏房颤分型统一标准的研究,对于房颤的临床分型及其治疗存在较大分歧,较难统一,临床报道疗效差别明显。因此,进一步规范房颤的中医治疗行为,制定科学、客观、安全而实用的诊疗规范并加以普及推广极有必要,科学观察房颤辨证分型,设立严格的治疗方案将是今后房颤中医治疗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杜毅.中医辨治阵发性房颤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4(22):30.
[2]黄崇先.辨证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1(24):9.
[3]徐明扬.心房颤动的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杂志,1997,4(12):2527.
[4]许金凤.炙甘草汤加味治疗老年房颤38例[J].中医药信息,2007,3(24):27.
[5]杜贵传.生脉散加减治疗老年人房颤30例[J].吉林中医药,2007,12(27):20.
[6]刘兴明.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心房颤动40例[J].陕西中医,2007,10(28):12861287.
[7]李平平.益心复脉汤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42例[J].陕西中医,2006,2(27):154155.
[8]殷养国.安神复脉汤治疗老年心房颤动24例[J].河北中医,2001,10(23):766.
[9]陈守宏.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4(27):2021.
[10]付蓉,张艳,柳士博,等.张艳教授治疗房颤经验撷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415.
[11]徐云校.参脉注射液治疗心房颤动38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0,6(9):260.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和存活率仍是临床上关注问题。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外科手术治疗74例胰腺癌病人。现对胰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4例中男42例,女32例;男女比1.31∶1。年龄19~78岁,平均6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53例、胰体尾部13例、全胰8例。根据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胰腺癌TNM分期方法[1]分期,TNMⅠA期3例、ⅠB期4例、ⅡA期4例、ⅡB期18例、Ⅲ期38例、Ⅳ期7例。既往史:胆道疾病31例,糖尿病28例,慢性胰腺炎12例,手术病人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导管细胞腺癌,其中高分化11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26例。本组随访率89.2%(66/74)。
1.2临床表现病程14d~16个月,平均3.8个月。根据病史分析,首发症状以腹痛、消瘦、黄疸为最常见,其次为腰背痛、腹部包块、十二指肠梗阻等。
1.3影像学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B超检查符合率83.8%(62/74);CT检查符合率90.5%(67/74)。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AE)。阳性率:CA19-971.6%(53/74),CA12537.8%(28/74),CAE40.5%(30/74)。术前对诊断不甚明确者常规行腹腔镜检查,26例中CT判断无远处转移的病人中,发现7例远处转移(7/26),避免了单纯诊断性剖腹探查术,从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2,3]。
1.4治疗情况及随访(1)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组(病理切缘阴性)23例,姑息性切除组(病理切缘阳性)8例,单纯手术探查组7例(CT判断无远处转移而经腹腔镜检查发现远处转移者)。手术姑息性内引流组(各种减黄及解除梗阻手术)36例,占48.6%。(2)辅助治疗:自1999年开始本院对胰腺癌行以健择(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胰瘘、胃肠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2%。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综合征、肾衰各1例。随访情况见表1。表1各组随访情况
2讨论
