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混凝土浇筑8篇

时间:2023-03-14 15:05: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混凝土浇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篇1

由于各阶段的不同控制措施,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把握好关键环节,进而能保证浇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振捣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的不断推广。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很多建筑施工中被广泛运用。下面就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设计配合比优化施工配合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应要求搅拌站进行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砼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在试配的基础上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针对根据现场技术要求及实际情况提出的最优试验室配合比,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试拌,以满足施工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合理安排材料供应、运输道路及脚手架、机械振捣设备及电源、混凝土浇筑振捣生产工人等,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雨、防风雪、冰雹等不可预见自然因素。其次,要按施工要求检查模板和基槽,如有积水、木屑、垃圾等应先清除干净。在浇注前,模板应封闭漏洞及孔隙,浇水湿润,防止漏浆。浇水量视模板材料、干燥程度及气候条件而定。最后,应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看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检保护层厚度、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钢筋焊接位置及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总之要做好浇筑前的充分准备工作。

二、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一)技术保证措施

1、砼出灰口下落,上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筑高度如超过2米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留管等。

2、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的模板。

3、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中间休息应尽量缩短时间,并在砼初凝前,将首次砼浇捣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h,或超过2h应按施缝处理。

4、浇筑砼时应观察模板,特别是集水坑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向现场施工员汇报及时处理,并在初凝前修好。

5、混凝土塌落度大或者表面砼会产生裂缝时,为防止产生裂缝在混凝土预凝后,采取二次抹平压实。

6、基础浇筑砼时现场必须按要求做好抗压和抗渗砼试块数量。

7、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专人负责现场观看,一但有发现小裂缝马上再次压实抹面,复盖薄膜。

(二)质量保证措施

1、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原材料的要求

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降低水化热,且要满足混凝土后期强度,防止产生裂缝,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商品混凝土碱的含量必须满足国家标准,且含量不超过5kg/m3。

3、搅拌站选择

考察搅拌站,选择适用于本工程搅拌站供应砼。

4、 混凝土运输

(1)场内混凝土运输采用塔吊、地泵共同来完成;浇筑竖向结构的墙、柱混凝土时,采用移动式布料机,使其保证浇筑的灵活性。

(2)运输时间: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连续时间(min)

温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时间(min) 时间(min)

≤25℃ 12090

>25℃ 9090

(3)季节施工: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温度影响或者长时间停留等原因可能混凝土会出现离析或者分层,此时要进行二次搅拌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三)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使用个人劳护用品,同时身体必须健壮。

2、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

3、所有电器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由专业电工操作,严禁操作工自行拆动。

4、使用浇筑砼机具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具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碰到钢筋和其它锐利物拖拉,防止电线割破而造成触电事故。

5、覆盖砼时,别把孔洞盖住(或做标志)以防操作人踏空跌落或受伤。

6、严禁酒后和身体不健康人作业。

三、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一)分层和振捣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一定混凝土要分层振捣且按1:5的斜向坡度推进,推进层厚度0.4~0.5m,目的是防止底板混凝土因浇筑量大、面大而导致冷缝出现,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使其上下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紧密结合一体。

需要注意泵管需架设在支设的钢管架上,不能直接放置在钢筋骨架上。架设泵管的钢管要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防止底板混凝土出现纰漏。

(二)泌水处理

在浇筑过程中会有混凝土的泌水,会导致砼强度不均并产生收缩裂缝,因此要及时处理,为此要预先在筏板的模板四周预先留设泄水孔,做到有泌水立刻清理。

混凝土温度控制

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各项温度指标,使其在允许范围内,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控制指标:

1、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2、降温的速度要控制在不大于1.5~2℃/d。

3、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温度。

加外加剂:掺入粉煤灰,目的来替换一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掺减水剂,目的减小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缩产生裂缝。

四、施工后混凝土养生及注意问题

.混凝土二次抹平压实后、即可先在混凝土表面先盖一层薄膜,然后并及时洒水养护防止产生裂缝。

(一)砼浇捣12小时后必须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并保持湿润,因基础是抗渗砼,再少砼保养时间不得少于14天。

蜂窝:砼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砂浆流失、钢筋较密而砼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模板有缝隙,以致砼中的浆水从缝隙中涌出。

(二)露筋: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或砼浇捣不密实也会出现露筋。

(三)孔洞: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未经振捣就浇上上层砼,漏振及接搓不到位等出现孔洞。

篇2

1.1斜面分层需要不大于1/3的斜面坡度,适合于构造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三倍的状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着手,渐渐上移。

