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科大学化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14 15:06: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科大学化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科大学化学论文

篇1

[关键词]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81-04

由于诸多原因,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也影响到了理工科院校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探索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是提升理工科院校办学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一、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大学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从社会互动和文化内涵的视角来看,大学文化至少具有如下三大特征:独立性、互动性和引导性。

(一)大学文化具有独立性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孕育形成并始终恪守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引领和感召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由此,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必然包括以独立性、承载民族精神和培育大师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理念的核心内涵。

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的发源地,是兴建于公元1810年的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的创建人洪堡和费希特等人的倡导之下,柏林大学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第一,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是独立和自主的;第二,大学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和传承者;第三,大学是大师的云集之地,同时,又是培育大师的摇篮。正是在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的引领之下,柏林大学相继涌现出了如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尼采、赫兹、韦伯、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等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学术巨擘,几乎撑起了人类知识殿堂的半边天。

在大学理念的三大内涵当中,大学的独立性是大学理念三大内涵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大学的独立性,不仅是指作为高等学府办学和教育的自主和独立性,还特指大学的独立人格这一基本内涵。而这恰是大学自其诞生之日起,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也是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大学文化具有互动性

中国古代“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学的最终目标,一方面,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另一方面,在于刷新民众思想,追求人生的至善境界。虽然中国先秦时期并没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但是在这里提到的“大学之道”,意指治学和研究的最终诉求和追求。也就说,“大学之道”与“大学理念”具有相融之处。

不难发现,“亲(新)民”,即刷新民众思想,拓殖人类知识宝库,刚好是“大学之道”与“大学理念”的共通之处。刷新民智,不可能在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内完成,否则,就会因为缺乏社会互动而曲高和寡,脱离实际。大学文化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大学对于校园以外的社会的良好态度和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影响力,更有利于促成理论与实践的互生共荣。因此,互动性也是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大学文化具有引导性

所谓引导,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事物的发展。大学文化的引导性,不仅指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对大学师生乃至社会其他群体的启示和引领的过程及作用,还指大学在思想和道德层面上对社会其他群体的示范和楷模作用。

以前很多人习惯把大学比喻为“象牙塔”,实际上,这种比喻具有多重内涵:一方面,显示出了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独立程度,另一方面,从侧面佐证了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高度。大学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大学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正是对大学文化具有引导性的高度凝练和总结。

当然,大学文化的引导性,不仅表现在理论和知识的传播中,更体现在思想文化的传承中,这是大学确立自身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这恰是很多理工科院校的弱项甚或软肋,因而,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文化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方式

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工轻理”和“重理轻文”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专业教育过窄,文化陶冶较弱,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面对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等变化,理工科院校必须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在全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等智力素质的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素质[1]。

而推进旨在提升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

(二)大学文化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校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确立、并且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巩固自身的地位,并确保自己的优势。与综合性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在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先天不足。因此,理工科院校要想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要建设理工科院校特色专业和加强学科建设之外,还要明确树立自己的目标,培育学校的人文气息和学习气息,努力创造出真正可以教育出人才的大学,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增强高校的学习力和影响力。大学文化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大学文化建设是抵御理工科院校学生信仰危机的关键环节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激进派后现代思潮的涌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呈现出一个显著的趋势,即人们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日益多元化,社会整合的难度明显增加。

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社会整合职能的缺失,将导致社会失范效应的蔓延,而社会失范效应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仰危机的泛滥和蔓延[2]。一方面,青年学生大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刚刚成形或尚未成形的阶段,最容易受到外界流行风尚和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学科结构和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教育理念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方面先天不足。因此,在理工科院校的青年学生们中间,影响社会整合的信仰危机问题尤为严重。

由此可见,以提升大学生道德自律和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抵御理工科院校学生信仰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是抵御理工科高校学生信仰危机的关键环节之一。

三、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要在实质意义上推进理工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就需要在下述“三化”上下工夫:其一,实现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其二,促成理工科高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其三,推进理工科高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