国际抗癌联盟(UICC)2002年胰腺癌TNM分期标准较1997年的分期标准有较大改变,1997年分期标准中的ⅣB期在2002年改为Ⅳ期,ⅣA期改为Ⅲ期,Ⅲ期改为ⅡB期,Ⅱ期改为ⅡA期,Ⅰ期分别改为ⅠA期和ⅠB期。2002年分期标准将ⅣA期改为Ⅲ期更符合人们的临床习惯。作者将UICC2002年胰腺癌TNM分期标准的Ⅰ期定义为早期胰腺癌,即只局限在胰腺内,并未侵犯胆管、十二指肠或胰周软组织,无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临床上的小胰腺癌并不一定是早期胰腺癌,其仅针对肿瘤大小而言,是指直径≤2的胰腺癌,而不管是否有胰外浸润或淋巴结转移[4]。由于肿瘤局限,切除率较高,术后存活率明显改善,故胰腺癌的早期发现重点在于发现TNMⅠ、Ⅱ期的胰腺癌和小胰腺癌。
本组病人就诊时根据分期,Ⅰ期和ⅡA期11例,小胰癌12例。中、晚期病人比例大,导致手术切除率低,姑息性内引流术和单纯探查术占了58%。作者的经验是高度重视高危人群的监测,对其采取严格、科学的筛查,规范操作过程,减少漏诊。不能仅满足于已发现的阳性结果如胆囊炎、胰腺炎、胃溃疡等。对有黄疸的病人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筛查。目前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手段还是B超、CT,特别是薄层螺旋CT,对诊断不甚明确者常规行腹腔镜检查。本组行腹腔镜检查29例。26例CT判断无远处转移的病人,腹腔镜检查发现7例远处转移(7/26),其中4例腹膜转移,2例肝脏表面转移结节,经腹腔镜下活检冷冻切片检查证实为转移癌,1例腹膜、肝脏均有转移。改变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可避免单纯诊断性的剖腹探查术,从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亦可避免不必要的开、关腹。其余腹腔镜检查病例与术前分期及CT判断分期基本一致。Machi等[5]将腹腔镜与腹腔镜超声(LUS)胰腺癌分期的步骤总结如下:经腹腔镜视诊评估:有无腹膜的转移性扩散;有无肝脾表面、腹腔内浅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的转移;有无胰腺临近器官的直接受侵。经LUS评估:胰腺肿瘤的大小及解剖部位;肿瘤的超声特性;肿瘤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关系;胰腺内有无其他病变;有无肿大淋巴结;肝脾实质内有无转移。多数学者[6,7]认为腹腔镜下较易看清肝脏表面和腹腔,LUS能更好地发现肿瘤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是胰腺癌分期的重要手段。本组经过筛查Ⅰ期和ⅡA期共11例,小胰腺癌12例,获得根治性切除23例,1年存活率达到57%。由此可见,早期胰腺癌与进展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腹腔镜检查对诊断不甚明确者及判断胰腺肿瘤分期、性质、有无远处转移等,不失为一种较好手段。
由于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病变进展和(或)远处转移,故单一治疗均有其局限性,作者认为充分利用手术、放疗、化疗、热疗等方法的各个优势,做到真正的序贯综合治疗。术后采用健择全身化疗及高能聚焦超声热疗等,根治组、内引流组的1年和3年存活率与国内文献[8]相比基本相同。同时综合治疗后,根治组的5年存活率为8.7%,有明显提高,单纯探查组死于确诊后2~8个月(平均3.7个月)。这可能和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多种预后因素有关。
总之,目前治疗胰腺癌的效果尚不令人满意,黄疸仍然是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一个重要线索,临床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对黄疸病人进行针对性筛查,重视对胰腺癌高危人群的监测以发现早期胰腺癌及小胰腺癌,对诊断不甚明确者常规行腹腔镜检查,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远期存活率。
【参考文献】
1SobinLH,WittekindC.FortheInternationalUnionAgainstCancer:TNM:ClassicationofMalignanttumours.NewYork,NY,Wiley-Liss,2002,87~89.
2PistersPW,LeeJE,VautheyJN,etal.Laparoscopyinthestagingofpancreaticcancer.BrJSurg,2001,88(3):325~337.
3VollmerCM,DrebinJA,MiddletonWD,etal.Utilityofstaginglaparoscopyinsubsetsofperipancreaticandbiliarymalig-nancies.AnnSurg,2002,235(1):1~7.
4李兆申.加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65~467.
5MachiJ,SchwartzJH,ZarenHA,etal.Techniqueoflaparoscopicultrasoundexaminationoftheliverandpancreassurg.Endoss,1996,10(6):684~689.