1.2全面分层就是在第一层全面浇筑,所有浇筑完成后,再开始浇筑第二层,这时要让第一层混凝土还没初凝,这样一层层接连浇筑,直到结束为止。实用这种方案,适合于构造的平面大小通常不能太大,施工时从短边起步,比较合适沿长边推进。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2.1施工准备(1)施工用水、电要事先引接到位,确保线路顺畅,同时备用一条电源线路和一台发电机,避免主线路发生故障影响生产。(2)混凝土输送道路依预先供应的线路图进行交通管制,设专人调解。(3)在混凝土开盘之前一次备足现场搅拌站生产所需的砂石料、外加剂等材料,全部水泥罐、粉煤灰罐储满,并货源提早落实,确保依生产需要接连提供。(4)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砼生产前,向搅拌站提出砼供应计划(数量和连续生产时间),搅拌站按计划要求备够原材料,试验部门要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测试(材质、含水量)以调整施工配合比。书面通知搅拌站,挂牌生产。如采用商品混凝土,提早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料准备、供应能力、产品质量等资源配置状况和其备用搅拌站状况实施考察,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署协议,商定混凝土浇筑期间只同意提供本工程混凝土,不能另外承接别的业务,并需要在浇筑期间搅拌站派负责人和质检人员进驻现场,保证连续供应与产品质量。

2.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在原材料的规格、指标与产地保证不变,确保混凝土提供的质量跟施工的要求相符。在选取混凝土的搅拌场地时,要遵守就近原则,场地尽量选取在施工现场周围,这样在混凝土输送的经过中能防止损失过度的材料热量,同时还要依据不一样容器的体积大小、形状和保温办法正确的选取输送容器。输送作为一个动态经过,会受到天气、人员素质、输送机械等很多原因制约,因此,必须要对输送人员综合素质予以强化,并依据混凝土的特别性能,把其坍落度、数目、标号等指标加以仔细填写,而且严格实施验收的步骤,对输送经过混凝土的易性与拌合物都要实施监控,从而确保在混凝土输送经过中不会有分层、结团、离析等情况的出现。

2.3混凝土浇筑模板内的杂物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清理、检查,浇水湿润模板。浇筑时派人监护模板和钢筋骨架固定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实行加固处理。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经过中,上涌的泌水与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要把泌水及时排出基坑。对因振捣与分层导致表面和局部范围混凝土石子含量偏少的状况,可增撒5~10mm细石,以提升混凝土质量,把表面裂缝减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要以木抹子搓平。基础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前实施2遍压光,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还要增强二次压光,防止表面收缩微裂缝的出现。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浇带现在,很多国家都使用设置温度伸缩缝的办法控制裂缝(通常伸缩缝的距离为6~40m)。然而,伸缩缝容易发生渗漏的情况,尤其是地下项目,所以在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都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经常使用临时性变形缝来控制裂缝。后浇带的距离较小,通常为20~40m,能让施工期间激烈温差和收缩应力获得明显的释放。封闭后浇带的时间距离愈长愈好,通常不少于40d,太短会失去作用。封闭后浇带的材料能使用比缝两边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的一般混凝土或膨胀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把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冲洗干净,井维持湿润。后浇缝混凝土浇筑后,其不能少于28d的养护时间。

2.5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要遵循下面4点:(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中间、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室外最低气温中间的差值都要小于20℃;当构造混凝土具备充足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2)混凝土拆模时,不超过20℃的混凝土温差。其温差要包含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中间的温差。(3)想要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就要使用内部降温法。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低就是内部降温法。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实施,还有经常见的投毛石法,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发的混凝土开裂。(4)保温法是在构造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和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在慢慢的散热经过中,让混凝土得到必要的强度,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3.结语

篇3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桥梁工程中,如果说钢筋是桥梁的骨骼,那么混凝土就是它的血肉。所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桥梁整体的外观、质量。如何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下面以南通东快速路高架工程B标22联箱梁为例,研究了大型箱梁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的质量控制问题。

南通东快速路主线采用全高架桥形式,根据道路总体设计,高架桥采用中间高架形式。主线桥共计28联,全长2968.93m。桥梁第6、14、18及22联为主跨60m或65m的预应力变截面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余各联均采用预应力等高度混凝土连续箱梁。

南通东快速路高架工程第22联箱梁跨径组合为43.5+65+41.5米,最大跨度65米桥,宽25.5米,中横梁高达到4.0米,是目前南通市跨度最大、梁高最高的箱梁。梁高变化大,弧度变化大,大跨径桥梁底板施工极易产生施工冷缝,影响桥梁底部外观。

