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05: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技术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
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
阿尔瓦·阿尔托曾说“建筑的历程始于绘画”。无论是被人颂称的“文艺复兴三杰”,还是纯粹主义绘画的倡导者勒·柯布西耶,亦或是俄罗斯构成主义的实践发展者扎哈·哈迪德,我们都能从这些建筑师身上看到,绘画艺术对建筑设计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表面上看似毫不相关的两者,在效果上却有因果关联的逻辑关系。如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建筑大师帕斯拉玛,对绘画曾做过详尽而独特的研究。他说:“我为艺术家们描绘的建筑世界而着迷。画家会为一个事件选择一种自然的、暗示的且有重点场景的布置方式,无论景观、建筑、房间或仅仅是一个物体。如此一来,由空间和建筑现象构成的基本体验便能触及到它的本质。”可以看出,帕斯拉玛对绘画中建筑的描述是发自内心的洞察,因而可以说建筑之心始于绘画之意。
常人对于绘画作品的解读,往往停留在视觉表象层面,而建筑师对于画作的分析,却带有深入浅出的专业性。在弗拉·安吉列克的《圣母领报》一画中,阿尔阿·阿尔托认为描述了矛盾而逆反下的封闭与开敞的空间关系,其中包含院子的室内体验以及房间内部的室外体验。例如,室内天棚的蓝色和星空点缀的的方式将门廊与室外花园联系,被安排在画面中央的天使斜上方有一道阳光直接照射在画面右侧的天使身上,光成为了构成画面纵深感的要素,暗示了空间的渗透性与方向性,塑造了空间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这种表达房间里活动关系的绘画,正是诠释建筑体验过程的实质语言。从建筑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其赏画的独特视角,亦从绘画艺术中我们看出了建筑设计的基本语汇。
2设计思维中的手绘语言
思维产生设计,设计由表现来推动和深化。在设计过程中手绘语言是描述空间丰富性、环境多样性和视觉直观性的最为直白的形式。同时,也是沟通设计方案理念、表达方案独特意象和交流设计思想最为便利的手段。通过手绘设计语言,可以更高效、便捷地触及设计本质内容和核心思想。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建筑大师,是手绘表达建筑思想的典范。他用图画记录自己的灵感来用作思维笔记,随时记录突发的灵感闪现。他常常简略勾出头脑中对建筑的思维印象,充分利用手绘表达的各种可能性,通过与设计思维的对话,来完善作品的可读与独特性,最终成为一种固定的设计思维模式。所以,手绘表达设计思维模式的必要性是明显的。手绘语言的表达,自身具有一定的真实预见性。如在设计前期对建筑尺度、材料、形式、方向的推敲,经过手绘图示语言的简述,在纸上呈现出草图分析的设计结果。设计师将建筑思维表达从抽象中提炼、概括,最终形成具象的图案,为设计创作开辟了自由创作的空间,高效、准确地表达出设计意图。如下面的设计师草图,通过对建筑总体和细部之间的把控,经过微调变化、揣摩推敲等一些列的方式,不断做出比对与配合,最终达到合理、满意结果。
3手绘表达与设计思维互动性
“思维”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头脑生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建立了通过视觉形象构成思维的一种综合的形象观点。即观看、想象、表达。当思维被以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时,我们就称之为图像化思维,这种图像化思维的产生过程就是设计师将抽象空间思维建立成具象设计成果的过程,那么手绘表达的思维意识就成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桥梁,成为设计语言。这是一种手脑协调、感官并用的过程表达,这种思维的完善是依靠视觉图示和大脑思考的多次沟通交流与对接互动所完成,并且交流互动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从而达到设计思路的不断完整和设计方案的不断完善。可以说设计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手绘设计思维与表现的交融互动。
虽然建筑师在前期设计阶段的思维意识、目标成果还并非很明确,其思维呈现出模糊性、易变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很难把握准确唯一的设计进行方向。因而此时需要一定的演变空间,这种空间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思维在演变空间中不断自我蜕变与衍生,好比分裂阶段的细胞体,相互之间并无绝对意义的关联,但在大背景下是按照一定的内在规律运行和发展。而手绘表达恰恰作为便捷、高效的记录方式,启发设计者的思维,巧妙捕捉设计者的方案灵感构想,与思维运作节奏形成良性互动,将抽象设计推向具象化的图面表达中。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与表达的正确互动策略,整体观、全局观和具象观是正确运用手绘表达的关键。尽量把握好各个关系之间的度,把握对象特点,确定重点并做到有的放矢,以清晰的逻辑思维为指导,利用图像的多层次、多递进的特点,实现手绘与思维的实时互动。
4透过手绘看设计思维创新性
所谓创造,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创新,则是从现有到突破的改变。既然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准确、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那么创新性思维就是一种高于常规性逻辑思路和智力活动且打破常规的思维形式,它是各种思维的高级综合运用和反复辩证发展的过程。而灵感往往来自于创新性思维,它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缚,改变以往对待事物的看法、认识和观点,从传统中剥离出来。由此可见,创新性思维与灵感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且灵感是创新性思维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阶段。而手绘表达则是灵感的再现,在短时间内迅速将抽象的灵感通过图示语言和具象图案表达出来。反而言之,获取灵感也是手绘表达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大量已有的设计图式、造型来拓宽视野、启发思路,达到设计目标。
手绘表达激发灵感的涌现,灵感又孕育出思维创新。在方案创作初期阶段,新的思路产生往往在于灵感的诱导迸发,这种迸发并非是随机产生的,而是通过手绘图示所进行的抽象思路与具象语言之间的转换变更所潜移默化形成的。当针对某个设计主题进行苦思冥想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在草图纸上将思考过程、体块、空间关系一一表示并仔细解读,经反复的推敲、论证后发现,最快捷敏锐地突破设计难点的往往是手绘表达的辅助设计过程。这种发散式的设计程式正是思维创新的基点和源泉。