6VelascoJM,RossiH,HiekenTJ,etal.LaparoscopicultrasoundenhancesAmsurg,2000,66(4):407~411.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可互为补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明确痛风病的诊断,建立包括中西医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师应熟悉和关注的问题。笔者在痛风专科跟师学习期间,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病积累了点滴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与同道交流。
1痛风病诊断经验
1.1临床症状与鉴别
痛风初起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突发红肿疼痛,具有以下特点:典型部位疼痛,多累及第1跖趾关节、手指和膝关节,其他关节也有发生,但多为单关节;夜间突发或加重,疼痛多在1天内达高峰,部分患者能自行缓解;多发年龄一般为40~50岁,老年人也是重要的患病人群;男性多发,女性少见,大多与绝经期有关;口服秋水仙碱有明显止痛效果;疼痛具游走性特征,部位多变,有时伴发热;寒、湿、冷、劳累、外伤、饮酒、饮食、情绪是重要诱因。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痛风关节炎的诊断是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提出的9条拟诊标准。关节症状是痛风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病、外伤性关节病及假性痛风病等鉴别。痛风病的分期不同,症状多变,常累及肾脏,出现腰痛、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夜尿多等,往往与其他肾脏病并存。在无尿酸结晶的确切诊断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如高血压肾病、肾小管疾病、肾炎、高血脂肾损伤等,考虑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痛风结石患者发作时有明显的肾区剧烈疼痛、血尿、尿痛等,确诊需检出尿酸盐结晶,并与其他肾脏病和尿路结石鉴别。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往往不具有内科病主症,现代医学对血尿酸高于500μmol/L,主张予以药物干预,寻找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中医辨证治疗。有较长痛风史患者多伴有痛风石沉积,而缓解期无症状。
1.2病史
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急性发作后数天内自行缓解,间隔数月甚至数年再发的特点,易被漏诊。药物致血尿酸升高、痛风发作,属继发性痛风病范畴,最常见是噻嗪类利尿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长期服用易导致痛风发作。此外,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有认为低剂量升高血尿酸,而高剂量则降低,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未有定论[1]。较常见继发因素还有癌症放化疗、血液病、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损伤引起血尿酸升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系多基因遗传病,可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并发,其机理与胰岛素抵抗有关[2]。家族史有助于诊断,受凉、劳累、饮食、手术等,均能诱发关节炎。
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痛风确诊需实验室检查:血尿酸超过正常值,男:339~417μmol/L,女:256~357μmol/L;尿常规,pH降低,常在6.0以下,或有红、白细胞;24h尿检查:尿量减少,尿酸减少或正常,也可增多,有尿酸盐或尿酸结晶为诊断标准;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异常有助于痛风肾病诊断,正常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酸排泄分数的计算,可早期发现并确诊痛风肾损害,进行早期干预;同时排查继发性痛风,加强原发病的治疗;X线摄片检查,轻者有组织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关节改变不明显,重者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和骨质的穿凿样变,是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要点;排查相关内科疾病,常规血压、血脂、血糖、血钙、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的检查也十分重要。
2治疗经验
2.1生活调理
痛风病患者不宜饮酒,尤其在发作期;饮食低嘌呤,忌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火锅汤、毛豆,少食豆制品,蔬菜类除菠菜、韭菜、芹菜、菜花、蘑菇等,一般均可食用;牛奶、鸡蛋等可作为摄取蛋白食物,研究认为[1],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少量蛋白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根本上解决代谢综合征;增加每天摄水量,保持每天尿量2000ml以上;急性期冷敷可缓解疼痛,绝对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循证医学已证实了这两点[1];减少心理应激,保持平和心态,痛风发病的年轻化与社会压力有关[3];缓解期适当运动,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体重指数。