一、前期准备

1、召开分析总结会。22联混凝土浇筑之前,项目部成员召开会议,及时分析各个岗位在浇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逐一分析解决,坚决避免22联浇筑中出现不可控问题。

2、安设南通市历年来最大的门洞,确保交通安全。22联跨越现状青年东路路口,青年路沿线单位、学校较多,人流、车流量较大,为保证路口双向交通流量,在跨中位置设置四孔机动车道门洞,净宽3.8m,净高5.0m,为防止机非混行在门洞内产生交通事故,在两侧各设一孔净宽2.0m的非机动车道,为南通市历年来最大门洞结构。门洞立柱基础采用1.2*0.8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内预埋螺栓底座与 D529mm钢管柱连接,横向间距4.0m,纵向间距5.0m,钢管柱上面横桥向铺设I56b工字钢与钢管柱采用满焊连接,其上纵向铺设I32a工字钢与56b工字钢采用满焊连接且32a工字钢两侧加限位钢板,横向间距依照上部满堂支架横向间距。为增强钢管柱刚度,横向两根钢管柱间采用12#槽钢设置剪刀连接。钢管立柱下现浇宽1.2m高0.8m的钢筋砼基础,基础前设置防撞墩。满堂架纵向间距在端横梁、中横梁下为0.3m(布置宽度8.4m),横梁两侧过渡段间距0.6m其余范围间距0.9m(箱梁高度小于2.5m);横向间距在端横梁及腹板下为0.6m,中横梁下0.3m,其余范围间距均为0.9m。为了增强整体稳定性,横梁步距0.6m,顶层与底层步距0.6m,其余为1.2m。

3、增加机械,确保砼浇筑顺利。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拌制梁体C50D级防腐蚀混凝土,8m3~18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不少于20辆,一次运送量应在100m3以上)。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选取一条运输备用路线,防止因堵车造成的混凝土运输中断。由于跨径较大,为了防止浇筑过程较慢,形成冷接缝,影响外观,项目部采用4台46米长泵车浇筑,保证砼浇筑的顺利进行。施工时质检部门派一名驻站人员进驻搅拌站,与现场人员随时沟通。同时,施工前联系两家备用搅拌站,以防止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中断。

二、质量控制

1、混凝土颜色控制

因施工时混凝土浇注时间长、同时浇注部位分布不均匀,,为使混凝土颜色趋于一致, 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要尽可能保持不变, 故要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供应量,使边腹板浇注能够同步进行,浇注完成时间控制在12h内, 如时间过长, 易在边腹板外露处形成色差, 故施工时尽量保证4台混凝土泵车向边腹板同时供料, 可减少转换泵管所需时间, 从而减少混凝土色差。

2、混凝土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C50混凝土, 强度等级高,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为采用了商品混凝土,拌合混凝土的原材料需提前去搅拌站查看,主梁浇注前派驻站人员进驻搅拌站,检查水泥、砂石料以及各种外加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以控制出厂混凝土的质量。

主梁浇注期间,有本单位实验室人员现场检查到场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塌落度不合要求以及发生离析的混凝土进入工程主体浇注部位。

三、混凝土浇筑控制

1、人员及设备安排

主梁浇注期间,因浇注时间较长,不仅要安排好第一批劳务队伍及管理人员的作息时间,还要做好换班人员的准备以及交接班的安排。同时,振捣器械的准备不仅要满足现场使用,还要准备20%的备用器械,以防止现场施工器械突然损坏影响混凝土浇注的进行。

2、浇注过程控制

混凝土要分层浇筑,一般分层厚度为30cm,即每层厚度应在振捣深度范围内。相邻两层的浇筑时间是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要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个整体。

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如果两层之间浇筑间断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不算间断,如果超过了初凝时间,就必须按工作缝来处理。

振捣控制主要是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向振捣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讲明波纹管的位置, 严防振动棒直接接触波纹管。腹板振捣时, 振动器尽量避开波纹管, 以免移动波纹管位置或造成波纹管损伤。由于箱梁钢筋稠密,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 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 倍, 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 的距离, 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应避免碰撞波纹管、锚垫板、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要严格掌握混凝土的振捣时间, 振捣时间过短, 不能达到一定的密实度, 避免在波纹管和锚垫板附近有空洞现象。振捣要以混凝土停止下沉, 不再冒出气泡, 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宜。

由于该联地板弧度大,跨径大,为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往下流淌,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8左右,不能过稀。再次就是控制浇筑速度,不能过慢或者过快。所以本次浇筑现场共有100多名工人,每人负责一块,不重复振捣,不漏振。