5萌生在设计手稿灵感中的建筑
蓬皮杜中心位坐落于巴黎塞纳河岸,设计师是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伦左·皮亚诺。通过外露钢骨及复杂的管线以及一反传统的建筑风格,打破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造型,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的密切联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典型代表作。蓬皮杜中心的剖面草图,反映了广场下沉空间和建筑内部在空间关系上的处理方式,其中有建筑师对广场休憩、观演、展览等活动的剖面视线设计考量,还有下沉广场与建筑主体主立面的对位关系。从设计草图上可以看出,其线条流畅、肯定,比例准确到位,充分表达了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主要空间的关系,简练、概括的手绘思路特点反映了设计本身在图纸上的主要信息,并不拘泥于细节,从设计草图中我们可以读出建筑师对于空间关系的理念意象和思维把控。
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位于日本大阪湾东南部关西国际空港内,设计师为伦左皮亚诺。从设计开始,东线明确便是主要的设计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设计之初便做了两项规划,一是调整房间的布置位置,二是建长廊来满足造型需要。屋顶由一连串格状钢桁架组成,线条呈现强烈的方向性,引导旅客在建筑内部的交通方向。设计还特别注意了视觉上的明确性和结构上的逻辑性,使从屋顶到下部整体结构保持一致。其方案草图简略而准确,充分表达了建筑形态中的优雅曲线与室外场地与建筑的衔接关系,在手稿中我们看到了伦左·皮亚诺对概念表达与实际项目的把控力,很好地将草图对于建筑的影响诠释在前期设计阶段。航站楼的剖面草图简要表达了建筑基本结构单体的组成方式以及连续拱形的强烈运动变化特征,并在下面描绘了桁架结构的主要特征。
提巴欧文化中心位于新喀里多尼亚,伦左·皮亚诺在设计前期研究了卡纳克文化的精髓,对卡纳克民族的生活进行了自习的考察,观察到当地人常在棚屋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因此认为棚屋是最能代表其民族特征的建筑形式。又因卡纳克人喜欢群居,因而皮亚诺借鉴传统树桩的布局形式,组合成为建筑群体空间。由于基地的特殊气候条件,皮亚诺特别注意利用当地信风和阳光的因素,并受之启发。建筑通过生态策略捕获微风,引导新鲜空气通过结构中较低的部分,使热空气经过对流交换与热压通风作用后经系统而排出。在草图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皮亚诺对于各项策略熟练应用而进行的手绘表达,简明而生动,从对环境的思考,到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关系,再到材料的使用和地形地势利用,这份手绘概念图解将建筑师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剖面草图中准确表达了建筑对场地高差的利用方式,以及结构建构的意象设计,反映了建筑师手脑协调,灵活并用的建筑素养。
劳埃德大厦位于英国伦敦,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该大厦是英国标志性建筑之一。设计上夸张地使用高科技特征,将建筑结构明显暴露出来,用不锈钢及铝制构件突显建筑的科技感,整个建筑熠熠发光。其设计草图反映了高技派对于暴露结构体系及材料质感的表达,从剖面设计手稿和透视表达看出设计师对于体块关系和体量交接的把控,最大化表现出韵律感以符合高技派设计特征。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技术
1开展用水定额和计算公式研究
(1)建筑给水中如何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确定合理的生活用水定额,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资源利用问题。近年来住宅设计标准有大幅度调整,增加卫生器具、卫生间设洗衣机位置、局部和集中热水供应增多、一厨两卫,三卫高标准住宅增多、设分户水表计量或一户多表计量,洗浴业、洗车业发展迅速等等均影响住宅用水定额,现研究成果已纳入2001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
(2)多年来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一直沿袭平方根法,计算某些建筑物时计算数值偏大,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如我们按照目前美、俄等国在计算给水设计秒流量时采用的概率法计算,又因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同,其计算结果也不合理、不科学。因此,目前国内科研工作者对现行的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提出了多种修改、修正式,以弥补原计算公式的欠缺和不足。这些新的修正式,结合实践试算,其结果比原计算公式接近用水的实际工况,宏观上步入了概率的计算方法,但现尚缺乏概率法涉及的计算参数,如高峰期用水定额、高峰期时段历时、用水保证率、传统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诸多影响计算式结果的因素,所以采用符合国情的概率法计算给水设计秒流量的工作尚需作大量的调查、统计和科研工作。
2开展建筑给水水质保障技术研究
(1)提高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地增长,卫生部修改了1985年制定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修改后标准的相关指标比原水质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浊度由3NTU提高到1NTU;新增了一个对水中总有机物量的限值指标——耗氧量(以CODmn表示),限值为3mg/L。“标准”提高了,意谓原水处理程度提高、资金投入增加,涉及面较多,需协调处较多。目前,该标准是卫生部的。据说,对“标准”规定的水质指标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各部委之间认识还不统一。