2.2西医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是针对症状和高血尿酸。用药宜从低剂量、循序渐进,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急性期不用降尿酸药物,以防诱发和加重关节症状。①非甾体类抗炎药:急性关节炎发作主要用芬必得、扶他林等,本着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用量少的原则;②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特效药,缓解疼痛疗效确切,但副作用大,有报道缓解期和慢性期小剂量使用可预防痛风发作[4];③别嘌醇:减少血尿酸合成,用于非急性期,从低剂量、低频次使用,如无副作用,逐渐加量,维持血尿酸在较低水平,减少痛风发作和促进痛风石缩小或消除,血尿酸水平稳定维持3月后逐渐减量;肾功能异常者相应减量,注意监测肝肾功能,每月1次;④苯溴马隆:增加尿酸排泄,对低排泄型痛风患者可与别嘌醇合用,有痛风结石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⑤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结晶沉积,尿pH值保持在6.2~6.8之间,适用于各期患者,也可用碱性合剂;⑥对血糖、血脂、血压等异常者要针对性治疗,避免使用减少尿酸排泄的药物;⑦消除痛风诱发因素,继发性痛风者,积极治疗原发病;⑧联合应用抗痛风药[5],如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别嘌醇与非甾体抗炎药、别嘌醇与秋水仙碱等,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小剂量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2.3导师经验
导师曹克光教授认为,本病发病特征为湿热内生,郁久成毒,不得泄利;初始未甚可不发病,积渐日久,或与外邪相合,终致淤结,闭阻经络而致骨节剧痛,兼夹凝痰变生结节,久之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致僵肿畸形;湿热下注,煎熬津液,可见石淋、尿血;瘀阻肾络,可见腰痛、水肿、虚劳等。韦绪性[6]提出痛风湿热蕴壅、瘀血阻络的主要病机,目前湿热和血瘀在肾脏疾病病机的重要性也已确立。痛风不同阶段病机不同: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多为湿热痹阻证;间歇期多表现为脾虚湿困证;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痰湿瘀阻;痛风长期不愈发展至后期,约1/3患者合并肾脏损害,此期可分肝肾阴虚和脾肾气虚,日久则阴虚及气,气阴两虚较多见。①急性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采用痛风合剂(萆薢、土茯苓、山慈姑)治疗,缓解疼痛疗效显著,可替代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血淤加鸡血藤、当归等;风盛加威灵仙、防己、秦皮;热重加黄连、牡丹皮;气滞加陈皮、枳壳等。痛风合剂有明确的降尿酸作用,可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症状,防止复发,并能增加尿酸泄分数,抑制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7]。②慢性尿酸盐肾病属中医学水肿、腰痛、淋证、关格等范畴,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采用痛风合剂合四物汤治疗,适加扶助正气之品;如并发关节炎按急性期治疗;缓解期及慢性期邪气已祛,以调理脾肾为主,脾肾阳虚用济生肾气丸加巴戟天、羊藿、菟丝子等,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加女贞子、旱莲草等,脾虚湿重者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③尿酸性肾结石属中医学淋证、尿浊、尿血等范畴,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用痛风合剂加海金沙、车前子等,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青皮、金钱草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肾小管内的聚集和结石发生。④针对降尿酸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出现血细胞减少时,宜选用鸡血藤、黄芪、当归、大枣等益气养血、扶助正气;肝功能指数升高,酌情停用西药,单用中药治疗,以痛风合剂合四逆散清利湿热、养血疏肝柔肝。治疗痛风病虽有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法,但应以中医理论指导为原则,灵活组方用药,因人而异、不拘泥于教条,与西医提倡的痛风病个体化治疗的观点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姜林娣,PeterTugwell.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处理中的循证医学观点[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2):120.
[2]李宏超,伍沪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代谢综合征[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2):797.
[3]赵圣川.痛风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8.
[4]曾学军,郑文洁.由病例分析看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4):246.
[5]劳志英.原发性痛风关节炎的诊断和药物治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9):632.
