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07: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目一学习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经验 策略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媒介,所以做好教材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培养意义重大。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近几年来,苏北地区与苏南、苏中在高考上的差距呈扩大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学生语文素养的巨大差距。就我校的情况而言,学生片面地把学习等同于做练习题,很少能主动的阅读好的文章和书籍,普遍存在着的语言感悟力不高、想象贫乏、思想低幼的问题;各科老师都反映不少学生不会审题、不会分析材料,语文的缺位严重制约了其他科目的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增加“高品质的阅读”。
所谓“高品质的阅读”,首先是选择高品质的阅读材料,不是消遣休闲的文字,而是有严肃思想性或精湛艺术性的文章、作品。
其次,“高品质的阅读”就是要我们用心去读,能品出语言的精妙、思想的深刻、生活的多彩、生命的可贵、自然的神奇,能起到增广见闻、优化思维、促进思考、启迪人生、催人奋发的作用,能使读者体悟出言下之意、言外之旨,在体验作者表达之妙的同时,也让自己学会美妙地表达。阅读不仅仅为了增益学业,更是为了改善人生、滋养精神。
第三,“高品质的阅读”要阅读者做笔记留下痕迹,要摘取文章中思想和语言的精华,归纳整理文中的内容,记住一些特别精警的文字,写一写读后的心得体会。
由于平时在校期间各科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暑假成了广大同学最宝贵的阅读时机,望全体同学抓住机遇,认真按要求实施暑期阅读计划。
暑假录取的新生:《红楼梦》(建议用长春出版社无障碍阅读版)《边城》《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
高一年级:《三国演义》(建议用长春出版社无障碍阅读版),《语文读本》(必修1—4),《阅读年选》(本学年学校统一配发),《呐喊》。
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语文读本》(必修5),《史记选读读本》,《家散文选读读本》,《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教材,《阅读年选》(本学年学校统一配发)。
高二年级文科生:要通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未买书的同学建议买长春出版社无障碍阅读版),《哈姆莱特》,《茶馆》等10部指定篇目。
要求:
(1)准备一本可以长期使用的笔记本,阅读时要做读书摘抄,并写3篇读书笔记(每篇不少于400字)。
(2)大部头作品要适当对其人物、情节做梳理。
(3)文科生可自备一本高考附加题学习材料,阅读名着时配合使用。
【关键词】主动参与;探究思考;学习方式;小学美术
一个优质的艺术教育融合了很多因素:制造美丽的事物,学习如何用愉悦,敏感和欣赏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如何运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何把艺术结合到所学科目中,寻找情绪和感情的发泄方式等等。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已经肯定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给予美术教育活动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接触视觉艺术。但是,在这样的学习空间里美术教师的美术教学计划在绝对程度上受到现行美术教学课本,教学大纲的影响,甚至,美术教师在构思一节课时,思维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参考与大纲,教学计划空泛,概念化,没有新意,缺少个人独立的见解,缺少对美术教学连续性的整体思考。
一、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有以下几点
其一,教学目标太笼统,太空泛,语言表述不准确。
其二,材料大量而广泛的使用。
其三,缺少足够的有效用的教具。
其四,现行的美术教学方案绝大多数将课堂教学的重心落在教学实践——如何创作艺术品,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的结果是并不能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视觉形象。
其五,多数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是总指挥,派工头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而且充分的创造一个有激发作用的环境。
其六,教学评价语言单调,形式简单,在教学中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其七,学生不能在上课时自觉,准确、充分的收集学习资料和准备美术学习材料。
其八,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对美术学习的态度逐渐变得消极,作业完成显得很被动。
其九,作业形式单调僵化,在艺术形式开放的当代,学校的美术教育究竟应该在怎样的传承中创新等等。
以上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学校环境中受教育的学生,影响他们学习结果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学什么内容,即学什么,另一个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即怎么学。只有找到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教育学规律,还要符合美术学科特点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出现的多数问题才能够解决。找到适合的美术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接受并且掌握良好的美术学习方式正是我此次研究目标。
二、小学(第二学段)美术学习方式的培养的研究结果
1.教材上每一课的知识点或者叫做问题,它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所有要学习的新知识,如何呈现给学生才会激发起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研究结果显示: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能够强烈的激发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能够真正体现他们的需要。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对问题的发现不全面,不深入,这是由于这一学段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学生自主发现和教师引领相结合是最适合这一学段的问题呈现方式,它既能够保护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另外,当教师为学生营造贴近他们生活的情景来呈现问题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通过研究证实,在美术课的学习过程中,收集学习材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收集到什么质量的学习材料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所决定,当教师把它当做作业或者任务布置给学生时,学生的普遍态度——消极,抵触,往往出现很多人不带材料或材料准备不全面的现象;当教师为学生营造收集学习材料的情景以及把收集材料的权利交给学生时,学生的普遍态度——积极,热情,材料收集的不但数量足而且种类丰富。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的过程,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提供充足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
3.研究显示,当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准备的进入课堂,这时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反映是迟钝的,间断的,更不会自主的、真正的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参与的课堂讨论与合作也很形式化。这时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只能采用直接灌输或者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体验得到结果的方式简单解决,但是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最有用的办法是教师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合作来解决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这由学生的年龄和问题的难度决定。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艺术创作的重点就是“自由”,没有明显的对错界限。当学生自主创作的意愿受到限制,他们就开始感到有压力,创作行为表现的很被动。