(2)为了与各种瓶装商品水,各种功能水区别,同时也从国情出发,建设部制定了CJ94-1999《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行业标准并已于2000年3月1日起实施。一段时期以来,各种水商品充斥市场。喝什么水好,什么水有益于人体健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信《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将有利于居高和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正常发展。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等5个单位承担的建设部《建筑及居住小区优质饮用水供应技术》科研课题已经完成,除上述水质标准成果外,在净化工艺及净水机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秒流量公式推导及系统设置、管材、管件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果。
(3)国家科委、建设部设立“建筑(居住)区内水质状况调查分析及水质污染途径”的研究课题,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果。根据污染途径的研究,采用如下防止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的具体措施,是课题成果之一。
①淘汰钢筋混凝土和钢板水箱。推荐使用FRP水箱、搪瓷钢板水箱、不锈钢水箱及复合钢板水箱。目前市场上又出现自动开闭水箱、充气密闭水箱等新型卫生水箱。
②为减少二次污染途径,推荐采用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取消传统高位水箱。
③如条件允许,推荐直接从市政干管吸水,采用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取消贮水池,不仅充分利用了市政供水压力,还消除了水的二次污染源。
④推荐选用水质保障设备,如除氟、除铁、除锰设备;推荐选用多种饮用净水设备,如臭氧、活性炭、微滤、超滤纳滤及KDF活性炭、陶瓷过滤等终端处理设备。
⑤推荐选用多种防二次污染的消毒设备,如臭氧、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及紫外线等处理设备。
⑥推荐选用防水质污染的新型给水管道(详见本论文3)、管道附件如倒流防止器等。
3积极开展新型管材、管件研究和推广
建筑住宅内给水管道采用传统的镀锌钢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镀锌钢管对中国自来水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自来水的水质要求也日趋提高。人们对自来水的“红水”、“黑水”等现象反映强烈。导致管网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内给水管道的锈蚀严重。冷镀锌钢管一般使用寿命不到la就锈蚀,铁腥味严重。从个别用户水龙头的水样分析化验中得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居民纷纷向政府部门投诉,造成一种社会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筑(住宅)内排水管道主要采用手工砂模承插排水铸铁管,该管材生产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影响周边环境质量,也是急待治理的社会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化学建材局于1999年12月联合颁布了“建住房〔1999〕295号”文《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文中规定: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铸造排水管用于室内排水管道,推广应用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排水管和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1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淘汰热浸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PE-X)管、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等新型管材。伴随这一政策的出台,市场上也涌现出多种管材,如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PVC-U、CPVC、PE、HDPE、PE-X、PAP、PP-H、PP-B、PP-R、PB、ABS、FRP、各种钢塑复合管及柔性排水铸铁管等。各种管材群雄割据、并驾齐驱。与新型管材配套的管接头,品种繁多、结构和选材各异,各厂家质量参差不齐。各种新型管材和管件虽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能否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将由建材市场检验。
4积极推广节水节能技术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国策。在建筑给水排水中,节能节水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推广与突破。
(1)水资源匮乏地区加强污水资源化和提高水的复用率。中水按回用对象及水质要求,其处理工艺已由传统的二级生化法,发展到三级处理(即增加了过滤和消毒),对要求高的复用水水质,如作为饮用水水源和补充水,可采用高级深度处理工艺,如微滤、反渗透等处理方法;雨水截留、利用技术和建设生态小区,利用湿地处理雨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已到工程应用
阶段。
(2)淘汰了升降式铸铁水嘴,推荐采用陶瓷片密封水嘴,推荐公共场所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水嘴。
(3)淘汰了9L以上冲洗水箱,推荐采用6L的冲洗水箱。开发了多种节水型卫生洁具和配件,如无冲洗水箱的喷射式便器。
(4)各种高精度的干、湿式水表、IC卡水表、远传水表及用于饮用净水系统,精度达1L/h的远传干式水表等均已问世,且一定要安装分户水表计量考核,既方便了居住区物业管理和居民生活,也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
(5)各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空调系统中,如射流式冷却塔和喷雾式冷却塔的开发;各种水质稳定剂的研究及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等也取得较好的进展。
(6)利用海水冲厕。
(7)供水压力应减压至0.3~0.35MPa。
(8)建筑热水系统中对各种热(能)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强余热利用,推荐使用电源。地热和太阳能研究成果已用于工程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太阳能热水器年销售量第一的国家。各种新型间接加热设备已广泛用于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如汽——水、水——水换热的浮动盘管式或波节管式半容积和半即热式及板式水加热器及燃油燃气热水机组等。