【关键词】 针灸疗法;文献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37-01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10年我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针灸在多种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效果显著。同时,针灸在全球,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而广泛。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通过SCI可查阅最新文献、跟踪了解国际学术动态。本文以SCI源数据库为检索库,以“acupuncture”、“moxibustion”、为检索主题词,在SCI Web版数据库中检索式为Topic=(acupuncture)OR Topic=(moxibustion);Timespan=2012.Databases=SCI-EXPANDED共检索出830篇,将所获得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以了解2012年针灸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
1 文献来源国家/地区
中医针灸作为我国传统疗法的一大特色,我国研究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广及传播其疗效、作用机制等。从表1看,我国发表的文献仍占主要部分,其次为美国、南韩、英国、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易接受针灸替代治疗,这与其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有密切联系。中韩之间就针灸所有权曾引起一时风波,依据此次检索,南韩对针灸疗法的重视也可见一斑,其中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文献数达80篇以上,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盟资助文献达14篇。
4 影响因子较高来源出版物
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反映该期刊的论文质量、水平及价值高。2012年刊登在《临床肿瘤学杂志》的针灸文献是Molassiotis,Alexander发表的针灸可改善乳癌放化疗后等所致的疲劳的随机对照试验。结论是针灸是一种对癌性相关疲劳症状的有效干预措施及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由此可见,针灸疗效是得到认可的,尽管其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总观2012年针灸文献来源出版物的影响因子多数在5以下,论文的引频数并不高,这与论文的设计密切相关,如设立对照组,双盲等,仍是故有难点,一直存有争议,因此不少研究人员认为针灸的实际效应存在偏倚。然而,针灸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实地实验于人类身上,具有无可否认的地位。针灸的理论源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相距甚远,不应该以西医的研究模式对针灸疗效一概而论。
笔者采用影响因子求和法,对我国23所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国内国际期刊上公开的影响因子总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中医院校的学术研究竞争力。
1 文献回顾
对各中医院校竞争力的评价以往一直是靠主观印象,没有客观指标,显得表浅和笼统模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各种综合评价方法,但对中医院校评价指标不全,深入研究不够。在学校竞争力方面,有些学者也写过类似的文章,主要有:①“五所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1],作者利用多种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等5所中医药院校的科技量、科技成果完成量、专利发明申报量。采用趋势分析和计量学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5所中医药院校的科研竞争力。②“《中草药》1990-1997年度引文统计分析”[2],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法及《sci》、《cscd》评价期刊质量的有关指标,对《中草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刊出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评价该刊的质量,了解一些中药学研究的特点与现状,发现一些中药学特殊的规律,为文献服务工作的改进、期刊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③“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3],作者以CBMdisc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在国内期刊上公开的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科技论文产出现状和分布规律,进而了解全国同类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地位,为领导决策,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④“1997-2001四所中医院校〈学报〉论文引文分析比较”[4],作者根据这4所学校的学报刊载论文为统计源,对其引文进行比较分析,具有客观性及实用性。⑤“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医药院校排序分析”[5],客观评价了大学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⑥“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6],作者依据高校科研管理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使科研竞争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量化,从而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笔者在借鉴以上学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抓住中医药院校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素——论文学术能力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运用影响因子计量和的方法来评价各中医院校论文学术竞争力。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①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出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2001-2006年各个专业(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公开发表在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以及SCI收录的期刊上的文章数目。②利用pubmed数据库检索出在被SCI收录的外国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检索方法:选择数据库“pubmed”,再for一栏里输入“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点击“go”即可查询。因考虑到学校的英文名已改为“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则每个学校查询的时候必须查询两次。在这个过程中,会查到一些在非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如“yaoxuexuebao”等,则必须把这些文章的数目去除。
2.2 评价方法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是对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7]。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总数)。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笔者在统计时采用的方法是:将每年每个学校在某一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乘以某一年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最后把所有的影响因子相加,然后作出比较。根据高校发展趋势,专科类高校都在向多科类高校发展。笔者统计分类时按4个类别来区分,即将论文分别归为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4个类别进行统计,最后加总计算。
转贴于
2.3 结果分析
在一般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中医类、中药类、针灸类、人文社科类4项比较,中医类最多,其次是中药类,社科类最少。中医类:广州中医药大学遥遥领先,影响因子总和高达761.55,其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类:广州中医药大学仍然最多,为391.8。针灸类:天津中医学院位居第一,达到78.45,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人文社科类:南京中医药大学以8.1排名第一。从总数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位居榜首(见表1)。在核心期刊上影响因子总和情况:中医最多,中药其次,针灸较少,人文社科类最少。中医类:广州中医药大学以绝对优势稳持第一。中药类: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为516.6,比最少的山西中医学院高出54倍多。针灸类:和前面的情况相似。人文社科类:山东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11.55分并列第二。从总体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仍然是排名第一,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名(见表2)。在权威期刊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差不多,但在人文社科类,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更少,很多学校几乎都为0(见表3)。被SCI收录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普遍都很少,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各个中医院校的影响因子都为0。总和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见表4)。从总体排名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以2 698.615分位居榜首,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其影响影子总和分别为1 643.756、1 640.677(见表5)。表1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一般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注:各地院校均为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下同)表2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核心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表3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权威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 表4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SCI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表5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各种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
3 结论
笔者采用影响因子求和的方法,利用CBM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了2001-2006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的论文学术竞争力。评价方法是先分别对各个中医院校在各种期刊(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SCI)上发表的各个专业(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在各种期刊上的影响因子采取求和的方法最终得出: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位居前三名。各个专业论文量比较:中医类最多,中药类其次,针灸类较少,人文社科类最少。总体上看,各个中医院校在权威期刊,尤其是SCI上发表的文章尚少,但整体学术力呈不断提升的态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香.五所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23-226.