(一)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

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不仅是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提升理工科院校吸引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前所述,大学的独立性是大学理念三大内涵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的独立性,既是指高等学府办学和教育的自主和独立性,还特指大学的独立人格。而实践和体现大学文化的这一内涵,不仅需要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勇攀高峰,还要在思想和文化领域有所建树。如果理工科院校因循守旧,固守理科和工科的科研及教育旧有阵地,不深入甚或不涉足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建设,那么,就违背了教育以“育人”为先的基本教育理念。我们知道,任何理论和技术的载体都是人,但是,人不仅有利益需求,更应该有思想、有信仰,在缺乏人文素质培育的环境下,掌握了先进科技的人的行为结果,将具有更多的不可预测性。令人担忧的是,在多数理工科院校,虽然口头上说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但在思想上还是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文化给学校建设发展带来的巨大价值和持久作用。他们还是认为大学应以教学科研为主,注意力应主要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争取科研项目上,仅仅把大学文化建设看作是对学生业余生活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课堂知识传授之外的一些添加剂和文化调料,大学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和科技活动相脱离,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方式单一,文化建设层次普遍较低[1]。而要扭转这种局面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大学文化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

具体做法,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定期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为理工科院校师生做人文学科方面的高端讲座,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理工院校常态的人文素质高端论坛;第二,在科学研究方面,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各自的学科优势,建立理工科院校常态的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在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的基础上,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组织、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3] 。

(二)促成理工科院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

促成理工科院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不仅是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理工科院校影响力的有益方式。

促成理工科高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除了要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建立健全理工院校常态的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外,还要建立健全理工科院校尖端科技的“产、学、研”耦合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的新模式,并将其常态化和实体化。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科技的生产力转化能力,进而提升理工科院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总结社会实践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将其精神实质融入到理工科院校人文讲坛之中,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内在信念和品格。

(三)推进理工科院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

推进理工科院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不仅是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理工科院校竞争力的必要保障。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终衡量标准,是看大学师生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与“行”是否同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不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信仰危机,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认同和不信任,如上所述,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院校的师生中间比较普遍。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跳出固有的口号式宣传模式外,还要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和制度分析的方法重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和受众建立制度化的道德评价体系[4]。推进理工科院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建设,属于大学文化建设当中的制度文化层面[5] 。

篇2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摘要] 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从研究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入手,分析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并探讨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对策。认为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高素质教师主导地位,完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68?02

[收稿日期] 2014-03-21;[修回日期] 2014-06-23

[基金项目] 南京工业大学管理创新项目“基于班级建设的学风建设创新实践活动”(A3)[作者简介] 周成(1984-),女,江苏兴化人,工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传统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具体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而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工科大学生特别缺乏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方法,激发意识、凝聚精神、明确方向、培养技能、开拓思路,从而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1]。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工程师的摇篮,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任务。针对于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陶冶和过重的功利导向的现状,高校提出了强调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地发展。然而未来的人才竞争,除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实践意识。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我们应在探索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理念,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对国家发展、人类进步有益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创新实践人才中。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基地,应明确把握其在人才培养中的自身定位,以获得“怎样学习”“如何思考”的能力为重点,培养大批具有广博知识和内在文化底蕴、具有开拓能力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使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教育。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以全新的面貌担负起它的历史使命[2]。

二、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一)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近年来基于工科大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放在首位,课程传授的关键在于能否激起学生进一步自我学习的兴趣。理想的课堂效果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新概念的引入作为重新发现的过程,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自己了解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我院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中,打造独特的主观个性化教学培养模式,通过网络测评的反馈方式认真听取和采纳合理意见,加大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开拓了创新思维方式和探寻解答问题的思路。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多渠道培养

通过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从具体设计方案到实践操作及分析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至学生完成最终总结,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实践操作过程变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学生利用书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课教师也会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

创建科研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学院在加强专业教学的同时,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努力将其建设成学生自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有利平台。

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每年为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提供万元的科研活动经费,学院教授每年为创新基金项目提供至少30 项研究课题。学生通过自由组队、自主选择的形式申报有兴趣的研究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和暑假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并参加结题答辩。自2010 年以来本学院共批准立项158 项,共计554 名学生参与了学院创新基金项目。其中优秀的作品被选送参加“校本科生科技论坛”。学生通过努力曾多次获得校级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近年来,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组队参赛并曾获金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5 项。