(9)热水系统水泵、阀门、配套附件等产品开发均取得较大进展,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8000h热水泵的问世、各种高灵敏度的温控阀的研制成功等。
(10)从节水、节电、节地角度,开展建筑热水系统模式研究,如干管、支管循环,电伴热热水供应系统研究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探讨合适的热水供应温度,既能缓解结垢和腐蚀、节能节水,同时又能抑制热水中军团菌等的滋生。
5建筑给水、建筑热水设备技术热点简介
(1)供水设备:
①微处理器,实现电机软启动、软制动、节能;
②变频器自带PLC;
③直接自市政供水干管吸水、无吸程、无负压、节能;
④射流泵辅助变频调速供水、节能;
⑤带有触摸屏的可视化控制;DCS控制系统;
⑥美观、一体化、、不锈钢化;
⑦水箱密闭、自动呼吸;
⑧符合GB/T17219;
⑨各种优质水处理机组。
(2)热水设备:
①浮动盘管换热器改进型,如单元组合式、一壳多管式换热器,换热量大,占地面积小;
②波节管、波纹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大;
③当热媒不回收时,直混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
④地热技术;
⑤太阳热水器及其辅助设备;
⑥管壳式、半即热式、半容积式、容积式及板式换热器共荣共存、分别适应不同工况。
⑦温度控制阀,精度、价格;
⑧换热设备的检修、传热元件的振动、磨损脱焊和积垢;
⑨对半即热式换热器是否设有温度、压力双控制的安全措施。
6美化环境、隔振降噪
治理、保护和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大型多功能喷泉,如彩色音乐喷泉、激光水幕电影、趣味游戏旱泉等等,在全国各大城市涌现,她集中了水工艺、建筑、动画、声光、机械、自控等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水景喷泉技术的发展对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创造优美生活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2)城市绿地、花园草坪的喷洒工艺出现多种形式喷头,并可通过GPS自动定位和PLC自动控制。
(3)水泵、管道隔振降噪技术已有成熟的工程经验。
(4)为克服塑料排水管噪声大的缺憾,开发出许多新产品,如PE静音排水管、芯层发泡管、螺旋形芯层发泡排水管等,不仅可作单立管排水增大排水流量,同时也可以大幅度降噪。
7建筑消防技术方面应用的动态
(1)在消火栓仍作为建筑物消防的主要手段前提下,加强了自动喷淋灭火的力度,为其向消防主体过渡打下了基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自救灭火设施,是应用最广泛的自动灭火系统。原GBJ84-8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自1985年颁布执行以来,对指导系统的设计,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随着新技术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修编了该规范,并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新规范编号为GB50084-2001。该规范的问世对我国自救式消防技术的充实与完善是一重大进步。
(2)消防泵有了行业标准,规范了消防泵生产。切线泵以其恒压变流量特性引起业内人士极大关注。
(3)《建规》、《高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进行了局部修订。为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遏制公众聚集场所,特别是公共娱乐场所和地下商场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公安部经商建设部同意对上述四项国家标准进行了局部修订。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局部修订的条文内容均为强制性条文。
(4)自从国家要求限制和逐步淘汰卤代烷灭火剂、灭火器和灭火系统以来,究竟用哪一种替代物取代卤代烷,至今国家未给出明确技术法规,相关的“气体灭火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尚未出台。但研究工作,试点工作,在各地方消防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已应用到工程中。
8大屋面雨水排除技术的重大进步
屋面雨水排除,特别是对大面积车间、厂房屋面雨水排除,经技术经济比较后认为采用内排水时,按传统的重力法计算方法,宜采用单头排水,如采用多斗时,最多不能超过4个。按该计算要求,既使对缺雨的北方大屋面雨水排除,也要有多条雨水悬吊管和立管,除要消耗大量金属管材外,对车间、厂房设备的布置和生产均有较大影响。目前,在中外合资大跨度机库、大剧场、大车间屋面雨水设计中,采用了压力式(虹吸式)雨水斗,采用压力法计算方法,结束了单斗排水或最多4斗排水系统,摒弃了传统的重力法计算方法,使大面积屋面雨水内排水的悬吊管不受雨水斗数量限制,不受坡度限制。压力式(虹吸式)雨水斗的出现和压力法的计算方法的采用,是一重大的技术进步。
9积极开展技术和产品的规范、标准、标准图的制定、宣传和执行工作
(1)宣传、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强制性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的保障起了重大作用。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游泳池设计规范》、《中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制图标准》等国家和行业规范正在修编。
(3)按照“多出、快出、出好”的要求,各种给水排水设备产品的行业标准,如PP-R管、PE管、PAP管、薄壁不锈钢管、径向加筋PVC-U排水管、倒流防止器及地漏等标准及其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将陆续颁发执行。
建筑节能管理,要从源头上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要对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做好监管工作。