振捣完毕后表面会泛出较厚的水泥浆,按标高随时用长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压二遍,再用木抹搓平,以提高其表面强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产生干裂纹。

3、养护控制

采用自然养护,梁体顶板混凝土终凝及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生。覆盖材料采用无纺布或棉毡,其他洒水湿润后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

篇4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用价值

前言:科学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第一生产力,在当今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其中单以建筑工程中的活动为案例,混凝土作为构件产品的技术材料,越来越受到用户与厂方的欢迎和重视。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一、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历史

钢管混凝土称得上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建筑领域之内研发与应用的结晶与产物。在家居设备基本实现电力化的基础上,建筑设施的设计与建造领域之内则实现了钢管混凝土设备的广泛应用[1]。早在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钢管混凝土的结构及使用就率先在英国出现。1879年,英国的塞文铁路桥的竣工,便主要借助了这种新兴技术的成果,在钢管中注入了混凝土,有效防止了内部的生锈腐蚀甚至产生了极大的抗压成果。英国之后,法国在桥梁建筑和营造的过程中也开始广泛应用这种钢管混凝土。及至二战之后的日本、瑞士等国也是如此,在大量节省建筑钢材的前提下,也使得本国的建筑技巧大大提高,并为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战结束后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对大型工程项目的指导和辅助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钢管混凝土这种组合性的材料取得了了科学原理的理论研究层面的不断深入,施工技巧在应用实践中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全世界的高层居民楼、机关单位的办公楼抑或是高速公路与桥梁等均离不开这种组合技术材料[2]。由于钢管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极强、承载力量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的实用价值在不断得到多元化的挖掘和运用,使得上个世纪末期钢管混凝土的产量与销售利润大大提升,也在生活细节中处处可见。拒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4年,短短的五年之内含有钢管混凝土技术参与的拱桥就超过了二百架,其中我国占据二十多架,而到了1998年又增加到了六十多架,科学地位与实用价值在不断得以提高和利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工程、地铁车站工程和大跨度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此外在多层、高层民用住宅建筑中也已开始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框筒(剪)结构体系,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二、钢管混凝土柱的科学原理与技术结构

(一)科学原理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其中钢管混凝土便是混凝土应用技术与实用价值中的升华载体。钢管混凝土在应用中兼具金属和土质的双重优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3]。

钢管混凝土是无缝钢管与混凝土两种精华材料的精华凝合之作,其英文简称为CFST,在世界和中国的范围内知名度颇高。在高强度的混凝土中贯入薄壁圆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在两种或两种不同力学性能的材料产生中发生紧箍式的作用,并有助于工程施工体系之内实现技术性的巩固和协调,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以及抗震性能优越等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二)技术结构

钢管混凝土的施工结构主要包括钢管的制作和安装、钢管内混凝土浇筑和钢管外部外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等三个主要构成方式。三大部分的施工应当在具体的实践施工过程中呈现无形的三叉戟格局,通过相互衔接与密切配合,将混凝土柱的应用价值和技术功效达到最大化[4]。而究其原理则具体体现为相互之间产生的一种粘合力的牵制作用,使得钢管与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钢管混凝土柱三向受力图示

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三方受力原理为主要技术动力,在施工建筑的体系中使产品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钢管混凝土在实行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以无缝钢管的刚性力量承担起施工阶段的结构重量,同时还要保证其不受到混凝土柔性养护力量与时间所带来的摩擦影响。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管内部填充的大量混凝土,能吸收大量的热能,因此遭受火灾时管柱截面温度场的分布很不均匀,增加了柱子的耐火时间,减慢钢柱的升温速度,对于钢管抵抗燃烧也能起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作用,具有防火和抗火的功效[5]。此外由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种技术在耐腐蚀的能力上也令人叹为观止。

三、钢管混凝土柱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主要问题

虽然钢管混凝土在施工技术的运用活动中的实用价值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与认同,但是由于我国在这一层的科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钢管混凝土的技术原理的认识没有突破感性认识的局限,虽然在实践工程项目活动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拉看特别是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而言,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剖析能力上显示出很大程度上的不成熟。