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认识专业行情,更重要的是在专业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发现自身的差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年来,学院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出了不少努力,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夏令营活动,如巴斯夫公司、LG 甬兴公司、和氏璧等化工企业,多次获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充分发挥高素质教师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导作用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深入开展的关键。学院教师积极投身于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做好“三个结合”暨将基础教学与学生专业引导相结合、将科研工作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生培养体系中,无论是资深博导还是青年教师都给予了重视并积极投入指导。学院积极发动资深教授为本科生做指导性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专业引导,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学院全力推动教授投身到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引导更多的学生从事基础科研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专业实践中,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学习本领、提升动手能力。

学校着力打造“企业导师”队伍,聘请了来自产业运营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创新实践教学。所邀请的企业导师作为学校与企业的纽带,负责学生实习环节,以便于找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因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向学校提供了毕业论文课题,也共同担任起培育人才的责任。高技术含量的毕业设计课题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挂钩,迅速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3 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2011 大学”,由此创造的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与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发展、合作创新,从而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在与专业企业多年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的基础上,学院与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组建了“大学生创新中心”。在学校教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们进行课题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参与具体项目设计、设备安装、生产调试等实践环节,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正是深化合作的创新培养体系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培养平台的建立和创新实践培养体系的完善,所在学院的大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整体科研氛围较好,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反馈。

参考文献:

[1] 马胜前,马永杰,摆玉龙.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4):43-46.

篇3

化学已深入到机械、电气、热力、能源、材料、信息、生命等各个科技领域之中.大学生的基础化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加以重视的,不能只看局部和眼前而就事论事”.同济大学施宪法教授等查阅了该校环境、材料、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等8个系1991年后的32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其中有106篇不同程度地与化学直接相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础性、渗透性.化学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以其独特的科学素质影响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着现代社会文明[2].

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态度问题

基础大学化学课多在大学一年级开课,学生刚刚独立外出学习,心理上仍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对未来工作学习目标不明确[3],对各学科的交叉作用更是一无所知.因此,有很多非化学专业大学生认为化学与自己的专业离得太远,认为学习化学用处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自然也不理想.有学生直接问老师:“我的专业和化学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化学有什么用?”可见学生对学习化学的认识存在极大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告知学生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比学习更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工科大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因为国家教委对大学生四年的总学时有严格的规定,各院校对于高等基础化学学时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比如,河南农业大学大学化学理论教学加实验只有40个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

2.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根据现在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涉及面要广,而且教学内容要新,要能解决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突破传统,建立现代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考核方法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很多高校的考核方法还是采取期末卷面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这容易造成学生读死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显然是和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工科大学化学教学新方法探究

1.针对大学化学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解决.首先,每次上完课以后,就及时地给学生交代下节课的进度,让他们在课下进行预习,这样以来,就会大大缩减教师课堂上的讲课时间;其次,对于很好理解的概念和定义可以一掠而过.第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就大大节省了上课时间.

2.教学方法上,现在很多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自己缺乏参与性和主动性,上课就来,下课就走.第二,学生缺乏上课的兴趣,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才能干好,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对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1)带着问题上课.每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几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他们在课外检索和查询相关资料,这样,我们既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而且也让学生了解了化学在他们所学领域内的重要性.2)学生参与讲课.

篇4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学生;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的高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提高其科学素养并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而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是影响国家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微观层面而言,科学素养是个体素养的重要组成,决定了个体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品质和能力。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科学素养概念可以表述为:掌握和理解基础科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学术概念,具备运用所掌握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科学探究过程或科学本质属性的科学观,以及在科学认知与实践活动中所表现的作风上的品行和特征,如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合作意识等属于科学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

虽然我国从小学到中学都在探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模式,但在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科学实践能力较差,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不足,创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薄弱,更由于社会急功近利思维的影响,学生表现出浮躁情绪。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教师课堂教学,更应该加强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精神和科学合作等非智力方面能力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研究生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使我国在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中处于优势。

一、课堂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1.培养科学兴趣

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目标是传授知识,通过教师对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讲解和详细论述,让学生较快掌握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思想,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合理、巧妙的引导,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提高其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技能,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此外,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科研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学科技术的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例如,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本科学生往往只涉及强度、振动等问题的分析、计算,作者通过课堂中对固体力学与传热、流体力学与传热以及流热固多学科交叉等热点研究问题的现状讲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在主动要求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并在本科毕业设计完成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

2.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我国所培养的大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但是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大学生毕业后在接受研究生教育时很难快速适应硕士阶段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到社会工作并不善于创造。这是由于在大学阶段的传输式教育,过分强调了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批判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只是一个知识的静态传递过程,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必须从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应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各个环节展开,着眼于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创造性和能力。