5.在美术学习中,没有优质的交流,评价和反思就失去了下一次优质创作的机会。教学的全过程评价,让家长参与评价,互评,自评,游戏评价众多的评价方式,每一次评价,学生对自身有更全面地了解,能更准确地使用美术语言,能对他人的艺术创作有客观的评定,能激发再次投入创作的热情。
综合起来看,通过上述的研究过程,逐渐培养起学生一种新的美术学习方式:课前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在课堂的合作,体验,讨论,探究过程中以及老师的适当帮助下解决问题—有很大选择权的艺术创作来验证问题——交流合作反思后认识自我并发现新的探究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
1.在教学研究之初由于缺乏理论经验,研究步骤不明确,耽误了很多研究时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才能正确的指导教学。
2.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灵活运用,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应用才能显示它的优越性,也才能暴露出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学科教学策略系列·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尹少淳
一、 小班化导师制
学院在培训前即对学员组织了考试。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分班,班额基本在15人左右,合理的分班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员学到得更多。同时小班化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位学员,使学员之间更为充分地交流,更为主动地参与课堂,较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每个班级、每个阶段学业的授课老师相对固定,在五周学习期间,每个班的授课教师为2位左右,负责不同内容或主题的教学,相对固定的班级导师可以使教学主题更为深入,交流更为顺畅。不同的导师又可以使学员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学习的层面不至于太狭窄,五周时间2-3位班级导师的设置是较为合理的。在英学习期满,学员通过测试能获得两份证书,一份为吉尔福德学院的结业证书,一份为剑桥大学教师水平考试的等级证书。其中剑桥的等级证书是国际公认的证书。国际证书的考试可以促进学员的学习,并较为客观地衡量学员的真实水平。
反观目前我们的教师培训,班额少则50人,多则上百位。仍是以教师讲、学员听的传统讲座形式为主,教师、学员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学员对课堂的参与度小。并且培训期间的课程安排基本以每位授课教师半天的讲座为主,不利于授课教师对主题的深化。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妨碍了培训目标的达成。
二、 课程的设置
这次笔者参加的是语言培训项目,吉尔福德学院的课程设置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此次培训的课程,课堂与体验相结合,既有提高教师语言水平的语言训练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法学习等在课堂内完成的科目;又有了解英国国情和人文地理的游览项目,如:赴伦敦等有代表性的城市观光;还有各种风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英式下午茶、Crazy Golf等活动。这些体验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但使学员们走出课堂,深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对目标语言国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感性的认识,对回国的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反观我们的培训,仍是集中在课堂进行,学员的学习以听课记笔记为主。我们的培训项目如能真正做到动、静结合,课堂与体验结合,课程设置更丰富、更深入,培训效果也许会更好。
三、 培训地点的选择与生活安排
培训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吉尔福德学院所在的吉尔福德镇是伦敦的卫星城,自古就是伦敦的门户、防守要塞。1793年城镇即有了完整的规划,而且建筑保存完好。除了拥有和英国其他地区同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有伦敦富人区的良好社会治安和秩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个安全宁静、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有利于学员静心学习与体验。同时,吉尔福德学院对学员生活的安排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学员先集中居住在Hostel两周,然后分散到当地住家。先集中,有利于消除学员在异国他乡的紧张感和孤独感,有利于营造团结乐观、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后分散,可以帮助学员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深入当地生活,提高语言技能。为了使学员更好地在当地学习和生活,学院国际部编制了两套多达54页的学员手册,大到当地法律法规,小到酒吧特点,从到达时的交流沟通到离开前的注意事项都有详细的指导。可谓是在英国学习、生活的宝典,对学员们能顺利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很有帮助。我们目前的培训工作也编制了较好的学员手册,但更多关注的是课程设置和对学员的纪律要求,如果能增加一些人文关怀、历史文化的了解,会使手册更为充实丰富,更好地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培训任务。
四、 学习氛围的营造
此次培训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学院在学习氛围营造方面的努力。教室分为固定教室和机动教室,每位教师在授课期间都有相对固定的教室,教师会根据教学布置教室。进入教室,学员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学习材料,不仅有教室的学生守则、教室守则、各类考试信息,还有日常交流用语、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以往学员的作业等等,在教室里很难发现空白的墙面。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走廊、厕所等公共场合,最大化地营造了学习氛围,使学员触目便是学习材料,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每期培训班,我们都可以用学员须知、与培训学科相关的知识材料、学员心得作业布置教室,以达到教育的最大化。
根据市人事局、财政局《关于提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经费标准问题的通知》(京人退〔1991〕第7号)精神,现对提高民政部门管理的退休人员管理经费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由民政部门管理的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年的管理经费标准由30元提高到100元。
二、管理经费主要用于印发学习材料,召开各类小型座谈会,购置服务管理工作的必要用品,表彰奖励在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先进管委会,管理小组以及退休后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有突出成绩的退休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走访慰问等项。
三、管理经费每年由区、县财政拨区、县民政局,由主管退休人员工作的部门提出具体使用意见。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应该时常关注的重点之一是: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在课堂上是其乐融融,还是冷漠呆滞?对生物学科的态度是越来越消极,还是越来越积极?对生物学科学习的信心是增强还是减弱?