[2] 霍 红,李 政.《中草药》1990-1997年度引文统计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3):77-81.
[3] 黄瑞敏,赵文竹,林晓华.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6):74-76.
[4] 李宝英.1997-2001年四所中医院校《学报》论文引文分析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92-94.
[5] 程 勇.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医药院校排序分析[J].中医教育ECM,2002,(1):9-12.
[6] 张冬丽,师伟力,矫文成.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4):43.
[摘 要] 从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四个方面为针灸工作者简介了系统评价的概念、大概方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 中医药学文献;针灸学
SystematicalValuationandLiteratur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WuBin
,HeJing,LiNing,etal(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TheFirstHospitalofHuaxiMedicalUniversity,Chengdu610041,
China)[Abstract]
Conceptionandroughmethodsandclinicaldirectingsignificanceofsystemat
icvaluationareintroducedbrieflytoworker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fromthefollowingfouraspects,
connectionanddifferenc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turereviewa
ndsystematicalvaluation,
importantsignificanceofsystematicalvalua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
tionliterature,problemsandcounter
measurefacedby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
ature,
feasibilityof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
ture.
[Keywords] MedPharmacolLiteratureTCM;AcupMoxScience
系统评价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作用。系统评价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主要是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采用系统方法,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和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临床疗效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并准确地作出结论(有效、无效、进一步研究)。系统评价的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国内,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还处于空白状态,但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已有研究者开始做中医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工作。
1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研究对象都是文献,都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研究问题在某一研究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它们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①在原始资料的收集方面,文献综述偏重于全面,无论是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个案、经验介绍,只要涉及所观察的问题,都纳入到研究对象中,极少考虑文章所反映的研究质量。而系统评价是在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研究。②在分析方面,文献综述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而系统评价采用系统方法,如Meta分析,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并定性分析。③当发现相同的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结果时,文献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或罗列不同的结论。而系统评价者对不同研究结果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Meta分析,较准确地作出结论。可见,虽然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所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对于许多临床医生,不用耗费大量精力,在不同的信息载体上去翻阅浩瀚的资料,可依赖它获取信息,但是,系统评价比描述性综述具有更科学的内核,其可信度更高。
2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