在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文献,每堂课都留有一定时间开展课程和相关科研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启发、引导、自由讨论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日常生活、工程实例当中去,将“知识课堂”变为“研究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创造性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创造性、洞察力、评价能力、批判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3.培养良好科学品质

良好科学品质的培养,能使学生能乐于参与科学学习及实践活动,并表现出对学习的坚定意志和高度的自觉性、顽强性和自制性,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加完整,将科学品质的培养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驱动作用,也对学生学习科学起控制调节作用。

课堂教学中,还应当培养学生科学合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完成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带来的意义。在有限元法、优化设计等课程教学中,作者通过小组自由组合的形式,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编写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算法程序,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配合,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很好的完成程序设计,与单独完成实验过程相比,学生完成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显著提高。

二、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关键在教师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又要在教学中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教师本身也是品格、品质的示范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完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既要从事教学,又要从事科研。不从事教学,不能称为教师;不从事科研,就不能成为好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强化正确的科学观,领悟更多的科学方法,形成更加完美高尚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品质,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

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正确的科学观引导,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还能根据科学教学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中获得经验,享受成功的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教师不能拘泥于灌输式教育,既要教给知识,更要教会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课堂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授课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沟通的过程,应当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

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精确、生动、丰富的语言表达,形象、新颖的媒体演示,启发式的实验演示,深入浅出的将课堂教学内容渗透于语言、媒体、实验等表达形式中,结合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工程实例,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结束语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作为人才摇篮的高校,培养对科技有深刻理解的、能用科技能力和科学态度解决问题、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合格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的意识、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师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和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海滨,刘婷婷.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3):40-42.

[2]杜金会,张娜,王妍妍.浅谈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大学化学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107-108.

[3]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4]马润凡.探究式教学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1(9):12-15.

篇5

关键词:专利 H指数 专利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G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053-08

The Patent H-index Analysis about Chinese“985” Universities

Abstract Patent H-index analysis is a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quantity of patent with the quality of pa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tent data about Chinese "985" universities and acquires their H index in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By conducting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quality and influence of patents about different "985"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Key words patent; h-index; patents influence

传统的专利评价指标主要关注专利总数、专利总被引数、技术强度、专利平均年龄等方面[1],专利H指数则是一种将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相结合、测度简单、有较好综合性和稳定性的专利评价方法。H指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学家Jorge Hirsch[2]在2005年提出用来量化科研人员成果的指标,其定义是被引频次大于或等于H的论文篇数,例如,H指数为40意味着这位研究者有40篇文章至少被引用了40次。Hirsch[3]提出H指数最先用来评价科学工作者的个人成绩,但其适用范围也可扩大至一个群体,如科研机构、高校等。通常,专利数量和专利被引用情况可用来评价机构专利的影响力,如果一个机构在某研究领域内专利数量越多,专利被其他机构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机构在这一领域内的影响力就越大[4]。官建成等人[5-6]探索了基于专利数量和专利被引情况的H指数,在2008年提出了“Patent h-index”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对于某专利组合而言,如果有h项专利的每一项被后来专利至少引用h次,而剩下的专利被后来专利引用的次数都少于h次,则称该专利组合的h―index为数h,他们认为专利H指数可以有效评价专利技术的质量和影响力,并且探讨了机构专利H指数的计算方法。因此,本文引用“Patent h-index”这一概念,对我国985大学的专利H指数进行统计分析,期望对985高校的专利综合实力、专利质量和专利影响力进行客观评价。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系统,检索1985年9月10日至2014年4月4日近30年间的39所985大学所有申请的专利数据。由于德温特(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引文数据库收录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专利,因此再利用德温特引文数据库查询相关专利的被引频次。之后通过“搜索专利”系统(SOOPAT)查询所有专利的分类号。通过以上获得的数据计算出我国39所985大学每个大类专利的H指数(见表1)。

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对获得的985大学专利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计算专利数据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采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985大学的专利H指数

将39所985大学按照专利H指数的高低进行排序,发现不同高校间的专利总数和专利H指数存在较大差距。浙江大学专利总数最多,为24715,而中央名族大学的专利总数仅为51;同时,清华大学的专利H 指数位列第一为25,而中央名族大学的专利H指数仅为1。由此可见,985高校虽是科研创新的主力,但其内部在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上却存在很大差距。