这种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侧面。第一,在针对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境内的研究水平至今仍然缺乏体系化的构建,对于钢管混凝土内在的力学原理和力学行为的剖析了解仍然不够深入。除了三方受力分析外,其余的理论常识几乎完全空白。加之国内工程企业管理上的短板,使得这种技术的运用在国内市场或多或少显得不接地气。第二,传统的工程实践中,压浆和微膨胀的混凝土用来解决混凝土收缩的问题一度普遍运用,但是这种技术手段随着建筑要求和标准的越发严格与提高,其内在的局限性已经越发明显[6]。这种局限主要体现为压浆和微膨胀作为一种低端技术的操控技法,使其对钢管混凝土的本身无法进行系统而又精准的有限元计算,现有的计算模型除了矩阵位移的方法之外,别无其他的理论建树。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随着日光照射的强烈与加剧,混凝土会在温差变动之下受到负面影响而出现结构上的缝隙,进而削弱自身的套箍力量,最终使得整体建筑质量受到一定损害。

(二)控制对策

面对着国内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短板,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应当以加强对钢管混凝土的理论学术研究和多元化、多渠道的实践能力飞跃为主,实现良性而又可靠的控制对策[7]。首先在学术研究层面上,面临自身的成就局限要采取两重性的心态和态度。一方面,面对着业已取得的部分成就,需要加强其实践指导,并且在必要时刻实行一些实验性质的建筑,以具体的现成的试验产品为模板,进行全面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技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的不足,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在钢管混凝土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常用的经验。在混凝土的有限元计算的能力上、混凝土与钢管器材的构建方法上,都要实现绝对强度的精湛与熟稔。

四、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用价值

(一)扩大混凝土使用范围

尽管混凝土的科学原理和应用价值在国内仍然还要经历比较漫长的挖掘阶段和研发过程,但是站在世界科学发展史的高度上看,钢管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体系中所具备的实用价值仍然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于混凝土这种工程原料来看,它至少是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根据考古人员的发现和研究,得出了早在五千年前的凌家滩先民的生活中,便开始将混凝土作为房屋建设的原材料,并利用木骨撑起泥墙,这种格局的运用就已经具备了钢管混凝土的雏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英、法、德、美等国的科学家都认识到这种技术在建筑领域内的价值,于是纷纷展开深入研究,从家居生活的家具一直到今天的桥梁道路、高楼大厦,钢管混凝土以其刚性力量与柔的完美结合,逐渐成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改变可这个世界景观的技术材料[8]。

(二)固化建筑产品的质量

钢管混凝土实现了钢管技术与混凝土建筑功能的完美合一,在社会生活与工程实践的体系中取得的最大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因为在质量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实现了质变化的飞跃[9]。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空前活跃为建筑行业的进步带来了客观上的契机,但是由于住宅工程在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的束缚之下仍然凸显出质量问题上的牵制与桎梏,使得居民的居住和出行均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拓展对于这种安全隐患正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而钢管混凝土的推广与普及尤为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带来了崭新的技术支持,从根本上便对建筑产品的浇筑质量起到了釜底抽薪的固化作用。即便遭遇地震,大凡7.0级以下,基本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结论:钢管混凝土以其自身非凡的实用价值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里程碑意义。技术层面的广泛运用,不但保障了建筑产品的全面进步和质量安全性能的大幅度进展,更使得居民生活水平在物质层面和需求上的提高,对于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也提供着潜在的保障作用和稳定功能。

参考文献:

[1]彭伟,汪再红.复杂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世界,2010,2(3):64-67.

[2]朱家荣.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0.

[3]李江.超高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4.

[4]吕乃刚.钢管混凝土粘结脱落检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5]未晓丽.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施工力学性能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3.

[6]周烨.钢管混凝土柱在水电站厂房结构中的应用[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3.

[7]江俐敏.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组合梁桥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混凝土施工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主要的质量指标是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是成正比的。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如果水和灰的比例是确定的时候,对于标号高的水泥要比标号低的所配置得到的混凝土的强度要高。因此,混凝土在施工时应该注意水泥的选择。此外,水和灰的比例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水灰比大,孔隙率高,强度就低,水灰比越小。孔隙率越低,强度就越高。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和水泥的强度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就要严把水泥质量关和合理科学的水灰比。

b)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施工前,要进行建筑工人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将相关的工艺和施工要点详细的告诉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问题:首先是自由高度。在浇筑时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要对翻斗车的料斗与基坑的高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在落入基坑内的高度在 2m 以内,并且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密切的注意离析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要重新进行。其次是分层浇筑。由于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中板墙和梁柱比较大所以浇筑很难一次性完成,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进行分层浇筑,来避免由于混凝土太厚而造成的蜂窝孔现象。第三是浇筑的间歇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是不允许间隔进行的,需要连续作业,但是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间歇浇筑,这样就要求人员做好记录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最后是施工缝的置留。在进行梁板和柱基的浇筑时,要留有一定的施工缝,而且应该位于柱基的顶面或者是梁板最小的受力位置处,这样就避免了结构上的薄弱,施工缝的预留是需要科学的。