针灸疗法对很多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在临床研究上对方法学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所以未被世界充分承认和利用,甚至未被国内的西医工作者普遍承认和利用,导致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局限。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人们会更加信赖有科学依据的结论。文献的系统评价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其结论证据性最强。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对针灸学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有以下意义:①全面了解针灸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②为进一步开展针灸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对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④有利于针灸医学与国际接轨,促进针灸医学走向世界。
3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度及“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用于系统性评述的原始材料―――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较差,证据的可靠程度较低,则系统性评述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倚,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循证医学成为“无米之炊”。针灸研究的论文,包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针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比例很少的问题。1990年,荷兰作者Riet等对从1963~1989年的有关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未能从英文版中医杂志找到适合分析的文章,因为该杂志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均为病例组报告。因此,进行针灸的系统评价研究,在强调科研人员科学道德的同时,还要在临床科研人员,包括针灸杂志的编辑人员中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培训,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提高针灸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有条件的单位,对一些针灸常见病、疑难病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4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
华西医科大学吴滨等对《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针刺研究》这四种国内最主要的针灸杂志进行手检发现,近5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组织专家制定的《针灸临床研究指南》的宣传推广,针灸临床研究的质量已明显提高,RCTs的比例也逐渐提高。特别是针灸治疗疗效较好的一些疑难病,如中风,有相当多的文章质量很高。一些科研条件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医学院校也开始对针灸临床的常见病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这为系统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于1997年8月在华西医科大学开始筹建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于1999年3月被国际Cochrane中心正式批准,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成为世界上第13个中心。这也为循证医学知识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许长志先生:行医五十年,註册中医师,曾於1999—2002年四次荣获优秀中国特色专科名医奖,现任国际特效名中医专家协会会长、全国特效医药展示交流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同时持有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内外全科文凭、厦门大学高级中医心脑血管肝胃专科文凭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糖尿病男科病专业文凭。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中医无疑是其中璀璨的瑰宝之一。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发展至今,中医涵盖的方面很广,如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气功、脑学、中药学等等。许长志先生十分热爱中医,与中医结缘半个世纪,经手疑难病症无数,均妙手回春。他擅长内、外、妇、儿全科,並创新性地採用新法针灸电疗,不断为病人送去福音与希望。
半个世纪的中医路,许长志先生从内地到香港,医治的病人不计其数,为一些绝望的生命找寻生存的价值,同时,他发表多篇论文,将中医治疗的理念与心德谱写,让更多人了解中医的功效与价值。一直以来,他用一颗仁爱与慈善的心诠释着“医者父母心”的内涵与真谛。
行医救人,妙手回春五十载
许长志先生祖籍福建晋江,1963年毕业於泉州医师学校,毕业後分配至寿宁县斜滩医院,其行医的序幕就此拉开。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许长志先生更深切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由於工作出色,几年後,许长志先生便担任院长一职,身上肩负的那份责任尤为重大。他清晰地记得,1970年刚担任院长时,正值脑膜炎流行,他整整七天七夜坚守在工作岗位。“当时医院在一楼,我住在二楼,病人半夜容易发高烧、手脚抽筋,我晚上需要处理,而白天又有其他的病人找。”许长志先生回忆说。虽然当时很辛苦,但许长志先生卻很快乐,因为他用精湛的医术为病疾缠身的人们解除痛苦、送去健康。
1975年,许长志先生申请来港,从此翻开了行医路上另一精彩的篇章。内地的从医经历让许长志先生在香港驾轻就熟,也让他在中医方面的才能凸显无疑。他擅长内、外、妇、儿全科,同时将传统的针灸加以创新,融入电疗。新法的针灸电疗更好地祛除患者疼痛、缩短病理疗程,因而颇受患者欢迎。