对39所985大学的专利总数排序和专利H指数排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专利总数排序和专利H指数排序的相关系数为0.75,说明985大学专利总数和专利H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专利总数较高,其相应的专利H指数亦较高,可见专利数量的积累和专利影响力是相辅相成的。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的专利总数居第16位,但其专利H指数却位居第2,表明北京大学的专利在985大学中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

此外,专利类型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从表1可以看出,985大学中发明专利数在专利总数中占较大比例。同时对各大学的发明专利H指数与专利H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92,发明专利H指数与专利H指数高度相关,也表明发明专利是985高校创新的重要途径。

2.2 985大学各部专利H指数

国际专利分类(IPC)将专利分为部、分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其中,一级类目部划分为八个类型:A人类生活需要;B作业、运输;C化学、冶金;D纺织、造纸;E固定建筑物;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G物理;H电学。本文统计985大学八个部的专利数和专利H指数(见表2),发现八个部中专利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C部,H部,以及G部,且这三个部的专利H指数亦位居前三,说明化学、冶金、电学和物理等研究领域是985大学中专利研发较为活跃且专利影响力较高的领域。

2.3 985大学各大类专利H指数

985大学各大类的专利数量和专利H指数能更为详细地显示出技术研发的活跃领域。表3至表10列出了八个部中各大类的专利数量和专利H指数(剔除了H指数为零的大类)。

由表3可知,A部中专利H指数最高的大类是A61B、A61K、A61L,均为6,其专利数量占A部所有专利数量的55%。A61分部是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A01分部是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表4中,H指数非零的大类专利总数为25207件,占B部各大类中所有专利数量的98.9%,可见B部各研发领域获得的关注度比较均匀。H指数最高的大类是B01J、B01D和B32B,均为6,其中B01分部是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B32分部是层状产品。H指数排第二的大类是B25J、B60L和B82B,B25分部是手动工具、B60分部是一般车辆、B82分部是超微技术。B部至少被引用11次的专利中,上述大类专利所占的比重超过80%,如专利号是B32B5/00(2006.01)I的专利,被引用了41次,B部中高被引专利的数量也较多。从专利权人角度来看,至少被引用11次的专利中,清华大学占了近60%,说明B部专利的研发集中在少数专业特色鲜明的大学。

C部H指数非零大类有56个,占C部所有专利数量的63.6%。C部是IPC八个部中专利数量最多的部,表5中H指数非零大类的专利有62148件,占C部中所有专利数量的98.5%。大类C01B的专利H指数最高,为13,在IPC所有大类里排名靠前,其中C01分部是无机化学,表明我国985大学在无机化学方向的专利研发较多。同时,C部H指数非零大类专利总量中,清华大学占26.9%,厦门大学占15.1%,南京大学占8%,这三所大学化学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现在专利研发仍比较活跃,且专利的被引频次较高。

D部是IPC八个部中985大学专利数量最少、专利H指数最低的一个部。如表6所示,专利H指数较高的大类是D01F,为5,是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化学特征,D01D大类的H指数是4,为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机械方法或设备,这两个大类都属于D01分部,即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专利号是D01D5/00(2006.01)I、D01D5/00(2006.01)I和D01F6/18(2006.01)I的专利都被引用了6次,是D部中高被引专利,它们的专利权人分别是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通过分析专利权人可以发现,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在D部专利数量所占得比例很高,是该部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

E部所有大类的专利H指数普遍不高,专利数量也不多,高被引专利集中在E02D大类里,它是基础、挖方、填方、地下或水下结构物,属于E02分部(水利工程、基础、疏浚),而且高被引专利多分布在东南大学、天津大学这样的工科大学里,如专利E02D3/12(2006.01)I被引用了7次,其专利权人是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在该部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占37%,但都不属于高被引专利。

F部所包含的大类比较多,但是专利H指数较高的大类较少。H指数最高的大类是F24F(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空气流作为屏幕的应用),为5,属于F24分部(供热、炉灶、通风大类),该领域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的专利中高被引专利的比重最大。F01分部(一般机器或发动机)、F02分部(燃烧发动机)和F21分部(照明)是专利H指数为零但大类数目较多的分部,表明985大学在这些领域的专利数量较少,专利影响力较低。