最开始我对问题的看法是错误的,抱怨中考取消生物学科,导致学校、班级不重视,家长不关心,学生不爱学。但从学生中调查发现: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喜欢生物学科的学生比例最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上生物课的学生不多了。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与学生沟通,与老师探讨,查阅相关材料,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1.这个阶段的孩子意志力薄弱,稳定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容易失去学习动力。
2.社会和家长存在着认识误区,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而在高考中生物所占分值最低,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逐步降低,从而使生物教师课堂教学面临挑战。
3.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甚至厌学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常把知识变成不可移动的“重物”,学生积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储备”,为了“再现”。 许多教师教学中最大、最多的失误,是让自己的学生把主要力量用在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即背教师讲过的东西,死背教科书。生物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
二、教师是主体,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国内对教学模式的分类也很多。有的研究者把教学模式分成三类,一类是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一类是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教学模式,还有一类是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之一:让学习内容具有挑战性,反思过去教学中常见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对个人行为而言,行为动机倾向是指向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人们通过“挑战―成功”,能获得满足感。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中,有一个现象叫作“任务驱动”。例如,可以用限时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合理安排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索”的比例,及难度的渐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要具备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模式之二:将学生引向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密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教师根据“不教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点,并结合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有意义学习的必备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2.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3.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要能够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积累,获取新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技巧之所在。因此,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那些知识的联系,要把“新知识”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去认识,而不能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学生“运用”旧知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创造性劳动,学习将变得轻松、有趣。
生物学中有大量的知识阐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之一。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生长与衰老、遗传与变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正是这么多的矛盾与对立,才有生命及生命活动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生物与生物之间,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生存的生物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才构成生态系统,建立动态平衡。这些是教会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的生动教材。
教学模式之三:改进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用眼、用耳、用嘴、用手,而且还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法、内容与进度。
究竟应该怎样设计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关键词:法学教育 英国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96
英国法学本科教育的起点大致与我国相同,是基础性法律教育。英国作为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其法学教学建立在判例法的基础之上,重视实践性。
1 英国法学教学方法分析
英国大学本科的学习标准由英国事务律师协会(The Law Society)和出庭英国律师协会(The Bar Council)制定。法学院仍有较大的自设置课程。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主讲课(Lecture)、导师辅导(Tutorial)和其他案例教学方式。
1.1 主讲课
主讲课听课人数较多(30-60人)。上课前,教师会提前给学生发放学习材料(handout),包括教学大纲、相关案例名称、法条、阅读书目、思考问题等,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的准备。主讲课并不过多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上课时,学生主要是听课记笔记,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前留出一定时间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程内容主要讲解基本理论、学者学说和判例等。
1.2 导师辅导
辅导课人数较少,通常为7-8人一组,采用圆桌讨论的方式,每个上课的学生都会得到充分的关注。导师辅导的形式灵活多变,包括组织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互相辩论,提交简短的报告或发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等,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和点评。辅导课的目的是促进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讲授中所学内容的理解,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1.3 其他案例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接触法院判决的真实案例,阅读法律文件等方式培养学生调查、谈判、诉讼、辩护、审判等法律实务技能。
2 英国法学学习方法分析
由于英国法学没有指定具体的教材,学生主要根据学习材料的指示选择参考书目。由于每门课程的参考书目有数本之多,图书馆就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地点。高校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检索、复印、打印设施非常齐全,而且免费出借笔记本电脑,考前通宵开放。学生除了有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外,还有3-5人合作完成的小组作业(group work)。图书馆提供进行小组讨论的小自习室可以提前预约。学生集体讨论,共同完成作业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对我国法学专业教育的启示