2 建筑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与工艺

a) 混凝土的浇筑。建筑物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主要有墙体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因为基础底板一般来说都比较厚,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量比较大,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到混凝土的散热问题,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并且完好的保持混凝土的受力能力,所以施工中不能留有施工缝,注意材料和设备选择以及供应,从而确保基础底板浇筑的连续性。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事先在地步浇筑 5 厘米与墙体所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浇筑要均匀,并且选用铁锹下料替代吊斗直接灌模,还要控制浇筑的高度在 40 厘米左右最佳。分层浇筑时,上下相邻层面见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 2 个小时。进行顶板浇筑时,要保证虚铺的厚度大于板厚度,振捣器要选择平板类的,沿着垂直的方向往返的振捣。当板顶比较厚时,要根据实际状况选用插入式的振捣器来进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用木抹子完成找平处理。

b) 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于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其搅拌的过程要进行严格监管。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内含的钢纤维要均匀的分布,需要使用强制的搅拌机,从而保证搅拌的均匀度能够到达要求。同时,要不定时的进行施工抽查,确保施工的质量。在搅拌方式的选择上,主要有干拌和湿拌。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也是需要注意的,这主要是要确保钢纤维在混凝土中能够结成团状,进而有利于施工进程和确保工程的质量。

c) 混凝土拆模。对于混凝土模板的拆除,一般是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进行,并且要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再拆除承重的部分。拆模的时间也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的质量,时间的设计应该根据要求、气温以及强度等级这些情况综合确定。对于不承重的部分,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后拆除这样就可以不会破坏其表面和棱角;对于承重的部件,需要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的设计标号后才可拆除。模板的拆除不能对楼层造成冲击负荷并且拆掉的支架和模板要及时的运走。

d)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及振捣之后,需要在 12 个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在拆模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通常条件下这种喷水养护要大于 7 天,喷水的频率需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且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现在,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等,但是常用的通常为覆盖浇水发、浸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这三种。在冬季施工时,如果气温连续 5 天平均低于 5℃,就要按照冬季施工进行处理,采用蓄热法以及添加外加剂等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混凝土受冻而降低强度。

e)混凝土的测温控制方法。混凝土施工时, 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在夜间及下雨天气时更甚),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形成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也会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解基础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工程混凝土的测温,施工者应制定严格的温控方案加以控制, 即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 25 ℃以内,根据混凝土的浇捣方向和底板厚度来考虑测温点的布置。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前 3h 期间内每 1h测温 1 次;第 4~6 小时,每 2 h 测温 1 次;以后每 4 h 测温 1 次。一般 10~14 h 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时,可停止测温。 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当混凝土中心温度差超过 22 ℃时,必须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警。 当超过 25 ℃时,现场施工方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当温度梯度小于 20℃通知施工现场可消除混凝土表面保温材料。

采用国内先进的智能温度巡检系统 XX—16 型多点测温仪,WZC—010 铜热电阻作为测温探头进行测温,配以导线。 铜热电阻与导线必须焊接可靠,然后用环氧树脂封闭,并进行防老化处理,确保不渗水。

f) 混凝土后期修补缺陷。在拆模之后,如果发现有缺陷,应该给予及时的修补,确保工程质量。对于面积较小、数量较少的露石或者是蜂窝的混凝土,要用钢丝刷进行基层的洗刷,之后用 1:2 的水泥砂浆完成找平处理。而对于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者是露筋应该砸去薄弱的混凝土层,之后用钢丝冲刷,之后需要用比原来混凝土强的等级高的细骨料混凝土进行填塞,并捣实。对于那些对工程质量构成安全威胁的缺陷,需要跟设计单位、建设以及建立单位研究完成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g) 高层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堵管及控制措施。在高层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一般较小,加之高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吊斗式提升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的需求,泵送混凝土由此产生。混凝土泵送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泵和配套的混凝土泵管。泵输送管道内壁不干净也会导致堵管;输送泵的管线路太长,弯管太多,也会不同程度的造成堵管;另外,由于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混凝土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堵管的发生。

控制混凝土输送管堵管的措施:在泵送混凝土砼施工前必须根据高层施工工程特点科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泵,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专业培训;在混凝土输送管连接时,必须清除泵管中及管接头外残留的混凝土,尽可能少用弯管,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连接、固定管路;在泵送高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先对输送管路进行清洗,确保器清洁,再进行泵送混凝土施工。

3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的施工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建立单位等都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牛加顺. 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2011, 10.

[2] 孙振涛. 浅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J]. 城市建设,2008, 02.