G部在IPC所有大类专利H指数排名中较为靠前。G01N大类(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专利H指数为14,是IPC八个部所有大类中专利H指数最高的大类,属于G01分部(测量、测试)。G01分部里的高被引专利大多数是清华大学与国外高校合作申请的专利。东南大学的专利G01R21和复旦大学的专利G06K9分别被引用了41次和23次,也属于高被引专利。G01分部的专利研发主体分布较广,但清华大学的研发实力最强。

H部是IPC八个部中专利H指数最高的部。H01L大类(半导体器件)的专利H指数最高,其中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利H01L33被引用了331次,在高被引专利中排名第一。此外,H04L大类(数字信息的传输)和H01J大类(电子管或放电灯)的专利H指数分别为11和10,仅次于H01L大类。在这三个分部中,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拥有的高被引次数专利占所有专利的55%。

2.4 基于专利H指数的985大学聚类分析

将985大学按照专利H指数做聚类分析,39所985大学可划分为4类:其中第一类为清华大学,第二类是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第三类是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第四类是其他大学。第一类清华大学的专利H指数和发明专利H指数都排名第一,专利总数仅次于浙江大学,属于985大学中具有最强专利研发能力的大学。第二类的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专利总数分别是第三和第一,专利H指数则是第三和第五,无论是专利总数排名,还是专利H指数排名都较靠前,专利研发力较强。第三类中,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各项指标的排名一般,但各项指标的一致性较强,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较为稳定。第四类的大学,在专利总数上远低于前三类,且各项指标间的一致性不强,易出现专利总数排名较前、但专利H指数不高,或专利总数少且专利H指数较低的情况,表明我国985大学中还普遍存在专利研发能力不强、专利质量影响力不高的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1)985大学在成果形式上需注重专利成果的产出。与学术论文H指数的统计结果显著不同[7],985大学的专利H指数普遍不高。专利H指数与学术论文H指数的鲜明对比,反映出我国985大学在成果形式上更注重学术论文的产出,科技研发领域有所欠缺。科研成果的形式可多样化,从注重学术论文到兼顾科技研发,尤其是加强专利的技术转化,发挥专利的生产力作用,可以使高校在科研创新上更进一步。(2)增强高校专利数量与质量的一致性。985高校专利H指数排序与专利总量排序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专利总量的增加是提高专利影响力和专利研发实力的必要保障。但专利研发实力的提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纯粹追求数量的提升而忽略专利质量是不可取的。因此,985大学在制定专利战略的时候要兼顾质与量的平衡,保证高校专利数量与质量的一致性。(3)注重研发实力较弱的研发领域,使高校专利研发能力均衡发展。在IPC分类中,专利的八个部囊括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且每个大类对其进行了细分。但对各个大类的专利H指数统计分析中可发现我国985高校的专利研发主要集中在化学、冶金、物理、电学等领域,专利研发能力在不同科研领域分布不均衡。提升985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点就是在专利研发能力较弱的科研领域有所突破。(4)综合型大学可大力增强专利研发实力。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相对其他类型高校而言拥有较强的专利研发能力。综合型大学则可充分发挥学科全面、交叉发展的优势提升专利研发能力。

专利H指数可有效评价专利的质量和影响力,但其对高被引和低被引文章均不敏感、更多体现累计学术影响力等特点也使其在评价高校专利研发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结合其他评价指标以及H指数的衍生指标,对专利研发能力进行更为深入的评价将是未来研究中的一个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合艳,房俊民,黄筱瑾.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用于机构专利评价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24-27.

[2]Lutz Bornmann, Hans-Dieter Daniel,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h index?[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 (9):1381-1385.

[3]J.E.Hirsch,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 PNAS,2005, (46):4-5.

[4]冯君. h指数应用于专利影响力评价的探讨[J].情报杂志,2009,(12):16.

[5]官建成,高霞,徐念龙.运用h指数评价专利质量与国际比较[J].科学学研究,2008,(5):932-937.

[6]次仁拉珍,乐思诗,叶鹰.世界百强企业h指数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6-79.