3.1 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学教材偏重理论原则和法律条文。案例主要用来辅助法律条文的理解。授课方式和英国的主讲课类似,采用讲授法大班授课。但在英国,课前预习通常强调的比课后复习还重要,而我国学生在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虽然多数教师要求课前预习或在学期初发放参考阅读书目,然而效果相去甚远。教师提前下发的学习材料应当包含有针对性的预习指导,如,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授课方式、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相关案例、参考文献等。参考文献应明确到具体的章节或页码范围,以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进行课前准备。
我国近年来各高校法学也开始试行导师制,逐步开始凸显成效。我国的导师制主要是将学生分组并指定辅导老师,每组人数比平常上课大大减少。通过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见面座谈、电话沟通、E-mail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就业、身心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关注和辅导。然而,由于我国的导师制并非是针对某门课程设定的,而是针对一组学生的整体学业安排的,且没有安排固定课时,很难确保与教学进度相符,效果有限。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缺乏良好的衔接,法律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的,而非系统的、专项的职业化教育。模拟法庭的教学方式因班级人数过多,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收效甚微。对此,高校可开设法律实务专业选修课,由具有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或专家担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该课程。
我国的法学考核的方式过于机械化。主要采用闭卷考试,学生的复习方法主要是知识点的背诵。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这种题型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此,可以借鉴英国的命题模式,采取必答题与选答题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分别站在诉讼双方的不同立场作答,鼓励分析不同学者的观点,使答案多样性,更贴近实际需要。采用小论文考察的科目,严禁抄袭,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3.2 学习方法的引导
引导学生改变单一的背诵法,鼓励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比较不同学说的观点,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通过辩论、模拟法庭,普法宣传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调查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完成小组作业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的机会,增强团队协作,弥补大班上课的不足。
我国的法学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改革方法,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我国法学教育适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勤华.英国法律发达史[M].法律出版社,1999.
[2]G, John T. Of Moots, Legal Process, and Learning to Learn the Law, University of Miami Law Review [Z].1983.
[3]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上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丽英.英国的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及其借鉴[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生;自主学习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220-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教育家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著名记者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通向2l世纪的个人护照》中写道:“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我们认为,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
而自主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核心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教学目的。“合作互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是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参考建立在建构主义等当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习充满乐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人类复杂的学习活动是不可能以一般的古典的条件反射来说明的。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内在的,真正的内部动机应尽可能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材料的积极主动的兴趣上。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研究也证明: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应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情感上有了障碍,将会大大影响学习效果。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情绪高涨时,可以发挥80%―90%的才能,反之只有20%左右。例如有很多人回忆自己学生时期的学习状况时都说:“我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任课老师对我好我很愿意学。”“我最讨厌学XX科目,因为我讨厌那个老师”等等。
提供丰富的资料,弥补教材的缺憾,使学生在史料研习中了解真实的英语,激发并保持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记笔记。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预习是学生自我学习、探究、思索、发现的过程,教师应鼓励、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如有些文化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作为预习任务布置下去。因为以预习任务的形式去学习,能非常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学的主体,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反复操练,而忽视让学生自己到语言实践中接触、运用和归纳语言规则。在自主性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引入激励机制,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调动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用小组竞赛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发言踊跃,课后学习更加主动自觉。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学习兴趣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