规划主管部门应在规划许可审批阶段,承担起指导、审查和监管职能。规划审查时,需要针对建筑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于那些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加强指导,督促改进;对予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不应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在设计阶段,重点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对于不符规定的,不应忽视,应指导督促建设单位改正;建设主管部门要把好发证关,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经审查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在建阶段,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当然,设计人员要保持职业操守,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不应为了降低成本而曲意理解规范要求,抱着侥幸的心理进行设计。施工单位不应迎合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对于违规操作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必须严厉处罚。
竣工验收时,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重点查验建筑物是否满足节能强制性标准;对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
2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建筑节能涉及到建筑物的方方面面,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设备的能效、新能源的利用、用水用地等等。
①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是影响建筑能耗最直接的因素,所以,建筑节能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外墙、屋顶和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最主要的三个部分。在楼盘销售时,销售人员往往重点推荐外墙保温系统,而且将大飘窗、大幅落地窗、大阳台作为房屋的卖点,其实外窗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影响节能的最重要因素,外墙保温系统起到的作用还次于外窗。我们在对常州一些使用玻璃幕墙的大楼用电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这些大楼的用电量明显要大,而且很多大楼考虑对外墙进行改造以降低用电量。外窗散热量占建筑护结构总散热量的50%以上,它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控制窗墙比并且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建筑护结构节能指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不应单纯追求立面效果,过多的使用玻璃材料,应在保证采光通风前提下,控制窗墙比,减少外窗传递的热量;另一方面,应使用新型玻璃材料和推广应用新型节能门窗,比如双层中空玻璃和新型太阳能遮阳系统的应用。比如常州朗诗国际街区采用了合金遮阳外窗,直接反射日照,大大降低日光热辐射。
外墙应采用低热转移值的外墙材料,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建筑模网、外墙保温材料等。江苏省是全国较早实行强制性外墙保温的省份,根据笔者对常州采用的外墙保温体系的研究,在炎热天气,采用外墙保温的居室,空调用电量比无保温措施的居室大约节约20-25%。
屋顶应当采用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符合标准的、高效的保温隔热屋面,层数不高的建筑物,应尽可能安装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比如蚌埠怡康新都花苑,其多层和小高层均预装太阳能,17层的住宅八层以上预装太阳能热水器,降低了屋顶直接受热,同时合理利用新能源。
②建筑节能最直接的办法是采用节能设备。比如无机房的电梯比有机房的电梯要省电,公共照明使用节能灯更省电,能效比高的空调或采暖设备更省电,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水调控室温起到节能的效果等等,我们不应单纯考虑节省建设成本而使用能耗大的产品,应综合权衡经济效益和节能两者厉害关系,尽量采用那些节能设备。
比如南京和常州的朗诗国际街区采用的“地源热泵”,通过利用地下水作为热源,较深的地下水常年恒温,冬季时地下水远高于室外温度,夏季时低于室外温度。根据国外经验,地源热泵运行费用较低,增加的初投资可在3~7年内收回,在整个服务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的平均费用将低于传统的空调系统。
③强化太阳能等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是节能趋势。太阳能热水系统,既节能环保,又方便安全。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我国已把开发太阳能利用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太阳能的应用推广,比如江苏省明确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省内城镇区域新建的12层以下住宅及新建、改扩建的酒店、商住楼等公共建筑,都必须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比如日本冲绳县系满市的新市政厅大楼采用的太阳能光电板技术。这幢6层大楼的建筑面积大约6000平方米,大楼的南立面和屋顶大面积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光电板与其他结构相配合,组成了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遮阳体系。这套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大楼提供了大约12%的用电,而且光电板还能起到遮阳效果,使得大楼空调负荷降低大约25%。两个采光中庭设计在大楼中心,既保证了大楼的自然采光,也强化了自然通风的效果。根据使用评估核算,这些节能措施为大楼一次能源降低能耗约19%。
④建立节水系统是必要的补充。在住宅建设规划时,要合理的将生活废水与厕所冲水的管线分开布线,对生活废水实行回收并处理,再循环进入冲厕所的管线,或用其进行园区绿化的灌溉,形成一个节约用水的小环境。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民用建筑节能的两个原则,一是从源头遏制能源的过度消耗,对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做好监管;二是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建筑节能;监管;节能技术
参考文献:
[1]吕晋梁.建筑节能浅论[J].太原科技.2006,(7).