篇6

关键词:工程化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50-02

工程化学课程是针对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工程化学教学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是传授基础工程化学知识、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工程实际应用中涉及的基础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技能[1]。工程化学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命科学的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促使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2]。因此,工程化学课程的学习对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由于高考化学课程所占比例有所降低,过去原本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讲授的内容放到大学来进行学习,工程化学基础课程对于现在非化学化工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新名词新理论多、跨度大等问题,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抓不住重点、掌握不住方法[3]。因而,在大学里工程化学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201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后,为提高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化学素养及基本化学实验能力,将工程化学课程教学课时从原来的28学时调整为36学时,并增加了10学时的实验课课程教学。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提高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是摆在工程化学课程授课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4]。对此,笔者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讲授工程化学课程的经验,结合我院大一新生特点,根据工程化学课程的内容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内容的需要,对工程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工程化学课程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贾朝霞教授主编的《工程化学》一书,全书从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溶液的离子平衡等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常用油品和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内容,适用范围较广。

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的讲授比例进行了优化,在保证基本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课程学时的办法,较大比例地增大了课程的专业性和技能性。当然,要想在有限的学时数里让学生掌握工程化学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内容,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讲授课时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一股潜在的驱动力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愿意将其学好、学透。

工程化学课程相较于化学化工专业的普通化学课程而言,是让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从较为具体和实际的化学角度认识和分析解决工程技术中的问题,这是一种通向学以致用的途径。因而工程化学课程应该有明确的专业针对性。因此,在基础理论的讲解过程中,对于应用量子力学的知识去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这部分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重思维而轻具体内容,只需要求学生对量子力学解决原子结构问题的思路即可。讲授过程中可以较为系统地介绍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发展过程,从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到卢瑟福的含核原子模型,由波尔理论、鲍林规则到量子力学理论的产生后,人类是如何逐步深入的探究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使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本质,了解和掌握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以及化学键的成键本质;再从微观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变化的宏观现象,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指导实际的科学问题。如可以现代液晶电视中分子间作用力是如何被表征的;混凝土中减水剂分子是如何通过表面化学现象实现高减水的等等。这样可使知识的讲授环环相扣,也避免了枯燥的理论满堂灌。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工程化学实验是工程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将来运用工程化学知识解决和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以往工程化学课程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如化学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酸碱滴定等,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偏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并且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也无法突出专业特点,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衔接性不好。

目前,我院对工程化学实验课的开设提出要积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压缩验证性实验项目的要求。对此,实验室将原有化学实验仪器的认识和电子天平的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液中组分含量、水质检验及水硬度测定、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固体氯化铵生成热的测定等五个实验调整为化学实验仪器的认识和电子天平的使用、粗食盐的提纯、水泥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和金属的防护与防腐等四个与今后专业课程内容联系更为紧密的实验项目。而且我院在实验室规定的开放实验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拟定方案、设计实验并和老师讨论后可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项目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

新开的实验课项目在满足实验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前提下,注重了实验的设计与综合。大学实验课较为强调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在实验过程要有发散性的思维,敢于试错。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需要,以帮助学生学习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把工程化学实验室建造成为大一新生步入的第一个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场所,让他们学会利用大学的有利环境,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实际教学发现,根据专业需求设置实验项目内容,在大一新生掌握他们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可使他们对今后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当前,工程化学课程在大一入学第一学期开设,我院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将其设定为考查课。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考核方式与高中一场接一场较为狭隘的学习目标有所不同。大一新生对大学的学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经过对大学课程的接触后就会发现大学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与中学时有很大差异,对于长期习惯于学生和老师捆绑式的鸟儿喂食的教学方法的大一新生开始感到茫然,很难在短时间里找到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而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跨度大,入学的大一新生往往稍不努力学习,就会感觉学习吃力。高考胜利所带来的良好感觉将逐渐消失,精神压力也感觉较大。对此,笔者认为在授课过程就应指出大学工程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巨大差异性,其中,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在是单纯依靠期末的卷面成绩,而是要更多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考勤(5%)+作业(5%)+实验成绩(10%)+期终卷面成绩(80%)这种传统的理论课考核权重方式和大一新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考核方式相仿,比较侧重于终结性的评价,笔者感觉这种方式由于与高中学习考核方式的相仿而不利于调动大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我院工程化学课程考核方式调整为考勤(5%)+作业(5%)+实验成绩(10%)+期终卷面成绩(40%)+个人专题论文(20%)+团队创新实验(20%)这样六部分构成。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改革是希望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这种新体系的考核方式中,更突出了过程性考核,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的职业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化学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科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理论,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思考、解决所面对的生产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由于当前工程化学课程设置的教学时数和实验课时数相对较少,有限的学时往往也限制了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这些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随着今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出一个不受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教师与学生能够良好互动的24小时教室。

总之,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教师在当前学校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下,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芳辉.关于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21-122.