篇6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浇筑养护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含义与特点

由于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业向高、大、深和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大型构筑物的基础;高层、超高层和特殊功能建筑的箱型基础及转换层;有较高承载力的桩基厚大承台等都是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已大量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之中。

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是不同的。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大、浇筑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且多为现浇超静定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二、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开裂问题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或者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同时会可能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其表面则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此时,混凝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

混凝土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如果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里,即使水灰比并不低,自身收缩量值也不大,但是它与温度收缩叠加到一起,就要使应力增大,所以施工时早就将自身收缩作为一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和考虑。

三、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易产生变形裂缝,该变形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中水泥品种和混合材、混凝土的配合成分,化学外加剂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等。

1、原材料的选择

我们要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选择适当的粗细骨料及外加剂。

混凝土升温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及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为此,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多用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在选择粗骨料时,可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子。在选择细骨料时,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

我们还可以掺加适量的外加剂。例如:减水剂主要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混凝土一定强度时减少水泥用量;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放热峰值出现的时间,等放热峰值出现时,混凝土强度也增大了,从而减小裂缝出现的机率。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外加剂不能掺量过大,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2、浇筑的方法的选择

在混凝土浇筑方面,我们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与浇筑的方法。 室外温度较高时,可以在施工现场对堆在露天的砂石用布覆盖,同时对浇筑前的砂石用冷水降温。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应该对基础及新混凝土接触的冷壁用蒸汽预热,对原材料应视气温高低进行加热。混凝土的浇筑,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不可过高、过厚,以保证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可以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三种方式:

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

分段分层: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情况。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斜面分层: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斜面分层的原则与平面分层基本是一样的,斜面的角度一般取小于或等于45度,每层厚度按垂直于斜面的距离计算,不大于振动棒的有效振捣深度,一般取500mm左右。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这样既减少外界高温倒罐,又防止干缩裂缝的发生,促进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

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进行监测,可根据这些实测结果调整保温养护措施以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保温养护的时间,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采用保温性能好,又便宜的材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如塑料薄膜、草袋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保温层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同时保温养护过程中,我们还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在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裂干燥等措施。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只要严格施工规范,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君伟.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杨南方等.混凝土结构施工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张少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土木工程.2002.16(2)

[4] 戴镇潮: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 混凝土,2001,(9):10

[5] 覃维祖: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混凝土,2001,(7):3

篇7

关键词:预应力;T梁;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隰县制梁场位于临汾市隰县城南乡李城村,设于新建中南部铁路通道线路DK250+800~DK251+180里程段线路右侧,平行于线路布置。承担中南部铁路建设Ⅰ标石楼隧道出口至隰县隧道进口段内23座桥梁的T梁预制架设施工任务。共计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592孔1184片。其中32m T梁568孔,24m T梁24孔。

2 混凝土工程

2.1 准备工作

2.1.1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钢筋、模板、预埋件和预留孔道位置检查记录,并将预应力孔道位置作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前需经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2.1.2 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4%,选择模板温度在5~35℃的时段浇筑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控制在10~30℃。混凝土的含气量、入模温度技术指标底板、腹板、顶板各做一次。灌注前应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阴雨天气或施工场地泥泞时,上模型作业人员应将鞋子冲洗干净,防止泥土污染钢筋或混凝土。冬期模型内不得有积雪或冰块,并做好防雨雪遮盖防护措施。

2.1.3 为保证浇筑过程中振捣更均匀,应根据浇筑顺序将振动器分成若干组并分设开关,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具体施工时要求专人看管。

2.2 浇筑顺序

梁体混凝土浇筑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工艺,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现象,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并在距该端4m-5m处合拢。分段长度4m-6m,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缝,上、下层混凝土接缝相互错开,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整体性。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采取先浇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横隔板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分段分层,平行作业。

2.3 浇筑过程

2.3.1 在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定专人看护模板、钢筋和附着式振动器,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时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位移,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2.3.2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要均匀移动下料,注意与振捣相配合,以免因混凝土分层厚度太大振捣困难,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

2.3.3 底腹板混凝土浇筑以附着式振动器侧振为主并辅以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为辅成型,在混凝土浇筑前4m和后4m必须上下前后同时开启振动器,振动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使梁体混凝土表面光洁,没有或极少气泡。

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时间一般为30s。振动棒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三度”(速度、深度、密度)要坚持快插慢拔、边振边拔的原则,深度以不触及梁体抽拔管为原则,密度间距为20cm,振动棒应垂直点阵,不得平拉,并应防止过振、漏振。