[2]姚兵.推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向前发展[J].施工技术,1997,(12).
1施工难点
1.1深基坑支护
深基坑支护的目的是要确保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并为基坑的周边环境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在深基坑的侧壁和周围环境中,通过支档和加固等手段,对其进行保护。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发生事故的频率比较高。由于此施工中需要较多的施工人员参与,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导致施工群体伤亡,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且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砼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其在温度控制方面的难度较大,且防裂问题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大体积砼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不仅结构厚实,且水泥水化热也比较大,在结构物体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时,其很容易出现变形。由于大体积砼需要在地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实施现浇工艺,所以其施工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此外,大体积的混凝土对平面尺寸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平面尺寸没有控制好,使得尺寸过大,温度力在约束作用下也会变大。如果不能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当温度引力超出混凝土能承受的拉力范围时,就会出现裂缝。
1.3垂直运输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在对混凝土进行垂直运输时,其难度必然会加大。而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混凝土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混凝土对运输高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混凝土的颗粒比较小,其所需的垂直运输高度就比较高;如果混凝土的颗粒比较大,则其对运输高度的要求就更低。
2技术创新
2.1生态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其消耗的能量、排放的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该融入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采用生态化的施工技术,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同时,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规划时,要尽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在对环境加以利用的同时,对其进行保护。所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要多采用生态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以实现高层建筑室内室外的有效衔接。当室外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将变化情况反馈到室内环境中,室内环境则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室内的各项环境指标都符合标准,通过对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有效降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
2.2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建立起高层建筑的实际模型和虚拟模型,对高层建筑内的实际运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模型的全面分析,能够有效缩短决策的时间,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需要根据离散事件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建筑施工、结构施工、装饰施工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仿真系统能够对其中的土方、初支、大体积施工等进行分析;在结构工程施工中,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施工方案和管理等进行模拟。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仿真模拟时,还能为实际的施工提供理论和力学依据,从而帮助施工单位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3卫星定位技术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使用,比如,在对土木工程进行勘察设计时,就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来进行,且在其施工过程中,也可借助卫星定位技术的作用,此项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频率是最高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定位技术不仅在理论上日趋完善,且其需要的设备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将此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不仅能减少施工测量的次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能将测量结果进行精准的传输。同时,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的,这就能有效避免人工计算中的错误。此外,在高层建筑中设置观测的基准点,目的是要确定具体的起算点和方向。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在对施工楼层的控制网基准点进行选择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对于高层建筑可能出现的日照变形或者振动变形等,卫星定位技术也能进行准确的测定。
3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高层建筑工程不断涌现,而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比普通建筑的施工难度大很多倍,其在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通过生态技术、仿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降低高层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并提高其施工的安全性,改善施工质量。
作者:谭毅杰 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大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娜,袁磊.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分析与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29~36.
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该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二、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
我院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这一主线,对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形成了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新的全新课程体系。其中,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学习专业基本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职业道德素质课程进行培养;专业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识图能力、测量放线能力和材料检测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筑识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重点突出施工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工程施工》等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监理、安装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因此专业课程开发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校企联合开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应该遵循由校企联合开发的逻辑规律和路径,分析就业岗位及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而设置学习领域的课程。
1.就业行业、企业。
从建筑工程学院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为中小型的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因此,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确定为中小型企业,既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选择。