[2]冉敬文,任乃林.《大学化学》教学经验与体会[J].广东化工,2009,(5):214-215.

[3]王卫.基础化学原理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化学,2011,26(4):21-23.

篇7

论文摘 要: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显得格外重要。教育学课程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途径,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名词,在高等院校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教育追求善,对求真的科学具有导向作用,人文素质不仅影响人的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发创造灵感。[1]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领域。在高师教学中,教育学课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为什么要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师范生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师范生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担负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传播方面的任务。人类知识包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它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音、体、美等艺术方面知识、技能和审美的能力,具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当然,师范生学习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应具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2.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工作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教师主体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通过师生人际关系,通过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情感的交融、教师人格的感染来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而且可以此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正如俄罗斯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师范生形成优良品德,提高竞争能力。

“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如此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懂得人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思考人生、修炼人生。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资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必须调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识、技能武装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试想,哪一个单位愿意招聘一个学富五车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人呢?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教育学课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质。

建国以后,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高师教育类课程精简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三门,教材的教条化比较明显,教学逐渐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华中师大等五所院校开始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着实用的宗旨,编写实用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初,微格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教学技能,出现了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的势头。尽管教育学课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们仍应看到教育学课程还是具有人文性的,因为教育学教学对于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备课、上课、了解学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还应对他们进行审美欣赏、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丰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2.教育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民族精神。

师范生正处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学课程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不仅把学习当作个人的事情,而且当作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来努力。

3.教育学课程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

一名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学生通过教育学课程对相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获取和充实,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和美化其心灵、言语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使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类课程能够正确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需要逐渐具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成长在各种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又处于成人化的转变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类课程所内含的全面发展教育,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都有利于师范生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来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学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学课程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学课程的人文认知功能,从而使教学的整体功能失效。因此,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资源,是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基础必修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没有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实上,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还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等,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些理论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人文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在讲到教师道德素养内容之一——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时,让学生观看音像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毕业那年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学生们看完后无不被其感动,再一次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国家把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教给自己,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再例如,讲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笔者结合《论语》、《孟子》等篇章谈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儒家学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等,让学生理解那些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要发表联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导学生从历代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对这种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有目的地扩充信息量的做法,学生反映不错。有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对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引出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事实,不仅使我从整体上了解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而且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让我更爱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了。”

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只有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教育理论,才更能使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逐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论的内容,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教育学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给予人文关怀。

在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常把学生当成工具和“匠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对象上,把学生当成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产品来加工,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有甚者,有极个别教师对有障碍的学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不是给予真诚的师爱,去爱护和帮助他们,而是歧视和厌恶他们,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孤独无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致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对他人、学校和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 转贴于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育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启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适当点拨启迪,辅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还通过课前演讲来搭起一个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师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很腼腆,有些怯场,我们鼓励其大声、大方、大胆地表达。“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样难以改变,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轮下来,同学们体会到“多上台一次,胆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渐的,大家上台积极了、踊跃了,演讲的话题更多了,演讲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学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抱负,谈亲情、谈友情;读散文、吟诗歌、讲故事,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乡土人情;不少同学还能结合教育知识谈对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的看法,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常异彩纷呈,迭起。当一部分学生还在为进入大学没有目标而迷茫时,有学生则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为题,宣誓“师专将因为我们而辉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展示出无比的自信与豪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课前演讲,不仅提高师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彼此间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们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3.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学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本、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如结合教材“五育”内容可播放《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所讲的专题《“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从轰动全国的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谈到传统美育再到当代人格建设,让学生在震撼中感悟;学习“教师素质”内容时可放映电影《美丽的大脚》、《凤凰琴》,让学生在感动中沉思;讲授“学校教学”内容时可放映优质课录像,等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提升课程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

总之,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不是仅靠一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师范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良好氛围。但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学课程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师们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作华,张云怀,周小霞,李泽全,陶长元,张胜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顾明远.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5,(3).

[3]裴金涛.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0,(5).

[4]张煜芳.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