“我23岁就参加工作,如今已有50年了。”半个世纪的行医治病路途,许长志先生经历的疑难病症无数,为很多濒临死亡线上的患者找到重生的希望。“上水有个2岁的小孩,一开始一切正常,跌了两次之後,後脑受伤导致脑淤血,渐渐造成大、小脑萎缩。去沙田医院治疗,医生判定只有三个月的生存时间。家人不甘心,将小孩的病例传给英国的小儿科专家,也被告知无药可救。”许长志先生说:“小孩父母万般无奈之下找到我,我对小孩父母说我尽力而为。结果吃了一个月中药之後,小孩的病情有所好转。小孩父母感觉有希望,就一直让我治疗,结果吃了一年的中药,这个小孩逐渐康复,如今,已经十几岁了。”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长志先生曾经用中医疗法令一位植物人患者重获新生。那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中风患者,几次开刀之後变成植物人,手脚僵硬,家人呼唤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在医院治疗了一年多,一直用营养液维持生命。後来患者家属找到许长志先生,许长志先生尝试用中医中药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他,结果一个月之後,病人奇蹟般地会讲话,就这样,治疗了半年後,患者至今正常生活。
每每看到经自己双手诊治的患者获得健康,许长志先生内心深处总是洋溢着幸福与微笑。“中医效果很不错,一些西医束手无彻的病例,中医可以将它治好。”许长志先生自豪地说。在行医的过程中,许长志先生创新性地将电疗加入针灸治疗中,即新法针灸电疗。此种方法是在针灸後加入乾电池电疗,对中风病人、肩周炎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从许长志先生选择中医这个行业起,他身上就肩负起“治病救人”的那份责任。而半个世纪的行医经历,让他内心深处的那份责任更为深刻与重大,经手的患者无数,经手的疑难病症无数,面对每一位前来求医的患者,面对每一例疑难病症,许长志先生从没有拒绝与推迟,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不轻言放棄。
半个世纪的中医之路,许长志先生的医术也更为精湛与成熟。如今,他涉及的中医领域有肝病、肾病、癌病、骨刺、久咳哮喘、鼻敏感、高血压、中风植物人、口眼歪斜、半身瘫痪、糖尿病、红斑狼疮、抑鬰症、更年期、妇科病、类风湿、胆结石、肩周炎、湿疹等,而中医早已融入他的生活当中,徜徉於此的他,享受着极大地快乐与乐趣。
创新交流,笔耕不辍谱华章
五十载行医路,许长志先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他热心钻研,积极专攻疑难病症,並将研究心得撰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医专业杂誌上,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探求治病方法、途径。
在2003年出版的《世界医药创新杂誌》上,许长志先生发表了四篇论文,分别为《狼疮性肾病中医疗法》、《针灸治疗植物人》、《针刺治愈中风偏瘫》、《中医药配合针灸治疗大小脑萎缩》。2004年,在另一本中医专业性杂誌上又数篇。多年来,许长志先生笔耕不缀,书写着中华古老的中医疗法,並在临床上将中医疗法创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他注重於同行之间的交流,在不断交流中摩擦智慧的火花,不断推进中医这门古老的中华文化的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医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他还成立了国际特效名中医专家协会,並担任会长一职。“创会的初衷就是希望中医师之间更好地交流,提高医疗水平。”许长志先生如是说。如今,国际特效名中医专家协会拥有会员80餘名,一般一年举行一次联谊活动,在内地与香港轮流开会,加深会员与内地的交流,亦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
com/)上查询。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设有18个大栏目,其中的内科11 个栏目外科3个栏目,以报道中医药临床研究为主。本刊在 对期刊中的文章进行筛选时,首选基金文章,由于版面需要, 再补充非基金文章,制作文摘。所以,本刊基本能完全收录 各期刊中的基金文章(中药类期刊除外)。本文首先对收录 的各类基金文章进行梳理分析,再结合栏目设置,探讨基金 资助的方向及中医各科的研究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对2011年全年共6期《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各栏目进 行进一步统计,得出每一个栏目的基金文章比。研究方法
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将各种基金按级别从高到低进行分 类,共分为五类:1类:863、973、十五、十一五、全军级、博士 后;2类:省部级(包括厅局级)、全国性学会、直辖市(包括局 级)、中医局、军区;3类:地市(包括局级);4类:院校级;5 类:区级及以下。使用Excel 2007软件,对《中国医学文摘- 中医》2011年度收录的1 348篇基金文章按各级别进行统计 分析,并生成透视图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8个大栏目、14个小栏目的收 录情况
对《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8个大栏目、14个小栏目的收 录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表3、图1。基金文章比超过50%的 栏目有10个:心脏血管疾病、消化系及腹部疾病、创伤感染、 骨伤科、肿瘤科、神经精神科、针灸针麻、按摩及其他疗法、中 药学、方剂学;其中中药学、方剂学的基金文章比分别高达 98.58%、6.27% ,说明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重视中药、方剂 的研究与开发,高于重视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2.2 基金论文统计
使用Excel 2007软件的统计结果为,1类基金论文276 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20. 48% ;2类基金论文770篇,占全 部基金论文的57.12% ;3类基金论文180篇,占全部基金论 文的13. 35% ; 4类基金论文85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 6. 31% ;5类基金论文37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2.74%。
对收录的基金文章按各栏目进行分类,见表4、图2。对 1类基金文章进行分析,基金文章比為50%的栏目有结核病、 中药学;30% -50%的栏目有医史、历代医家论述、基础理 论、造血系及淋巴疾病、方剂学;1类基金文章为0的栏目有 寄生虫病、泌尿外科、男科、眼科、口腔科等。可以看出,在这 些中医药临床领域,重点基金资助为空白。
2. 3 文献来源统计
本刊以筛选中医药临床类文章为主,实验类文章均没有录用。限于本刊的录用范围,对各来源期刊的基金文章比的统计有失偏颇,仅供参考。见表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