2.就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工作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较简单,并且企业自身发展空间较小,对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常见的建筑类工作岗位主要有: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测量放线和材料检测等6个岗位。其中:施工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合理规划布局施工现场平面图;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等工作。质量检测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各工种的分部、分项工程跟班质量检查和验收;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的各项质量;填写质检内业;收集各班组的工程质量检查资料,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质量例会,制定预控及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本工程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巡回检查施工现场;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资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计划、统计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等工作。测量防线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测量放线等工作。材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现场材料管理,制定材料管理规划,组织料具进场,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核算;材料计划管理工作,编制材料计划,材料的供应;材料的选购;编制单位工程耗用材料的控制指标;材料进场调拨、转移领用;材料仓库的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等工作。
3.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
从我院调研分析的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必须按照学习领域进行设置,下面以培养施工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基础工程施工》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置时我们将一个个学习情境按照一个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并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易到难排序,同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融入相关建筑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四、形成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对建筑节能意识还是相对落后的,没有明确节能的真正概念,目前我国对建筑节能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建筑节能就必须建立宏观意义上的节能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产品本身的节能降耗,二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的节约。根据笔者的工作总结发现目前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选择仍然是不成熟的,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有安全隐患;
(2)有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是设计变更,变更所要的严谨文字未能表达出来,变更的原因也不解释;
(3)没有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
(4)没有选择准确的建筑标准图及外墙外保温系统;
(5)在地下室顶板,门斗缺少节能设计;
(6)窗墙比以及体形系数都过大,这样就导致建筑节能投资的增加;
(7)对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控制不严格,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按建筑的体形系数对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计算;
(8)没有深入研究保温体系的结构,这样很容易造成质量和隐患。
1.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没有经过有关机构的审查就改变外墙保温体系;
(2)虽然一些工程对地下室的顶板、挑梁等进行了保温节能的设计,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或者施工的方便,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些具有保温构造给取消,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节能的效果,冬季采暖期房屋会出现霉变或者流水这些现象;
(3)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规范和监理的不到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工程质量;
(4)在施工现场所选择的节能产品没有经过检验就直接投入使用,有些产品质量比较低劣,这样不但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建筑的节能效果。
1.3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履行监理责任,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
(2)一些监理企业对进场产品的检验不合格,以致会有一些产品的质量比较差;
(3)另外一些节能项目完工以后并没有对实体材料的热工指标进行实体检测。
1.4建筑工程业主和开发商存在的问题
从建筑业主和及开发商的角度分析,建筑节能的发展步伐受到节能材料成本差价的阻挠。要实现建筑的节能,也就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开发商只要是负责房屋的建造,并没有使用,以致在设计及建造的过程中没有会去考虑有关节能方面的问题。就算是在设计时对建筑进行了节能设计,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会限于建筑节能的表面,不会对建筑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做法根本不能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2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运用
建筑节能技术在工程学科的各个专业都有涉及,其应用范围较广,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这种技术的应用对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建筑节能技术通过对建筑物外表面积的减少、使用围护结构设计、对重点部位加强保温隔热等方法来实现节能目标以及达到绿化能源的目的。
2.1严格执行节能设计
把节能设计作为在对建筑设计时要关注的重点,同时把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不是能达标作为考核设计成功的一个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当中的有关技术标准,要对建筑采暖系统进行设计,首先就要保证室内环境以及卫生标准,要使单位面积内的能耗达到标准所要的要求。例如对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和房屋的布局、朝向都要做出相关的要求,避免东西向开窗,还应保证窗户的遮阳性和气密性,从气密性与换气次数方面考虑应该选择平开窗。
2.2积极采用节能建材
重视节能产品的使用减少实心粘土砖的使用,尽量采用空心粘土砖、粉煤灰制品以及混凝土,积极采用玻璃棉、岩棉等等的保温材料;把传统的外墙和屋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不断提高它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力发展节能型墙体、屋面,加强对保温墙体及屋面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不断改良建筑钢门窗的保温气密性,加大和推广节能型门窗的使用,尽量推广和使用塑料的门窗。
2.3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节能产品,比如,门窗的密封技术、墙体的防开裂技术、屋面保温防水技术,大力推广空心砌块墙体、保温门窗、空心砖墙体等等新技能产品。
2.4加强建筑的节能改造
我们要积极开展对节能标准的监督、对节能产品的认证以及对建筑物能耗的测评工作,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那些已经建成的工程建筑围护结构和设备系统的运行有组织和计划地进行节能改造升级,使其能达到规定的指标。要想推动建筑节能的快速发展还要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这两种关系能推进建筑节能,不但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利,而且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工程的新建与改造,当面临这两种任务时既要按照节能的标准对新建工程的能耗水平进行控制,又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3)导与堵的关系,这个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从各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比如,税收、投资、成本、招标投标等方面,鼓励施工单位和开发单位实施建筑节能策略;另外要通过行政以及法律手段对施工单位和开发单位进行强制的管理,要他们执行节能标准。