2.3.4 桥面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筑的混凝土面层下20mm为宜。灌筑过程中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的振捣。桥面板混凝土灌筑到设计标高,初凝后及时赶压、抹平,保证排水坡度和平整度。

2.3.5 混凝土浇筑完后,用提浆整平机将砼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不得洒水。底板及顶板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随即进行第一次抹面收平,第一次抹面收平后,重新进行第二次赶压抹面收平,做到顶面光洁平整,并防止裂纹产生。

2.3.6 顶板混凝土初凝后,用1台磨光机修整顶板表面,达到平整光洁的效果,但要注意与养护工艺的结合。

2.3.7 混凝土浇筑完成的12~20h(在砼终凝完成后,具体时间根据季节不同而变化,夏季时间偏短、冬季偏长)以后,试抽拔一小段橡胶管,若发现端头露出部分无粘结的砼,则可继续抽拔;反之则立即停止,每1小时试抽拔再确定抽拔时间。

2.4 特殊气候下控制要点

2.4.1 在炎热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应超过35℃。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按夏季施工办理,尽量安排在上午11:00以前浇筑完或16:00以后开盘灌筑。

夏季高温混凝土温度控制:①拌和用水温度控制在15℃左右,必要时采用冰块降低拌和用水温度;②搅拌机温度控制在25℃以内,可用冷却水洒水降温;③砂石料温度控制在25℃以内;④梁体钢筋骨架温度控制在25℃以内,必要时覆盖降温;⑤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内,若不满足应适当调整上述各个部位温度;⑥散装水泥的温度在35℃以内;⑦模板的温度控制在30℃以内,在模板及钢筋安装完毕后浇筑箱梁砼之前用养护罩覆盖避免阳光直射模板和钢筋,同时端部通风,或用冷却水喷洒模板,降低钢模板表面温度。

2.4.2 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需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冬季施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措施:①拌合站料场、搅拌楼、配料机和传送带等均用轻钢结构的棚架结构,冬季安设保温篷布防止冷空气和冰雪进入棚架,在深冬季节温度低于5℃时棚架内安设炉火升温;②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管道均用保温材料包裹或覆盖,降低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的热能损失;③为保证模板和钢筋的温度,可在浇筑前,覆盖养护罩通蒸汽预热,提高其温度到15-25℃之间后再浇筑混凝土;④冬季施工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调整拌和温度,水温不高于80℃,防止水泥产生假凝现象。

2.5 过程控制

2.5.1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分别在地板、腹板、顶板混凝土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共10组,其中弹模试件2组。试件要随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养护,28d标准试件按标准养护办理。

2.5.2 试生产前对所选用的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腐蚀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2.5.3 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生产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腐蚀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3 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T梁以其跨度大、自重轻、施工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铁路桥梁建设中,同时由于各施工过程涉及到的技术强度高,安全风险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工程,要严格按预定施工交底进行浇筑,做到事前控制事后验收的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1,5.

[2]黄远彬.浅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11.

篇8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开裂;控制

Abstract: The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crete structure entity minimum size i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1m, or is expected due to cement hydration heat cau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ncrete and lead to excessive cracking of concrete.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f inverted siphon large section size, wall thickness, bottom thickness of 1.36M, belong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mass concrete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far-reaching effect to structure security, is always an important control point in construction, and the most prone to problems of finished concrete cracks, thus lead to the decline of impermeability,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he influence of permanent and the safe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especially such apressure operation buildings for inverted siphon, more to do the pre-control measures, the maximum to prevent crack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mass concrete cracks, discusses the mass concret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crac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544+.91

1 绪论

从不同的国家来看,各国的规范对混凝土构筑物的裂缝都有不同的控制范围和要求,要保证混凝土构筑物不出现裂缝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对在不同环境下混凝土构筑物,在不同的介质情况下,所规定的混凝土裂缝宽度也不同。所以说,对混凝土构筑物的裂缝我国规范规定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允许宽度。国际上也都根据本国的特点,对混凝土的裂缝都有明确的规定,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要想控制混凝土构筑物不裂缝是很难的,关键是怎么控制能让在施工中尽量小产生裂缝和把裂缝的宽度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能使我们在施工中不受经济损失。

在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较大,这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极易出现裂缝,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施工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供讨论。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2.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而混凝土结构以其材料廉价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大体积混凝土逐渐成为构成大型设施或构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理解为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学会给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影响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这就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开裂问题是在工程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或者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同时会可能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型裂缝,是由外荷载引起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二是材料型裂缝,是由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

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应力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2.2.1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其表面则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此时,混凝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2.2.2收缩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