(4)增强合力和每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关系,建筑节能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各方面的配合一起才能完成,所以要不断地增强工作的合力和效能,还要把工作和职责进行划分,各司其职。政府部门要从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进行分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从科研、材料生产、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3建筑工程节能技术中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节能技术是在满足我国国情以及经济计划要求下实行的一种工程技术,在进行节能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3.1减少能源消耗
在设计工程图纸之前就应该考虑到减少能源消耗,对节能技术的控制要考虑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变压器功能的损耗以及照明负荷等这些都应该列入能源消耗的范畴内,对于那些消耗能源较多的设备要用低能源设备进行替换,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能源的节约。
3.2提高经济效益
在运用建筑节能技术时要考虑国家的经济状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材料的耐用度,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循环利用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3满足建筑物的工程
运用建筑物的技能技术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建筑物的功能,比如,采光、荷载、色彩、与建筑物结构的匹配程度以及公共场所的用电设施也要考虑到节能的需要。
4结语
1.1外墙的防渗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渗漏主要表现为局部裂缝或局部渗漏,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外墙的防渗工作一直是工民建筑中的施工重点。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达到整体规划的基本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站在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角度俩来看,外墙裂缝一般都是一些不对称、不规则的裂缝,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相互交错的复杂裂缝。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施工中各个方面的因素,处理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隐患,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目前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外墙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步骤都会对工程的裂缝类型和防水性能造成影响,所以,在处理防渗问题时,要全面了解容易出现裂缝的施工环节。
1.2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技术
卫生间和厨房是建筑中用水量最多的地方,如果防水工作做不好,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时,厨房和卫生间的高度要低于卧室和客厅地面20mm,在结构施工时,要将高度差做出来,并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起坡,地漏口要超出邻近地面100mm以上,在墙根向上300mm内进行防水层的设置,卫生间墙体和厨房0~180mm的范围中要进行抹灰,并掺入防水粉,穿楼板管道和烟道使用微膨胀剂和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将管道的四周凿毛,并将其清洗干净,将模板支撑好,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管道200mm的范围中,从管道边部向外部进行找坡,在进行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水施工前,要先进行试水工作,当有渗漏的情况出现时,要将渗漏的源头找出来,并对渗漏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设计的要求,涂抹防水涂膜。
1.3门窗防水漏的方法
在工民建筑中,门窗属于使用次数比较多的地方,所以门窗的防渗难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大,需要施工人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操作技术。在进行门窗防渗的工作中,要重视门窗的安装和日后的使用,门窗的面积和活动次数都会对建筑的美观造成影响,而且对建筑者以后的使用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处理门窗渗漏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在进行外墙铝合金窗施工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铝材,并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在搬运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损坏、变形和扭曲的情况,如果出现变形则要进行报废处理,不允许人工处理后重新进行使用。使用的配件要可以达到使用要求,保证门窗在按照完成后,在封闭的情况下,没有风可以吹进来,如果有风吹入,要重新封闭不密实的地方,直至不在感受到风吹进来为止。窗框按照好后,要进行塞缝处理,通常使用集合物和硬物防水砂浆进行施工,按照1∶2的比例进行填实,使用改性防水砂浆涂抹在外墙两侧,安排专人检测塞缝,内窗台和外窗台之间的差值要在20mm以内,窗眉做成鹰嘴装,坡度要在20%以上,并使用防水性能比较好的外墙涂料对板底进行涂刷。
1.4屋面的防渗
在工民建筑施工中,要保证屋面板的施工质量,组织专人对房屋防水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由于屋面板除了具有承重和保温隔热的作用以外,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渗漏情况出现,一般屋面渗漏主要出现在檐沟、天沟、出气孔管道等地方,对于这些渗漏,主要使用以下方式进行预防:(1)全面调查和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地理位置、天气的湿度和温度,并根据这些因素对温度卷材和防渗漏材料进行检查。进行涂料和卷材的施工时,要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时,为了避免温度降低出现裂缝情况,要保证浇筑施工的连续性,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时,要保证振捣的密实性,防止出现漏筋和漏浆的情况。(3)在找平时,使用的材料和结构要具有良好的刚度,而且强度和结构要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坡度要合理,从而来避免形成渗漏和积水。
2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选择混凝土材料
(1)砂。一般选择细骨料砂进行施工,对砂的级别、质地、细度模数、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等进行检查。
(2)水泥。由于水泥的标号和品种比较多,因此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水泥标号和水泥品种,对于强度比较高的混凝土,要优先选择标号比较高的水泥进行试配。
(3)外加剂。选择外加剂时,要对生产厂家许可证进行检查,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前,要做好试配试验,确保外加剂混凝土和水泥想适应,查看其是否可以达到混凝土设计性能的相关指标,此外,要说明外加剂的有效日期,对外加剂的剂量进行控制,不能随意进行添加。
(4)石子。对于粗骨料石子,要重点对石子的级别、质量、含泥量、最大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等进行检查,通常会使用颗粒直径为1~3cm的碎石,不允许使用混有煅烧过的白云石和石灰石作为施工材料。
2.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1)在浇筑混凝土前,首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工作,在混凝土浇筑面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在浇筑混凝土时,使用平铺法或台阶法进行施工,不允许使用滚浇法进行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厚度、施工顺序、施工方向、分层进行施工,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在进行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时,一般将厚度控制在30~50cm之间,并保持均匀、对称。
(3)为了使老混凝土面和新混凝土面可以充分的结合,在进行首层混凝土的浇筑时,要铺设和老混凝土标号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为2~3cm,铺设砂浆的面积要和混凝土浇筑的强度相适应,避免出现砂浆过厚或过薄的问题。确保混凝土铺设厚度的均匀性。
(4)在进行工民建筑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如果出现比较多的溢水,要及时进行清理,并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灰浆被带走,不允许出现在模板上开孔的行为。
(5)在浇筑混凝土顶板时,要注意设置科学的变形位移观测点,安排专人定期对模板进行观测,查看是否有偏移的情况,此外要安排专人对模板进行检查和加固。
3结论